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发布时间:2018-03-04 21:28: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六年级学段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一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编写的。

本单元选编的5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通过作者与种树人的交谈,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赵丽宏的散文《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更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团结有力量的道理。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2、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1、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



1文言文两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初步了解孔子、孟子的生平。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读单元导语

1.了解单元学习重点。

2.提示学期学习重点。

二、导入,读懂题目

1浅析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

2.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3析题(出示课件:简介孟子)

三、初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简单评价。

3.这样吧,你们看一下注释。这篇课文的注释很多,一下子记不住。你可以按照序号,把注释的内容简单地标记在课文中相应的字词旁边。然后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对照注释想想这些字、词、句子的意思。知道意思了,可能读起来就顺了。大家开始做这个工作:标记注释,理解字、词、句。开始吧,给大家10分钟时间。(学生自由读。)

4.读古文讲究断句。原来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我们的课文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加上了标点。读课文时,有标点的地方当然需要停顿,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据它的意思,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需要拖个长声。这样读,你自己比较好理解,听的人也容易听懂。大家拿出笔来,听我读一遍,注意听我读到哪里没有标点却拖长了字音,你就在哪里画一条斜线。(板书画斜线“/”)为了大家便于听和画,我读得慢一些,拖音也放长些。明白吗?

四、结合注释,理解内容

1 我问几个问题行吗?第一个问题:“弈秋”是什么意思?讲详细点。很会下棋到什么程度?

2哪句话说了这个意思?读出来。

3 第二个问题:

4第三个问题比较难答,他这两个学生表现怎么样?一个一个说。我这里有几个字不明白,想请教你们,能帮帮我吗?

5.第四个问题:

6.最后一个问题:造成他们学习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分析的?先把有关的原句读出来。大家一起读,我看你们的想法一致不一致。“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谁能直接用自己的话把它解释出来?

五、领悟道理,练习背诵

1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读课文

2应该怎样读这篇课文?

3.指名读。

4总结

二、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同学们都表示已经基本读懂了课文。现在请你用自己的话,能说说这个故事吗?先看第一段。

3你能说说这个“游”是什么意思吗? 那你说说,是怎么弄明白的?

4谁能把二、三、四段连起来说说?

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四、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匆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写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

品读重点语句,体会表达效果,并体验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准备】

1.搜集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疑引入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匆匆》。

2、有什么问题吗?老师的板书写错了,错在哪?

3、请学生上台更正。

4、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呢?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老师也收集了他的一些资料,我们来看:(展示课件)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匆匆》朗读作品,学生欣赏完后回答,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

2、这篇课文只有两个生字,请同学们举起右手跟我一起写这两个字。(师范写,生书空)

3、形近字组词

4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

5、分组读课文。

6练习把课文读熟。

三、读第一自然段,自主感悟。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朗读、默读等)读课文。画出感悟深的词语和句子,在能读懂的语句旁边写写批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读书记号。

2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的问题。

3、就同学们提出的不懂的问题交流自己的看法。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

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复返)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师生重点品味句子

3指导朗读: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有着无限感慨之情。让我们读出这种感慨和留恋。把重点的词读慢一点,重一点。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我们已经知道时间匆匆流逝,但日子是怎样流逝的呢?共同学习第三自然段。

2、指名回答:作者是怎样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呢?

3、这一段中那些句子是你认为含义深刻或者是你特别喜欢的?你读了它们有什么感受呢?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面对逃去如飞的日子,作者怎么想?又怎么做呢?我们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2、指名回答:作者怎样做的?什么是徘徊?

五、齐读第五自然段

六、学习运用,仿写

七、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也体会到作者感觉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的伤心,还有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

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

2.有感情朗读交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1.推荐阅读

2.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珍惜呢?

【板书设计】



3桃花心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写本课6个生字,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种树人的话和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并能联系实际,融会贯通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植物。

2.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他的作品风格。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哪位同学知道课文的题目是什么?

2、你们知道桃花心木树是怎样的树吗?同学们举手了,看来都预习了。请把手放下。现在,我们打开书,翻到第七页,看到课文。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桃花心木的句子。

3、生回答。

4、课件展示。

5、看,这就是桃花心木。(课件展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

6、同学们,你们对桃花心木还了解些什么?

7、总结:

二、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自主理解课文中的难理解的词语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3、交流: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你读懂了哪些词?

4、生字学习检测,组词。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理解了一些难理解的词语,整体了解了课文。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桃花心木》。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是哪三方面的内容呢?

3、有没有同学在家种过花草或者种过菜什么的?说说你是怎么种的?

二、学习第一部分

1、课文的第一部分写的是作者将空地租给别人种桃花心木,但种树人的行为使他很奇怪。默读课文,联系刚刚同学介绍的种花和种菜的经历,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种树人是个奇怪的人呢?

2、学生交流。

3、看到这样的种树人,你会向他提出什么疑问呢?我们的作者同样是满肚子的困惑,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

三、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课文第二部分。

2、作者向种树人提出了什么疑问?

3、种树人奇怪吗?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4、你怎么理解种树人的解释?

5、从种树人的话中,作者感悟到了什么做人的道理?

6、课件展示。

四、学习第三部分

1、齐读第三部分。

2、现在的桃花心木怎样了?种树的人不再来了,为什么桃花心木也不会在枯萎了,反而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五、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并说说你为什么要抄写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顶碗少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连接语,明确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顶碗少年》,这是我国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接语,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理解探究

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课文写了顶碗少年的一次表演,这是一场什么样的表演?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3、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

1)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少年表演的过程的?

2)自由朗读3—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

3)全班交流。

4)师总结:

5)有感情地分组朗读。

2、这么惊心动魄,难度这么大的表演,二次都失败了,为什么第三次反而成功了呢?

3、学生交流:

三、感悟写话

1、同学们,文章的结尾是以省略号结束,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2请同学们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3写话交流,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自拼搏”“宽容和关爱能够帮助别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4小结:

四、摘录词语

1词语积累。课文中有很多值得积累的词语。请同学们把你觉得值得积累的词语抄写下来。

2词语推荐。推荐一个词语和大家分享,并说说推荐的原因

五、小结

【板书设计】



5*手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读读记记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最敬佩的人是谁?有没有人最敬佩的人是自己的爸爸或妈妈?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默读连接语,找出本篇课文的学习要求。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细读课文,重难点突破

1默读课文,尝试填写表格

2学生默读课文,结合上表,在课文中圈点画记,找出与上表中各项相关的语句。也可以在草稿上试填上表。

3请学生上台填写上述表格,填写完,让学生根据所填内容向在台下的同学解释。

4、老师适时补充更正。

5、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品文悟理

1、作者通过描写五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反复朗读品味最后一段课文;

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真的无爱恨在其中吗?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五、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一

【教学目标】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教学准备】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二、充分准备

三、小组演练

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四、班内交流   

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

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

五、总结点拨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明确要求

二、习作指导

1.回想我们学过的、读过的含义深刻的文章,作者是怎样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的。(可翻阅手头资料)

2.同桌交流:准备用哪种表达方法叙述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及想法、感悟。

3.指名简要谈谈自己的习作设想或习作结构,教师和同学着情评议,让其他同学得到借鉴。(习作指导自然化)

三、自主成文

学生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回提示、指导。

四、习作欣赏

1.自主到前面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试着说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大家参与评议。

2.教师推荐巡回检查时发现的精彩语段,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3.学生自愿组合,互相寻找作文中的精彩之处。

五、习作修改

1.出示一段习作内容,集体修改。

2.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



回顾拓展一

【教学目标】

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

【教学准备】

1.重新阅读本组几篇课文。

2.查阅、搜集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六句名言的出处、作者和含义。

3.阅读成语故事书。

【教学时数】课时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一、小结引入

本组课文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都能给我们一定的感悟,或都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启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到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并且在我们的习作中也试着运用了。本组课文学完了,你有没有总结过每一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二、体会表达方法

1.回想这个单元的课文,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写出运用这种表达方法的文章的例子。

打比方、一连串的问句、一连串的格式工整的话语、把事物人格化的写法

借物喻人写一件事情、物件,从中产生感悟、受到启迪

2.除了课文以外,你在课外书上读到的文章还体会到了怎样的表达方法?

