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质

发布时间:2018-11-26 21:35: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1章 科学入门

第一节 科学并不神秘

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熟悉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

重点难点: 如何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 什么是《科学》?

广袤的宇宙、神奇的生物、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我们就生活在这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那里有无数奇妙的现象,并且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又将怎样变化?《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对各种疑问找出答案的学问。

2. 科学离我们很远吗?

你一定知道牛顿由一个苹果的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由观察沸腾的水顶起壶盖而发明蒸汽机的故事。他们都是从研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最终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二、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科学技术带给世界哪些改变?

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更要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1)介绍先进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交通工具的变化

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

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

讨论: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先进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火箭使人类认识了地球以为的世界。

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火箭相同原理的导弹等却摧毁着我们的文明。

第二节 走进实验室

一、从观察到实验

1. 重视实验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同学们会发现,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做一些小实验,有时在课堂上看老师演示,有时到实验室亲自动手,而更多的是在家中进行,可别小看了这些实验,在实验中可以培养各种能力,还可以巩固知识。

2. 学会观察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同学看到一些感兴趣的实验时非常开心,往往就容易忽略掉要观察什么,最终只是看看热闹,这样的实验就失去了意义。建议大家最好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要仔细,正确的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最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明确这个实验说明了哪些问题。

3. 人的感官判断事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借助一些仪器和工具不仅可以扩大观察范围,还可以帮助我们作出准确的判断。

二、实验仪器

1、试管架、试管、试管夹和试管刷

2、停表

3、天平和砝码 (简单介绍,在以后的质量测量里再详细介绍)

4、电流表电压表

5、显微镜

6、酒精灯 (怎么盖灭,可以用手捏灭,由此说明三层火焰的温度)

第三节 科学观察

引入:

几千年来,人们为了寻找一把标准的尺子,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古代各国都有自己的长度单位。比如,古罗马恺撒大帝时规定,以罗马士兵步行二千步为一罗马尺;罗马帝国的查理曼一世规定以他的脚长为一罗马尺;古埃及则用国王的肘拐至中指尖的距离为一腕尺;英王埃德加规定,以他拇指的关节长度为一英寸 多变的尺子,给制造精密的机器带来了不少的困难。18世纪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迫使科学家去寻找能保持经久不变的国际统一的测量长度的标准。

1. 测量是一个比较的过程,即用待测量与公认的标准量相比较,这类公认的标准就是单位。比如,长度的国际单位就是米。

2. 对于同一被测量,所选的单位不同,测量的数值就不同,因此在测量的数值后面必须写明单位,没有单位的测量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3. 测量需要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对于测量工具我们需要了解:

测量工具所测量的物理量

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

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

测量工具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4. 测量工具的选择依据

不同的测量工具准确程度不同,根据被测对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测量前先估测,根据估测值选择一定测量范围的测量工具,以便于测量

5. 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可以选择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或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一、长度的测量

1. 长度的单位

2.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使用前,应仔细观察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被测物体的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一次所能测量的最大长度即量程,最小刻度决定一把刻度尺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

使用时,要放正确、看正确、读正确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的一端,尺的刻度面紧贴被测物。(若零刻度线已磨损,则应另选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

看正确:视线与刻度面垂直,不能斜视。

读正确:先读出刻度线所对应的值(准确值),再在两条刻度线之间进行估读(估计值),即测量值应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注意:测量值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没有单位的测量值是没有意义的。

例如:

3. 特殊的测量方法

根据地图怎么样计算北京到杭州的铁路的实际长度?

“化曲为直法”

“滚轮法”

如何用刻度尺测量乒乓球的直径?

“卡尺法”

如何测量《科学》书中一张纸的厚度?“累积法”

二、体积的测量

1. 体积的单位(P11)

2. 量筒(量杯)的正确使用:把量筒平放在桌面上,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俯视导致结果偏大,仰视导致结果偏小)

3. 量杯与量筒的比较

你觉得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

(区别是量杯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你觉得如果量杯的刻度均匀的,刻度值应该如何标?

4. 任意物体体积的测量

液体体积测量:直接用量筒或量杯测量

形状规则固体体积测量:测出数据,代入公式计算

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排水法

典型例题

1. 下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厘米。若用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该物体,则测量值应为

解题分析:使用刻度尺时,一定要清楚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即每一小格所表示的刻度;读数时,一定要明确被测物在刻度尺上的始、末位置(被测物长度应为末端刻度和起始刻度之差),且应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本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毫米,测量结果的准确值可以达到毫米位,应读到毫米的下一位,即最后一位为估计值。若末端刚好对准某一刻度线,则测量值的最后一位为0,不能省略,为估计值。此空应填3.50厘米;3.5厘米

2. 一位粗心的同学在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忘记了写单位,请你给他记录的数据填写上适当的单位

1)教室的门的高度是23.5 2)某同学的身高是165

3)一张卡片的厚度是0.24 4)一只普通新铅笔的长度是0.18

解题分析:要注意观察刻度尺上1mm1cm1dm1m有多长。一般教室的门高2m-3m,合20dm-30dm,故(1)应填dm;同学的身高应为1.65m,合165cm;一张卡片的厚度不足1mm,应填mm;而一只铅笔的长度与直尺长差不多,为20厘米左右,合0.2m,故应填m

3. 用刻度尺测量课桌的长度,所得的结果为1.446米,最小刻度值是(

A. 1米    B. 1分米    C. 1厘米     D. 1毫米

解题分析:在这个数据中,1.44是准确值,估计值是6,准确到了厘米位,故最小刻度值为1厘米。

4. 有下列器材:刻度尺、铅笔、细铜丝,怎样测得细铜丝的直径?

解题分析:由于被测物体(铜丝直径)很小,而测量工具精确度不够时,可将同类待测物体集中,测出总长度后,再求每个单一物体的长度,这种方法称为“测多算少法”

答案:①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绕若干圈n

②用刻度尺量出n圈的总直径Lmm

③计算铜丝直径d=L/n mm

5. 小明家里为装玻璃和窗帘都要测量窗户的长度,应分别选用什么样的刻度尺?

解题分析:装玻璃和窗帘对准确度的要求是不同的,装玻璃要求精确一些,因为如果相差几毫米都会导致玻璃和窗框不吻合,而装窗帘相对来说要求没那么高,所以选择的刻度尺也有所不同。装玻璃可以选择最小刻度为毫米的钢卷尺,装窗帘选择最小刻度为厘米的皮卷尺。

6. 某同学用“排水法”来测量形状不规则的木块的体积,他发现木块不能完全浸没在水中,而是浮在水上面,“排水法”失灵了,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吗?

解题分析:

法一:用体积很小的物体将木块压入水中,如针或牙签

法二:可以用一个已知体积的重物和木块系在一起,把木块拉下水。

法三:用细沙代替

教学目标:1、了解温度计的结构、规定和测量原理。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2、知道质量的单位,知道质量的大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了解托盘天平的使用和维护。

4、学会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重点难点:1. 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如何正确的使用温度计。

2. 如何大致的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

3. 如何正确的使用托盘天平

第四节 科学测量

1.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2. 温度的感觉

从书中P15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光凭感觉会产生错觉。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相同温度下对不同质地的物体的感觉、井水“冬暖夏凉”、夏天从室外进入室内再进入空调房、几分钟后走出空调房的感觉等,都能说明我们对温度的感觉并不可靠。要准确知道温度需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3.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根据物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实验室常用的水银、酒精等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如水银温度计,当玻璃泡内的水银受热时,水银柱会上升;玻璃泡内的水银遇冷时,水银柱则会下降,通过观察水银柱长短的变化就可知道温度的高低。

4. 温度计上的刻度

教学过程

5. 温度单位及读法: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练习:5℃、0℃、-10℃分别读作什么?

6. 正确使用温度计

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进一步思考:

在实验过程中,用两支实验用的温度计测量同一杯水的温度,读数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该如何对不准的温度计进行纠正?

7. 体温计

体温计与温度计在构造和功能上的比较

体温计

实验室温度计

测量范围

能否测量开水温度

一般能否测量室温

最小刻度

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无细小的弯曲

为什么体温计能拿出来读数?

因为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变冷收缩,在细小的弯曲处断开,上面的水银就退不回来,所以可拿出来读数。

体温计在使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什么?

在下一次使用前先甩一甩,使水银柱回落

1. 质量的单位:千克

一铅球的质量是4千克,一苹果的质量约0.15千克,一鸡蛋的质量约0.05千克,某同学的质量约45千克,一头蓝鲸的质量约1.5×105千克。大家可以估计一些你熟悉的物体的质量,比如一本科学书或一杯水。

单位换算:1千克=1000

2. 质量的含义: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就用质量表示

3. 物体的质量大小由物体本身决定,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思考:宇航员在太空处于悬浮状态,他有质量吗?(有)

4. 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托盘天平

5. 托盘天平的结构(自下而上,自左而右,自前而后):P211-45

底座,标尺,游码,横梁,平衡螺母(左右),托盘(左右),指针,分度盘,砝码

6. 天平是依靠横梁平衡的原理来测物体质量的

7. 托盘天平的使用

天平是比较精密的仪器,要学会正确使用天平,使用期间应注意:

使用前:应注意天平的测量范围与最小刻度,估计被测物的质量,被测物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范围。

使用时:不能用手摸托盘;不能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不能用手接触砝码,必须用镊子轻拿轻放。

使用后:把砝码及时放回砝码盒内,天平和砝码要保持干燥,清洁,以免生锈。

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

1)调平: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具体是: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右旋;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左旋),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作等幅摆动,此时横梁平衡。

2)称量:把被测物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由大到小的加减砝码(左物右码),再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天平恢复平衡。

被测物质量=所用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刻度值(注意标尺的最小刻度值;读游码左侧所指的刻度值)

3)称量完毕整理天平,及时将砝码放回到砝码盒内。

典型例题

1. 如图为小明观察甲、乙两根温度计读数的情况,其温度值分别为 ℃和

解题分析:读数前注意观察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读数时注意保留估计值,特别要注意的是看清楚刻度值是在0℃以上,还是以下。甲的读数是-11.0℃,乙的读数是5.0

2. 温度计一般不能取出来读数,为什么体温计可以?

解题分析:一般的温度计离开被测物时,水银柱就会遇冷收缩,回落到玻璃泡中,所以不能取出来。而体温计的玻璃泡与细玻璃管的连接处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的玻璃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柱就会在这里断开,上面的水银柱就下不来,从而可以正确显示人体温度,所以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前,应用力将体温计甩几下,使玻璃管内的水银退回到玻璃泡中,若事先没有甩过,则所测体温一般不正确,分两种情况:若所测实际体温低于体温计中的原来体温,则所测体温偏高,还是显示原来体温;若所测实际体温高于体温计中的原来体温,则能正确显示所测体温。

3. 一支无刻度温度计放在有刻度的尺旁,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在6mm处,

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水银柱在206mm处,温度计水根柱为100mm处温度是(

A100 B. 50 C. 48.5 D. 47

解题分析:根据题意,水银柱6mm处应该为0℃,206mm处为100℃,所以200mm共代表了100℃,而每1mm则代表0.5℃。水银柱在100mm处时,超过0℃时的水银柱94mm,则温度应为94×0.5=47

4. 小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65克食盐。他先将天平调平;然后用手(因为一时找不到镊子)把50克、10克砝码各一个放在天平的左盘里,把游码移到5克处;再把食盐逐渐加在右盘里,直到天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最后,他把盘里的食盐倒在一小张白纸上,包好带走。请分析小李同学操作中有哪些错误?如何改正?添入表格。

序号

操作错误

改正

1

2

3

4

解题分析:操作错误有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应用镊子夹取;砝码应放右盘;食盐不应直接放在托盘上;秤量完食盐后没有将托盘清理干净。

5. 用天平称量时,物体应放左盘。若某同学称量铁块时,当天平横梁平衡时才发现他把铁块和砝码放反了,左盘内砝码质量及标尺上游码指示刻度如下图所示,那么他能算出被测物的质量吗?是 克。

解题分析:左盘放物右盘放砝码时,被测物质量 = 所用砝码质量 + 游码所指刻度,即左盘质量 = 右盘质量 + 游码所指刻度,题中物体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左盘,根据左盘质量 = 右盘质量 + 游码所指刻度,则右盘质量 = 左盘质量 游码所指刻度,即被测物质量 = 砝码质量 游码所指刻度。所以结果是75-2.4=72.6

6. 有一堆同样规格的小零件,每个只有几十毫克,估计有几千个,手边有一架调节好的托盘天平,请你用适当的方法测算出这堆零件的数目。把你的测量方法、步骤及计算过程写出来。

解题分析:由于一个零件的质量太小,无法用托盘天平直接测量,所以采用累积法。

1)取1000个零件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天平的右盘放上砝码,调节游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2)读数:砝码的总质量+游码的读数(M

3)单个零件的质量m=M/1000

第五节 探究科学

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

2、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3、理解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处理信息和相关的技术。

4、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重点难点:科学探究是了解科学的基本方法。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需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并有初步体验的实例为载体。结合学生初步具有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认识、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在认识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中,要着重提高如何提出问题,建立猜想与假设,怎样收集处理数据,以及如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日常遇到的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和探究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一、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

1、例如“海王星发现的过程”

A、科学家们为什么会进行这项探究?

