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整理)往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真题梳理

发布时间:2020-07-04 00:04: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20最新整理)往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真题梳理

 01 

(山东临沂2018 阅读《骆驼祥子》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

人间的真话本来就不多,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话:这祥子也明白了她的意思,在她的眼里,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是她满身都长了疮,把皮肉都烂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假若祥子想再娶,她是个理想的人。他并不想马上就续娶,他顾不得想任何的事。可是她既然愿意,而且是因为生活的压迫不能不马上提出来,他似乎没有法子拒绝。

上述语段中的_______(人名),小说刻画了她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至少答出两点);语段中的她是_______(人名),小说中她最终的结局是____________

【答案】(1). 虎妞    (2). 好逸恶劳、粗俗刁泼    (3). 小福子    (4). 自己上吊自杀了

 02 

(山东枣庄2018)选文中提到的《水浒》属____体小说,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请写出一则源于四大名著的谚语或俗语______________

【答案】章回     示例:摇车儿里的爷爷,拄拐棍儿的孙子  该出手时就出手  三个臭皮匠,顶个请葛亮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03 

(山东潍坊2018)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5分)

我身边的人都听见了远处的笛声,听到了牧童的歌唱,而我什么也听不见,这对我是何等的羞辱啊!为此,我痛苦不堪,陷入了绝望之中,甚至想到了自杀。可是,我没有去死,是艺术最终留住了我的生命。我想在还没有把艺术使命完成之前,我还不能离开这个世界。于是,我就开始忍耐这种悲惨的生活。尽管,身体的一点变化都有可能损坏我的健康,我还是要坚持下去,直到死神最终割断我的生命线为止。

两周前看完《卓别林自传》,对19201954年间的美国有了一个初步认识,那种物质文明给人的影响,确非我们意料所及。一般大富翁的穷奢极欲,我实在体会不出有什么乐趣可言。那种哄闹取乐的玩艺儿,宛如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万花筒,在书本上看看已经头晕目迷,更不用说亲自经历了。像我这样,简直一天都受不了:不仅心理上憎厌,生理上、神经上也吃不消。

1)片段中的是指______________,片段中的是指____________。(2分)

2)阅读以上材料后,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3分)

【答案】(1)贝多芬     傅雷   2分,每空1分)

2要勇敢面对命运的挑战;要坚持对梦想的追求;要抵制物质的诱惑。(3分,每点1分)

 04 

(山东威海2018)名著阅读。

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

直甚么,要哥哥还!遂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

句中的洒家指的是__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鲁智深(鲁达、鲁提辖、花和尚)    (2). 史进(九纹龙)

 05 

(山东烟台2018)名著阅读。

选段一  牌局散了,太太叫他把客人送回家。两位女客急于要同时走,所以得另雇一辆车。祥子喊来一辆,大太太撩袍拖带的浑身找钱,预备着代付客人的车资;客人谦让了两句,大太太仿佛要拚命似的喊:你这是怎么了,老妹子!到了我这儿啦,还没个车钱吗!老妹子!坐上啦!她到这时候,才摸出来一毛钱。

选段二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选段一是祥子给                       拉包车的一个情节;选段二中的                   。(2分)

祥子与老王都有着令人同情的命运,根据原著简要概括祥子在这家拉包车时的遭遇。(2分)

【答案】杨家(杨先生、杨宅)   杨绛(2分)

  被当做佣人,做了许多额外的家务,还被辱骂。(评分:2分。大意对即可)

 06 

(山东青岛2018)名著阅读

1824 5 7 日,在维也纳举行《D 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 空前的成功。情况之热烈,几乎含有暴动的性质。当贝多芬出场时,受到群众五次鼓掌的欢迎;在此讲究礼节的国家,对皇族的出场,习惯也只用三次的鼓掌礼……可是胜利是暂时的,对贝 多芬毫无盈利。音乐会不曾给他挣什么钱。物质生活的窘迫依然如故。他贫病交迫,孤独无依, 可是战胜了——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他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的痛苦。

8)下列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2 分)

选文出自               的著作《名人传》,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A.罗曼·罗兰  音乐上的成功没有改善贝多芬的生活,但他依然战胜了苦难

B.歌德  维也纳演奏会上观众的狂热使贝多芬不再孤独和痛苦

C.罗曼·罗兰  维也纳演奏会上观众的狂热使贝多芬不再孤独和痛苦

D.歌德  音乐上的成功没有改善贝多芬的生活,但他依然战胜了苦难

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名人传》的作者是 20 世纪上半叶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B.作品中所写的三位伟人除贝多芬外,还有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

C.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展开想象,设计了曲折的情节,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D.《名人传》叙述了三位伟人苦难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精神。

【答案】(8 A          9C  

 07 

(山东东营2018)名著阅读。(2分)

牺牲?我的晓霞……

A 一下把右手的四个指头塞进嘴巴,用牙齿狠狠咬着,脸可怕地抽搐成一种怪模样。洪水扑灭了那几行字,巨浪排山倒海般向眼前涌来……

他收起自动伞,在大雨中奔向二级平台的铁道。他疯狂地奔过选煤楼,沿着铁路向东面奔跑。他任凭雨水在头上脸上身上漫流,两条腿一直狂奔不已。他奔过了东边的火车站。他奔出了矿区。他一直奔跑到心力衰竭,然后倒在了铁道旁的一个泥水洼里。

东面驶来的一辆运煤车在风雨中喷吐着白雾,车头如小山一般急速奔涌而过——他几乎和汽笛的喧鸣同时发出了一声长嚎……

以上文字选自当代作家          的长篇小说《           》,选文中“A”这一人物名叫        。小说通过一系列丰富复杂的情节内容,展现了这一人物形象  () 的特点。

【答案】路遥   平凡的世界    孙少平

示例一,执着追求理想生活和理想自我,具有自尊和自卑双重性格 示例二,面对生活的伤痛和压抑,保持天真和纯洁的品格  示例三,宽厚无私、自强坚韧、奋斗不息,无论面对何种挫折,都能平静接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示例四,坚韧奋斗者,精神家园守护者

 08 

(山东德州2018

1)《水浒传》(一百回本)第六十六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  A    (地名)。

梁中书见不是头势,带领随行伴当,飞奔南门。南门传说道:一个胖大和尚  B   (人名)抡动铁禅杖,一个虎面行者,掣出双戒刀,发喊杀入城来。”……  C  (人名)浑身脱剥,睁圆怪眼,咬定牙根,手搦双斧,从城濠里飞杀过来……只见左手下杀声震响,火把丛中军马无数,却是大刀  D  (人名),拍动赤兔马,手舞青龙刀,径抢梁中书。

A._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 

2)陆游诗云 “稼轩落笔凌鲍谢,称赞南宋_______(人名),他是_______派的词人。

3)《威尼斯商人》中的吝啬鬼形象是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A.大名府  B.鲁智深(鲁提辖)   . C.李逵   . D.关胜    2)辛弃疾    豪放  3)夏洛克    (8). 莎士比亚

 09 

(山东滨州2018)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龟兔赛跑”“狼来了”“智子疑邻这些有趣的故事均出自《伊索寓言》

B.《格列佛游记》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不过,童话色彩只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

C.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莎士比亚和米开朗琪罗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D.为了和林冲比试,他倒拔垂杨柳;为了救林冲,他大闹野猪林。就是《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2分)

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这段文字出自《           》,文中的好姑娘是指。

【答案】 1B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达雅

 10 

(黑龙江齐齐哈尔2018 名著阅读。

1)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会说多国语言。他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设计并建造了超乎人们想象的鹦鹉螺号潜艇。

B.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环球旅行的故事。

C.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生动,使读者如临其境。

D鹦鹉螺号潜艇从太平洋出发,尼摩他们经历了很多险情。曾在印度洋遭遇巨型  章鱼,在红海又击儒艮,在大西洋肉搏鲨鱼等。

2)请列举一部有冒险经历的名著并写出作者,简要概述其中一个能体现这种经历的故事情节。(《海底两万里》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D  

2)示例1:名著;《格列佛游记》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或斯威夫特故事情节:利立浦特王宫女官因看传奇小说时睡着了,导致皇后寝宫失火,水源不在近处,吊桶太小,虽然那些人一桶桶地供应给格列佛,可是火势太猛无济于事,情急之下,他急中生智,撒了一大泡尿,不到三分钟火就熄灭了。

