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0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发布时间:2020-06-23 14:37: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20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一、人物品评篇

()(2019·达州改编)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一十四》,有删改)

________________

①脱粟:吃糙米饭。②艺:种植。③曩:从前。④发:打开。⑤橐(tuó):布袋的一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御史诣学宫     诣:

(2)属吏咸伏谒          咸:

(3)迁淳安知县          迁:升迁

(4)宗宪子过淳安        过:路过

2.下列选项中,与“倒悬之”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何陋之有(《陋室铭》)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D.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解析】“倒悬之”的“之”是代词,意为“他”。A.宾语前置的标志;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代词,他;D.助词,的。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昨天()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买了二斤肉。

(2)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从前胡公巡察所辖各地,下令经过的地方不要提供陈设之物招待()

4.海瑞在民间人称“海青天”。在“苍蝇、老虎一起打”的今天,请结合《孟子》中关于“大丈夫”的看法与选文,谈谈老百姓心中的“青天”应该是怎样的人。

【示例】“青天”应是像海瑞“独长揖”一样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的人,就像《孟子》中所说的“威武不能屈”;“青天”应是像海瑞“布袍脱粟”一样清正廉洁的人,就像《孟子》中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附参考译文: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乡试中举,(海瑞)代理南平县教谕。御史来到县学学舍,属下的官吏都跪地拜见,唯独海瑞只作揖(不下拜),说:(按规定)在御史台谒见御史,应当用属官的礼节,()这个厅堂是师长教诲生员的地方,不应该屈膝下跪。(海瑞)升任淳安县知县后,在任期间穿布衣,吃糙米饭,让家中老仆种菜自给。总督胡宗宪曾经告诉别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买了二斤肉。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怨恨驿吏,把他倒吊起来。(有人报告海瑞,)海瑞说:从前胡公巡察所辖各地,下令经过的地方不要提供陈设之物招待()。现在此人的行装非常奢华,一定不是胡公的儿子。(海瑞)打开(他的)行囊,有数千两金子,收缴国库里,派人骑快马(把这件事)报告给胡宗宪,胡宗宪无法加罪(海瑞)

()(2019·江西改编)

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________________

①嫚:侮辱。②瘳(chōu)(伤、病)痊愈。③使酒难近: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④见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⑤股肱: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单于/尝为书嫚吕后

B.欲/以为御史大夫

C.上默/然惭

D.故/特召君耳

【解析】C.“上默然惭”的主语是“上”,根据主谓断开的原则,应该是“上/默然惭”。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是时殿上皆恐                 是:

(2)人有言其贤者                    贤:贤能,有才能

(3)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闻:听说

(4)季布为河东守                    为:担任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

(2)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陛下因为一个人的赞誉就召见我,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让我离开。

4.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季布的性格特点。

①季布劝阻吕后讨伐匈奴;②季布劝说文帝要明辨是非。性格:刚正不阿(直率、勇敢)

附参考译文:

汉惠帝的时候,(季布)担任中郎将。匈奴王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而且出言不逊,吕后大为恼火,召集众将领来商议这件事。上将军樊哙说:我愿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齐声)说:好。季布说:樊哙这个人真该斩首啊!当

年,高皇帝率领四十多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再说秦王朝正因为对匈奴用兵,才引起陈胜等人起义造反。直到现在创伤还没有治好,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在这个时候,殿上(的将领)都感到惊恐,吕后因此退朝,终于不再议论攻打匈奴的事了。

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停留了一个月,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妄誉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的赞誉就召见我,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让我离开。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世的深浅了)皇上默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过了很久才说道:河东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见你罢了。

 

()(2019·唐山三模)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选自《元史》,有删改)

________________

①楮(chǔ)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③戾:凶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读书不辍    辍:

(2)夜则闭户        户:

(3)旧尹莫敢诘问    莫:没有谁

(4)去官十年        去:离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C)

A.①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  ②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B.①追而还之            ②曲肱而枕之(《〈论语〉十二章》)

C.①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  ②其真无马邪?(《马说》)

D.①犹为立碑颂德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

【解析】A.介词,在;B.连词,表顺承;C.代词,他/助词,表示加强诘问的语气;D.介词,替。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2)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

4.选文第一段表现了张养浩哪些可贵的品质?

拾金不昧,勤学苦读。

5.选文第二段记述了张养浩一心为民的两件事,请概括第二件。

严厉惩处危害百姓的杀人犯李虎等人。

附参考译文:

张养浩,宇希孟,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一次出门,碰到有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张养浩)十岁的时候就不停地读书,他的父母担心他过于辛劳,制止他这样做。张养浩白天就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暗自读书。

山东按察使焦遂听说了这件事,推荐()为东平学正。等到他被选授为堂邑县尹,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相互劝诫说:不要对不起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暴虐凶狠,危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没有谁敢过问这件事。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

 

()(2019·石家庄28中模拟)

【甲】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馀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濡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权为笺与曹公,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彻军还。

【乙】窦宪字伯度,拜车骑将军,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宪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以纪汉功,纪威德也。

【丙】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少文高尚不仕,悫年少,问其所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少文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劫相拒十馀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________________

①濡(rú)须:水名,今称运漕河,古代江淮间交通要道。②馀:同“余”。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悫年十四/挺身与劫相拒/十馀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弓弩不得妄发   妄:随便,任意,随意

(2)公宜速去        宜:应当,应该

(3)曹公语诸将曰    语:告诉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①权乃自来      ②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B.①权为笺与曹公  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C.①刻石以纪汉功  ②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D.①问其所志      ②其正色邪?(《北冥有鱼》)

【解析】A.竟然;B./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C.用来/因为;D./表示选择。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生的儿子应当像孙权一样,刘景升的儿子就像猪狗啊!

