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节选)完美版

发布时间:2019-05-23 15:35: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苏教版必修2第四专题之

边城(节选)

山东省北镇中学 高胜军

高手支招之一——阅读方略

读前要热身

漫谈赛龙舟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 20—1 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616(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我国许多地方都盛行端午节赛龙舟的活动,你见过赛龙舟的盛况吗?请翻开《边城》一文,让我们跟随沈从文到湘西。在那里,你将能走进湘西人赛龙舟的风俗,感受到湘西人淳朴的民性,感动于在那里发生的一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知识应储备

作者作品

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曾入本乡土著军队当兵。1923年到北京。1926年开始发表作品,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回北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1949年后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有许多专著。其文学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70余种。短篇小说《丈夫》 20—2 《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与温爱。其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一定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识记字音

1.字音

(nuó) (dònɡ) (qiú) (tǔn) (pán) 碧溪(jū) (tián) (ɡān) 糍粑(cí bā)

2.多音字

sè塞责 sì 似乎

sāi塞车

sài边塞 shì 似的

分辨字形

欺侮 薄雾 嘱咐 停泊

晦气 簿 簿册 瞩目 松柏

文题解读

《边城》是沈从文最具盛名的代表作。小说取材于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写了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与当地船总的儿子——天宝、傩送兄弟俩纯净的爱情纠葛、凄美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一幅古朴又绚丽的湘西风俗画卷。“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即边地的小城,同时也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作品;《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

高手支招之二——感受鉴赏

文本需精研

边城(节选)

沈从文

两省接壤处,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知道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还得法,并无特别变故发生。[一个极有秩序,人民也安分乐生的地方,是一个 20—3 “世外桃源”。]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强调了边城的民风淳朴,社会安宁。」。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为一种不幸所绊倒,觉得十分伤心外,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还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与战祸频繁的中国其他地方相对比,突显边城人民的宁静生活。]

作者描写的这一幅安定、和谐的生活画面,构成了作品特有的社会背景。这个健康、自然、优美的世界,寄托了沈从文深沉而真挚的爱,寄托着他的哀愁、怜悯和希望。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旧是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这些山花流水般的风俗画笔,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山城独特的地方色彩。]

指出边城一年中最热闹的三个日子,引出下文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描写节日气氛]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边城人倾家而出看赛龙舟,可见人们对这一节日的重视。]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分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人们精心准备赛龙舟]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种种情形。[作者对龙舟外形、赛者形象作了细致的描述。龙舟壮美,小伙健朗,鼓声擂动,欢呼震天,把这一盛会特有的热烈场面表现得真真切切,充分显示了湘西地方特色。]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皆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获胜者给予奖赏]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作者选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将湘西淳厚至美的社会之风吹到读者面前。端午日,妇女小孩穿新衣,在额角画王字,吃鱼吃肉,莫不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气氛。赛龙舟之时,万人空巷,每人都尽情享受着节日的喜悦。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 20—4 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追鸭子是赛龙舟的继续,这个活动更加重了节日的热闹气氛。]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一幅湘西龙舟竞渡、水中赶鸭的风俗画。

掌水码头的龙头大哥顺顺,年青时节便是一个泅水的高手,入水中去追逐鸭子,在任何情形下总不落空。[由追鸭子活动引出泅水高手顺顺,进而引出小说男主人公傩送。]但一到次子傩送年过十二岁时,已能入水闭气汆着到鸭子身边,再忽然冒水而出,把鸭子捉到,这作爸爸的便解嘲似的向孩子们说:“好,这种事情有你们来作,我不必再下水和你们争显本领了。”[傩送小小年纪便有如此高超的泅水本领]于是当真就不下水与人来竞争捉鸭子。[赛后捉鸭,有趣刺激,民性的淳厚呈现在读者面前。]但下水救人呢,当作别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顺顺是一位讲求信誉、乐于助人的人。]

天保、傩送两人都是当地泅水划船好选手。[简介小说中的两个重要人物]

介绍顺顺是一个泅水的高手,并有急人之困的品质,天保、傩送皆是当地泅水划船好选手。

端午又快来了,初五划船,河街上初一开会,就决定了属于河街的那只船当天入水。天保恰好在那天应向上行,随了陆路商人过川东龙潭送节货,故参加的就只傩送。[天保有事没参加活动]十六个结实如牛犊的小伙子,带了香烛鞭炮,同一个用生牛皮蒙好、绘有朱红太极图的高脚鼓,到了搁船的河上游山洞边,烧了香烛,把船拖入水中后,各人上了船,燃着鞭炮,擂着鼓,这船便如一支没羽箭似的,很迅速的向下游长潭射去。[一个“射”字形象地写出船速度之快,划船人技艺的高超。]

赛前练习。

那时节还是上午,到了午后,对河渔人的龙船也下了水,两只龙船就开始预习种种竞赛的方法。[比赛前的准备工作]水面上第一次听到了鼓声,许多人从这鼓声中,感到了节日临近的欢悦。住临河吊脚楼对远方人有所等待、有所盼望的,也莫不因鼓声想到远人。在这个节日里,必然有许多船只可以赶回,也有许多船只只合在半路过节,这之间,便有些眼目所难见的人事哀乐,在这小山城河街间,让一些人开心,也让一些人皱眉![人们的喜怒哀乐都围绕着赛龙舟]

写鼓声带来的欢悦、思念。

蓬蓬鼓声掠水越山到了渡船头那里时,最先注意到的是那只黄狗。[狗听觉灵敏,故狗先听到声音。]那黄狗汪汪的吠着,受了惊似的绕屋乱走;有人过渡时,便随船渡过河东岸去,且跑到那小山头向城里一方面大吠。[以狗的反映说明赛龙舟的热闹程度]

翠翠正坐在门外大石上用棕叶编蚱蜢、蜈蚣玩,见黄狗先在太阳下睡着,忽然醒来便发疯似的乱跑,过了河又回来,就问它骂它:

“狗,狗,你做什么!不许这样子!”[狗的异常行为惊动了翠翠]

可是一会儿那声音被她发现了,她于是也绕屋跑着,并且同黄狗一块儿渡过了小溪,站在小山头听了许久,让那点迷人的鼓声,把自己带到一个过去的节日里去。[鼓声引起翠翠的一段美好的回忆]

写黄狗对鼓声的反应、翠翠由鼓声引出的遐思。

《边城》中洋溢着人情美。湘西民风古朴而淳厚,老船夫,翠翠,天保,傩送,还有士兵,水手,过往的商旅,尽管物质条件并不相同,但质朴、纯真、善良的品性却是相同的,都具有一种单纯的善良、原始的可爱,如祖父、傩送、天保等,他们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里的一切,没有受到都市物质文明的污染,单纯寂寞,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这部分叙述了端午节临近,边城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备着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

还是两年前的事。[点明时间]五月端阳,渡船头祖父找人作了替手,便带了黄狗同翠翠进城,过大河边去看划船。[点明事件]河边站满了人,四只朱色长船在潭中划着,龙船水刚刚涨过,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明朗,鼓声蓬蓬响着,翠翠抿着嘴一句话不说, 20—5 心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快乐。[以人的心情表明赛龙舟的热闹]河边人太多了一点,各人皆尽张着眼睛望河中,不多久,黄狗还在身边,祖父却挤得不见了。[“挤”字说明人多,节日的热闹。由下文可知,其实祖父并非是“挤得不见了”,而是有事离开并告诉过她,是她因注意力在“河中”而没听到,这也是从侧面写赛龙舟的盛况。]