日积月累

一、读读文中的古文名句,读不准字音的字问问老师和同学。

二、反复读读这些名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同桌进行交流。

三、主动在班级谈谈自己的理解,接受师生提出的意见,把句子理解正确。

四、练习把这些名句背诵一下,再背给同学们听。

五、你还背过哪些古文名句,背给大家欣赏。

成语故事

一、 默读两遍成语故事《邯郸学步》,试着把故事的寓意讲清楚。

二、 你还读过哪些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大家一起想想帮事中的道理是什么?

三、 课下搜集成语故事,准备开个成语故事会。



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生活丰富多彩、习俗独特。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的。

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课文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和田的维吾尔》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紧扣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交流和插写民风民俗等内容,“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搜集民俗资料的方法,交流课文的写作特点,积累反映传统节日习俗的古诗名篇,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激发探究不同文化的兴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



6 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春节的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

1、了解单元导语。

2、了解课文安排。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3、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

1、默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并完成形近字组词练习

2、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提出来。

1)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三、默读填表,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

1.北京的春节总共有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2.默读课文,合作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填表的时候可以同桌合作,一会儿再向大家汇报。

时间

风俗习惯

3.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时间

风俗习惯

腊月初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至

腊月二十二

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过了二十三

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

除夕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正月初一

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

初六

铺户开张,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

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

春节结束

2)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

四、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

2、交流:

五、自由朗读,练习难读的句段

1.自由练读:

2.展示朗读:

第二课时

一、听写新词,对照课文,检查改错

二、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1、上节课填写了表格,进行了汇报交流。现在回忆回忆,同桌互相说说: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2)主要内容

三、分清详略,练习朗读

1、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1)默读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明确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

2、练习朗读:朗读详写的四个部分,注意读得正确、流利。

1)自由练读。

2)展示朗读:你觉得自己哪部分读得好,就读哪个部分。在朗读、评价、集体练习中达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标。

四、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1、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交流。

2、交流:整个交流过程要注意读悟结合,在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五、课文的略写部分是哪些部分?

六、回顾全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引导学生经过讨论懂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7* 藏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难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进程】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完了《北京的春节》,在上新课之前,我想向同学们提几个问题:

1、《北京的春节》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文章写了从腊月初旬到正月十九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突出了哪三次高潮?文章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文章有五种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抒情散文、应用文。本单元的全是什么文?说明文有几种说明方法,谁记得?

4、同学们可以看看第六课,第六课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哪些地方用了这些方法?

二、学习新课

1、默读导语,说说这一课的学习要求是什么?

2、齐读课文,思考:

3、交流:

4、课文的第13自然段是三个什么句?如果老师说1-3自然段为课文的第一部分,段落大意是什么?反问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最后一自然段说了什么呢?(藏戏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整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6、藏戏是怎样形成的?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7、藏戏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学生说,老师归纳板书。)

三、比较学习

1、《北京的春节》和《藏戏》都是本单元要学习的课文,老师想先请大家将两篇课文比较一下,看能否完成下表:

《北京的春节》

《藏戏》

节日风俗

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点

表达顺序

时间顺序

事物的不同方面顺序

表达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比喻、排比、有详有略

比喻、反问、排比、象征、夸张、有详有略

表达语言

自然、平实、准确、精炼、京味浓郁

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传神

2、师生共同完成上表。

四、小结

【板书设计】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读读记记“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对比阅读两篇短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藏戏》,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课文一开头先提出了三个反问句,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三个反问句?

2、谁再来介绍一下藏戏的形成。

3、然后,作者开始介绍藏戏的特点,作者详细介绍了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4、还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新课文

1、默读导语,说说本课的学习要求。

2、齐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两种民居有什么特点?

4、派代表书写两种民居的特点。

客家民居特点:

傣家竹楼特点:

5、两种民居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呢?

6、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来体现这些特点呢?

三、比较两篇短文表达方法的异同

1、现在我们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有了个整体的了解。那么,这两篇短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呢?

2、交流:

四、小结:

1、放映各种民居的投影片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种非常有特点的民居,我想请同学们在课后以一种民居的口吻做一个自我介绍,要求说出民居的特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9* 和田的维吾尔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读读记记“激昂、抽象、韵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

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客家土楼修筑成营垒式的住宅修筑原因是什么?

2、从客家土楼中反映出的文化特征是什么?

3、傣家竹楼相关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二、学习新课

1、默读提示,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

2、齐读课文。

3、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4、老师将课文分为三部分,你们能否写出每部分的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6

第三部分(7

5、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和田的维吾尔人的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体现这特点的?

6、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和田的维吾尔一些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体现这特点的?

7、第三部分写了维吾尔人的什么特点,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有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小结

同学们,相信和田维吾尔人的豁达乐观感染了我们每一位同学,而且我们了解了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的好处,老师希望,在人生中,不论你们遇到了什么,都能和和田的维吾尔人一样乐观,同时在你们的习作中能借鉴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教学重难点】

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运用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写作。

【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二、分组交流

1、出示交流主题:节日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根据学生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五个组,进行交流。

2、根据组员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介绍材料,特别是注意把没讲清楚的地方讲清楚。

三、全班交流

四、激发情感,由说到写。

第二课时 习作

一、编写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二、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三、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修改过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佳文点播台

1、根据学生习作情况选择其中较好的810篇,将习作题目和作者罗列出来,供学生自由点播。

2、由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习作的优点。

二、病文会诊室

1、根据本次习作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选择病文例子供同学阅读,找出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2、集体修改,体会修改方法。

三、自主空间

根据老师的批语,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汇编民俗作品集

1、为自己的习作配画,全班汇总。

2、根据全班的习作题目,讨论作品集的分类内容和编排顺序。

3、讨论作品集的题目。



回顾拓展二

【教学目标】

1、交流了解的节日风俗以及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

2、学习《元日》和《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3、体会标点的妙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交流平台

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请学生自由朗读,看发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二、日积月累

1、古诗出示,正确朗读。

2、积累《元日》。

1)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2)在诗中了解到的古代的哪些春节习俗?

