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董晨鹏长篇纪实文学《我的兄弟,我的姐妹》

发布时间:2020-10-12 01:22: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阅读董晨鹏长篇纪实文学《我的兄弟,我的姐妹》

作者:董晨鹏

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著有纪实性历史专著《炮打紫石英号――中英长江事件始末》、历史文化研究专著《西津渡倒角研究――铁柱宫与净明道》、散文诗集《无语的黄昏》、文化游记《欧洲漫笔――从蔚蓝海岸到亚平宁半岛》、文学研究专著《走向世界的中国与世界主义的赛珍珠――文化动线视角下的赛珍珠现象研究》等六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各类论文20多篇,诗歌、散文作品入选多种辑本,曾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一部接地气、连民心的文学作品

――读《我的兄弟,我的姐妹――一个工会主席的家访周记》

□江苏/蒋 宁

去年7月作协换届大会上,我在与各位作家交流过程中,知道了晨鹏正在做一件事,每周走访一个职工家庭,记录下他们的生活,准备创作一部反映社会转型期城市企业普通职工生存状态的文学作品。我觉得这个选题非常好,有很强的时代特性和积极的现实意义,我们文联和作协应该积极支持他,让作品早日面市。

晨鹏真的是一位精力充沛并具有很强实力的作家,尤其近几年创作风头很健。今年春节刚过,他一年的基层走访刚刚结束,我已经看到了50多万字的作品初稿,在听取省里专家点评意见的基础上,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夜以继日又对作品作了脱胎换骨的修改,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20多万字的作品,凝聚了作家的心血、汗水和对普通劳动者的情感。所以我说这是一部接地气、连民心的文学作品。

工会主席的特殊身份,使得董晨鹏有了经常与基层一线职工零距离交流接触的机会。他告诉我,这十多年来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有时喜欢带一瓶酒,自备几个菜,直接到员工家里与他们把盏言欢,聊聊家常,在一次次走访中,他被发生在员工身上许许多多平凡的故事所打动,长篇纪实文学《我的兄弟,我的姐妹――一个工会主席的家访周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去年,作者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坚持每周一次,走访了50个家庭,以一个工会主席的独特视角,真实地记录了现实生活中处于城市最底层的劳动者的群体形象,揭示了他们作为我们这个社会基础力量的地位和作用。

这是一部非虚构类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作者将笔墨聚焦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国有企业基层员工的生存状态,采用田野调查的技法,站在与采访对象平视的立场,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带着思考,带着关怀,走进生活在这个城市最普通的家庭,以原生态的叙述方式,用家访对象自己的语言,原汁原味地记录他们对工作、婚姻、家庭、理想的评述、感悟和追求,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个普通人身上呈现出的人文情怀、散发出的人性光芒,给人以感动和震撼。

写现实题材,为当下社会做记录。从取材讲,在这部作品里,董晨鹏以一个群体为基本单位,作为观照现实的切入口,展开最基层人物的生活百态图。从现实生活中获取活生生的标本,这似乎是走了一条捷径,实际上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的是巧劲。从人物来讲,一个个人物看似单一的,但又是生动复杂的。保洁员、厨师、食堂服务员、绿化工、保安等等,每一个人就是一个生活圈,每个生活圈都体现出社会的多面性。正是从无数样本里选择的典型,他们展现出来的生活面貌,完成了由点到面、由个体到整体的过程,反映了这座城市甚至这个国家里,草根生活的症候群。

生在这样一个年代,更新换代、千变万化、惶恐不安,价值观、伦理观、生活方式万花筒式地呈现。作家透过表象,深究所谓生活的幸福感,也许与物质无关。所谓家庭美满、儿女孝顺也许与高薪、与官位无关。这才是作家深思的东西。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折射出了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培育和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念。

在省里召开改稿会时,专家们说,近年来,写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作品很多,唯独缺少写城市普通职工群体的作品,这一部作品非常难得。

《我的兄弟,我的姐妹――一个工会主席的家访周记》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作品立足点在基层,立意之初就确定是在平视这个阶层,这从作品的书名可以看出,他们是我的兄弟姐妹,是情同手足的,而在一个个家访中,作家的情感得到了升华、纯净,这就比当初的立意更高一层,是作家精神层面的提升,正是这一提升,感染了读者。

城市的巨变,这是作品依附的另一个背景。由于晨鹏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他对这座城市发展的脉搏最为了解,也最有发言权。我们这个时代的变迁是如此剧烈,变得如此丰富,丰富之中,却有许多正在远离我们而去的东西。作家是最为敏感的人。循着作品的细节,我们可以真实接触这个城市正在发生与已经发生的变化。城市的高楼隔离了人伦的温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礼等,有时会变得模糊。作家写这本书,正是源于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寻找一个精神部落,找回幸福的定义。所以,这是一部给人以信任、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平等的有情怀、有美德的作品。