(2)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

和北单于在稽落山交战,大胜单于。

5.请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其形象,谈谈对你修身做人方面的启示。

【示例】孙权:不畏强敌,英武果敢。我们在生活中也不应对人有所畏惧,要立身刚正。

附参考译文:

【甲】曹操进攻濡须口,坐油船,夜里渡河到洲上。孙权用水军包围曹军,抓获三千余人,淹死的曹军也有几千人。后来孙权几度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竟然亲自驾船从濡须口进入曹营。诸将都以为是挑战者来了,准备攻击。曹操说:这一定是孙权想要亲自见识我的军队。命令严整军队,不得随意射箭。孙权走了五六里,回去的路上演奏欢快的乐曲。曹操远远地看见舟船军队仍然严明整肃,不禁脱口叹道:生的儿子应当像孙权一样,刘景升的儿子就像猪狗啊!孙权回去后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春水就要涨起来了,您应该快点离去。又附一张小纸条说:您还没死,我就不得安宁。曹操告诉众将领说:孙权不会欺骗我。于是撤军回去了。

【乙】窦宪字伯度,官任车骑将军,和北单于在稽落山交战,大胜单于。窦宪于是登上燕然山,距离边塞三千多里,在石碑上刻字,用来记录下汉朝的功绩,记录下军队的威德。

【丙】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少文性格高尚,不肯做官,宗悫年少时,(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说:希望能乘长风破万里浪。宗少文说:你如果不能富贵,一定会破坏我家的门户。他的哥哥宗泌娶妻,刚进门那天的夜里遭到抢劫,宗悫当时十四岁,挺身与劫贼搏斗,十几个贼人都被分散开,不能进入房内。

 

()(2019·河北仿真卷)

【甲】李广与望气王朔语,曰:自汉击匈奴,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校尉材能不及中,以军功取侯者数十人。广不为人后,然终无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耶!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者乎?广曰:吾为陇西太守,羌尝反,吾诱降八百余人,诈而同坑。曰:莫大于杀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也。

(选自《汉书》)

【乙】武帝即位,左右言广名将也,由是入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时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广俱以边太守将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曲行阵,就善水草顿舍,人人自便,不击刁斗自卫,幕府文书,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自便。不识曰:李将军极简易,其士亦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虏亦不得犯我。

(选自《后汉书》)

________________

①望气:指望气家。这类人通过观察住宅或面相之报预测吉凶。②中:这里指中等,一般。③相:命相。④羌:我国古代西部的少数民族之一。⑤祸:罪过。⑥未央卫尉:官名。掌管未央宫的警卫。下文“长乐卫尉”即掌管长乐宫的警卫。⑦将屯:带兵驻守。⑧行:行军。⑨部曲:军队的编制。⑩顿舍:停留止息。刁斗:可容一斗粮的铜锅。昼炊饭食,夜击巡逻。幕府:军队的司令部。省:简化。远斥候:在远处布置侦察兵。虏:对敌人的蔑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岂尝有所恨者乎   恨:遗憾

(2)左右言广名将也      左右:身边大臣

(3)及出击胡            及:到,等到

(4)虏亦不得犯我        得:能够,可以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①以军功取侯者数十人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①诈而同坑             ②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C.①由是入为未央卫尉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①我军虽烦扰           ②故虽有名马(《马说》)

【解析】A.介词,凭借/动词,认为;B.连词,表顺承;C./对;D.虽然/即使。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祸莫大于杀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也。

罪过没有比杀害已经投降的人更大的,这就是将军您得不到封侯的原因了。

(2)李将军极简易,其士亦逸乐,为之死。

李广军中规章命令十分简易,他的士兵也轻松愉快,都乐于为他拼命。

4.两篇选文表现出李广的哪些优点?

善于反思(或能自省),善于治军(或治军简省)

附参考译文:

【甲】李广和望气家王朔说:从汉朝出击匈奴以来,我没有一次不在其中的,然而各校尉才能达不到一般水平,凭借军功取得侯爵的有几十人。我李广没有落在人家的后面,然而最终没有封地,什么原因呢?难道我的命相不该封侯吗?王朔说:将军自己回想一下,曾经有过遗憾的事吗?李广说:我做陇西太守的时候,羌人曾经反叛,我引诱他们八百多人投降,用欺骗的手段坑杀了他们。(王朔)说:罪过没有比杀害已经投降的人更大的,这就是将军您得不到封侯的原因了。

【乙】汉武帝即位,身边大臣都说李广是名将,于是(皇上)把他调入朝廷任未央宫卫尉,而程不识当时也是长乐宫卫尉。程不识以前与李广都是边郡太守兼领驻防。等到出击匈奴时,李广行军没有严格的部队编制和行列阵势,靠近水草丰美的地方就驻扎下来,各人起居自便,夜间也不击刁斗巡逻,幕府中公文表册一律从简,然而也在远处布置侦察兵,未曾遇到危险。程不识整顿军队的编制和行列阵势,晚上要击刁斗巡逻,军吏办理公文表册非常严明,士兵起居要严格遵守规定,不能自行方便。程不识说:李广军中规章命令十分简易,他的士兵也轻松愉快,都乐于为他拼命;我的军队虽然规章命令繁多,敌人却也不能侵犯我。

 

二、读书学习篇

()(2019·南充改编)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________________

①还(xuán):同“旋”,转身。②炯戒:明显的警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好:喜欢

(2)或谓君不善学       或:有的()

(3)君但识之而不思之   但:只是

(4)虽欲改励           虽:即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①其友李生问之曰    ②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B.①何谓之善学也?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C.①择善而从之        ②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①以昭炯戒          ②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解析】A.代词,他/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怎么/什么;C.连词,表顺承;D.连词,用来/介词,凭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

凡是老师所讲的,我全都能记下来,这难道不也是善于学习吗?

(2)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王生更加生气,不回答李生的话,自己转身就跑开了。

4.结合选文与《送东阳马生序》,谈谈你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示例】①不怕困难,敢于吃苦,勤奋努力,不自我满足;②勤思好问,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附参考译文:

王生喜欢学习,却方法不对。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全都能记下来,这难道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没有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怎么能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加生气,不回答李生的话,自己转身就跑开了。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学习别人好的地方,是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于千里之外,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吗?学习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不然等到你年纪大了,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作警诫。

 

()(2019·福建改编)

师川外甥奉议:别来无一日不奉思。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

________________

①奉议:官名,即奉议郎。②奉思:思念。③前承示谕:不久前你告知我。④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⑤半古之人: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想侍奉之余   之:

(2)诚能如是        是:这样

(3)然学有要道      然:但是

(4)令心意不驰走    走: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一定能抛开人世间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

(2)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

必须要推辞掉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才能够全心用功。

4.《虽有嘉肴》与本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虽有嘉肴》侧重论述学和教是相互促进的,本文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专心致志。

附参考译文:

师川外甥奉议:分别以来,()没有一天不思念()。春风柔和温暖,()()在侍奉父母之余,一定能抛开人世间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不久前你告知我:自然应该用十年的时间,涵养心性,探求至道。()每次咏叹这句话,如果()真的能够如此,足以追上并匹配古人。但是学习有要紧的方法,读书必须是一个字一句话,自己(根据书中所言)探求自己的事,才能够见识到古人用心的地方,这样就不白白用功了;而且()要在学习之道上有所提升,必须要推辞掉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才能够全心用功。读书先要扫净屋子,点起香,让心意不乱跑,才能理解明白书中所说的话。少年的志气正是强健之时,时时能够像这样做,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就必定能获得一倍的收获。你的性情和见识聪颖有悟性,一定能够理解这些道理,所以详细地全部告诉你。

 

()(2019·唐山模拟)

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又好大言,自负太过,谩骂无择。诸先辈皆侧目,戒勿与往来。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平生不治经学,爱读史书以及诗文词集,传奇说薄之类,靡不览究。有时说经。亦爱其斑驳陆离,五色绚烂。

________________

①寝陋:丑陋。②易:轻视。③赴:这里是探求的意思。

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少长,虽长大      虽:虽然

(2)或当食忘匕箸            或:有时

(3)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      咸:

(4)乃善诵耳                善:擅长,善于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①乃善诵耳                  ②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①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C.①戒勿与往来                ②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D.①传奇说薄之类              ②山川之美(《答谢中书书》)

【解析】A./于是,就;B.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因为;C./给;D.助词,的。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好大言,自负太过,谩骂无择。

()又喜欢说大话,自负得过头,不管谁都敢骂。

(2)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板桥每次读一本书,一定要读千百遍。

5.读了本文后,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示例】读书贵在勤奋,人不可貌相等。

附参考译文:

郑板桥小的时候跟随他的父亲学习,没有其他老师。小的时候没有特别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稍微长大了些,虽然长大了,容貌丑陋,人们都轻视他。()又喜欢说大话,自负得过头,不管谁都敢骂。许多长辈都瞧不起他,告诫别人不要和他来往。但是他读书能够自己刻苦,自己激愤,自己确立观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自己不断深钻细研,从浅到深,从低到高,从近到远,来探求古人学问深奥的地方,酣畅地表现他没有全部显示出来的性格、才能。人们都说板桥读书善于记忆,却不知道他不是善于记忆,而是善于背诵罢了。板桥每次读一本书,一定要读千百遍。在船上、马上、被子里,有的时候吃饭忘记了勺子、筷子,有的时候面对客人没有听到他们的话,甚至忘记了自己说的话,都是在记忆书上的内容,默默地诵读。书还有不被记住的吗?

()平生不研究经学,喜欢读史书以及诗文词集,传奇小说之类的书籍,没有不阅览研读的。有时谈经,也喜爱它的斑驳陆离、多姿多彩。

 

()(2019·包头改编)

【甲】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乙】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________________

①道:引导。②强:劝勉。③庸:功劳。④说:同“脱”,解脱。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故君子之教喻也   故:所以

(2)师逸而功倍          而:连词,表转折,但是

(3)又从而庸之          从:跟从

(4)及其久也            及:等到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

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

(2)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引导而不强迫服从能使师生关系融洽,劝勉而不压制能使学生学习时容易接受,启发而不说尽能使学生思考。

3.说说【乙】文是怎样阐明“进学之道”的。

先以“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对比,强调善学者自我努力的重要性;再以“攻坚木”设喻,强调善问者发问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4.我们学过的《虽有嘉肴》也出自《礼记·学记》,你如何理解其中“教学相长”这一观点?

“教学相长”是指学与教相互促进。通过学习,丰富学识,促进教学;在教学中,发现不足,又会促进自己深入学习。

附参考译文:

【甲】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又知道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做别人的老师。所以君子教育和诱导学生,靠的是引导而不是强迫服从,是劝勉而不是压制,是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引导而不强迫服从能使师生关系融洽,劝勉而不压制能使学生学习时容易接受,启发而不说尽能使学生思考。能使师生关系和谐,使学习容易成功,使学生善于思考,就可以说是善于诱导了。

【乙】善于学习的人,教师花的精力不多而收效很大,跟着教师学习又感激教师。不善学习的人,教师花的精力很多而收效很少,跟着教师学习却埋怨教师。善于发问的人,如同砍伐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砍的地方砍起,随后才砍木材的关节,久而久之,关节随手就可以砍开了;不善发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这都是进学的一些方法。

 

()(2020·预测)

】王念孙,字怀祖,高邮州人。……既罢官,日以著述自娱,著《读书杂志》。于古义之晦,于抄写之误,皆一一正之。一字之证,博及万卷,其精于校雠如此。又以邵晋涵先为《尔雅正义》,乃撰《广雅疏证》,日三字为程,阅十年而书成,凡三十二卷。其书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扩充于《尔雅》《说文》,无所不达。然声音文字部分之严,一丝不乱。盖藉张揖之书以纳诸说,而实多揖所未知,及同时惠栋、戴震所未及。

】刘羽冲,沧州人也,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院,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________________

①校雠:校对。②藉:借助。③经年:一年以后。④沟洫(xù):沟渠。

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阅十年而书成(经历)

B.其书就古音以求古义(探求)

C.自谓可将十万(率领)

D.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会合)

【解析】D.会:适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A.①乃撰《广雅疏证》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B.①盖藉张揖之书以纳诸说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C.①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②为宫室之美(《鱼我所欲也》)

D.①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  ②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解析】A.于是,就/竟然;B.表目的,来/因为;C./为了;D.在。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罢官,日以著述自娱,著《读书杂志》。

(王念孙)被罢官后,每日以著书自我娱乐,著有《读书杂志》。

(2)恒独步庭院,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

(刘羽冲)常常在庭院中独自漫步,摇头自言自语说:“古人怎么会欺骗我呢?”

