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散文》赏析

发布时间:2020-12-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迟子建散文》赏析:
《哑巴与春天》
施超文
这篇作品表现了老哑巴宽厚、仁慈、善良、热爱生活,却因社会地位低下而 被人忽视、遭人歧视、最终遭到抛弃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老哑巴的深切同情 和对小镇上人们的冷漠歧视态度的愤怒。
作品以达子香花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脉络清晰,行文自然。第二段中首次 出现,达子香花的开放是春天来临的标志,它是“我”对童年春光回忆的重要 元素,对引出老哑巴起了重要的铺垫作用。第六段中两次出现,是老哑巴命运 发生变化的重要契机,美丽的达子香花,见证了爱花的老哑巴在众人眼中的可 有可无的悲惨命运。第七段达子香花再次出现,既呼应了前文,又形成强烈的 映衬,美丽的达子香花依旧,而老哑巴却已在众人的冷漠和歧视中消失了,表 了“我”对老哑巴的怀念。
《农具的眼睛》
徐浩瑀
1、阅读全文,概括作者回忆了童年中的哪几个劳动生活片段?
作者回忆了童年中耕地,除杂草、割猪草。
2、在文章第①段 A 处划线句补充一个“点题(紧扣题目) ”的句子,写在下面
农村每个农具把基本都是木头的,人们每当劳作的时候都会触摸到它们。它们 随着人们的劳作而被磨出各种形状,显现出它们本身的花纹,就像见证了人们 劳作的眼镜
3、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共 6 分,每小题 3 分)
A.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⑤段画线句。
进了我家园田的庄稼,很像是被送入孤儿院的弃婴,命运总是不大好
A 作者把庄家比作弃婴,来表达自家园田土壤的贫瘠,对于庄家的疏于照料,
导致庄家的长势不好。
B.赏析文章第③段加点词语“拍打”的表达作用
清风拍打着土豆花,土豆花又借着风势拍打着我的脸颊,让我脸颊发痒,那是
一种多么醉人的痒1 / 17



B 作者通过对土豆花用“拍打”描述,为了描述清风给土豆花赋予了生命的气
息,体现了之物对与生命的渴望和对于人的亲昵之情。
3、作者在文中结尾一段说“我永远不会忘记农具身上的眼睛” 。请结合全文,
说说这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4 分)
作者说不会忘记农具的眼镜,只是为了说明自己忘不了过去的生活,而农具就 是他的记忆和见证者。
4、农具木把儿上的那一双双眼睛曾见证了作者的美好童年生活,你的生活中一
定也有一个见证你的美好童年的“眼睛” 。仿照文章第⑥段中划线句子的形式, 写出自己对生活中的感悟。 50字左右)(5 分)
生活是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经历和见证。生活让每个人经历了酸、甜、苦、辣、 咸,更让人们体验到了喜、怒、哀、乐、愁。我们应该欣慰的不是生活中去了 哪些地方,而更应该欣慰的是我们走过了这些路,经历了这些事情。
《昆虫的天网》
邵皓垚
第一段写我讨厌昆虫——蜜蜂,同时引出下文我对蜜蜂的描写以及蜜蜂厌恶的 原因。
第二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将蜜蜂比喻成贵妇人,写出了蜜蜂 的美丽。也写出了蜜蜂喜欢群居的习性。
第三段第一句话总领了它下面的两段,第 3 段写了我被蜜蜂蛰的起因——我与 妈妈她们赌气,经过——在草地乱窜,碰到了马蜂窝,结果——被蛰的遍体鳞 伤,被姥姥背回去。 下面一部分写了我对蜜蜂的痛恨和对蜜蜂报复的手段。 4 段写了我十一二岁时上山采都柿时遭遇了人生第二次被蜜蜂蛰?
第五段总结了上面对于蜜蜂自己持有的态度——没有好感。 第六段开头点明了我最爱的动物,蝴蝶。中间着重描写了蝴蝶。翅膀阔大,颜 色妖娆,飘飘忽忽,风情万种等四字词语,充分表明了蝴蝶的美丽和自己喜爱 蝴蝶的原因。中偏后段写了我如何捉蝴蝶及蝶被捉后的命运和自己现在回想起
来的羞愧。此段中还多处运用修辞手法,如“比摇曳的流星还要炫目 ” “它 就像还未把旌旗展开的旗手一样” 。等⋯⋯
第七段,写了我最喜欢的另外两种昆虫,蝈蝈和蜻蜓。这段中写了绿色蝈蝈叫 的很清脆,表现了我对它的喜爱之情,通过将蜻蜓比作一朵花,表现了作者对 蜻蜓的喜爱之情。
2 / 17


