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发布时间:2020-02-19 21:31: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诗中___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___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2)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1)阴阴;又

2)思乡。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要仔细阅读每一句内容,了解诗句的意思,明确描写的对象,并能够概括其特征。阴阴写的是杨柳的特点,字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2)这类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任何一首诗歌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写的,所以字里行间一定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做此类题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故答案为:(1)阴阴  

2)思乡。

【点评】谐音,汉人送客至灞桥,折柳赠别。在古代诗歌中是典型的意象,多表达怀人思乡,惜别留恋之意。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等等。另外,柳还可以是美好家园的象征,如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幂无重数

2诗歌阅读

湖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湖:指洞庭湖。中流:指江心。湘烟:指雾霭。楚田:指田野。

1)诗歌前三句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离人独上洞庭湖一句中的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 1)雾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营造了一种凄冷、凄清的意境。

2是独自的意思,这里是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孤独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解析】【分析】(1)结合诗歌第一、二联分析。这几句写"湖口"所见:先是放眼湘江水岸,看到暮霭、芦苇、田野:接着远眺云梦,但见飞雪、去雁:最后注目孤舟离人。一切景语皆成情语。飞雪暮霭,迷漫着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四野茫茫,更显出离人的伶仃;大雁孤飞,象征着友人旅途的寂寞艰辛。据此可知这几个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冷、凄清的意境。

2)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李频在湖口送别友人离去,结合诗歌前四句分析,傍晚时分,湘江水流在暮霭的笼罩之下更加浩渺,两岸漫无边际的芦苇连接着广袤的田野。严冬快要过去了,大雁冲起云梦泽的积雪,准备往北飞去了。在这样的日子里,友人来到洞庭湖边登上了北去的航船。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没有人陪伴,一路上该是多么的寂寞孤独呀,这里的是独自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孤独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故答案为:雾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营造了一种凄冷、凄清的意境。

⑵ “是独自的意思,这里是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孤独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点评】此题考查理解古诗意象及意境的能力。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牢记常见意象的含义,如: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等等。做题时,还要在理解诗意、把握诗歌感情的基础上分析、理解古诗的意象。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意境的能力。

考查赏析古诗炼字的能力。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昼梦南风等意象可知,这首诗写的是夏季的生活场景。

2)本诗中字用得好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答案】 1)青苔;绿树

2字用的好,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南风这个旧相识的顽皮可爱,也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解析】【分析】(1)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筛选具体的意象填写作答。这首诗写夏季的生活场景主要用青苔”“绿树”“昼梦”“南风等几个意象。据此可填写作答。

2)诗句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中的字,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将南风赋予人的情态,写南风这个旧相识吹开了房门,吹动书卷的情景,写出了南风的顽皮可爱,表达了诗人闲适惬意的心境。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青苔 绿树

⑵ “字用的好,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南风这个旧相识的顽皮可爱,也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意象。答题时应注意,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炼字。答题时应注意,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潮平两岸阔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2)对这首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B. 诗的颔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 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 全诗写景逼真,虚实结合,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答案】1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视野也因之开阔。

2D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品味经锤炼的字的妙处。潮平两岸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和写法的理解。A项、首联:写诗人在船上,停泊在北固山下,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住在北固山还未到故乡,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有误;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颈联,不是颔联,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使人顿生惆怅之情错误;C项、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 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有误。D项正确,故选D

故答案为:(1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视野也因之开阔。(2D

【点评】(1)本题考查品味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可以从字的词性或运用的修辞或其他方法入手,然后根据运用的方法来分析该词表达的效果。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和写法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各个选项的说法,再和原文相关词句比照,字斟句酌归纳辨析正误。D项无误。

5古诗阅读鉴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抒发满腹愁绪时,写到了哪些景物?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 1)杨花,子规

2)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解析】【分析】(1)此诗首句用比兴手法,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西。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故答案为:杨花,子规;

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6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此诗中“___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____”一语则点明了暮春时令。

2)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1)阴阴;残花落尽

2)通过描写春日的美景,又采用拟人手法,将无形的卷风化为可追逐之物,表达了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

【解析】【分析】(1)诗的前两句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叙写的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其中的阴阴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残花落尽点明了时令——暮春时节。

2)诗句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的意思是:昨天晚上一夜春风吹起了我的思乡之梦,在梦中我再一次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叙写和煦的春风,像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而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强烈地抒发了诗人的思念家乡的情怀。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阴阴 残花落尽

通过描写春日的美景,又采用拟人手法,将无形的卷风化为可追逐之物,表达了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认真阅读,正确理解指定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即可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7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野望

(宋)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 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注】湾:水流湾曲的地方。

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2)抒发了作者悠闲(闲适)惊喜(喜悦、喜爱大自然)之情。