3)正确流利朗读后背诵。

三、趣味语文

1、趣味导入

2、学生默读《有趣的标点》,体会标点的神奇魅力:使一首七言诗变成小令,又变成小短剧。

3、试着给下面的句子在不同的地方加上标点,看能表达几种不同的意思: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第三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中的人物所处时期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却是相同的。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因此,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围绕革命志士共同的理想与信念,加强各篇课文教学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尝试进行单元整组教学。

紧扣单元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的是我的理想,希望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受到情感上的熏陶,并将自己的理想和革命先驱的理想联系起来。回顾拓展安排的是交流课文的写法,阅读、积累一些革命诗歌,并在课外阅读一些革命题材的名著。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前辈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2、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1本组教材不仅内容感人,写法上也很有特点,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去发现。

2本组课文距离学生生活都比较远,因此课前应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在重点、难点上给以必要的点拨,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尽可能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放手让他们讨论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读读记记含糊、尖锐、僻静、恐怖、粗暴、制服、宪兵、魔鬼、肥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留、窝头、姥爷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单元学习

当这优美、激越的旋律在耳畔响起,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第三组课文为我们展现的就是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带我们一起去缅怀革命先辈。

二、了解背景,简介李大钊

1了解背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请同学们结合题目,看看注释,再读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一些什么?

2简介李大钊。

三、默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

1标注自然段。(共32个自然段

2默读2—32自然段并思考:作者回忆了十六年前的哪些事情?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写到的?可以小组讨论。

3小组通过交流讨论,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融入重点片段的朗读感悟。建议2—32自然段分为四个部分

四、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朗读课文:

2词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听写新词,对照课文,检查改错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三、品读重点语句,感受李大钊的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李大钊的语句,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勾画出来,然后和同学交流交流自己的体会。

四、体会李大钊家人的悲痛和首尾呼应写法的好处

1体会李大钊被害后家人的悲痛。自由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2体会首尾照应写法的好处。现在我们把第1自然段和最后3个自然段连起来读读,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五、了解李大钊墓碑上的评价,引导课外阅读

1李大钊的墓碑上刻着中共中央这样的评价(齐读)──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2引导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11*灯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读读记记战地、围歼、茂密、突击、歼灭、注视、漆黑、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整体感知

二、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2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再请几个学生在全班说说,然后组织学生评议。

三、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3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思考,互相讨论。

4重点讨论

5有感情地朗读回忆往事的这部分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2 为人民服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彻底、鸿毛、送葬”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初步掌握围绕主要观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课

1.初知作者:同学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毛泽东)。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第一任国家主席,同学们对他了解多少?(教师相机引导,初知毛泽东。)

2.析课题:这篇课文是一篇演讲稿,是毛泽东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的演讲?

3.探究主人公:据你们了解,张思德是一个怎样的人,会令毛泽东如此敬重?

4.讲明背景: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他不幸牺牲。毛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注意不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毛主席的这篇讲演发表时以《为人民服务》为题,这篇文章也成为共产党人行为准则和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在60多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和这篇文章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初读,感知课文

1.读通课文:指定6位同学逐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价、订正。要求:达到演讲的第一步──声音洪亮、字正腔圆,有一定的语气变化。

2.学会字词:可以采用毛遂自荐的方式上讲台带领大家学习。

三、再读,梳理文络

1.默读,用“~~”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或者自己概括出小标题批注在课本上。(可以放一段轻音乐)

2.交流找出来的中心句,适当修改后,让学生板书。

四、复述课文

1.依据黑板上的提纲,同桌之间复述课文。

2.师生集体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同学们,《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著名演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2.将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概括,并板书。

二、自主选段学习

1.要求:

2.学习方式:先默读再自由读。

三、交流学习收获

四、展示演讲风采

1.自选课文一段登台演讲。

2.演讲自己仿写的片段。

3.即兴拔高演讲。

五、总结升华

同学们,在你们的汇报中,我知道了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还知道了张思德同志──我们队伍中的一员,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比泰山还重)。这时候,我想起了臧克家写的纪念鲁迅的一首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让我们谨记党的宗旨及毛泽东爷爷的教导,从现在起,好好掌握本领,将来服务人民,造福社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3* 一夜的工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读读记记“审阅、陈设、极其、转椅、隔壁、记录、浏览、思索、热腾腾”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两方面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词

先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不止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思考下面的问题:“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还可以让学生读读生字词并结合课文理解。

二、抓住重点词句,探究课文重点内容和语言表达

1.讨论: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哪些句子写出了生活的“简朴”?哪些词用得特别好,突出了周总理的“劳苦”“简朴”?要求学生先找出句子,再找出词语。

2.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相机诱导。比如,学生如果讲到“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中的“极其简单”用得好,说明周总理办公室的陈设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时,教师可追问:能不能把“极其”换成“相当”“很”“十分”等词语呢?以便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用词的准确、贴切。

三、朗读、背诵及说、写练习

1.全文朗读。

要注意对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朗读的指导。如,读“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和“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时,要充满自豪感。前一句,读国名时要慢而有力;后一句,要强调“这样”,读出反问的语气。

2.片段背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时数】3课时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境

1.故事感染激发

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

二、提升交际能力

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

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

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

三、全班互动交流

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

2.师生倾听、评价

小结: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大家畅谈理想,发言各有见地,颇为精彩。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让自己心中的理想流淌于笔端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根据本组课文,提示学生可以尝试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学生进行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习作评改

1.自改自评

a 教师出示下水文,留下修改的痕迹。说一说:

b 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

c 用符号划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它同学倾听、评价。

2.互评互改

a 交换作文

b 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3.全班交流

a 指名朗读作文。



回顾拓展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

2.积累革命诗歌。

3.推荐好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积累本组词语,进行听写或抄写。

二、交流平台

1.读一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在交流什么?

2.再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体会“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

3.课外阅读中,你留意到哪些文章也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读给大家听。

4.把有这个特点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三、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

2.朗读《囚歌》,读懂主要内容。

a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b 交流: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3.背诵《囚歌》。

4.课外再搜集一首革命诗词,练习朗读、背诵。

四、课外书屋

1.阅读《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目。

2.课外找其中一两本读一读。



第四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本组教材的编排是和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一脉相承的,目的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学生读书的视野,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

本组选编的4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4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程度的外国名篇名著;

2、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心人物命运;

3、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梗概加精彩片段的教学。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从本组的编排特点出发,课堂教学与组织课内外阅读活动相结合,使学生从单篇作品走向长篇作品,在名著梗概和精彩片段引领下,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文学名著。

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计11课时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哆哆嗦嗦、精致、蹒跚、简直、奇异”等词语,会用“因为……”“虽然……但是……”造句。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给课文段,并能简要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童话的特点,区别课文中事物和联想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卖火柴的小女孩现实生活和幻想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体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幸福。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你们都听说过吗?这是一篇非常著名的童话,你们知道这篇童话是谁写的?介绍安徒生。(资料附后)

二、自学课文

1. 我们读一篇文章,先要注意一下什么?看了题目你怎么想?

2. 接着我们要读全文了,在读全文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 弄清了文章先写的什么,接着写的什么,最后写什么,分段就方便了,现在你们试着先分段。

4. 分段、编写段意

5、范读课文。现在你们再听老师读读。

三、讲读第一段。

1.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一开始我们要弄清故事发生的什么?

2. 你们自己读读想想,这一段中哪一句最能概括全段的意思?(可怜的小女孩!)

3. 出示图画(或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赤着脚在寒风中行走。

“天冷极了“与”“天冷“天很冷”“天非常冷”比较。

突出“大年三十夜”“这是一年最后一天―――大年夜”,

“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课文一开始点明这个特定的时间。第一个破折号表示什么?

