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发布时间:2019-05-28 21:50: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风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

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3.初步了解七言古诗篇幅长、容量大、用韵活的特点及岑参、杜甫诗歌的基本风格。

4.进行朗读训练,体会诗中的细节描写,精当地用词的作用。

教学重点:

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1.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在古代,因为交通不便,常常一别多年。因此,送别就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同学们能举出一些我们熟悉的送别诗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送别诗,那就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 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原籍南阳(今属河南),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曾两度出塞,晚年任嘉州刺史,史称“岑嘉州”,有《岑嘉州诗集》传世。

岑参的诗想象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具有浪漫主义特色。

三、 诗文研读。

1. 聆听感受。

(1) 播放录音,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读音。

(2) 读准字音。

岑参 散入

狐裘 锦衾薄

瀚海 阑干

羌笛 风掣红旗

2. 品读全诗。

(1) 齐读全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初步感知。

(2) 题解。

从诗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咏雪、送别。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的送别诗。

(3) 自由读,将写景与送别的过渡句用横线标出来。

明确:在“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处标示。

(4) 学生默读,理清思路。

送别人物:岑参送武判官

送别地点:轮台

目的地:京城长安

送别环境:冰天雪地

送别心情:百感交集

朗读基调:慷慨婉转

诗歌风格:豪放雄奇

(5) 诗文欣赏。

这首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判官可能是岑参的前任,为送他归京,诗人写下这首诗。

这首诗开篇就非常新奇,没有写白雪而先写风,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个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百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惟妙惟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见到此景的惊奇口吻。

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用得非常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表现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在这壮观的奇景辉映下,诗人从珠帘罗幕、狐裘锦衾、将军角弓、都护铁衣四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描写了这早雪带来的令人难耐的奇寒。

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画出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烘托出诗人的离愁别绪,这两句在全诗中起过渡作用。

接着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兼有寄情,以下就是正面写以白雪为背景的送别。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

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大雪封山,前路艰难,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印迹,诗人在想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是为其雪中行路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结束处尽显悠悠不尽之情。

(6) 齐读全诗-----深情诵读,尝试背诵。

四、 课堂小结。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五、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歌。

2.课后积累其他送别的古诗。

3.预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风狂雪早 雪景奇丽

咏雪 帐外帐内 生活苦寒

沙漠愁云 环境恶劣

宴请归客 辕门送行

送别

山路曲折 依依不舍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在中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而独占鳌头,被誉为“诗史”。他的诗作为中学生所熟知的有《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月夜》《春夜喜雨》等。这节课,我们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感。

二、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任校检工部员外郎,又被称为杜工部。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他的诗被后人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三、 整体感知。

1. 朗读。

学生先齐读,教师再范读。指导朗读,把握节奏、轻重、缓急。

(1) 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

这首诗诗句以七言为主,结合诗意一般可按四三言节拍朗读;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做如下安排:“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 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

前三节基本用降调,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

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千万”“大庇”“寒士”“呜呼”“何时”“受冻”等字重读,“死亦足”中“死”字拖长读音。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意。

欣赏朗读录音,领悟。学生自读。找学生读。

2. 内容概括。

(1) 学生自己提出难解的句子,大家讨论后明确。

(2) 分别用最精炼的短语概括1——3节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讨论后明确:秋风破屋(痛心疾首)——顽童抱茅(望茅兴叹)——屋破难眠(忧心忡忡)

四、 研读赏析。

1. 赏析第一节诗。

1)作者是如何描述秋风的?(怒号)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有何区别?

讨论明确:“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又运用了拟人手法。

2)“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

讨论明确:“卷”字好在很形象化,有力度。

(3) 描写茅草被卷飞的动词有哪些?运用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后面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画面。

(4) 给这一节加一个什么样的小标题?

讨论明确:“秋风破屋”。(板书)

2. 赏析第二节诗。

(1) 让学生描述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作者是什么心情?

讨论明确;诗人心情着急、发怒,无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到这种心情。

(2) 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形容自己?

讨论明确: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

(3) 群童为什么要抱走茅草?

讨论明确:群童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的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与其说杜甫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他生社会的气,是动乱的社会造成老百姓的贫困、灾难。

4)“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呢?

讨论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5) 给这一节加一个什么样的小标题?

讨论明确:“群童抱茅”(板书)

3. 赏析第三节诗。

过渡问题: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

(1) 给这一节加一个什么样的小标题?

讨论明确:“夜雨湿屋”。(板书)

(2) 看看第三节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讨论明确“雨脚如麻”的“麻”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破旧,很脏,很冷,很硬,并且还破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

4.赏析第四节诗。

(1)面对“夜雨湿屋”,作者此时的表现是什么?

(2)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

自然引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给这一节加一个什么样的小标题?

讨论明确:“祈求广厦”(板书)

(4)由此可见诗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讨论明确:(忧国忧民)。(板书)

五、 总结。

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他不仅写自己的不幸,而且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很多像他这样的人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这使读者眼前为之一亮。

六、 布置作业。

1. 结合自己的理解反复吟咏并背诵本诗。

2. 结合更多的杜甫资料,把学习这首诗的感想写下来,2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秋风破屋 (痛) 推己及人

群童抱茅 (叹)

夜雨湿屋 (怕)

祈求广厦 (愿) 忧国忧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a27647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14.html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