【解析】【分析】(1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的意思是:无边秋色,森森寒意透露在晴日照耀着的水湾;远远近近,映入眼中的是无数层叠起伏的峰峦。诗中所绘是在秋季,有山有水,描绘了一副满天秋色,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2)本诗所写景物冷晴湾”“青山,景色明朗,尤其要注意的是诗人用了一个字,将这些结合起来理解,即可了解诗人的惊喜、闲适之情。

故答案为: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抒发了作者悠闲(闲适)惊喜(喜悦、喜爱大自然)之情。

【点评】此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

8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1)作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季节的杭州?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答案】 1)杭州之秋。他写杭州之秋,一写灵隐寺赏月赏桂,一写高亭之上观钱塘江潮。

2)对杭州风物的热爱、赞美和眷恋之情。

【解析】【分析】(1月中寻桂子”“看潮头中秋节赏月尝桂子,看钱塘涌潮所以是秋季。

2)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对杭州风物的赞美和眷恋,对江南深深的热爱。

故答案为:杭州之秋。他写杭州之秋,一写灵隐寺赏月赏桂,一写高亭之上观钱塘江潮。

对杭州风物的热爱、赞美和眷恋之情。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内容,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回答。

本题考查的是诗人情感的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处境进行分析。

9古诗阅读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________”字为线索,以“________”季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 1)行;早春

2)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

【解析】【分析】(1)这首七言律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选取典型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生意盎然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诗结构上全诗以为线索,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2)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此题抓住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景物的特点描绘即可。

故答案为:行;早春

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生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基础上容易作答。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描绘的情景的想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进行作答。注意语言的连贯、流畅,想象要合理,语言要优美。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星星

臧克家

我爱听

人家把星

叫作星星。

夜空是另一个世界,

星星是它的子民,

谁也不排挤谁,

彼此密密地挨近。

它们是那么渺小,

渺小得没有名字,

它们用自己的光圈,

告诉自己的存在。

仰起脸来,

向着那白茫茫的银河,

一,二,三,你数!

呵,它们是那么多,那么多……

194684日午于沪

1谁也不排挤谁,彼此密密地挨近传达出诗人希望现实生活中________

2)诗人用星星象征________,二者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如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节诗中自己的光圈指什么?

4)这首诗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答案】 1)人与人之间要平等、友爱、团结合作

2)现实生活中的人民群众;都非常渺小,默默无闻;数量都很多

3)星星对夜空的贡献,象征人民对社会的贡献。

4)诗人通过对星星的描绘,表达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赞美了默默奉献的平凡的民众,号召人们应平等、团结,各尽其能,为社会做贡献。

【解析】【分析】(1)结合这首诗内容和主旨分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人通过托物言志的写法,寄托了诗人美好的理想和追求,透露出他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及对人民主宰的世界的热切期望。排挤 利用势力或手段使不利于自己的人失去地位或利益想把他的合伙人从挤出去。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互相排挤,而诗人创设的这个理想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没有排挤,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团结互助。据此分析答题即可。

2)结合诗歌内容和主旨分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人通过托物言志的写法,寄托了诗人美好的理想和追求,透露出他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及对人民主宰的世界的热切期望。把现实和理想联系起来即可知道诗人用星星象征现实生活中的人民群众;二者的共同之处比较多,如数量都非常多;都非常渺小,都很平凡,默默无闻等。

3)星星虽然很渺小,但也有自己的光圈,也能给浩渺的夜空做出自己的贡献,联系其象征意义可知,自己的光圈” 也象征人民对社会的贡献。

4)结合诗歌写作背景和诗歌内容分析,诗人给我们创设了一个理想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他们互相帮助,团结合作,每个人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诗人之所以创设这个理想的境界,就是他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满。据此理解答题,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人与人之间要平等、友爱、团结合作

现实生活中的人民群众;都非常渺小,默默无闻;数量都很多

星星对夜空的贡献,象征人民对社会的贡献。

诗人通过对星星的描绘,表达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赞美了默默奉献的平凡的民众,号召人们应平等、团结,各尽其能,为社会做贡献。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涵的能力。答题时要在理解诗歌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体会诗句的内涵。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诗歌的形象一定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而要把握诗歌的象征意义,则需要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关键语句的能力。答题时要在理解其表面意义的基础上再结合诗歌的象征意义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主旨的能力。分析诗歌的主旨,要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的意象来确定诗文的感情基调,从诗歌所表现的意境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诗词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大多较为含蓄,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

【附诗歌鉴赏】

    《星星》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人通过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自己深切的感受。诗歌赞颂了大自然中茫茫银河里不可胜数的星星,它们是那样的纯洁、无私,寄托了诗人美好的理想和追求,全诗采用了象征的手法,以星星象征广大的人民群众,它们亲密无比、纯真团结。星星虽然渺小,但它们却用它们的光圈,驱赶黑暗和邪恶,充分展示了它们的存在和价值。从诗人对星星的赞美中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的历史作用的深刻认识,同时又从诗人对星星所聚居的另一个世界的赞美中,透露出他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及对人民主宰的世界的热切期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81cc74f54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b.html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