第八段,写了我那时年幼无知,对于蜘蛛的认识的,以及对蜘蛛的简单介绍和 对蛛丝的描写与介绍。
《蚊烟中的往事》
邵坤豪
赏析:夏夜,很静。蚊烟袅袅的,缥缈着,笼罩住了整个村子,朦朦胧胧, 若隐若现。在我的心里,那蚊烟就仿佛到今天还在燃烧着、缭绕着,一直没有 飘散。那是童年的美好回忆啊! 迟子建,女,乳名为迎灯,山东海阳人。 19642 27日(阴历元宵节)出生 于北极村,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当代 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香港大学驻校作家,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 迟子建,女,先后就读于大兴安岭师专中文系,西北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 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协工作至今。中国作协 第六、七、八届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协主席,国家一级作家。
1990 年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她是唯一一位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两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
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在 所有这些奖项中,包括了散文奖、中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奖等。
迟子建认为“文学之死”以及“文学是垃圾”之说是伪命题。因为依靠文学, 她从哀恸中活过来,经由写作,她获得生之幸福
采山的人们》
孙哲至
最令人陶醉的野果:
草莓 我记忆最深的野果; 都柿
“果品店”顺序: 羊奶子果(碧蓝甘甜) 草莓(香气蓬勃) 水葡萄(匍匐在阴沟)都柿,山丁子,稠 李子
采山不浪漫的原因:遇上草爬子或蛇
主要事件: 周大疤瘌采木耳因装死被熊拍了一巴掌,王老婆子采木耳最拿手, 因不与他人分享秘籍遭“报应” ,我吃都柿吃醉了。
1. 在幼时的我看来,大山是一处 " 无奇不有,无所不能 " 的好去处,因为大山,我才拥有了一 段可以任意 "饕餮
"的童年。阅读文章第一至第四段,这些比喻流露了作者对大山怎样的感 情? 答:这些比喻充分流露了孩子对大山的喜爱以及对大山无奇不有的赞叹之情。
3 / 17


2. 熟的美好景象,
文章第一段, 作者为读者描绘了山间果子成在描绘中, 作者多次使用了表
示时间接续的词语: "最早""接着 ""刚落""气息随风而逝 ",短短一段中,作者频繁使 用这样的词语会不会使文章显得啰嗦,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并不啰嗦。几个词语都在强 调事物之间的间隔时间短,接续快,从而充分表现山间野果的果实丰富、繁多、茂盛,令 人目不暇接的特点。
3. 有人这样评价迟子建的散文:
" 她将平凡的东北乡下生活写得如此有味, 她使没有诗意的 地方诞生了诗意,实在因为内心的爱意深深和她充满深情的美丽文字。
摘录的句子,任选其一,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进行赏析。
1)我一边往维得罗里采,一边往自己的口中采,等维得罗满了的时候,我已吃花了眼。 2)它们一个个眼儿妩媚多情地望着我,似乎在等待你的亲吻。 3)我像傻瓜一样嘻嘻乐着,被都柿的魔法给彻底击中了。
答:(1)作者同时运用了两个 ""字,但意思完全不同,第一个 " "字是采摘的意思,而 第二个 " "字,则有匆忙急迫地装的意思。体现了我面对都柿果时那种迫不及待、欲罢不 能的娇憨情态。 2)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都柿果活泼、诱人的形象,从而 活画出我因贪嘴而醉眼迷离、神情恍惚的状态。 3"魔法 "词,比喻都柿果能致人麻醉
的特性,形象地揭示出在孩子眼里,这种果子的神秘莫测、可爱诱人的特点。
"阅读下面从第六段
4. 大山好似一位敦厚长者,在沉默中教会了作者如何做人处世。文章第七段和第九段结尾, 作者发出感慨说: " 发现⋯⋯,怪不得传说中做坏事的人死后要下地狱,原来地狱中也是 有火的啊 " "让最能采山的自私的人进不了山,她等于是看着金山,却无法把它揣在怀里, 那种凄凉和痛苦可想而知了 " 。从这两句话中,你能发现作者在幼年时悟出了怎样的生活道 理? 答:第七段的文字表明,作者感悟到任何邪恶、丑陋的怀东西,都惧怕火的光明和炽 热,正义与邪恶是永远对立的,光明的东西永远能战胜邪恶。
第九段的文字表明,作者感悟到自私的人永远无法占有全部,最终,只能无奈地任由自己 极度想要占有的东西远离自己,因而,他们的下场只能是可怜而可耻的。