示例2:名著:《鲁宾逊漂流记》或《鲁滨孙漂流记》作者:笛福

故事情节:鲁滨逊看见一个即将被食人部落吃掉的土著人,正在拼命逃跑,他急忙跑下梯子,拿起枪,翻过山顶,走近路追击,打死食人部落中一个追赶的野人,救下了土著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

 11 

(海南2018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

忽一日,开炉取丹。那 A 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 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疯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 抓一把,被他一捽(zuó),捽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yào)星闭门闭户,四大王无影无踪。

1)选段中的 A 所指的人物是___

2)本名著中,与人物 A 有关的故事还有_____(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  (1).孙悟空(孙行者、孙猴子)    (2). 示例: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12 

(河南2018)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期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悟彻菩提真妙理     尸魔三戏唐三藏

【答案】(1格列佛在小人国得宠是因为他帮助使利立浦特国打败了不来夫斯古国。失宠的原因主要是他不支持国王消灭不来夫斯古国,用小便灭了皇宫的大火和遭受陷害、污蔑等。食人族再次来到岛上的时候,鲁滨逊救下了一个将要被吃掉的俘虏,因为那天是星期五,所以鲁滨逊给那人起名星期五,成了他的仆人和朋友。

2尸魔三戏唐三藏

故事情节:唐僧师徒往西天取经,一路走到了宛子山。山中有个妖魔白骨精,想要吃唐僧肉修得不死之身,于是两次施魔法变化村姑和婆婆,前去诓骗唐僧,不料均被悟空识破。最后白骨精幻变白发老翁诓称前来寻亲,仍被火眼金睛悟空识破,悟空不顾唐僧念咒阻止,挥棒将假老丈击毙。白骨精化青烟逃走。唐僧误为孙悟空无故三次伤人,佛法难容,十分愤怒,从而逐走悟空。悟空苦苦哀求但是唐僧不予原谅,无奈痛别师傅跟师弟们,暂归花果山。

极真之理:不要被假象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13 

(贵州黔东南2018 名著导读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是        (国家名)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他的小说《        》以清新的文字将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

【答案】英国    《格列佛游记》

 14 

(甘肃武威2018)名著阅读

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表的纽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训了他一顿,毫不同他客气……”

1____(国)作家______(人名)痛感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欧洲是一个骚动不安、弥漫着腐败风气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他为此写作了《名人传》。

2)这段话描写的是贝多芬与歌德一起散步遇到皇亲国戚时的情景,由此来看贝多芬对待皇亲国戚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1).  罗曼罗兰   2)贝多芬对权贵满不在乎(不谄媚、不奉承)。(意对即可)

 15 

(新疆2018)学校将在读书日幵展我读中外名著的学习活动。请你根据提示完威下列读书卡,和同学交流。

我读中外名著

书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

国籍

主人公

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答案】奥斯特洛夫斯基或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或前苏联保尔或保尔·柯察金示例: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16 

(四川巴中2018)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按要求填空。

文段

作品

作者

主要艺术特色

我们踩着明亮的沙层走动,它是贝壳变成的粉末构成的。像长长的暗礁一样出现的诺第留斯号船身,已经渐渐隐没不见了。

 1  

      2      

构思巧妙,科学与幻想结合

我走出了危险地带,略停了一会儿,拔出了手上、脸上的箭,擦上了些药膏,这是初到时利立浦特人给我的。

3

乔纳森·斯威夫特

4),

讽刺辛辣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海底两万里》    (2).凡尔纳    (3).《格列佛游记》    (4).想象奇异

 17 

(江苏扬州2018)名著阅读

1)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两个公人听了,暗暗地道:苦也!却是坏了我们的勾当,转去时怎回话!且只得随顺他一处行路。

从鲁智深的话可以看出其什么品质?兄弟指谁?兄弟到了沧州,未能立足,最终上了梁山,其原因是什么?

品质:________________

兄弟: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西游记》中悟空和唐僧之间关系变化过程填空。

五行山获救,师徒结缘——___________,师徒心生嫌隙——中计戴上紧箍咒,师徒关系始稳定——___________,师徒关系破裂”——战黄袍怪救回师父,师徒彼此慢慢信任——___________,师徒关系再次破裂”——观音指出假悟空,___________

【答案】    (1).仗义    林冲    因为高太尉要两个差人在途中杀死林冲  

2)悟空杀盗贼    (5). 三打白骨精    (6). 真假美猴王    (7). 师徒关系融合

 18 

(江苏盐城2018)名著阅读。(7分)

1)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许云峰在狱中经受了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写下《我的自白书》。

B.《水浒传》中宋江成为梁山寨主之后,将忠义堂改名为聚义厅

C.《童年》中的外祖父自私冷酷、专横暴戾,他残忍地打死了把布染错了颜色的小茨冈。

D.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描写了迷信啰嗦却善良真诚的长妈妈,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之情。

2)阅读《西游记》选段,根据原著填空。(5分)

众神道:说起他来,或者大圣也知道。他是__________的儿子,铁扇公主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了__________,却也神通广大……乳名叫做__________,号叫做圣婴大王。

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被__________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如今做了__________,受了正果,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

【答案】(1D2牛魔王  三昧真火  红孩儿  观音  善财童子

 19 

(江苏无锡2018)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在学校想专心看书却总是走神,他和乔玩弄壁虱,为此两人打了起来,以至于没有注意到老师走过来。

B. 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宋江、吴用、刘唐等好汉引诱对方上钩,全然不露痕迹,杨志虽极精细,仍然中了计。

C.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绍兴,我们同去。这是范爱农在绍兴光复后的第二天上城时对鲁迅说的话,可见革命胜利后他内心的无比喜悦。

D. 罗刹捶着胸膛骂道:那泼猴赚了我的宝贝,现出原身走了!气杀我也!罗刹女生气的原因是孙悟空假扮了牛魔王,从她手上骗走了芭蕉扇。

【答案】.B

 20 

(江苏无锡201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西游记》第六回中大圣变成一座土地庙,只有尾巴不好收,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被赶到的真君识破真相。

真君是怎样识破大圣变化的?你从这里悟出了什么道理?

2)薛霸双手举起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差呆了半晌,动掸不得。

简要说说选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鲁智深在大闹野猪林之前做的哪几件事,体现他惩恶扬善、锄强扶弱的特点?

【答案】(1)真君从未见过旗竿竖在庙宇后面。本领再大的人也难免有弱点;假象总是难掩破绽;生活常识有助于人识别真相。

2画线句运用了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两个公人又惊又怕的神情,侧面村托出鲁智深声势猛、动作快、力气大。

拳打镇关西  大闹桃花村  火烧瓦罐寺

 21 

(湖南岳阳2018)名著阅读。根据相关信息,在横线上写出相应内容。

《骆驼祥子》是____________的作品,作为语言大师的他创造性地运用____________(地名)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浓浓的京味儿。小说讲述了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主人公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____________,但残酷的现实让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作者正是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悲剧命运,无情地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答案】老舍(舒庆春)   北京(旧北京,北平)   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人力车,黄包车)

 22 

(湖南邵阳2018 名著阅读。

我是被压迫的,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骨跟复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

1)此语段出自《海底两万里》,文段中的船长是__________(人物)。

2)体会文段中的语言,概括作品中船长具有哪些性格特点?(任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尼摩    (2).头脑冷静,沉着智慧,富有正义感和奉献精神,反抗殖民

主义者,是有勇有谋的工程师,海的隐者。

 23 

(湖南衡阳2018)名著阅读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_》,文中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

2)关于这部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狗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根,《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

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百自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答案】    (1). 1)朝花夕拾      (2). 阿长(长妈妈)    (3). 2B

 24 

(湖北黄石2018)名著积累

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一场争吵:两个舅舅忽的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呲着牙,哆嗦的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

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

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了样儿,说:

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得耳根清净,分吧!