4.结合王念孙、刘羽冲不同的治学态度,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王念孙为考证一字而博涉万卷,持之以恒,严谨治学,值得推崇;刘羽冲盲从典籍,泥古不化,落得可悲下场,我们要引以为戒。

附参考译文:

】王念孙,字怀祖,高邮州人。……被罢官后,每日以著书自我娱乐,著有《读书杂志》。有些古书的意义非常晦涩,也有一些是抄写时的错误,(王念孙)都一一地考证改正出来。(有时)一个字的考证,要涉及万种书,(王念孙)的校对精确到这种地步。(王念孙)又因为邵晋涵先写了《尔雅正义》,于是撰写了《广雅疏证》,每天以三个字为限,经历了十年才写成这本书,一共三十二卷。他的书通过古音来探究古义,旁征博引,扩充了《尔雅》《说文》,没有一处不通达。尤其是声音文字部分非常谨严,一丝不乱。大概是借助了张某所辑的书,又包容了众多的说法,然而其实()所辑录的许多是人所未知的,同时代的惠栋、戴震都比不上他。

】刘羽冲,是沧州人,性格孤僻,喜欢讲古制,实际上根本行不通。他偶然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以后,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这时有地方土匪军队造反,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军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伏案读了一年,又声称可以把千里瘠土改造成良田。画了图劝说州官。州官也喜欢多事,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从此刘羽冲闷闷不乐,常常在庭院中独自漫步,摇头自言自语说:古人怎么会欺骗我呢?像这样每天说个几千几百遍,只说这六个字。不久便在抑郁中病死。

 

(十一)(2020·预测)《精骑集》序

秦 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qiān)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________________

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个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推敲几遍。⑥勒:编。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B)

A.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一见辄能诵    辄:立即,就,便

(2)比读《齐史》      比:等到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数万疲弱的士兵。

4.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来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

少时读书:“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或“少而不勤”。后来治学:“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或“长而善忘”。

5.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

①不能倚仗自己天资聪颖就不用功学习。②要注重后天的努力,勤于学习和总结,善于吸收前人的智慧来提升自我。③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要主动想办法解决。

附参考译文:

我年少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默写它,也不会有多大的错误。然而我依仗这样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欢和巧言善辩、喝酒的人交往,十天一个月之内,没有几天在看书。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

近几年来,我学习非常勤奋,以此来惩戒自己,后悔以前的所作所为。然而聪明智慧已经衰竭,大概比不上从前的十分之一二。每阅读一件事,一定会在心中反复推敲几遍,()合上书后就感到茫然不知,(这样)反复多次仍然记不住,所以虽然有勤奋刻苦的辛劳,却常常荒废在善忘上。

唉!损害我的学业的,常常是这两种情况。等到读《齐史》,看到孙搴回答开邵的词句中说: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数万疲弱的士兵。心中赞同这种说法,于是摘取了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中的语句,摘录若干条,编辑成几卷,取名为《精骑集》。

唉!年少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

 

三、叙事说理篇

(十二)(2019·梧州改编)

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________________

①帝:指汉高祖刘邦。②子房:指张良,字子房。③饷馈:军饷。

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项羽不然  然:这样

(2)夫运筹帷幄之中     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3)不绝粮道           绝:断绝,隔绝

(4)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为: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

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出真实的情况。

(2)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

()杀害有功绩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

4.“刘邦论三杰”的话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要善于选用人才、尊重人才、重用人才。

附参考译文:

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出真实的情况。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就把它(城池、土地)赐给他们,与天下共享利益;项羽不是这样,()杀害有功绩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刘邦说:你只知道这一个方面,却不知道另一个方面。(就拿)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来说),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打仗一定胜利,攻占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够任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位范增而不任用(),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

 

(十三)(2019·凉山改编)蛛与蚕

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黄口灿然,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躯。然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天子衮龙,百官绂绣,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吐经纬织成网罗,会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或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

(选自《雪涛小说》,有删改)

________________

①衮(gǔn)龙:龙袍。②绂绣:一种官员的礼服。③枵(xiāo)腹:空腹。

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躯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我固自杀   固:固然,本来

(2)遂为文章     遂:然后,接着,就

(3)孰非我为     孰:哪一个

(4)而以自饱     以:用来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

然而你巧妙的技艺,正好用来自杀,()不是太愚蠢了吗?

(2)为人谋或为汝自谋,宁为我!

替别人打算,还是替自己打算,()宁可为自己!

4.文中的蛛与蚕分别指的是哪一类人?

蛛:指利己不利世的人。蚕:指利世不利己的人。

附参考译文:

蜘蛛对蚕说:你饱食终日,一直到老。丝吐成经纬(织成茧),颜色黄白灿烂,于是将自己裹缚。养蚕的妇人将你们放进沸腾的水中,抽出长丝,(你们)就丧失了性命。然而你巧妙的技艺,正好用来自杀,()不是太愚蠢了吗?蚕回答蜘蛛说:我固然是自寻死路,()我所吐的丝就成了花纹和彩绣,帝王的龙袍,百官的礼服,哪样不是我做成的呢?你是空腹营造(),口吐经纬(的丝),织成罗网,在那上面等待着。看见蚊虫蜂蝶经过,没有不杀了它们而让自己吃饱的。巧妙是巧妙啊,多么残忍啊!蜘蛛说:替别人打算,还是替自己打算,()宁可为自己!啊,世界上像蚕一样而不像蜘蛛一样的人太少了!

 

(十四)(2019·德州改编)慧庆寺玉兰记

戴名世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有可感者,故记之。

________________

①朱先生:指朱彝尊,清初文学家,曾任史官。②幽潜:指幽居避世。③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

1.下列选项中,与“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B.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解析】例句的“以”意为“因为”。A.连词,表目的,来,用来;B.因为;C.按照;D.介词,用。

2.下列句子与“为人所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D)

A.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C.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D.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解析】例句是被动句。A.倒装句;B.倒装句;C.判断句;D.被动句。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

如果不是朱先生因有太史的名望而成为贵客的话,那么慧庆寺的玉兰,终究没有人知道。

4.文中写两处玉兰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通过两处玉兰花的对比,作者表达了不要被虚名迷惑,要靠自己的观察体悟来认识事物,以及只有潜心钻研,凭借真才实学才能走得久远的感悟。

附参考译文:

玉兰栽在佛殿的下面,一共有两株,好几丈高,大概有两百多年了。花开时,花朵密集繁盛,看上去就像堆砌的白雪。虎丘山也有一株玉兰,历来被人们称道。虎丘是繁华的游览胜地,游客来往众多,所以那里的玉兰花容易出名,其实()远远不如慧庆寺的这两株。如果不是朱先生因有太史的名望而成为贵客的话,那么慧庆寺的玉兰,终究没有人知道。过了很久,朱先生离开了,寺门白天也是关闭着,不再有人专为看花而来了。

我的寓所离慧庆寺一里多远,康熙四十六年的初春二月,我白天闲来无事,独自在野外漫步,便敲开寺门进去。时值玉兰刚开,茂盛繁密与过去一样。我赞叹花开花落,自有一定的时节,开谢盛衰的气运机遇各自适应自身的自然规律,原本与人世无关,并不因人对它的知遇与否而决定它的盛衰与否。现在虎丘的玉兰,形神逐渐衰败了,而在慧庆寺的依然如故,由此也可见虚名是靠不住的,而幽居避世的却可以保持久远。花虽然轻微,而所寓含的事物盛衰的道理还有让人可以感悟的方面,所以作文记下来。