4 / 17


5. 文章题为 " 采山的人们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而文中最能体现这种关系的一句话 是什么?
句子:“那些老一辈的采山人, 大都已经故去了。 他们被埋在他们采山经过的地方, 守着山,就像守着他们的家一样。
光与影》
邹诗萱





5 / 17








动物们》
胡义唯
文章第一段通过写“门中门” ,表现出动物们自由、快乐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 者对动物们的喜爱、赞美,对无拘无束生活的怀念、向往,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引出下文对动物们的具体描述。
第二段二三两句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动物们之间力气不同,强调 了“门中门”的建造讲究轻、薄,表现出人们对动物们的关心,人与动物间的 和谐相处。 第三段先写狗的忠于职守,然后笔锋一转,写狗也会溜出家门,表现出狗活 泼的天性,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其次写猫,用“精神抖擞” “三下两下”“轻 盈地跳”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猫爬墙时的样子,表现出其翻墙跨院时的 灵敏、快速,又通过写狗“只能低头哀叹自己的愚笨”来进一步衬托猫动作的 敏捷。
第四段主要介绍了黄狗傻子。第三句话直接点明傻子的形象 : 威风凛凛,很彪 悍。用隔着一条街就能识别生人和能够提前感知主人回来表现傻子嗅觉的灵敏。 其次,作者通过写傻子吃馒头时的样子,表现出傻子的聪明、可爱,表达了作 者的喜爱之情。然后,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写她看到傻子吃蜜蜂后躁动不安时 的担忧,表现出作者对傻子的关心、呵护。作者又写了傻子捕鱼的事情,表现 出傻子的聪明伶俐。用自己每每在信上询问傻子的情况来表达自己对傻子的不 舍、怀念,从而强化了对傻子的喜爱、赞美。 第五段介绍的是黑子。开头欲扬先抑,通过对黑子的毛色、体型的描写,表 露出作者的厌恶之情。后文又写黑子为鸡开门的事情,表现出黑子朴实、善良
6 / 17


的特点,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用如今看不见黑子的落寞与之前的厌恶形成 对比,突出强调了作者对黑子的喜爱、赞美之情。
第六段写猫,突出表现了猫的好吃懒做、贪图富贵、背信弃义,借猫来象征 像猫这样的人,表达了作者对猫及这类人的厌恶、鄙夷、唾弃。
《邻里间的围栏》
芦水娇杨
13.请分析文章第一小节中“我们那幢房,邻里间的关系是分外融洽的”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 分)
答:(4 分)开篇第一句话介绍了邻里之间关系融洽的原状,为下文写张家和李 家之间串门,我与湖南邻居和木匠之间串门等内容作铺垫( 2 分);与结尾处大 家关系总不像过去那么融洽形成对比。( 2 分)
14.细读文章第二小节,探求李家女主人内心情感变化过程。 4 分)
答:由热情欢迎张家女人的到来( 1分),到觉得自己丢面子感到尴尬( 1 分), 再到对张家女人送来同一道菜感到嫉妒、恼恨( 1 分),最后竖起栅栏不愿与张 家过多交往,疏远、冷淡。 1 分)。
15结合全文,请概括出邻里间围栏形成的原因。 6 分) 答:(1)外地人与本地人之间总有些格格不入,因不信任设围栏以示疏远。 1 分)
2)邻居间在交往时产生是非,因缺少宽容设围栏以示保持距离。 1 分) 3)邻里间由于生活的变故,境况变得悬殊,围栏就会无形或有形地产生。 2 分)
4)邻里间的猜忌如果愈演愈烈就会引发悲剧,设围栏能让人产生安全感。 2 分)
16. 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对“邻里间的围栏”的情感态度。你觉得邻里间需要围栏
吗?请说明理由。(6 分)
答:(1)作者认为邻里之间的围栏有时是必要的,但是有了围栏之后,邻居之 间变得冷漠了,作者对此表现出遗憾,同时对没有围栏之前的和睦邻里关系表 示眷恋。(3 分)
2)如果答认为需要围栏,可以从交往的安全距离,独立的活动空间,社会
的发展趋7 / 17


