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电子产品现象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目录
严防电子烟精准围猎青少年..................................................................................................................1电子警察抓拍乌龙事件也是安全提醒..................................................................................................3电子警察可以有,配套服务要跟上......................................................................................................5披着“电子外衣“的烟早该被揭穿......................................................................................................7严禁学生带电子产品进课堂,说到就要做到......................................................................................9
严防电子烟精准围猎青少年
101日起,深圳最新“控烟令”正式开始实施。新修订版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中,通过明确吸烟的概念——指使用电子烟、持有点燃或者加热不燃烧的其他烟草制品,将使用电子烟纳入了吸烟的范畴。记者在一家网络购物平台上输入“电子烟”,发现月销上千笔的店铺达150余家,其中销量排名第一的店铺月销14万笔,一个月的最低销售额为1386万元。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和味道。它是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气后让用户吸入。在电商平台,电子烟被包装成“戒烟神器”“健康减害”“时尚酷炫”的爆款,尤受部分青少年的追捧。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2019年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指出,“毫无疑问,电子烟有害,应当加以管理”。世卫组织非传染性疾病预防部

门强调,“进行监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阻止向非吸烟者和青少年推销电子烟。”
哈佛大学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在分析美国主流的75款电子烟后发现,近1/4的样本含有与大肠杆菌和衣原体相关的细菌毒素,近80%存在真菌毒素。
今年央视“3·15”晚会发出消费预警:电子烟危害人体健康。去年,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烟草专卖局曾发布通告,其中提到国内还没有电子烟行业标准,并且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
走笔至此,不能不援引一句曾经的流行语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两部门下达的禁令至今犹如纸上谈兵,几无下文。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有的商家在微信公众号里,将电子烟与考试、恋爱等年轻人认为“实在”的话题扯到一起;在一些地方,电子烟销售实体店甚至开到了中小学校附近,也没有相关部门牵头去“禁止”——至少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是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而电商平台上那些看起来很“酷”的电子烟虚假宣传,似乎也没有丝毫收敛的意思。
今年722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谈到了电子烟的危害,特别指出电子烟容易通过时尚的方式诱导青少年吸烟,对其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此,国家卫健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电子烟监管的研究,计划通过立法的方式,对电子烟进行监管。
现在,深圳最新“控烟令”正式开始实施。这方面地方性法规的落地,固然令人称道,但其监管范围毕竟相对有限。所以,加快国家层面的立法步伐迫在眉睫。对电子烟的监管亟待工信部、卫健委、食药监管等部门联合出台相应措施,方可终结当下资本与厂家联姻,电子烟野蛮生长,电商平台疯狂造势、制造噱头的乱象。
如何保障公共利益与公众健康?唯有找到电子烟产业和二者之间的平衡点,才能打破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尴尬局面,防止青少年遭到电子烟的精准围猎。
电子警察抓拍乌龙事件也是安全提

521日,有济南网友爆料称,自己520日早上7时许驾车行驶到济南旅游路港九路交叉口时,用右手摸了一下脸,结果被电子交警抓拍成了打电话。在该网友晒出的电子警察抓拍图像中看到,该男子在驾车时,右手手指弯曲放在脸颊边,姿势的确与打电话类似,但是手中并未握有手机等通讯设备。而在该男子的交通违章处理平台上,已经出现了“驾车接播手持电话”的记录,记录显示记2分罚款50元。(522日《北京青年报》)

开车打电话、玩手机,是一种危险驾驶的交通违法行为,不少交通安全事故都是由此而引发。我国现行交通法规中明令禁止开车使用手机,被电子警察抓拍记录在案,记分、罚款将没有商量。而济南这名网友显然有些冤枉,他在开车途中用右手摸了一下脸颊,却被电子警察误判为开车打电话而抓拍下来。笔者认为,电子警察难免也有出错的时候,交警部门针对当事司机的异议或申诉,应当及时核查清楚并予以纠正。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开车时使用手机是违法行为,可处以200元以下罚款、扣2分的处罚。由于违法成本比较低,不少司机开车打电话、玩手机的陋习依然不改,一旦引发严重交通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再来后悔就已经晚了。因此,对开车时使用手机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如果能像严查酒驾一样,情节严重可以入刑追究刑事责任,才能有效遏制这种交通违法行为。
电子警察一般是交警部门设置在交通要道和路口等处,用来抓拍交通违法行为的监控设备。电子警察取证准确、迅速,管控范围广,可以全天候工作,从而增加交通管控时间、弥补警力不足,在日常交通管理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再先进的科技设备也有“打盹”出错的可能,电子警察把摸脸动作误判为违章“打电话”而抓拍下来,显然是小概率的事件,属于一种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但纠正这种误判,还需要进行人工核对和甄别。