 

四、讽谏劝辩篇

(十五)颜渊论御马

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矣。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躐席而起,曰: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诗曰: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善御之谓也。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

________________

①佚(yì):同“逸”,逃跑。②谮(zèn):中伤,说坏话诬陷别人。③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④躐(liè):超越。⑤趣:同“促”。⑥造父:周穆王的车夫。⑦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⑧组:丝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乡寡人曰    乡:同“向”,从前,先前

(2)昔者舜工于使人 工:擅长,善于

(3)然犹策之不已  策:用马鞭驱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①定公不悦,以告左右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①定公躐席而起         ②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C.①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D.①舜不穷其民           ②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解析】A.介词,把/介词,因为;B.连词,表示顺承关系/连词,表示转折关系,但是,却;C.代词,指代前文所说之事;D.代词,他的/助词,加强语气。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颜渊告退后,不一会儿,马棚的差役就报告说东野毕的马逃跑了。

(2)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从古到今,使自己的百姓走投无路而不发生危机的,从来都没有过。

4.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为政者要体恤民情,使百姓安居乐业(不能把老百姓逼得走投无路)

附参考译文:

颜渊陪鲁定公坐在台上,东野毕在台下驾驭马车。定公说:东野毕驾车(的技术),很好啊!颜渊说:好是好,但是他的马将会逃跑!定公(听后)不高兴,对旁边的人说:我听说君子不中伤别人。难道君子也中伤别人吗?颜渊告退后,不一会儿,马棚的差

役就报告说东野毕的马逃跑了。定公从座席上站起来,说:马上催促车马去召回颜渊!

颜渊到,定公说:刚才我说:东野毕驾车技术很好。您说:好是好,但是他的马将会逃跑了。不知道您是如何知道的呢?颜渊回答说:我以治理国家的道理知道的。从前舜善于任人办事,造父善于驾驭马车。舜不竭尽民力,造父不竭尽马力。因此,舜的时候没有因为受不了压迫而逃散或反抗的百姓,造父(手中)没有因为不服驾驭而逃跑的马。现在东野毕驾驭马,上车时把马缰绳勒得太紧,使马的身体过于挺直,让马左盘右旋、前后进退、缓行快跑耗尽了体力。然而却仍然不停地鞭打它,所以知道它会逃跑。

定公说:很好,可以进一步说说吗?颜渊说:野兽到了穷途末路,就要咬人;禽鸟到了穷途末路,就会啄人;人穷困到极点,就会变得相互欺骗。从古到今,使自己的百姓走投无路而不发生危机的,从来都没有过。《诗经》上说:手握缰绳如丝带,车旁两马像跳舞。指善于驾驭马车。定公说:是我的过错啊!

 

(十六)

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节选自《曾国藩家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    望:希望,盼望

(2)余服官二十年             服:做,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

A.①余为少慰             ②余不愿为大官

B.①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②戴朱缨宝饰之帽(《送东阳马生序》)

C.①可以处乐             ②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D.①太丰则吾不敢也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解析】A.因为/做;B.结构助词,的;C.连词,用法同“而”/用;D./却。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你年纪还小,千万不可以贪恋奢华,不可以习惯懒惰。

4.本段文字是作者用自身经历劝诫后辈的。他认为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做到勤奋、自持、能吃苦(或刻苦)

附参考译文:

家中来军营的人,都说你举止大方,我因此心里略感安慰。普通人大多希望子孙们能当大官,但我不愿(自己的子孙)当大官,只求能成为读书而明白事理的君子。勤俭自持,习惯劳苦,可以在安乐中生活,也可以在贫困中生活。这就是君子。我为官二十年,从来不敢沾染半点官僚习气,饮食起居,还遵循简朴的家风,特别简朴也可以,稍微丰盛也可以。太过丰盛我就不敢了。凡是官宦人家,由简朴到奢侈容易,由奢侈到简朴难。你的年纪还小,千万不可以贪恋奢华,不可以习惯懒惰。你读书写字不可以间断,早晨要早起,不要败坏我们从曾高祖就传下来的家风。

 

(十七)(原创)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选自《说苑》)

________________

①吴王:指吴王阖闾。荆:指楚国。②委身曲附: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前肢。附,同“跗(fū)”,脚背。③延:伸。④罢:停止,取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吴王欲伐荆 伐:讨伐,进攻

(2)告其左右曰 左右:在旁侍候的近侍近臣

2.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例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例句: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A.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B.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

C.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解析】例句中的“而”是连词,表转折。A.连词,表顺承;B.连词,表转折;C.连词,表并列;D.连词,表顺承。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

门客中有一个年轻人想进谏可是又不敢。

4.结合选文,简要说说吴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吴王是一个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知错就改的人。

附参考译文:

吴王想要攻打楚国,警告他的近臣们说:敢进谏的人处死!门客中有一个年轻人想进谏可是又不敢,于是他在怀里揣着弹弓、泥丸,在王宫的后花园游走,露水湿透了他的衣服,像这样(连着)几天。吴王对他说:你过来,苦于什么事要把衣服沾湿成这样?(年轻人)回答说: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在高处鸣叫,吸饮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螳螂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前肢,想捕捉这只蝉,但不知黄雀在它旁边;而当黄雀伸着脖子想要啄螳螂时,却不知道我的弹丸在它下面呢。这三个都只考虑到眼前利益,却不考虑身后的祸患。吴王说:说得好啊!于是就取消了这次出兵。

 

(十八)秦攻邯郸

秦攻邯郸,十七月不下。庄谓王稽曰:君何不赐军吏乎?王稽曰:吾与王也,不用人言。

庄曰:不然。父与子也,令有必行者,有必不行者。曰去贵妻,卖爱妾,此令必行者也;因曰毋敢思也,此令必不行者也。守闾妪曰:其夕,某孺子内某士。贵妻已去,爱妾已卖,而心不有欲。今君虽幸于王,不过父子之亲;军吏虽贱,不卑于守闾妪。且君擅主轻下之日久矣。闻三人成虎,十夫楺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王稽不听。军吏穷,果恶王稽、杜挚以反。