祖孙两走散。

翠翠一面注意划船,一面心想:“过不久祖父总会找来的。”但过了许久,祖父还不来,翠翠便稍稍有点儿着慌了。[祖父不在身边时翠翠的心理 ]先是两人同黄狗进城前一天,祖父就问翠翠:“明天城里划船,倘若一个人去看,人多怕不怕?”翠翠就说:“人多我不怕。但是只是自己一个人可不好玩。”于是祖父想了半天,方想起一个住在城中的老熟人,赶夜里到城里去商量,请那老人来看一天渡船,自己却陪翠翠进城玩一天。[多么善解人意的爷爷,多么疼爱孙女的爷爷。]且因为那人比渡船老人更孤单,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因此便约好了那人早上过家中来吃饭,喝一杯雄黄酒。第二天那人来了,吃了饭,把职务委托那人以后,翠翠等便进了城。到路上时,祖父想起什么似的,又问翠翠,“翠翠,翠翠,人那么多,好热闹,你一个人敢到河边看龙船吗?”[祖父想到可能会离开孙女一会儿,故用话语试探孙女。]翠翠说:“怎么不敢?可是一个人玩有什么意思。”[翠翠既要显示自己的勇敢,又不愿叫祖父离开自己。]到了河边后,长潭里的四只红船,把翠翠的注意力完全占去了,身边祖父似乎也可有可无了。[赛龙舟的热闹完全吸引了翠翠的注意力,这又是对赛龙舟的侧面描写。]祖父心想:“时间还早,到收场时,至少还得三个时刻。溪边的那个朋友,也应当来看看年青人的热闹,回去一趟,换换地位还赶得及。”[对孙女的亲情重要,对朋友的友情同样重要。]因此就告翠翠,“人太多了,站在这里看,不要动,我到别处去有点事情,无论如何总赶得回来伴你回家。”翠翠正为两只竞速并进的船迷着,祖父说的话毫不思索就答应了。[翠翠的注意力集中在赛龙舟上,她并没听进祖父的话。]祖父知道黄狗在翠翠身边,也许比他自己在她身边还稳当,于是便回家看船去了。

祖父到了那渡船处时,见代替他的老朋友,正站在白塔下注意听远处鼓声。[那人也对赛龙舟感兴趣,祖父的想法是正确的。]

祖父喊叫他,请他把船拉过来,两人渡过小溪仍然站到白塔下去。那人问老船夫为什么又跑回来,祖父就说想替他一会儿,所以把翠翠留在河边,自己赶回来,好让他也过河边去看看热闹,且说,“看得好,就不必再回来,只须见了翠翠告她一声,翠翠到时自会回家的。小丫头不敢回家,你就伴她走走!”[祖父为孙女想得较周全,可谁能知道会有下面的变故。]但那替手对于看龙船已无什么兴味,却愿意同老船夫在这溪边大石上各自再喝两杯烧酒。[恐怕不是对看龙船“无什么兴味”,而是对和老友对酌更有兴味。如果真“无什么兴味”,为何又“站在白塔下注意听远处鼓声”呢?]老船夫十分高兴,于是把酒葫芦取出,推给城中来的那一个。两人一面谈些端午旧事,一面喝酒,不到一会,那人却在岩石上为烧酒醉倒了。[淡泊而又醇厚的友情,惬意!]

人既醉倒后,无从入城,祖父为了责任又不便与渡船离开,留在城中河边的翠翠,便不能不着急了。[那人不醉倒,翠翠就见不到傩送,就不会有那段爱情故事。这是为后面情节埋下的伏笔。]

交代祖父走失的缘由。点出祖父对翠翠的关爱,对他人的体贴,对工作的责任心。当工作责任心与对翠翠的关爱不能兼得时,祖父犹豫了。

河中划船的决了最后胜负后,城里军官已派人驾小船在潭中放了一船鸭子,祖父还不见来。翠翠恐怕祖父也正在什么地方等着她,因此带了黄狗各处人丛中挤着去找寻祖父,结果还是不得祖父的踪迹。[翠翠到处寻找祖父]后来看看天快要黑了,军人扛了长凳出城看热闹的,都已陆续扛了那凳子回家。潭中的鸭子只剩下三五只,捉鸭人也渐渐的少了。[说明天渐渐地晚了]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薄雾。翠翠望到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为何由眼前景致想到这个呢?值得玩味。]

她记起祖父嘱咐她不要离开原来地方那一句话,便又为自己解释这想头的错误,以为祖父不来,必是进城去或到什么熟人处去,被人拉着喝酒,故一时间不能脱身。[翠翠对祖父不来的善意想法]正因为这也是可能的事,她又不愿在天未断黑以前,同黄狗赶回家去,只好站在那石码头边等候祖父。[恐怕祖父来后找不到自己,苦苦等候祖父,可见翠翠的纯真。]

写渐近黄昏,翠翠的联想与焦虑,也透出对祖父的关切与信任。

再过一会,对河那两只长船已泊到对河小溪里去不见了,看龙船的人也差不多全散了。[点明天色已晚]吊脚楼有娼妓的人家,已上了灯,且有人敲小鞶鼓弹月琴唱曲子。另外一些人家,又有划拳行酒的吵嚷声音。同时停泊在吊脚楼下的一些船只,上面也有人在摆酒炒菜,把青菜萝卜之类,倒进滚热油锅里去时发出沙沙的声音。[通过翠翠的所见所闻,写出她等祖父久等不来的焦急心理,这又可看出其性格的淳朴。]河面已朦朦胧胧,看去好像只有一只白鸭在潭中浮着,也只剩一个人追着这只鸭子。[点明时间已很晚,为下文与傩送相见作铺垫。]

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总相信祖父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直接点明翠翠对祖父的信任,这也促成了那段爱情故事。]

吊脚楼上唱曲子声音热闹了一些,只听到下面船上有人说话,一个水手说:“金亭,你听你那婊子陪川东庄客喝酒唱曲子,我赌个手指,说这是她的声音!”另一个水手就说:“她陪他们喝酒唱曲子,心里可想我。她知道我在船上!”先前那一个又说:“身体让别人玩着,心还想着你;你有什么凭据?”另一个说:“我有凭据。”于是这水手吹着唿哨,作出一个古怪的记号,一会儿,楼上歌声便停止了。[看似闲笔,其实是有意为之。连湘西的妓女都是有讲情意的。]歌声停止后,两个水手哈哈大笑起来。两人接着便说了些关于那个女人的一切,使用了不少粗鄙字眼,翠翠很不习惯把这种话听下去,但又不能走开。且听水手之一说楼上妇人的爸爸是在七年前在棉花坡被人杀死的,一共杀了十七刀,翠翠心中那个古怪的想头,“爷爷死了呢?”便仍然占据到心里有一会儿。[爷爷除非死去,否则不会丢下自己不管,这可看出翠翠对祖父的绝对信任。]

关于妓女的话,为下文和二老的误会作铺垫。

两个水手还正在谈话,潭中那只白鸭慢慢的向翠翠所在的码头边游来,翠翠想:“再过来些我就捉住你!”于是静静的等着,但那鸭子将近岸边三丈远近时,却有个人笑着,喊那船上水手。原来水中还有个人,那人已把鸭子捉到手,却慢慢的“踹水”游近岸边的。 20—6 [只见鸭子不见人,可见天有些黑了。]船上人听到水面的喊声,在隐约里也喊道:“二老,二老,你真能干,你今天得了五只吧?”那水上人说:“这家伙狡猾得很,现在可归我了。”“你这时捉鸭子,将来捉女人,一定有同样的本领。”[这更加深翠翠对傩送好意的误会]水上那一个不再说什么,手脚并用的拍着水傍了码头。湿淋淋的爬上岸时,翠翠身旁的黄狗,仿佛警告水中人似的,汪汪的叫了几声,表示这里有人,那人才注意到翠翠。[两人相见]码头上已无别的人,那人问:

“是谁人?”