后面又强调,这第二个破折号呢?

4. 结合朗读一、二两句和第三节。

5. 同学们,从课文的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小女孩家里一定怎样,一个字?(穷)而且是很穷,穷到什么程度呢,谁能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提示句式:“连......也”说一句话。(朗读全段。)

小结

第二课时

一、描述导入。

上一课我们学了课文的第一段,大年三十夜,天冷极了,小女孩又冷又饿又累,她孤零零地在雪地里走着,最后就坐在了墙角里,这样冷的天在雪地里,那该多冷啊!

于是,她擦着火柴来取暖,借着微弱的火柴的光亮,她展开发美妙的幻想。

二、自学课文。

1. 现在我们看,前后一共几次擦着了火柴。

看第二段又可以分成几个层次。

2. 讲读第一层。

指名读第一层。

1)通过指导来理解句子。

天冷极了,“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冻僵”可以看出她冷的程度,要突出。练习读“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这时她心里产生了什么愿望?

2)指导朗读:

3)(出示图画:小女孩坐在墙角擦亮了火柴)

4)借着这明亮的火焰,你们看着图想,小女孩她觉得怎么样?

5)读到这里,我仿佛听见了小女孩的声音,你们听到了吗?你们好像听到她们在说什么?

6)现在你们想想为什么说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奇异”就是不同一般的。

3.讲读。第二层:

1)她又擦了一根,这次她幻想着什么?请小朋友自学。

2)思考:在小女孩的幻想中,那烤鹅的肚子里,为什么要填满苹果和桔子;又为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蹒跚地一直向她走来?

3)最主要的词语是什么?做上记号。“从这一堵又厚又冷的墙”使你联想到什么?

4.讲读。第三层:

1)当她第三次擦燃火柴时,她感到什么?

2)课文上先说“她坐在圣诞树下”,后来说她“向画片伸出手”,从“坐着”到“伸出”,这里有哪些动作课文没有写出来,你能想象到吗?在说的过程中,最好能用上“翠绿的”“明晃晃的”“在向她眨眼”。

3)想象性片断描述。

4)而当火柴灭了以后,她想的又是什么呢?(“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

小结: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上一课我们学到卖火柴的小女孩,三次擦燃了火柴,展开了美妙的幻想,但每一次幻想都随着火柴的熄灭而破灭。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第四部分。

你们看:

1.在亮光里,她看到了奶奶叫了起来,她看到奶奶为什么叫起来?她对奶奶说什么?

2.指名读。

3.奶奶是唯一疼她的亲人,所以一看到奶奶“情不自禁地”,(读“奶奶”)在提示语后面的两句话,哪一句是主要的?“急切地”祈求奶奶把她带走,因为在这儿她再也活不下去了。

三、讲读第二段第五部分。

1.为了把奶奶留住,她赶紧又擦火柴,这回不是一根,而是一整把,这是她最后一次擦火柴了。当这次火柴擦亮,她仿佛觉得怎么样?请你读第三部分。

2.再想一想,这一节最主要的句子是哪一句?(“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3.奶奶怎么疼她,又怎么飞走,请看图。(出示幻想画面)

4.现在请你们抓住这几个动词,看着图想象一下,奶奶见到小孙女会怎么疼她,先怎样,后怎样,小女孩又会对奶奶诉说什么?看图、想象、描述。

四、读讲课文第三段。

1. 导入:事实正是如此,小女孩冻死了,现在我们看第三段。

2. 自己轻轻地读读想想,那是一幅怎样凄惨的画面。(自学、想象)

3.“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这一句为什么要重复?想一想,在旧年的大年夜当富人或富人的孩子在做什么的时候,她冻死了。

谁能说一句话,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当富人......的时候”,冻死了,强调社会的不公平。

五、总结全文。

学到这里,我们明白了,这个童话写的是什么事,请用题目做主语,把句子补充完整。可以加上时间、环境。

____,_____,卖火柴的小女孩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5 凡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同情心及对黑暗社会制度的痛恨。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将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体会结尾“梦”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1.揭示课题。同学们,学完了安徒生著名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优秀的外国短篇小说《凡卡》。

2.补充资料,了解背景。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出示资料,默读思考:从这份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课件:契诃夫和他的作品简介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哪几个部分来写的?

2.交流初读课文时遇到的困难,扫除阅读障碍。

三、品读信的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一)初读信的内容,整体感知

1.凡卡在莫斯科当学徒,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为什么请求爷爷把他接回乡下?快速浏览课文,把信的内容标出来,看看是哪几个自然段?

2.把信的内容连起来自由读一读,读后讨论,看看凡卡在信中都写了什么。

(二)细读信的内容,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

1.通过读信,你了解到凡卡在老板家过着怎样的生活。联系课文具体谈谈。

2.学习第8自然段和第15自然段中写凡卡痛苦生活的部分,了解凡卡挨打、挨饿、睡不好觉的痛苦。

3.学习第81015自然段中写凡卡乞求爷爷接他回家的部分,进一步感受凡卡的痛苦。

4.自由朗读课文第11自然段,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课后把本课的生字组成词语抄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一、感知凡卡的回忆,体会文章情感

(一)回顾旧知识,默读“回忆”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凡卡在信中都写了什么?

2.课文除了凡卡的信,还写了什么呢?默读信以外的其他几个自然段,读完后互相讨论讨论。(还写了凡卡对乡下生活的回忆。)

3.在课文中标出凡卡回忆乡下生活的段落。(第456自然段和第1314自然段。)

(二)再读“回忆”,感受快乐

1.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

2.凡卡是在什么情况下回忆起这些往事的?快速浏览课文,到课文中找找答案。

3.小结:

4.凡卡在回忆这些往事时,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5.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凡卡的快乐呢?再读一读写回忆的这些段落,画出表现凡卡快乐心情的句子,还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6.交流。

(三)再读“回忆”,感悟写法

1.凡卡一边写着信,一边回忆着往事,让人感受到了凡卡回忆往事时的那份快乐。再仔细读读这几个自然段,想一想,凡卡在乡下的生活真的那么快乐吗?

2.讨论交流。

3.其实,凡卡在乡下也过着穷苦的生活,但他现在回忆起来为什么觉得那么快乐呢?

4.小结

二、结合课文插图,体会人物心情

1.看课文中的插图,仔细观察画面,课文哪个自然段描写了画中的场景?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从这段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齐读第2自然段,体会凡卡当时的心境。

4.课文什么地方还写到了凡卡的叹气呢?指名读第7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的两次叹气。

三、讨论故事结局,感受人物命运

1.凡卡对爷爷充满了热切的期望,盼望爷爷早点接他离开这里。可是这一切,爷爷会知道吗?爷爷会把凡卡接回家吗?自由朗读凡卡写信封的那四个自然段,再跟同桌讨论讨论。

2.交流讨论。

3.小结。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故事的结尾给你什么感受?

5.小结。

四、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契诃夫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不仅为我们塑造了“凡卡”这样一个令人难忘的形象,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同学们以后可以去读读他的其他作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6* 《鲁滨孙漂流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教学难点】

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1.生存,是人生第一需要。同学们将面临人类生存竞争激烈的时代,怎样学会生存呢?

