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三河古镇

发布时间:2017-04-22 14:29: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专业论文写作》结课作业

探源三河古镇


1 历史沿革 3

1.1 区位优势 3

1.2 历史发展 3

2 历史人文 2

2.1 名人 2

2.2 三河民俗 2

2.3 三河大捷 3

3 主要景观 4

3.1 综述 4

3.1.1 一人巷 4

3.1.2 杨振宁旧居 5

3.1.3 刘同兴隆庄 5

3.1.4 三河大战风云馆 5

3.1.5 大捷门 6

3.1.6 万年台 6

3.1.7 仙姑楼 6

4 建筑特色 7

4.1 概述 7

4.2 赏析 7

5 主要特产 8

5.1 概述 8

5.1.1 角梳 8

5.1.2 三河羽毛扇 8

5.1.3 油纸伞 9

5.1.4 三河米酒 9

5.1.5 三河米饺 10

5.1.6 三河酥鸭 10

6 结语 11

6.1 发展优势 11

6.2 发展现状 11

6.3 前景规划 12



第1章 历史沿革

1.1 区位优势

三河为巢湖西岸水陆交通要冲,是肥西县最大港口,水路经,丰乐河、杭埠河上通舒城、六安县境,下通巢湖、长江;陆路通合肥、上派、庐江、舒城。80年代以来,三河到上派、合肥每天有国营、个体客车数十班次,客运已由原来的水路为主变为公路为主了。1985年,镇北横跨丰乐河的公路桥建成通车,汽车可驶入镇内,公路货运量也逐渐增大。三河为 巢湖西岸水陆交通要冲,是本县最大港口,水路经,丰乐河、杭埠河上通舒城、六安县境,下通巢湖、长江;陆路通合肥、上派、庐江、舒城。80年代以来,三河到上派、合肥每天有国营、个体客车数十班次,客运已由原来的水路为主变为公路为主了。1985年,镇北横跨丰乐河的公路桥建成通车,汽车可驶入镇内,公路货运量也逐渐增大。

1.2 历史发展

春秋战国时,小镇已初具雏型,称为“鹊岸”。春秋时期,即为吴、楚两国交争之地。鹊岸之战就发生在此。汉、晋时期,称“鹊尾渚”。

唐宋以后,三河周围的河湖滩地逐渐兴筑圩田,绵延数十里,使这里成为鱼米之乡。三河镇很早就形成一个以米市为主的繁华商埠。“三河为三邑犬牙之地,米谷廪聚,汇舒、庐、六诸水为河者三,河流宽阔,枝津回互,万艘可藏”。巢湖各港之冠。此外,舒城西山所产竹木柴炭等林产山货顺杭埠河而下,在此集散。来自下江(上海、南京)的日用百货也由此批发,流向乡间,使三河成为巢湖西岸和大别山东麓的一个重要商品集散中心,素有“买不尽的三河”之说。

清光绪《舒城县志》记载:“三河镇百货交通,为庐郡南大都会”。南北朝后期,称“三汊河”。南北朝时,此地为战略要地,发生多次大战。明代,始称三河镇。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攻下三河,缴获双桅巨舟 300余艘,建立了水军。

晚清咸丰年间,太平军攻下三河,把它作为皖北重要据点,筑大城一座,环以九垒,屯储粮草军火,接济天京、庐州。咸丰八年十月(1858年11月),太平军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此聚歼湘军悍将李续宾及曾国藩弟曾国华等清军6000余人,史称“三河大捷”。

1938年夏,日军侵占三河86天,烧杀抢掠,对三河镇摧残极大。后来日军在抗日军民打击下退出三河,合肥、芜湖等沦陷区居民大量涌入,三河人口达七、八万人,日夜开市,形成畸形“繁华”,号称“小南京”。

1-1:三河古镇,图片来源:http://baike.baidu.com/pic/%E4%B8%89%E6%B2%B3%E5%8F%A4%E9%95%87/5846288/0/77094b36acaf2edd9ce353b6841001e93901935a?fr=lemma&ct=single

