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第通俗三部曲赏析

发布时间:2010-10-16 10:00: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关于威尔第

1〉威尔第简介

  居塞比·威尔第 (Giuseppe Verdi,1813-1901),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曾投考米兰音乐院,未被录取,后随拉维尼亚学习音乐。1842年,因歌剧《那布科》的成功,一跃而成意大利第一流作曲家。当时意大利正处于摆脱奥地利统治的革命浪潮之中,他以自己的歌剧作品《伦巴底人》、《厄尔南尼》、《阿尔济拉》、《列尼亚诺战役》等以及革命歌曲等鼓舞人民起来斗争,有“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称。五十年代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期,写了《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假面舞会》等七部歌剧,奠定了歌剧大师的地位。后应埃及总督之请,为苏伊士运河通航典礼创作了《阿伊达》。

  晚年又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创作了《奥赛罗》及《法尔斯塔夫》。一生创作了26部歌剧,善用意大利民间音调,管弦乐的效果也很丰富,尤其能绘声绘色地刻划剧中人的欲望、性格、内心世界,因之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歌剧作曲家之一。

2成就和荣誉

  威尔第 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作曲家。出身于小商之家,曾报考米兰音乐学院未被录取,后师从拉维尼亚学习作曲和配器。创作以民族民间音乐为渊源,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歌剧以题材的社会性,现实性,人物和环境的质朴真实,音乐,戏剧的紧密结合,声乐歌唱的主导地位和变化丰富的动人旋律而著称。

3代表作

《茶花女》,《弄臣》,《阿依达》,《奥塞罗》等是其代表作,他把意大利歌剧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为世界歌剧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弄臣》赏析

1〉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弄臣

  英文名称:Rigoletto

  剧本:皮亚维根据法国作家雨果的戏剧《欢乐的国王》改写而成

  作曲:〔意〕威尔第

  首演:1851年3月11日在威尼斯费尼斯歌剧院

2〉主要角色

 利哥莱托(曼图亚公爵的弄臣,男中音)

 曼图亚公爵(男高音)

 吉尔达(利哥莱托的女儿,女高音)

 斯帕拉夫契列(刺客,男低音)

 玛德莱娜(刺客的妹妹,女中音)

 蒙特罗内伯爵(男中音)

 切普拉诺伯爵(男低音)

 切普拉诺伯爵夫人(女高音)

 乔万尼(吉尔达的保姆,次女高音)

 包尔萨(曼图亚公爵的侍从,男高音)

3内容赏析

  门里的斯帕拉夫契列准备行动了,玛德莱娜拦住他的去路:

  “我去叫他逃跑!”

  “金币不想要了?”

  “宁可不要!”

  “算了,让开!”

  “不!”

  当哥哥的想了想:

  “找个替死鬼怎么样?如果午夜钟声响起之前有人来敲门,我就杀了他顶替。”

  “有谁会在这种天气来这里?”

  吉尔达心一动:

  “一个念头诱惑着我的心,为负心人献出生命!也为了你,我亲爱的父亲!啊,上帝啊,可怜我这不幸的人吧!”

  只听斯帕拉夫契列说道:还有半个钟头。再没人来,我就上楼去。

  玛德莱娜哭了:“再等等!”

  门被敲响了。兄妹俩都吃了一惊。

  “谁?”

  “我是个可怜的乞丐,请让我进来吧!”

  这声音是颤抖的,就像是行将倒毙的人一样。

  玛德莱娜和哥哥对视了一下。斯帕拉夫契列提着剑走向门口,此时,吉尔达在门外叹道:

  “我这样年轻,就要结束生命, 上帝啊,请饶恕这些罪人! 亲爱的父亲,原谅女儿的不幸! 我要用你给予的生命, 去救我所爱的人!”

  门开了,吉尔达不顾一切地挺身冲进去,正撞在斯帕拉夫契列手中的剑上。一声都不吭地,她倒下了。

  利哥莱托从风雨中走来,他满怀快意地唱道:

  “报仇的时刻终于来到! 我整整等了三十天! 无可奈何我装出一副笑脸, 暗地里以泪洗面。 天上狂风暴雨, 地上密谋杀人! 哈,我很伟大,绝非庸人!”

  远远传来午夜的钟声,这是他和刺客约定好的时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门开了,斯帕拉夫契列走出来,看见是利哥莱托,便让他稍等,然后进屋,拖出一个沉重的麻袋。

  “这里是你的仇人,他完了。”

  “太好了!把灯给我。”

  他很想看一看公爵大人此刻的表情。可是刺客不同意,他拿了钱,便回屋去了。

  利哥莱托拖着沉重的麻袋,一边往小河那边走去,一边自言自语:

  “死啦?哈,没错,是死了。有必要看一下吗?……肯定是他。看,一个小丑的力量有多大!我的主人现在倒在我的脚下。好啊,我的痛苦现在已被复仇的欢乐替代,那波涛是他的墓地,这麻袋是他的寿衣,快,扔进河里去!”