“我是翠翠!”

“翠翠又是谁?”

“是碧溪岨撑渡船的孙女。”

“这里又没有人过渡,你在这儿做什么?”

“我等我爷爷。我等他来好回家去。”

“等他来他可不会来。你爷爷一定到城里军营里喝了酒,醉倒后被人抬回去了!”[军民关系比较融洽]

“他不会,他答应来找我,就一定会来的。”

“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好?”[两人对话,傩送对一个陌生人表示关心,可见他热情好客的性格。]

翠翠误会邀他进屋里去那个人的好意,正记着水手说的妇人丑事,她以为那男子就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楼上去,本来从不骂人,这时正因为等候祖父太久了,心中焦急得很,听人要她上去,以为欺侮了她,就轻轻的说:

“你个悖时砍脑壳的!”[翠翠误会了傩送]

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从声音上听得出翠翠年纪,便带笑说:“怎么,你那么小小的还会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二老调侃翠翠,这句话深深地印在翠翠脑海里。]

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爷爷无意的迟到,造成了翠翠与二老的初次相见。这是不是天意呢?]

那黄狗好象明白翠翠被人欺侮了,又汪汪的吠起来,那男子把手中白鸭举起,向黄狗吓了一下,“老兄,你要怎么!”便走上河街去了。黄狗为了自己被欺侮还想追过去,翠翠便喊:“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翠翠意思仿佛只在问给狗“那轻薄男子还不值得叫”,但男子听去的却是另外一种好意,男的以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叫,放肆的笑着,不见了。[二老总以善意揣摩人的心理,画出其善良的品行。]

简洁的对话中,二老的洒脱热情,翠翠的单纯自尊表露无遗。

又过了一阵,有人从河街拿了一个废缆做成的火炬,一面晃着一面喊叫着翠翠的名字来找寻她,到身边时翠翠却不认识那个人。那人说:老船夫回到家中,不能来接她,故搭了过渡人口信来告翠翠,要她即刻就回去。[翠翠一直在等祖父,她对祖父来找她没一点怀疑,终于等来了祖父的口信。]翠翠听说是祖父派来的,就同那人一起回家,让打火把的在前引路,黄狗时前时后,一同沿了城墙向渡口走去。翠翠一面走一面问那拿火把的人,是谁问他就知道她在河边。[翠翠的追问引出二老的情况]那人说这是二老问他的,他是二老家里的伙计,送翠翠回家后还得回转河街。

翠翠说:“二老他怎么知道我在河边?”

那人便笑着说:“他从河里捉鸭子回来,在码头上见你,他说好意请你上家里坐坐,等候你爷爷,你还骂过他![翠翠如果早先知道河里抓鸭子的就是二老,当时会怎样呢?]你那只狗不识吕洞宾,只是叫!”

翠翠带了点儿惊讶,轻轻的问:“二老是谁?”[因惊讶而询问二老情况]

那人也带了点儿惊讶说:“二老你都不知道?就是我们河街上的傩送二老!就是岳云!他要我送你回去!”

傩送二老在茶峒地方不是一个生疏的名字!

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

翠翠体会到了二老的苦心,愧疚、感激、朦胧的爱意油然而生。

翻过了小山岨,望得见对溪家中火光时,那一方面也看见了翠翠方面的火把,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对祖父的失信有嗔怪之意]翠翠上了船,二老派来的人,打着火把走了,祖父牵着船问:“翠翠,你怎么不答应我,生我的气了吗?”[祖父感到对不起翠翠]

翠翠站在船头还是不作声。翠翠对祖父那一点儿埋怨,等到把船拉过了溪,一到了家中,看明白了醉倒的另一个老人后,就完事了。[翠翠明白事实真相后,很快理解并原谅了祖父,他们都是重情意的人。]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情窦初开的翠翠从此有了自己的心事]

这部分追述了两年前第一个端午节,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时的情形。英俊勇敢又关心体贴人的傩送占据了翠翠的心。她和傩送相识时傩送说的“大鱼咬你”的玩笑话深深地印在她的心里,从此象征着爱情的“鱼”的意象维系着傩送与翠翠的关系。

两年日子过去了。

这一部分中秋节的气氛也欢腾热烈,这是通过翠翠的回忆引出的。

这两年来两个中秋节,恰好无月亮可看,凡在这边城地方,因看月而起整夜男女唱歌的故事,通统不能如期举行,故两个中秋留给翠翠的印象,极其平淡无奇。[中秋节是边城人一年中三个热闹节日之一,但翠翠感觉并不热闹,是否就是因为“无月亮可看”呢?]两个新年却照例可以看到军营里与各乡来的狮子龙灯,在小教场迎春,锣鼓喧阗大热闹。到了十五夜晚,城中舞龙耍狮子的镇兵士,还各自赤裸着肩膊,往各处去欢迎炮仗烟火。城中军营里,税关局长公馆,河街上一些大字号,莫不预先截老毛竹筒,或镂空棕榈树根株,用洞硝拌和磺炭钢砂,一千槌八百槌把烟火做好。好勇取乐的军士,光赤着个上身,玩着灯打着鼓来了,小鞭炮如落雨的样子,从悬到长竿尖端的空中落到玩灯的光赤赤肩背上,锣鼓催动急促的拍子,大家情绪都为这事情十分兴奋。[写新年舞狮子龙灯的热闹场景,作为端午节的衬托。]鞭炮放过一阵后,用长凳绑着的大筒烟火,在敞坪一端燃起了引线,先是咝咝的流泻白光,慢慢的这白光便吼啸起来,作出如雷如虎惊人的声音,白光向上空冲去,高至二十丈,下落时便洒散着满天花雨。人人把颈脖缩着,又怕又欢喜。玩灯的兵士,却在火花中绕着圈子,俨然毫不在意的样子。[描述新年的热闹景象]翠翠同他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为什么翠翠感觉中秋节和新年都不如那个端午节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那甜而美的事情是什么?]