1956年,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组织成合作店、组;大米运销纳入国家统购统销。1979年后,私营商业、米业、手工业重新恢复。1985年有国营、集体和个体商业网点450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6000多万元。

工业,解放前有纺织、卷烟、碾米、食品等行业。50年代以后,陆续建成工厂30多个,较大工厂有:酒厂、羽毛扇厂、棉纺厂、毛巾厂、仪表厂、制药厂、米厂、印刷厂、造船厂、油毡厂、造纸厂、工具厂、机针厂等。生产产品近百种,其中有20种产品出口国外。名优产品有巢湖甜酒、羽毛扇、红牡丹牌毛巾、皖工牌钢丝钳等。镇内有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各1所,小学4所,幼儿园2所。三河中学创办于1941年,原名肥南中学,是本县兴办最早的中学之一。70年代建起1座拥有24个教室的教学大楼,是本县最大的教学楼。文化设施有文化馆、庐剧团、影剧院、电影队、广播站等,医疗机构有镇医院1所,医护人员150人,病床100张;此外,还有9个街道、村办医疗室。

图1-2:三河古镇 图片来源:http://baike.baidu.com/pic/%E4%B8%89%E6%B2%B3%E5%8F%A4%E9%95%87/5846288/0/77094b36acaf2edd9ce353b6841001e93901935a?fr=lemma&ct=single


图1-3 三河古镇建筑 图片来源: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redirect?tn=redirect&wordjpg

2 历史人文

2.1 名人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合肥三河镇,清华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院士、委内瑞拉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45年,获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留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教授;1966年,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董寅初:1915.9出生于安徽省合肥三河镇人,著名的爱国侨领和社会活动家。中学时代曾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附中,“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1934年考进了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实业管理。是中央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致公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孙仲德:1949年先后任合肥市 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皖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安徽省委委员、安徽省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兼省政府民政厅厅长,上海第二医学院院长兼中共党委书记,中共安徽省委常务委员、安徽省副省长等职。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1年11月4日因病在合肥逝世。

2.2 三河民俗

三河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至今,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民间仍自发举办耍龙灯、闹旱船、河蚌舞等活动,特别是保持着挨家挨户的拜年,讨喜糖的风俗,小孩每逢初一早上都召集好伙伴拿个袋子去讨糖果,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说声新年好!恭喜发财,都能得到一大把糖果,拜完年把糖果卖给小店换点花炮玩,其乐融融。端午节时,人们做粽子、玩龙舟。中秋节仍玩火把。婚丧娶嫁,仍抬花轿、请“良玩”,踩云片糕表示步步高升。保存着淳厚的民风。人们还喜欢玩踩高跷,又称“脚把”、“柳木腿”,表演者把两根带有托的木棍绑在脚上,人或数人往来逗舞,风趣逗人。多表演故事,并以唢呐等乐器伴奏。相传,高跷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据《列子》载,宋国有个叫兰子的人,把两根比自己身体长一倍的木条绑在足服上,去朝见宋元君。清代的孙雄在《燕京岁时杂咏》中写道:“高跷秧歌夸捷足,群儿联臂欲升天。生动地描绘出踩高跷时艺人们矫健活泼的形态。三河人有踩高跷的习俗,一遇喜庆的日子,男女老少便以此助兴。除了踩高跷还有闹花船的习俗,闹花船又名"旱地行舟”,道具有花船、浆、篙、挑灯和吹打乐器等。主要演员是“灯芯子”,一对“老夫妻”和一个丑角,共4人。表演时“灯芯子”在花船中间,一对“老夫妻”在花船两册,手持船浆并做划船的舞蹈动作,小丑在一旁逗笑戏语。还有伴舞的花挑子随船行走,儿童组织的花篮队唱着秧歌助兴。

2.3 三河大捷

1858年,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吴定规率部在安徽省肥西县三河东、南、西一线筑九垒抵御湘军悍将李续宾、曾国华部的进犯。11月6日到15日鏖战10昼夜,曾国华、李续宾先后毙命,湘军6000余人全军覆没,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 2-1 三河古镇 图片来源 http:// b aike.baidu.c om