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1.下面,我们就来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

2.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

三、浅显探讨小说

1.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2.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阅读精彩片段

1.浏览精彩片段,在表达上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2.感悟精神光辉

1)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孙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这种精神。(出示“我”的幸与不幸。同桌间逐条对照互读。男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老师读“坏处”,全体同学齐读“好处”,并将其中的“你”改成“我”,形成对话朗读。)

3)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孙是……的人”来说一句话。

(如,一个不屈服命运的人,面对命运弃他于孤岛,能及时调整心(4)出示并齐读:“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五、拓展延伸

1.如果让你选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2.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在西方,“鲁滨孙”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读了这部小说,老师想到了海明威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请谈谈你阅读本文的启示,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或自己共勉。

3.鲁滨孙在荒岛上还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回到英国后,又是怎样成了一个百万富翁的,请同学们课下找到原著读一读。可以准备向别人提出问题,或摘录有意思的句子,也可以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或者写一写读书体会,为班级读书会作好准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7* 《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

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教学难点】

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1.我们刚刚阅读完两篇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的悲惨命运唤起了我们深深的同情。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出示插图),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

2.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这部小说中,汤姆·索亚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让我们来看看他为我们实现了怎样的梦想。

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1.用较快的速度浏览梗概,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

2.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

三、浅显探讨小说

1.你觉得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吗,为什么?

2.在梗概中,汤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阅读精彩片段

1.快速浏览精彩片段,具体描写的是梗概中的哪部分内容。

2.一目十行地阅读,画出文中共出现了几个人物,与梗概相对照,哪些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3.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4.说说这个片段中你感觉精彩的地方。

5.摘抄你认为精彩的语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3.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1.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板书:学会生存)

2.“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倡的一个概念。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说:人们再不能一劳永逸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说说由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

二、畅所欲言聊话题

1.教师读一则报道《14岁少女勇斗歹徒惹争议:该不该见义勇为?》(正方:称赞她是“小英雄”,社会呼吁见义勇为,有助于弘扬社会风气;反方:“鸡蛋不要碰石头”,在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还不具备与违法犯罪分子或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作直接面对面抗衡的能力,而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徒劳的甚至付出生命。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尊重生命这一主题,鼓动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是与法律明显相悖。)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2.出示: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教育局主持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正式出台,“敢于斗争”在新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被删掉,“见义勇为”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消失。“主动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等有效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内容则首次出现。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视生命,就要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

3.小组内交流

三、召开“自我保护”座谈会

1.请各组代表到主席台就座;推荐一名主持人与老师共同主持。

2.确定座谈会有关要求:

3.各位代表分别发言,每次发言完毕,主持人组织发言人与同学们共同讨论话题,或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4.评选“最佳发言人”和“最佳自我保护办法”,并说明评选理由。

5.引导大家总结,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如何应对?

四、总结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听到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还有令人敬佩的坚强、镇定与乐观,使危难化险为夷。有些故事让我们听起来惊心动魄,有些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你最想写的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上自己或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非浅。

2.谁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故事?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上写出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

3.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4.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惊险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能够写得很精彩。

三、回顾写作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

2.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

四、指导学生自由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评改作文

1.自我修改:写完后,自己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注意字、词、句和标点等,同时对自己不满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边重新写。

2.同学互改:与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交换,互相用修改符号改一改细节地方,对文章整体可以在后面写一写修改建议或简单的评价。

二、全班评议

1.教师选择自己在巡视中发现的典型作文或由学生推荐,作为讲评作文。可以请学生把整篇作文读完,也可以读到关键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同学们评议。

2.评议的重点

3.接受同学们的合理化建议,再次修改完善习作。



回顾拓展四

【教学目标】

1、交流读过的外国文学作品,并交流阅读方法。

2、积累名言警句。

3、阅读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交流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

1.本组课文让我接触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短篇和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某一类人物的典范代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汤姆·索亚、鲁滨孙

3.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4.讨论在本组中学到的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二、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一)了解课外阅读情况

1.你还阅读哪些外国文学作品,哪些作品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谈谈你是在什么时间、怎样进行阅读的。

(二)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1.充分表达自己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中所遇到的困难。

2.讨论阅读方法

1)激发持续的阅读兴趣:外国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来各国民族创作的艺术瑰宝。优秀的作品其实就是生动形象的教科书,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等进行综合反映。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更是我们与文学大师对话的阶梯,是精神的享受。下面我们就来讨论,有哪些好的阅读方法,能够让我们走进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总结阅读方法:

三、总结拓展

1.同学们,翻开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我们会置身一个异彩纷呈的历史画廊,进入奇情异闻的异域他乡,那跌宕起伏的精彩情节、血肉丰满的风云人物,将使我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

2.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

一、日积月累

1.简介:诺贝尔文学奖是由瑞典文学院下属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进行评比和遴选的一项文学大奖,每年颁发一次,以表彰该年度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作家。自1901年在斯德哥尔摩颁发了第一次诺贝尔文学奖以后,迄今已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近百名作家获得过这一殊荣(其间曾因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而有七年未授奖)。在全世界名目繁多的文学奖项中,该奖项由于遴选制度的严格,奖金数额的巨大(约100万美元),涉及地区的广泛,而确立了相当的权威性,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学事件。

2.浏览隽语集萃,看这八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哪个国家的,获奖作品是什么;你熟悉哪一位作家或哪部作品?

3.自读他们作品中的名句,并思考含义。

4.交流:说说你读懂了哪一句,或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5.背诵并抄录这些文学大师智慧的话语。

6.说说你课外准备阅读哪部作品。

二、趣味语文

1.自读三个趣味语文故事,说说你对这些著名的文学家有了怎样的印象。

2.全班交流:“于细微处见性情”,说说他们给你的印象。

3.阅读下面几位著名文学家的趣闻轶事,看自己又什么感受。

低产和高产

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0—前406年)曾承认写三句诗有时要花三天时间。一位跟他谈话的低能诗人惊讶地叫了起来:“那么长时间我可写出一百句诗呢!”“这我完全相信,”欧里庇得斯答道,“可它们只会有三天的生命力。”

剃去半边

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年)正赶写一部作品,十分紧张,可是社交活动占去他不少时间。一天,他想了个绝招:把自己的头发和胡须分别剃去半边。亲朋好友一来,他就指指自己的滑稽相,谢绝了社交约会。待须发长长还原,他的大作也告成功。

没有秘诀

大仲马写作的速度十分惊人,他一生活了68岁,晚年自称毕生著书1200部。有人问他:“你苦写了一天,第二天怎么仍有精神呢?”

他回答说:“我根本没有苦写过。”

“那你怎么写得又多又快呢?”

“我不知道,你去问一股泉水它为什么总是喷涌不尽吧。”

4.建议课外更多地通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来走近这些伟大的作家。



第五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散文,文章从居里夫人的“美丽”下笔,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这一问题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赞美她对科学、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更赞美了她的人格与精神。《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事实强调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我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认识到了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怀疑精神。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1、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

2、指导学生学习、运用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3、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家传记及其他科普作品。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计13课时



18 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难点】

感受居里夫人的理性美,有感情地读文。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围绕题目质疑

1.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很美丽?