  正当他要把麻袋扔下河去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歌声。这歌声十分轻快,却足以让利哥莱托打心眼里发抖:

  “什么声音?莫非是鬼魂?不,不,那是他,是他的声音!”

  是的,的确是公爵的声音,他又在唱那首快活的歌了:“女人哪爱变卦……”

  利哥莱托哆嗦着手,解那只麻袋:

  “是谁做了他的替身?”

  麻袋打开了。利哥莱托大叫一声:“天啊,我的女儿!”

  他揉揉眼睛:

  “这不可能,她已经听我的话,去了维罗纳城。是幻觉在捉弄我!”

  可是,很不幸,眼前这张苍白的脸就是吉尔达!

  利哥莱托悲痛地扑倒在女儿身上,绝望地喊道:

  “我的吉尔达呀,告诉我,是谁把你杀害的,你说话呀!孩子!”

  吉尔达真的发出了声音,但是非常微弱,几乎听不见:

  “我的好爸爸……”

  “你伤得厉害吗?快告诉爸爸!”

  “刺中了我的心……”

  吉尔达拼尽最后的一点力气,对父亲说:

  “我欺骗了你,罪在自身;是我的爱情,要我为他去牺牲!”

  抱着越来越虚弱的女儿,利哥莱托心如刀绞:

  “我可爱的天使,看看你的爸爸,他在跟你说话。你别闭上眼睛,说话呀,吉尔达!”

  吉尔达用细若游丝般的声音唱起全剧最后一首歌,其动人的力量却是令人震撼:

  “在那遥远的天堂里,有天使在飞翔, 我将去那里,去母亲身旁, 我们将在一起,为你祈祷上苍。 请你一定原谅他,宽恕他…… 永别了,爸爸, 在天堂里,我们为你……”

  利哥莱托不断地狂呼女儿的名字,直到吉尔达再也没有一点声音,直到他自己倒在女儿的尸体上。

  大幕在管弦乐队强烈的悲叹声中合上了。

三.游唱诗人》赏析

1〉基本信息

 《游唱诗人》(Il trovatore)是一部四幕的著名歌剧,由朱塞佩·威尔第作曲,意大利文剧本是由巴达尔(Leone Emanuele Bardare)及卡玛拉诺(Salvatore Cammarano)编写,改编自 Antonio García Gutiérrez 的话剧《El Trobador》。

 《游唱诗人》于1853年1月19日在罗马阿波罗歌剧院(Teatro Apollo)首次演出。

2〉主要角色

 di Luna 伯爵 — 男中音

 Leonora — 女高音

 Azucena — 女中音

 Manrico — 男高音

 Ferrando — 男低音

 Ines — 女高音

 Ruiz — 男高音

 老吉卜赛人 — 男低音

 使者 — 男高音

 Leonora 随从,修女,伯爵府人员,士兵,吉卜赛人 — 合唱团

3内容赏析

第1幕:决斗

  场景1:在萨拉戈萨的 Aliaferia 城堡

  di Luna 伯爵在 Leonora 的窗下整晚守视著(Leonora 是伯爵心爱的女皇婢女)。伯爵的部下则等待着伯爵回来。

  守卫兵 Ferrando 为了驱散卫兵们的睡意,他说出了发生在15年前一件可怕的事:一个老妇人,用可怕的眼神盯着伯爵的弟弟(当时他只是一个婴孩),自此,伯爵弟弟身体出现异常,日渐孱弱,伯爵认为是老妇人下的诅咒,下令烧死老妇人。在老妇人尸体的灰烬里,发现了一具婴儿的骸骨,而伯爵的弟弟亦从此消失,各人都相信是老妇人的女儿为了报复,将婴孩一同投进火里烧死,而老妇人的女儿亦从此失踪。伯爵先父不认为他的儿子已死,在遗书中交代长子必须继续寻找弟弟。Ferrando 说他仍然记得那个女儿的容貌。