3 主要景观

3.1 综述

三河古镇具有2500多年历史,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其间而得名。三河镇以水乡古镇为特色,荟萃了丰富的人文观景,形成了江淮地区独有的“八古”景观,即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楼和古战场。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家云集之地。“外环两岸,中峙三洲,而三水贯其间,以桥梁相沟通”。街道沿河两岸曲折伸展,总长约3公里。房屋多为明、清建筑,街心铺青石板,古朴雅致,但较狭窄。三河镇上连片的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皖中地区少见的晚清建筑群。白色的马头墙,小青瓦敷盖的双坡屋顶。梁檩椽柱雕花彩绘,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额,悬挂于门楣上的八角玲珑的挂灯,深幽的一人巷长满的青苔,无不透溢浓郁的古风神韵。身临其境,不禁让人发思古之幽情。古街从古码头起,沿小南河,向南绵亘2公里。路面全用青色的大块条石铺砌而成,首尾相连,线条方正明晰,经历千百年风吹雨打,人行车压,石面十分光滑,街宽至三米,两侧店房鳞次栉比,多为清明时期建筑。

3.1.1 一人巷

一人巷,因为巷子非常窄,只能容得一个人通过,更因为这条小巷中走出一位世界名人——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杨振宁的母亲罗孟华女士是三河人,杨振宁出生后,父亲杨武之出国留学,母亲时常带他回三河小住。父亲留学回国后,带上一家先后到厦门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杨振宁随父在北平读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平沦陷,杨振宁随父母返回合肥,在庐州中学就读。为躲避敌机轰炸,学校转移到三河张家祠堂,杨振宁在三河就租住在一人巷尽头的一间民房里。三河古镇一人巷的由来尚不太清楚,不过它留给我们的,便是这朦胧的身世之谜和耐人寻味的古街古景。

3.1.2 杨振宁旧居

杨振宁旧居位于三河古镇南街的一古巷内。抗战期间,杨振宁随母亲来到三河,居住于此地。目前,这里是杨振宁教授在国内的唯一旧居地。整个旧居前后五进,前面两进是杨振宁教授的图片资料展览,第三进是杨振宁教授当年居住过的地方,按原样恢复,后两进主要展示杨振宁教授的学术成就。

3.1.3 刘同兴隆庄

刘同兴隆庄为时任三河商会会长刘锦堂的宅第,面积达700平方米,五进八厢32间,当时门厅若市,车水马龙,刘同兴隆庄生意北起六安的阴山,南至南京、上海,无比兴隆。隆庄临街是二层木楼,二进为走马转心楼,三进为敞厅,接待来客,四进是香屋,用于祭祀祖先,五进为居住宿舍,建筑为徽派建筑风格.隆庄主要经营各种布匹和大米。

3.1.4 三河大战风云馆

三河大战风云馆是反映三河大战的场馆,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在三河镇歼灭湘军精锐李续宾部的一次著名战役,也是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风云馆为大家提供了解三河古战场和历史文化的平台,分为四个展厅,利用声、光、电技术打造展馆亮点,再现三河大战的战争场景。

3.-1三河古镇 图片来源:http://baike.baidu.com/pic/%E4%B8%89%E6%B2%B3%E5%8F%A4%E9%95%87/5846288/0/7709

word/media/image6.gif

3.1.5 大捷门

  大捷门位于三河英王路上,为4道边门的牌坊,经名匠精雕细作而成,是进入古镇风景区的大门。1858年,太平军全歼湘军悍将李续宾精锐部队6000余人,取得举世闻名的“三河大捷”,大捷门因此而建成,纪念这场军事史上以少胜多战役。牌楼的主要作用是大门标志和表彰功德的功能,一般来说,柱子上加屋顶的称牌楼,否则称牌坊。

