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发布时间:2020-06-15 13:20: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吟诵并背会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体会三首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感受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读感知

课前预习:

  1、针对课文内容有侧重地查阅资王安石、张籍两位诗人的资料,对他们的基本情况、籍贯故乡、人生履历有所了解,并做简要地记录:

  简要的记录:王安石、张籍纳、兰性德。

  2、借助注释、工具书、联系语境,正确流利地朗读三首诗词,并尝试读懂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实践性活动:在下面的古诗词中寻找思乡的符号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秋)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鸿雁)

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 (莼羹鲈脍)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双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亮)

2)明确本课的学习主题:明月千里寄相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板书课题:5古诗三首

  (3PPT呈现本课学习目标:

二、学习感悟古诗

(一)学习《泊船瓜洲》

  1、教师简介王安石及写本诗的背景。

  2、同学读诗,找出哪几个字眼表达思乡之情,仔细观察,找出思乡符号。

3、理解诗意。交流汇报,师总结。

4、朗读古诗感悟。

5、学习吟诵,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二)学习《秋思》《长相思》

1、出示任务单

以小组为单位,从《秋思》《长相思》 选出你喜欢的诗词,利用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学着理解并且吟诵,看谁吟诵的最好。

2、检查《秋思》学习情况,相关小组汇报。

1)理解诗

2)仿照吟诵《泊船瓜洲》的方式吟诵《秋思》加油理解。

3检查《长相思》学习情况,相关小组汇报。

1)理解词意。

2)吟诵

3)学唱这首词。

三、整体回顾三首诗词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1、学生交流汇报。

2教师引领学生总结

这三首诗词所表达的主题都是一样的,都抒发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三首诗词的表达方式各异:《泊船孤舟》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

四、作业:

1、实践作业:收集思乡的古诗,学着吟诵,看看还有哪些思乡符号,寄托诗人的思乡之情。

2、寄语:同学们多学习传统文化,做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小达人。

五年级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应经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当增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思维能力有待加强。

备课必须先备学生,对学情的准确把握是好的教学设计必备条件。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习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可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本班学生多来自城乡结合部,学生的家庭差别较大。学生的两极分化比较大。有的孩子已经养成较好的习惯,而部分孩子几乎没有家庭辅导。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本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一般情况。总体来看我班的学生总体学习水平一般,特别突出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

教学任务

1、在教学中,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另外,还要多进行课外的拓展学习,进行相关联的引申,便于把教学教活。优化教材,用好材教,加强方法指导。教师要加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指导,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培养使学生的阅读整体水平得以提升。

2、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要求,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3、在作文训练中,习作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习作要求力求适度明确,少写命题作文,不给过多的条条框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重视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写放胆作文,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把话说明白,把句子写通顺,把字写工整。

以上是我对所教的五年级语文的学情分析,把握好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的把教学成绩搞上去。

《古诗三首》效果分析

一、对古诗的学习兴趣有提高。

本节课由于我大胆地采用了读、吟诵、唱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兴趣盎然,参与地积极性高,学生记忆得快并且牢固。吟诵带给学生的仿佛是一下穿越到遥远的过去——诗人生活的年代。让孩子用传统的学习诗的方式来体会和感悟古诗,给他们带来的灵魂深处的冲击是很明显的,从他们饶有趣味地读中就能感受到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的浓浓兴趣和深深地爱。

二、学会了在思乡主题的古诗中寻找寄托思乡感情的符号。

通过导课环节和作业环节设置的两项实践性任务,以及通过在三首古诗词中的学习,学生懂得了更经济的准确地找到关键理解古诗的方式。

思乡主题的古诗在我国诗歌发展的长河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结合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紧紧围绕思乡这一主题,通过呈现一组古诗词进行简单地分析和概括是有必要的,对于他们今后更好地学习古诗也起到了较好的引路作用。课后设计的作业进一步巩固了所学,我相信对于将来孩子们去读其他主题的诗,他们也会主动地去探寻一些有代表性的符号。

三、朗读、吟诵和唱的结合,对于学生理解古诗和感悟古诗的语言魅力方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从中更能感受到诗歌的语言美、节奏美、韵律美、音乐美。从而加深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古诗三首》教材分析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泊船瓜洲》一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诗。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通篇立意亦含蓄悠远。诗中思乡的愁绪像春天的草一样,很快地滋生、蔓延起来,当春风绿了江南两岸的时候,诗人的心里也长满了乡愁。诗人的思乡情从离开家乡的时候就开始了,刚刚离开,就已经想着回来,更见其情之浓烈。诗句中提到了明月,一是因为诗人夜宿瓜洲,一是月亮蕴涵着团圆之意。

《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诗中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是我们对诗人的浓郁思乡情有所体会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诗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撷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个细节,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长相思》作者于清丽自然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细腻哀婉的人物内心世界和山高水长的场景及气势庞大的队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且它们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意境也由此更加深长。

如果说,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肃杀的秋风引起,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

选编这三首诗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几首诗词的对比体会,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积累古诗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古诗三首》评测练习

找出诗句里面的思乡符号

这是一组思乡主题的古诗,你能根据本节课的学习,试着吗?然后试着吟诵理解诗句表达的意思。不明白的字词可以查阅工具书。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9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把你找到的思乡符号写在下面:

1 2

3 4

5 6

7 8

9

《古诗三首》课后反思

《古诗三首》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课安排了三首古诗,充满了童心和智慧。诗歌语言优美、节奏明朗,读起来朗朗上口,句子生动、形象,彰显出语言的表现力。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除了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更是大胆的把吟诵和唱运用到古诗的理解感悟中。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得投入,记忆理解的也深刻。

学生到了五年级已经积累了一些表达思乡怀亲的诗词,在学习《古诗三首》时,我在导入环节设计了实践题,就是让学生从古诗中寻找寄托思乡的符号,从而让他们加深了对这一主题的古诗的认识。

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专门设计了这一环节。

学习本课,我以第一首为例,让学生学完后按照学习这首的方法去学习其他两首,从而培养了他们自己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本课的作业我设计了一个实践性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学会查找资料,搜集信息,并且通过查找思乡符号这一任务,让他们把在本课中学到的寻找关键信息的能力得到提升。

不足之处:吟诵运用得还不够,另外老师讲得还是太多,应该尽量的把时间再多放给学生去在读、吟和唱中体会古诗文的魅力,去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诗三首》课标分析

我所执教的《古诗三首》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我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古诗三首》这一课的教学设计。现结合本课教学设计来谈谈我对新课标理念的认识和运用。

根据课标的要求,小学高年级的古诗词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口味诗句,背诵、积累语文上。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不仅仅让学生停留在阅读层面,我让学生学着吟诵,甚至唱,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得投入,记忆理解的也深刻。这样提高了古诗词背诵积累的质量。

学生到了五年级已经积累了一些表达思乡怀亲的诗词,在学习《古诗三首》时,我在导入环节设计了实践题,就是让学生从古诗中寻找寄托思乡的符号,从而让他们加深了对这一主题的古诗的认识。

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专门设计了这一环节。

学习本课,我以第一首为例,让学生学完后按照学习这首的方法去学习其他两首,从而培养了他们自己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本课的作业我设计了一个实践性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学会查找资料,搜集信息,并且通过查找思乡符号这一任务,让他们把在本课中学到的寻找关键信息的能力得到提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706d5b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6.html

《小学语文 -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