秦王大怒,而欲兼诛范雎。范雎曰:臣,东鄙之贱人也,开罪于楚、魏,遁逃来奔。臣无诸侯之援,亲习之故,王举臣于羁旅之中,使职事,天下皆闻臣之身与王之举也。今愚惑或与罪人同心,而王明诛之,是王过举显于天下,而为诸侯所议也。臣愿请药赐死,而恩以相葬臣,王必不失臣之罪,而无过举之名。

王曰:有之。遂弗杀而善遇之。

(选自《战国策》)

________________

①庄:秦国人,佚庄。②王稽:秦国将领。③闾(lǘ):里巷的门。④范雎(jū):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

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君何不赐军吏乎     赐:赏赐

B.今君虽幸于王            幸:宠信

C.且君擅主轻下            擅:善于

D.今愚惑或与罪人同心      愚:谦辞,用于自称

【解析】C.擅:独揽权柄。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①王举臣于羁旅之中  ②今君虽幸于王

B.①臣无诸侯之援        ②而王明诛之

C.①果恶王稽、杜挚以反  ②而恩以相葬臣

D.①不如赐军吏而礼之    ②而为诸侯所议也

【解析】A.介词,在/介词,表被动;B.结构助词,的/代词,指范雎自己;C.同“已”,已经/介词,用;D.连词,表顺承。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吏虽贱,不卑于守闾妪。

下级军官虽然身份微贱,总不会低于看门的老太婆。

(2)王曰:有之。遂弗杀而善遇之。

秦昭王说:“有道理!”于是没有杀范雎,而且仍然厚待他。

4.具有智慧的佚庄对事情很有预见性,范雎凭借自己的辩才而免祸,都体现了高超的劝谏艺术。请根据选文简要分析他们劝谏的艺术性。

【示例】佚庄:运用类比的方法,用故事给王稽讲道理,表达了防微杜渐、将事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的深刻道理。范雎:站在对方的角度,为了对方的利益着想,关键时挑明了处死自己对秦王毫无好处的事实,从而使自私的君王为自己免祸。

附参考译文:

秦兵攻打邯郸,经过十七个月的苦战也没攻下。佚庄对王稽说:您为什么不赏赐下级军官呢?王稽说:我和君王之间(彼此互相信赖),他人的进言起不了作用。

佚庄说:不是这样的,即使是父子关系,也有下令一定实行和不能实行的分别。假如说丢掉娇妻,卖掉爱妾,这就是一道能够实行的命令,假如说想也不想自己的妻妾,就是一道必然不能实行的命令。看守大门的老太太曾说闲话:那天晚上,那年轻媳妇带来一个野男人。娇妻已经走了,爱妾也已经卖了,而(父亲)不应该说不许有思念之情。现在阁下虽然很得君王的宠信,但是君臣关系不能超过父子的骨肉至亲;下级军官虽然身份微贱,总不会低于看门的老太婆。况且阁下仰仗君王的宠信,平日一直轻视属下。常言道:三个人说有虎,大家就会相信有虎;十个人说大力士可以折弯槌,大家也会相信是事实。众口一词,就可以使事物迁移变化、不翼而飞。所以说,不如赏赐诸将加以优遇!王稽不听从。(不久)诸将处在困境时,果然有人返回秦国,控告王稽和杜挚已谋反。

秦昭王大怒,想要把范雎一起处死。范雎说:我只不过是东方乡间一草民,由于在楚国、魏国犯了法,才逃到秦国来。我并没有诸侯的支援,也没有亲友在秦国朝中。大王能在我流浪时加以重用,托付以军国大任,天下的人都知道我的出身与大王的举动。如今我遇到谗言,有人认为我和罪人同心,而大王要在明面上杀我,这样大王错误地重用了我这件事就会显露于天下,必然会招致天下诸侯的议论。所以我愿意服毒自尽,并且恳请大王恩准以宰相之礼埋葬我。这样,大王虽然处我以死罪,也不会落得一个误用重臣之名。

秦昭王说:有道理!于是没有杀范雎,而且仍然厚待他。

 

(十九)(2019·扬州改编)

仇香者,陈留人也。至行纯嘿,乡党无知者。年四十,为蒲亭长。民有陈元,独与母居。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母早时守寡,养人遗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母涕泣而起。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元感悟,卒为孝子。考城令王奂闻之曰:枳棘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乃以一月俸资香,使入太学。

________________

①至行:高尚的德行。②嘿:同“默”,闭口不说话。

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为蒲亭长       为:担任

(2)奈何以一旦之忿        以:因为

(3)卒为孝子              卒:最终

(4)考城令王奂闻之曰      闻:听说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有陈元,独与母居。

有个叫陈元的老百姓,一个人和母亲同住。

(2)乃以一月俸资香,使入太学。

于是(王奂)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

4.仇香是如何劝说陈元的母亲及陈元的?

【示例】①劝说陈元母亲时讲了两点,一是从陈元的生活起居看,陈元不是恶人;二是陈元母亲辛苦养育陈元,现在状告陈元,抛弃了多年辛苦。②劝说陈元时亲自到他家去,教导他伦理孝道。

附参考译文:

仇香,陈留人,有高尚的德行,()沉默寡言,乡里无人知道他。四十岁时,担任蒲亭亭长。有个叫陈元的老百姓,一个人和母亲同住,他的母亲向仇香控告陈元忤逆不孝。仇香吃惊地说:我最近经过陈元的房舍,院落整理得干干净净,耕作也很及时,说明他不是一个恶人,只不过教化没有达到罢了。你年轻时守寡,抚养孤儿,劳苦一生,而今年纪已老,怎能因为一时的恼怒,抛弃多年的勤劳和辛苦?陈元的母亲哭泣着起身告辞。于是仇香亲自来到陈元家里,教导伦理孝道。陈元感动省悟,终于成为孝子。考城县令王奂听说了这件事,说:荆棘的丛林,不是鸾凤栖身之所,百里之内的县府官职,不是大贤的道路。于是(王奂)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

 

(二十)(2019·秦皇岛模拟)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

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钟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选自《资治通鉴》)

________________

①会田:会猎。田,同“畋”,打猎。②寇:入侵者。③来朝:前来朝拜。指小国君王对大国君王表示服从的朝拜。④河:黄河。⑤祭北门:面对徐州的北门祭祀求福。因为燕在徐州之北,所以只能祭其北门。⑥备:戒备。⑦岂特:哪里只是。特,仅,只。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   渔:捕鱼、打鱼

(2)道不拾遗              道:道路

(3)惠王有惭色            惭:惭愧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①则楚人不敢为寇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①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  ②征于色,发于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①尚有径寸之珠            ②得之则生,弗得则死(《鱼我所欲也》)

D.①徙而从者七千余家        ②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解析】A./对;B.介词,在;C.助词,的/代词,它;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但是。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

像齐国这样大的国家怎么会没有宝贝呢?