翠翠为了不能忘记那件事,上年一个端午又同祖父到城边河街去看了半天船,一切玩得正好时,忽然落了行雨,无人衣衫不被雨湿透。[是为了看船还是为了看人呢?]为了避雨,祖孙二人同那只黄狗,走到顺顺吊脚楼上去,挤在一个角隅里。有人扛凳子从身边过去,翠翠认得那人正是去年打了火把送她回家的人[记得如此真切,可见确实把那人、那事放在心上。],就告给祖父:

“爷爷,那个人去年送我回家,他拿了火把走路时,真象个山上的喽罗!”[凡是和二老有关的人她都记得很清楚]

祖父当时不作声,等到那人回头又走过面前时,就闪不知一把抓住那个人,笑嘻嘻说:

“嗨嗨,你这个喽罗!要你到我家喝一杯也不成,还怕酒里有毒,把你这个真命天子毒死!”[淳朴、真诚的打招呼的方式]

那人一看是守渡船的,且看到了翠翠,就笑了。“翠翠,你长大了!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一语双关]

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细节描写,表现其在甜蜜的回忆中。]

这一次虽在这喽罗长年口中听到个“二老”名字,却不曾见及这个人。从祖父与那长年谈话里,翠翠听明白了二老是在下游六百里外沅水中部青浪滩过端午的。但这次不见二老却认识了大老,且见着了那个一地出名的顺顺。[结识大老和顺顺]大老把河中的鸭子捉回家里后,因为守渡船的老家伙称赞了那只肥鸭两次,顺顺就要大老把鸭子给翠翠。且知道祖孙二人所过的日子,十分拮据,节日里自己不能包粽子,又送了许多尖角粽子。[人情淳朴]

认识顺顺和大老,横生枝节。

那水上名人同祖父谈话时,翠翠虽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那人向祖父说,翠翠长得很美,问过翠翠年纪,又问有不有了人家。[顺顺看中了翠翠,有意结亲。]祖父则很快乐的夸奖了翠翠不少,且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因此一提这件事便闭口不谈。[祖父顾及孙女的想法,不敢表明态度,这又是他对孙女爱的一个表现。]

回家时,祖父抱了那只白鸭子同别的东西,翠翠打火把引路。两人沿城墙走去,一面是城,一面是水。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好!”[祖父对顺顺家的印象很好,他也明白顺顺的想法,他在试探翠翠的态度。]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言外之意是“二老傩送你认识吗?”,内心充满对傩送的惦念。]祖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所在,因为今天太高兴一点,便不加检点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因为祖父没能探出孙女的意思,就直接问她,不再试探。]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虽然有对爱情的强烈追求,但翠翠内心依然含蓄而敏感。当爷爷一语道破翠翠的心事时,情感不外露的翠翠当然要“生气”了,更何况打动翠翠的并不是大老,而是二老傩送。]

祖父话虽不说了,心中却很显然的还转着这些可笑的不好的念头。翠翠着了恼,把火炬向路两旁乱晃着,向前怏怏的走去了。[翠翠对祖父的问话不满]

“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

“谁也不希罕那只鸭子!”[在乎鸭子的是爷爷,现在被朦胧的爱占据了内心的翠翠当然不会在乎。]

祖父明白翠翠为什么事情不高兴,祖父便唱起摇橹人驶船下滩时催橹的歌声,声音虽然哑沙沙的,字眼儿却稳稳当当毫不含糊。[祖父拿定了注意,一切依随孙女,虽然对不能和顺顺家结亲感到遗憾。]翠翠一面听着一面向前走去,忽然停住了发问:

“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爷爷要是对孙女的发问敏感些该多好]

祖父不说什么,还是唱着,两人都记起顺顺家二老的船正在青浪滩过节,但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祖孙二人便沉默的一直走还家中。[祖孙二人各怀心事]到了渡口,那另外一个代理看船的,正把船泊在岸边等候他们。几人渡过溪到了家中,剥粽子吃。到后那人要进城去,翠翠赶即为那人点上火把,让他有火把照路。[翠翠还在怀念见到二老后火把照路回家的情景]人过了小溪上小山时,翠翠同祖父在船上望着,翠翠说:

“爷爷,看喽罗上山了啊!”

祖父把手攀引着横缆,注目溪面的薄雾,仿佛看到了一种什么东西,轻轻的吁了一口气。[祖父拿天宝试探翠翠,但翠翠心念所系,全在傩送身上,以至魂不守舍。]祖父静静的拉船过对岸家边时,要翠翠先上岸去,自己却守在船边,因为过节,明白一定有乡下人上城里看龙船,还得乘黑赶回家去。[一切为别人着想,这就是边城人的性格。]

这部分回到现在,补叙上一年端午节翠翠和外祖父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宝的情景。祖父拿天宝试探翠翠,但翠翠心念所系,全在傩送身上,以至魂不守舍。祖父猜到了翠翠的心愿,看到了翠翠对爱情的执著。这种情感上的执著,以及拒绝其他选择和外来诱惑,让爷爷担心会导致不幸。

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是为什么发生争持]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坐船人多给钱,撑船人少要钱,商人重义不重利,这是多么淳朴的民风啊!]正似乎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有些强横,使老船夫受了点压迫,这撑渡 20—7 船人就俨然生气似的,迫着那人把钱收回,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但到船拢岸时,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设计给人钱,这样的淳朴民风,难怪作者对“边城”魂牵梦绕。]老船夫手还得拉着船让别人上岸,无法去追赶那个人,就喊小山头的孙女:

“翠翠,翠翠,为我拉着那个卖皮纸的小伙子,不许他走!”

翠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真便同黄狗去拦那第一个下船人。那人笑着说:

“不要拦我!……”

“不成,你不能走!”[翠翠替祖父拦住了那人]

正说着,第二个商人赶来了,就告给翠翠是什么事情。翠翠明白了,更紧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只说:“不许走!不许走!”[知道事实真相更加不让走,边城人都是这样的性格——淳朴真诚。]黄狗为了表示同主人的意见一致,也便在翠翠身边汪汪汪的吠着。[文中多次写到黄狗,它的善解人意、对主人的忠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余商人都笑着,一时不能走路。祖父气吁吁的赶来了,把钱强迫塞到那人手心里,并且搭了一大束草烟到那商人担子上去,搓着两手笑着说:“走呀!你们上路走!”那些人于是全笑着走了。[生活拮据却轻财重义,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民风啊?这样的地方是真真切切的理想中的乐土。]

多么真诚的情义,多么淳朴的民风!

翠翠说:“爷爷,我还以为那人偷你东西同你打架!”

祖父就说:

“嗨,他送我好些钱。我才不要这些钱!告他不要钱,他还同我吵,不讲道理!”[社会上多些这样的“不讲道理”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变得和谐,社会会更加美好。]

翠翠说:“全还给他了吗?”

祖父抿着嘴把头摇摇,闭上一只眼,装成狡猾得意神气笑着,把扎在腰带上留下的那枚单铜子取出,送给翠翠。且说:

“礼轻仁义重,我留他一个。他得了我们那把烟叶,可以吃到镇筸城!”[受人之惠必以物回赠]

远处鼓声又蓬蓬的响起来了,黄狗张着两个耳朵听着。翠翠问祖父听不听到什么声音。祖父一注意,知道是什么声音了,便说:

“翠翠,端午又来了。你记不记得去年天保大老送你那只肥鸭子?早上大老同一群人上川东去,过渡时还问你。[大老喜欢翠翠,祖父再次试探翠翠的态度。]你一定忘记那次落的行雨。我们这次若去,又得打火把回家;你记不记得我们两人用火把照路回家?”[翠翠的命似乎总是和端午这个节日联系在一起的]

翠翠还正想起两年前的端午一切事情哪。但祖父一问,翠翠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其实她那意思就是“你这个人!我怎么记不得?”