这是一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如何创作出更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时代,深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更多的力量,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文联组织和广大文艺工作者需要思考和弄清的问题。董晨鹏以自己的独特优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作出了样子。诚如他在书的后记中所说,一个工会主席只能是工人利益的维护者和他们心声的倾听者,只有做到勤与一线工人联系、勤同职工谈心、勤于问访家庭,才能及时了解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问题,从而让工会真正肩负起密切联系工人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重任。作者开始创作这本书时,并不知道中央即将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今天,当这本书正式出版发行之时,我们更深切感到,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基层、转作风、连民心,这正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需要进一步确立的群众观点和工作要求,对一个党员作家和工会主席而言,该书的创作过程,正是作者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进行自我教育、实现自我提升的实践过程。这也为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一部生动的阅读教材。 期待和祝愿晨鹏的文学创作道路越走越宽,收获更丰硕的成果!

真实是一种力量

□江苏/蔡永祥

真实,来源于对灵魂的忠诚和反省,是人的原始生命内在活动中弥散开来的欲望,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昂扬。

阅读董晨鹏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我的兄弟,我的姐妹》,我又一次感受到真实的力量,这种力量,摧毁了当下生活中许多粉饰、做作、虚伪,带给我心灵的震撼。

文学的真实性,这个话题历来被一些理论家所津津乐道。海德格尔认为:“艺术是现实的模仿和反映。”他的这一观点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中世纪的“模仿论”;当代我国的通行说法是: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是作家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必然反映,通过对生活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使之更带有普遍性。“模仿论”、“镜子说”、“客观现实的必然反映”,一句话,一切文学艺术都应该按照生活的真相和本来面目加以反映,这就是真实性。

有人质疑,客观现实充满谎言和虚伪,反映客观现实的文学自然就不可能真实。这其实就是文学的“真实性”与“写真实”问题。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所以,一部感人的作品,不一定非要描绘真实的事物,而是要从作品中散发出人物的人性之真。只有人性之真,才能让读者阅读时不由自主地被人物的所思所言所为吸引,进而情不自禁地融进人物的内心情感,与之产生共鸣。

在《我的兄弟,我的姐妹》这部书中,几乎所有的家访对象,都呈现出人性之真。比如,“他们听说要拆迁,就赶紧搭临时建筑,准备在谈判时增加一些筹码。”比如,作者家访问路时,因为家访对象和被问路人有过邻居间的矛盾,被问路人就不搭理作者了;再比如,有些家访对象的孩子快要毕业了,他们就想请作者帮忙找工作,因为作者毕竟是个领导。

这些,都是人性的真实。正如,匈牙利作家歌塔克里斯多夫在《恶童日记》中假借小孩的一段话谈得极好:“我们评定文章‘好’或‘不好’的标准很简单:一切须属真实。”

所以说,作家应该做的是在作品中尽可能呈现符合自身的文学真实性的事实,并力图去营造一种氛围,感染读者,让读者自身在这种环境中产生一种独特的感觉,这种感觉中包括了作家本身打算表达的,读者以前的一些生活体验带来的以及在这种碰撞下新产生的,这比作家直接把感觉表达出来给予读者要好得多。

在《我的兄弟,我的姐妹》中,作者没有忌讳“直接把感觉表达出来”,也没有跳开每一个家访对象,高高挂起,而是以平等的姿势,放低身子,和他们一起感悟、喟叹。当然,作者聪明的一点就是,没有为感悟而感悟,为表达情绪而表达情绪,而是花费了大量笔墨描绘了生活在底层的草根们的喜怒哀乐,以他们自己的语言谈生活、谈苦恼、谈感慨、谈梦想,并在此基础上,抒发发乎内心的感悟。这些感悟既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又真实可信,凝练、真诚、质朴,直指人心,是作者对世界、对社会、对人与人的关系认识的升华,让我们可以进一步地触摸到作者对社会的深度价值判断,并深陷其中,为之感动。

文学的魅力,大抵如此。

卑微者的崇高与温暖

□江苏/马 季

《我的兄弟,我的姐妹》(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版)是当下一个非常特殊的文本。

口述史和对话形式的访谈因为具有强烈的现场感,是当前纪实文学写作的“热门”。这种方式让读者获得一种类似电视访谈节目中的画面感,加之文本内容经常是口语化的,显得真实而且轻松。在当下以消遣为主要目的的文化现场中,这种形式似乎是完美的。

但是,它还是有弊端,最主要的是对象以及话题的选择。

在这些访谈的主场上,常常是精英。这也难怪,社会文化水平提高了,但是知识作为一种权力仍然被少数精英操控。问题就出现了,他们要么只看到圈子里的人,即便看到普通人,也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其实世界之复杂、生活之繁复,不是那几个精英说得清的,他们观察生活的角度是有问题的,虽然他们不承认。比方他们看到普通人就将其定位为底层,只看到悲惨,看到苦难,由此就得出一个悲观的结论,呈现出一个他们眼中悲惨的现状;或者说底层的“底”就是压在社会金字塔最下边的石头,这也不尽然,为什么就不能看到底层的坚韧与密实,否则何以撑起社会的大厦?

