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古代议论性散文

发布时间:2019-06-10 16:58: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什么是古代议论性散文



  篇一:议论性散文例文精选
  议论性散文例文精选
  人生的斗土
  他不仅是现代科学界的泰山北斗,还是一位永远战斗不息的人生斗士,他是谁?他就是史蒂芬·霍金。
  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花似锦,光艳夺人;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星闪烁,熠熠发光;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葱葱郁郁、油油翠绿。是的,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他的非凡的科学成就,其原因中更值得称道的是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人生的无比自信,这造就了一个时代的伟人,人生的斗士。
  先来想想他的成就。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艰辛,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推动了科学界的飞速发展,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也被称为与英国牛顿和德国爱因斯坦并列的世界三大科学家之一,他的成就足以临驾当今科学金字塔的顶峰,成为一颗最耀眼的北斗星。
  我们在惊叹他在事业上的非凡成就的同时,也不免会感叹他命运的不幸和他意志的无比坚韧。在他身上,不仅闪耀着智者无比的光彩,更散发出斗士所特有的一种韧性,他是精神睿智的结晶,是人格力量的聚集,他,是人生的斗士。记得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个女记者提出了一个令全场鸦雀无声的无比尖锐的问题:“霍金先生,难道你不为被固定在一个轮椅上而感到悲衰吗?”众所周知,霍金是个全身瘫痪的人,只有一些手指可以活动,其命运无比悲惨。然而,霍金镇定自若地用手指在键盘上敲出了这样一些字:“我没有悲哀。我却很庆幸,因为上帝虽然把我固定在这轮椅上,却给了我足以想象世界万物,足以激发人生斗志的能力,其实,上帝对人都是很公平的。”他的回答得到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是的,他战胜了命运,战胜了自己。朋友们,你们是否已为霍金这种“日破云涛万里红”的自信力和“泰山崩前而不动”的坚强所折服?是的,人生的斗志,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人生的斗志,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镶嵌。也许,在人生道路中我们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但我们要坚信,命运由自己掌握。让我们怀着刘禹锡“直手天上争春回”的豁达,拍拍我们身上的灰尘,继续我们的人生旅程,去追求我们的理想吧!
  霍金,他就是火,点亮了我们前进的灯;霍金,他就是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评点:这是一篇靠文采取胜的优秀作文,语言铿锵有力,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多变,富有自由灵动的色彩。文章以设问开头,引入评述的对象——永远战斗不息的史蒂芬〃霍金,简洁有力;紧接着排比句式的运用使文章绚丽夺目,激情四射;而对霍金科学成就和坚韧斗志的评述,紧扣题旨,语言简练,重点突出;紧接着对材料的转述更可见出作者驾御语言的能力;而恰当的引用更使中心得到突出;文末的两个比喻连在
  一起,使文章的收尾显得简洁有力。整篇文章语言流畅、思路清晰、观点突出、逻辑严密,是考场上不可多见的优秀的议论性散文。
  宝钗的独白
  做为一个女子,寻一个好良人,从此平平顺顺度过一生,这有什么过错呢?
  我家表面上风光,其实里面早就垮了。大哥薛蟠又是一个败家子,母亲又毫无主见。我不撑着点,为这个家打算打算,那怎么行!
  寄在人家屋檐下,又不像林妹妹与贾母关系亲。我能不想办法四面讨好,八面玲珑吗?
  人道是,但见隔墙花,风雨早摧残,细料茅中草,漏夜茅舍搭,私从心底涌,花儿不如茅中草。
  况且,与人相处就应和蔼,我也从没有做过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之事。至于用金玉良缘拆散宝玉与林妹妹之间的木石前缘。这可是凤姐企划,贾母点头安排的。我不过也是其中一颗棋子罢了。