祖父明白那话里意思,又说:“前年还更有趣,你一个人在河边等我,差点儿不知道回来,我还以为大鱼会吃掉你!”[其实,前年端午节才是翠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啊。]

提起旧事,翠翠嗤的笑了。[翠翠笑了,那是一点甜蜜而美好的记忆。]

一个摇头,一个笑,两个端午节的感觉截然不同。

“爷爷,你还以为大鱼会吃掉我?是别人家说我,我告给你的!你那天只是恨不得让城中的那个爷爷把装酒的葫芦吃掉!你这种人,好记性!”[“是别人家说我”。爷爷为什么不关心一下这“人家”是谁的呢?]

“我人老了,记性也坏透了。翠翠,现在你人长大了,一个人一定敢上城看船,不怕鱼吃掉你了。”

“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哩。”

“人老了才当守船。”

“人老了应当歇憩!”

“你爷爷还可以打老虎,人不老!”祖父说着,于是,把手膀子弯曲起来,努力使筋肉在局束中显得又有力又年青,且说:“翠翠,你不信,你咬。”[祖孙俩愉快地调侃]

翠翠睨着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不说什么话。[翠翠又想自己的心事了]远处有吹唢呐的声音,她知道那是什么事情,且知道唢呐方向,要祖父同她下了船,把船拉过家中那边岸旁去。为了想早早的看到那迎婚送亲的喜轿,翠翠还爬到屋后塔下去眺望。[花轿引发对爱情的美好憧憬。]过不久,那一伙人来了,两个吹唢呐的,四个强壮乡下汉子,一顶空花轿,一个穿新衣的团总儿子模样的青年;另外还有两只羊,一个牵羊的孩子,一坛酒,一盒糍粑,一个担礼物的人。一伙人上了渡船后,翠翠同祖父也上了渡船,祖父拉船,翠翠却傍花轿站定,去欣赏每一个人的脸色与花轿上的流苏。拢岸后,团总儿子模样的人,从扣花抱肚里掏出了一个小红纸包封,递给老船夫。这是当地规矩,祖父再不能说不接收了。[“再不能说不”进一步说明民风之淳朴]但得了钱祖父却说话了,问那个人,新娘是什么地方人,明白了,又问姓什么;明白了,又问多大年纪;一起弄明白了。吹唢呐的一上岸后,又把唢呐呜呜喇喇吹起来,一行人便翻山走了。祖父同翠翠留在船上,感情仿佛皆追着那唢呐声音走去,走了很远的路方回到自己身边来。[祖孙二人这一路所想应该是一样的吧,但可惜的是这“一样”中又有不一样。]

祖父掂着那红纸包封的分量说:“翠翠,宋家堡子里新嫁娘年纪还只十五岁。”[翠翠也到了出嫁的年龄了]

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的把船拉动起来。

到了家边,翠翠跑回家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细腻逼真地刻画出一个情窦初开的山村少女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从而给人一种诗意般的回味和审美感受。]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睡着了!如果都能入梦,他们各自会梦到什么呢?]

小说中的主人公翠翠是作者笔下“爱”与“美”的化身,作者在她身上倾注了全部的感情。语言描写(如她和傩送的对话)、心理描写(如本部分最后她望云遐想),无不细腻逼真地刻画出一个情窦初开的山村少女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从而给人一种诗意般的回味和审美感受。

最后部分又回到现在,重点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渡河,撩拨着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引发了她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节选的这四节小说,时间的回环往复衔接地天衣无缝,情节铺设更是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①选自《沈从文小说选》第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长河》、《湘行散记》等。本文节选自《边城》第三章至第六章。②[雄黄]也叫“鸡冠石”,矿物。可用来制造烟火、农药、染料等,中医也用来作解毒杀虫药。③[茶峒]地名,在现湘、川、黔交界地区湖南一侧,属花垣县,因地处偏僻,故称“边城”。④ [缓促]快慢⑤[泅(qiú)水]游泳。⑥[喧阗(tián]声音大而杂,喧闹。⑦[糍粑(cí bā)]把糯米蒸熟捣碎后做成的食品。[流苏]装在车马、帷幕、楼台等上的穗状饰物。

读后需品味

主旨:

《边城》节选部分描写相依为命的祖孙两人——祖父与翠翠的淳朴自然的生活,展示普通生活中普通人的爱,表现作者理想中淳厚自然的人性美、人情美,讴歌了一种古朴、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文法:

1.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

《边城》中细腻生动的心理刻画使人物形象生动感人,使主题鲜明突出。一是通过人物的幻想、梦境来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二是通过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语言、神态的描写,形成强烈的暗示,诱使读者从人物的语言、神态上去体味人物的内心奥秘。

2.语言的散文化

“《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盛年的语言,是最好的语言。既不似初期那样的放笔横扫,不加节制;也不似后期那样过事雕琢,流于晦涩。这时期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选自《独坐小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结构:

探究后争鸣

阅读理解《边城》第五节中的文字,思考问题。

(祖父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

祖父话虽不说了,心中却很显然的还转着这些可笑的不好的念头。

上段文字是祖父在探问孙女是否愿意嫁给大老,翠翠用“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作了回答,你认为祖父明白翠翠的态度了吗?

观点一:明白了。当祖父向翠翠提出问题后,翠翠很不高兴,使用了对爷爷很不敬的话“你疯了!”,并表示自己已生气,而祖父也觉得自己的这种想法是“可笑的不好的念头”,可见他已经明白了孙女的态度。

观点二:没明白。爷爷和翠翠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孙女向他撒娇,说些没大没小的话是经常的事,所以“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一句并不能使爷爷明白孙女的态度。正因如此,才有第二段文字中祖父还在转着想问她是否愿意嫁给大老这样的念头,也才有了第六节中他向孙女提起大老送肥鸭的事情。

我的观点

高手支招之三——多维阅读

受戒(节选)

汪曾祺

等把事情办齐,响午了。她又到庙里看了看,和尚正在吃粥。好大一个“膳堂”,坐得下八百个和尚。吃粥也有这样多讲究:正面法座上摆着两个锡胆瓶,里面插着红绒花,后面盘膝坐着一个穿了大红满金绣袈裟的和尚,手里拿了戒尺。这戒尺是要打人的。哪个和尚吃粥吃出了声音,他下来就是一戒尺。不过他并不真的打人,只是做个样子。真稀奇,那么多的和尚吃粥,竟然不出一点声音!她看见明子也坐在里面,想跟他打个招呼又不好打。想了想,管他禁止不禁止喧哗,就大声喊了一句:”我走啦!“她看见明子目不斜视的微微点了点头,就不管很多人都朝自己看,大摇大摆地走了。

第四天一大清早小英子就去看明子。她知道明子受戒是第 20—8 三天半夜,——烧戒疤是不许人看的。……

她一看,和尚真在那里“散戒”,在城墙根底下的荒地里。一个一个,穿了新海青,光光的头皮上都有八个黑点子。——这黑疤掉了,才会露出白白的、圆圆的“戒疤”。和尚都笑嘻嘻的,好象很高兴。她一眼就看见了明子。隔着一条护城河,就喊他:

“明子!”