2.板书“跨越百年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 12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本文涉及到一些物理方面的专用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适当讲解

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默读课文,解决课初提出的问题: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5.再读课文,提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资料,认识居里夫人

1.学生交流搜集的居里夫人的资料。

2.教师对居里夫人进行简单介绍和补充。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听写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上节课同学们围绕着题目和课文内容提了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读课文来探讨这些问题,相信通过读书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更新的认识。

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

1.关于“美丽”的探讨

⑴默读全文,看看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划出相关语句。

A、巨大贡献是美

B、勇于探索、忘我献身是美

C、淡泊名利是美

“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三、回归整体,提升认识

1.回读全文,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2.总结收获,拓展阅读。

再谈对“美丽”的理解,或说说居里夫人的美丽给以我们的启迪?

读读课后“阅读连接”中的资料,课下读一读介绍居里夫人或其他科学家的书,做读书笔记或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体会航天人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2、学习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神州五号”、“神州六号”在人飞船发射的有关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梦吗?老师指着黑板中的一个“梦”字问?

2.今天我们就来回顾我们的飞天之梦

二、新授

1.指名读生字词

2.齐读生字词

3.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写正确。再看看这几个生字,想写哪个就写哪几个?先好好地观察一下,不要急着动笔。

4.学生描红

5.指名问贰为什么要描“缘”这个字呢?(学生说)是的,老师和你有同感,和老师一起写这个字。教师黑板范写,学生书空。

6.请大家再拿起你的阅读材料,把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再读一遍。

7.听了这遍读书之后,你们知道梦圆飞天的意思了吗?

1)指名说。中国人民做了几千年飞天梦终于实现了。

2)谁圆了谁的什么梦?(学生说)

3)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明的题目的意思,请大家把他找出来。

 学生说:中华民族……

 电脑出示: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学生读)注意最后一个标点,再读一遍,(学生读)

 读了这样的一句话,有什么感受?

8.这篇课文就是写杨利伟叔叔实现飞天梦想的,请大家好好读读文字材料,把令你印象最深的场面找出来,好好地读读。

9.师生交流

 我仿佛回到了那天的发射现场,让我们一起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学生齐读(611小节)

3)还有没有其他的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学生4:从第四自然段看出本次发射一定能成功。从杨利伟叔叔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生补充相关的材料,你知道这么多,怎样知道的?网络真是一个好东西。

5)学生说;第五自然段也是很令我激动的。

10.值得庆幸的时,神州五号已经发生成功,想看看太空中拍摄到的画面了吗?

1)播放课件(让老师来圆你们第二个梦)

2)看了这样一个画面,想说什么吗?

3)学生说: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画面,比杨利伟还激动。

4)说到这里,你们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些什么吗?

三、小结

【板书设计】



20 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领悟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2、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

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

3.教师小结:

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0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画出课文中生字新词。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出示词语

4.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5.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把这句话画出来。

三、细读课文,理清条理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交流段落划分,说明分段理由。

3.教师对照板书进行小结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听写生字词。

2.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默读全文,画出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反复朗读。

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

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读,就这段内容提出问题。

2.学习第一个事例。

在读书交流的同时设置填写表格

人物

发现现象

不断发问

找到真理

谢皮罗教授

洗澡水的漩涡

为什么总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旋涡的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3.学习第二个事例。

4.学习第三个事例。

以自学为主,自己填写表格,在小组内交流学习体会。

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5.学习一、二自然段。

读一、二自然段,围绕着课初就这段所提出的问题展开交流,重点研讨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注意读悟结合,切忌光谈不读。

6.学习六、七、八自然段。

⑴自读六、七、八自然段。

⑵小组交流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⑶全班重点研讨“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

三、回归整体,总结收获

1.回读全文,谈谈课题的含义。

2.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教师重点强调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板书设计】



21* 我最好的老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

2.这节课让我们去认识一位最好的老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请你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任务。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来自主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作者前后的不同情感变化。抓住了“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2.关注对怀特森先生的认识。感受先生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及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是他“最好的老师?”

3.关注文章给学生其他方面的的启示。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学生自由畅谈。

2.选下面的一个题目写一写。

《我看怀特森先生》    《由<我最好的老师>所想到的》

《假如我是怀特森先生的学生》  《怎样看待书本和权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科技进步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发展学生的个性习作。

3.编辑自己的习作选,培养学生设计整理、创编等综合能力。

【课前准备】

1.出示辩题,根据学生所选辩题和立场组成正反双方阵营。

2.根据自己所选辩题查找资料积累事实材料为反驳对方做充分准备。

3.翻阅自己的日记或调查同学、老师、家长,回顾自己的经历,并填写调查表。

调查内容:感兴趣的人

感兴趣的事

感兴趣的景

感兴趣的……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引入辩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信鸽、狼烟……)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今一个电话或网上一点,就能使“天涯若比邻”变为现实,克隆羊多莉出世,超级电脑战胜国际棋王,神五、神六顺利返回,哪一件不让世人惊叹。科技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那么,科技的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辩论的话题。

二、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针对辩题提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科技的发展利大”和“科技的发展弊大”确定正反方,认为“利大”的一方为正方,认为“弊大”的一方为反方,分为两组,并推选出一名主持人。

2.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交流自己找到的具体事例和材料,以选取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第一主辩人,第二主辩人,第三主辩人,第四主辩人。

正方学生从“利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汽车等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省时,省力。(2)电话、手机的发明,让人们的通讯更加方便。(3)电脑、传真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因特网的出现更是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反方学生从“弊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2)电视等这些娱乐设施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情淡薄。(3)网络的出现,使得一些人有可乘之机,扰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三、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介绍正、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出理由,进行辩论。

2.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辩人陈述本方基本观点和论据,接着,各方主辩人为维护本方观点按一定顺序发言,或补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对方发言的漏洞和错误进行反驳,或指出对方认识的片面,用本方观点予以纠正……

3.师小结评价:双方能以简短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注意了礼貌用语,为我们的辩论开了个好头。下面就针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自由辩论。

4.双方互相提问质疑,自由辩论。

5.双方总结自己的观点:

要求语言精炼,(有理有据)说理清楚。

四、评议总结,提高认识

1.双方辩论结束,主持人应该对整个辩论过程作出总结,吸收双方合理意见,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请老师点评。

2.教师在主持人总结的基础上,做更全面的评价指导。

3.评选“最佳辩论手

4.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我们每个同学都拥有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你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如诗如画的童年里,你们每天都遨游在生活的海洋里,在感受着生活,体验着生活。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心动的生活场景,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那一个个印象深刻的人,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

二、拓展思路

1.翻阅自己近来写的日记、读书笔记,把自己最感兴趣、最满意的作品多读几遍;把心里特别想说的内容简要地记录。

2.同学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教师概括板书(可能会有以下的情况)

做过的──

听到的──

看到的──

想到的──

三、自由交流,引出要求

1.小组讲述,老师引导学生先构思,有条理地讲述。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

指名讲述。

明确要求:大家要注意倾听,等他讲完后,你们可以有礼貌地举手,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对他在台上的讲述提出你的建议和意见。

在学生评议的过程中引出习作要求:(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语句通顺,在习作中表达出真情实感。)