  我若是一名男子,我早就凭自己去考功名,兴家业了。可叹,你知道的,在我们那个封建社会,女子是没有这个权利的。
  唉,不然,我也“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了。
  你不要嘲笑我,你不理解我们的社会,我以前也曾浪漫天真过,后来吃了冷香丸,压下了这“热毒”,回归正道了。我毕竟不是那个林妹妹,到底是个仙姝,超凡脱俗。
  我们那个社会,女子一生最重要的是娘家要好,但出生是天定的不可违。那就要找一个好婆家,后半生才能有保障。
  你想,有多少人夫家清贫,只好一生清苦,到老了还不知是否有一口饱饭吃;若夫家不贤,犯了错很可能会牵连到妻儿的。你想那妻儿何错之有?我原想那宝玉至少还是一个通灵人,幸许:在我的牵引下,能走上正途,给我一个依靠。没想到后来却还是疯疯癫癫。你也许没见我吵闹过吧。
  后来,宝玉出了家,我也只有认了,好在有一个遗腹子,我能守着他,望他像李纳那样,能苦尽甘来。
  唉,我至少也比许多女人幸福了,像那些望门寡,还没过门丈夫就死了,只能守寡一辈子(有些也跟着自杀了,自杀倒好,一了百了),只为了家族那块贞节牌坊。
  
  其实,我很羡慕你们,只能恨自己生不逢时。罢了,罢了。
  【点评】
  采用人物独白写作的高考作文中越来越多了,这是因为人物独白形式便于对人物进行细腻的心理刻画,能够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饱满,为自己的高考作文赢得可观的发展分。但是人物独白要写好却是不容易的,没有对原著内容
  的熟悉,没有对人物形象的准确把握,只是一味的“独白”,为“独白”而“独白”,却有可能弄巧成拙。因此,本文的脱颖而出便是自然的。首先,作者对《红楼梦》和宝钗黛的爱情纠葛十分熟悉;其次,作者对宝钗的人物形象把握十分到位,仿拟人物的语言风格十分成功;第三,作者对封建时代的女性悲剧有一定的了解,笔端饱蘸悲悯与同情。因此,这篇人物独白获得满分便是自然而然的。
  找回自己
  于五光十色的嘈杂中,时常呼唤一下自己,别让灵魂走得太远。(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招回自己”。(土著风俗:呼唤名字。)
  中国民间也有一种说法,就是一个人客死他乡后,就需差使一个人一边提着灯笼一边叫着逝者的名字,慢慢走回家乡,每逢有桥有水的地方,还得提醒逝者要小心走好。(民间风俗:唤魂。以上两点为“唤魂”的重要性。)
  这种奇异的风俗有他的积极意义,在文明程度并不发达的时代,反而有更多的人在关注一个人的灵魂。而现代社会,大家都在忙忙碌碌,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洞察自己的内心,并在夜阑人静的时候轻声呼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对比”突显“找回自己”。)
  有一个故事。他本来是位技术员,有贤惠的妻子,两人安安静静地过着日子。他工作了十年,在单位里仍是技术员。但时来运转的是,新来的总经理是他的同乡,而且还有着血缘关系。他于是得到了重用,慢慢地从副科长、科长、经理助理干到了副总经理的位置。他忙了,应酬很多,经常不回家吃饭。但是他和妻子的感情很深,只要妻子一打他的手机,他就会从酒席上撤身。
  后来,企业改制,他成了总经理,应酬范围更广,在娱乐场所,有太多年轻漂亮的女子主动投怀送抱,有时候,他觉得自己真的迷失在她们的温香软玉中了。但每到十点,他的手机就会准时响起,然后他不管包厢里气氛是多么不合时宜,仍坚持说:“对不起!我得回家了!”因此,他在圈子里是以怕老婆出名的。三年后,他的下属犯事了,虚开增值税发票,一审下来判了20年。入狱后,又传出这位下属患了艾滋病。他就经常做噩梦,他所有的娱乐场所都是和这位下属一起去的,那个传染给下属艾滋病又让下属虚开增值税发票供其挥霍的小姐,他也曾动心过。
  但他依然非常健康,依然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企业家。他知道,是贤妻的电话挽救了他自己,那些电话让他知道他是一个女人的丈夫,一个可爱孩子的父亲,也是一位堂堂正正的企业家。(借助故事证明怎样呼唤自己名字。)
  人生在世,有两件事不能不做,一是拼搏;二是时常呼唤一声自己的名字,
  看看自己还在不在?(浑圆首尾,深化中心。)
  【点评】本文是一篇形象性议论文。作者由“唤魂”作为写作灵感的“触媒”,由“有形”的“呼唤”上升到“灵魂”的呼唤。作者用丰富而富有蕴涵的实力佐证了“人必须时常呼唤自己的名字”观点。本文由“唤己”到“唤魂”,由“唤魂”而到“找回自己”。文脉清晰有致,写作思维铺展有序。
  谦让不可弃