“小英子!”

“你受了戒啦?”

受了。

疼吗?

疼。

现在还疼吗?

现在疼过去了。

你哪天回去?

后天。

上午?下午?

下午。

我来接你!

好!

…………

小英子把明海接上船。

小英子这天穿了一件细白夏布上衣,下边是黑洋纱的裤子,赤脚穿了一双龙须草的细草鞋,头上一边插着一朵栀子花,一边插着一朵石榴花。她看见明子穿了新海青,里面露出短褂子的白领子,就说:“把你那外面的一件脱了,你不热呀!”

他们一人一把桨。小英子在中舱,明子扳艄,在船尾。

她问,烧戒疤的时候,有人哭吗?喊吗?

明子说,没有人哭。有个山东和尚骂人:

“俺日你奶奶!俺不烧了!”

她问善因寺的方丈石桥是相貌和声音都很出众吗?

“是的。”

“说他的方丈比小组的绣房还讲究?”

“讲究。什么东西都是绣花的。”

“他屋里很香?”

“很香。他烧铁是伽楠香,贵得很。”

“听说他会做诗,会画画,会写字?”

“会。庙里走廊两头的砖额上,都刻着他写的大字。”

“他是有个小老婆吗?”

“有一个。”

“才十几岁?”

“听说。”

“好看吗?”

“都说好看。”

“你没看见?”

“我怎么会看见?我关在庙里。”

明子告诉她,善因寺一个老和尚告诉他,寺里有意选他当沙弥尾,不过还没有定,要等主事的和尚商议。

“什么叫‘沙弥尾’?”

“放一堂戒,要选出一个沙弥头,一个沙弥尾。沙弥头要老成,要会念很多经。沙弥尾要年轻,聪明,相貌好。”

“当了沙弥尾跟别的和尚有什么不同?”

“沙弥头,沙弥头,将来都能当方丈。现在的文丈退居了,就当。石桥原来就是沙弥尾。”

“你当沙弥尾吗?”

“还不一定哪。”

“你当方丈,管善因寺?管这么大一个庙?!”

“还早呐!”

划了一气,小英子说:“你不要当方丈!”

“好,不当。”

又划了一气,看见那片芦花荡子了。

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说话呀!”

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声地说:“要!”

“你喊什么!”

明子小小声说:“要——!”

“快点划!”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象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象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苇穗,扑鲁鲁飞远了。

一九八0年八月十二日,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

阅读提示:

汪曾祺早在四十年代就师从著名作家沈从文,深受沈从文小说风格的影响,创作思想也是如此。汪曾祺在谈及《受戒》的创作动机时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并说明:他是“用一个八十代的人的感情来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些旧梦,写旧社会的悲哀和苦楚,以及即使在这样的社会里“也不是没有的欢乐”。

请对比《受戒》(节选)和《边城》(节选)两文,看两文在艺术特色方面有何异同。

我的看法

高手支招之四——素材积累

《边城》中洋溢着人性美。湘西民风古朴而淳厚,老船夫,翠翠,天保,傩送,还有士兵,水手,过往的商旅,尽管物质条件并不相同,但质朴、纯真、善良的品性却是相同的,都具有一种单纯的善良、原始的可爱,如祖父、傩送、天宝等,他们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可见,善意和真诚是永恒的人性光辉,永远值得赞美。

★正说着,第二个商人赶来了,就告给翠翠是什么事情。翠翠明白了,更紧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只说:“不许走!不许走!”黄狗为了表示同主人的意见一致,也便在翠翠身边汪汪汪的吠着。其余商人都笑着,一时不能走路。祖父气吁吁的赶来了,把钱强迫塞到那人手心里,并且搭了一大束草烟到那商人担子上去,搓着两手笑着说:“走呀!你们上路走!”那些人于是全笑着走了。(卖皮纸的过渡人想方设法多给老船夫钱,翠翠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后更加拦住他,老船夫生活拮据还要追着赶着把多余的钱还给他,这种真诚待人的品性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

★丛林里有一只五色鹿,他的住址只有他的好朋友乌鸦知道。一天,他在河边听见救命声,于是他就奋不顾身的跳下水救人。那人非常感动,答应五色鹿不说出他的住址,因为说出来五色鹿就有被人杀头剥皮的危险。那天晚上,王后梦见了五色鹿,她要国王一定要捉住五色鹿。于是国王就贴出布告,悬赏巨金捉拿五色鹿。那个被五色鹿救起的人财迷心窍,说出了五色鹿的住址。国王捉住了五色鹿,他毫无惧色。他在国王面前跪下,说:国王,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找到我的。国王指着告密人说:是他。那人就是五色鹿救起的那个人。五色鹿怨恨的说:我救你的时候,你发誓不出卖我,现在你全忘了吗?国王激动的说:五色鹿啊!你虽是四脚动物,却有慈悲的心。而你眼前的人,却是禽兽不如!(五色鹿真诚帮助“那人”,而“那人”为利益驱使不能真诚对待五色鹿,失去信誉,为人所不齿。真诚是一种美好的品格,信义是做人的根本。)

★公元前356年,秦国新上任的官员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并说: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赏十金大伙直嘀咕:什么难事?赏这么多金?结果没人扛。商鞅又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人们更加疑惑了。这时候,一个汉壮上前扛起木杆就走,一口气走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他五十金。看热闹的人都说:这官员真 20—9 守信用!就这样,商鞅很快提高了威信。(真诚待人,讲求信誉是商鞅变法成功的关键。)

★小洛克菲尔曾自豪地说过“只要有我在,企业就决不会发生罢工”,真的,当他年仅二十岁时就成功平息了一场发生在得克萨斯的大罢工,他的真诚对待工人的态度使愤怒的工人禁不住笑了起来,而这又使他不断走向新的成功。克林顿在他46岁时一跃从阿肯色州长变成美国总统,也在很大程度上靠了他的人格魅力,他在竞选时并不有名,却叫精明能干的老布什败下阵来,这正是因为他对选民的真诚言语,这不仅仅是嘴上的许诺,也是心灵的坦白,至少使选民相信他是真诚的。(人生有许多真谛,诚恳待人应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善意的付出并不是没有价值的,卡耐基就曾说过: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很自私的,这就使得一些表现不自私的人在人生中总处于有利地位。)

