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暮课诵规范谱本》前言

发布时间:2020-12-05 04:02: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散 文 随 笔

 

 

《朝暮课诵规范谱本》前言

 

一 缘起

 

  “此方真教体,清静在声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人” ( 《楞严经》 ) 。娑婆世界,声尘国土,然世尊即在声尘说法。古之大德,称通音声为小悟。天下沙门,皆以音声为佛事。

    但音声之所以成为修行法门,“贵在声文两得。若惟声而不文,则道心无以得生;若惟文而不声,则俗情无以得人” ( 慧皎《高僧传·经师篇》 ) 。可知“小悟”亦属不易。而且,由于课诵唱念之法,皆由师徒口口相传,无乐谱可依,所以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文”相同而“声”存异的现象。历代佛教界有识之士,莫不痛惜于此。唐道宣律师就曾感叹“地分郑卫,声亦参差”,“神州一境,声类既各不同”,并殷殷希望佛徒能做到“以声糅文”,达到“因声以从回向”的目的。当今寺院,窘况犹存。虽唱诵底本相同,但由于传承各异、方言有别,往往南腔北调,繁简、迟速、质文各随一方。以至每有外来僧人挂单或外地居士随喜佛事唱诵,随板行腔颇有困难。随着佛教事业的发展,不少年青僧人及居士团体、个人在学习唱念时,深感缺少一个既如法、又当机,适合现代人视谱学唱的规范谱本。



    1992 年初,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吴立民所长在“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统一佛教常用唱诵曲谱的问题,并建议将《佛教唱诵课程》列为汉语系佛学院特别是初级佛学院的必修课。这一建议,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赵朴初会长也给予积极支持。在赵朴初会长的关心下,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选聘了十位对佛教音乐有研究的佛教界、音乐界人士组成了《汉传佛教仪规唱诵规范谱本》编辑委员会,并由佛教界、音乐界领袖人物赵朴初、吕骥等担任名誉顾问,由佛教界、音乐界若干著名人士担任顾问。

    该编委会在 1992 年 5 月成立后,决定先编辑《朝暮课诵规范谱本》。之后,编委们首先分别对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四川等地区著名寺院的朝暮课诵进行了录音、记谱和调查研究,并向精通唱诵的长老宿德请教。经数月的工作,在集中并比较、研究了大量录音、乐谱和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佛教界的现状和诸多高僧大德的意见,决定以江浙一带通行的唱诵风格为基础,以近代丛林公认的江苏常州天宁寺的唱腔为底本,吸取其它各派唱腔之长,用现代世界通用的五线谱为正谱,并附简谱及佛教传统法器符号,编辑谱本交佛教界征求意见并试用。为此,编委会成员两下江南,谒普陀、拜九华,遍访沪、杭、苏、宁、浙、皖、闽等地的名僧古刹,行程数千里,录音数十小时,历时一年,并在九华山佛学院试办唱诵培训班,经反复试唱审听,最后根据上海龙华寺和九华山佛学院、南普陀佛学院的录音,整理了此套乐谱。



二 溯源

    朝暮课诵,亦称“早晚课”、“二课”,是佛寺中每日必行的功课,也是汉传佛教仪规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法事活动。

    课诵俗称“唱念”,说明其中包含“唱”与“念”两部分。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中,极言“西国礼教,盛传赞叹”之事,并纪录了古印度佛徒讽诵佛经时先赞 ( 唱赞 ) 、次文 ( 念经咒本文 ) 、后回向发愿 ( 或偈或文 ) 这种“三启”仪制和“唱”、“念”这两种形式。梁惠皎《高僧传》中,把这两种形式称为“转读”与“梵音”。 ( “然天竺方俗,凡歌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诵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音” ) 。这两种基本形式,自古至今,从古印度到中国,皆一脉相承。

    我国梵呗的创始人,佛典中一直认为是魏陈思王曹植 ( 公元 192 — 232) ,称他“深爱声律,属意经音。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鱼山之神制,于是删治《瑞应本起》,以为学者之宗”。 ( 慧皎《高僧传·经师篇》 ) 他所创《鱼山呗》 ( 亦称《鱼山梵》 ) 今已无存,但当今“俗佛仪”中的两首同曲异词的大赞《释迦大赞》 ( “菩萨下云中” ) 与《佛宝大赞》 ( “佛宝赞无穷” ) ,内容皆出自《太子瑞应本起经》,似为鱼山遗绪。