  Ferrando 说到老妇人的幽灵一直在缠绕着这座城堡,一众卫兵惶恐得打起颤来。

  场景2:城堡的庭院

  Leonora 心爱的不是伯爵,而是游吟诗人 Manrico。当她正在等待 Manrico 来临的时候,她告诉同伴 Ines 她在御前竞赛上邂逅 Manrico 并爱上了他,唱出歌曲“Tacea la notte placida”(一个宁静的夜晚)。Ines 警告她迷恋一个陌生人可能会有危险,Leonora 不以为然,唱出歌曲“Di tale amor, che dirsi”(此心不能言表)。这个时候,di Luna 伯爵出现,想向 Leonora 表示爱意。同一时间,远处传来 Manrico 的歌声“Deserto sulla terra”(战场上不可思议的命运),Leonora 以 为Manrico 来到,在黑暗中,Leonora 误认伯爵为 Manrico,并拥抱伯爵,这时候 Manrico 来到,指责 Leonora 不忠,她解释只是误会。当伯爵知道他是 Manrico,便怒斥他是敌人 Urgel 伯爵的部下,并跑到后院决斗起来。

第2幕:吉卜赛人

   场景1:在比斯开(Biscay)的吉卜赛人营地

  吉卜赛人一边打铁工作,一边在合唱“Vedi! le fosche notturne spoglie'”(看吧!夜幕已揭开),Azucena 苦思着她那个因为身为女巫而被烧死母亲。

  Azucena 向她的儿子 Manrico 解释他的身世(因为 Manrico 幼年已离开 Azucena 闯荡,故此他对于自己的身世并不清楚)。她唱出歌唱“Stride la vainpa!”(熊熊烈火),说起当年她为了替母亲报仇,偷走了伯爵的儿子并把他烧死,但事后仔细想清楚,惊觉她混乱中误把自己的儿子烧死了。Manrico 对于自己的身世即时大感困惑,Azucena 慌张地佯言自己每当想起可怕的往事都会胡言乱语,并重申自己是他的母亲,刚刚才为他疗伤,是作为母亲爱他的表现。(Manrico 在先前与伯爵的决斗中放过了伯爵,但事后遭赶到的伯爵部下所伤)

  Azucena 问他为何没有杀死伯爵,他唱出歌曲“Mal reggendo all'aspro assalto”(当我把敌人击倒)忆述当他正想杀死伯爵的时候,天上有一把奇怪的声音制止了他。Azucena 力劝他下次一定不可再手下留情。

  使者随来讯息,说 Leonora 以为 Manrico 被杀,伤心下决定要进入修道院当修女。尽管 Azucena 制止,Manrico 仍马上前往阻止 Leonora 。

  场景2:修道院外

  伯爵在修道院外等待机会把 Leonora 劫走,唱着思念她的歌曲“ll balen del suo soriiso”(你微笑时奇妙的光辉)。此时,Manrico 及他的部下赶到,并击败伯爵。

第3幕:吉卜赛人之子

  场景1:在军营外

  伯爵把 Manrico 的军营围堵,Azucena 在军营外徘徊,被伯爵的部下逮捕,怀疑她是间牒。Ferrando 认出她就是当年老妇人的女儿,Azucena 即时慌张起来,叫喊 Manrico 前来救她。伯爵知道她就是杀害弟弟的凶手,而且是敌人 Manrico 的母亲,故决定把她处决。

  场景2:在军营内

  Manrico 和 Leonora 准备举行婚礼,唱着歌曲“Ah si, ben mio”(啊,亲爱的恋人),但 Ruiz 传来 Azucena 将被烧死的消息,Manrico 激动地唱出“Di quella pira”(看那可怕烈焰),即时前往迎救,并安慰 Leonora 。

第4幕:处决

   场景1:在 Aliaferia 城堡

  Manrico 迎救母亲但战败被捕,Ruiz 将 Leonora 悄悄带到囚禁 Manrico 的高塔,唱出歌曲“D'amor sull'ali rosee”(爱情乘在玫瑰色翅膀)。远处传来一众僧侣为 Manrico 唱着的求主垂怜曲(Miserere)。Leonora 以自己的身体恳求伯爵饶过 Manrico 。伯爵高兴地答应,Leonora 伺机吞下毒药。

  场景2:在囚室内

  Azucena 想到自己即将被烧死,陷入极度惊慌的状态。Manrico 勉力安抚她,告诉她很快就可以返回山上的家园,唱着歌曲“Ai nostri monti”(回到我们的山上),Azucena 睡着了。

  这时候 Leonora 进来,告诉 Manrico 他们二人可以离开了。当 Manrico 要求 Leonora 一同离开的时候,Leonora 拒绝。Manrico 谴责她为了救自己而投奔伯爵,这时候毒药发作,Leonora 倒在地上,Manrico 才恍惚大悟,Leonora 为了保住清白,以死相救。伯爵在 Leonora 死前赶到,怒斥 Leonora 欺骗他,下令即时处决 Manrico。

  Azucena 此时候醒来,被伯爵拉到窗前看着已被处决的 Manrico。Azucena 疯狂大叫,道出 Manrico 正正就是伯爵弟弟的真相,终于为母亲报了仇,说罢气绝身亡。