高手支招之五——习题

1.速读《边城(节选)》,结合文中插图,简述翠翠和傩送初次相见的故事情节。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可知,本故事情节的内容是翠翠和傩送初次相见,这个内容要“简述”,也就是要把故事说清楚便可。在叙述故事时要注意情节的结构形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答案示例:天渐渐地黑下来,潭中捉鸭人也渐渐少了,翠翠在码头边焦急地等待着爷爷。翠翠呆呆地望着潭中游来游去的最后一只白鸭,思想着爷爷不来接自己的各种可能情况。突然,那只白鸭向码头边游来,翠翠想等鸭子靠近岸边时捉住它。等鸭子游到岸边时,翠翠才发现那是有人举着它靠岸的,鸭子已被人捉住,那捉鸭人就是傩送。傩送提着鸭子湿淋淋地爬上岸,听到几声狗叫,这才发现岸上站着一位姑娘。傩送关切地问了问翠翠的情况,热情地邀请她到自己家里等爷爷。翠翠误解了傩送的意思,轻轻地骂了他一句。傩送笑着说:“怎么,你那么小小的还会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翠翠的黄狗见主人被欺侮了,冲着傩送直叫。翠翠认为狗都不值得搭理这轻薄男子,故喊住了狗。傩送却认为这是翠翠的好意,笑着走了。一对有情人就这样完成了他们的初次相见。

2.请分别用一个词概括翠翠、傩送和祖父的形象特点,并说出你的理由。

解析:可筛选出小说中对这几个人物描写的句子,根据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概括出他们的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边城(节选)》部分主要描写翠翠执着地等待爷爷和对爱情的向往,表现出她的“温柔清纯”;对傩送主要通过他和翠翠的初次见面的情节来表现,写出他的“热情好客”;文中所描写的爷爷总是为别人(看守船只的人、卖皮纸的过渡人以及他的孙女翠翠等)着想,表现出他的“善良纯朴”。

3.环境是小说不可缺少的要素。小说的环境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阅读下面三则学习材料,研读《边城(节选)》,鉴赏作品的环境美(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情美)。

这是一个原始民性与封建宗法关系交织的社会,《边城》以大量篇幅展开着民性淳朴的风俗画,待人以诚,乐于助人,受人之惠必以物回赠,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就连吊脚楼的妓女,性情也浸润着边民的纯厚等等,这里生活着一群“未曾被现代文明污染了的”“善良的人”。……边城的社会环境描写所提供的,却不止这样,它在许多地方点燃了封建宗法关系的背影。……尽管如此,这些封建宗法社会的因素,到底只是一团模糊的影子。……他有意将封建宗法社会的因素推作背景,因为《边城》要表现的是……另一种生命形式。然而,它又绝非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作为一种暗藏但却强大的力量,它在人物命运演变中起着兴风作浪的作用!……无论表现乡村社会淳朴的民性也罢,涂染封建宗法社会的背影也罢,都只是《边城》社会环境的构成因素。

(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

自然条件当然对乡村生活非常重要……户外生活空旷得无边无际。它把乡下人都“社会化”了,有时可以说户外生活已经代替了社会。……沈从文这位道德家最爱山区的人,作为艺术家他喜欢水边风景,只有在这种地方自然(意味着人和自然,其中动物也占重要地位)构成了一个有条理的开化模式。

[]金介甫《凤凰之子:沈从文传》)

作者的确让他的乡下人跟他一起把自然,如果说不上幻想化的话,也是加以人格化。他们不靠日历时间来纪录岁月的消逝,而是靠收获庄稼,靠民间节日,人的纪念日来说明季节的到来。因此,对年轻姑娘如翠翠……来说,秋天不但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结婚的季节。翠翠的感情成熟是靠一年一度的端阳划龙船来显示,端午节划龙船人人竞争,令人想起古代的楚国,沈用这个来描绘翠翠女性的觉醒。但与历史上的屈原毫无关系(他们把这个节日同中国西南青年人的恋爱求偶季节联系起来)。虽然他写的是当地人和自然的特殊风俗,但沈把自然加以人格化的写法,使得他的作品完全具有中国气派,没有一点西方色彩。

[]金介甫《凤凰之子:沈从文传》)

解析:认真阅读材料,理解作者的观点,把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和课文中关于环境的描写融合在一起,写出鉴赏的文字。下面是对本文内容的提示:⑴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山城充满了安静活泼、生机盎然的风景美:天朗,风轻,水清。这个健康、自然、优美的世界,寄托了沈从文深沉而真挚的爱,寄托着他的哀愁、怜悯和希望。⑵《边城》对湘西的民俗风习作了细致的描绘,具有风俗美:青年男女用对歌的方式在月夜倾吐爱慕之情;每到端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赏年轻小伙龙舟竞赛;端午节在河中捉鸭子;中秋夜晚,舞龙,耍狮子,放烟火,使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这些山花流水般的风俗画笔,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山城独特的地方色彩。⑶《边城》中洋溢着人情美。湘西民风古朴而淳厚,老船夫,翠翠,天保,傩送,还有士兵,水手,过往的商旅,尽管物质条件并不相同,但质朴、纯真、善良的品性却是相同的,都具有一种单纯的善良、原始的可爱,如祖父、傩送、天宝等,他们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里的一切,没有受到都市物质文明的污染,单纯寂寞,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参考答案:略

高手支招之六——精读检测

基础演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nuó) (tónɡ) (qiú) 处(yìn

B(tǔn) (pán) bǐ) wǔ)

C.喧(tián) (ɡān) 糍粑(cí bā) 望(tiào

D怨(mán 坪(chǎng jū) hè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辑 景致 掉脚楼 毫不思索

B.俨然 喽罗 没羽箭 呐喊助威

C.含糊 歇憩 笑咪咪 平淡无奇

D.干躁 委托 碧溪岨 划拳醒酒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个小山村风景秀美,依山傍水,空气清新。

B.凡在这边城地方,因看月而起整夜男女唱歌的故事,通统不能如期举行,因此两个中秋留给翠翠的印象,极其平淡无奇

C.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篇幅较长,真是长篇大论

D.《边城》在许多地方点染了封建宗法关系的背影,作为一种暗藏但却强大的力量,它在人物命运演变中起着兴风作浪的作用!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

B.知道黄狗在翠翠身边,也许比他自己在她身边还稳当,于是便回家看船去了。

C.翠翠同她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

D.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把船静静的拉动起来。

精读赏析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7题。

那水上名人同祖父谈话时,翠翠虽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那人向祖父说,翠翠长得很美,问过翠翠年纪,又问有不有了人家。祖父则很快乐的夸奖了翠翠不少,且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因此一到这事便闭口不谈。

回家时,祖父抱了那只白鸭子同别的东西,翠翠打火把引路。两人沿城墙走去,一面是城,一面是水。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好!” 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祖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所在,因为今天太高兴一点,便不加检点地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 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

祖父话虽不再说了,心中却很显然的还转着这些可笑的不好的念头。翠翠着了恼,把火炬向路两旁乱晃着,向前怏怏的走去了。

5.翠翠问祖父“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其真正意图是什么?

6祖父为什么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

7.“翠翠着了恼,把火炬向路两旁乱晃,向前怏怏地走去了”的行动中折射出她怎样的心理?