(2)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

我所认为的宝贝和大王你的不同。

4.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请结合文章说说其作用。

将魏惠王以珍珠为宝与齐威王以人才为宝进行对比,突出了人才的重要性(或:突出了齐威王重用人才的形象)

附参考译文:

齐威王和魏惠王在郊外会猎。魏惠王说:齐国也有宝贝吗?齐威王说:没有。魏惠王说:我的国虽然小,尚且有直径一寸左右的珍珠,能照亮车前车后各十二辆的珠子有十枚。像齐国这样大的国家怎么会没有宝贝呢?

齐威王说:我所认为的宝贝和大王你的不同。我的臣子有个叫檀子的,让他守南城,楚人就不敢为寇入侵,泗河旁的十二个诸侯国都来朝拜;我的臣子有个叫盼子的,派他守卫高唐,赵国人就不敢往东在黄河上捕鱼;我的官吏中有个叫黔夫的,派他守徐州,燕国人就会面对徐州的北门祭祀求福,赵国人就会面对徐州的西门祭祀求福,迁移过来要求居住于齐国的有七千多家;我的臣子有位叫钟首的,派他防备盗贼,就会做到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这四个臣子,能照耀千里,哪里只是十二辆马车呢!魏惠王露出惭愧的神色。

五、写景抒情篇

(二十一)(2019·金华改编)洗心亭记

天下闻寺数十辈,而吉祥尤章章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始予以不到为恨,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既周览赞叹,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彤焉如巧人画鳌背上物,即之四顾,远迩细大,杂然陈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

征其经始,曰僧义然。啸侣为工,即山求材。槃高孕虚,万景坌来。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忧人处之,百虑冰息。鸟思猿情,绕梁历榱。月来松间,雕缕轩墀。石列笋虡,藤蟠蛟螭。修竹万竿,夏含凉飔。斯亭之实录云尔。

然上人举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某记。

(选自《刘禹锡集》)

________________

①吉祥尤章章:吉祥寺尤为著名。②弭:消除。③槃(pán):回旋,弯曲。④坌(bèn):并,一起。⑤榱(cuī):椽子。⑥墀(chí):台阶。⑦虡(jù):古代悬挂钟或磬的架子两旁的柱子。⑧飔(sī):凉风。⑨然上人:指义然。上人,对僧的尊称。⑩挹(yī):同“揖”,作揖。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标三处)

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 恨:遗憾

(2)修竹万竿              修:修长

(3)既志之                志:记述

(4)故名洗心              故:所以

3.下列选项中,与“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的“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C.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D.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解析】例句中“于”为介词,“在”的意思。A.向,引出对象;B.介词,在;C.对于,引出对象;D.比,表示比较。

4.有同学认为,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语,本文中又有“忧人处之,百虑冰息”之句,此亭可叫“息心亭”。请你比较“息心”“洗心”的内涵,说说刘禹锡为何将此亭命名为“洗心亭”。

【示例】“忧人”“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指耽于尘世俗务、患得患失之人,或极力追求名利、处心积虑之人,“息心”指平息他们的世俗名利之心;“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四周之景令人心思变得恬淡、纯净,“洗心”指人们都可以在此洗去心灵上的尘埃,重获心灵的自由和活力。相比较而言,“洗心”更契合刘禹锡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气质。

附参考译文:

天下著名的寺庙有数十座,而吉祥寺尤为著名。(吉祥寺)傲立名山,俯瞰长江,(西为)荆州山水,(东南是)吴地风光,山水交织,灿烂如锦绣。起初我以没到过这里为遗憾,今天来了才消除了遗憾,满足了愿望。既而在山上四处游览观光,赞不绝口,在竹石之间最佳处寻到新亭,红彤彤的仿佛能工巧匠所画的鳌背上的神物。登亭四望,远近大小景物纷纷呈现在眼前,(优美的风光)令人目不暇接。

我询问修建此亭的经过和始末,有的人说:有一个叫义然的僧人,发动僧侣一起动手,因势象形,就地取材,建亭于此。该亭盘曲高耸,气象万千,山中景象,尽收眼底。词人置身此地,意境常新;僧侣置身此地,随遇而安;忧郁的人置身此地,一切烦恼停息。飞鸟思归,猿猴依恋,在亭子的梁椽之间,鸟飞猿攀随处可见。明月照在松林及雕镂的窗户和台阶上。巨石上悬挂着钟磐的木架,藤蔓像蛟龙一样依附缠绕着。有修竹万竿,夏季有凉风吹拂。这就是这个亭子的真实记录。

僧人义然手持如意向我作揖行礼说:既然写了篇文章记录它,何不再给它取个名字,让它传播更远呢!我凭靠这个亭子环视了一下四周,认为没有不适宜的地方。不仅赏心悦目又能让人心里清净,所以命名为洗心。唐穆宗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禹锡记。

 

(二十二)(2019·贵州改编)沧浪亭记(节选)

苏舜钦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佑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箕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________________

①阜(bù):同“埠”,码头。②并(bàng):同“傍”,靠近。③纵广:纵横。④杠(gāng):独木桥。⑤亏蔽:掩映。⑥钱氏:指吴越王钱镠。⑦坳(ào):低洼。⑧碕(qí):弯曲的堤岸。⑨榜(bàng):摇桨,划船。⑩幅巾:男子用布包头,不戴帽子,古人认为这是很随意的装束。洒然:畅快的样子。箕:坐时臀部着地两腿分开前伸,形如箕。踞:蹲坐。形骸:身体。汩汩:沉浮。磨戛:折磨。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①其地益阔     ②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B.①旁无民居     ②居无何(《周亚夫军细柳》)

C.①水之阳又竹   ②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

D.①不亦鄙哉     ②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解析】A.更加/好处;B.住房/经过;C.水的北面/太阳;D.目光短浅。

3.修建沧浪亭之前,作者经历了哪些过程?

