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9-16 17:23: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大禹治水

【教材分析】

《大禹治水》是一篇千古流传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洪水肆虐,冲毁了庄稼,冲没了房屋,大禹的父亲偷息壤用“堵”的方法治水,没有成功。大禹继承了父亲的遗愿,历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用“引”的方法治水成功,成为后世颂扬的英雄。文章选材精当、语言简练,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禹的赞美,一个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展开想象,在想象中练习表达。

2、初步把握大禹治水的故事内容,体会大禹的智慧,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展开想象,在想象中练习表达。

【教学难点】

初步把握大禹治水的故事内容,体会大禹的智慧,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资源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大禹的资料。

【设计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为指导,坚持能力为重,以学生主动探索、研究为语文学习的主旋律,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读中感悟,通过教师的启导点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实现高效阅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这节课咱们先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播放课件: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与哪些神话故事有关吗?(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哪吒闹海)同学们知道的真多,作为奖励,我有一段视频想要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们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

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神话故事《大禹治水》,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想要提出来吗?(大禹是谁?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大禹是怎样治水的?)

3、刚才有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大禹是谁?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介绍一下大禹?(板书:英雄)

二、学习第一段,品读洪水的可怕。

1、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发生了什么事情?发洪水了,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这是怎样的洪水?你从哪里知道的,能读出洪水的凶猛吗?

2、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是多么可怕!看!滚滚的洪水正向人们冲来。(课件)

3、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老百姓无家可归,看到人们四处逃难,听到了老百姓的哭泣声:什么都没有了,人们是多么的心痛。)

4、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无家可归,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5、洪水真是太可怕了,来,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

四、学习第二段,感悟鲧的精神。

1、多么可怕的洪水,谁来解救天下苍生?(鲧和禹)请同学们自由读234自然段,用“——”画出鲧治水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禹治水的句子。

2、鲧采用了什么方法治水?(用息壤堵塞洪水)什么事息壤?鲧用息壤堵塞洪水成功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鲧偷了息壤,犯下重罪,天帝是怎样惩罚他的?

3、你觉得鲧是个怎样的人?(善良、有爱心、舍己为人、关心百姓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能带着感情读读这几句话吗?

五、学习三、四段,感悟禹的精神。

1、鲧真是一个关心百姓的人,临死之前还嘱咐儿子一定要把洪水治好,禹遵从了父亲的遗愿,他又是怎样治水的呢?

2、大禹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知道堵塞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他采取了什么方法呢?(变堵为疏)出示课件:请找出具体的词语。

3、一起读读这几句,你觉得禹是个怎样的人?(板书:智慧过人)

4、在禹之前,很多人包括他的父亲,都曾治过水,但是因为没有查看水流和地形,所以都没有成功。那么通过仔细察看,禹到底用了什么办法治水呢?你能找到最关键的词语吗?

5、要治水,最终就是要让洪水流入大海,然而这中间隔着千山万水,所以他带领老百姓开凿了——,挖通了——,垒起——,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从前面的视频中,我们知道,龙门指的是龙门山,相传禹在治水时,龙门山挡住了洪水的去路,禹带人将龙门山开凿了一个大口子,水就畅通无阻了。课文中的“九”你是怎样理解的?

6、除了凿山、挖河,还要垒起堤坝,容易吗?那时候有挖土机、有卡车、拖拉机、铲车吗?要把那么多的河挖通,要劈开这么多座山,只能靠人力,多难啊!简直难以想象。从文章中哪里可以看出?再去读一读,找一找。

出示句子:“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1)读一读这句话,哪句话最让你感动?你感受到什么?(大禹不怕困难、艰苦的精神)(板书:不怕艰苦)能带着你的感情读读这句话吗?

2)课文中只简单的描述了大禹治水时的艰难,你能想象一下大禹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吗?(野兽的攻击,和大家一起凿山挖河累得昏倒在地,夏天在烈日下汗水如注,冬天泡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手脚都冻裂了)

3)是啊,治水之路是如此艰辛,面对这么多的困难,禹退缩了吗?(没有)为什么?他想起父亲临死前的叮嘱“一定要把洪水治好”;他看到无情的洪水冲毁一切,心想“一定要把洪水治好”;他看到人们四处逃荒,无家可归,心想“一定要把洪水治好”。

7、为了治好洪水,禹奉献了太多太多,出示“为了治水······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谁来读读这段话?还有谁?聪明的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些句子与课文有什么不同吗?(少了几个词语)找一找,少了那几个词语?(课件补充)谁来读读加上词语后的句子,哪个句子更好呢?为什么?(加上这些词语,句子的语气就更强烈了,更能体现禹无私奉献的精神。)能读一读吗?

8、那么在读这段课文时,除了这几个词语外,还有哪个词最能打动你呢?(三十岁、四天、十年、三次)为什么?(这些数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十年时间,大禹都是在外治水)讲得真好,请抓住这几个数字来读出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吧!

9、治水十年,禹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是他不想回去吗?那是为了什么?(为了治理洪水,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10、你能想像一下禹路过家门时的心理活动吗?出示课件,补充内容。(同学们讲得真好,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但是大禹为了千万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他舍小家而顾大家。后人用一个成语概括了这个故事,叫做“三过家门而不入”,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的人”。)

11、来,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来读这些感人的句子吧。(配乐朗读34自然段)

六、学习第五段,感悟“英雄”。

1、在禹的不懈努力下,洪水终于被制服了,播放课件。

2、洪水被制服了,你看见了怎样的景象?用一个词语概括。(欣欣向荣)能想象一下,洪水退去后人们的生活吗?(耕种田地、安居乐业)

3、人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人们忘不了一个人——禹,你能找到这句话吗?(后人为了纪念禹,尊称他为大禹,意思是伟大的禹,各地还建起了大禹庙,供奉这位伟大的英雄。)

七、总结课文

学到这里,我想问: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你想对他说些么?

同学们讲得真好,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做得很好。最后老师有一首小诗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在感受大禹精神的同时,做一个懂得奉献的人。

【板书设计】

智慧过人

大禹治水(引)不怕艰辛英雄

无私奉献

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在教学《大禹治水》时,我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大禹这个古代的伟大英雄,并通过朗读、表演、想象、体会,感受到孩子对大禹的敬佩。

新课标指出:“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在教学中,我紧扣“千辛万苦”一词,引领学生细细品读。首先通过看图理解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的困难,以及“走遍千山万水”的艰辛,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大禹可能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险,通过训练孩子的说话,使他们对“千辛万苦”有了形象的认识。其次,抓住“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通过反复朗读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难以言说的辛劳,从而加深对“千辛万苦”的理解。最后,为了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大禹,认真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动人的故事,既而谈谈自己对大禹的看法。更深一步理解大禹的英雄形象。这一环节学生在各抒己见的同时,也就统揽了全文,理解了大禹这一英雄形象。这样,大禹不怕吃苦,顽强治水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527e40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85.html

《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