  面对激烈的招聘竞争,一位名叫张媛媛的女大学生却数次让座,不过就是这份谦让,却被认为不适合激烈的市场竞争。这让我深思。(简单摘引材料,语言简洁,抓住了关键)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流传千年,指导着千万代的炎黄子孙找到人生中的航标,成就大业。其中,谦让一词,占据的重量犹如泰山之重。谦让是一种美德,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所必备的。因此,无论何时,谦让不可弃。(提出观点,鲜明有力)
  谦让不可弃,它是一种人格美。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小孩启蒙时期的必读名篇。孔融在吃梨子时,将大的好的让给兄长和父母,把最小的留给自己。孔融的谦让,也许有人认为他吃亏了,不过这只是人格低下的人才这么认为的。从中看到的,是一种孝道,尊敬之道,是一种道德高尚的人格美。(分论点1,谦让是人格美)
  谦让不可弃,它是一种宽广和崇高。在中国古代的帝制中,世袭制之前禅让制。尧帝作为皇帝时,爱民如子,待民至亲至善,天下事如同自己的事,国家治理得一片祥平。但是岁月不饶人,人终会老去。尧帝也到了有心无力的时候,用有人要继承他的位置。有人认为尧的儿子可以担当,但尧地知道自己的儿子无能为力,于是把目光瞄准了有才能的舜,于是把位置禅让给舜。舜也不负众望,用心之国,人民更加安居乐业。尧帝是谦让的,他没有从家人的利益出发,让位给儿子,而是以天下人为念,让位于舜。尧帝的谦让,是一种宽广和崇高。(分论点2,谦让是宽广和崇高。)
  谦让不可弃,它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航标。刘备临终托孤,手握诸葛亮的手,希望诸葛亮能代替自己,征战天下,自立称王。的确,以诸葛亮的才能,帝位大可取而代之。也许是谦让,也许是自己心中的航标,他拒绝了,他要以臣子的力量终生为幼主效力。到了诸葛亮死的那一刻,仍然为国家贡献着力量。(分论点3,谦让是人生航标)
  谦让不可弃,它是安定与和谐的统一。来到韩国的街头,车水马龙,却丝毫没有混乱。车道有人,车主会谦让,让人先走。车与车相见,也会互相谦让,秩序井然。韩国的交通为什么可以这么和谐与安定呢?答案就是谦让。(分论点4,谦让是安定与和谐的统一)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有人认为一个人或国家必须锐意进取,谦让已经不合时宜,但我不以为然。谦让之所以能成为美好的道德,当前营造和谐社会,谦让更有它不可估量的作
  用。它不会因时代的发展而变异,无论时代怎么发展美德就是“美德”,不会被时代所弃,只会散发出更新的魅力。(结论,因为谦让的特点作用,所以其在当今社会不会过时。论述有力,有针对性。)
  点评:文章深刻地理解了材料,从赞同张媛媛的做法出发,以古今中外的几个典型例子深刻地论述了谦让的作用,进而水到渠成阐明在当今社会仍然要保持谦让这种美德,说服力强,针对性强。不足之处是分论点有一点交叉,但能这样列出几个分论点已属不易。(17+17+16=50分)
  抚摸我心中的那棵树
  重读《悼念一棵枫树》,想起了岳飞,我想写一点文字,是为了对英雄的缅怀,也是希望自己不要再在寒冷中寂寞地回望——题记
  再次读到这样深沉悲愤的文字,心情难以再保持平静了。湖边山丘上/那棵最高大的枫树/被伐倒了?/在秋天的一个早晨
  多少高大的树曾经被伐倒,被私心,被权欲,被富贵,被愚昧?读着这样的文字,我怎能不感叹起那棵深藏在我心中的树。八百年过去了,它的枝叶还那么青翠,“叶片上还挂着明亮的露水/仿佛亿万只含泪的眼睛/向大自然告别/
  公元1142年的腊月,寒风吹袭着南宋的冬天,连任何一点狭小的缝隙都不愿放过;大雪肆虐地砸向临安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狭窄的风波亭里上下班演着一出悲剧,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女婿张宪冕死于一场卑鄙的阴谋,冤死在南宋冬天最寒冷的一个早晨。
  历史的评价又是最公正的,秦桧,王氏,卢俟,张俊四人跪在岳飞墓前,受千万人的唾弃,铁像多次被激愤的人群击毁又重铸,连秦桧的后人都说:我到坟前愧姓秦“。而岳飞那高大的形象却在我心中长成了一棵树-挺拔,傲岸,苍劲。
  “想不到/一棵枫树/表皮灰暗而粗犷/发着苦涩气息/但它的生命内部/却贮蓄了这么多的芬芳/
  岳飞的生命是消失了,可他的《小重山》还在。他的《满江红》还在!他的那股雄气报国心还在!据说岳母曾在岳飞的背上用针刺下四个大字:精忠报国!这正是岳飞一生壮志的浓缩,正是千百年后感动人心的熊熊烈火。它是这棵树的根,这棵树的魂。
  抚摸着我心中的这棵树,抚摸着它灰暗、粗犷、坚硬的表皮,我还隐隐感觉到了温暖。对生命、民族和国家的爱,流淌在这棵树的体内,八百年过去了,有增无减。
  “伐倒了/一棵枫树/伐倒了/一个与大地相连的生命/“不错,岳飞是悲壮的,我们这个民族更是悲壮的。——文天祥,林则徐,谭嗣同,刘少奇,彭德怀,老舍,胡风??这一成串闪亮的名字,排成了一长排挺拔的防护林,悍卫着祖国的尊严,坚守着人类的良知。即使被残酷地伐倒,也要散发出浓郁的清香,生命的芬芳!
