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话里的勒浪

发布时间:2016-11-10 16:54: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昆山话里的“勒浪”、“勒”、

“勒浪”、“勒”、”是昆山人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高频率词语,只要多注意观察,这三个词用法和意义还是有所区别的。

“勒浪” 大多情况下表示“在”,如“嫩勒浪糊调哉!(你在马虎做事。)有时候也表示“正在做”,如“吾勒浪吃饭”(我在吃饭。)、“嫩勒浪做啥?”(你在干嘛?)

“勒”有两个意思:①字意同,如鱼和肉鱼勒肉”字的意思,同“勒浪”、“浪”,如“你在哪里?”可以说成“嫩勒(勒浪、浪)啥场化?”

“浪”有“在”的意思,用法同“勒浪”、“勒”;还有一个意思“上”,如说天上天浪山上山浪水面上水浪等。

昆山人的口语中,字在很多情况下都读成,而且不仅是现在,古代吴语小说中,也都写成。晚清小说《九尾龟》里就有这样的写法:赛过是戏台浪格三花面,一时一样面孔,才做得出格。戏台上说成是戏台浪凳子上说成是凳子浪报纸上说成报纸浪历史上说成历史浪墙头上说成墙头浪边上点说成边浪点等等,应该是昆山闲话里一个明显的特点。
  但是昆山话里“上”和“浪”不能划等号,比如“上厕所不说成是浪厕所,每当字作为动词使用时,就读成上厕所当然是动词,还有像上班上山上坟上梁等这些都是动词,就都读。而一旦字作为方位词出现时,就读成了,如昆山俗语:席子浪滚到地板浪(勿分高低之意)。
  其实有一个相当简单的办法,可以来分辨昆山话什么情况下读、什么情况下读:当字出现在词组前面,就正常读,如上班上台上当,如果字放在词语的末尾,就读这个音,如网船浪台子浪

需要说明的是,一旦浪(上)昆山话里用来表示人或事物位置的勒(在)字相组合后,成为勒浪这个常用词时,的词性就变了,成了意为正在”“这里”“那儿这些与时间和地点有关的词了。晚清的吴语小说《海天鸿雪记》,就有这样的用词:昨夜头勒浪(正在)轮船浪个辰光,已经有点头痛哉。”“故歇个官是实在呒做头哉。就是倪实梗,举人中末中勒浪(这里)哉,阿有啥用场啊?《九尾龟》里:格搭墙头浪有招纸贴好勒浪(那儿),勿然末奴落里会晓得呢?而如今在昆山话中,勒浪依然是常用的,如:王伯伯啊勒浪屋里厢?勿勒浪。”“小赤佬勒浪作啥?勒浪房间里白相游戏。”“六点半哉,伊还勒浪店里厢加班,勿晓得阿转来吃夜饭。
  

一、特征词中的形容词

二、连缀形容词

甜:甜稀稀(略带甜味)、甜味味(甜得淳正)、甜津津(甜得有回味)

酸:酸济济(酸得不强)、酸溜溜(酸得微妙)

苦:苦答答(苦得难过)

辣:辣蓬蓬(辣得舒服)、辣豁豁(辣得微妙)、辣齐齐(略带辣味)

痒:痒徐徐(缓慢袭来)、痒稀稀(痒得不畅快)

滑:滑腻腻(滑得不爽)、滑塌塌(滑得留不住)、滑格思(滑中带涩)

硬:硬八八(硬中有软)、硬桥桥(不服贴)

软:软绵绵(柔软,柔和)、软冬冬(软得有弹性)

其他:臭烘烘、香喷喷、白搭搭、青奇奇、黄芡芡、绿澄澄、笑嬉嬉、哭比比、暗出出、凶巴巴。

副词

1. 你好 = 乃好

2. 大家好 = 大家好

3. 早上好 = 早阿

4. 吃饭了吗 = 饭阿吃勒

5. 吃过了 = 吃过哉

6. 还没吃呢 = 还朆吃勒

7. 不好意思 = 弗好意思

8. 麻烦你了 = 麻烦乃哉

9. 没关系 不要紧 = 弗碍个,弗要紧

10. 谢谢 = 谢谢

11. 不用谢 = 覅谢得个

12. 有人吗 = 阿有人阿

13. 我走了 = 我走哉哦

14. 再见 = 再会

15. 有空来玩 = 有空过来白相哦

16. 我来了 = 我来哉

17. 好久不见 = 长远弗见

18. 行不行啊 = 阿来赛阿/

19. 行的 = 来赛个

20.不知道 = 弗晓得

俗语

骂太平山门(指桑骂槐,不指名地骂人)