3.1.6 万年台

  万年台是三河镇的中心点了,是一个古戏台,是在以前的旧址上重建的。这个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上可以同时容纳几千人观看演出。如今,这个文化休闲广场上,拥有十二生肖和梅兰竹菊共十六个石鼓,还刻有三幅三河古民俗的迎亲图。三河原有两处万年台,除这以外,在南街还有一处,现在其旧建“万年禅寺”,大家可以看到在台面的两边有两个大柱子,而这个柱子象征着佛教生生不息。在万年台,每逢节假日及周末,都会在这里举行地方戏剧—庐剧的演出,吸引了众多游客的观看,热闹非凡。

3.1.7 仙姑楼

  公元一八九八年,由施道生、彭钟乔、王良志三人合伙投资食品工业“中和祥”正式创立。原地为“泾县会馆”旧址,迄今已逾百年。施道生为人敦厚,乐施好善,且笃志诚信,佛界中的“好人善报”因果,常年香火伺奉,全家顶礼膜拜。仙姑楼蜚声鹤起,舒、桐、庐三县及六安、合肥、芜湖等地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成群结队来三河镇求仙姑、祈祷福寿祥和。《中和祥》得此殊荣,生意愈加红火,其市场份额一度占据皖中、巢湖、长江流域的众多名镇。现今的《仙姑楼》基本上保存了原有的全貌,民国二十五年刻立的《婆心济世》石碑犹存。

4 建筑特色

4.1 概述

古镇内十里长街,深巷幽远,古建筑飞檐翘壁,雕梁画栋,青石板路光滑圆润,古街道、古街巷、古桥以及古民宅一起,构成了皖中地区独特建筑风格的“古镇核心保护群”,是皖中地区反映晚清时期历史风貌,保存古徽派建筑特色最完整的水乡古镇.三河古镇上连片的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皖中地区少见的晚清建筑群.白色的码头墙,小青瓦敷盖的双坡屋顶.梁檩椽柱雕花彩绘,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额,悬挂于门楣上的八角玲珑的挂灯,深幽的一人巷长满的青苔,无不透溢浓郁的古风神韵,身临其境,让人发思古之幽情

4.2 赏析

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三河镇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其间而得名。三河镇以水乡古镇为特色,荟萃了丰富的人文观景,形成了江淮地区独有的“八古”景观,即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楼和古战场。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家云集之地。三河镇是一座典型的水乡古镇,其景观情调不逊于苏南的周庄。它清澈透明,晶莹如镜,俯瞰水面,水中游鱼,岸边垂柳,水地云头,皆历历在目。自小南河码头乘游船,顺流泛舟,你可以一边品着香茗,一边悠闲地欣赏错身而过的两岸风景,尽情享受“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光,洗去都市的尘埃。

三河镇上连片的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皖中地区少见的晚清建筑群。白色的马头墙,小青瓦敷盖的双坡屋顶。梁檩椽柱雕花彩绘,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额,悬挂于门楣上的八角玲珑的挂灯,深幽的一人巷长满的青苔,无不透溢浓郁的古风神韵。身临其境,不禁让人发思古之幽情。古街从古码头起,沿小南河,向南绵亘2公里。路面全用青色的大块条石铺砌而成,首尾相连,线条方正明晰,经历千百年风吹雨打,人行车压,石面十分光滑,街宽至三米,两侧店房鳞次栉比,多为清明时期建筑。

5 主要特产

5.1 概述

河古镇主要特产有羽毛扇,茶干,米酒和牛角梳,这些特产的技艺都是先辈们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的,拍了五味茶干与多种色、 香、 味、 形俱佳的美食 菜肴和古城墙、 杨振宁客居、 刘同兴隆庄、 李府粮仓以及羽毛扇、 制杆秤、牛角梳、 弹棉花等等画面。

5.1.1 角梳

角梳历史悠久,1976年福州北郊新店出土了一座南宋古墓,随葬物中就有6支黑水牛角制作的角梳,可见它至少有700多年的历史。

三河角梳在制作角梳选料中很讲究,绝不用杂角、死牛角、大黄角,只选质地坚实、不易弯 “南牛”(南方水牛角/黄牛)和“北羊”(新疆、内蒙古)的角,经过锯、开、劈、凿、流、打坯等工序制成初坯,再经过改、办、复、剔、磨、梳等工序制出梳子,还要按照梳势在角梳上印字,描上人物、山水、飞禽、走兽等.因为三河角梳每一把都是纯手工打磨加工的,所以每把梳子都均为独一无二.