B、科学家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C、科学家们提出了哪几种猜测?

D、最后排除了哪几种猜测,作出了什么假设,由谁提出的?

E、为了证实自己猜测,他们如何收集证据?

F、最后谁验证了他们的猜测是真实的?

为什么天王星运行轨道出现反常现象?他们作出了各种猜测,通过收集证据排除了各种的可能,最终作出了“可能存在某颗未知行星”的假设,为了证实这个假设,亚当斯、勒威耶收集证据,查阅资料,运用数学方法亚当斯先于勒威耶提出了未知行星的运动轨预言,由德国伽勒用望远镜发现了这颗海王星,使假设得以证实。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验证假设

二、如何用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过渡:科学探究的方法不仅对科学家是十分有用的,而且对我们每一个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是很有用的,我们要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1、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肚子突然疼起来”的问题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肚子疼?

作出假设:可能受凉了、可能由食物引起、可能剧烈运动引起、可能是盲肠炎

收集证据:最近是否淋雨了受冻了、最近吃了哪些食物,食物是否过期,肚子疼前做了哪些事,以前有没有这病史,

验证假设:检查、化验、诊断治疗

小结:通过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科学探究需要观察和提出问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证据和处理数据,需要建立假设,需要用证据去验证假设,还需要应用科学原理进行解释。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是最为重要的,标志着科学的进步。

课堂例题

1张亮用停表测自己的遥控小汽车的速度,他先在地面上量出50m的直跑道,小汽车从起点出发时,张亮启动停表,当小汽车冲到终点时,他摁停停表,发现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则张亮的小汽车的速度为________m/s

分析:

  遥控小汽车的跑道长为50m,停表上显示的时间为10s,这是小汽车经过50m所用时间,由可求出小汽车的速度

  答案:5

2、时间单位中,比秒大的常用单位有天(d)、年(y),则1d=____________s

答案: 86400

3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某次频闪摄影的频闪光源每秒钟闪光50次,则它每隔____________ms闪亮一次,每次闪光持续的时间大约1/1000s,____________ms 答案: 201

4、高速摄影抓拍子弹运动的瞬间,曝光时间只有百万分之一秒,持续____1___μs

5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和在夏天的测量结果比较( C

A. 一样大

B. 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C. 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D. 无法判定

第2章 观察生物

第一节 生物与非生物

教学目标:1、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2、说出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

3、观察蜗牛,学会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

4、学会使用放大镜。

重点难点:1.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动物与植物的区别

2. 如何归纳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

3. 如何对动物进行分类。

一、观察蜗牛

1、观察蜗牛

1)放大镜的使用P30:移动被观察物体,头部或放大镜,找到最佳的观察角度、距离。

2观察蜗牛的身体

蜗牛的形态结构:壳,触角,眼,口,腹足

3)探究蜗牛的感觉

总结,蜗牛有视、触、嗅、味觉,没有听觉。

二、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生物能生长、繁殖、运动、进行新陈代谢、有应激性(含羞草)等特征,而非生物没有。

练习:请说出下图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都有哪些?

三、动物与植物

动物与植物的主要区别在于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即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动物直接从外界摄取食物。其次是一般来说动物能自由快速运动,而植物不能。

第二节 细胞

一、细胞的发现

1665年,英国的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用自己设计并制造的显微镜观察栎树软木塞切片时发现其中有许多小室,状如蜂窝,称为“cella”,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不过,虎克发现的只是死的细胞壁。虎克的发现对细胞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其后,生物学家就用“cell”一词来描述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P54实验: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二、细胞的结构

1. 动物细胞

2.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三、细胞学说(施莱登,施旺):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四、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1. 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母细胞核中出现了染色体,最后这些染色体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 细胞生长: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母细胞的一半,它们能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的长大

3. 细胞分化:有的子细胞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

小结:细胞分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而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常常是相伴而行的。

典型例题

1. 有明显的根、茎、叶,但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的植物是

A. 苔藓植物 B. 被子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裸子植物

解题分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是用种子进行繁殖的。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但是没有根,而蕨类植物有明显的根,茎和叶,所以选择C

2. 下列各组植物中共同特点最多的一组是(

A. 水稻、小麦 B. 水稻、棉花 C. 小麦、白菜 D. 白菜、松树

解题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应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根据在分类阶层系统中,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体间的共同点越少;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体间的共同点越多。其次,明确各组植物属于哪个分类等级,水稻、小麦是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棉花、白菜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松树是裸子植物门。综上所述,A中水稻、小麦是同一纲的,共同点最多,所以A是正确的。

3. 小明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时候,在载玻片上写了一个“b”,他在显微镜下看到像

,当小明发现在视野中字母偏左时,想把它移到中央,要把载玻片往 移。

解题分析:显微镜观察到的是一个倒像,上下与左右都颠倒,因此在移动装片时,看到的物像总是朝相反的方向移动,所以在载玻片写上“b” 在镜头下呈现的是“q”。当视野中字母偏左时,实际是偏向载玻片的右侧,想把它移到中央,要把载玻片往左移。

4. 樟树根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叶绿体 D. 细胞核

解题分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应该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但本题的关键词是樟树的根细胞。由于根细胞生活在土壤中,终年不见阳光,因此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不可能存在叶绿体。选择C

5. 草履虫与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两者的细胞相比较,哪个功能全?

解题分析:由于草履虫整个个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而单细胞生物全部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所以草履虫细胞的功能较全。

6. 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与桂花叶的表皮细胞比较,不易变形的是

解题分析: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桂花叶的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由于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它能支持细胞,保持细胞的形状,所以桂花叶的表皮细胞不易变形。

7. 下面有10种生物:蝴蝶、银杏、麻雀、桃树、苔藓、对虾、袋鼠、鲸、蕨、紫菜,请根据它们的特征进行分类。

解题分析:这些生物中有动物,也有植物,所以首先应先把这两类生物分开,依据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具体分类方法如下:(其它方法合理即可)

第三节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目标:1、说出“器官”、“系统”等的关键属性。

2、区分植物体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

3说出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名称和功能。

4、说出人体的结构层次,初步建立生物体具有不同层次的结构的理念。

重点难点:1. 器官和系统的分布和主要功能

2. 器官,系统的形成以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3. 体会生物的多样性及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器官和系统

1.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人体内与摄食和消化有关的器官: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

思考: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你会疼、会流血。这说明皮肤中可能含有哪些组织?

皮肤是哪种结构层次呢?(上皮、结缔、神经、肌肉组织。皮肤是一种器官。)

2.系统:功能相近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这样构成的器官总和,叫做系统。

人体内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

人体是一个整体,任一活动均由各器官、系统协调参与完成

二、消化系统使如何工作的(结合P762-99讲解)

小结:人体内的各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的,使人形成一个整体。

三、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

即:生物体由系统组成,系统由器官组成

第四节 常见的动物

一、动物的分类

一般根据有无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但在分类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用这种方法分类,可根据有无脊椎骨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其中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级的动物,根据它们不同的形态特征,可将它们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将无脊椎动物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型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

二、脊椎动物

1)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的表面有鳞片。

2)两栖类的幼体与鱼有些相似,生活在水中,有尾无四肢,有鳃呼吸;它的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生活在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3)爬行类动物一般贴地爬行,用肺呼吸,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常见的有蛇、龟、变色龙、鳄鱼等。

4)鸟类身体表面有羽毛,体温恒定,能飞翔。

5)哺乳动物是目前动物界中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一大类种群,他们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其中最易被错误分类的哺乳动物有白鳍豚、鲸、蝙蝠。

三、无脊椎动物

(一)节肢动物:蚱蜢、虾、蜘蛛、蜈蚣、昆虫等

(二)环节动物:蚯蚓等

(三)腔肠动物:海蜇、水螅等

(四)软体动物:蜗牛、螺、蚌、乌贼等

(五)线形动物:蛔虫、蟯虫等

(六)扁形动物:涡虫、血吸虫等

典型例题

1. 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是(

A.生物会动,而非生物不会动

B.生物可以吃,而非生物不能吃

C.生物是有生命的,而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

D.生物对刺激会作出反应,而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

解题分析:自然界的物体都是在运动的,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所以A不正确;以人体为例,平时除了要以生物为食以外,还需要水、无机盐等非生物,所以B也不正确;生物对刺激能作出反应,但非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对刺激作出反应,如冰在太阳的照射下会融化,由此看来D也不对;这里只有C是正确的,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生命。

2. 植物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

A.能不能动 B.能否吃东西

C.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 D.有没有运动器官

解题分析:植物大多是绿色的,含有叶绿体,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动物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从外界去摄取现成的食物作为养料,所以两者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即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故答案应选C

3. 向日葵的花能随阳光运动,一碰含羞草的叶它就会耷拉下来,诸如此类的事例很多,说明植物也有 觉,它们能对环境的变化产生 ,我们称之为应激性。

解题分析:感觉,反应

4. 植物的叶一般是绿色的,但也有一些植物不是这样,如红枫的叶是红、橙黄或黄绿色。我们仍说它是植物,这是为什么呢?

解题分析:植物的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而红枫的叶虽然是红、橙黄或黄绿色,但它也含有叶绿体,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养料,所以说它是植物。

5. 对照下面表格写出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解题分析:

不同点

共同点

光合作用

自由快速运动

对刺激作出灵敏反应

1. 能进行新陈代谢

2. 都会生长发育

3. 都有应激性

4. 都有运动能力

5. 都能进行繁殖和遗传

植物

不能

不能

动物

不能

6. 下列哪类生物,一生中有三种呼吸器官出现(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鸟类

解题分析:鱼类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爬行类和鸟类用肺呼吸;两栖类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所以两栖类动物一生中有三种呼吸器官出现。

答案:B

7. 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特征有:身体 形;有羽毛;前肢特化成 ;鸟类骨骼 ,减轻自重;没有牙齿等等。

解题分析:鸟类的身体纺锤形,前肢特化成翼,骨骼中空等,都是鸟类利于飞翔生活的形态特征。

8. 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A. 蟾蜍、蝗虫、虾 B. 孔雀、蜥蜴、蝙蝠

C. 牛、苍蝇、蜗牛 D. 蜈蚣、虾、梭子蟹

解题分析:可根据有无脊椎骨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抓住这一特征即可找到正确答案,A中蟾蜍是脊椎动物,C中牛是脊椎动物,D中都不是脊椎动物。所以选C

9. 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蜕皮,其主要原因是(

A. 蝗虫体表的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内脏

B. 外骨骼不会随蝗虫身体的生长而生长,从而限制了蝗虫的生长

C. 外骨骼非常坚韧

D. 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解题分析:蝗虫是昆虫,属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头、胸、腹部分,一般有两对翅,三对分节的足。蝗虫的一生要经过几次蜕皮,是因为外骨骼不会随蝗虫身体的生长而生长,从而限制了蝗虫的生长。所以选B

10. 下列全部属于变温动物的是

A. 蝗虫、小黄鱼、家鸽、斑马 B. 大鲵、眼镜蛇、猫头鹰、蝙蝠

C. 家鸽、猫头鹰、斑马、蝙蝠 D. 大鲵、眼镜蛇、蝗虫、小黄鱼

解题分析:体温恒定的动物只有两类,就是哺乳类和鸟类,另外的都属于变温动物,选择D

11. 鲫鱼、蝮蛇、家鸽 、蟾蜍、老鼠,它们都属于哪类动物? 请根据它们的特征进行分类

解题分析:鲫鱼属于鱼类,蝮蛇属于爬行类,家鸽,属于鸟类,蟾蜍属于两栖类,老鼠属于哺乳类。分类方法有多种,只要合理即可。

第五节 常见的植物

植物的花

植物的果实

你知道植物的果实里面有什么吗?