做花手心(暗里耍花招,使坏)

断链条活狲(坐立不稳,不安稳的人)

搞百叶结(胡搅蛮缠)

掐脱头葛苍蝇(遇事慌乱)

蚂蝗叮螺蛳(紧叮不放)

氽脱木排撩筅帚(丢西瓜拣芝麻)

门门勿落空(处处占便宜)

烂木头氽勒一浜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关亡讨口气(探人口风)

说嘴郎中呒好药

瓦爿部亦有翻身日

上歪一寸,下歪一尺

顺风背纤,逆风扯蓬

要保粘囡平安,常带三分饥寒

乌头风,白头雨

小暑热吼吼,大暑凉飕飕

破甏腌不出好咸菜

年轻苦,风吹过,老来苦,真正苦

金窠银窠,不及自家草窠(或不及屋里狗窠

棉纱线扳倒石牌楼

又做师娘(指巫婆)又做鬼(音居)

蜓蚰吃百脚(蜈蚣),各自有一法

出头椽子先烂

小鸡踏勿碎瓦,泥鳅翻勿起浪

荷叶包不住沙角

灯草勿能做拐杖

快马勿用鞭摧,响鼓(锣)勿用重锤

靛缸里捞勿出白布

鸭吃砻糠鸡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

俏眉眼做给瞎子看

吃素碰着月大

千年文书好合药

绣花枕头一包草

做一回憨大,学一回乖

顺风蓬勿要扯足

七石缸,门里大

屋请了个箍桶匠

炒虾等勿及红

老大多,打翻船

交人交心,浇树浇根

托人托仔皇伯伯

救仔田鸡饿仔蛇

新箍马桶三日香

摇仔半日船,缆绳也勿曾解

马夹呒不罩袖,说话呒不绕头

日里讲到夜里,菩萨还在庙里

含在嘴里怕烊,吐出来怕冷,咽下去怕鲠

伲子勿养爷,孙子啃阿爹

家里出仔绞家精,三缸清水六缸浑

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

商量北寺塔,兜转六城门

迷露开,晒得呆(迷露吴语指雾)

老伤酸痛,天要变动

春寒冻杀老黄牛

歇后语

先说前句,隐去后句,以示含蓄。例如:

汤罐里笃鸭——独出张嘴

台子底下打拳——出手勿高

郎中开棺材店——死活有进帐

老寿星插草标——卖老

麻将牌突勒河里——牌潮(下流、不知耻)

八仙桌浪第九位——轧不上

一粒米笃粥——米气也呒没

太湖里消(刷)马桶——野豁豁

老虫落勒书箱里——咬文嚼字

死人额骨头——推勿动

月亮里点灯——空挂名(明)

快刀切豆腐——两面光

自鸣钟断发条——金身勿活络

两个哑子困一横头——呒商量

阎罗王屋里贼偷——老鬼失匹

弄堂里拔木头直出直进

淘箩里坐笆斗笃定、稳妥

六月里穿棉鞋日脚(日子)难过

四金刚的琵琶(或称:棉花店里死老板)--勿能弹(谈)

什么叫尖团?下面每一对字,前后不同音,为分尖团,前一个是尖音,后一个是团音。

西

古代汉语是区分尖团的,后来越来越多的方言放弃了这种区分。吴语区原本都分尖团,近年上海在移民和普通话的冲击下,很多人已经不分。苏锡常三市的本地居民是大都分尖团的。苏州普遍分尖团;无锡市辖区完全分尖团,江阴基本完全区分,宜兴不分;常州市区老派区分尖团,中新派不分,溧阳、金坛基本上不分。

(五)有无翘舌音声母

官话中有翘舌音zhchshr和平舌音zcs两组声母,吴语原来也有这样的区别。

大约一百多年前,就有一些方言逐渐失去翘舌音声母,全都读成平舌音了。这种变化与尖团音的变化一样,也是由东西两头向中间扩展。常州可能在100多年前就已没有翘舌音,苏州约在100年前完成这一变化。但在评弹等曲艺中,仍保留翘舌音。现苏南地区中,只有常熟/张家港/江阴东南乡/无锡东乡/苏州郊乡还保留了翘舌音韵母。