  篇二:满分议论性散文精选
  满分议论性散文精选十二篇
  张扬与内敛布莱尔曾说过:“一个人年轻时若是保守党,就太没有心肝,但一个人年老时若是自由党,
  就太欠成熟。”或许,张扬属于年轻人,内敛属于老人。苏轼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清照低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或许,张扬属于男子,内敛属于女子。
  张扬,让阳光灿烂普照大地,让万物复苏;内敛,让月光撒下的清辉伴着失眠的人入睡;张
  扬,让滚滚长江水无休无止;内敛,让漫漫撒哈拉沙漠中的驼铃悦耳动听。
  张扬与内敛,孰是孰非呢?过于张扬,烈日会使草木枯萎;过于内敛,黑暗会让赶路的行人恐慌;过于张扬,江水会决
  堤;过于内敛,驼铃无法给迷路的人指明方向。原来,张扬与内敛谁也离不开谁。年轻人和老人都需要张扬也需要内敛;男子和女子既要懂得张扬也要懂得内敛。张扬自己的青春,人生才会灿烂多彩。然而过于张扬就成了张狂。张狂是幼稚的表现,它可能会让你跌
  入万丈深渊。“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面对着刘邦别有用意的提问,韩信低头看着棋局,漫不经心地回答。在关键时刻,他不懂得内敛,依然口出狂言。殊不知他这句话更加坚定了刘邦要灭掉他的决
  心。张狂使他将自己推向死亡。我们要懂得在张扬中学会内敛。
  内敛自己的个性,生活才会更安全。然而过于内敛就成了冷漠,成了懦弱。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志士感慨着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呢。他们渴望着识千里马的伯乐,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像吕尚碧溪垂钓,得遇重人的文王那般幸运呢?在期望与失望中等待,结果只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我们要学会在内敛中张扬自己。我们要新颖,要多变,张扬自己的个性,让生活之水沸腾;
  我们要规范,要稳定,要内敛自己的浮躁,在坎坷面前心如止水。
  内敛,是寒冷时妈妈送来的一衣温暖,是酷热时爸爸送来的一阵凉意,是口渴时的一壶清凉,
  是下雨时的一伞叮咛。
  张扬,是欢快时的大声歌唱,是悲伤时的放肆呼喊,是欢聚时的载歌载舞,是离别时追着火车跑的背影。
  人生中,用内敛和张扬来表达我们的爱,一滴水也足以让大海翻滚,一枯草也会让青山黯然。
  别忘了张扬,也别忘了内敛。
  【点评】:这是一篇激情燃烧,文采斐然,辨证思辩,用诗化的语言阐明深刻的哲理的议论
  性散文。标题“张扬与内敛”对比鲜明,昭示文意指向,揭示文章中心。作者紧密围绕“张扬与内敛”这一中心,审视中外,评论古今,例证、引证、比喻论证、正反论证多管齐下,将一曲“张扬与内敛”的辨证之歌演奏得精彩纷呈。文章开头引英国首相布莱尔和我国古代著名诗人苏轼、李清照的名言名句,揭示张扬与内敛的属性。再进一步从张扬与内敛的作用、尺度、意义等方面全方位地、多侧面地阐释了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让充满
  多变和浮躁的灵魂冷静,让充满稳定和暮气的头脑警醒。
  作者文思泉涌,视野开阔,热情奔放;思维缜密,佳句迭出,文采飞扬。表现出不凡的语文
  功底和骄人的文学才华。
  把自由还给鸟笼
  打开鸟笼的门
  让鸟飞走
  把自由还给鸟笼
  ――(台湾)非马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家里,放着一排空空如也的书架。巴尔扎克对此的解释是:只要我发挥想象力,那么一部部伟大的作品就能装满书架。确实,这位大文豪以大胆的想象著称,他创
  作时从不用参阅资料,因为一切尽在他的头脑中。
  然而,反观当今社会人情百态,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想象力的缺失,更为严重的是,不少人
  甚至经常质疑、排斥甚至竭力诋毁新生事物。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不仅折断了翅膀,还戴上了有色眼镜,很多的景象,被蒙上了固有的色彩。我们的思想就像一只鸟笼,里面装了一只鸟,我们所知道的,只是这只鸟的羽毛、身材和叫声。殊不知,天空何其深邃,宇宙何其广袤,哪怕只是在一片小小的树林里,也会有成千上万只不同的鸟儿,它们有着千姿百态,它们有着万千啼啭!但我们思维的笼门紧闭,一旦有另外一只外形稍异的鸟儿出现,便不由分说地将它排斥在外,任它执著地以头抢笼,
  任它娇嫩的歌喉啼出血来。而那笼中之鸟,却还在得意地望着笼外的同类!然而,人类社会毕竟是一个充满着涌动的思绪和澎湃的激情的社会。综观古今,始终不乏为冲破思想的牢笼,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以至牺牲生命的仁人志士。哥白尼为解除神的枷锁被处以极刑,布鲁诺为追求“太阳”的奥秘而在烈火中永生……他们被当时的人所鄙夷、唾弃,却被后世的人们永远镌刻在历史的纪功壁上;他们为真理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却把全新的观念带给了人类;他们以自己敞开的鸟笼直面无数紧锁的鸟笼,却终于用自由的信念打开了千
  千万万的鸟笼,放飞了一个时代人类的思想。朋友,假如有一天,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只方西瓜,你会是什么反应呢?惊讶,不屑,或是鄙夷?那么你就错了。世界上没有一条定律规定西瓜必须是圆的,更没有一条法规限定方形的西瓜应遭到怀疑。你应该坦然地面对它,接受它,进而以你的智慧与想象,去创造三角形的西瓜、菱形的西瓜,乃至五角的西瓜――只要有这个必要!