5.1.2 三河羽毛扇

羽毛扇至今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明文震亨《长物志》卷七:“扇,羽扇最古。”“扇”字从“羽”也证明了扇子大家族中,以羽扇的出现为最早。晋崔豹《古今注》:“雉尾扇起于殷世高宗。”据前秦王嘉《拾遗记》记载,羽扇始于周昭王时,有盂夏取鹊翅为扇之说,则羽毛扇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

5.1.3 油纸伞

三河古镇油纸伞具有 400多年的生产历史,三河古镇油纸伞制作工艺2009年在芜湖“中国第八届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喜获设计和制作金奖。古代油布伞传统技艺,油纸伞的原材料主要是毛竹、桑皮纸和桐油。从开料起到制作完毕,一把伞要经历60多道工序,使用上几十种工具,单是各种零件就达30多种。所有工序中,只有钻孔等几个工序可以采用电动工具,算是脱离了手工,其他的工序依然采用人工完成。制作完一把伞大约需要半个月,“还得看天气,太阳大了不行,阴雨绵绵也不行。”气候主要会影响伞骨的成型和纸面的平整,造成弯曲或起壳。一把伞反复撑收千与次不损坏,清水浸泡24小时不脱骨,伞顶五级风中行走不变形,任凭烈日曝晒亦不弯曲变形。

伞面花色多种多样,仅染色就有20余种,有的绯红如晨曦,有的蔚蓝加净空,有的翠绿如碧水;或单色,或套色,五彩缤纷。在秀丽的伞面上,又经刷、喷、画多种工艺,描绘上古镇风景、花鸟、山水等图案,为三河古镇油纸伞锦上添花,更显美观大方。

伞面采用三河古镇风景,故名三河古镇伞。三河古镇油纸伞采用印染、贴画,手绘,印刷等方法,绘有古镇八景、小桥,流水,人家,徽派庭院,花卉、山水和仕女,有大红、枣红、和平蓝、墨绿、桃红、桔黄等二十几个品种,具有外型美观、选料讲究、设计精美的特点。

5.1.4 三河米酒

三河米酒选用巢湖之滨上等糯米,采用人工传统工艺制作,密封于缸中陈酿一年以上后,压榨沉淀过滤而成,系属纯天然营养酒。三河生产糯米甜酒的历史甚长,早年有一种名叫金波酒的甜酒,在当地影响甚大。建国后,三河酒厂于1951组织技术力量,挖掘民间工艺精华,开始生产糯米封缸陈酒,当时叫巢湖甜酒。此酒系选用巢湖之滨上等糯米,采用人工传统工艺制作,密封于缸中陈酿一年以上后,压榨沉淀过滤而成,系属纯天然营养酒。该酒具有如下特点:其色泽橙红清亮,有光泽;味鲜美、醇厚、柔和、爽口,口味绵长;各种氨基酸总含量高达5147.44mg/l,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全部含有,含量为1616.49mg/l,是鸡蛋的3.2倍,瘦肉的3.9倍。男女老幼孕妇饮用皆宜。长期饮用,有振奋精神、强身健体、舒筋活血、延缓衰老等功效,温热后饮用更佳。此酒曾于198119831985年连续三届获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被国家经委编入《中国土特名产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酒》一书,对该酒列专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5.1.5 三河米饺

又名庐江大弯饺,是安徽省合肥地区特色传统小吃,在安徽省合肥市的肥西县三河镇,庐江县及合肥主城区部分地区均有。这种籼米粉制作的带馅饺子极有名气,人称“三河米饺”。它与太平天国的青年将领陈玉成甚有瓜葛。以籼米粉制成饺皮,猪五花肉及调料制成馅心,成饺后油炸而成。色泽金黄,外皮微酥脆、馅味鲜美。已有近百年制作历史。