势等角度去谈,要能说出设围栏利大于弊。如果回答认为不需要 围栏,可以从邻里之间只有更多的沟通才能正在融洽,不设围栏体现了社 会和谐温暖,以及设了围栏将导致人与人相互疏远,心生隔阂。要能说出 设围栏弊大于利。(3分)
《故乡的吃食》
谢星冉
1. 文章第一段开篇便用了两个但字 , 但手法和内容上说手他们各自的表达效 果?
第一个但字:虽然北方菜不如南方菜精致; 第二个但字:但是却饱含着浓浓的亲情、乡情。
2. 故乡的吃食中第三段是如何起到过渡作用的?
《故乡的吃食》中第三段起到过渡作用的句子是:家常便饭到了节日时,就像 毛手毛脚的短工,被打发了,节日自有节日的吃食。其中“家常便饭到了节日 时,就像毛手毛脚的短工,被打发了”是对上文介绍的北方家常菜的总结;而 “节日自有节日的吃食”这句话则是引出下文北方节日的吃食。
3. 选文除描述立春那一天的情形外 , 还具体写了故乡四个节日的吃食 ,请分别概 括出来。
清明——熟鸡蛋;端午节——粽子;中秋节——月饼;腊八节和春节——腊八 粥和饺子。
4.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饱含着浓浓的亲情、乡情,表达作者对家乡,亲人以及家乡的吃食的深深的热 爱,怀念,眷念之情。
《棺材与竹板》
杨淞皓
1. 第一段设悬激趣,开门见山,总领全文
2. 第二段“我们那个小镇⋯⋯鬼影了” ,介绍棺材在此镇的来历,最后一句又一
次激趣,引起下文,使结构严谨,层层递进。
3. 第三段补充交代了另一种中年快死的人提前布置棺材或许可以发生奇迹,表
达了人们的迷信,因而为下文作铺垫,使文章情节一波三折。
4. 第四段写了“我”对棺材的惧怕,承上启下,作为过渡段。
5. 第五段补充交代了刘老太太的棺材“我”不怕,写出了刘老太太的“搞笑” 表达了“我”8 / 17


对这种做法感觉可笑。
6. 第六段另起一番论述,自然引出“竹板” ,写出了人们对算命者的信仰,表达
了人们的迷信盲从。
7. 第七段补充交代了如何成为优秀的算命者,十分生动风趣,使文章更有可读
性和趣味性。
8. 第八段作为过渡段,承上启下。
9. 第九段写了一个算命者居然算准了他们家的“命”使作者心凉,表达了作者 的讽刺。 10. 第十段总结全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命运的期待,有点小恐惧
总结: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小时候家乡的热闹景像和气氛,抒发了自己对故 乡的喜爱与眷念之情,也讽刺了当时社会的迷信盲从,以及对算命者果真算对 了命的嘲讽和对亲人的思念,拥有的思想情怀,怀念家乡的人,怀念纯朴的民 风。

(tip:
本文全为伟大的长风 will 赏析,此处应有掌声 ___666
露天电影》
朱天一
作者运用了平实的语言,回忆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山村人看露天电影的一些事 一些人。文章通篇没有华丽的词藻,细腻朴实的文字仿佛无声流淌着的山泉, 流入每个读者的心田。露天电影——给经历过那个文化娱乐活动严重匮乏年 代的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伴随着看露天电影发生的故事, 在亲历者心中深深定格。作者着重描写了在种子站看电影的一些情形,特出描 写了老人们去看电影时的举动,另外描写了“我们”去十七队看露天电影发生 的一些故事,侧面描写了发生在情窦初开青云身上的爱情故事。文章最后青云 意外被尿毒症意外夺走年轻生命,以及十七连后来的换防离开,让作者深深感 叹世事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正如文章最后一句:树还在,故事也在继续,只 是演绎着这故事的人已经风云四散、各自飘零了。
五花山下收土豆的人》
陶俊宇
把秋霜比作染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霜的神奇与美丽,又点明时令,总领 全文。②排比的句式,增强语式,写出了树叶鲜艳丰富的颜色。又照应上文① 句。③巧妙地引出了下文关于起土豆的描写。④用英文字母“ M”“N”来描写二 齿子和三齿子的形状特征,也为下文用四齿子溜土豆做铺垫。⑤拟人的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劳作结束后工具沾满泥土的样子, 衬托出劳作的辛苦。 ⑥“醉” 字描绘出了作者沉醉于五花山美丽的风景之中,9 / 17