住嘴,都是你惯的!外祖父叫喊着,两眼直放光。真怪,别看他个子小,叫起来却震耳朵。

母亲从桌子旁站起来,慢慢地走到窗口,背转身去不看大家。

1)选文选自小说《_________》,该小说与《________》、《我的大学》一起构成自传体三部曲,作者是_________

2)选文叙述_________(小说人物名)刚来到外祖父家时所目睹的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的情景。

【答案】    (1).童年   在人间   高尔基    (2)阿廖沙

 25 

(湖北随州2018)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内容与理解,表述有误的两项是(    

A.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可谓勇武过人;他追随刘备,降汉不降曹,挂印封金,又可谓义重如山。(《三国演义》)

B. 蟠桃会上,孙悟空喝光宴会用的仙酒,吃尽太上老君的金丹。太上老君大怒,随即和哪吒太子带10万天兵去花果山捉拿悟空,被悟空打败。(《西游记》)

C.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首哲理小诗告诉我们:在羡慕别人取得成功的时候,更应看到成功背后的艰辛。(《繁星·春水》)

D. 慧骃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国。经慧骃国全国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格列佛实现愿望,留了下来。(《格列佛游记》)

【答案】BD

 26 

(湖北孝感2018)名著阅读(4分)走近名著,与大师的心灵对话,与高贵的精神同行。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读书卡。

作品

作家

事件

精彩原文

人物

阅读批注

《海底两万里》

儒勒·凡尔纳

A

这场面只是瞬间的事。鲨鱼掉转头来,翻转身子,正准备把采珠人拦腰咬断。突然间,我觉得蹲在我身旁的尼摩船长忽地站直身子,举着匕首,朝那大怪物扑过去,与它展开了顽强的搏斗。

尼摩

对尼摩的动作描写,突出了他勇敢顽强,毫不畏惧的品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和他的初恋分手

摆脱一切束缚,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吧,让我们一起为消灭统治阶级而奋斗。……你说我的朋友们对你不友好,但是你为什么要打扮得像去参加资产阶级的舞会呢?是虚荣心害了你。你说你不愿意穿上肮脏的军服。你既然有勇气爱一个工人,却不能爱工人阶级的理想。跟你分手,我感到遗憾,但愿你能给我留下美好的记忆。保尔不再说下去了。

保尔和

B

从这件事中,看出保尔是个C的人

【答案】A一行人(尼摩、尼摩等)遭遇鲨鱼  B冬妮娅  C示例一:为了党的事业,放弃个人幸福;示例二:信仰坚定,敢于牺牲;示例三:在个人幸福与革命事业发生冲突时,信仰坚定。

 27 

(浙江宁波2018)《西游记》目录(摘选)

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十二回唐王秉诚修大会  观音显圣化金蝉   

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降魔   

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6)唐僧在何处收谁为徒?检索摘选的目录,按照收徒的顺序填空。

  五行山收孙悟空→ __________→_________→流沙河收沙悟净

7)阅读第十四回选段,完成题目。

    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扣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

结合选段中的相关语句分析孙悟空的性格。

整部小说写到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选段写的是第一次。请写出孙悟空另一次离队时的表现,结合选段说明他的成长变化。

【答案】(6  鹰愁涧收白龙马     云栈洞收猪八戒    

7【示例1】选段通过按不住心头火发”“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等语句,表现了孙悟空任性(急躁、率性)的性格。【示例2】选段通过孙悟空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等语言,表现了孙悟空任性(急躁、率性)的性格。

【示例1】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后,唐僧赶他走,孙悟空向师父下拜告别,嘱咐沙师弟,止不住流泪,表现了孙悟空重师徒之情。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由任性急躁变得成熟稳重,说明他成长了。【示例2】孙悟空打死了一群草寇,唐僧赶他走,孙悟空苦求不成,离开后又回来向师父求饶,被拒后,向观音菩萨求助。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能理性地处理问题,说明他成长了。

 28 

(浙江金华2018)名著阅读

阅读《水浒传》部分目录,完成下面小题。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       第五回      翦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      

1)目录中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地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五台山  桃花村  瓦罐寺  野猪林

B.瓦罐寺  五台山  桃花村  野猪林

C.桃花村  五台山  野猪林  瓦罐寺

D.五台山  野猪林  桃花村  瓦罐寺

2)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有一百八样。请结合第三回至第八回的内容,简要评述鲁达与其他梁山好汉的不同之处。

【答案】    (1). A    (2).与其他梁山好汉不同,鲁达几番与人争斗,皆因打抱不平,为救金氏父女,打死镇关西因而上五台山出家;为救刘太公女儿,痛打小霸王周通;为保护林冲,一路暗中相随,于野猪林出手相救。他虽然性急,但心思缜密;虽然粗鲁,但心地善良;他嫉恶如仇,是一个义薄云天的真汉子。

 29 

(浙江嘉兴2018)名著阅读

运用阅读策略,理解把握作

 ○开展专题探究,获得思考感悟

许多名著中的人物都有成长的故事:《草房子》中的桑桑、《童年》中的阿廖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在成长路上,他们曾遭遇了怎样的人生困境?又是如何走出困境的?从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

请选择上面三个人物中的一个,结合作品具体情节简要阐述。(150字以内)

【答案】(1)长篇章回体小说塑造的人物众多,他们往往是穿插出现,较难理清。集中阅读有关吴用的相关章回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梳理其发展历程,全面把握该人物形象。

2)小说常见的是用第三人称写,《简爱》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这样写,一方面便于作者抒发情感,使小说亲切可感,更具真实性。另一方面,让读者从开篇到结尾都用简爱的眼睛看,用简爱的感觉去感受,更易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30 

(浙江杭州2018)名著阅读。

1)在横线上填写与名著内容概述相对应的书名(范围为指定的名著阅读书目)。

____》,记叙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____》,通过叙写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身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不向命运低头的女性形象。

2)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

A.宋江    B.猪八戒   C .虎妞

示例:尼德·——性情暴躁,常打算逃跑;但在危急关头能挺身而出,如当尼摩船长为救采珠人被鲨鱼攻击时,他用钢叉刺中鲨鱼,挽救了船长的性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朝花夕拾》    《筒·爱》    2)示例A:宋江——人称及时雨,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对来投奔他的人没有不收留的;但后来主动招安,改聚义厅为忠义堂,为了青史留名竟背叛同伴,导致最后的悲剧。

示例B:猪八戒——好吃懒做,常提出散伙回家;但他憨厚忠实,当师徒受阻于流沙河,几次潜入水中勇斗妖怪,和孙悟空一起保护唐僧。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

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1)下列句中画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惩山北之    塞:阻塞 B.河曲智叟以应    亡:没有

C.三月而报曰    反:反映 D.伯乐然太息日    喟:叹气

(2)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之力/可告良马

B.河曲智叟笑而止曰/不可告以天下马也

C.山不加增/濯清涟不妖

D.如土石何/见所见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②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4)【甲】文“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通过夸娥氏二子负山突出愚公_____________精神的可贵;【乙】文“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通过伯乐的话语点出九方皋相马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在写法上都属于_____________描写。

(5)【甲】【乙】两篇文章分别讲了什么道理?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借指老人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无助的境地

C.此人一一为言所闻    具:全,部

D.余人各复至其家    延:引领

(2)下列句子中,画线“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

A.久,目似瞑,意暇甚。 B.浙江之潮,天下伟观也。

C.臣以王吏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D.呼尔而与,行道之人弗受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

江中有小孤山,嶷然独立,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欧阳修《归田录》)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昔者春申尝读书于此,因以名。其山下有竹林,特产方竹。迤北为渔庄,板桥三尺,流水一湾,竹径茅庐,鳞次栉比。仲春之月,新趣盈眸,宠燕啄花,娇莺坐柳,宛然如在画图中也。登高东望,大江接天,沙鸟风帆,出没变现。隆冬雨雪,云气郁,雪色江芦,千里一白。一年之内,致各不同。于是访耕夫揖渔父欲求春申君之故址,而二三父老且有不知春申君为何许人者。

嗟乎!此正吾父老之幸,而春申之不幸也。夫春申至今千有余年矣,吾父老当太平之世,处无事之时,耕凿自安,嬉游鼓腹,此诚所谓不识不知者,又谁计千百年之上有所谓春申其人者哉?(选自费伯雄《游黄山记》)

【注】①春申君:本名黄歇,战国时期楚国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②郁然:高大的样子。

(1)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予作文以记之

B.不复出/且置土石何

C.雪色江芦,千里白/鼓作气,再而衰

D.欲求春申君之址/而两狼之并驱如

(2)下列句中画线的“而”与“而春申之不幸也”中的“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舟中人两三粒 B.泉香酒洌

C.可远观不可褻玩焉 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守之

(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

于是访耕夫揖渔父欲求春申君之故址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②嗟乎!此正吾父老之幸,而春申之不幸也

(5)从两文相关的论述看,【甲】文中的桃花源中的人“乃不知有汉”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的父老为何不知春申君?你觉得他们能这样的生活是幸还是不幸?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注】①斫(zhuó):砍伐。②衽席:坐垫、席子。③岈(xiā)然:高山深邃的样子。洼然:深谷低洼的样子。④垤(dié):蚁封,即蚂蚁洞边的小土堆。⑤培塿(lǒu):小土堆。(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底以出    卷:翻卷 B.以其境过    清:凄清