写事:过程具体,融入感受

写人:事例典型,有真情实感

写景状物:抓住特点,融入真情

四、指导习作。

1.同学们,你们的讲述很精彩。现在,你们就用笔把它描述下来吧。在写之前,我们先读一下习作要求。

2.指名读题,指导审题。

3.学生自由写作,先写完的学生可以到自己喜欢的同学那儿拜读他的大作,也可以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你的好朋友听。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学会写作文是一种能力,学会修改、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文也是一种能力,它将使你受益终身。这节课我们按内容进行交流评赏,共同分享你们心中那美好的回忆。

2重温习作要求。

二、互评互改,共同提高

1.师生互评。

2.小组互评。

按作文内容组建评赏小组,组内评赏,虚心学习他人的成功之处,真诚指出不足,并给予热情帮助。总结小组同学的意见,一人执笔,写出评语。

3.全班评议。

组内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宣读,全班同学进行评议:肯定成功之处,指出不足之处。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以及评价。

4.自评修改。

虚心听取、真情接纳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反复阅读,认真修改,直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5.展示评改结果,增强成功体验。

三、汇编作文集,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经过同学们的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同学们的习作增色不少,出现了不少佳作。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部分作文,编一个属于自己的作文集。在前面写上编者的话,还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编写目录,并给自己的作文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交流评赏,不仅知道了自己习作中的优缺点,而且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目的。当然同学们编的习作集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一定会成为我们成长中永久的记录,期待着同学们习作选的诞生。



回顾·拓展五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小组抽测,听写词语(四人一组,组长任选其中15个词语抽测组员,进行听写)。

二、交流平台

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2.交流学习收获。

三、日积月累

1.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交流:

3.根据意思分类

4.选择其中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5.抄写背诵

四、成语故事

1.自由阅读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说一说这则成语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短文,交流读后受到的启示,说说“舍本逐末”的含义。

3.同桌交换阅读搜集到的成语故事,说说成语的含义。



第六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主体是“活动建议”引导学生开展活动。“阅读材料”可以激起学生对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激发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的感情,同时在写作中讲演稿、给母校老师写信、临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回忆小学阶段美好的时光,写写难忘的老师或同学,难忘的校园,难忘的工节课或是难忘的一次活动。

2)和同学畅谈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并制作成班级纪念册。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阅读、交流、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的美好时光,在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学会感恩。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在写作中讲演稿、给母校老师写信、临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五、课时安排:

10——14课时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过程与方法: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课时安排】10课时

【教学进程】

(一)基本思路

本次综合性学习与以往的综合性学习单元相比,学生自主活动的比重更大。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既要引领学生回忆小学生活,学会表达情感,学会感恩,又要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大致可以采用这样的流程:

1.浏览本组教材,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1课时)

主要包括:

1)阅读单元导语,联系实际,激发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兴趣。

2)阅读“活动建议”,明确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3)浏览“阅读材料”,了解可以参考哪些材料。

4)根据“活动建议”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展哪些活动。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

2.“成长足迹”板块,可以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中心开展活动。(6~7课时加课外时间)

1)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忘不了的笑声》《作文上的红双圈》,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2课时)

2)回忆小学生活,写写自己难忘的老师和同学、难忘的校园生活、难忘的一节课或难忘的一次活动等。(2课时)

3)和同学一起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搜集材料。(1课时加课外时间)

4)同学合作,制作班级纪念册。(2课时加课外时间)

3.“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活动。(4~5课时)

1)写临别赠言,送上真情与祝福。也可以写好临别赠言,在班级联欢会上相互赠送。(1课时)

2)在离校之前为母校做点事,如,为学校图书馆修补图书,为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浇水培土,修理课桌椅等;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写倡议书、建议书。(1~2课时加课外时间)

3)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排练节目,进行联欢。(2课时加课外时间)

这次综合性学习要把每一个人都吸纳到活动中来。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个人、小组、全班穿插进行。集体活动要分工合作,使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二)实施要点

1.浏览本组教材,讨论和制定活动计划。计划要把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内容等列清楚。除了教材活动建议中提出的活动形式以外,还可以把本校和本班的一些特色活动也吸纳到计划中来,如,出一期“再见吧,母校”的黑板报,为学校图书馆修补、整理图书,开展“我为母校捐本书”活动。

2.“成长足迹”板块。

活动建议中提出了三方面的活动:认真读一读阅读材料;写难忘的人和事;畅谈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制作班级纪念册。教学中可以以“班级纪念册”为中心,把各项活动有序地穿插在一起。

1)认识制作“班级纪念册”的意义。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把那些珍贵的回忆留住,那不仅是对过去日子的美好回忆,也将是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激励。许多年后,当一个个同学长大成才,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的时候,班级纪念册将永远连接着小学老师和同学的情谊。

2)讨论“班级纪念册”的内容和形式。讨论内容主要是确定栏目,如,“师恩难忘”“同学情深”“集体荣誉”“运动场上”“艺术天地”“美好祝愿”。班级纪念册是为了留下美好回忆,所以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书刊式的纸制班级纪念册,也可以是网页式的多媒体班级纪念册。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班级纪念册,都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努力做到图文并茂,有的还可以用实物。教师要鼓励有创意地制作“班级纪念册”。

3)阅读材料──迈好制作班级纪念册的第一步。

阅读材料中的5篇文章,是不同时代的作者回忆自己难忘的小学生活。

《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作文上的红双圈》侧重于回忆老师的教诲,《忘不了的笑声》记录的是班上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同学。

4)搜集和积累班级纪念册的内容。

5)制作班级纪念册。

纪念册的制作,关键在于计划要周密,分工要明确。谁负责封面设计,谁负责哪个主题,都要事先确定。老师要即时关注情况,督促、指导学生完成。班级纪念册完成后要展示,有条件的可以打印,发给每位同学和家长,送给曾经任教的老师。

3.“依依惜别”板块。

活动建议中提出了三方面的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开展。

1)写临别赠言。临别赠言可以写在同学录上,也可以写在自制的卡片上。无论是写在同学录上还是贺卡上,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追求豪华时尚,以简单朴素为宜,提倡自己动手制作。

2)为母校做点事。

这项活动的范围是很广泛的。

“阅读材料”中提出可以给母校、老师写封信,表达自己的心声;可以用演讲的方式,向母校告别;可以把对学校的各种建议写成建议书;可以畅想20年后每个同学都是什么样子的。写信,要注意抒发真情实感;演讲,要安排好时间、地点、形式,要调动场内的气氛;写建议书之前要对学校进行调查,针对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建议尽可能具体。

除了以上活动,“活动建议”还提出一些实践性活动,如:为学校再搞一次卫生,再给小树浇浇水;写倡议书,号召全体同学为美化校园环境、创建文明校园出点力。

开展“为母校做点事”的活动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是学校所需要的;同时要力所能及,是小学生能做到的。

3)筹划一台毕业联欢会。

毕业联欢会可以以班级形式进行,也可以以年级组形式(所有的毕业班合在一起搞活动)进行。前者准备方便,参与面广;后者气氛热烈,场面隆重。

怎样写建议书

建议书是针对某项具体工作或规划向领导或个人提出建议的一种专用书信。它与倡议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倡议书也有“建议”的内容,这一点与建议书类似。但是倡议书一般是公开宣读、张贴或发表,内容面向公众,属书面号召的性质。所倡议的内容一般为公众所认同。而建议书公开宣读、张贴或发表者较少,因为它的内容只是个人见解的陈述,仅供对方参考。所以,建议书一般取商讨的语气,不像倡议书那么富于鼓动性。