衬托出山峦的美丽。也表达了 作者对眼前风景的喜爱和对辛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
读迟子建的文章,总能看到作者故乡的影子,那些温馨、亲切与赞美的文 字,总会不经意地拨动我的心弦。《五花山下收土豆的人》是作者献给故乡的 一首赞歌。文章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自然段,写五花山的自然美。第 二部分( 28 自然段),写五花山下起土豆的人,赞美劳动。文章的开篇,先 是一个精彩的比喻句,把秋霜比作最出色的染匠,一个“染”字点出了大自然 的伟力。接着写了三场秋霜后山上树叶色彩的变化:初霜,树叶变成微黄;第 二场霜后,树叶变得金黄或浅红; 第三场霜过后, 树叶大多是金黄和金红, “黄 中带粉、粉中含翠、翠中生红、红中隐紫、紫中有褐”。好一幅色彩绚丽的油 画!作者抓住山上树叶色彩的“变”,极力渲染“五花山”的自然之美,流露 作者对故乡真挚的赞美之情,交代劳动的背景,也为下文的起土豆作了有力的 铺垫。如果说五花山是这幅油画的点缀,那么,斑斓的色彩便是五花山的装饰, 而真正成为这油画核心的便是五花山下起土豆的人!第二自然段是一过渡段, 由自然过渡到农事——起土豆,点题。接下的段落,写土豆广泛种植的原因, 收土豆的工具,土豆的分类、贮藏与食用,起土豆时欣赏五花山。最后两段, 写溜土豆的事。这些段落是全文的重点部分,着重写收土豆,还附带说了点藏 土豆。文章不时散发出一点时代气息,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能有土豆作菜作 主食,能填饱肚子,就是一种享受。当然,物质匮乏的年代的人们,也要有精 神的享受,所以起土豆累了的时候,人们就自然地欣赏起五花山来,五花山的 美,让鸟都愧叹自己羽毛不美,“山峦此时就是一幅连着一幅的流金溢彩的油 画,会看醉了你”,让起土豆的人都认为土豆是彩色的了,在五花山下起土豆 的人们被山上的美景陶醉了,这绚烂的景色照亮了整个秋天,也照亮了农人的 生活。这不禁让我们想起陈奂生式的人物来。今天,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如此 丰富的我们,又有什么感慨呢?欣赏迟子建这幅油画时,不仅想起汪曾祺先生 的《葡萄月令歌》,《五花山下起土豆的人》虽没有像汪曾祺样写到十二个月 的劳动过程,但就收与藏这两道劳动工序,不难看出作者当时起土豆身影,只 有置身其间的人才能写出劳动气息如此浓的文字,只有目睹那个时代农民生活 的人,才能写出如此质朴而又饱含情深的文章!
这就是那幅生动而永恒的油画所流淌的内涵与神韵!
《伐木小调》
丁玉明
苍茫中的伐木曲
——读《伐木小调》有感
在烛光下夜读,书里的文字在烛苗的跳跃下慢慢起舞。起舞的不是文字,而 是我。一不小心,我滑进迟子建的伐木小调中。 《伐木小调》是迟子建散文《简 朴生活回忆录》中的一个章节,跟着她的脚步,我走进一片茂密的森林里,有 潮湿的春天和枯萎的冬天,油画一样并列着,伐木的人用锯子拉出在山里回荡
的乐声。迟子建的原文是这样的:“由于
10 / 17


