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心与明月

发布时间:2016-04-26 11:26: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专题课《诗心与明月》教学设计

吉林省实验中学 卢军良

教学设想

新课程下的古典诗歌鉴赏,应注重对“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的探索,通过“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来“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达到“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目的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更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建设。基于此,教者致力于对教学资源的重构,以帮助学生切实高效地把握要领,培养归纳、探究的意识;同时,本专题旨在通过对“月”这一原型意象的梳理,促进学生“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从而达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典诗歌的赏析,理解意象之于诗歌的重要意义。

2在诵读吟咏中,体味和鉴赏“月”这一原型意象的文学魅力和审美价值。

3认知中华民族独特的心理体验和审美取向。

教学重难点

月亮意象与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心理体验和审美取向。

教学过程

环节一 激趣入课,温故导新

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

月亮,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洒下柔和宁静的光辉;同样的,月亮,在我们民族心灵的成长史中,清辉普照,光耀千秋。

我们把寄托着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事物,称为意象。如:杨柳、杜鹃、流水、夕阳等。我们把“一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称之为原型意象。月亮,是我们民族一个古老的原型意象。

环节 学而习之,感受探究

1.《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唐诗三百首》中,月亮意象出现九十余次,居各种被提到的自然事物之首。

2.月的意象与民族情感

清净光明——意兴清幽,澄明宁静——追求内心和谐恬淡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晦明圆缺——思乡怀远,叹离伤别——珍重人间乡土人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亘古永恒——幽思往古,感慨现实——深沉反思社会人生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

刘禹锡《石头城》)

中国古典诗词善于把世事的忧患、人生的缺憾以艺术的方式加以审美化和诗意化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居易《长相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月寄杜郎中》)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环节 名著链接

《红楼梦》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

张爱玲《金锁记》:“天就快亮了,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点,低一点,大一点,像赤金的脸盆,沉了下去。”

朱自清《荷塘月色》:“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环节四 实践拓展,学以致用

环节五 经典回放,思接千载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以下十六句,写宇宙之月。)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以下二十句,写心中之月。)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以明月永恒地升落运行为主线,描写月在一夜之中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将春江花夜等交织进一幅幅流动不息的绮丽幽渺的画图中,在隐约透露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宏观而又深沉的思索中,书写了思妇怀人的忧思。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环节 小结

在艺术中,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
——黑格尔《美学》

月亮意象属于自然界的原型意象它灌注了我们民族悠远的心灵空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生命意识和审美体验它是静思玄想式的中国智慧的神秘启示物更是恬静淡泊的中国文学的艺术象征它把人的意念引入无限的时空和深沉的历史人生思考中贯穿于整部中国文学史。

傅道彬《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月亮意象中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它总是引导人们对生生不已的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古典的月亮意象仍生长在当代人的心里活且深情。“月华澄有象,诗思在无形”,蓦然回首那古老的意象深情的符号早已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灵魂的深处这就是我们的母语历五千年风雨而不衰的母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b19f0fd0912a21615792945.html

《愁心与明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