C.染溪    缘:沿着 D.故为之文以    志:表明志向

(2)下列句子中,画线“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莫得其涯

A.形貌昳丽 B.舟中人两三粒

C.伯乐不常有 D.学时习之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

B.【甲】文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在对景物描绘中渗透着作者乐观豁达的心态。

C.【乙】文作者是因为坐在法华寺西亭,仰视西山,觉得西山奇特,于是才前往西山游玩。

D.【乙】文作者登上山顶,感慨大自然的悠久无尽期,而人的生命却有限而短暂。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城下密密植桃柳,四围湖岸,亦间植名花果木以萦带之。湖中栉比者皆士夫园亭,台榭倾圮,而松石苍老。石上凌霄藤有斗大者,率百年以上物也。四缙绅,田宅其子,因亭及其身。平泉木石,多暮楚朝,故园亭亦聊且为之,如传舍衙署焉。(选自张岱《日月湖》)

【注】①四明:浙江宁波府的别称。②及:推及,留给。③暮楚朝秦:这里指经常变换建筑风格。

(1)下列句中画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如鸣珮环,心之    乐:以……乐 B.城下密密桃柳    植:种植

C.台榭倾    圮:倒塌 D.园亭亦聊且为之    故:原来的

(2)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似与游相乐/石上凌霄藤有斗大 B.不可知源/刻唐贤今人诗赋于

C.松石苍老/溪深鱼肥 D.故园亭亦聊且为/忘路远近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台榭倾圮,而松石苍老。

(4)两文都是游记,【甲】文作者游小石潭,写出了小石潭幽深寂静的特点,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乙】文作者游日月湖,写出了日月湖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5)【甲】【乙】两文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共同点?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之不能尽其材

B.①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②乃放老马随之,遂得道

C.①鸣而不能通其意②蚁冬居山阳,夏居山之阴

D.①老马之可用也②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3)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________,在韩愈看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是因为他相信____________(填写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国怀乡/西蜀之南海 B.不物喜/其境过清

C.而或长烟空/鼓作气 D.予尝求古仁人心/辍耕垄上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古仁人”是怎样的一种人?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然大观。然不若武昌黄鹤楼。虽水与滕王来去不,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总之又不如岳州岳阳楼。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节选自王士性《广游志》)

【注】①杰:高大。②殊:差别。③眼界: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

(1)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雄伟景象。

B.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排空:一扫而空。

C.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薄暮:傍晚时分。

D.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锦鳞:美丽的鱼。

(2)把语段【甲】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3)语段【甲】迁客骚人的“悲”“喜”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

(4)语段【乙】是怎样写岳阳楼的?它写岳阳楼的目的与语段【甲】有什么不同?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若春和明    景:风景

B.沙鸥翔    集:停息

C.予尝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

D.异二者之为    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2)下列句子中,画线“则”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居庙堂之高忧其民

A.入无法家拂士 B.有仙

C.余缊袍敝衣处其间 D.攸之、祎、允之任也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记,文体名,一般以骈句形式连缀成篇,可叙事写景、状物等;游记一般是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

B.【甲】文第三段整段都在议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表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

C.范仲淹两岁时失去父母成了孤儿,但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D.范仲淹做官后,常常不顾自身的安危一心为公,却遭人诬陷被贬作邓州太守。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夫穷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富贵者之乐也。至于荫长松,藉丰草,听山流之潺,饮石泉之滴,此山林者之乐也。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一动其心。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林之乐尔。惟富贵者而不可得兼,然后贫贱之士有以自足而高世。其不能两得,亦其理与势之然欤。今李侯生长富贵,厌于耳目,又知山林之乐,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于物者可谓多矣。

(选自欧阳修《浮槎山水记》)

【注】①潺湲(chán yuán):水流动的样子。②滴沥:水稀疏地向下滴。

(1)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云而岩穴暝/男有分,女有

B.太守谁/孙权吕蒙

C.夫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所识乏者得我与

D.至于者歌于途/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下列句中画线的“而”与“乃能退而获乐于斯”中的“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启窗 B.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C.形貌昳丽 D.此臣所以报先帝忠陛下之职分也

(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

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②其不能两得,亦其理与势之然欤。

(5)从两文相关的论述看,【甲】文中欧阳修的“乐”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乙】文中富贵者的“乐”主要是什么?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选自《孟子·离娄章句下》)

(1)下列句中画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二者不可得    兼:同时 B.三其门而不入    过:经过

C.于陋巷    居:居所 D.发缨冠而往救之    被:披着

(2)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所欲有甚生者/相与步中庭 B.得之生/余缊袍敝衣处其间

C.颜子不改乐/真不知马也 D.被发缨冠而救之/闭户可也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②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

(4)【甲】文表达了人应有_____________的生死观的中心思想;【乙】文孔子认为颜回贤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描写了大禹和后稷面对遭水灾和挨饿之人的态度,表现了大禹、后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观点。 

1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燕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选自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注】①燕赵:借指河北一带。②利器:锐利的武器,这里比喻杰出的才能。③有合:有所遇合,指受到赏识和重用。④矧(shěn):何况。⑤望诸君: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⑥屠狗者:泛指高渐离一类埋没在草野的志士。高渐离,荆轲的朋友,他的职业是屠狗。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尔而与之    蹴:踩踏 B.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    辩:争辩

C.今为妻妾之为之    奉:侍奉 D.是亦不可以乎    已:停止,放弃

(2)下列句子中,画线“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吊望诸君之墓

A.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 B.愚以宫中之事

C.人谋而不忠乎 D.不足外人道也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战国时期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仁政”为依据,对人生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

B.甲文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增强了感情,使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更加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甲文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以保全生命,如果是轻蔑地呼喝着叫别人吃,饥饿的过路人和乞丐都会接受的。

D.韩愈相信董生在燕赵会受到赏识的主要原因是燕赵一带自古就多慷慨重义、悲壮高歌的豪杰之士。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1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晏子之晋,至中牟,赎仆越石父,因载而与之俱归。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子使人应之曰:“吾未常得交夫子也,子为仆,吾乃今日睹而赎之,吾于子尚未可乎?子何绝我之暴也?”越石父对曰:“臣闻之,士者诎乎不知己,而申乎知己。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吾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请于世!”晏子出,见之曰:“向者见客之容,而今也见客之意。闻之,省者不引其过,察实者不讥其,婴可以而无弃乎?婴诚革之。”

(选自晏婴《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①鬻(yù):卖。②婴:晏子,名婴。③省行:体察德行。④辞:谢罪,道歉。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鹰击于殿上    仓:同“苍”,青黑色

B.祲降于天    休:休息

C.秦王色    挠:屈服

D.长跪而之曰    谢:道歉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至于此/禽兽之变诈几

B.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省行不引其过

C.子仆/自以大有所益

D.吾今日睹而赎之/去后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秦王想要以五百里之地交换安陵,唐雎为此被派遣出使秦国,但结果并不理想。

B.【甲】文唐雎认为天子发怒时,就会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

C.【乙】文越石父面对晏子的赎人与不辞而入,始终保持着自尊自重,以理服人。

D.【乙】文主要运用动作描写的手法,写出了晏子知错能改,善于反省的良好品质。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

 

1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选自《汉书·董仲舒传》)

【注】久次:入学的先后顺序。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录毕,送之    走:跑 B.先达德隆尊    望:声望

C.援疑理    质:质问 D.色愈恭,礼愈    至:周到

(2)下列句子中,画线“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是人多以书假余

A.蒙辞军中多务 B.先帝不臣卑鄙

C.策之不其道 D.弗敢专也,必分人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序,文体名,一般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赠序一般是亲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

B.宋濂二十岁之后更加仰慕圣贤之道,向有学问的前辈请教,有时遇到前辈的训斥或提问,一句话都不敢答复。

C.董仲舒年轻时就潜心研究《春秋》,后人将《春秋》与《诗经》《尚书》《礼记》《大学》合称“五经”。

D.董仲舒研究学问非常痴迷,三年都无心观赏花园里的风景,他在室内挂上帘子读文章,任何人都见不到他。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1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宋史·苏洵传》)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①无从书以观

________

②闭户读书

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3)宋濂和苏洵的读书经历有哪些异同?对你有什么启发? 