《我的兄弟,我的姐妹》不是对话体,也不全是人物的口述,但它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于真实的访问。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所关注到的,恰恰是所谓社会的最“底”儿,是为某些精英所不耻的普通劳动者,这在当下以访谈为基础的纪实文学中非常少见。作者采访的对象,均来自于一个普通的物业公司,他们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无论保安、保洁员还是绿化工,工作都说不上是宏伟大业,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鸡零狗碎的小事。小事或许难登大雅之堂,但并非不重要,俗话说“百姓身边无小事”。从事这些“小事”的普通人,实在是被误解了的人。

或许作者的写作是一种工作的职责所在,但为这些小人物立传怕也不是什么硬性任务,又如何解释这一本厚厚的书稿?看看那些平实的文字,那个把保洁员卢玉兰、食堂厨师杨军、保安汤自敏这些人当作兄弟姐妹的人,就知道他的内心中满是柔软,满是善良,也满是感情。他将这些小人物当作自家人,肯为这些为别人服务的人付出,也很令人感动。而在他的文字中,看不到哪怕一点自己的“高”和兄弟姐妹的“低”,他们是完全平等的,他们的交流是心与心的对话,充满温暖和慈爱。

要紧的,还不是这些。

这不是一本好人好事集或者模范人物的事迹报告,作者的着眼点在生命和灵魂上。“我”的兄弟姐妹尽管职业和地位卑微,但每个哪怕最纤弱的生命在自然中也高贵无比,更何况为他人生活和社会默默劳作的奉献者。作者正是基于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生的敬畏,才不辞辛苦为普通劳动者保留最真切的人生记录,他们的成长经历,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和恨,都在诠释着他们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丰富和坚韧,或许是人生百态,或者也是世相风云,都是这个世界多彩的构成。 “做完菜,王咏梅紧靠着汤自敏坐下,跟我们聊天,汤自敏则寡言少语起来,面带心满意足的微笑,心甘情愿地做起了配角。”这样入微的观察,这种幸福的小局面,温暖人心,是人间最美的场景。“对自己的丈夫,殷栋民是这样描述的:‘在我的生命中,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我爱人相识了。他是一位普通的工人,但是他在我的心里却是我的守护者。他的细心、朴实、关爱,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在我们结婚的几年里,他的点点滴滴让我感到很幸福。如果用婚姻比作美酒,那我的这杯酒是一杯最珍贵的美酒。’”而这样微观的、普通的却又平常的幸福,又怎能不令人感动?这种美和感动,最应该给予这些世间最美的心灵。

谢谢作者和书中的主角们,让卑微因为爱和感动而温暖,因为奉献而崇高。

城市镜像中的“草根人物谱”

□江苏/罗戎平

这里谈及的是董晨鹏先生2014年3月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纪实文学作品《我的兄弟,我的姐妹》。

该书以六个章节,用家访式口语,叙述了镇江紫金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为社会提供的八百多个绿色就业岗位中普通劳动者的辛勤工作和家庭生活,描摹了生活在镇江社会最底层的“草根”们的自强、自立和自尊的人性之美。书中数十个采访对象均为小区或广场或公园的收费员、保洁员、绿化工、大厦电梯工等,他们多为下岗再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城乡就业困难户,工作岗位的辛苦无庸置疑,而工资也是全市最低的,令人敬佩的是他们的工作精神却是高昂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了他们锐意进取的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说,董晨鹏记录的正是我们这个城市一线普通劳动者的生存状态,其中不乏来自生命深处的尖锐疼痛。

在这些采访对象中最大的“官”是班长,印象深刻的是某小区保安班长方荣九,他的“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的座右铭,让外在的一些工作纠纷和难题迎刃而解。因此,当广场收费员蒋国华面对一些人的不屑眼神和威吓时,她坦然面对:“我不和他们计较,因为这是我的工作。”拥有了这样的胸怀,我们的城市才会出现保洁员卢玉兰在大街上坚持陪护痴呆老人,直到警察赶来才离开;才会有保安员任永祥在众人围观火情时,毅然进入室内,杜绝了一起火灾事故;才会有广场保安班长许奇上前搀扶骑车摔倒者,压根没想过是否会受到讹诈;才会有保洁员戴春霞坚持为没人照管的老太洗衣服,直至老人去世;也才会有同是保洁员的孙小萍毅然拿起手机,解除了他人的焦虑等。