三河,是当年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指挥抗击清军的著名“三河大捷”的战场。据传,英王陈玉成大败清军后,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纷纷制作点心送给陈玉成的部队,以示慰劳,得到英王部队上下一致赞扬,一直流传至今。因形似饺子,故被称为 “三河米饺”。 图5-1 三河米饺 图片来源:http:// b aike.baidu.c om

5.1.6 三河酥鸭

三河镇传统特色名菜。以光鸭为主料,水发香菇为辅料,小葱、姜片、酱油、精盐、味精、八角、桂皮调味。此菜巧控火候,汤清,皮香,肉酥。鸭肉易于消化,能有效抵抗多种炎症;香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6 结语

6.1 发展优势

三河乃庐南水乡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传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它取南北菜系之长, 集徽、川、淮扬菜之大成,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菜肴风味。色香、味醇、价实,为南来北往旅客之青睐。既有高档佳肴,也有普通土菜。客人食之,满嘴油津,满口流香,令人回味悠长,不管你是文人雅士或是村野大众,到此都能一饱口福。三河古名“鹊渚”,也是闻名遐迩的酿酒之乡。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在此全歼湘军李续宾部,取得辉煌的“三河大捷”,流下“鹊渚十里闻酒香,三河美酒醉英王”的美谈。

欢迎广大游客品尝,享受一下休闲的乐趣,品尝一口土菜的美味,饮一杯三河美酒,实为人生之快事,将会长久心头流韵。

6.2 发展现状

2007年8月20日,三河古镇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得全国文明城镇、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旅游景区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后,肥西县三河镇再传捷报。在2010年由全国爱卫会命名的79个国家卫生镇(县城)名单中,三河镇名列其中。

目前三河古镇正在创建国家5A级景区,各个景点改造一新,国庆期间还将开放三河大战风云馆。“三河大战风云馆”是三河古镇重点打造的新景点。三河大战是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在三河镇歼灭湘军精锐李续宾部的一次著名战役,也是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风云馆为大家提供了解三河古战场和历史文化的平台,分为四个展厅,利用声、光、电技术打造展馆亮点,再现三河大战的战争场景

2008年4月,三河镇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级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

2010年12月17日,正式获得“国家卫生镇”这一称号,也是安徽省2010年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

2015年10月8日,正式获得国家5A旅游景区网上公布名单资格。

6.3 前景规划

按照“由途中游转变为目的地游”的旅游定位以及“千年古镇、生态水乡、名人故里、美食天堂”的城镇定位,坚持规划以突出千年古镇为主线,贯穿地方文化、历史文化为重点,突出城镇的个性特色和地方产业特点,并与自然、人文资源、历史文化、地方文化的保护利用有机结合,凸显自然人文、历史文化特征,展现皖中民居特色。同时,坚持保护与挖掘文化相结合,坚持保护古镇与开发新区相并举,在新区开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新区,开发集商住、游览、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居住区,吸收居民外迁,减少保护区的居住密度,为进一步保护和发展古镇提供资金和空间。

通迿水中种藕,岸上插柳,形成了万亩荷花荡,打造三汊河生态渰地公园;以展现侨界领袖董寅初先生的爱国精神为主题,实施董寅初纪念馆建设布展工程;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建立庐剧博览园,发掘文化深度,传承庐剧文化。同时,大手笔打造“夜三河”景观。开发了历史文化游、自然生态游、工业体验游、农业休闲游、乡村游、水上游等项目,利用向上级争取的一艘退役军舰,打造出一条经典“水上游”线路。加大了农家乐建设内涵,完善喜洋洋生态农庄、木兰渔庄、九联大棚瓜菜基地等“农家乐”项目,举办了“游三河古镇,品清平葡萄”活动,启动了永和农庄等“农家乐”工程,举行了各种民俗的、乡村的、现代的多元文化活动,并围绕巢湖岸线、古河道及生态湿地,做好了集互动、游乐、效益为一体的水乡农家乐,丰富三河旅游内涵。在以三河传统口杯、羽毛扇、米酒等为主的系列旅游商品基础上,新开发了古董、刺绣、瓷器、扑克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的旅游商品,不断打造形式多样的特色旅游产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688641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8.html

《探源三河古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