1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思。

①余幼时即

嗜:

________

之怠

弗:

________

③宋濂与客饮

尝:

________

④间问群臣

臧:

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诚然,卿不朕欺。

(4)【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①荀罃(yīng):春秋时晋国大将。②拔:攻克,攻取。③逼阳:姓,古夷族一支。④遽:迅速。

(1)解释画线的词语。

①公将之________

②彼竭我________

初气过锐________

④渐就衰竭之________

(2)翻译句子。

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②此善于用气者也。

(3)对文本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两个“未可”,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B.【甲】文表现了鲁庄公在军事上的智慧过人。

C.【乙】文“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引出下文作者对“气”的思考。

D.【甲】文用对话的方式说出观点,【乙】文则用举例和对比的方式证明观点。

(4)在对战争取胜原因的认识上,【甲】【乙】两文有何不同? 

1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太,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

绣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

(选自陈寿《三国志》)

【注】①太祖:指曹操。②比:连续。③之:指张绣,东汉末年的军阀。④诩:贾诩,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⑤促:赶快。⑥亟(jí):赶紧。⑦敌:对手。⑧纵:纵然。

(1)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又何焉/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肉食者,未能远谋/先帝不以臣卑

C.绣曰/长跪而

D.公问其/不为苟得也

(2)下列句中画线的“以”与“绣精兵追诩军”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物喜,不以己悲 B.意将遂入攻其后也

C.策之不其道 D.寡人欲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

(5)从两文相关的论述看,【甲】文中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在政治上和军事各是什么?你怎样评价【乙】文中的贾诩?

1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议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君曰:“子为寡人谋,且奈何?”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不如背秦,秦拔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公中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秦拔宜阳,景翠果进兵。秦惧,遽效煮枣,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

(选自《战国策·东周策》)

【注】①拔:攻取、攻占。②羁旅:长久客居他乡。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齐师    逐:追赶 B.既,公问其故    克:战胜

C.一作气    鼓:击鼓 D.夫大国,难也    测:测量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下视辙/一犬坐于前 B.惧有伏/则无加

C.子以为如/其如土石 D.削迹于秦/余缊袍敝衣处其间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军大败后,鲁庄公让曹刿查看了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然后才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

B.曹刿认为作战靠的是运气,赵累认为秦国会攻取宜阳城。

C.曹刿与赵累对于战争的论述都做到了联系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推理。

D.赧王坚信宜阳不会被秦国攻破,赵累力劝周君请楚将景翠攻打秦国。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 

2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日徐公来,视之    孰:仔细

B.由此观之,王之甚矣    蔽:缺点

C.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D.数月之后,时时而进    间:间或,偶然

(2)下列句子中,画线“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我也。

A.身长八尺,每自比管仲、乐毅 B.相与步中庭

C.其受之天也,贤材人远矣 D.万钟我何加焉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4)阅读下面的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

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 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选自《古文观止》) 

2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王之甚矣/遮天 B.月之后/珠可历历

C.年之后/陈太丘与友 D.臣妻私臣/燕雀安知鸿鹄志哉

(3)从文中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2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乙】宋昭公出,至于,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得反国。

(节选自刘向《新序》)

【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②鄙:边境。③卒:终于。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四境之内    四境之内:________

②宫妇左右,莫不王    私:________

谄谀者众也    谄谀: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分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3)【甲】文写邹忌以___________ 说理的方法委婉进谏;【乙】文则认为宋昭公失国逃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甲】【乙】两文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选自刘向《晏子春秋(外篇)》)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寡人之耳者②燕、赵、韩、魏

B.①皆美于徐公②吾君重鸟而轻士

C.①下令②见渔人,大惊

D.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②唐雎使于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

A.【甲】文讲述了邹忌劝说君主纳谏的故事,塑造了威王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的明君形象。

B.【甲】文邹忌间接劝谏威王广开言路;【乙】文晏子以日常生活中的事设喻劝齐景公不要滥杀无辜。

C.从邹忌与晏子劝谏君主的故事中,可见他们都有一颗赤胆忠心,有对国家命运、对民族存亡的忧虑。

D.齐景公十分生气要杀了烛邹,晏子迎合齐景公的心思并列出了烛邹的三大罪行,支持景公杀了他。

(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 

2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高祖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人,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杰,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

(1)下列句中画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必能裨补漏    阙:中断 B.陛下使人攻城地    略:夺取

C.所下者因以予之    降:降服 D.镇国家,百姓    抚:安抚

(2)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愚为宫中之事/所降下者因予之 B.必裨补阙漏/吾用之

C.所广益/项羽一范增而不能用 D.必能使行阵和睦/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②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4)【甲】文列举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优秀人才,他们都具有______________的品行,同时分析他们的德行,指出任用他们的良好效果。

【乙】文在对话中揭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5)【甲】【乙】两文都阐述了什么观点? 

2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惠?”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腹而有,此亦国之社鼠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案据:安定。案,同“安”。据,也是安的意思。这里暗含包庇之意。②腹而有之:反而成为心腹(亲信)。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性行淑    均:公平、公正

B.未尝不叹息痛于桓、灵也    恨:遗憾

C.此贞良死节之臣    悉:全,都

D.治国何    患:祸患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汉室之隆②然何时而乐耶

B.①景公问晏子曰②所恶有甚死者

C.①谓也②至于此

D.①鼠往托焉②未若柳絮风起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

B.诸葛亮以先汉和后汉的国家状况进行反衬,劝谏刘禅;晏子以鼠设喻,巧妙劝谏景公。

C.诸葛亮与晏子劝谏的共同目的是希望君主能够培养心腹,可见他们的赤诚忠心。

D.晏子用“国之社鼠”回答景公“治国何患”的问题,以“患夫社鼠”,点明“奸佞小人对国家”的危害。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

(1)C

(2)C

(3)①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②深得马的精妙,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明悉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

(4)坚持不懈,明悉内在而忘记外表,侧面

(5)【甲】文: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会成功。【乙】文:看问题要抓住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解答】

(1)C项,句意为:三个月后返回报告说。“反”同“返”,返回。

(2)A项,第一个“以”的意思是“凭借”,第二个的意思是“把”;

B项,第一个“之”是代词,代指愚公,第二个意思是“的”;

C项,“而”均表示转折,译为“但是”;

D项,第一个“其”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第二个是代词,指代他。

故选C。

(3)①固:顽固;彻:通达,这里指改变。句意: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②粗:粗糙之处;外:外表。句意:深得马的精妙,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明悉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

(4)解答本题需要联系上下文,“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通过夸娥氏二子负山突出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通过伯乐的话“在其内而忘其外”,可知九方皋相马的方法是明悉内在而忘记外表;这些在写法上都属于侧面描写。通过文章内容概括回答即可。

(5)解答本题时要理解两篇文言文的意思,领会故事给我们的启示。【甲】文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会成功;【乙】文九方皋相马告诉我们看问题要抓住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2.【答案】

(1)A

(2)D

(3)①(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②(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4)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

【解答】

(1)B项,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C项,具:详细地;

D项,延:邀请。

故选A。

(2)例句中的“之”是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们”。

A项,“之”为音节助词,用以补足音节,无实义;

B项,“之”为结构助词,译为“的”;

C项,“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D项,“之”为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们”,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相同。

故选D。

(3)①平旷:平坦宽阔;俨然:整整齐齐的样子。属:类。句意是:(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②乃:竟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句意是:(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4)此题可从语法结构入手来断句,由固定结构“……者……也”可知“者”后可断一处,故在“彭郎者”后面断一处;“澎浪矶”作“谓”的宾语,在其后断开;“彭郎矶”作“转为”的宾语,在其后断开。故断句为: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

3.【答案】

(1)D

(2)C

(3)于是访耕夫/揖渔父/欲求春申君之故址

(4)①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②唉!这正是老农们的幸运,却是春申君的不幸。

(5)桃花源中的人不知道汉魏晋,是因为他们与世隔绝,没有经历那么多的战乱和纷争。春申君是生活在千百年前战乱时代的人,而父老生活在太平盛世,不为战争所困扰,所以不知道春申君。因为他们都远离战争,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所以他们是幸运的。

【解答】

(1)A项,“属”,前者意为“类”,后者是通假字,同“嘱”,意为“嘱托”;

B项,“焉”,前者是兼词,意为“从这里”,后者是疑问代词,意为“哪里”;

C项,“一”,前者意为“全、都”,后者意为“第一次”;

D项,“故”意为“旧的,原来的”。

故选D。

(2)例句,“而”表转折,意为“却”,C项,“而”的用法与之相同。

A项,“而”与“已”连用,用于句末,相当于“了,罢了”。

B项,“而”表并列。

D项,“而”表承接,意为“然后”。

故选C。

(3)“耕夫”做“访”的宾语,在“耕夫”后断开;“渔夫”做“揖”的宾语,在“渔夫”后断开。句意为:于是访求农夫,拜见渔夫,想访求春申君的旧址;根据句意断句为:于是访耕夫/揖渔父/欲求春申君之故址。