人使用锯子的时候有急有缓, 有轻有重, 有间歇,因而听伐木声跟欣赏一首完整的乐曲一样,有舒缓的行板,也有急遽 的快板,更有给人留下回味余地的休止符⋯⋯”无论小说还是散文 , 迟子建的创 作都执著于一个主题——诗意和温情 . 作家一次次带着初生牛犊的勇 , 用她那 只充满灵性的笔拨开阴霾 , 在生活的边界和存在的缝隙中 ,捕捉着温情而诗意 光亮. 她的散文很大一部分是对童年生活的 ...
读迟子建的文章 ,只觉得淡雅、 清澄,如一块透明水晶 ,晶莹质地里包裹着不染 纤尘的平和心灵 .
每每体味作者富有北方率直天真气息的语言时 ,总让我感动 .仿佛随着她的娓 娓道来,渐深入她的心 ,顺着她通畅的思路 , 感受她宁和的生活 ,聆听她心中的 感悟,走进北方的冰天雪地中去 . 她的文字却犹如和煦春风 ,吹去白桦树梢上的 簇簇白雪 , 回音在辽远的山坡间回荡 , 让人永远沉醉在这片雪地中 .
《伐木小调》就是如此,文中透露出童心童趣 .有盘树墩的好奇 ,有烤土豆的喜 , 亦有聆听伐木小调的无穷乐趣 .
飘雪的夜晚 , 如水的月光 ,站住修长的白桦树下 , 静静聆听伐木小调 , 如一篇行 云流水的乐章 ,清亮的声线绕梁三日 ,有舒有急 ,更留下令人回味无穷的休止符 . 树也仿佛醉在了这仙乐般的曲调中昏昏欲倒 , 最后那声令人荡气回肠的 “顺—山 —倒—啦—”的呼喊 , 总是与树的訇然倒地融为一体 , 浑厚圆满地作为伐木曲的 结束.清脆悦耳的伐木声在苍茫中飘扬 ,悠扬而平缓 .
我自小生长在温柔多水的江南 ,从未见过大片大片的森林 , 更别提听伐木曲了 北方的树阳刚而挺拔 ,像极了高大粗壮的东北大汉 , 而江南的树却柔弱而瘦小 , 就似那楚楚动人的江南少女 .我常常在阳台上 , 看着几棵孤零零立在路边的小树 树身盈盈一握 ,似乎一推就 ,思绪飘远 ,想象着大兴安岭的大树高耸入云的样 , 想象着伐木声声在苍茫山色中升腾的情景 .
想像,梦境般的飘渺 . 我却只能在梦一般的想象中 ,看见那壮美的白桦林 ,听见 那苍茫中升腾的伐木曲 .
暮色中的炊烟》
唐乐轩
14、文章以“暮色中的炊烟”为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 分) 15、“我那时把她爱跳舞归结为她拥有一双自由的脚,并不知道一双脚的灵魂其
实是在心上”,结合上下文,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2 分)
16、从全文看,北极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分析。 6 分)
17、文章结尾说“尽管村子里其它房屋的炊烟仍然妖娆地升起,但我总觉得最
美的一缕已经消逝了” ,结合全文,具体分析作者这样表达的原因。 (分) 参考答案:
11 / 17


14.①从结构上,“炊烟”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线索, “暮色中的炊烟”与事件
的发展有密切关系;(2 分)
“暮色中的炊烟”,烘托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而老人却在这种宁静平和的 氛围孤独地死去,更凸显了老人悲苦的命运。 2 分)
15.老毛子爱跳舞,并不是因为她拥有一双自由的大脚,而是源于一颗热爱生
活的心,源于一颗热情奔放的心。 2 分)
16.①勤劳、善良,北极村人对老毛子也是关心的。②友好,在中苏关系比较
较紧张的时候,还能与邻国百姓友好相处。③也有一些谨小慎微,很忌讳和老 毛子来往,因为一不留神,就会被戴上一顶“苏修特务”的帽子。
17.说老人家的炊烟最美,实际上寄予的是作者对老人的怀念和赞美:
①怀念老人的勤劳和热情好客:她的院子里种植了大片大片的向日葵,她的居 室非常整洁;她招呼我去玩,给我吃零食。 2 分)
②她外表冷静沉默但实际内心热情奔放:她也不喜欢与村中人交往,却又两次 隔着栅栏吆喝我去她家玩,熟了之后还教我跳舞。 2 分)
她境遇悲苦却生活得有滋有味的:她的居室非常整洁,北墙上悬挂着一个座 钟,座钟下面是一张紫檀色长条桌,桌上喜欢摆着两个碟子,一只装着蚕豆, 一只装着葵花子,此外还有一个茶壶、一个茶盅和一副扑克牌。 2 分)
《年画与蟋蟀》
成孜翊
1. 第一段直接点题中的年画,表明年画与年关系密切。
2. 第二段“让人仿佛在瞬间看见了春天”,写出年画的独特魅力,抒发了作者
对年画的喜爱、赞美。
3. 第三段比喻,将年画比作太阳,我们比作葵花,生动形象地写出年画的魅力,
表现出年画对我们一家的重要,抒发了我们一家对年画的喜爱、赞美之情。
4. 第四段抒发了作者对带“福”字年画的厌恶。
5. 第五段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我们一家张贴年画时的情景,表现出年味
的浓郁,抒发了作者对过年的喜爱。
6. 第六段写出作者做灯笼十分熟练。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吃
江米条的情景,表现出“我”对灯笼的喜爱。
7. 第七段写我们一家喜欢打牌,引出了对年画变化的描写,表现出年画给我们
一家的盼12 / 17