  别再坚守原有的那一只鸟儿了,轻轻打开你的鸟笼,你会发现,全世界的鸟儿都会为你歌唱
  【点评】这是一篇富有哲理意味的议论性散文。作者对话题认识深透,精心撷取出“打开鸟笼的门”这一意象,深切地表达了对于突破藩篱、接受新生事物的呼唤。语言凝练洒脱,行
  文一气呵成。
  当然,文章在用例及个别语句的表达上,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但作为一篇考场限时作文,
  已属不可多得。
  天平和七弦琴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
  智私感情有关。
  认知事物当然必得有严格的理智,不能纵容自己的感情和好恶。如果仅仅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下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得出错误的判断,正如《韩非子》里那个宋国的富人,他的儿子与老人说的是相同的话,而他听凭感情的亲疏远近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当然是没有道理的。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妻子私他,姬妄畏他,而客有求于他,都说他美于
  城北徐公。邹忌最后排除了感情因素的干扰,悟出了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常困于所溺。”因为有所溺,有好恶,感情上有亲疏远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便易于被迷失双眼。这时惟有理性的火光才能照亮黑暗混浊的末知世界,人类要到
  更高更远的地方去,健全的理性才是可靠的阶梯,布鲁诺被烧死在鲜花广场时,欢呼的人群又何尝不以为自己才是真理的掌握者呢?但是布鲁诺相信理性这个"内心的教师",他要让"所向披靡的论据万箭齐发",射穿习惯和感情上依赖的迷雾,把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引人
  正轨。
  理性固然在认识事物中不可缺少,但我们能因此完全排除了感情因素吗?难道感情在认知过
  程中永远起着反面的作用吗?康德仰望星空的时候,他的内心泛起的是崇高的感情,正是靠了这亲近永恒、亲近真理的感情,他才能在认知彼岸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没有感情的存在,人类生活会陷人刻板和抽象,我们认识事物不仅要分辨对和错,也要知道美和丑啊,没有了情感,艺术如何存在呢?只剩下了冷冰冰的法律条文,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切熟悉的温情都离我们远去,我们能说我们认识了世界的本来面目吗?生活又有什么乐趣呢?即使是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是看重情感在认知中的作用的,有人向他提出一个设想时,他并不判断正误,只说:"啊,真丑!"他不愿意在丑的事情上花费时间,在他眼中,即使是物理学中丑也不能立足。因此我们认知事物时,既要有冷眼,又需要热心,虽不能任凭感情的亲疏远近去判断,又不可仅仅是可怜的"数字化生存"。在理智和情感、天平和七弦琴的引导下,我们才能“诗意地
  栖居”。
  满分议论性散文精选十二篇20XX-11-910:29:03作者:佚名来源:本站整理将本文加入收
  藏夹-
  勿以好恶诊断之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
  的影响呢?
  也许腊梅讨厌冬风的肆虐与无忌,却依然在寒冬中吐露芬芳;也许鱼儿讨厌巨浪的汹涌与狰狞,却依然与巨浪为伴,成全生命的真讳;也许落叶对这个天地无比依恋,然而,当秋风吹
  来时,它毅然地飘落,告别那个美好的世界,成全明年即将萌发的草芽……
  勿以好恶论断之,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何等的明智选择!
  当一个人可以将对事物的判断游离于感情的亲疏之外,那他必是明哲之人了!