(4)①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句意: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②父老:老农们;幸:幸运。句意:唉!这正是老农们的幸运,却是春申君的不幸。

(5)由【甲】文的“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可知桃花源中的人不知道有汉魏晋,是因为他们与世隔绝,没有经历那么多的战乱和纷争。由【乙】文的“夫春申至今千有余年矣,吾父老当太平之世,处无事之时,耕凿自安,嬉游鼓腹,此诚所谓不识不知者”可知,父老不知春申君的原因是他们生活在太平盛世,不为战争所困扰。桃花源中的人和【乙】文中的父老都远离战争,其生活是幸运的。

4.【答案】

(1)D

(2)C

(3)A

(4)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5)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解答】

(1)D项,“志”在此翻译为“记载”。

(2)例句中的“而”表转折,译为“却”;

A项,“而”表递进,译为“并且”;

B项,“而”与“已”连用,相当于“了”“罢了”;

C项,“而”表转折,译为“却”;

D项,“而”表承接,可不译。

故选C。

(3)B项,“乐观豁达”表述有误,【甲】文传达的是作者凄清的心境;

C项,“仰视”表达有误,应该是“眺望”;

D项,【乙】文作者登山并没有感慨人的生命有限而短暂。

故选A。

(4)许:表示约数;依:依靠。句意: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5)“自远而至”“至无所见”两句顺承,中间断开;“而”是连词,在其前断开。该句的意思是: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根据句意断句为: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5.【答案】

(1)D

(2)B

(3)①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②楼台都已倾斜破败,但松树石头依然苍翠悠久。

(4)被贬后孤独凄凉,破败凋零,思恋故国的无限凄苦落寞

(5)两文都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

【解答】

(1)D项,句意为:所以园亭也姑且这样。故:所以。

(2)A项,“者”,前者译为“……的人”,后者译为“……的东西”;

B项,两个“其”都是代词“它的”;

C项,“而”,前者表转折,译为“但”,后者表并列,可不译;

D项,“之”,前者是代词,译为“这样”,后者是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故选B。

(3)①差互:交错不齐。句意: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②倾圮:倾斜破败。句意:楼台都已倾斜破败,但松树石头依然苍翠悠久。

(4)结合【甲】文内容及作者当时正处于被贬的情景,可概括出作者的情感。由【乙】文的“台榭倾圮”可知,日月湖的景致具有破败凋零的特点,由“平泉木石,多暮楚朝秦,故园亭亦聊且为之,如传舍衙署焉”可概括出作者思恋故国的无限凄苦落寞的情感。

(5)【甲】文写最初发现小石潭时,说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写游鱼的活泼,说“似与游者相乐”,这样写,使景物染上人的感情色彩,可以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情感。【乙】文最初是在写日月湖的景色,后来又写道“四明缙绅,田宅及其子,园亭及其身。平泉木石,多暮楚朝秦,故园亭亦聊且为之,如传舍衙署焉”,表达出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和沧桑之感。所以【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

6.【答案】

(1)D

(2)①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②现在的人却不承认自己愚昧,不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是太过分了吗?

(3)人才,“不知马”,老马识途,要善于向动物、自然学习掌握自然规律

【解答】

(1)A项,“食”前一个译作“吃”,后一个同“饲”,译作“喂”;

B项,“而”前一个表转折,译作“但是”,后一个表顺承,译作“就”;

C项,“之”前一个补充音节,可不译,后一个是助词,译作“的”;

D项,“智”都是“智慧”的意思。

故选D。

(2)①且:犹,尚且;等:相等。句意为: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②愚:愚昧。句意为:现在的人却不承认自己愚昧,不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是太过分了吗?

(3)通读原文,通过平时积累和对文章的理解进行回答。【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人才”,通过“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可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是“不知马”。

【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是因为他相信“老马识途”,本文由老马找到归路、蚂蚁找到水告诉我们要善于向动物、自然学习,掌握自然规律。

7.【答案】

(1)B

(2)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3)“古仁人”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解答】

(1)A项,“去”,前一个为动词,译为“离开”,后一个为名词,译为“距离”;

B项,“以”都是连词,“因为”的意思;

C项,“一”,前一个译为“全”,后一个译为“第一次”;

D项,“之”,前一个为结构助词,译为“的”,后一个为动词,译为“到”。

故选B。

(2)“浮光”指浮动的光;“静影”指静静的月影。翻译为: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3)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阅读全文,了解内容,“古仁人”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可以看出,表达了“古仁人”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8.【答案】

(1)C

(2)我看那巴陵的美好情状,全在洞庭湖上。

(3)迁客骚人的“心”是从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通过文中的“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可知他们能把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以物喜,以己悲”与下文中的“古仁人之心”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

(4)语段【乙】中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滕王阁,武昌黄鹤楼与岳阳楼对比,突出强调了岳阳楼“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岳阳更雄”的特点。语段【乙】通过描绘,表达作者对岳阳楼的赞美之情。语段【甲】通过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与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行对比,突出下文“古仁人”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凸现了文章的主旨。

【解答】

(1)C项,有误,排空的意思是冲击天空。

(2)夫,那。胜状,好景色。句意:我看那巴陵的美好情状,全在洞庭湖上。

(3)细读文段【甲】,然后正确翻译后可知,迁客骚人的悲喜与自然景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紧密相关。他们看到美丽的景色,就心中喜悦,看到凄凉的景色,想到自己的遭遇就心中愁苦。它们的悲喜与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细读两个文段,然后正确翻译后可知,文段【甲】写岳阳楼是为了引出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并与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引出自己的政治抱负。文段【乙】除了写岳阳楼,还写了滕王阁和黄鹤楼。写后两者,是为了与前者形成对比,从而突出岳阳楼的景色更加雄奇壮丽的特点。

9.【答案】

(1)A

(2)B

(3)D

(4)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国君担忧。

(5)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解答】

(1)A项,“景”在这里译为“日光”。

(2)例句中的“则”表顺承,译为“就”;

A项,“则”表假设,译为“如果”;

B项,“则”表顺承,译为“就”;

C项,“则”表转折,译为“却”;

D项,“则”用以加强肯定语气,译为“就是”。

故选B。

(3)A项,“以骈句形式连缀成篇”表述有误,记一般是以散句形式连缀成篇的;

B项,“整段都在议论”表述有误,【甲】文第三段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

C项,“失去父母”表述有误,【乙】文中“范仲淹二岁而孤”的“孤”指的是失去父亲。

故选D。

(4)庙堂,指朝廷。句意为: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国君担忧。

(5)“刻苦自励”“食不重肉”为连动短语并列,应在两者中间断开;“妻子衣食”为主语,应在其前断开。该句子意思为: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仅够用罢了。所以断句为: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10.【答案】

(1)D

(2)D

(3)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

(4)①至于太阳升起,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②如果两样都得不到,这也是情理和权力地位使然。

(5)【甲】文中欧阳修的“乐”主要在于山水之乐和与民同乐;【乙】文中富贵者的“乐”主要是对物质和权利的追求。

【解答】

(1)A项,“归”,前者译为“聚拢”,后者译为“女子出嫁”;

B项,“谓”,前者译为“为,是”,后者译为“对……说”;

C项,“穷”,前者译为“穷尽”,后者译为“贫穷”;

D项,两个“负”都译为“背”。

故选D。

(2)题干中“而”表并列,译为“且”;

A项,“而”表承接,可译为“然后”;

B项,“而”表转折,可译为“但是”;

C项,“而”表递进,译为“并且”;

D项,“而”“而”表并列,译为“且”。

故选D。

(3)“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为连动短语并列,应在两者中间断开;“人所不及者”做主语,应在其前断开。该句子的意思是:至于他攀登高山,走遍了幽深隐蔽的地方,常人不能到达的地方他都能到。根据句意断句为: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

(4)①霏:弥漫的云气;开:散开;暝:昏暗。句意:至于太阳升起,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②得:得到。句意:如果两样都得不到,这也是情理和权力地位使然。

(5)通读【甲】文,先记述了山间朝暮与四季的不同景色,抒发了作者被美景陶醉的欢乐心情;再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可知欧阳修追求的“乐”是“与民同乐”。由【乙】文“夫穷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富贵者之乐也”即可得出富贵者的“乐”在于对物质与权力的追求。