头。
8. 第八段首句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我家的牌局是“萝卜牌局” ,引起下文有蟋蟀
的叫声。比喻,将蟋蟀比作夜莺,生动形象地写出蟋蟀叫声的婉转动听,抒发 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赞美之情。最后一句,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怀念。
寻石记》
陆泉如
《寻石记》是《迟子建散文》第三辑的首篇 .幼年的迟子建 ,为着母亲一句气话 , 下河上 ,固执地寻找一块石头 . 自己炉子的“玉米人” , 为爱她的读者 ,精心地 焙制精神食粮。
本文开头写“抓白军” 趣事引出下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 第三段“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 的蛋似的。”鸡“叽叽咯咯”地叫着,运用拟声词,使读者如闻其声,语言生动; 石头好像它下的 “蛋”,富于想象力。它们都写出了儿童特有的眼光和思维方式, 充满童趣。
第六七段中写了打渔人和赤脚医生对“我”说起石头的传说,但其实原文中似 乎没有太多对“渔人”和“赤脚医生”的描写提示,却运用“小女孩” 、“小女 孩”、“这么早”、“这么远”这些词,作者的语言表达功力在这里得到了极好体 .他几乎不动声色就把成年人的关心表达出来了。 所以, 石头传说的作用 , 是成 年人含蓄地把对小女孩的担心巧妙的说出来 , 说得不动声色 .
第八段“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 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 天真的人总有奇思妙想,居然相信石头的传说,并且还推理说自己也不蠢, “理 直气壮”回家了,充满童真。
第⑩段表现了“我”。无知者无畏。小女孩在经历了家里砸石头及听到两个石头 的传说后, 幼稚的心灵里立下壮志, 希望做一个不怕风雨、 有追求(原文有“听 风雨”)的人,让生活更有意义(原文有“亲吻” )。
读迟子建的《寻石记》 ,我感悟到了志向的坚定不移。这一篇散文作品,是给读 者内心最柔软却最心动的触摸。我在散文中读到作者生命最深刻地感悟。
13 / 17


《会唱歌的火炉》
费驰
1. “我们家拉烧柴是镇上最本分的人家”一句中“本分”是什么意思?从我们
家拉烧柴的“本分”做法中可以看出父亲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3 分)
答:做事守规矩(安分守己)围绕“爱护树木、热爱自然、有朴素的环境意识” 回答即可。 22. 围绕“比喻、拟人或语言生动形象”回答皆可。示例①“像冬夜 的守护神”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火炉的重要,驱走了冬日 的严寒,带来了温暖。示例②“眨着眼睛”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 表现了炉火跳动的情态。示例③这句话语言生动形象,用“守护神”形象地写 出了火炉的重要,用“眨着眼睛”生动地表现了炉火跳动的情态。
2. 文中“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
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句意蕴丰富,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 4 分)
答;围绕“火炉吞吃柴火承接上文,寒假跟大人上山拉柴引起下文”回答即可。14 / 17


3. 第三段在文中是如何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 3分)
答:围绕“冬季漫长、天气寒冷、工具破旧、路途遥远、找风倒木困难、扛风 倒木累”回答即可
4. 劳动是艰辛的,“我”却从中感受到了快乐。从“我”在寻找风倒木时表现 出来的“贪玩”中可以看出“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3 分)
答:围绕“热爱、乐观、感激、美好”回答即可。示例:火炉“噼啪”的燃烧 声,就像一首动听的歌曲,这里面蕴含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积极乐观的人生 态度,以及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感激之情。
6. 作者把取暖的火炉比喻成“有着金嗓子的歌手”,蕴含了什么样的深意?(
分)答: 围绕“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生活的艰辛和朴素”、“劳动的快
乐”、4
“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少年时期生活对人一生的影响”等方面 回答皆可。“思考”不能停留在原文的层面上,要更进一层,如“温暖的获得 是有代价的”让我们深入思考“任何成功的获得都是有代价的”。
《傻瓜的乐园》
陈秋宇
1. ①大肥是因身有残疾而长不大的傻子, 虽不能出门却有正常人的友善,
哭也爱笑。②二毛具有攻击性,让人害怕,会因别人对他的躲避而狂躁愤怒。 ③傻三因脑膜炎变傻,最有情趣,喜欢唱歌,能拆卸挂钟和收音机,是傻子里 的天才。④大潘和二潘是最浪漫的一对兄妹,他们和谐友好,爱干活也爱游荡 采花,他们的情商让常人羡慕。(共
4 分,意对即可,答对一点给 1 分)
2. ①大肥虽然有十来岁, 看上去只两、三岁的样子, 让常人以为是个奇怪的
“神话”,但他整日躺在摇篮里的生活让我好奇也让我担忧。 “神话破灭” “生 活暗淡”写出了我对大肥去世的哀伤和难过。②“也” “听说”写出了对傻子 无力照顾自己,无法保全性命的群体遭遇让人同情、心痛和忧心。(共 4 分, 每句 2 分,意对即可,每句中的加点字分析 1 分,整体情感概述 1 分)
3. ①浅层意思:傻瓜乐园,指作者童年生活的山村是“傻子们的乐园”。
在这里,傻子们活在自己的快乐里。②深层意思:作者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 童年中见过的傻子为原型,运用纯净、温情、浪漫的笔调,呈现出世界上最淳
15 / 17