    公元 3 世纪至 5 世纪,是中国化唱诵勃兴之时,也是我国佛教念诵仪制的成型期。不但来华弘教的西方硕德屡有薪声传世,不少精通中原传统文化的华夏佛子,亦登堂入室、融汇中西、承先启后,为后世汉传佛教的唱念仪制奠定了基础。这期间,有“从《无量寿中本起》制《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又传《泥洹呗声》,清靡哀亮,一代模式”的康僧会;有“作胡呗三契、梵响凌云”,并传“高声梵呗”于弟子觅历的帛尸黎密多罗;有“作三契经,声彻三里许,远近惊嗟”的帛法桥;有“特禀妙声、善于转读”,“裁制新声、梵响清美”,首创“六言梵呗”的支昙龠; ( 他节取《超日明经》 ) 中的偈“大慈哀愍众生,为阴盖盲冥者。开天目使视睇,化未闻以道明。处世界如虚空,如莲花不着水。心清净超于彼,稽首礼无上尊”因每句六字,遂称为“六言梵呗”。其中后四句偈,至今仍存,称为《处世梵》或《处世呗》,有“独步齐初”、“远近知名”,“传古维摩一契,瑞应七言偈一契”的佛乐大家僧辩;也有“集京师善声沙门”,对传世梵呗首次进行全面整理的南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

    假如说这些宏才大德为后世佛子们的唱诵提供了大量内容和范例的话,那么,道安与庐山慧远等人,则为中国佛教徒的唱念形式、场合,制定了仪视。



    道安 ( 公元 314 — 385) 制定的“僧尼规范”,对后世影响极大,当视为后世各种法事活动的开端。其所制“三科法事”,一曰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 ( 即讲经仪 ) ,二曰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 ( 即课诵斋粥仪 ) ,三曰布萨使悔过法 ( 即道场忏法仪 ) 。其中“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应该是后世朝暮课诵的前身。

    庐山慧远 ( 公元 334-416) ,为净土宗初祖,曾在东林寺创莲社,倡念佛号,开净土宗繁荣佛教艺术之先河。“昔佛法初传,于时斋集,止宣唱佛名,依文致礼”,“其后庐山释慧远,道业贞华,风才秀发。每至斋集,辄自升高座,躬为导首。广明三世因果,却辩一斋大意。后代传授,遂成永则” ( 慧皎《高僧传·唱导篇》 ) 。之后,净土宗历代祖师、名僧,如善导 ( 公元 613--681) 、承远 ( 公元 712--802) 、少康 (? 一 805) 、法照 (? 一 821) 等,皆倡导唱念,身体力行。其中衡山承远与法照所创“五会念佛法”,不仅在当时即“泠泠五会出衡山,隐隐如今遍五天”,而且远播域外,至今仍存日本。敦煌所存残卷 P .二 O 六六法照《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中,记载了中唐时集众唱念的次第:“众等诵《弥陀经》了,即诵《宝鸟赞》。诵诸赞了,发愿,具在赞后,即散”。“作道场时,先须口梵。梵了,启请。启请即发愿。了,即须诵《散花乐赞》。了,即‘四字念佛'三五十口。即诵《阿弥陀经》,众和。了,即‘五会念佛'。了,即诵《散花乐赞》。即至诚忏悔佛前,殷勤至心发愿,作清净梵唱。回礼,即散”。已有当今朝暮课诵的雏形。与法照同时的百丈禅师怀海,亦“有朝参暮请之礼,随石磬鱼为节度” ( 《大宋僧史略》“别立禅居”条 ) 可见禅、净二宗,皆有此举。



    宋时,朝暮课诵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已集撰而成。如现行“早课”中“上来现前清净众,讽诵楞严秘密咒”等十二句“回向偈”,为宋僧真歇清了 ( 公元 109(0--1151) 所作。其后“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等八句“赞佛偈”,为择英所撰。“晚课”中的《蒙山施食》,为宋僧不动所撰。蒙山位于四川雅州,是不动修行处。他认为讽诵和忏悔之后,应该利及幽冥。所以依据密教经典,集成施食仪文。“晚课”中“一心皈命,极乐世界”等《小净土文》,为宋遵式 ( 慈云仟主 ) ( 公元 964 — 1032) 作。“晚课”中《普贤警众偈》前四句“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出自《出曜经》,系佛陀因见三条大鱼被惊涛浸灌,流入浅水,难脱厄难时所述偈句。其后四句“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与前四句合在一起的“警众偈”全文,也已见于北宋崇宁二年 ( 公元 1103) 僧崇赜所辑的《禅苑清规》之中。“早课”中每逢朔望加念的《祝韦驮》和《韦驮赞》,因“韦将军”的传说初载于唐道宣《感通录》,所以,也只能形成于唐后。