11.【答案】

(1)C

(2)D

(3)①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②大禹想到天下有遭水淹没的人,就像自己也被水淹没了一样。

(4)舍生取义,颜回拥有安贫乐道的乐观心态,换位思考、急人之急

【解答】

(1)C项,句意为:在偏僻简陋的小巷居住。“居”应解释为“居住”。

(2)A项,“于”都是介词,比/在;

B项,“则”,就/却;

C项,“其”,他的/表推测语气;

D项,两个“虽”均为连词,是“即使”的意思。

故选D。

(3)①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句意: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②思:想到。句意:大禹想到天下有遭水淹没的人,就像自己也被水淹没了一样。

(4)由【甲】文“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可知该文表达了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由【乙】文颜回生活在乱世,居住在简陋的巷子,一碗饭,一瓢水,人们都不能忍受那种贫困的生活,而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心态,孔子认为他贤德,可知孔子认为颜回贤德的原因是因为颜回拥有安贫乐道的乐观心态。大禹想到天下有遭水淹没的人,就像自己也被水淹没了一样;后稷想到天下有挨饿的人,就像自己也挨饿一样。可知此处表达了大禹、后稷换位思考、急人之急的思想观点。

12.【答案】

(1)B

(2)C

(3)B

(4)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5)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解答】

(1)B项,“辩”同“辨”,译为“辨别”。

(2)C项,“为”与例句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介词,译为“替”;

A项,“为”是动词,译为“担任”;

B项,“为”是动词,译为“认为”;

D项,“为”是介词,译为“向、对”。

故选C。

(3)A项,“仁政”表述有误,《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

C项,“饥饿的过路人和乞丐都会接受的”表述有误,【甲】文说如果是轻蔑地呼喝着叫别人吃,哪怕是饥饿的过路人都不愿接受;

D项,“主要原因是燕赵一带自古就多慷慨重义、悲壮高歌的豪杰之士”表述有误,韩愈相信董生在燕赵会受到赏识的主要原因是董生具有杰出的才能。

故选B。

(4)万钟:优厚的俸禄;何加:有什么益处。句意: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5)“于有司”做状语,应在其后断开;“利器”做“怀抱”的宾语,应在“利器”后断开。该句子意思为: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而不得志,怀抱着杰出的才能,心情忧郁地想去燕赵地区(谋职)。根据句意断句为: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13.【答案】

(1)B

(2)D

(3)C

(4)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

(5)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

【解答】

(1)B项,“休”在这里是“吉祥”的意思。

(2)A项,“何”前者译为“怎么”,后者译为“多少”;

B项,“者”前者引出判断或原因,后者译为“……的人”;

C项,“为”前者译为“当”,后者和“以”合译为“认为”;

D项,两个“乃”都是副词,都译为“才”。

故选D。

(3)A项,“结果并不理想”表述有误,【甲】文唐雎最后说服了秦王;

B项,“天子发怒时”表述有误,【甲】文表述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D项,“动作描写”表述有误,【乙】文主要运用语言描写的手法。

故选C。

(4)休:吉祥;祲:不详。句意: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

(5)“向者子乘”是完整主谓结构,在其后断开;“也”是句末语气词,在其后断开。故断句为: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

14.【答案】

(1)C

(2)B

(3)A

(4)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5)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解答】

(1)A项,句意: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走:跑;

B项,句意:前辈德高望重。望:声望;

C项,句意:提出疑难,询问道理。质:询问;

D项,句意: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至:周到。

故选C。

(2)例句: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以:因为;

A项,句意:吕蒙把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托。以:把;

B项,句意: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以:因为;

C项,句意: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以:按照;

D项,句意:不敢一个人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以:把。

故选B。

(3)B项,由【甲】文“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可知“有时遇到前辈的训斥或提问”不对,只有遇到前辈的训斥,没有提问;

C项,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D项,由【乙】文“或莫见其面”可知“任何人都见不到他”表述不正确。应为“有的人没见过他的面”。

故选A。

(4)俟:等待。句意: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5)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进退容止”是主语,在其后断开;“学士”是主语,在其前断开。句意为: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无一不合乎礼仪的矩度,学生们都师法、敬重他。故划分为: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15.【答案】

(1)①得到,②更加(发奋)

(2)①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

②(苏洵的文章)流传出来后,士大夫争着传阅,一时之间学习写作的人都抢着模仿苏洵文章的写法。

(3)同:读书都很勤奋刻苦。异:宋濂幼时家境贫寒热爱读书;苏洵读书很晚。

启发:非勤奋刻苦不能读书;只要学习,就为时未晚。

【解答】

(1)①句意:无法买书来看。“致”指得到。

②关门闭户更加勤奋地苦读诗书。“益”指更加(发奋)。

(2)①“以是”,因此;“以”,把;“假”,借。故翻译为: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

②“争传”,争着传阅,“竞”,都;“为”,写。故翻译为:(苏洵的文章)流传出来后,士大夫争着传阅,一时之间学习写作的人都抢着模仿苏洵文章的写法。

(3)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谈感悟即可,做到言之有理。第一问:阅读【甲】【乙】两文,了解内容,从“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录毕,走送之”“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等可知,相同点为:读书都很勤奋刻苦。不同点是:宋濂幼时家境贫寒热爱读书,苏洵读书很晚。

第二问: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可以从“勤奋刻苦读书”“只要学习,就为时未晚”等方面回答。

16.【答案】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①爱好,②不,③曾经,④善,好

(3)①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

②真是(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4)要勤奋刻苦、克服种种困难去博览群书,要正直坦城待人、与品德优秀的人交朋友,同时不在背后说人坏话

【解答】

(1)从句子的结构及意思上看,“录毕”意思表达完整,意为“抄写完成后”,其后应停顿;“走送之”为完整一句,其后应停顿。句意为: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故本句划分为: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①句意为: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嗜:爱好。

②句意为:我仍不放松抄书。弗:不。

③句意为: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尝:曾经。

④句意为:皇帝秘密地召见(宋濂)询问起大臣们的好坏。臧:善,好。

(3)①“以是”,因此;第一个“以”,因为;第二个“以”,把。句意为: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

②“诚然”,真是这样,确实是这样;“朕欺”,即“欺朕”,欺骗我。句意为:真是(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4)【甲】文段作者描写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他虽然家中环境艰苦,但是仍然刻苦求学、博览群书、虚心求教,最终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启示我们在读书时需要努力刻苦,尽可能地广泛阅读。

【乙】文段通过宋濂和皇帝的对话,体现出宋濂为人坦诚、不弄虚作假、在交友方面选择很慎重、不在背后议论人的特点,启示我们在为人处世时也要正直坦诚,交友时要有选择性,不在背后议论是非。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17.【答案】

(1)①驱车追赶,②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③都,④原因,缘故

(2)①我看到敌人败退的战车车辙混乱,望见敌人的战旗倒下了,所以才同意下令追击敌人。

②这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人。

(3)B

(4)【甲】文论述了战时要善于观察,把握战机。【乙】文强调战时不仅要“存有余不尽之气”,还要善于用“气”。

【解答】

(1)①句意为:鲁庄公就要下令驱车追击齐军。驰:驱车追赶。

②句意为:他们的勇气已经完了,我们的勇气正旺盛。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③句意为:两者失败都因起初气势太盛。皆:都。

④句意为:渐渐就衰竭无力的缘故。故:原因,缘故。

(2)①辙(zhé):车轮碾出的痕迹。靡:倒下。句意:我看到敌人败退的战车车辙混乱,望见敌人的战旗倒下了,所以才同意下令追击敌人。

②此:这。善:擅长。句意为:这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人。

(3)B项,【甲】文用“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写出了鲁庄公在军事上的无知妄动。

(4)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根据【甲】文“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可以概括出:战时要善于观察,把握战机。根据【乙】文“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概括出:要善于用“气”(或: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18.【答案】

(1)B

(2)D

(3)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

(4)①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诚心去判断。

②(我)不听您的话,以至于到了这般地步。如今已经战败,为什么还要追击呢?