隋唐宋元——平稳发展期

隋朝建立之后的700年间,建康等大城市相继被摧毁或衰落。苏州是唐朝江南道的道治所在,苏州又再次成为江南最大的城市。苏州话在这700年间,一直在慢慢发展变化。在南宋的时候,也受到当时杭州话的影响。

明清近代——辉煌期

明代开始由于江南地区的发达,较多苏州人能够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行业。其中读书是苏州人从事较多的行业。从唐代到清代,苏州地区的状元占有所有状元的很大的比例,明清一度达到五分之一。上层社会的精英中较多的也是苏州籍。苏白在明代从江南的流行语言成为士大夫的流行语言。昆曲评弹都以苏白为标准音,甚至一开始的京剧都曾使用过苏白。古人云: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之而雅,俗者,则随而俗之上层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的上层人物大多以苏州话为荣。甚至不同地区的人交流也有使用苏州话的。 另外,当时戏剧业开始发展,苏州话成了四大白话之一:京白、韵白、苏白粤白。姑苏城被大明士绅名流列为游学天下必得一游的五大都会之一,上至后妃宫眷、官宦妻女,下至民间匹妇乃至江湖艺女,更以穿着苏式服装,学说苏白,操唱吴歌,引为骄傲。尤其对各式妓女来说,衣必吴妆,话必苏白,擅长吴歌,成为必备之技能,非如此不足以自抬身价。苏州话在当时相当于江南民间的普通话[6]

清代开始出现了苏州话小说。《海上花列传》是最著名的吴语小说,作者江苏松江府人韩邦庆。全书由文言和苏白写成,对话皆用苏州方言是该书的鲜明特点,使用苏白也是19世纪兴起的吴语小说的共同特点。

到了民国时期,苏州话在上海的影响力最大。当时很多上海的有教养的人往往说苏州话,而不说上海话。民国很多小说也有大量的苏州话的痕迹。如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有很多苏州话词汇。苏州话也是第一批拥有拉丁字母拼音方案的方言。

建国后,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外来人口的涌入,苏州话使用没有往日频繁了。苏州话作为苏白,在历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可以说只有文人雅士或者有文化的高层诸公可以讲一口苏州话,是身份的象征。而今,普通话的推广使得地方方言尤其是吴语遭受前所未有的最低待遇。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国家推广普通话力度的增加和外来人口的压力,苏州话出现不同程度的式微。2011年,苏州城市商报对苏州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有些学生不使用苏州话甚至不会苏州话。苏州话面临断代危机。

20147月底,百度百科发生苏州话词条被篡改事件。该词条指出,苏州话属于北方方言,苏州口音的普通话应该作为新苏州话来看待,而老苏州话是通行于苏州偏僻农村的即将被淘汰的方言。并且进一步强调,苏州文化是落后文化,苏州文化对苏州的发展几乎没有贡献。此文一出,在网络上引发不小震动,激发了很多网友对苏州语言文化的关注。

今苏州话仍然在苏州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主要地位。苏州人民应该将苏州话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从春秋时代,就有吴国的名称。当地方言叫做吴语,是从地名来的。六朝时,吴声歌曲中的就用,这种说法一直用到现在,还留存在苏州郊县一些老农口中,并转声为。但那时的吴语总的来说和现代方言差距还很大。

从明代留存的小说、传奇、弹词、民歌、笑话等文献看,明清时代吴语面貌则与现代的苏州方言较接近。如冯梦龙编的《山歌》,就几乎完全是用吴语的。

到了清代,方言文献总量大增,成段成篇使用方言的很多。如清初的白话小说《豆棚闲话》第 10 虎丘山贾清客联盟里清客的话:我哩个生意,弗论高低,侪好同坐。得子时,就要充个豪杰;弗得时,囫囵是个臭疠。(我们的生意,不论高低,都可以同坐。得意时就要充个好汉,落魄时整个儿是个下三烂。)其中的我哩(我们)、个(的)、侪(都)等方言词,多数能在现代方言里找到。

到清末,现代化印刷业发展起来,出现了著名的长篇苏白小说,如《海上花列传》、《九尾龟》、《九尾狐》、《海天鸿雪记》等。《海上花列传》第一回中有:不多时,洪善卿匆匆出来。赵朴斋虽也久别,见他削骨脸,爆眼睛,却还认得。趋步上前,口称娘舅,行下礼去。洪善卿还礼不迭,请起上坐,随问:令堂阿好?阿曾一淘来?寓来哚陆里?(你母亲好吗?跟你一起来了没有?住在哪里?)朴斋道:小寓宝善街悦来客栈。无朆来,说搭娘舅请安。(我住在宝善街悦来客栈。妈没有来,说[让我]跟舅舅请安。)其中爆眼睛、娘舅、阿、阿曾、一淘、来哚、陆里、无娒、朆、搭等都是吴语,和现代吴语区别不大了。值得注意的是,对话中敬谦语使用得当,是现代人应该学习的。