①拜访郡学,发现东面的弃地。②探寻周边情况。③寻访主人,并买下了它。

4.《与朱元思书》中,吴均由山水美景引发了人生感怀——“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请摘抄本文中思想情感、表达作用都与之相近的句子。

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附参考译文:

一天拜访学宫,向东看到草树郁郁葱葱,高高的码头,宽阔的水面,不像在城里。循着水边杂花修竹掩映的小径,向东走数百步,有一块荒地,方圆约五六十寻,三面临水。独木桥的南面更加开阔,旁边没有民房,四周都是林木,相互掩映。询问年老的人,说()是吴越国王的贵戚孙承佑的废园。从高高低低的地势上还约略可以看出当年的遗迹。我喜爱这地方,来回地走,最后用四万钱购得,在北面弯曲的提岸构筑亭子,叫沧浪。南面是竹北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没有穷尽。澄澈的小河、翠绿的竹子,阳光、阴影在门窗之间交错相接,尤其是在有风有月的时候更宜人美丽。

我常常划着小船,穿着轻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畅快玩乐忘记回去。或坐着把酒赋诗,或蹲着仰天长啸,即使是隐士也不来这里,只与鱼、鸟同乐。身体已然安适,神思中就没有了烦恼;所听所闻都是至纯的,如此人生的道理就明了了。回过头来反思以前沉浮在名利场,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相计较,同这样的情趣相比较,不是太庸俗了吗!

 

(二十三)游虎丘小记

李流芳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________________

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钓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游人尚稀       尚:

(2)然终不若山空人静      然:表转折,然而

(3)尝秋夜坐钓月矶        尝:曾经

(4)相与趺坐石台          相与:一起,共同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

在风亭月榭之间,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奏乐唱歌点缀其间,并不使人厌恶。

(2)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只不时听见佛塔的风铃之声,以及(看见)佛灯在林梢间若隐若现罢了。

4.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说“见虎丘本色耳”,你认为虎丘的本色是什么?结合全文回答。

夜色静美。作者在文章中写到月色下虎丘上无人往来的安静,如“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

附参考译文:

我在初十那天到了郡中,当晚就游览了虎丘。月色很美,游人也还不多,在风亭月榭之间,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奏乐唱歌点缀其间,并不使人厌恶。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前往更能会意。()曾经在秋夜坐在虎丘山顶的钓月矶上,天色昏暗,无人往来,只不时听见佛塔的风铃之声,以及(看见)佛灯在林梢间若隐若现罢了。又在今年春天,和无际一起到这拜访仲和。半夜之时,月亮出来了,不见人影,我们一起盘膝坐在石台之上,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便觉得悠然之心与周围之清景同在了。我一生中造访虎丘也就两次,(也就这一次)见到了虎丘的本色。

(二十四)所好轩记

袁 枚

所好轩者,袁子藏书处也。袁子之好众矣,而胡以书名?盖与群好敌而书胜也。其胜群好奈何?曰:袁子好味,好葺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珪璋彝尊、名人字画,又好书。书之好无以异于群好也,而又何以书独名?曰:色宜少年,食宜饥,友宜同志,游宜清明,宫室花石古玩宜初购,过是欲少味矣。书之为物,少壮、老病、饥寒、风雨,无勿宜也。而其事又无尽,故胜也。

虽然,谢众好而昵焉,此如辞狎友而就严师也,好之伪者也。毕众好而从焉,如宾客散而故人尚存也,好之独者也。昔曾晳嗜羊枣,非不嗜脍炙也,然谓之嗜脍炙,曾晳所不受也。何也?从人所同也。余之他好从同,而好书从独,则以所好归书也固宜。

余幼爱书,得之苦无力。今老矣以俸易书凡清秘之本约十得六七。患得之,又患失之。苟患失之,则以所好名轩也更宜。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

________________

①珪璋彝尊:珪璋(guī zhāng),古代两种贵重的礼器。彝(yí)尊,古代祭祀用的青铜酒器。②狎友:关系密切而行为不庄重的朋友。③曾晳(xī):名点,孔子的学生,曾参的父亲。④脍炙(kuài zhì):切细的肉和烤熟的肉。

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今老矣/以俸易书/凡清秘之本/约十得六七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盖与群好敌而书胜也  敌:相比,竞争

(2)过是欲少味矣         是:

(3)患得之               患:担心

(4)则以所好归书也固宜   固:本来

3.下列选项中,与“而胡以书名”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C.以残年余力(《愚公移山》)

D.以为顺流下矣(《河中石兽》)

【解析】例句中的“以”为介词,“用”的意思。A.介词,因为;B.介词,用;C.凭借;D.以为。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书之好无以异于群好也,而又何以书独名?

对书的爱好与对其他的爱好没什么区别,为什么独独因为爱好书而命名“所好轩”呢?

5.众多的爱好中,袁枚为什么把读书的爱好置于其他的爱好之上?

①其他爱好的趣味都有所限制,只有读书的乐趣不受限制,无穷无尽;②其他的爱好是依从别人,只有爱书是依从自己。

附参考译文:

所好轩,是我藏书的书房。我的爱好很多,为什么要用自己对书的爱好来命名所好轩呢?那是因为和其他的爱好相比,我对书的爱好更强烈一些。为什么我对书籍的爱好超于所有嗜好之上呢?说起来,我喜欢美食,喜欢修建房屋,喜欢游玩,喜欢结交好友,喜欢花竹泉石,喜欢珪璋彝尊这些贵重的礼器酒器,喜欢名人字画,当然还有书。对书的爱好与对其他的爱好没什么区别,为什么独独因为爱好书而命名所好轩呢?那是因为:少年时才能好美色,肚子没饱才能好美食,交朋友必须找志同道合的,出去游玩最好在清明节前后,对宫室花石古玩的爱好也就是在刚购买的时候,没过多久就不新鲜了。而书这种东西,无论是少壮、老病、饥寒、风雨,不受限制,爱好无有止境,所以更胜一筹。

即使是这样,拒绝其他的爱好而加倍爱好书,就像是谢绝了关系密切而行为不庄重的朋友,去寻找严厉的老师一样,爱好得有点假。结束了其他的嗜好而加倍爱好书,就像是宾客在席间散去而老朋友留了下来,爱好得有些偏狭。从前曾晳特别爱吃羊枣,也不是不吃烤肉,但是说他爱吃烤肉,曾晳却不接受,为什么呢?(是因为)依从了大家共同的爱好。我其他的爱好是依从别人,只有爱书是依从自己。所以把我的所好归于书也就是本来应该的了。

我小时候就喜欢书,可惜那时苦于无法得到。现在我老了,用俸禄买书。宫廷中收藏的所有图书,我差不多收藏了十分之六七。以前担心得不到书,现在我又怕丢了书。只是怕丢失这一点,以所好命名我的书屋也更加是应该的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958c33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1b.html

《2.2020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