(5)【甲】文: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抓住战争与反攻时机,彼竭我盈之时与辙乱旗靡之时。

【乙】文:贾诩在作战中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知己知彼,果断做出判断。

【解答】

(1)A项,①句意为: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间:参与; ②句意为:又暗暗地命令吴广到部队驻扎的地方旁边的树林里的神庙中。间:暗暗地。

B项,①句意为: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鄙:目光短浅; ②句意为:先帝不认我出身低微,见识短浅。鄙:见识短浅。

C项,①句意为:张绣拒绝说。谢:拒绝; ②句意为:秦王坐直身子,道歉说。谢:道歉。

D项,①句意为: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故:原因; ②句意为: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故:所以。故选B。

(2)例句句意为:我用精英的士兵追赶他们撤退的军队。以:用;

A项,句意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以:因为;

B项,句意为:想挖洞进去以从后面攻击他。以:来;

C项,句意为:不按照正确的方法鞭打它。以:按照;

D项,句意为:我打算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来交换安陵。以:用。

故选D。

(3)此句有三层意思,一是曹公无失策,二是力未尽而退,三是国内有故。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可知,应在“失策”的后面和“必”的前面停顿。断句为: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

(4)①“狱”,案件;“虽”,即使;“情”,实情。句意为: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诚心去判断。

  ②“用”,采用;“复”,再。句意为:(我)不听您的话,以至于到了这般地步。如今已经战败,为什么还要追击呢?

(5)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甲】文政治上可以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概括出来,军事上可以从“彼竭我盈,故克之”概括出来。【乙】文从“不可追也,追必败”“促更追之,更战必胜”“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等地方概括评价贾诩。

19.【答案】

(1)D

(2)C

(3)C

(4)鲁庄公和他共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5)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

【解答】

(1)D项,“测”在这里是“推测,估计”的意思。

(2)A项,两个“其”都是代词,前者译为“他们的”,后者译为“其中的”。

B项,“焉”,前者是兼词,译为“于此”;后者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C项,两个“何”都译为“怎样”。

D项,“则”前者表顺承,译为“就”;后者表转折,译为“却”。

故选C。

(3)A项,“鲁庄公让曹刿查看……”表述有误,【甲】文讲述了鲁庄公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反对并下车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才说可以追击了;

B项,“运气”表述有误,【甲】文曹刿认为作战靠的是士气;

D项,“赧王坚信宜阳不会被秦国攻破”表述有误,【乙】文“子为寡人谋,且奈何?”一句表明赧王听完赵累的分析,觉得宜阳会被秦国攻破所以向赵累请教该怎么办。

故选C。

(4)战于:在……作战。翻译为:鲁庄公和他共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5)“也”是句末语气词,在其后断开;“公进兵”是完整的一句,句意为:只要你一进兵,故断开。所以断句为: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

20.【答案】

(1)B

(2)D

(3)①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呢?”

②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4)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解答】

(1)B项,句意为: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蔽:所受的蒙蔽。

(2)例句:句意为: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于”,对、向;

A项,句意为:诸葛亮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这样的能人。“于”,同、和;

B项,句意为:一同在庭院里散步。“于”,在;

C项,句意为: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于”,比;

D项,句意为: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于”,对、向。

故选D。

(3)①“自信”,相信自己;“复”,又;“孰”,谁。句意为: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呢?”

②“期年”,满一年;“虽”,即使。句意为: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4)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蔽”做“君”的谓语,在“蔽”后断开;“兴亡关头”是时间状语,在其后断开;“之”是代词,做“破”的宾语,在“之”后断开。故断句为: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21.【答案】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D

(3)一是有像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善于纳谏。

【解答】

(1)“臣”是主语,“诚知”是谓语,“不如徐公美”是宾语,应在主、谓、宾之间断开。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确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故划分节奏为: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A项,名词,所受的蒙蔽/动词,遮蔽;

B项,几,几个/一个一个地计算;

C项,数词,一/动词,约定;

D项,都是结构助词,的。

故选D。

(3)做此题要在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作出分析解答。“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由于威王接受邹忌的劝谏,广开言路,一年后群臣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人了。可见“战胜于朝廷”一是邹忌敢于直谏,二是齐威王善于纳谏。

22.【答案】

(1)①全国范围内(的人),②偏爱,③奉承

(2)①由此看来,大王您所受的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②所以宋昭公逃出了国家但是能够醒悟,最终得以返回国家。

(3)设喻(类比),谄谀者众也,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建议,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阿谀奉承者蒙蔽,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解答】

(1)①句意为:全国范围内(的人)。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②句意为: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私:偏爱。

③句意为:奉承的人太多。谄谀:奉承。

(2)①“蔽”,所受的蒙蔽;“甚”,非常,厉害。句意是:由此看来,大王您所受的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②“卒”,最终;“反”同“返”,返回。句意为:所以宋昭公逃出了国家但是能够醒悟,最终得以返回国家。

(3)解答本题时,结合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结合关键句子作答。根据文章可知,【甲】文中邹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比喻,委婉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使齐国成为强国,采用了设喻的说理方法;【乙】文中宋昭公国破逃亡,到达邻国,感慨“谄谀者众也”,自己因听谄媚而亡国,从而醒悟,重振国家。两文都启示我们:要虚心接受建议,保持清醒头脑,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3.【答案】

(1)B

(2)①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并使我听到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②齐景公喜欢捕鸟,让烛邹管理那些鸟,鸟却飞走了。

(3)C

(4)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

【解答】

(1)A项,两个“闻”都是动词,前者译为“使……听到”,后者译为“听说”;

B项,两个“以”都是动词,译为“以为、认为”;

C项,“乃”,前者是连词,译为“于是就”,后者是副词,译为“竟然”;

D项,两个“使”都是动词,前者译为“让、令”,后者译为“出使”。

故选B。

(2)①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句意为: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并使我听到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②弋(yì):带有绳子的箭,用来射鸟;此处名词作动词,用弋射,指捕鸟。使:命令,派遣(上级对下级)。句意为:齐景公喜欢捕鸟,让烛邹管理那些鸟,鸟却飞走了。

(3)A项,“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是邹忌的形象,用来说威王表述有误;

B项,“邹忌间接劝谏”“晏子以日常生活中的事设喻”表述相反,【甲】文邹忌以日常生活中的事设喻,劝威王广开言路纳谏,【乙】文晏子则是间接劝谏齐景公不要滥杀无辜;

D项,“晏子迎合齐景公的心思”“支持景公杀了他”的表述有误,晏子陈述了烛邹的“三大罪行”是间接指出了齐景公这样做的弊端,目的是劝谏齐景公不要杀烛邹。

故选C。

(4)“烛邹”是人名,在其后断开;“是”是代词,做主语,应在其前断开。故断句为: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

24.【答案】

(1)A

(2)B

(3)①这些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忠诚无二。

②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4)志虑忠纯,高祖“得天下”,项羽“失天下”

(5)两文共同讲述的是重用、善用人才的观点。

【解答】

(1)A项,“阙”在句中译为“缺失”。

(2)A项,“以”,前者译为“认为”,后者译为“把”;

B项,两个“能”都译为“能够”;

C项,“有”,前者与“无”相对,后者译为“拥有”;

D项,“使”,前者译为“让”,后者译为“派”。

故选B。

(3)①良实:忠良诚实的人。句意为:这些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忠诚无二。

②予:给予;失:失去。句意为: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4)由【甲】文“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可得出郭攸之、费祎、董允的品行。

由【乙】文“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可得出二三空的答案。

(5)【甲】文诸葛亮主要分析了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品行,将军向宠的能力,并建议皇帝重用这些人。【乙】文对比了高祖和项羽成败的原因,得出高祖取胜的原因是高祖重用并善用人才。故两文共同阐述的观点是人才的重要性及善用人才的必要性。

25.【答案】

(1)D

(2)A

(3)A

(4)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汉朝前期能够兴盛的原因。

(5)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

【解答】

(1)D项,句意为:治理国家担心的是什么?“悲”应解释为“担忧,担心”。

(2)A项,两个“则”均为副词,意思为“那么”;

B项,“于”都是介词,前者译为“向”,后者表比较,可译为“比”;

C项,“何”,前者译为“什么”,后者译为“怎么”;

D项,“因”前者译为“于是”,后者译为“趁、乘”。

故选A。

(3)B项,“反衬”表述有误,诸葛亮列举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状况运用的是对比;

C项,“希望君主能够培养心腹”表述有误,诸葛亮与晏子劝谏的共同目的是希望君主能够亲贤远佞;

D项,表述相反,晏子用“患夫社鼠”回答景公“治国何患”的问题,以“奸佞小人对国家”的危害,点明“国之社鼠”的危害。

故选A。

(4)所以:这里表示原因。句意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汉朝前期能够兴盛的原因。

(5)“社”作主语,在其后断开;“鼠”作主语,在其前断开。该句句意为:社,把木头一根根排立在一起,并给它们涂上泥,老鼠于是前往栖居于此。根据句意断句为: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d61101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b.html

《(2020最新整理)往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真题梳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