一、有种子的植物:能产生种子的植物

1. 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如:苹果、豌豆、水蜜桃、西瓜、南瓜、青菜、郁金香、樟树等

2.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的植物(分布广泛,大部分植株高大,根系发达)

如:松、杉、柏、银杏、铁树等都是裸子植物

二、没有种子的植物:不能产生种子的植物

1. 蕨类植物: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有根、茎、叶,但没有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每年夏天,在叶的背面会长出孢子囊,里面都是孢子。如蕨、胎生狗脊、井边草、海金沙等。

2. 苔藓植物:生长在树干、墙头或其他潮湿的环境中。不开花,没有种子,也没有根,但有茎和叶,用孢子繁殖后代。如地钱、葫芦藓等。

3. 藻类植物:生活于水中,没有根、茎、叶,也没有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也可通过 分裂生殖。常见的有海带、紫菜,还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水绵。

前面我们学习的都是一些用肉眼可以看到的生物,以下我们要来认识一些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生物——单细胞生物。

1、衣藻(植物)(P65

单细胞藻类,生活在发绿的池水中比较衣藻与洋葱表皮细胞的相同和不同

相同 不同

有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 衣藻因为是相对独立的生物,所以特有

有细胞膜、质、核、壁、 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结构

液泡和叶绿体 鞭毛、眼点、杯状叶绿体

1)红色的眼点:能敏感地感知光线的强弱。

2)两根鞭毛:能自由摆动,使衣藻能在水中游动。

3)依靠眼点的感光,鞭毛的游动,可以游到有光照及其他适宜的环境进行光合作用。

2、草履虫(动物)(太阳虫,痢疾变形虫等等)

1)草履虫多大:大约0.3mm 2)形状:像倒转的草鞋

3)区别前后端:钝圆的一端是前端

4)介绍草履虫的结构及作用(学生观察结构可以猜测功能):

纤毛:进行运动

胞口:进食通道,在身体前端1/3处一侧,有纤毛

食物泡:食物进入胞口后形成,进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伸缩泡:排出水和含氮的废物,两个伸缩泡是交替收缩舒张的

大核:与营养代谢有关

小核:与生殖,遗传有关

表膜:可进行呼吸,并排出含氮的废物

收集管:收集水和含氮的废物

5)草履虫的生活习性

捕食:纤毛把食物送入胞口

消化:食物 胞口 胞口末端 食物泡内笑话

呼吸:表膜 排泄:表膜和胞肛 应激性

总结:单细胞生物一般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进行,生活在水中。

二、细菌和真菌

1、认识各种各样的细菌

引入:食物为什么会变味或发臭?

1)细菌:单细胞生物 大小:0.32.0微米

细菌团:菌落——大量细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

2)细菌的好处:酸奶——乳酸杆菌 酒——发酵,酵母菌 ……

细菌的坏处:太多了

3)细菌的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生物

无叶绿体,所以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要依赖有机物生存

4)细菌的分类(根据形态不同):球菌\杆菌\螺旋菌:

2、面包上面的霉菌—>面包霉—>有细胞核—>真核生物—>真菌

有细胞核的都是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青霉菌,面包霉

食用菌—>大型的真菌:可食用:香菇、蘑菇、金针菇、木耳

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微生物,普遍存在与我们的生活中。

3、细菌与社会

利用:……

危害:各健康带来影响,细菌战等等

4、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

1)微生物生存的环境

2)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

提出问题:食物上滋生卫生的条件是什么?

建立假设:温度、水份、时间、数量等等

设计实验:P68-P69

注意:控制变量法:研究一个问题,做比较,要使其他条件一样

如:温度不同,数量、时间、水份等都相同,可以排除由其他原因引起的。

观察记录

得出结论

交流讨论

小结:探究的方法;长期探究要注意坚持记录数据

5、食物的保存

干藏法,冷藏法,真空保存法,加热法

三、植物组织

(一)组织

植物往往是由许许多多的细胞构成,那么这些细胞的形态是否完全相同呢?

叶的结构

观察叶片的横切面,你有哪些发现呢?

构成叶的细胞是不同的 细胞是以一定的规律分布的

不同的植物细胞是怎样来的呢?

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分裂,生长,分化而来的

组织:一个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和生长后,除少数细胞继续分裂外,其余大部分细胞则分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就是组织。

(二)植物的组织

1. 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功能

输导组织:能输送物质(水分,无机盐,有机物)

营养组织:能制造和贮存营养物质

机械组织: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分生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

植物的输导组织 植物的机械组织

2. 分析叶片中的组织

保护组织:叶的表皮(表皮细胞)

营养组织: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

输导组织:在叶脉处,能输送水分,无机盐,营养物质等

3. 小结:叶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

1)各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2)不同的组合方式行使着不同的功能(如叶有光和作用的功能)

3)同一组织内部的细胞形态和功能是基本一致的

植物的基本组织

功能

分布(叶为例)

保护组织

保护

植物体的表皮

输导组织

输送营养物质(导管、筛管)

叶脉,管状结构

营养组织

制造和贮存营养物质(根茎叶花果实中都有)

叶肉细胞

机械组织

支撑和保护

细胞壁加厚

分生组织

分裂产生新细胞

植物体生长部位(如:根尖、茎尖、生长点)

(四)器官和系统

1. 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人体内与摄食和消化有关的器官: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

典型例题

1. 冬眠是两栖类动物和爬行类动物对什么环境因子的适应?( )

A. 温度过低 B. 气候干燥 C. 食物不足 D. 光照不足

解题分析: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是适应的,两栖类动物和爬行类动物属于变温动物,其体温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即进入冬眠状态。故本题答案选A

2. 下列结构属于组织的是 ( )

A. 番茄的叶表皮 B. 番茄的叶

C. 番茄的果实 D. 番茄的种子

解题分析:组织是指一个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和生长后,除少数细胞继续分裂外,其余大部分细胞则分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番茄的叶表皮是由表皮细胞构成,属于保护组织,而番茄的叶,果实和种子都属于器官。所以选择A

3. 玫瑰与小狗在个体组成层次上比较,缺少的层次是 (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解题分析:玫瑰是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而小狗是动物,有系统这一层次,故选择D

4. 叶表皮细胞和叶脉分别是 ( )

A. 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 B. 保护组织和输导组织

C. 保护组织和营养组织 D. 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

解题分析:叶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功能的保护组织,叶脉处能输送水分,无机盐,营养物质等,属于输导组织。选择B

5. 竹节虫的体色和体态与周围环境的色彩等保持一致,这样就有利于( )

A. 生长发育,并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

B. 躲避天敌,也有利于捕捉食物

C. 捕捉食物,但不利于躲避天敌

D. 躲避天敌,但不利于捕捉食物

解题分析:竹节虫的体色和体态与周围环境的色彩等保持一致,叫做拟态,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行为,这样不仅能帮助竹节虫躲避天敌,也能帮助它捕捉食物,选择B

6. 在下列结构中属于细胞的有 ;属于组织的有 ;属于器官的有

A. 变形虫 B. 苹果 C. 萝卜 D. 心脏 E. F. 血液 G. 软骨

解题分析: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所以变形虫属于细胞,组织是指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血液属于结缔组织。器官是指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比如植物具有的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

答案:A FG BCDE

第六节 物种的多样性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 植物的适应性

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根)

例如:向日葵的茎向着光生长,在河边的植物的根向着河的方向生长,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

2. 动物的适应性

北极熊为什么能生活在寒冷的北极? 沙漠中的蝎子有一种特殊的本领,你知道吗?

结论:蝎子在沙中藏身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思考:杭州市人工饲养的蝎子在高温环境下并不会在沙中藏身,这是为什么呢?

动物适应环境的行为:保护色(变色龙),警戒色(黄蜂),拟态(竹节虫)

第六节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种”的多样性

1. 现存生物约500万种,有文献记载的有175万种

2. 在我国有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

3. 我国有很多珍稀动植物

珍稀特有的植物有:银杏、银杉、珙桐、金钱松等

一级保护植物有:桫椤、水杉、台湾杉、金花茶、人参、望天树等

珍稀特有的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白鳍豚、麋鹿等

4. 我国野生生物资源急剧下降

基本灭绝的有:新疆虎、野马、高鼻羚羊、白臀叶猴、臀鹿等

濒临灭绝的有: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白鳍豚、麋鹿等

5. 讨论:我国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的原因?

①生存环境改变和破坏 ②丧失栖息地 ③外来种入侵

目前,我们应如何保护野生生物资源?

①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②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提倡有计划、合理地利用

小结:地球上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以不同的方式适应着环境,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界,生物的多样性直接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善待生物,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教学目标:1、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知道一些证实地球是圆形的现象和方法。

2、了解并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从我国的载人航天成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发现一些地球的污染,意识到珍爱地球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1、了解地球的形状。

2、对未来地球和宇宙发展的展望。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地球上的生物,也了解了一些组成我们生物世界的微观世界。当我们抬头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茫茫的宇宙,那时候,你的脑海中会想些什么呢?你对宇宙和地球有什么疑问吗?

1、宇宙有多大,中心在哪里?

2、有没有外星人,星星离地球远吗?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1)古代中国人——浑天说,盖天说,天圆地方

2古代印度人——地球是个大圆盾,由大象(一个民族的象征)驮着在龟背上。

3)古代巴比伦人——……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圆的,我们中国人也拍到了第一张从太空看到的地球。但如果你古代人,他们没有走出过地球,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你可以通过那些现象去判断地球的形状呢?

讨论:P86:模拟篮球实验:老师演示,全班一起观察,在篮球表面移动的铅笔,慢慢的从下到上开始消失,而木板上的铅笔则不会消失,这个和帆船消失远去的原理一样,证明地球是圆的。

2、看地球外貌,描述地球的外貌特征——形状,颜色,陆地,海洋和大气(通过各种从太空拍摄的图片进行讨论)

3、现在认识的地球的形状(P863-4):

经过精密的计算,我们发现,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一个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的大小

为什么我们看上去它还是圆的呢?(因为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和地球的两极方向的半径6357千米想必,只长了21千米,仅差0.33%,所以,肉眼看不出。)

由地球的赤道半径算出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理解4万千米的长度:课后练习2:一个人日行50千米,绕地球赤道一圈要走800天——环游地球80天。)

三、人类了解地球的历程

大航海时代的哥伦布和麦哲伦,以及我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都对地球的认识做了很大的贡献。(课后通过网络或书籍更详细的了解)

四、我们的地球家园

地球只有一个,人类已经意识到地球上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

经典例题:

1、地球是个正球体吗?

【解析】 现代科技测量出,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一个椭球体,并不是一个正球体。因为地球的赤道半径只比地球的极半径长了21千米,仅差0.33%,所以,肉眼看上去地球还是很圆的。

【答案】 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并不是一个正球体。

2古代巴比伦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

A、大地是个大圆盾,由大象(一个民族的象征)驮着在龟背上

B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C、大地是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大陆四面环绕着海水,有一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

D大地是一个球体

【解析】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穹隆状的天覆盖在呈正方形的平直大地上。古代印度人认为地球是个大圆盾,由大象(一个民族的象征)驮着在龟背上。古代巴比伦人认为大地是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大陆四面环绕着海水,有一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通过各种现象的证实及现代科技测量可知地球是一个球体。

【答案】 C

【原创题】

3关于地球形状有两种说法:(1)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2)三轴椭球体。这两种说法有何异同点?

【解析】 此题的关键:赤道也不是正圆,而是椭圆,那么赤道半径应该有多少条?

【答案】 不同点:第一种说法,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形成椭球体,这意味着有两个轴。而第二种说法指明是三轴椭球体,所指的是哪三轴?因为人造卫星观测结果,赤道也不是正圆,而是椭圆,那么,赤道半径就不会一样长,而有无数条,有长,更长、很长,……有短、更短、最短……现在取其中平均长半径、平均短 半径,于是就成为赤道长半轴+赤道短半轴+极半径短半轴的三轴椭球体了。

相同点:所有这些差值同地球平均半径相比都很小,因此从太空看,地球仍是一个圆球体,两种说法大致是相同的。

4、为了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小明收集了以下证据:①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②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③地球仪所示的地球是个球体;④月食时,月轮缺 损的部分为圆弧形。请判断其中能作为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A ①②③ B 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日食发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由于月球遮蔽太阳光,使月球背光一侧形成长长的阴影区,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只能证明月球是个球体

【答案】 C

【点击思维题】

5很早以前,人类就开始研究宇宙中其他星球上存在的生命的可能性。外星人是否存在?智慧生命是否与地球相同?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地球人。好多报刊、杂志、网络上报道:有人见过外星人。一位科学家在解释之所以外星人不多见的原因时说:外星生物至少比地球生物早进化20亿年,他们不屑和人类接触沟通,

就像我们没兴趣与细菌交谈一样,等等。就我们目前所知,有生命的物质一定要在像地球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存在。外星球上若存在生命,首先它必须是像地球那样的行星或卫星,有合适的温度,必须阳光照射,也就是旁边有一颗恒星。还有呢?请你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或查资料,控讨一下外星球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参考方面:温度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等)。

【解析】 对于答案不明确的题目,主要是运用科学思想、精神,去思考、探究、以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 这道题探究的是外星人是否存在及生命存在的条件,可从此方向去查资料、寻找答案。

6不考虑波浪潮汐的因素,大洋洋面是(

A.不平状的 B.起伏状的 C.球面 D.不规则的

【解析】 分析问题应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不能仅凭直觉。本题应分析地球的形状从而得大洋洋面的形状。

【答案】 C

第二节 地球仪和地图

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了解地球仪上的两极、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划分,了解地球仪上的赤道、纬线、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划分,了解经线、纬线表示的方向,经纬网及其作用。

2、学会制作小型地球仪。

3、知道地图是地理事物缩小在平面上的图形,了解地图的三要素,了解常用的地图类型及作用,学会使用常用的地图。

4、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

重点难点:1、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的认识学生比较容易搞混,尤其是东西半球,东经西经的划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强调。

2、地图的比例尺和地图的方向也有难度,大小比例尺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来说明。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地球仪(P88)。

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知道整个地球表面的情况,可以知道自己处在地球上哪个位置,要认识地球仪,从认识经线和纬线开始。

1、经线和纬线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也称子午线。(南北两极,地轴,是否真的存在?)