朴、可爱的“傻子”群像,进而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这一弱势群体,让傻子们真 正生活在受关爱的乐园里。 (共 4 分,每点 2 分,意对即可。) 4.①内容上,写出了傻子不是一无是处的人,他们也和正常人一样活得有 价值有情趣有浪漫②语言上,运用对比,二潘与其他傻子的不幸遭遇形成对比, 更警醒人们傻子如果得到正常眼光的对待,甚至比正常人还值得称道。③结构 上,照应题目,留给读者幸福遐想。(共 3 分,每点 1分,意对即可) 5.示例: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不管他傻不傻,他都 有被尊重和爱护的权利。傻瓜的出生有很多无奈的因素,有的是遗传,有的是 生病所致,有的是无知的近亲结婚而成⋯⋯面对这样的弱势群体,我们应该更 用心用爱去关注他们,不单自己做好榜样,也发动他人捧出出尊重,奉献爱心。
(共 5分,本题题目开放, 关键看学生的答题是否合乎规范, 观点正确 2 分, 析合情合理 2 分,语言表达 1 分) 自析:
傻瓜的乐园》看似无聊乏味,却不简单。
文章是‘‘总分''的结构,开篇点题' '傻子'''''', 引出下文作者对童年的回忆。
第二段,作者说自己所在的村子是“他们生活的乐园” ,虽然作者说其“他们的存在,曾给 处于游戏年龄的我带来无尽的快乐” ,但又不免给人带来同情和伤感。为何成为傻子?未来 又会如何?可以说,这里作者埋下了一个伏笔。
第一个叫“大肥” ,尤其姓名,作者不免联想出白白胖胖的孩子形象。作者笔下的他,不仅 的确如此,还有是低能儿,自然引发读者怜悯。十来岁却是两三岁的样子,是其“傻相” 之一,因此作者喜欢跟他玩耍,写他爱流口水,更是一种幼稚的表现。大肥家人忌讳我去 玩、周围邻居的说法与 “诅咒”,这些都是周围人的一些迷信看法, 或许正是造成大肥的 “十 几岁时就死了”的原因。作者在这里想表现的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对傻子大肥之死 的无奈。也给作者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与伤痛。
其次是“二毛” ,作者一开始就把他比作“恶狗” ,写出了它不同于大肥之处——攻击性。 他会从“笑嘻嘻的” ,忽然就“大打出手” ,与大肥的柔弱性成鲜明对比。 “二毛也怪,你越 躲他,他就越狂躁, 会把紧闭的门拍得山响” 体现了他性格古怪。 “吓得我的心突突地跳, 喘气都不匀了。虽然怕二毛,但还特别想见到他,见到他呢,就得掌握好和他的距离,看 够不够逃跑的, 我可不想被他像猫捉老鼠一样给摁在爪下。 ”强调了“我”的童心 (好奇心)。 二毛的结局,虽没有大肥那样,却又并不是很好。独行着,孤苦无依。
16 / 17


接着是傻三。“有情趣”是他的特点。怎样的有情趣?接下来作者给我们记叙了与他的一段 故事。若前面是“我怕傻子” ,那这可以算是“傻子怕我”了。从傻子疯疯癫癫的行为与话 语中,我们不免觉得搞笑。他发不好“建”音,本是常理中事,经过这么一闹,使读者一 直沉重的心略有了舒缓。他拆装物品,有些令人头疼,却也流露了作者对他聪明天赋的敬 佩。作者在数年后再见时,傻三仍不忘作者,可见他也并不是那么傻,说法罢了。
傻子兄妹大潘和二潘的结局算是比较幸福的了,他们之间互相友善帮助,令人羡慕。
文章至此也结束了。但是,给人留下的记忆却是深刻的。现实生活中,傻子不少。人们也 都呼吁关心弱势群体,可做到的少之甚少,扪心自问,你曾做到吗?我猜不吧。作者用她
的一支笔,揭露了社会上部分人歧视弱势这一事实,号召人们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可 以在自己的乐园中,快乐一辈子 ..................... 17 / 17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51d556a1b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f.html

《《迟子建散文》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