读者还可以在“清洗场地、消除杂草、修剪花木、防治病虫”等工作场景中,感受到作为社会一线员工的善良天性,感触到久违的来自心灵深处的纯真与美好。在当今社会,我们已丢失了很多东西,许多的诚信和温暖、理解和尊重、善良和宽容,在无边的欲望中竟是那么地不堪一击。各种路标、多种色彩、不同心态交织在一起,既给作家带来了机遇,也迎来了挑战。如何深入生活,深入到社会最底层,董晨鹏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着力审视了城市社会的一线员工,反映了在当下社会中“草根”们的基本工作特点和生活现状,体现了一位作家应有的社会担当。

作品的纪实锋芒,让我想起1919年胡适在《新潮》第2卷第2号上发表的我国现代纪实文学的开山之作《李超传》,这篇只有七千字左右的纪实文学,让李超这个原本默默无名的女大学生,一下子载入了中国女权运动史册。虽然过去和现在的采访对象不同,社会时代也截然相反,人物命运更是天壤之别,但他们同属纪实文学作品,都是为最普通的人物呐喊和立传!

董晨鹏十分注重人文关怀的开掘,他没有选择“社会热点”题材,而是对涉及的每一位劳动者在社会底层的个体生命、主体地位和精神品质进行了拷问。古人云“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善小看似“不足道”却含有“大义”,水滴看似很弱小却能穿透坚石。因此,我以为《我的兄弟,我的姐妹》是我省第一部较为完整的为社会最底层“草根”们立像造影的纪实文学作品,是反映战斗在城市物业管理第一线的“草根人物谱”,没有这些“草根”们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就没有我们城市物业的辉煌成就;没有他们宽广的无私胸怀,就没有我们城市建设的美好未来。作家关注民生、深入社会底层的创作风格,为这部作品带来了普遍的社会意义,它犹如当代城市民谣,内敛而富于张力。

“兄弟姐妹”的三个特色

□江苏/陶 然

近日拜读董承鹏老师的新作《我的兄弟,我的姐妹》,突出的感受是从书名到选材,处处透现出浓郁的人文关怀。他把基层百姓视为兄弟姐妹,以平视的眼光看待他们,以串门儿的形式接触他们,以亲切的笔调描摹他们。正因为他不刻意追求什么风格,反而成就了一种“平淡而近自然”的风格,一种暖老温贫的动人。

平视基层,说来容易做来难。大量的文化人从民国以来就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坚信老百姓是缺乏灵性、智识的,需要启蒙、开悟、点化。这姿态如果说在当时的国情下还有积极的一面的话,到了当下,社会天翻地覆,建设一日千里,网络的普及又把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知识分子假如还一味抱持着居高临下的心态,显然就不那么合乎时宜了。我们的文学传统中还有另一个极端,就是把虚伪、刻薄、罪恶全扔给文化人和有钱人,把淳朴、善良、仗义毫无保留地献给工农,对基层百姓采取纯粹仰视的态度,即使沈从文、丁玲这样的名家亦难以完全幸免(沈氏早期作品如《八骏图》,丁玲中期小说如《水》等尤甚)。梳理一下这两个极端就可以明白,董承鹏老师这种不卑不亢、客观冷静的“平视”是多么珍贵。他把采访对象当朋友,把采访活动处理成类似亲戚间的小聚,写出各行各业、形形色色人等的乐观、敬业与坚韧,却也并不神化、概念化他们,如实地勾勒出他们确实存在的、无伤大雅的缺点,因之特别地有血有肉,有家常味和真实感。

本书的第二个特色是结构和文笔。书中的题材弄得不好,可能变成流水账。而文字火候不到,则极易灰扑扑的没颜落色、清汤寡水。我们在书中看到的却是一种收放自如、张弛有道的架构,是一手洗净铅华、幽默生动的文字。不管是内在肌理还是外在文笔,都显得恰到好处,朴素而不艰涩,从容自信,人情练达,自有一份“庾信文章老更成”的美感。

作品的第三个特色是它的体例安排和不凡气象。以工会主席家访周记来串起一个个小故事,一个个小人物,加上一幅幅小照片、一段段小悲喜,相当别致,又让人觉得本该如此。曾听人说高明的领导会在最合适的时候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本书就是用最合适的体例把最合适的材料写出最合适的味道。小故事、小人物后面是大人生,小照片、小悲喜后面是大历史,合起来就是一个浓缩和侧写的大时代。就因为有人生起伏、历史变迁和时代洪流作背景和底子,那么多小人小事才不流于琐碎浅薄,而有厚实的质地和弘阔的气象。具备如此质地和气象,作品怎么可能不立体,不成功?也就自然而然有了超越一时一地的卓越品格。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51112b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2.html

《阅读董晨鹏长篇纪实文学《我的兄弟,我的姐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