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

纬线:与赤道平行的线。

经纬线的特点:

1)经线是半个地球的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2万千米。

2)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

3)由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

2、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

1)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0经线,向东、西各分为180000经线以东(右)为东经,以西(左)为西经。

2)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00纬线,向南北各划分900。赤道以南(下)为南纬,以北(上)为北纬。

3、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1)东西半球:以西经200,东经1600为界,分为东西半球。

PS:往左大,是西经;往右大,是东经。 00经线的是西半球。

2)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分为南北半球。

4、中高低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中低纬度 中高纬度

00300 300600 600900 300 600

二、地图

1、地图的定义

1)怎么样把球面上的信息准确地体现到平面上去?

投影法(课件演示)世界地图的投影过程。

2)从世界地图——中国——广东——深圳

从大到小认识地图,对地图有一定的感觉。

3)那怎么来看这些地图呢?看地图要注意什么呢?

2、地图的三要素

1)比例尺

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注意:大小比例尺

大比例尺:大于或等于 110000010万) 1厘米 表示 1千米以下

小比例尺:小于或等于 11000000100万) 1厘米 表示 1万米以上

2)方向

定义:表示地图上的方向

判断方法:a 根据经纬网判断(注意经纬网是圆形的)

b 根据指向标判断(看箭头指的方向)

c 没有上面两种,就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

自然界其他定向法:根据太阳和钟表的方向; 树冠和树轮定向;

地形和地物定向; 北极星定向。

3)图例(有哪些常见的图例,让学生从书上的地图上找)

定义: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方名称和位置。

3、其他地图类型

版图、政区图、旅游图、平面图、立体图、电子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

第3节 组成地壳的岩石

第三节 组成地壳的岩石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生观察及查阅相关的资料,识别5种常见的岩石。

通过课前查阅岩石分类方法及特征,能识别自然界常见的岩石类型。通过模拟实验,粗略知道岩石的特征与形成的原因的关系

利用对5种岩石的观察,对五种岩石进行分类,知道5种岩石和岩石类型的关系。

通过合作、讨论归纳岩石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岩石的观察,巩固应用观察的基本方法技能,应用类似生物检索表的方法去认识常见的岩石,让学生形成认识自然界一些事物的一般方法。

通过对查阅岩石类型及特征的相关资料,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合作学习,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从岩石的应用及矿藏的开采,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他们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并观察过一些岩石,有的从课外科普书籍上了解了许多关于岩石的知识,对岩石是各种各样的也早就心知肚明,但有时越是熟悉的事物学生越不容易产生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岩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对岩石细致的观察和切实有效的分类则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和指导。对于七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由于有前面两章学习,已然知道了观察和测量的基本方法,也已知道生物检索表的应用。本节课突出检索表及观察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4重点难点

识别5种常见岩石及岩石的分类

5教学过程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组成地壳的岩石

1.将猪肉石放于投影仪上。(课前调整:同样大上的纸张对实物投影仪进行调整)

将猪肉石拿出来,让前面的同学观察

2.展示浮石。

师:这也是岩石,如果我将它放入水中,它会?

生:下沉或上浮

师:请大家从信封中拿出这种岩石,把它放入水中。(学生实验)

师:看到什么?(学生齐答)

师:神奇吧?岩石但越是熟悉的东西,我们往往越是不注意去观察它研究它。其实岩石还有很多的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去研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第三节---组成地壳的岩石(板书课题)

活动2【活动】教学过程 

(一)识别五种常见的岩石

1.构成岩石的矿物

活动1:让学生观察伟晶岩,找出它最明显的特征。

师:请大家从水槽中快速拿出1号岩石,观察它的特征。告诉我他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师:这种岩石上不同颜色颗粒,就是不同的矿物晶体,这种岩石主要有三种矿物:长石、云母、石英(展示图)。岩石主要由很多不同的矿物组成(板书)。

展示常见的成岩矿物晶体的图片。

展示长石晶体,再展示玄武岩显微镜下的长石,说明晶体有一定的形状。有些很容易就能观察到矿物晶体颗粒。

意图:识别岩石最重要的要认识岩石中的矿物。而本节内容没有矿物的内容,从而导致学生的认识序和知识序出现矛盾,而这部分内容虽小学学过,但大部分学生已忘记,因此补充这块内容能更符合学生的知识序,同时又为观察矿物晶体颗粒打下基础。

2.识别岩石的方法

设问:你知道你们刚才观察的是什么岩石吗?

答。

师:如何确定它是什么岩石呢?

生:首先观察它的特征,再与岩石的资料进行对照。

师:你们的做法与地质学家的做法是一样的。

图片展示地质学家识别岩石的方法和步骤:野外观察特征---实验室内工具观察----与图鉴进行对照。

师:怎么观察岩石?[来源:||Z|X|X|K]

生答。

展示地质学家观察岩石的特征: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

过渡:水槽中有两种只有标签没有名称的岩石,我们也象地质学家一样去识别岩石。

意图:突出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象地质学家一样去研究、去观察

3.观察岩石

对记录表进行说明:(1)片状结构和层状结构分别以九层糕和切片的黄瓜进行类比。(2)(1)注意观察岩石的新鲜面;(2)注意盐酸的使用安全;(3)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观察的,可以不同小组间进行交换观察。

学生分组观察岩石(共有五种岩石,每个小组只观察两种岩石),教师巡视。

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表,其余学生进行质疑和补充。

展示五种常见岩石的特征完整表格。

讲解:这五种岩石的主要用途、分布以及岩石组成的景观(全国和浙江的景观),体会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意图:1.改变教材的原教学程序,从原来的先对岩石分类再识别岩石改为先认识岩石的特征,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再对岩石进行分类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先学习岩石的特征再观察只有标号的岩石判断什么岩石改为先观察岩石的特征再利用岩石特征卡来识别不同的岩石,更符合地质学家识别岩石的程序。2.改变教材中的活动记录表,使认识岩石的方法更加明确;增加用盐酸能体现认识岩石的方法重要一步认识组成岩石的矿物。3.改变教材中每小组观察五种岩石,可以节省时间,能使观察更加细入;又可以突出识别岩石的方法,观察1种岩石与5种岩石从认识岩石的方法上看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时又因为实验室的岩石的太小,太大又带不了,胡老师有个很好的想法,课前让学生把很多种的岩石带回去观察,课堂上汇报观察结果,可以节省时间。但因为杭师大继续教育学院有规定,不能在课前骚扰学生,另外我也在想是不是会增加学生课前负担。

另外在实验之前发现很多是学生不知的,如什么观察矿物晶体,有前面的基础,而片状结构和层状构造怎么认识,用语言表达是很苍白的,用两个类比,学生就容易理解了。4.展示五种常见岩石的特征、分布、用途及景观,让学生体会性质决定用途,又能体验大自然的美。

4.猜游戏当堂检测达标情况

小游戏:让一位同学说说自己小组说说自己小组观察到其中一种岩石的特点。其余同学猜猜它是什么岩石。然后不同小组之间进行互猜。

(二)岩石的分类

过渡:让学生对前面观察的5种岩石进行分类。

小结: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分类的结果也就不一样。科学常根据岩石的成因进行分类,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石到底怎么形成的呢?

介绍:岩石成因之争。对于岩石的成因,不能不提两个重量级人物。一位就是德国地质学家:魏尔纳。18世纪,以德国教授魏尔纳(17491817)为首的一批学者,就把天下的岩石都说成是由原始的海水或洪水中的沉积物形成的。也就是说,天下的岩石都是水成岩,因此而形成了"水成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生活的德国山区看到了大量的水成岩。以英国地质学家赫顿(17261797)为首的一批学者,认为天下的岩石都与地下的岩浆作用有关,是由高温的岩浆冷却结晶而成。也就是说,地球上的岩石都是火成岩,因此而形成了"火成派"。这为什么呢,因为他生活在火山地区,看到大部分火成岩。两派激烈争斗,这就是有名的水火之争。

在英国爱丁堡召开过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会议过程中,这两个学派在爱丁堡附近的火山脚下,对那里的地层结构成因展开了激烈的现场辩论。由于两派都以偏概全,只相信自己,各执一词,因而导致了双方互相攻击和谩骂,最后竟然拳打脚踢,演出了科学史上少有的科学家用武力解决学术问题的闹剧。

直到1830,英国自然科学家莱伊尔将岩石分为水成岩类、火山岩类、深成岩类和变质岩类, “水火之争”才告一段落。 现在科学家们借助于先进的设备,已摸清了岩石的来龙去脉。如果按质量计算,在地壳中,约有四分之三的岩石是由地球内部的岩浆冷却后凝结而成的,人们称它为“岩浆岩” 或者“火成岩”。花岗岩就是属于岩浆岩。

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明确,1.实践很重要,但他们的实践仅仅建立在他生活的地区这一狭小区域。2.科学认识是逐步深化的过程,只要人们还在追求真理,争论就不会停止。真理将愈辩愈明。

意图:科学史渗透,体验科学越辩越明。也让他们体会到实践很重要,但要普遍性。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图片文字、PPT等方式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其余学生进行补充、质疑和评价。

教师小结:三种岩石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意图:这块内容基本已学生展示为主。基于以下考虑:岩石的成因决定岩石的特点,而课本只是很粗略的知识,很难理解。虽然占用了学生一定课外的时间,但这么大的一个场合能让学生展示,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好机会。1.展示更有丰富的资料;2.发展学生的收集信息能力、表达能力等;3.活跃课堂气氛。从学生发给我的看,学生真得很了不起,涉及很多的知识,也让我了解了很多。只是可惜的是无法让每个学生进行展示。

学生实验:模拟沉积岩的形成。

将沙子和泥土加入一个筒中,再用另一物体用力压沙子和泥土,再将它倒出。

说明在压力以及水中胶质物的作用下沙子可以胶结成岩石。

这个实验应该是几种不同的种类的土壤和沙子,当中还有树叶等,加上石膏等可以更形象模拟过程,但因为材料的限制和时间限制就用最简单、最方法的方法来模拟。

演示实验:模拟变质岩的形成

将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放在一起,然后再用一块木板向下压,结果原来的橡皮泥变成一块,而且变扁平。说明在压力和高温的作用下,岩石的性质会发生变化形成新的岩石。

再以大理岩形成为例讲解变质岩的形成。

意图:可将抽象的事物变化更具体化。

应用:(1)教师展示一些岩石实物以及图片,让学生根据三类岩石的特征判断类型;(2)对前面5种岩石进行分类。

突出知识的应用,有实物和图片结合。再次对前面的观察进行分类,体现了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分类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小结:比较和观察是是学习的重要方法。

(三)岩石的用途

1.学生讨论岩石在生活中的用途,并归纳。

2.利用岩石的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图1:内蒙古大草原上,有很多牛、羊的塑像。设疑:这是为什么?

2:草原上形成的天坑,是挖煤形成的。

3:其实矿藏带来大量的财富的同时,也给人们大量的社会问题,出示数据中国因挖矿而造成的损失的资料。

讨论:你们面对这种情况,觉得应该怎么做?

可以渗透环保教育,因为情感教育是不断渗透的。但是我想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太多不好的事例,我们老师也是如此,因此我还在后面增加变好的图片,隐含着要对生活充满希望。

小结:人类环境问题正面临着悬崖,而结局是开放的。可以更好,也可以更差,关键在于人类怎么做?

三、总结

1、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用?

1)识别一些常见的岩石;(2)岩石告诉我们什么?A、出示关于长白山十五道沟的石柱谷,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它的成因。B、青藏高原的贝壳类化石说明了什么?

隐含着观察岩石的意义,能认识到岩石背后的故事。

2.学生根据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

活动3【练习】练习评论(0

1.讨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种类型的岩石怎么转换?