民国时期,上海亦兴起了方言小说的热潮,其中很多作品都使用了苏白。这些作品深受江浙沪吴语地区读者的欢迎。

1、杠铃杠铃马来哉, 隔壁大姐转来哉, 买个啥个小菜, 茭白炒虾, 田鸡踏杀老蜗, 老蜗告状, 告畀和尚, 和尚念经, 念畀观音, 观音烧香, 烧不乌龟, 乌龟嚓屁, 嚓到xx嘴巴里。 吭铃吭铃马来哉, 隔壁大姐转来哉, 带点啥个土特产? 嘉兴粽子杭州篮, 葑门塘藕水莼菜, 娘搭送一眼,姐搭送一眼, 做做人情,娘亦欢喜姐亦爱。

2、苏州玄妙观,东西两判官, 东判官姓潘,西判官姓管; 东判官手里拿块豆腐干, 西判官手里拿块老卜干; 东判官要吃西判官手里的老卜干, 西判官要吃东判官手里的豆腐干; 东判官勿肯拨西判官吃豆腐干, 西判官勿肯拨东判官吃老卜干。

3、摇船、摆渡,摆到齐门宄角头,捡到一只挖耳头,扒扒囡囡各死孔头。

4、嗯啊嗯啊踏水车,水车里向有条蛇,游来游去捉行蟆。行蟆盘勒青草里,青草开花结牡丹 ,牡丹娘子要嫁人,石榴姐姐做媒人,桃花园里铺行嫁,梅花园里结成亲,爸爸喊我水红菱,姆妈喊我响铃铃。长手巾,揩房门,短手巾,揩茶盆,揩得房门茶盆亮晶晶个亮晶晶。

5、炒,炒,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被头。

6、小人要唱小山歌, 蚌壳里摇船出太湖, 燕子衔泥哆断海, 螃皮鱼跳过潼灵山。

7、小囡小囡不要哭, 肚皮饿了吃冷粥 咸鸭蛋,酱汁肉,小囡吃了还要哭?

8、嘛嘛驮,吃果果,爹爹转来割耳朵。称称看,二斤半,烧烧看,三大碗。爷一碗,娘一碗,还有一碗挺勒门角落里斋罗汉。罗汉勿吃荤,买个面筋囫囵吞。

9、补下来, 立起来, 淘淘米, 烧烧饭。 你吃几碗饭? 我吃两碗饭; 你吃几棵菜? 我吃两棵菜。 电灯挂起来, 票子挖出来, 清零框浪算算看: 冬菜冬菜大头菜, 香萝卜干咸橄榄。

10、落雨哉,打烊哉, 小八剌子开会哉。

11、小猫咪咪, 明朝初二, 买斤荸荠, 送把阿姨, 阿姨长,阿姨短, 阿姨头上一只碗, 碗里有块老卜干, 吃啊吃不完。

12、一只老虎一只猫, 一个跟之一个跳, 跳过是只大老虎, 跌倒是只偎灶猫。

13、一箩麦,两箩麦, 三手拍大麦, 劈劈啪,劈劈啪, 大麦熟,大麦香, 磨面做馒头, 馒头熟,馒头香, 雪白馒头请先生。

14、背缸倒缸, 咸菜真香, 卖脱咸菜, 买斗黄糠, 背缸倒缸, 黄糠好香, 野菜拌糠, 猪猡养壮。

15、编花篮,编花篮, 花篮里向有小囡, 小囡名字叫秀兰, 秀兰、秀兰编花篮, 匍下去,立起来, 匍下去,立起来,……

16、正月初一吃圆子,二月里放鸽子,三月清明去买青团子,四月蚕宝宝上山结茧子,五月端午吃粽子,,六月里摇扇子,七月莆扇拍蚊子,八月中秋剥剥西瓜子,九月登高去打梧桐子,十月剥开枣红小桔子,十一月太阳头里踢毽子,十二月年底搓圆子。