试想,如果让交警部门组织人力对抓拍的每一起交通违法行为都进行人工核对,保证百分之百准确再上传到交通违章处理平台上,不仅工作量十分巨大,还将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等资源,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当事司机发现抓拍有误后,及时向交警部门提出异议或申诉。尽管有可能“误伤”懒得去申诉的司机,但毕竟只是极少数,总比日常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等资源要好。济南这名网友提出异议后,假如当地交警部门不去核查,坚持认为电子警察抓拍不会出错,则是一种不作为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令人欣慰的是,济南交警对该网友反映的情况,通过电警设备拍摄的视频进行了核对,确认该网友确实没有接打电话,只是摸了脸,目前已撤销了对该网友的抓拍记录。
司机开车摸脸变“打电话”,是电子警察抓拍交通违法行为中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尽管这是一起抓拍乌龙事件,也将提醒广大驾驶人员,为了自身和他人的交通安全,一定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做到自觉守法出行,开车途中不打电话、不玩手机,从而营造一个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电子警察可以有,配套服务要跟上
59日,记者从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获悉,为了进一步加强成都东站道路交通管理,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保障旅客安全畅通出行,成都铁路公安局成都公安处交通管理部门将于今年5200时起,正式

启用电子警察抓拍系统,对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拍摄取证,交管部门将依据实施处罚。(59日川报观察)
成都东站是中国主要铁路枢纽之一,是中西部最大的铁路客运站之一,是集铁路、轨道交通、长途汽车、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强化对成都东站周边交通环境的整治,确保交通秩序有效运行,既是城市管理的需要,也是确保旅客畅通出行的需要。启用电子警察抓拍系统,无论是对于市民,还是对于出行的旅客而言,都是一件好事。毕竟道路秩序规范了,道路畅通了,我们才会有一个更加舒适的人居和出行环境。
不过,据周边市民反映,这座运营了八年的成都东站依然存在一些令人头痛的短板。除了标识标牌难以分清之外,路面停车点太少,接送客人极其不便,有时候要反复转圈。
显然,在启用电子警察抓拍系统的同时,相关部门更应该做好后续的人性化服务。
要加大宣传力度。不能悄无声息的来一个措手不及,让更多的人不明不白的买单。除了明确交通标识标牌之外,还应通过各种渠道向广大市民进行宣传,这样才能让大家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规定。

要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比如市民接送客人,图的就是一个及时方便。停车场不能设置得太远,并且要提供足够的车位。否则,即便配备了停车场或者是停车场太远,也难以解决市民的接送客人的根本问题。每一项制度的执行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在接送客的车辆停泊时间上更要精准拿捏,既要确保道路交通秩序,也要方便市民乘车和接送客人。
总之,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成都东站属于一个重要的城市窗口,罚款只是一种警示手段,倾听群众呼声,结合实际打好组合拳,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提升部门综合管理能力才是根本之策。
披着“电子外衣“的烟早该被揭穿
不久前结束的“315打假晚会”可谓给风头正劲的电子烟泼了盆凉水,曝光了电子烟和卷烟一样会危害吸烟者和被动吸烟人群的健康,而烟液中含有的尼古丁,同样会诱导上瘾。这让那些鼓吹“电子烟无害”的说辞一时间难以立足。
实际上,早在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宣布电子烟不是合理的戒烟手段,并建议所有禁烟的公共场所,应该同时禁止电子烟的使用。但被视作“2019最火创业风口”的电子烟,仍在中国乃至全球掀起了狂热浪潮,尤其在青少年人群中的使用率显著上升。