2.制作岩石标本。

第四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授课时间

1、 知识与技能:

能够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地壳的变动。

2、 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其它事物来模仿地壳变动。

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和收集标本,获得本地区地壳变动的证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学会合作。

体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的运用。通过课外探究收集本地区地壳变动的证据,使学生热爱家乡。

重点

难点

重点: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变动的证明

难点:认识地壳的变动

【引入】

看《印度洋海啸》片段。

教师:刚才的海浪大吗?你知道发生了什么?此录象正是印度洋海啸。这段录象是人们在整理海滩时发现的,作者已经被海啸夺去生命。那么,那次海啸是怎么造成的呢?想不想知道?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球物理。

【新课教学】

知识点一:地球内部的分层

演示实验:用小刀将煮熟的鸡蛋切开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个鸡蛋总共可以分几层?

学生:……(蛋壳、蛋白和蛋黄)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128,读图4-26:地球内部结构圈层

示意。你能说出地球内部结构吗?观察地球内部结构,通过

和煮熟的鸡蛋对比,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地球的内部结构。

学生:……

观察,画出三层结构,各层厚度比例要适当,可用彩笔画。

学生指出并熟记各层的厚度。

地壳:从地表到地表以下17千米处,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

地幔:从地壳下界到2900千米深度处。

地核:从地幔下界到地心。

其中地幔按其性质差异可分为上地幔、下地幔,地核可以分为内核和外核。

教师:软流层和岩石圈,每层还可以继续细分。岩石圈是地壳的岩石与上地幔顶部的岩石的总称。软流层是处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呈熔融状的岩石,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最好能用彩图示出)。岩浆是温度极高的熔岩,能量极大。

知识点二:地壳变动的证明

教师:地球形成在45亿年前,形成之初,地球表面相当平坦,地壳呈水平分布,而现在的地球表面平坦吗?

活动一

1:列出以下信息,让学生分析地壳发生了何种变化。

资料一:1692年,美洲中部牙买加发生了一次猛烈地震,岛上首府叶尔港有3/4沉入海底,许多年后当船只驶过这座水底城市顶部时,人们还能看见淹没在水下的一幢幢房子。

资料二: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近几十年科学工作者在山上发现了很多鱼类化石。在3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一片汪洋,第三纪以来,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大陆板块缓慢上升形成高大山脉。现在仍每年以0.331.27厘米的速度上升。

资料三:近几十年内,黄河每年向渤海输入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十几亿吨,现在渤海仍是一片汪洋,而且渤海也没有因之而变浅,就连黄河河口的三角洲仍处在水下。

资料四:位于非洲中西部的刚果盆地,原来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内陆湖盆,湖里水量很大,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河流下切,湖水外泻,形成一个盆地。

分析四条资料并填下表:

属上升运动的

属下降运动的

属缓慢运动的

属剧烈运动的

教师:请同学们在完成表格后学习课本地壳变动的证明,读图4-28分析结果:

建成时到十五世纪,地壳下降6.3米。

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地壳上升6.3米。

十八世纪到1955年,地壳下降2.5米。

教师:分析图4-27,学习:地壳变动后的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用模型来说明,褶皱是地壳受力挤压研发生的弯曲。断层是岩层受力断裂,断块位置发生错动;由于褶皱和断层的作用形成高大的山脉和盆地。

教师演示(模型讲解):同时用厚绸演示褶皱,方法是把绸布平放在桌面上,两手压住绸布,距离要适当,从相对方面挤压绸布即可。

小结:现有地表各种形态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地壳运动基本有两种方向,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有的运动十分剧烈,有的运动十分缓慢。

完成讨论p138中的123题。

答案:1、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或地球本身,即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所放出的能量大量积累。

2、如:东非裂谷不断加宽,台湾海峡几度升降等可以证明地壳在不断运动。

播放《青臧高原隆起》的模拟录象片,提示学生思考沧海桑田的含义。

1)展示有关地壳变动证据如海洋生物化石、 断层、褶曲等图片。

2. 引导学生分析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并思考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总结:地壳的变动有的表现为地壳的上升,有的则表现为地壳的下沉。有时地壳变动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则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察觉。

【板书】 §3—5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地核

地幔

地壳

一、 地球内部像煮熟的鸡蛋

圈层结构

二、 地壳变动:上升运动、下降运动、缓慢运动、剧烈运动

个性化内容:

 

第5节 泥石流

防泥石流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泥石流的发生条件

1、知道泥石流的危害

3、了解减少泥石流危害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增强防灾、抗灾意识

教学重点:

1、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教学难点:

1、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教学过程:

一、 知识梳理(复习)

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二、 情境导入(趣味性)

通过多媒体播放最近特大泥石流灾害视频,引出课题“泥石流”

三、 新课呈现(知识讲解)

一、泥石流的危害

1、多媒体图片展示泥石流所造成的危害

2、学生分组讨论:泥石流有哪些危害?

总结:由于泥石流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历史短的特点,并且伴随山体滑坡和崩塌造成严重的危害

人员的伤亡

冲毁公路、铁路、水电站等设施

摧毁矿山

经济的损失 掩埋良田

堵塞河流

摧毁房屋建筑

思考:如果你正好遇到泥石流发生,你会采取怎么样的应急措施呢?图片展示逃生路线,学生分组讨论,并讲讲个子选择的逃生路线的缘由。

3、应急措施

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师:面对如此严重的灾害,我们该如何来防御它呢?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泥石流?

二、泥石流的形成

学生通过阅读书本找出泥石流的概念

1、 概念: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模拟实验:运用沙,坡面,水来模拟泥石流爆发(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泥石流的自然成因

探究实验:泥石流的自然成因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可能与坡面的倾斜度,洒水量的大小,泥土的松散有关。

1 在坡面上放上等量的沙,使用不同的洒水量,观察坡底现象。

说明:与洒水量的多少有关。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自然成因:a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2 改变坡面的倾斜角度,放上等量的沙,使用同样的洒水量,观察坡底的现象。

说明:与坡面的倾斜角度有关。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自然成因:b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大,冲刷力强。

3 在同样的坡面上,堆放等质量的石块,使用同样的洒水量,观察坡底的现象。

说明:与泥土的松散有关。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自然成因:c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

多媒体展示地震对泥石流发生的影响和积雪融化引发泥石流。导致我国四川、云南、甘肃和西藏等地区的泥石流尤为严重。同时强调,人类活动对泥石流发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形成泥石流的一个重要因素。

3、 人为因素

师:对于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因素中哪个比较容易受到人类的破坏呢?

生:泥土的松散。

师:那么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泥土的松散呢?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归纳: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

②开矿堆放的矿渣,采石形成的弃土,修建公路、铁路或其他建筑工程,使坡面物质变得松散或结构遭受破坏等。

师:我们知道了泥石流的自然成因和人为因素后,那我们该如何来防御泥石流呢?

三、泥石流的防御措施

思考:根据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呢?

学生分组讨论,并推荐一位代表进行发言:①预警②搬迁和疏散③植树造林④工程措施⑤抢险救灾

四、 课堂反馈(课堂练习)

总结泥石流的自然成因

五、 作业布置(家庭作业)

上网查询泥石流的防御措施

六、 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数据,能够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等,可以增强真实感,增强说明效果

2运用科学的概念和精确的数据,可以显示科学性和精确性

3对泥石流的爆发过程进行了描述性说明,真实地记录了泥石流的情况,增强了说服力。

第六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3.6地球的板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六节,是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构造、地壳活动之后对地球的进一步认识,学习本节内容能让学生了解一些地壳活动的本质原因。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怎样假说的建立和和假说的意义,培养科学思维。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对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理论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学生不能区分假说和规律、理论的区别。另外,学生在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本课设计了较多的学生活动、模拟实验、讨论等让学生从体验中去深刻认识和理解,从讨论中提高思维的灵活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提出的背景,能阐述的主要观点;

2.能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并能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球上某些现象发生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建立科学假说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大陆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假说在科学发张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观点及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结合板块的张裂及碰撞运动理解板块运动造成的现象。

难点:能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球上某些现象发生的原因。

教学策略:

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法

课前准备:

课件、世界地图、学生自制的轮廓和模型

教与学互动设计:

教学环节

媒体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视频:地震、火山等地壳活动

提问:1.视频中播放的是哪些地质活动?

2.看了以上视频你对我们生存的地球表层有什么样的认识或者疑问?

学生:(1)火山,地震,海陆变迁。

2)地球很活跃,地壳也会碎裂

让学生对地球表面的板块运动现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新课探究——大陆漂移说

PPT:世界地图

[来源:**Z*X*X*K]

PPT: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教师:(1)请大家仔细看看我们各大洲的海岸线,你有什么发现?

2)对此你有什么推测?

3)请大家尝试用课前准备好的各大洲的轮廓动手试试,拼拼看吧

教师小结:科学假说的概念

教师配合讲解

[来源:Z.xx.k.Com]

教师:该假说的不足——无法解释大陆漂移的动力源来自哪里。[来源:Z+xx+k.Com]

学生:(1)非洲西海岸和美洲的东海岸线比较吻合

2)这两块大陆原先是一块,后来分裂开了

3)活动:将课前准备好的非洲,美洲,欧亚大陆的轮廓进行拼合

尝试让学生仔细观察,大胆猜测

动手做,验证猜测

领悟假说是需要证据,并需在实践中检验的

新课探究——海底扩张说

PPT:大西洋的形成过程

教师配合图片解释大西洋的形成过程

提问:(1)你认为他支持“大陆漂移说”吗?(2)他解决了“大陆漂移说”的什么问题?

教师解析:科学假说不断的被修正的意义

学生分小组研究讨论得出结论:(1支持

2)解决了动力源问题

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体会新的假说的形成的意义

新课探究——板块构造理论[来源:Z§xx§k.Com]

PPT:六大板块示意图

教师解释板块构造理论的背景及含义

提问:(1)岩石圈有几大板块构成,分别是?是不是一块大陆正好就是一个板块?

2)通过模拟实验,你推测板块的碰撞和张裂会有什么现象呢?

教师小结: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例如:喜马拉雅山,大西洋的形成等

学生:(1)全球有六大板块(2)不是

[来源:学科网]

学生活动——板块相撞和张裂模拟实验

讨论,描述现象

体验板块碰撞和张裂产生的震动,学会借助模拟实验来认识科学现象和科学原理。

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归纳本课知识要点

让学生主动建构本课知识体系

评价与反馈

PPT: 小试牛刀

课后习题

检测、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

布置作业

《作业本》3.6地球的板块

板书设计:

3.6地球的板块

反思:

本课设计了较多的学生动手实验、讨论,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测,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时保持较好的思维活跃度,同时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体验实验对于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本课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科学思维品质的契机,比如:敢于质疑,大胆假设,重视科学事实和依据等。板书的设计上借鉴了徐老师方法,采用概念图的方式呈现,简单明了,突出重点。

思考:在大陆漂移学说提出后是不是可以设计一个环节:“如果你是当时的学者针对这一新的学说你有哪些问题?或者你不支持他,有什么地方你觉得他没有解释到位的?”让学生学会质疑,同时体会科学假说的修正或者推翻重新建立都意味着科学的进步。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教材分析〗:这一节主要学习地形类型及其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表示地形的地图。教材安排几种地形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再结合图片,概括各种地形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种地形的特点:海拔,相对高度学生没有学过,因此在讲解这部分知识之前要对这些知识做好铺垫,接着通过思考了解家乡主要有哪些地形类型,然后抽出地形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地形会发生变化,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地形变化呢?这个就是这部分教材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解释地形是起伏不平的,如何把起伏不平的地形到地图这个平面上去,考虑到初一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教材利用橡皮泥用山模型,让学生根据这个具体的带我如何把山峰画出地图上去,接着读图活动让学生了解山顶,鞍部、峭崖、山谷等地形部分在等高线地图上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知道主要的地形类型;

2. 能说出主要地形类型的特点;

3. 会读等高线地形图;

4. 知道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

技能目标:制作等高线模型。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我国以及家乡的地形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爱乡情操。

〖教学准备〗:橡皮泥、刀、刻度尺、教学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地形类型;判读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欣赏有关地球的4张地貌图片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坦、有的陡峭、有的一望无际、有的层峦叠障,我们把它们统称作什么?引出课题

板书:3.7 地形和地形图(一)

二、新课教学

师:地形是指地表起伏的情况,地球表面是由各种各样的地形组合而成的。在这些地形中,常见的有五类,(图片展示)

板书:一、地形的类型

1、地形的类型:山地、盆地、平原、高原、丘陵

它们各自有何特点呢?结合图片来分析

出示: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五幅图片

师生共同讨论其特点

解释:1、海拔是指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一个地方高出另一个地方的垂直距离

教师知识准备:

1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地势宽广,起伏很小,如长江三角洲(相对高度小)突出在平字上

2  高原:海拔高(500以上),但是相对高度较小,周围有明显的陡坡,但其内部地势比较平坦,如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突出在高在上

3  山地:一般相对高度很大,坡度很陡,峰峦高耸,沟谷幽深,如喜马拉牙山

4  丘陵:相对高度一般在200以下,地势起伏小,坡度缓和,相对高度较小,我国的江南丘陵。

5  盆地:四周为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中部地区为海拔较低的平原或丘陵,四周高,中间低,像脸盆

地形类型

海拔

相对高度

特点

丘陵

有高有低

地表起伏较小,没有明显脉络的隆起地形

平原

地面宽广,地表起伏较小

山地

有高有低

有明显起伏

高原

顶面较大,起伏较小

盆地

周围山脉,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陷

问:高原与平原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相同点?