  伯爵在当场绝望地尖叫。

四.《茶花女》

1〉基本信息

 作曲:威尔第

 剧本:法兰契斯可•马利亚•皮亚夫

 根据法国小说家兼剧作家亚利山大•杜玛(小仲马)戏剧“茶花女”改编而成

 首演:1853年03月06日,意大利威尼斯凤凰剧院

2〉主要角色

 薇奥莉塔•瓦蕾莉(Violetta Valery) 高级交际花 女高音

 阿弗列德杰尔蒙(Alfredo Germont) 乡下富农之子 男高音

 乔治3杰尔蒙(Giorgio Germont) 乡下富农 阿弗列德之父 男中音

 弗洛拉(Flora Bervoix) 薇奥莉塔闺中密友 次女高音

 卡斯东子爵(Gastone) 男高音

3内容赏析

《茶花女》是威尔第的「通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其余两部是《弄臣》及《游唱诗人》),它所获意大利人的欢迎也是不亚于《游唱诗人》。   

这是根据1852年法国的作家小仲马(Alexandre Dumas)的戏剧「茶花女」( La Dame  aux Camelias)而写成。这部歌剧充满着优美的咏叹调,其出现密度之高,使得和比才的《卡门》一样,成为美歌集一般,即使不太明白剧情,但绝对不会感到有「冷场」,所以,它也是很好的欣赏入门的歌剧.  

威尔第的三幕歌剧《茶花女》于1853年在威尼斯进行首演,虽然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而遭到失败,但它很快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出色艺术效果的巨著,并由此成为各国歌剧院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难怪《茶花女》的原作者小仲马要说:"五十年后, 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   

《茶花女》的意大利名称为Traviata,原意为"一个堕落的女人"(或"失足者"),一般均译作"茶花女"。歌剧描写了十九世纪上半叶巴黎社交场上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薇奥列塔。她名噪一时,才华出众,过着骄奢淫逸的妓女生活,却并没有追求名利的世俗作风,是一个受迫害的妇女形象。虽然她赢得了阿尔弗雷德·阿芒的爱情,但她为了挽回一个所谓"体面家庭"的"荣誉",决然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使自己成为上流社会的牺牲品。  

剧情:薇奥莱塔原是周旋于巴黎上流社会的名妓,为青年阿尔弗莱德真挚的爱情所感,毅然抛弃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到巴黎近郊与阿尔弗莱德共同酿造爱情的蜜。但是,阿尔弗莱德的父亲乔治欧激烈反对,强要她承诺与他的儿子断绝来往。为了顾全阿尔弗莱德的家庭和幸福,她决心牺牲自己的爱情,忍受着内心的极大痛苦,重返风月场。阿尔弗莱德误以为她变了心,盛怒之下,在公开场合羞辱了她。薇奥莱塔信守对乔治欧的诺言,未向自己的情人道破真情,但患有肺病的身体承受不了这一致命打击,就此卧床不起。不久,乔治欧良心发现,把全部真情对儿子言明。但当阿尔弗莱德回到薇奥莱塔身边,她已经奄奄一息了,疾病和不公正的社会夺去了她的爱情和生命。  

 音乐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调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现了中期威尔第歌剧创作的基本特点。序曲采用第二幕中的爱情主题和下行的悲怆动机,对全剧作了提纲挈领的概括。第一幕的《饮酒歌》,是以单二部曲式为基础的分节歌,轻快的舞曲节奏,明朗的大调色彩,以及贯穿全曲的大六度跳进的动机,表现阿尔弗莱德借酒抒发他对真诚爱情的渴望和赞美,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薇奥莱塔的咏叹调,则表现女主人公复杂微妙的心理矛盾。前半部分表现她初次感受到爱情时内心的波动,音调诚挚、直率;后半部分表现她对爱情的大胆追述和渴望,大跳的音调反映了她内心抑制不住的喜悦。终场的二重唱,是一个感人的音乐场面,第一段中近乎口语式的急切语调,是这一对久经磨难的情人终又重逢时狂喜而激动心情的描写;第二段的分节歌洋溢着浪漫曲的抒情气质,抒发他们对爱情和幸福的向往。但后来,与阿尔弗莱德热情奔放的旋律交织一起的微奥莱塔声部中,出现了半音滑行的痛苦呻吟的音调,并逐渐发展扩大,最后占据了主导地位。威尔第应用这种对比手法,刻划了垂死的薇奥莱塔对爱情至死不渝的追求,揭示了歌剧深刻的悲剧主题,具有震撼人心的戏剧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7a64011f18583d049645997.html

《威尔第通俗三部曲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