电子烟风行的背后,是青少年涌动的好奇心、资本的推波助澜以及市场监管的不到位。
据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2019319日发出的《关于增强电子烟行业自律规范生产的倡议》,全球超过90%的电子烟产自中国。仅以便携液体烟弹电子烟为例,它的利润基本是手机配件的十倍。面对如此巨大的利润空间,甚至一些做电子打火机等电子产品的工厂、作坊也纷纷跨界转型,想在电子烟市场分一杯羹。
资本的流动总是趋利的,从生产制作到包装销售,电子烟产业仿佛一夜之间迎来各色企业、工厂蜂拥而至,这就导致市场鱼龙混杂。而烟油中有何种添加、这些成分是否安全等等问题,既缺乏明确的质量标准,似乎就被选择性忽视,堂而皇之地打出“健康替烟”的招牌随意销售。
更令人担忧的是,电子烟不仅仅将目标人群瞄准“老烟民”,更通过暗示与煽动性的广告,吸引新的青年消费者加入吸烟行列。除了大肆鼓吹“电子烟不是烟”的论调以图降低青少年的警惕性以外,各品牌还通过将电子烟符号化,给其打上“时尚”“文艺”等标签,最大限度地吸引新烟民。
这种宣传方式的吊诡之处在于,它通过一系列营销手段,使原本不吸烟的青少年,也愿意出于好奇或者追求时尚,而接触烟草。何况,还有罗永浩、蔡跃栋这种“大佬”为电子烟站台背书,使其更具吸引力。

电子烟泛滥,主要是因为现在监管主体仍未厘清。它究竟属于烟草制品、药品还是电子产品,尚没有明确结论。而应该由国家烟草专卖局负责,还是市场监督管理局,抑或其他政府部门将其纳入监管,也还在研讨之中。
电子烟不过是披着“电子外衣”的烟,315晚会揭穿了它的危害性,给一味逐利的相关企业当头棒喝,也给广大消费者、特别是青少年敲响警钟。无论如何,出于对自己和公共健康负责,我们也应尽量避免接触烟草,至少不能以“健康无害”的名义追捧电子烟。
严禁学生带电子产品进课堂,说到
就要做到
近日,安徽省教育厅颁布《安徽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将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127日《合肥晚报》)
实话实说,中小学严禁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进校园,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闻了,很多地区都有这样的规定出现过。学生将这些电子产品带进校园,一方面,会造成他们分心,严重干扰他们正常的学习;另一方面,会给他们的视力健康带来伤害。教育部门出台严禁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进校园的规定,可以说是有理有据。但是,学生带

手机进入学校、进入课堂的问题,还屡屡被提及,这就说明,在有些地方,有些学校,学生在学校里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其实并没有被严格控制,这些的禁令只是一纸空文而已。
一方面,因为部分学校,主要是小学,在使用APP授课,要求学生必须使用平板电脑参与教学,因此学生就堂而皇之地将平板电脑带入学校,带入课堂。客观地说,小学生使用平板电脑上课不是可以,只要控制好时间,比如将每一次的使用时间限定为15分钟—20分钟,对视力是不会构成损害的。但是,实际的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未必会严格遵守这样的时限规定,只要教学任务能顺利完成,中间停不停顿,谁会知道,这里的监管是个大问题。其次,上课结束后,学生会不会就主动消除了使用平板电脑的念头,乖乖地从事其他方面的学习,也是一个问题,毕竟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是较弱的。其实,不用APP,不用平板电脑上课,不用所谓的“智慧课堂”,使用实体教科书和PPT辅助,未必就不能把课上得生动有趣。至于为什么有些学校强行推行“智慧课堂”,强行要求学生使用平板电脑上课,其中是大有玄机的,商家的身影不会在这里缺席。
另一方面,因为现在的学生存在心理脆弱问题,个别学生因为将手机等带进学校,被教师发现后,手机被没收并受到批评,学生自己冲动之下走上绝路,给教师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2018119日,江苏省南通市一名高三男生曹某其因为带手机上学被老师训斥,在家中跳楼;2019113日上午,河南新乡获嘉县第一中学高三年级进行

周考测试,侯某拿手机找答案,监考教师发现后按照校规暂时将手机没收,该生次日中午,在学校跳楼。就目前的舆论环境而言,只要是学生走上极端,无论是不是教师的错误,教师都必须担责。因此,因为管教学生不能在学校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教师遭受到不白之冤,甚至是非常严重的处分,以后谁还敢管学生这样的行为,只好对于学生带手机来学校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因此,对于严禁学生带手机平板电脑进课堂,一定要说到就要做到。首先,在目前监管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对于学生使用平板电脑上课的事情严加控制,能不用尽量不用,用的话也要对于平板电脑的使用时间进行严格限制和严格监督,并将平板电脑统一保管,不能给学生想玩的念头和机会。其次,还要维护好教师的管教权,允许他们禁止学生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进入学校课堂,允许他们对于学生这样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如果这两条做不到的话,再多的禁令也没有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ab678f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d.html

《2020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电子产品现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