    明清之时,朝暮课诵已逐渐定型,并成为所有丛林必修的定课。在明通容 ( 公元 1593 — 1661) 《丛林两序须知》,莲池 ( 公元 1535 — 1615) 《云栖同住规约》、清仪润《百丈清规证义记》等律论疏证中,均有对僧徒朝暮课诵的规定。近代流传的朝暮课诵本,大同小异,以苏州《灵岩山寺念诵仪规》和常州天宁寺《禅门日诵》为多。目前大陆各寺院通行的课诵本,一般为上海市佛教协会教务组编,一九八零年出版的、由赵朴老题写书名的《佛教念诵集》。本规范谱本即以此为据。

三 唱诵须知

    唱诵是威仪之一,必须严格、规范、统一、如法,才能达到以音声为佛事的目的。《法华经·方便品》中说:“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佛。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因此,北宋赞宁称其为“宫商佛法”。唱诵之人,必须时时记住此点。

    佛教唱诵的行腔及韵味,与世俗唱法多有不同,在长期的实践中,佛教唱诵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观和对声音的要求。这种审美趣味,既有佛典的依据,又有历代高僧大德善知识们的提倡,总结。《长阿含经》云:“有音声五种,清净乃名梵声。何等为五 ? 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澈,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周遍远闻”。慧皎在《高僧传·经师篇》中,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即:“壮而不猛,凝而不滞,弱而不野,刚而不悦,清而不扰,浊而不蔽”。与此类似,道世在《法苑珠林·呗赞》中,提出了“清而不弱,雄而不猛,流而不越,凝而不滞”的十六字要求。虽然二人用词不同·,但总的来说,其美学的品味却是一致的,即都把清净、肃穆、和雅作为声音的标准。反对“淫音婉娈,娇弄颇繁”、“掩清音而希激楚,忽雅众而冒昏夫”的唱法。



    因此,唱诵时应注意运腔平稳扎实,除起腔,收腔外的缓起慢落外,中间行腔时没有快慢与强弱的变更。吐字要求清晰而不露锋芒,行腔要求连绵而不拖沓。节奏明确,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按谱行腔,字字如法。应做到“精音曲于内外之典,自合伎乐;施声响于显密之教,暗应弦管”。 ( 日僧凝然《声明源流记》 )

    佛教唱诵传统法器点板符号如下:

大磬 ◎ 将大磬捺住

引磬 · 将引磬捺住 ,

钟鼓合击 大磬与引磬同击

大磬与钟鼓同击 鼓重击 ○ 鼓轻击 ○

钟 — 大磬与钟同敲

每当维那举腔前,先在压磬,表示唱诵即将开始,然后木鱼一响,维那始举腔。也有用引磬代替木鱼的。



一般唱赞时最常用的点板有三种,以《宝鼎赞》为例:

•  唱 词:爇

法器谱:○ — —

线 谱:

•  唱 词:普 遍

法器谱:○ — ○ —

线 谱:

•  唱 词:香

法器谱:○ — ○ — —∣○ — ○ — — ○ —

线 谱: ◎

其中③ + ②的组合,即佛门俗称“过七星”。朝暮课诵中大部分赞,即由这三种节奏型配合。如“早课”中的《宝鼎赞》、《韦驮赞》、《回向赞》、《念佛号》及“晚课”中的《伽蓝赞》、《念佛号》等。此外,还有依词句一字一击的固定节奏,通常由引磬或木鱼击节,如“早课”的《观文发愿》、《四生九有》、《三皈依》及“晚课”的《普贤警众偈》等。还有一种不固定节奏,即无固定的节奏型,如《大忏悔文》前段的“八十八佛”,法器的敲击随每句字数多少而随时改变,只规定每一称佛号的“无”字“佛”字由钟鼓合敲。而“早晚课”中所有“念”白的内容,如《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阿弥陀经》、《蒙山施食》等,大坻以木鱼击节,亦有用引磬者,皆一字一音,速度随念诵渐快渐慢。



古德唱诵,原有“雷音”一法,然久已不传。今之佛子,只求做到中规中矩、字正腔圆则可。

“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诚哉斯言。

1994 年夏

( 原载田青主编:《朝暮课诵规范谱本》,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北京:开明文教音像出版社出版, 1995 年 )

.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570f12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e2.html

《《朝暮课诵规范谱本》前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