  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箭射衣带钩,自是对其痛恨无比。然而,当他认识到管仲的才识时,放下
  心里的厌恶,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主。
  刘邦不喜韩信的出言无忌,却委其以重任,让韩信统兵作战,征讨四方,终于灭了西楚霸王,
  成为天之骄子。
  房玄龄曾为李建成出谋害李世民,李世民又岂能不恨?然而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房玄龄为
  臣,遂有"贞观之治"之盛世。
  感情的亲疏可以蒙蔽你的双眼,让你看不清事物的真面目,阻碍你对真理的认识,成为你求
  知路上的绊脚石。
  勿以好恶论断之,楚王不听信郑袖之辞而疏远屈原,自不会为秦国所吞并。
  勿以好恶论断之,李存勖不宠幸伶人,重用伶官,不谈国事,自不会因一人之乱而七庙隳,
  为天下苍生所笑。
  勿以好恶论断之,诸葛亮不听信马谡的信誓旦且,自不会痛失街亭,一败千里,死不螟目。
  举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
  或许,将来也如此。对真理的探求是独立的,对事物的认识也不能掺杂上感情,“做学问就是做学问”,陈景润的
  话也许揭示了这个真理。
  自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必苛求,不过,不可不求。
  勿以好恶论断之,也许你会发现,狗尾草也会开出美丽的花。
  篇三:议论性散文十二篇
  谦让不可弃
  面对激烈的招聘竞争,一位名叫张媛媛的女大学生却数次让座,不过就是这份谦让,却被认为不适合激烈的市场竞争。这让我深思。(简单摘引材料,语言简洁,抓住了关键)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流传千年,指导着千万代的炎黄子孙找到人生中的航标,成就大业。其中,谦让一词,占据的重量犹如泰山之重。谦让是一种美德,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所必备的。因此,无论何时,谦让不可弃。(提出观点,鲜明有力)
  谦让不可弃,它是一种人格美。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小孩启蒙时期的必读名篇。孔融在吃梨子时,将大的好的让给兄长和父母,把最小的留给自己。孔融的谦让,也许有人认为他吃亏了,不过这只是人格低下的人才这么认为的。从中看到的,是一种孝道,尊敬之道,是一种道德高尚的人格美。(分论点1,谦让是人格美)
  谦让不可弃,它是一种宽广和崇高。在中国古代的帝制中,世袭制之前禅让制。尧帝作为皇帝时,爱民如子,待民至亲至善,天下事如同自己的事,国家治理得一片祥平。但是岁月不饶人,人终会老去。尧帝也到了有心无力的时候,用有人要继承他的位置。有人认为尧的儿子可以担当,但尧地知道自己的儿子无能为力,于是把目光瞄准了有才能的舜,于是把位置禅让给舜。舜也不负众望,用心之国,人民更加安居乐业。尧帝是谦让的,他没有从家人的利益出发,让位给儿子,而是以天下人为念,让位于舜。尧帝的谦让,是一种宽广和崇高。(分论点2,谦让是宽广和崇高。)
  谦让不可弃,它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航标。刘备临终托孤,手握诸葛亮的手,希望诸葛亮能代替自己,征战天下,自立称王。的确,以诸葛亮的才能,帝位大可取而代之。也许是谦让,也许是自己心中的航标,他拒绝了,他要以臣子的力量终生为幼主效力。到了诸葛亮死的那一刻,仍然为国家贡献着力量。(分论点3,谦让是人生航标)
  谦让不可弃,它是安定与和谐的统一。来到韩国的街头,车水马龙,却丝毫没有混乱。车道有人,车主会谦让,让人先走。车与车相见,也会互相谦让,秩序井然。韩国的交通为什么可以这么和谐与安定呢?答案就是谦让。(分论点4,谦让是安定与和谐的统一)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有人认为一个人或国家必须锐意进取,谦让已经不合时宜,但我不以为然。谦让之所以能成为美好的道德,当前营造和谐社会,谦让更有它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会因时代的发展而变异,无论时代怎么发展美德就是“美德”,不会被时代所弃,只会散发出更新的魅力。(结论,因为谦让的特点作用,所以其在当今社会不会过时。论述有力,有针对性。)
  【点评】:文章深刻地理解了材料,从赞同张媛媛的做法出发,以古今中外的几个典型例子深刻地论述了谦让的作用,进而水到渠成阐明在当今社会仍然要保持谦让这种美德,说服力强,针对性强。不足之处是分论点有一点交叉,但能这样列出几个分论点已属不易。
  利旁有倚刀
  我们祖先利旁有倚刀用一个醒目的汉字告诫我们:令人生出无限欲望的“利”字,旁边立着
  一把明晃晃的尖刀!
  可偏就是有这么一些人,被“利”闪花了眼睛,总是要等到他们的这种盲目造成实际的伤害时,才后悔不迭,我们的跳水王子为了几百万的合同而失去了为国争光的机会,他后悔了吗?那些个贪官污吏为了在国外赌场一掷千金而身败名裂,他们知错了吗?
  刀啊,你惟有苦笑了吧,你那赤裸裸的震慑沾满了血迹,却救不了利欲熏心的人啊!
  诚然,平凡的芸芸众生如我辈者,大多是以一种矛盾的眼光来看待“利”的。我们为发现一点小利而激动不已,却又因为一点小的风险而畏缩不前;有时冷眼旁观,有时一拥而上;我们总觉得自己在夹缝中生存,怕要得太多,又怕拿得不够。我们把“谨小慎微”解释为道德原则,甚至,在某些时候,我们以明哲保身的处世原则沾沾自喜,只是为了掩饰怯懦!我们是不折不扣的“小人”。
  我无意去批语这种平凡,因为平凡有平凡的生存哲学。也许我们一开始就是在利害共生的生活中领悟,来为自己定位,为自己寻求方向,也许意义就是:
  “在安逸中保留一点血性,在激情中保留一份冷静。”该出手时就出手,不求全身而退,但求心安理得,“利”字旁边的刀并非要我们做无欲无求的人。敢想敢做才是真!