生:高原海拔较高,地面都比较平坦

问:高原与山地有什么区别?

生:同:海拔较高

异:高原内部地面比较平坦

巩固:出示图片(高原、山地、丘陵、平原)让学生区别

思考:你的家乡主要有哪些地形类型?这样的地形类型特点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丘陵的地形特点决定了发展农业的优势在于多种经营、立体布局;劣势在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如果利用不当,容易出现环境问题,影响农业生产。

过渡: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

板书:二、等高线地形图:

一般地图无法把地形起伏的山脉表示在地图上,今天就来学习这种能表示出地形起伏的地图

演示实验:

1  介绍用橡皮泥制成山,明确目的 如何将这座山在地图表示出其起伏不平

2  在山峰不同的高度处按一定的高度着(1厘米)依次画出等高线,在山体的四周按相同高度差插上牙签。

3  俯视山峰上面的等高线呈什么形状? 不规则的同心圆

4  问:你有什么办法把山峰上的等高线按原来的位置绘制到白纸上。

播放等高线的投影动画

5  在白纸上绘制各条等高线

板书: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平面上

分析等高线:1、问等高线中的等高是什么意义(海拔高度相同)

2、等高线有什么特点?

(1)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必定相等;

(2)    每一条等高线都是封闭的曲线

(3)    等高线分布越疏,坡度越缓

等高线分布越密,坡度越陡

(4)    等高线呈很小的封闭曲线时为山峰(中间高)

(5)    山脊,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过度: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有许多山连在一起这时等高线怎么画?

学生回答

出示连体山的模型

按照同样的办法作出等高线地图

播放幻灯片

在等高线上如何表示山顶、鞍部、峭壁、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的等高线

填书上的表格。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鞍部

两个山顶中部平坦区域

峭壁

等高线重叠、相交处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

巩固练习:出示一幅等高线地图学生判断

问:绘制等高线地图有什么应用?

生:军事、探险、旅游

判断山地是否陡峭 山地是否峭壁。

小结:

作业布置:

在我们家乡,导致地形变化的主要外力因素有哪些?请通过野外考察或查阅资料的方式加以证明。

课后反思: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一节 物质的构成

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应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空隙大。

2、了解扩散现象,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能列举反应固体、液体、气体扩散的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理解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能叙述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重点难点:1.物质的构成,分子概念的形成过程,分子的基本性质。

2.分子的概念及分子的运动

教学过程:

一、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但细胞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举例说明:甘蔗的细胞由甘蔗渣和甘蔗汁组成;甘蔗汁由水和蔗糖组成;水由水分子组成;蔗糖由蔗糖分子构成。

1.分子很小,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一滴水中就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假如有人问你:"一个人每口喝下一亿个水分子,每秒钟喝一口,需要多久才能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喝到肚子里去?"说出来一定吓你一跳。原来,按照上面所说的喝水速度,喝完一滴水,竟需要五十万年!因此,你们用肉眼是看不见我们的,但是借助科学仪器却可以看见。

2.观察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的照片。照片上的一个白圈表示一个苯分子。这是放大20万倍。如果用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就好像乒乓球与地球相比。

结论1:分子很小;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

思考:蔗糖融解在水中变成蔗糖水后,蔗糖是否消失了?

答:糖水有甜味的事实说明蔗糖没有在水中消失。蔗糖是以一总被称为分子的微粒分散在水中。由于分子太小了,所以我们无法看见他们。

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与蔗糖一样,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二、分子之间有空隙

水由水分子构成,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他们分子之间有空隙吗?

P1404-40酒精和水混合实验:

1、 往量筒中倒入10毫升酒精,往量筒中倒入10毫升水。

2、 把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看最终的总体积。

总体积变小了。

三、分子处于不停运动之中: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举例:1.香水分子从瓶内跑到周围的空气中,进入另一处的现象。象这种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另一处的现象叫做扩散

2. 喷洒空气清新剂,稍待,闻室内空气的气味。

3.将热水和冷水倒入烧杯中,再用注射器将红墨水注入(在热水中扩散地快还是冷水中快?)

注解:1.分子的运动速度是极快的,在0摄氏度时,氢气分子每秒可跑1700米,他们是无序碰撞的,碰撞了之后朝不同的发现运动所以扩散的速度见减慢了。

2.气体会发生扩散,液体和固体是否也会发生扩散?

铁块很难被压缩,而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液体分子间的空隙大。

蒸发与沸腾的实质:

1.蒸发:一种缓慢的汽化方式,从分子运动的角度看,蒸发实质是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离开液体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所以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同时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蒸发越快。

2.沸腾:从分子运动的角度看,液体沸腾时,处于液面的分子要离开液体,另一方面,液体内部的分子也要离开液体,所以我们说沸腾是比蒸发剧烈地多的汽化现象,同时蒸发和沸腾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物态变化的实质: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物质有三态变化,都可以从它得到解释。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时,物体就发生膨胀,这种间隔在遇冷时减小,物体就发生收缩;如果这种间隔很大,物质就呈气态;如果较小,就呈液态或固态。

随堂测试:

1.判断正误,并将错误的改正。

①酒精受热全部变成了气体,这是由于酒精分子的间距加大了。

②分子运动的速度将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2.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下列现象:

①气体很容易压缩,固体不容易压缩。

②水在夏天比在冬天蒸发得快。

3.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香水瓶打开盒后,满屋子都充满香味

B、扫地时太阳光下能看到大量尘埃飞舞

C、糖放入水中,整杯水都变甜了

D、用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许多细菌在活动

4.用注射器将红墨水注入一杯清水中,过一回,整杯水都红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是水分子的扩散现象

B、这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C、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

D、液体、气体、固体均可发生这一现象

第2节 质量的测量

1、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即质量的初步概念,质量的单位和如何用天平测量质量。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本节的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通过多举例子,让学生区分物体和物质,使学生建立起质量的概念。对于质量的单位,通过列举一些物体的质量并进行单位换算,使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对于质量有大体的概念后,通过估计物体的质量并进行测量,学习用天平的测量质量。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一边进行实验一边思考,掌握正确的操作。

2、学情分析

本节的内容主要通过事例和实验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形成质量的知识体系,为以后学习密度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边实验边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说出质量的初步概念以及单位。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列举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地理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4重点难点

1.质量的概念。

2.质量的单位和如何用天平测量质量。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昨天去超市买水果,你知道我是根据什么来付钱的。(价格及重量)其实我们生活当中讲的重量,在我们科学中用质量来表示,那什么叫质量?[来源:学科网]

二、启发诱导,进行新课

提出问题 物体如铁钉、桌子、棒棒糖、饼干等,这些物体有哪些成分组成

1.质量的概念

学生观察,分析回答:

⑴铁钉是物体,铁是物质,铁钉由铁这种物质构成

⑵桌子是物体,木头是物质,桌子是由木头这种物质构成

3)棒棒糖由糖这种物质构成

4)饼干(物体)由小麦粉和牛奶、食盐、糖等物质组成

师生讨论归纳得出: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现在谁能说出什么叫质量[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比较分析归纳得出:科学上用“质量”名称来表示物体里所含物质的多少。一杯水比一桶水含有的物质少我们说一杯水质量比一桶水的质量小。一把糖比一颗糖所含的物质多,我们说一把糖比一颗糖质量大。纠正日常生活中常说的“重量”应是指“质量”

建立概念 在实物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说出质量的概念,师生共同得出:我们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展示实物、提出问题 教师要求学生再次拿出事先准备的包装袋,观察读出“净含量xxg”,并回答净含量表示的含义是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质量单位的教学)

2.质量的单位

教师引导 学生列举熟悉的质量单位。在此基础上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吨 千克 毫克 (学生代表发言回答,补充纠正)

教师讲解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Kg 常用的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

板书: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说明:斤、两也是质量的单位,它在我国民间使用,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提问:最初的一千克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最初的质量单位:规定4℃时1000立方厘米的蒸馏水质量为质量的单位,称为“千克”。

学生阅读课本 P17141,了解国际千克原器及千克单位是怎样规定的。

引导估测 常见物体的质量(让学生估测,体会千克、克的大小)

学生活动:比一比,谁的估测能力最好?学生对身边的物体进行掂量估测,并把结果记录下来。最后师生一起交流评价。

如: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克, 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

一本科学书的质量一个中学生身体的质量约为 千克,

3.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讨论 1、物体发生了什么改变?质量有没有改变?

一个苹果从台州拿到遂昌

一条铁丝被卷起来

一块冰温度升高,直至融化成水

2、演示课件:王亚平太空测量质量。

提出问题 物体所处的外界条件改变时(物体的温度、形状、状态、位置),质量会变化吗?

  学生讨论回答上述问题,教师给予肯定或否定。

结论: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来源:学。科。网]

深化知识 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何物体在上述情况下质量没有改变?通过学生回答,再次巩固质量的概念,并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设疑:何种情况下物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轮胎磨损、铁块生锈等),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完成了知识的迁移。

二.质量的称量

教师提出:想知道谁的估计本领最高吗?你有什么办法?

请学生想一下,日常生活中都有那些测量质量的工具?

你们平时见过或用过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并说出这些工具的适用场所?

交流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注意肯定或纠正,并通过多媒体简单介绍电子秤和电子分析天平

教师: 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介绍天平结构 学生上来把能识别的指出并说出名称,其他学生纠正、补充完善。同时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结合多媒体把各部分结构名称表现出来,增强直观性。

指导阅读 学生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列出自学提纲。

小组竞赛:回答教师所提的问题,有关使用步骤以及如何应对一些具体的操作。看哪一组回答得好。

天平使用 通过多媒体形象展示托盘天平的整个使用过程

实验演示

1.调平 首先将指针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比如:指针偏右,怎么调?根据学生意见,试一试。老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总结出怎样调节横梁平衡。由于这里牵涉到杠杆的知识,教师可说明留待以后明确原因。

2.称量 物左码右,码先大后小,逐渐增加,移动游码直到指针重新指在刻度盘中央,表示天平重新平衡。记下质量。(砝码加游码所对的刻度值)这里最好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这么做?让其知其所以然,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

整理 (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重点讲解学生易犯的一些错误并及时纠正。讲解清楚各步骤的注意事项。[来源:Zxxk.Com]

为了加深明确天平的称量范围、最小刻度。教师可以提问:能用你桌上的天平称量老师这个人或一元硬币(从身上摸出)的质量吗?为什么?

第三节 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密度概念。知道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来源:,,]

2、掌握密度的公式、意义、单位及换算。

3、能利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获得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出结论。

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用所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

2学情分析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3 水的密度第一课时,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物质质量、体积的测量,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密度的概念、单位、计算

教学难点:密度的概念、计算。

4教学器材准备:

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和铝块。烧杯、水、量筒、天平。[来源:学科网]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水的密度

师:刚才老师采访了几个同学,喜欢科学课的哪一个环节?

生:做实验!

师:今天我们就从实验开始!

提醒学生:

积极参与

积极思考

敢于质疑

活动2【活动】建立概念

问题1:不同体积的水质量相等吗?

活动一: 用量筒量出不同体积的水,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

体积(毫升) 质量(克) 质量/体积(克/厘米3

1 10

2 20

3 30

师:水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

生:水的体积越大,水的质量也越大。

师:算出体积为1厘米3水的质量 (即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有什么发现?[来源:学科网ZXXK]

生:不同质量和体积的水,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等。

师(引导总结):【板书】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等。

问题2:相同体积不同物质,质量相等吗?

师:我们是“五金之都”的莘莘学子,对于金属我们并不陌生。(出示)3块体积相同(10厘米3)的铜、铁、铝块,

先让学生(看一看)用已有经验鉴别下,此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鉴别他们呢?

生:根据颜色、磁铁来鉴别,

再让学生(掂一掂)

生:轻重不同

最后决定(测一测质量并算一算单位体积的质量)

物质 体积 (厘米3) 质量() 质量/体积 (/厘米3)

10[来源:Z§xx§k.Com]

10

10

师(引导总结)结论:1、相同体积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相等

【板书】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也不同。

师:经过以上实验分析除了颜色、用磁铁来鉴别体积相同的铜、铁、铝块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鉴别它们?

生: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师: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科学上用密度来表示

引出课题:【板书】第3 物质的密度

【板书】密度=质量/体积

【侧板书】速度=路程/时间

师:如果某物体在2秒内通过20米路程,速度为多少?

