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鉴赏题的八种答题模式

发布时间:2023-04-15 16:54: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本文档为精品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下载支持,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谢谢支持! v 高考古诗鉴赏题的八种答题模式 标题: 高考古诗鉴赏题的八种答题模式 高考古诗鉴赏题的八种答题模式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一般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清新明丽、雄浑壮阔、悲壮慷慨、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常见错误: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描摹为翻译;二是学生往往着重于“思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落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来思考,避免出错。 答题示例:

1(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解答] 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步骤一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够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骤三 练习1

分析下面两首诗的意境。

(1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恰娇莺恰恰啼。 (2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
本文档为精品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下载支持,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谢谢支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答:(1本诗给我们描绘了繁花满园,蝴蝶飞舞,黄莺歌唱的优美景象(步骤一,整个画面充满了春天盎然的生机(步骤二。充分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欣喜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机盎然的春天的喜爱,对现实生活的无限热爱。 赏析: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呢?有人家、花朵、蝴蝶、黄莺。诗歌前二句突出花之多且繁盛,“千朵万朵”是上句“满“的具体化,”表现了春天盎然的生机。蝴蝶竞相在花丛间翩跹飞舞,着一“戏”字,表现了蝶儿欢快的心情。“留连”则表明蝶儿对姹紫嫣红的花朵的深情依恋。黄莺呢?它正跳跃于枝头,展开婉转清丽的喉咙歌唱呢,像是在为明媚灿烂的春天送去一支美妙的赞歌。“娇”表现了莺儿的忸怩喜悦的神态。“恰恰”突出莺儿啼叫的清丽。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中的这些意象充分浸润了作者内心的欣喜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机盎然的春天的喜爱,对现实生活的无限热爱。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答: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步骤一)。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步骤二),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步骤三) 练习2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答案:(1傍晚时分,微风吹采,惊动了诗人,激起了对友情的渴念,盼友人来到;诗人谛听微风悄悄吹开院门,轻轻吹动竹丛,真的好像是友人来了;不觉时已入夜,微风吹落枝叶上的露珠,滴落在阶下的青苔之上;可惜风太小了,不能掀帘进屋来,风啊!什么时候能为我拂掉琴上的尘埃呢? 可见全诗紧紧围绕“微风”进行艺术构思,因风而思故人,借风以寄思情,这微风是激发诗人思绪的触媒,是盼望故人相见的寄托,是全诗的线索。

(2颈联写道:不觉时已入夜,微风掠过竹丛,枝叶上的露珠不时滴落下来,那久无人迹的石阶下早巳蔓生青苔,滴落的露水已渐渐润泽了苔色(步骤一。多么清幽静谧的境界(步骤,多么深沉的寂寞和思念,诗人感到格外孤独寂寞(步骤三 (3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练习3 [全国一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十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案: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527e11d09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7.html

《高考古诗鉴赏题的八种答题模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