(二)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谒沈从文墓

叶蔚林

出凤凰县城南门,沿一条简易公路前行约一公里半,过一道短桥便来到杜田村。沈从文墓就在杜田村。

  杜田村背靠南华山,面临沱江水。村子百十户人家,木屋砖屋一字长蛇排列在脚下,沿河一条长长的青石板小路,联络着所有门户。河岸有竹丛,有垂柳,还有好些石榴树;若逢夏日石榴正开花,那是一团团火焰,耀人眼目。

  沈从文墓坐落在桥头山坡高处,算得上杜田村第一户居民。八十六级石阶曲折通向墓地,曲折的八十六级石阶,象征沈从文八十六年曲折的人生之路。

  沈从文墓实在算不上墓,没有墓亭、墓道且不说,甚至连个黄土坟包都没有。山壁下辟出一长条土坎地,中央埋下骨灰罐,上面再竖立一块不规则的五彩石便是一切。树还是新栽了一些,矮的是棕榈,高的是玉兰;玉兰还未长成,开花还得好几年,而地上已杂草丛生。当然,五彩石上还是有镌刻的。正面是沈从文自己手迹放大:“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是沈从文妻姐张充和女士的诔文:“不抑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可是没有墓志铭,甚至最简单的姓名和生卒年月也没有。据说,沈从文生前曾对家人说过:“一个人或生或死,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呢?沈从文没说。不好乱猜,但也不难猜到。

  据说,这块墓地是沈从文自己选定的。1982年夏初,沈从文终于回到魂牵梦绕、阔别近六十年的凤凰小城。沈从文在这块土地上流连复流连,发出孩童般的欢笑。某一天傍晚,沈从文散步来到杜田村,站在桥头上东张西望,心满意足地对家人说:“这个地方蛮好,真的好美哟!”

  不错,这里确实蛮好,好美的。美就美在眼前一河沱江水。水是豆绿色的,因为河底生满丝草,河水平静无波,只能从丝草的倒伏辨别河水的流向。河中有白鹅凫泅,悠然拨动红桨;有鲤鱼翻花,跃出水面。河斜斜远远的对岸青石埠头上,依然有使用棒棰的浣女。她们手中的棒棰击落时悄然无声,举起时却砰砰作响……

  沈从文一生爱水,以水为美。沈从文二十岁时就写道:“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比较美丽的生活,大都不能与水分离。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于我有极大关系。”后来沈从文又进一步写道:“水教给我粘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做出海扬帆的美梦,刺激我对工作的渴望,以及超越普通人的得失,追求理想的热情洋溢。”

沈从文的自我表白是朴素的、真实的。沈从文自己像水一般柔和,看来似乎特别脆弱,而且极容易就范,被纳入某种容器之中。但柔弱中却不乏坚韧,水滴石穿——煌煌巨著《中国历代服饰研究》的完成便是明证。沈从文一生追求美——自然美、人性美、人情美、文体美、文字美……为此,他本人和他的作品被误解、遭嫉恨,受尽了委屈和排斥。然而沈从文无怨无悔,最终还是收获了美的果实,最终还是安眠在故乡至美的水边。这是许多伟人、名人难以享受到的。

南华山长绿,沱江水长流。一派静谧中,我抚摸着沈从文的墓石,不由又想起他写的一句话:“美丽总是愁人的。”天边吹来一阵凉风,轻轻掀动我的头发,我无声叹息,好一阵沉吟……

8.作者说“沈从文墓实在算不上墓”,为什么?

9.沈从文生前曾对家人说过:“一个人或生或死,名字并不重要……”那么重要的是什么呢?沈从文没有说,作者也没有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10.第六段对美丽的沱江极尽描绘的目的是什么?

语言运用

112007南京高考模拟,18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要点,不超过15个字。

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神奇的天路正成为海内外媒体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的战场。每天要求采访的电话络绎不绝,人手少的时候接都接不过来。驻扎在拉萨西藏宾馆的铁道部工作人员说。新华社在青海格尔木和西藏分别设立了采编平台,抽调近120名记者编辑和技术人员在一线进行文字、图片、音视频报道。据了解,除了铁路部门确认的600名媒体记者外,云集在青藏铁路沿线的国内外其它媒体记者也超过了400人。一场争夺观众、读者、网民眼球的新闻大战已经开始。

答:

122007山东日照高考模拟,21下面句子是对黄河壶口瀑布的描写,请适当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把它改写成句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的排比句。(可以根据题目要求改变个别词语)

黄河突然以数里之阔的水面,跌入百尺之宽的峡谷。发出了震川虎啸般的声响,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奔涌的浊流如腾飞的巨龙,水珠如钢花四溅一样激起,使每一位风尘仆仆走近它的游客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写作训练

13.请写一篇短文,向没读过《边城(节选)》的人介绍一下这几节的内容。

精读检测答案与提示

1.提示:A项中“茶峒”的“峒”应读为“dònɡ”。

答案:A

2.提示:A项中“掉脚楼”的“掉”应写作“吊”;C项中“笑咪咪”的“咪咪”应写作“眯眯”;D项中“干躁”的“躁”应写作“燥”,“划拳醒酒”的“醒”应写作“行”。

答案:B

3.提示:长篇大论:多指文章或讲话过长,内容空泛,含贬义。

答案:C

4.提示:A项缺少宾语,应在“五百响”之后加“鞭炮”。B项缺少主语,应在句首加主语“祖父”。D项语序不当,“静静的”应移至“把船”之前。

答案:C

5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对丰富含蓄、言此在彼的句子的揣摩与理解。“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表面上是轻描淡写地问整体,实际上是用意深沉在傩送。

参考答案:打探傩送的情况,试探祖父对傩送的印象。

6.提示:回答此题,从“祖父”这个人物的心理和人物性格来把握。

参考答案:悄悄地为翠翠的幸福着想,既担心翠翠以后的生活,又舍不得相依为命的翠翠过早地离他而去。

7提示:注意从翠翠这个人物的动作中来窥探她的内心世界——不满的动作中折射出真正的心思。

参考答案:青春萌动的害羞,埋怨祖父不了解自己真正的心思,乱点鸳鸯谱。

8.提示:本题的答题区间在第四自然段,注意该段中的相关语句即可。

参考答案:因为沈从文墓既没有墓道,也没有墓亭,甚至连黄土坟包也没有,更不用说墓志铭了。虽然竖立了一块石头,但上面连姓名和生卒年月都没有。

9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对语意含蓄的句子的揣摩与理解,而且这种解读往往个性化的。解读的内容与题干吻合即可。

参考答案:因为沈从文对人生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他的精神上比较达观超然。他的朴素和真实是无须言表的。

10提示:本题主要考查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美丽的沱江不仅可以表现沈从文墓周围的环境,还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

参考答案:美丽的沱江不仅衬托出沈从文墓的幽静美丽,而且为下文写沈从文爱水,具有水一般的性格起了自然过渡的作用。

11.提示:答案必须包含两个要点:青藏铁路开通、新闻大战(记者云集)。要用通顺的句子把这两个要点表达出来。

参考答案:青藏铁路开通,采访记者云集。(或者:青藏铁路开通能引发新闻大战。)

12.提示:注意题干中对语序和句子结构的要求,把它改称排比句。

答案示例:(1)发出的声响如震川的虎啸,奔涌的浊流如腾飞的巨龙,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激起的水珠如四溅的钢花。

2)声响如虎啸震川般发出,浊流如巨龙腾飞般奔涌,水流如天幕张挂般悬垂,水珠如钢花四溅般激起。

13.写作提示:其实,这是一篇在原文基础上进行高度浓缩和提炼的文章。介绍时要一定要围绕主要人物翠翠,说清楚翠翠的见闻和感受。

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cac115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c.html

《边城(节选)完美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