生:10/[来源:Zxxk.Com]

师:10/秒表示什么含义?(提示:10/=10/1秒)

生:10/秒:表示某物体在一秒内通过10米路程.

师:1秒、1分、1时科学上叫单位时间

因此,速度可以描述成

【侧板书】速度: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师:你能给密度下个定义吗?

生(并引导归纳):【板书】密度: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备注:

1、实验可让学生操作

2、强调科学语言数据后面一定要带单位。

3、得出结论可让学生自己来评价

4、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那么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5、平时的“轻重”科学上应该说:“质量”

6、侧板书可以写在黑板的右侧,或用PPT出示

活动3【讲授】密度的学习评论(0

师:根据密度用字母ρ表示,质量用字母m表示,体积用字母v表示

【板书】定义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生:字母表示:ρ=m/v

师:根据质量和体积的单位,得出密度的单位?

生:【板书】密度的单位: /厘米3 或者 千克/3

读作:克每立方厘米 或者 千克每立方米

(利用学生主观感觉两单位的大小出现错误,再进行单位换算教学)

师:【板书】1/厘米3=1000千克/3

师:正如各种物质的颜色、气味一样,密度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就是密度要隐蔽些。出示常见物质的密度,简单介绍后,进行读表活动

1.换算练习

1.0×103千克/3= /厘米3

7.9/厘米3= 千克/3

2.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3表示什么含义?

3.读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

B.不同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 铁比木头重

活动4【活动】密度的辨析

师:谈谈你对密度这一物理量的理解!

判断:1、一杯水和半杯水,密度哪个大?

2、一杯水和一杯酒精,密度哪个大?

3、半杯水和一杯酒精,密度哪个大?

思考:对于密度公式: ρ=m/v

能不能说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体积越小,密度越大?

生:不能,因为在相同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

它不随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的改变而改变,

师:求物质的密度可以用公式ρ=m/v来计算

【板书】密度与物体的体积、质量无关。

密度是与物质种类有关的物理量。

备注:1、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特别巧妙把握课堂生成

2、洞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设计

活动5【活动】密度与生活

师:密度的应用:

1.鉴别物质的种类

例:课本p135

2.利用变形公式,求质量或体积

【板书】变形公式:m=ρv vm/ρ

1.教室长9,6,3.5,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立方米,教室里的空气质量约为多少?

2.人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请你估算一下,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于多少?

3.解释一些现象

例:放入冰箱冷冻室的瓶装啤酒,会有炸裂的危险!

4.判断物体是否空心

例:一个铝球,它的体积是500立方厘米,质量是540克,判断此铝球是否空心。(已知铝球的密度是2.7/厘米3

活动6【导入】作业

作业本A 3536页。

第4节 物质的比热

学情分析

《物质的比热》一课,现安排在七年级第四章第四节。本节内容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相对来说较为困难,其难度主要在两个一方面:一、学生对热量和比热的概念不清晰,当前的学生基础只能通过温度来反映热量传递,学生也容易对温度和热量产生混淆。二、学生在分析能力上尚不能很好地掌握变量控制的方法,而影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多少的有三个因素,学生很容易将三个变量混淆。在学生当前的知识与能力基础上,可以说学习比热是有一定难度的。

不过此前的学习,也已经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如小学时热传递概念的学习,第一章中温度的相关内容学习,都为学生学习热量铺垫了基础。而第三节质量的测量的学习,也为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理解多个变量对同一物理量影响打下了能力基础。

综合分析,此课的学习应该是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的范围,需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当的引导。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

                2、明确影响热量多少的三个因素:物体质量、温度的变化量、物质种类

                3、理解比热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实验的能力

                2、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逐步掌握控制变量法,体会转化法的应用

                3、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培养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热量单位的了解,培养对科学工作的尊重和热爱

                2、通过建立假设、得出结论等过程,树立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3、在生活实例分析中,体会科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3教学策略

在热量概念方面,采用生活实例讨论和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明确温度变化和热量传递之间的关系。

   为了帮助学生在树立比热概念时能明确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明确比热与物体质量和物体升高的温度无关,将三个影响因素(即物体质量、物体升高的温度、物质种类)结合,放在一个问题下进行讨论。并通过第一个实验方案设计,明确提出控制变量法,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大小与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无关。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对物质种类影响热量多少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并在实验中体会比较比热大小的方法。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实验假设和实验结论,进一步培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规范学生的表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情景引入

近寒潮来袭,走在路上都感觉到阵阵寒意。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寒冷的身体尽快暖和起来吗?我们来比一比取暖利器吧。

老师也有冬日三宝:暖宝宝、热水袋和足浴盆。我们共同使用的这些利器,有什么共同点呢(引到传递热,可提到温度较高)

活动2【讲授】新授课

热量的概念

在身体和这些物品之间,是不是真的存在热传递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小烧杯里装着约40克热水,大烧杯里装着约100克冷水。

1、分别测出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初始温度)。

2、将小烧杯放到大烧杯内,过30秒,分别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再过30秒,再次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重复几次,并记录。

实验中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温度计,注意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与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杯壁和杯底。有没有同学自告奋勇来配合老师做这个实验,帮老师读数,其他同学注意把实验数据记录到试验单上。

时间(分)

   0

   0.5

    1

   1.5

   2

.........

小烧杯里的水温(℃)

大烧杯里的水温(℃)

      我们读出了几组数据,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先把实验停在这里。根据实验和我们记录的实验数据,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两杯水之间有没有热的传递,从哪里看出来?在热传递中哪杯水放热,哪杯水吸热,为什么?根据你的推测,这种热的传递会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可以通过温度的变化来观察是否有热的传递,高温物体放热,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热的传递存在条件,即存在温度差。当二者温度相同时,这种热的传递就会停止。

我们把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热量,用符号表示。提到热量,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在热量研究上作出了突出贡献的英国科学家焦耳。为了纪念他,我们把热量的单位规定为焦耳,简称焦。我们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过程中的热量大小来了解一下这个单位。通过图表,我们发现其实焦耳是一个相对比较小的单位,因此还有另一个常用的更大的热量单位,即千焦(ki).

(板书: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大小 ------热量 -------焦耳  千焦)

影响物质吸收热量大小的因素

  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提到低温的物体吸收了热量。那它到底吸收了多少的热量?它所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其本身的什么因素有关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完成了。那接下来就应该这么做了?很好,建立假设,同学们认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并不是胡乱猜想,假设一般都有依据,那同学们建立假设的依据是什么呢?一般我们会从已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建立猜想,如果同学们没有思路,可以想一想我们最常见的吸收热量的情况,在家里煮东西。大家可以以四人为小组讨论一下,建立假设并提出你们建立假设的依据是什么。(小组讨论)

三个假设的提出:

好,前两个假设同学们都相对熟悉,那我们先针对第三个假设来进行实验设计。先讨论一个关键的问题,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怎么判断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呢?(联系生活,生活中,你怎么判断水吸收了更多的热量?)

同一热源(酒精灯)加热,加热时间相同,则吸收的热量相同;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热量越多

注意:使用两盏酒精灯时,尽量控制两者火焰大小相同

      关注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为了便于没有带手表的同学定性地比较加热的时间长短,我们设计利用两盏酒精灯同步实验。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尽量做到控制两盏酒精灯的火焰大小相同,才能得到更有说服力的实验结果。老师在实验之前先强调一下使用酒精灯一定要注意。[来源:Z&xx&k.Com]

     接下来我们来设计实验方案,我们提到有多个因素都有可能影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当实验中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应该这么做呢?采用什么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哪些量相同,哪个量不同?

为了保证同学们的实验效果更明显,老师规定取相等质量的水和砂石(50克),使它们升高相同温度(20℃),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即吸收热量的多少)。有手表的同学可以计时,如果没有手表的话,我们只要定性记录所需时间长短就可以了。[来源:学科网ZXXK]

实验前老师介绍一下实验仪器,两个铁架台是用来固定仪器的,烧杯加热时我们垫上石棉网,是为了让烧杯受热均匀。上面的装置可能会有不同,但他们的用途都是为了固定温度计。同学们安装整个实验装装置的时候,注意调整好高度,按从下到上的方法进行安装。开始实验前先记录初始温度(即初温)。实验完成的同学可以举手示意老师,有问题也可以举手。

(学生实验时间)控制在7分钟以内,只需要一个达到末温就可以了。

实验一、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_____________有关

物质种类

  物体质量

  (克)

初温 

   (℃)

末温

(℃)

  升高温度

  (℃)

 所需时间(快/慢)

   

  50

   

  20

   砂石 

  50

  20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一组同学展示实验成果。

  可以得出怎样的实验结论呢?

很好,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在课前针对另两个假设做了研究并进行记录。同学们能根据这两个实验表格,判断这两个实验的实验假设是什么吗?能得出怎样的实验结论?

实验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_____________有关

物质种类

  物体质量

   (克)

初温 

(℃)

末温

(℃)

  升高温度

   (℃)

 所需时间

   

   30

    15

    35

    20

230

   

   50

    15

    35

    20

412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吸收热量越多。)

实验三、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_____________有关?

物质种类

  物体质量

    (克)

初温

(℃) 

末温

(℃)[来源:学。科。网ZXXK]

  升高温度

   (℃)

 所需时间

   

  50

    15

   25

   10[来源:Zxxk.Com]

 2分钟

   

  50

    15

   35

   20

412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吸收热量越多。)

综合这三个实验,我们能得出怎样的实验结论?

对概念进行拓展:我们已知以吸收热量为例,而事实上,物体除了吸收热量,也可能放出热量,那我们有关对我们的实验结论,进行怎样的拓展呢?

课堂小结与练习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哪位同学能来讲一讲吗?

基础练一练

1.如图 4-39甲所示,冬天在给小孩[来源:++Z+X+X+K]

喂牛奶前,要把冷牛奶放在热水

中加热。已知容器中热水的初温

 60℃,冷牛奶的初温为 10℃,

每隔 1分钟测量一下水和牛奶的

温度,描绘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

变化的曲线,如图 4-39乙所示。在

牛奶放入热水直至两者达到相同温度

的过程中,水 ______ 热量,温度 _____;牛奶 _____ 热量,温度_______。在前 10分钟内,牛奶温度的变化量要 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热水温度的变化量。

应用练一练:

晨,小明起床晚了,来不及做饭,准备烧水泡方便面吃。

1)他应该烧一壶水还是半壶水?

2 饮水机里有温水也有凉水,应该取温水还是凉水?为什么?、

拓展练一练:实验中如何比较不同物质比热的大小?

你还能用别的方法探究水和砂石的比热大小吗?

5节熔化与凝固

教学目标: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表现的特点不同。能说出几种典型的晶体和非晶体。

2、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

3、能根据有无熔点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能说出硫代硫酸钠和冰的熔点。

4、能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晶体和非晶体的融化图像,根据图像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能根据液体凝固的特点,大致作出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重点难点:1、根据熔化的图像,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概念。

2熔化和凝固曲线。

教学过程:

一、熔化

1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1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2你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2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

(一)熔化和凝固

从上面我们可以得出两个概念: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刚才我们提到的冰化成水是熔化,水结冰是凝固。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是熔化,铁水铸成工件是凝固。除此之外,蜡、松香、沥青、玻璃等物质也能熔化和凝固。

(二)晶体与非晶体

为什么松香和冰块的熔化过程却不同呢?原来固体分为两种:有些固体如硫代硫酸钠、冰、金属,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种固体叫做晶体;而有的固体如松香、石蜡、玻璃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这种固体叫做非晶体。晶体熔化的温度就叫做熔点。

观察P126几种物质的熔点表,并回答问题

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3410

660

固态水银

39

纯铁

1535

328

固态甲苯

95

1515

232

固态酒精

117

灰铸铁

1177

80.5

固态氮

210

1083

硫代硫酸钠

48

固态氧

218

1064

0

固态氢

259

问题:a)在寒冷的北方,最低气温是40℃,为什么不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b)熔化锡块时,可以把锡块放在铁锅里加热,但在熔化铁块时,为什么不能把铁块放在锡锅里加热呢?

总结:Ⅰ.晶体熔化的两个必要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加热(吸收热量)

.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熔融状态的晶体的两个凝固条件,缺一不可:①达到凝固点②放热

.对于同一种晶体,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液体

不同点

相同点

有无凝固点

熔融状的晶体

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放热

熔融状的非晶体

凝固过程温度

放热

、归纳总结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有明显的区别: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这个温度分别叫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但是不论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吸热,凝固时都放热。所以,晶体实现熔化的条件可概括为两条:一是温度到达熔点,二是吸热。凝固的条件是温度到达凝固点,同时要放热。

  2.通过以上的学习,请大家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什么是0?