  人往世界上一站,不是得就是失。为追求而放弃,为理想而冒险。“盲目”求利的人是可叹可恨可耻的。然而世上可怜可爱可敬之人,也是盲目的。岳飞不知道受谤被害的后果吗?他为了国家民族毅然决然。富兰克林不知道雷电的威力吗?他为了科学真理毅然决然。林肯不知道被暗杀的危险吗?他为了自由平等毅然决然??他们既不是傻子也不是瞎子,他们因为所追求的崇高而超越恐惧自私和平凡。
  为“大利”而怒向刀丛的勇者们,不管他们的鲜血是否为我们铺平了道路,他们的精神早已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是啊,我们平凡,我们害怕,我们在利害中挣扎。然而若是总有一些星在天空中供我们仰望,相信我们能够找回理智和勇气,“刀中取利”。
  捕捉理性的灵光
  求知的瞳孔放飞彩色的希望,那方黑色的沃土贮满流连,赫然印着“感情用事与理性分析”。是的,站在雨季边上,绵亘于高三的岁月,即将步入社会的熔炉,凭借直觉和感情亲疏去认知这个纷繁的世界,还是逻辑分析,理性判断,助长理性的羽翼?我愿意让生命喷薄,把羽翼淬火,去捕捉理性的灵光。
  但是,我们幼稚的心能够排除感情的绞绊,爱的纠纷吗?于是我独自躺在那一方芦苇
  地里去倾听先人的谆谆教诲———孔夫子一袭长袍,沿路呼出“理性至上”;诸葛斩马谡,忍痛割爱,那是诺言,是军纪,是理性啊!海明威独守大海般的忧伤,梵高独具向日葵般的孤单,冉?阿让受折磨一生,最终顾全大局,为保全机密杀死情人。
  我们澄清的眼睛里无法写满沧桑与事变,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为了后师之鉴,我们从古典,实录,现实中,可以有所感悟,寻求方向。从司汤达的《红与黑》,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我鲜活的心灵触及到了主人公在感情上和伦理上,理性的矛盾和揪心的苦恼。从中可以折射出现实生活的影子,贪污犯不是一上任就徇私枉法的,杀人放火者也许是执著于对某个亲人的不平或保护,同样的一句话,儿子说出来就是聪明,邻居说就是布下暗室。人就是这么一种奇怪的动物,但是我们应该看准方向,学着成熟,试着长大,流年似水,不应该只将泪光镌刻;风雨如晦,总应该把羽翼淬火。
  如果不是理性,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姜树椿会重新走上手术台?叶欣会成为又一个南丁格尔节的持灯护士?何大一会放弃“艾滋病鸡尾酒疗法”的研究,不远千里治非典?感情是枝叶,是润滑剂,感情的亲疏远近不会影响我们对事物正确的认识,理性永远是主干和主流,要不然,当代“孔繁森”郑培民怎么永远牢记“不要闯红灯”,伏明霞追求那骇世的弧线,张健告别年迈父母,横渡渤海海峡??
  宠辱皆忘,看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望庭前花开花落,向太阳挥一挥手,去捕捉理性的灵光!
  张扬与内敛
  布莱尔曾说过:“一个人年轻时若是保守党,就太没有心肝,但一个人年老时若是自由党,就太欠成熟。”或许,张扬属于年轻人,内敛属于老人。
  苏轼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清照低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或许,张扬属于男子,内敛属于女子。
  张扬,让阳光灿烂普照大地,让万物复苏;内敛,让月光撒下的清辉伴着失眠的人入睡;张扬,让滚滚长江水无休无止;内敛,让漫漫撒哈拉沙漠中的驼铃悦耳动听。
  张扬与内敛,孰是孰非呢?
  过于张扬,烈日会使草木枯萎;过于内敛,黑暗会让赶路的行人恐慌;过于张扬,江水会决堤;过于内敛,驼铃无法给迷路的人指明方向。原来,张扬与内敛谁也离不开谁。
  年轻人和老人都需要张扬也需要内敛;男子和女子既要懂得张扬也要懂得内敛。张扬自己的青春,人生才会灿烂多彩。然而过于张扬就成了张狂。张狂是幼稚的表现,它可能会让你跌入万丈深渊。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面对着刘邦别有用意的提问,韩信低头看着棋局,漫不经心地回答。在关键时刻,他不懂得内敛,依然口出狂言。殊不知他这句话更加坚定了刘邦要灭掉他的决心。张狂使他将自己推向死亡。我们要懂得在张扬中学会内敛。
  内敛自己的个性,生活才会更安全。然而过于内敛就成了冷漠,成了懦弱。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志士感慨着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呢。他们渴望着识千里马的伯乐,然而又有多
  少人能像吕尚碧溪垂钓,得遇重人的文王那般幸运呢?在期望与失望中等待,结果只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我们要学会在内敛中张扬自己。我们要新颖,要多变,张扬自己的个性,让生活之水沸腾;我们要规范,要稳定,要内敛自己的浮躁,在坎坷面前心如止水。
  内敛,是寒冷时妈妈送来的一衣温暖,是酷热时爸爸送来的一阵凉意,是口渴时的一壶清凉,是下雨时的一伞叮咛。
  张扬,是欢快时的大声歌唱,是悲伤时的放肆呼喊,是欢聚时的载歌载舞,是离别时追着火车跑的背影。
  人生中,用内敛和张扬来表达我们的爱,一滴水也足以让大海翻滚,一枯草也会让青山黯然。别忘了张扬,也别忘了内敛。
  【点评】:这是一篇激情燃烧,文采斐然,辨证思辩,用诗化的语言阐明深刻的哲理的议论性散文。标题“张扬与内敛”对比鲜明,昭示文意指向,揭示文章中心。