17、鹁鸪鸪,要做窠。 早上做,露水多; 点心做,热勿过; 夜里做,蚊子多; 想想还是明朝做。

一种方言好听与否,其实不在于是否易懂,而是主要取决于语调、语速、节奏、发音以及词汇等方面。吴语与湘语(指老湘语)是汉语七大方言语系中形成最早的方言,因此吴语至今保留了相当多的古音。吴语的一大特点在于保留了全部的浊音声母,具有七种声调,保留了入声。在听觉上,一种方言如果语速过快,抑扬顿挫过强,我们往往称这种话太硬;但如果语速过慢,缺乏明显的抑扬顿挫,我们往往称这种话太侉。苏州话语调平和而不失抑扬,语速适中而不失顿挫,在发音上,感觉是较靠前靠上,这种发音方式有些低吟浅唱的感觉。

评弹苏州话是较为老派的苏州话,同现在多数苏州人讲的口语是不一样的。凡是要说唱苏州评弹的人,首先要学的就是评弹苏州话。

从语音的角度来讲,评弹苏州话有几个明显特点:

1.带翘舌声母。

现在苏州市区的语言已经没有翘舌音。民国初年,老派苏州话里还存有翘舌音。如今只有在郊区以及评弹艺人的口中还听得见翘舌音。评弹苏州话保留着老派苏州话的这个特点。实际上,评弹音中的翘舌音的分布同普通话是不一样的,平翘之分一般以常熟一带的典型老派吴语的分法为准。

2.文白异读相对较多。

文白异读现象是吴语中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评弹的唱词中,由于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古代官话,所以文白异读比日常生活要多。许多日常生活中已经几乎不用的文读,在弹词中还有。另外,对于著名历史人物如像曹操刘备等人,他们说话要用所谓的中州韵,用的都是苏州官话,所以文读就更多了。

从用词造句的角度来讲,评弹苏州话交替用苏白和官白,从而来适应不同人物身份的需要。评弹中说表也就是叙述描写的部分,一般都是用苏白来表述。

如苏州闲话中常能听到的乐惠小乐惠(小乐胃)一说。有些人喜欢每晚几两老酒、一碟花生几只鸡爪,优哉游哉品尝咂摸,自称小乐胃,意思是胃里快乐适意。延伸出去,也指那些会过小日子之人,每天去园林吃吃茶、湖畔钓钓鱼,称为小乐惠,有安逸享乐之意。其实,此词原应为苏州旧时书场里的行话小落回

以前书场的说书人,表演到中途,往往要落一落书,歇一歇擦把脸,品一口茶润润喉咙。听众也可松弛一下,下座来走动或上厕所。因一回书暂时中断十来分钟,未正式落书,故称为小落回。小落回后,场外听白书之人,就可堂而皇之地进场,立着听书,偶有空位还可坐坐,拾个书屁股,过过小落回之后的舒畅安逸之瘾。以前苏州人听书的较多,小落回的说法也慢慢流传到了民间,只是时间一长缠夹不清,便以讹传讹,弄得面目全非。《简明吴方言词典》还听音生文,将小落回写成了小乐胃,使人误解。

苏州俗语出道,亦源自评弹界的行话。苏州人把某孩子长大成人,能走上社会自立了,而且在外兜得转,称为出道。苏州评弹最早的行会组织,是清代王周士组织的光裕社。当年光裕社刻有一本艺人手册《出道录》,里面除制定行规外,还有道训、经验总结、前辈艺人说唱艺术评介等。书中有一项光裕社规定:凡同业出道时,零贴三百文,领书本,待晚年终世,将书领丧费。艺徒凡学习评弹须拜师,学业有成,自己开始独立跑码头,要办拜师酒,称为出大道酒,并交纳出道费,购买一本《出道录》,表示永记师门规矩。

还有一俗语起爆头,是指事情正平稳正常地进行中,突然有人出来横插一杠。这也来自于评弹行话,说书人紧要关头突然惊堂木一拍,——啊呀呀——”“起爆头了,并且能与观众当时的情绪达成一种心理默契。起爆头过后,往往就要大落回了。说书先生在关键辰光,还喜欢卖关子来制造悬念,稍交待几句后就抱拳一拱: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档或明日请早来吊足观众胃口。卖关子流传到日常生活中,就是形容一些人,说话做事到要紧时,故意绕弯子兜圈子故弄玄虚。此外在评弹中,插科打诨的摆噱头,以及拼档跑码头软档等行话,也都传到了日常生活中成为俗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97c540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2.html

《昆山话里的勒浪.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