  冰水混合物中有冰又有水,冰和水的物态变化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冰尚未熔化完毕,冰熔化时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另一种可能是尚未凝固完毕,温度也应保持在凝固不变。所以冰水混合处于热平衡状态,温度为0

  (2)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是什么道理?

  雪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0不变,但是要吸热。雪从空气中吸热,气温下降,所以化雪时更冷。

  3.北方的冬季较冷,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为什么?

利用水结冰时放出热,窖内温度不致太低。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40的范围内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人们将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气热时颗粒熔化,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能调节室内的温度。

随堂练习:

1.把一块00C的冰投入00C的水里(周围温度也是00C),过了一段时间,下面的说法哪个正确(B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C、有些水凝固使冰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2、把铜球放入铁水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C

A、铜球会放热 B、铜球会吸热,但不会熔化

C、铜球会熔化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3、如图所示是 晶体 的熔化图象,这种晶体的熔点是 80.5 0C

加热时的初温是 20 0C

AB段上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熔化过程经历了 7 min.

第六节汽化与液化

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能比较两种方式的相同和不同。

2、借助实验分析液体的蒸发的三个因素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次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3、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4、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液体沸腾的图像,并叙述沸腾的特点。

5、理解沸点的概念,了解低沸点物质在实际中的应用。

6、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的两种方法和现象,确认气体液化要放热,及液化的应用。

重点难点:1、影响液体蒸发速度的三个要素在生活中的应用。

2、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教学过程:

一、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例如:

1、夏天游泳上岸后人感觉很凉,风一吹感觉到更凉为什么?

2、发烧病人常用酒精擦身为什么?

3、小狗在很热的夏天经常把舌头吐得很长,为什么?

4、生活在热带的大象耳朵很大,而北极熊的耳朵却很小,为什么?

【讨论】液体蒸发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各种生活中的实例来得出。)

1)液体的温度 越高

2)液体的表面积 越大 →蒸发越快

3)液体的表面空气流动 越快

结论1: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的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应用:人们利用蒸发快慢三个因素来加快或减慢蒸发。

【例】农民在收割后,把谷放在通风的操场上太阳底下摊开来晒,然后隔段时间会把谷去翻翻,这里面用到了哪些原理?

思考:1.新疆的葡萄干制作时挂在四周有孔墙上,是用什么方法来加快蒸发的?

2.烘干机、吹风机是怎样使蒸发加快的?

3.我们感觉到擦上酒精后手感觉凉凉的,能说明什么呢?

结论2:不同的液体蒸发的快慢不一样。

结论3:液体蒸发要吸热

【实验】P129酒精蒸发实验。

可以观察到温度先下降(蒸发吸热),后上升(蒸发完了,回到室温),

补充:干温度计,用书扇,温度 不降

湿温度计,用书扇,温度 下降 说明水蒸发时降温所致。

综合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和液体蒸发吸热的原理,结合生活蒸发给我们的好处和坏处。

【例】风吹蒸发快,洗完澡,冷,电风扇夏天吹,凉爽。

狗吐色头,增大接触面积,加快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蒸发来加快散热。

【小结】1.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

2.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3.蒸发要吸热。

(二)沸腾

【实验】P130水的沸腾试验

1.现象:沸腾前,水温升高,沸腾时,水温不变,同时有大量蒸气泡从杯底及四周水中产生并迅速增大,汹涌冒出水面,气泡破裂开来放出蒸气。

2、归纳: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低于这个温度,液体吸热升温,不沸腾;在这个温度,沸腾,但不升温。

2)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3)液体沸腾时,虽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3、沸点的概念及几种液体的沸点:

1)注意:都是在一标准大气压(atm)下的

2)水的沸点,1ATM下,100℃,其他物质见P130的表

4、低沸点物质的用途:冷冻治疗。(原理见P131

原理:利用其汽化吸收大量热量,使局部组织冷冻,从而破坏活切除病变的活组织。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并且都要吸热

不同点

1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2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3比较缓慢

1同时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

2只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

3剧烈汽化

影响

因素

1液体温度高低

2液体表面积大小

3液体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

液体表面气压大小会影响沸点的高低

二、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引入】朝桌子或窗户嗬气,可以看见上面有小水珠出现。

天气冷的话朝空气中吐气,可以看到“白气”,白气其实是小水珠,水蒸气看不见的。

1、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1)降温 P1334-21水蒸气液化实验】

2)加压(压缩气体的体积)【P1334-22乙醚液化实验】

日常应用:气体打火机,液化石油气等

2、液化放热:水蒸气冒出上方,放手感觉烫。冰箱后面会发热等。

阅读研究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和卫星的温控技术,P131

3、“白气”问题讨论(P134

1)靠近壶嘴一段温度还是比较高,不会明显液化。

2)水蒸气变成水珠液化要放热,所以,要更烫。

【小结】 汽化(吸热)

液态-――――-- 气态

液化(放热)

汽化方式: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沸腾(沸点的概念)

液化方法:降温和压缩气体

随堂练习:

1水烧开后,壶嘴向处喷出白气,这白气形成过程是

  A.先液化再蒸发  B.先汽化再液化  C. 先汽化再凝固  D.汽化

  分析与解:

  答案:B,要注意的是白气并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无色透明气体,是看不见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大量小水珠,因为光的折射所以可以看到。

2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 滴上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A.水的温度有关     B.水的表面积有关

  C. 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D.上述三个因素都有关

3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_____

  分析与解:

  答案:大。被湿布包起来的温度计因为蒸发吸热有制冷的作用,所以温度示数较低一些。如果空气的湿度越大,蒸发就越慢,温度示数的差别就越小。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的是

  A.夏天剥开纸的冰棒冒白气  B.气体打火机里的液体的获得

  C.露水的形成          D.雾的消退

  分析与解:

  答案:D,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第七节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1、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能说出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能用升华和凝华现象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2、能用物态变化的观点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

重点难点:1.升华、凝华的概念及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教学过程:

一、升华与凝华

P135实验】碘升华,凝华实验

得出概念:

.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气体凝华时要放出大量的热,固体升华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因而升华可用来致冷。如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就是一种常用的致冷剂。我们常用它来进行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原理:干冰一旦进入冷云层,就会很快升华,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遇到暖气流就熔化成雨点降落到地面上。

实例1: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到哪里去了?

实例2:比较新旧两只灯炮,讨论用久了的灯泡为什么会发黑?

实例3:出示雾凇图片、猜想寒冷的冬天,针状雾凇这种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应用1: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防止食品腐烂。

应用2: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二、云、雨、雪、雾、露、霜——地球上的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

1、由云、雨、雪、雾、露、霜的图片可见,说明都是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

2、读P1374-35降水形成过程示意图,说明该图粗略反映了降水的形成过程。

3、粗略归纳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过

归纳:云、雨、雾、露——水液化

雪——水凝固

霜——水凝华

科学资料:

1、什么是人工降雨?

通俗地讲,人工降雨就是选择有利于降水的云团,用人工的方法(飞机或高炮)将“催化剂”送入云层,促使本不会降水的云降水,或者加大降水,故又称为“人工增雨”。

云是由微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由于空气的浮力作用而成了悬浮于空中的“水资源”,只有当云的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空气的浮力“托不住”它时,才会成为雨滴落到地面。人工降雨,就是向云体内补充足够的冰晶(催化剂),促使上升气流发展,微小的水滴增大成雨滴或增加降水量。从而有效地进行农田抗旱或解决人畜用水以及森林防火的问题。它是气象部门直接开展抗旱的重要科技手段。

人工降雨的服务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田、农作物、蔬菜、果园等降雨抗旱;

2)库区蓄水发电、灌溉;

3)林区降雨森林防火、灭火等。

2、如何开展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目前主要有飞机和高炮两种作业方式,或是飞机高炮科学配合、立体抗旱。飞机人工降雨的优点是作业范围大,受益面积大,但费用昂贵,且当云中对流发展旺盛时,飞机作业危险性大。高炮人工降雨的优点是方便、快捷,易于操作,特别适用于山区、小范围的抗旱,且费用低(每次作业只需3000元左右,但产生效益可达几十万元),投入产出比高达140,此外,高炮人工降雨不受强对流天气的限制,但每次作业的受益面积没有飞机的大。这保证人工降雨的顺利进行,各级人民政府都相继成立了人工降雨领导小组,具体的人工降雨作业,均有当地的气象局人工降雨办公室负责操作

随堂练习:

1、夏天,一同学为了解渴,从冰箱中取出一支冰棍,发现

1)硬的冰棒上粘着花花的“粉”

2)一剥去包装纸,冰棒上就冒“烟”

3)他将这支冰棒放在茶杯中,不一会儿,杯外壁“出汗”

试解释上述三种现象?

2、人们常说“昨晚下霜了”这霜是天上落下来的吗?

3、下列都是要吸热的过程是?

A、熔化、凝固、汽化

B、液化、升华、凝华

C、熔化、液化、升华

D、熔化、汽化、升华

4、下例哪些现象是凝华而成的

A、冰的形成 B、雾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露水的形成

D)油污不易溶于水中

第八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说出区分这两种变化的依据

2.知道物质的性质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说出区分这两种性质的依据。。

重点难点: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2.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比较P1484-53冰山消融和图4-54钢铁生锈

讨论:(1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吗?为什么?

2)银白色的钢铁和红色的铁锈是同一种物质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加以证明。(分别用磁铁吸引)

2. 电热丝温度升高后颜色发生变化(P1484-55

讨论:黑色电热丝和发白光的电热丝是同一种物质吗?为什么?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P4-58456

讨论:(1)木炭和氧气的颜色、木炭燃烧的条件、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

2)你知道木炭在燃烧时有别的物质生成吗?用怎样的实验来加以证明。

4.镁带在盐酸中的反应(P1494-57

讨论:将镁带放入到盐酸的试管中,有什么现象产生?

比较:以上变化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点:都发生了变化

点:冰→水 状态变,物质本身没有变 铁→铁锈,颜色变了,并物质本身也发生变化

电热丝升高温度,颜色变了,但物质本身没有变

木炭→灰烬,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

镁带逐渐减少→说明镁带已经参加了反应

总结:物理变化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而没有生成心的物质;化学变化:参与变化过程的物质总一种物质变成了另一种新的物质。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沸点、熔点、凝固点、硬度、密度、发光、发热等。

2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碱性、可燃性。

思考:物质的许多性质如熔点、凝固点、沸点、溶解性、酸碱性等,你认为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为什么?

结论:熔点、凝固点、沸点、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因为不需要发生化变化就能表现出来;酸碱性属于化学性质,因为必须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3、 常见物质化学性质介绍:

1)酸性物质

①引言:钢铁、化肥、塑料、食品、药物等的生产过程中经常要用到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是两类基本的物质。如:人的胃液里就含有胃酸—盐酸,没有它,我们就不能有效地消化各种食物;若胃酸含量过多,又容易得胃病,需用含碱性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见的酸性物质:A.食醋;B.盐酸\硝酸\硫酸;C.果酸(果汁);酸雨

2)碱性物质

常见的碱性物质:A.烧碱(氢氧化钠)B.熟石灰(氢氧化钙);C.氢氧化钾;D.氢氧化钡;E.氨水;小苏打,纯碱,洗涤剂等

设问:你们知道清洗脱排油烟机的工人师傅用是的什么药品吗?(弱碱性物质)

归纳:某些碱性物质有一定的去污能力,可作洗涤剂。但强碱有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

物质酸碱性的测定

Ⅰ、用石蕊试液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观察石蕊试液颜色:紫色

通过比较实验现象差异性和共同性得出: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Ⅱ、用PH判断物质酸碱性的强弱(最简单、最常用)

1、原理: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不同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进行测定

2、测定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

思考:用PH判断物质酸碱性的强弱时,所测定的PH值是否绝对准确?为什么?

PH的意义: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

PH数值越低,酸性越强;PH数值越高,碱性越强;PH数值等于7的物质呈中性。

巩固练习:

1、下列各组两个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B 蜡烛受热融化、蜡烛燃烧

C 镁条燃烧、钢铁生锈 D 钢锭轧成钢材、食物腐烂

2、 有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变化比化学变化更复杂

B、物理变化时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C、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气体、生成沉淀

D、化学变化中必定有其他物质生成,常伴有发热、发光现象。

3、选择填空:

A.物理变化 B.物理性质 C.化学变化 D.化学性质

①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 );②木炭具有可燃性属于( );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属于( );④金属钨不易熔化属于 );⑤水在0℃时能结冰属于( );⑥铜丝能导电属于( );⑦铁块在熔化成铁水属于( );⑧碘固体能升华成碘蒸气属于( )。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A.颜色变化 B.发光发热 C.新物质生成 D.固态变成气态

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潮湿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了 B.铜锭抽成铜丝

C.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 D.煤的燃烧

6.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胆矾是蓝色的固体 B.镁条在点燃条件下能燃烧

C.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 D.矿石粉碎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3e88d4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0.html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