  作者紧密围绕“张扬与内敛”这一中心,审视中外,评论古今,例证、引证、比喻论证、正反论证多管齐下,将一曲“张扬与内敛”的辨证之歌演奏得精彩纷呈。文章开头引英国首相布莱尔和我国古代著名诗人苏轼、李清照的名言名句,揭示张扬与内敛的属性。再进一步从张扬与内敛的作用、尺度、意义等方面全方位地、多侧面地阐释了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让充满多变和浮躁的灵魂冷静,让充满稳定和暮气的头脑警醒。
  作者文思泉涌,视野开阔,热情奔放;思维缜密,佳句迭出,文采飞扬。表现出不凡的语文功底和骄人的文学才华。
  把自由还给鸟笼
  打开鸟笼的门
  让鸟飞走
  把自由还给鸟笼
  ――(台湾)非马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家里,放着一排空空如也的书架。巴尔扎克对此的解释是:只要我发挥想象力,那么一部部伟大的作品就能装满书架。确实,这位大文豪以大胆的想象著称,他创作时从不用参阅资料,因为一切尽在他的头脑中。
  然而,反观当今社会人情百态,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想象力的缺失,更为严重的是,不少人甚至经常质疑、排斥甚至竭力诋毁新生事物。
  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不仅折断了翅膀,还戴上了有色眼镜,很多的景象,被蒙上了固有的色彩。我们的思想就像一只鸟笼,里面装了一只鸟,我们所知道的,只是这只鸟的羽毛、身材和叫声。殊不知,天空何其深邃,宇宙何其广袤,哪怕只是在一片小小的树林里,也会有成千上万只不同的鸟儿,它们有着千姿百态,它们有着万千啼啭!但我们思维的笼门紧闭,一旦有另外一只外形稍异的鸟儿出现,便不由分说地将它排斥在外,任它执著地以头抢笼,任它娇嫩的歌喉啼出血来。而那笼中之鸟,却还在得意地望着笼外的同类!
  然而,人类社会毕竟是一个充满着涌动的思绪和澎湃的激情的社会。综观古今,始终不乏为冲破思想的牢笼,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以至牺牲生命的仁人志士。哥白尼为解除神的枷锁被处以极刑,布鲁诺为追求“太阳”的奥秘而在烈火中永生??他们被当时的人所鄙夷、唾弃,却被后世的人们永远镌刻在历史的纪功壁上;他们为真理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却把全新的观念带给了人类;他们以自己敞开的鸟笼直面无数紧锁的鸟笼,却终于用自由的信念打开了千千万万的鸟笼,放飞了一个时代人类的思想。
  朋友,假如有一天,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只方西瓜,你会是什么反应呢?惊讶,不屑,或是鄙夷?那么你就错了。世界上没有一条定律规定西瓜必须是圆的,更没有一条法规限定方形的西瓜应遭到怀疑。你应该坦然地面对它,接受它,进而以你的智慧与想象,去创造三角形的西瓜、菱形的西瓜,乃至五角的西瓜――只要有这个必要!
  别再坚守原有的那一只鸟儿了,轻轻打开你的鸟笼,你会发现,全世界的鸟儿都会为你歌唱!
  【点评】这是一篇富有哲理意味的议论性散文。作者对话题认识深透,精心撷取出“打开鸟笼的门”这一意象,深切地表达了对于突破藩篱、接受新生事物的呼唤。语言凝练洒脱,行文一气呵成。
  当然,文章在用例及个别语句的表达上,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但作为一篇考场限时作文,已属不可多得。
  天平和七弦琴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私感情有关。
  认知事物当然必得有严格的理智,不能纵容自己的感情和好恶。如果仅仅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下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得出错误的判断,正如《韩非子》里那个宋国的富人,他的儿子与老人说的是相同的话,而他听凭感情的亲疏远近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当然是没有道理的。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妻子私他,姬妄畏他,而客有求于他,都说他美于城北徐公。邹忌最后排除了感情因素的干扰,悟出了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常困于所溺。”因为有所溺,有好恶,感情上有亲疏远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便易于被迷失双眼。这时惟有理性的火光才能照亮黑暗混浊的末知世界,人类要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去,健全的理性才是可靠的阶梯,布鲁诺被烧死在鲜花广场时,欢呼的人群又何尝不以为自己才是真理的掌握者呢?但是布鲁诺相信理性这个"内心的教师",他要让"所向披靡的论据万箭齐发",射穿习惯和感情上依赖的迷雾,把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712d95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6.html

《什么是古代议论性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