建议书的内容:①摆情况:摆情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对方注意;②讲理由:申述建议的理由,目的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思考;③提建议:一般用条款形式提出建议,目的是希望对方如何行动。前两部分内容为铺垫,第三部分才是主体。各部分的内容可多可少,可长可短。为清晰醒目,一般取条款式陈述。当然如果建议不多,也可以不列条款。④结尾一般写些谦虚的话,如,“以上建议仅供参考”。⑤开头和署名等与其他专用书信的格式相同。

倡议书的格式

倡议就是倡导、建议。倡议书是为倡议、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号召性的公开建议性的专用书信。如,提议开展抢救国宝大熊猫的倡议书;给希望工程捐款的倡议书。这些号召性的书信或公诸报端,或张贴校园,都是倡议书的范例。

倡议书遵循书信的一般格式,又有自己的特点。一般而言,分为向谁倡议,倡议什么,谁倡议的,以及倡议日期等几个部分,同一般专用书信差不多。特点在于第一行不写称呼,而是写倡议题目,如,“关于抢救国宝大熊猫的倡议”“关于成立学雷锋小组的倡议”。接着在另起一行的顶格处写号召的对象。但称呼不像书信那么实指,而是泛指。有时也可以不写称呼,而直接写正文。



古诗文学习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板块

一、充分自

1.根据拼音和工具书,读熟10首古诗词。

2.根据注释和其他工具书,大致了解10首古诗词的意思。

3.背诵古诗词。

二、交流展示

1.同桌或小组展示背诵成果,可用比赛的方式,也可用考试的方式(比如看图吟相应的诗词)。

2.全班交流10首古诗词的大意。

教师相机检查学生对下面句子或词的理解

①“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意思?“豆”喻谁?“萁”喻谁?

②“鸟鸣涧”是什么意思?诗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③“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什么意思?“冰心”“玉壶”象征着什么?“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时时舞”“恰恰啼”是怎样的景象?

⑤“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是说石灰,实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⑥《竹石》中赞美的是竹子,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⑦“白日”“青春”“妻子”各是什么意思?哪些词与现代意思不同?带有“白日”的诗还有哪首?

⑧《已亥杂诗》中表达作者愿望的诗句是哪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⑨”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什么意思?你能举出与这句诗意思相反的诗句吗?

⑩《卜算子》一词中,“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还能背诵一首《卜算子》吗?

三、讲述关于10首古诗词的逸闻或故事。

曹植的故事,于谦的故事,郑燮的故事等。

四、有机联系,拓展读《江畔独步寻花(黄狮塔前江水东)》《春望》

第二板块

一、根据10首古诗词进行超联想,分类复习古诗词

送别诗──

《芙蓉楼送辛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联想到

咏物言志诗──

《石灰吟》《竹石》

联想到

写景诗──

《鸟鸣涧》《江畔独步寻花》

联想到

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甫

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

二、以作者为生发点,复习积累的有关作者的诗词。

王维、王昌龄、杜甫、郑燮、苏轼等。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大部分同学较认真,还有少部分学生自制力较差,缺乏学习自觉性,成绩居中学生多。要想提高复习效果,针对上述情况,必须更加注重夯实基础,以基础训练为本,加强语文“双基”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加深理解、加深认识,力争使学生基础得以巩固,并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复习方法,力争使全班同学的语文成绩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二、复习的内容:

 一)、基础知识

1 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能正确地拼读音节。要着重复习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读拼音,写词语、句子的关键,是拼读后,要先想出语义,然后正确地写出有关的汉字。

2 词语

词语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掌握的词语越多,阅读的速度就快,表达的意思就越正确。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头和书面中正确地运用。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要注意积累词汇。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对词语的积累非常重视。要求学生积累的词汇,主要是指在课文中所学到的词语。

3 句子

一个句子能清楚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要求学生掌握四种基本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要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把话写得生动一点。

认识复句。要求能用关联词语造句,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要能正确地修改病句。病句的类型主要是:用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等)。

扩句和缩句。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缩句,是把句子中附加成分删去,使句子简洁明了。在复习的时候,要讲清要求和方法。

4 标点符号

能正确地运用句号、逗号、顿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分号和破折号。标点符号,只要求能正确地运用,不要求说出其作用。

  二)、阅读

在新《课程标准》中,共提出了11点要求。其主要的是: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关于阅读复习要求,作一些说明:(1)句子意思的理解。(2)给自然段划分层次。(3)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4)归纳课文主要内容。(5)回答问题。要针对问题作答,回答要全面,句子要连贯。问题从性质来看,有三种类型: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写)?为什么?从回答问题的要求来看:有的问题的答案必须是求同的,或者说答案是唯一的;有的问题的答案是多元的。如:你读了以后,受到什么启发?这类问题应该是多元的。 重在培养回答问题的方法、能力。

背诵。主要是第十二册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课后提出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一般是要求背诵课文中重要的部分。默写,课本中规定的内容、日积月累部分、课后诗词积累。

  三)、写作

从习作的类型来看,有写记叙文,也有写应用文。从习作的形式来看,有记实性的习作,写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想像性的习作,包括看图作文、续写等。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记叙一次活动)、有写景。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不管哪一种命题形式,习作的内容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习作的题目和习作的所有提示。

三、复习目标

1、继续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端正书写、感情朗读方法、认真完成作业等习惯。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熟记26个字母并会运用。

3准确认读生字,将课本“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做到会默写,少数词语必须按要求熟练造句。

4、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熟练运用口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5、培养良好的朗读、默读习惯,能读懂课文,理解课文中心,掌握写作方法;将课本(含练习上要求背诵的)中要求背诵、默写的课文及片段逐一落实,做到熟练背诵,能按照要求进行默写。

6、继续培养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课文内容。

要学会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本领;掌握句子的不同表达方法,体会句子的感情色彩;认识夸张的修辞方法和表示选择、条件关系的复句;会修改常见的几种病句。

7、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儿读物,了解其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叙述其主要内容。

8、加强学生的习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其审题、布局谋篇等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大胆想象、幻想,写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感受,真正做到“言为心声”。

9、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句、段的理解、主要内容的归纳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四、复习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问题能力培养和习作写作的具体叙事写作方法指导。

五、复习措施

1、对照《新课标》和研究洞头县近几年命题趋势、特点,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学生以前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认真备、上好每一堂复习课。

2、重视思想教育,学习态度教育,做好班级管理,引导好班级学风、班风。

3、多参考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资料,借“他山之石”,来提高、充实自己,并运用到复习课实际中来,学以致用。

4、不单纯看重学生的测验成绩,要注重其方法的培养,要使其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真正授学生以渔。

5、分类性复习: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三部分。

6、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习为主,要以练习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

(六)、实施步骤

复习初定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①以课文综合复习内容为载体,适当练习测验,加深学生的巩固与理解。②古诗词复习

2、第二阶段,以字、词、句、篇、习作为单位,以练习为重点,分门别类进行复习。将全书中的知识进行归类,循序渐进,适度练习测验,力争学生融会贯通,熟练掌握并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3、第三阶段,全面检测,查漏补缺。在前两个阶段的复习基础上,对全册教材的语文知识进行全面检测,用相关模拟测验题进行测验,找出学生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指导、讲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be3cec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d.html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