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亲情的散文三篇

发布时间:2020-05-20 13:52: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表达亲情的散文三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表达亲情的散文一: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当我坐下来,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头昏昏沉沉,眉间有解不开的疙瘩,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因为,昨晚我打了孩子。
  女儿昨晚晚自习到家后,我问她:“几点放学的?”“九点三十五。”“那你怎么现在才到家?”我看了墙上的钟,已是十点五分。“我在学校扫地的,要不信你去问组长。”她的声音很大,显然对我的问话很反感。
  “我还是有点不信,一般扫地都是下午第三节课后,怎么今天是晚自习后才扫呢?”我质疑着。“今天是期终考试,情况特殊。”她一幅满不在乎的样子,说完,她走到了卫生间放水,准备洗手脚。
  看着她的态度,我真是气不打一出来,但我还是强忍着,一言不发。接下来,是沉默,寂静,谁也不说话。
  她放了水,没洗,又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我走向卧室,准备上床,看到女儿正歪斜在椅子上,棉袄衣襟敞开,手里拿着一本书,两脚伸在桌子上。她的坐像是对我刚才问话的抗议。我心中无名之火不由得往上窜,我走到她的身边,语气生硬的说:“看你成什么样子?把脚放下来!”她懒懒的把脚移下桌子。
  “越来越不听话了,不给说,是什么孩子?哪有孩子不给父母说的?无论是对是错,一说你,就不高兴!”我训斥着她。
  “我是不给你说的吗?你明显是不信任我吗?我来家晚了一会,你说我能干什么?还能跟男孩跑了吗?”她在抗议。
  我说:“我是怕你和男生有不正常的交往;还有,你到时间不来家,我心里着急,怕你出事。”
  “如果我要是想交往的话,你怕我就不和男生交往了吗?我们和你那时不一样了,你看有几个学生不遇到这些问题的。”她振振有词。
  “我不是不让你和男生交往,你要是能正确处理和男生交往的问题,能在学习上相互帮助,我鼓励你交往。但是,你的有些做法令我怀疑。”我说着,想起了同学送她手机的事:“那天那部手机,是谁给你的?”
  “你管是谁送我的?”你很有理似的。
  你的一句话一下子激怒了我,我扬起手,在你的额头上敲了两下,愤怒的说:“我不能管你,谁能管你?”
  孩子,你知道吗?我实在忍无可忍,才动手打了你。当我抬起手时,却臂系千金;巴掌打在你的身上,痛却烙在我的心上。打你后,我会几天没有精神,吃不香饭,睡不好觉。你现在还小,你不懂得“可怜天下父母心”的道理。
  被打后,你委屈的哭了,哭的很伤心,滴答的眼泪掉到了电暖气上。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多了,四周寂静无声,只有你的哭泣声,像寒风吹打冰凌,刺痛着我的心。
  我气愤地说:“不要哭!”你抽泣着:“你为什么不让我哭?从小到大,你都不让我哭。”当我今天坐下来,静思时,我开始后悔:对于孩子来说,眼泪就是发泄的最好方式啊,我怎么竟不许你哭。我是怕你的哭声惊动了邻里,以为我家发生了什么事。
  事后想想,我是一个多么自私的母亲!
  在你低声啜泣的时候,我又给你讲了许多老生常谈的道理,什么高中三年是你求学路上最重要的三年,错过了后悔就来不及了,什么一定不能谈恋爱,什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和好孩子交往。
  你回应着我:“成绩不好,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好,其实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如果有人拉一把,也许能上去,但是,他们往往在别人的歧视中,再也爬不起来。”
  “你说的很有道理,这个社会是知识竞争的时代,存在弱肉强食的现象,更重要的是你自己要振作,要以你自己的能力证明给大家看。”渐渐的,我和你的谈话越来越心平气和。
  你不停的和我聊着,说着心里话,这令我很高兴。自从你进入高中后,因你成绩下滑和一些不寻常的举动,我经常埋怨你,批评你。我们母女之间,就像陌生人,在同一个屋檐下,在同一个桌子上吃饭,却很少说话。隔阂越来越深。
  小学和初中,你是个多么听话的孩子,当你以特别优异的成绩进入实验班,当你的作文一篇篇的在报上发表,当你的画张贴在学校的展览栏,我心里是多么的自豪!那时,老师喜爱你,同学羡慕你,我的亲戚同事夸奖你。
  可如今,你真的令我有些失望。难道是我的教育出现了问题,不全是。孩子,问题更重要的是出在你身上。现在的你,有点懒散,学习不够专心,开始乱交朋友。这真的令我很担心。
  记得,你哭的时候,说了“我没有童年”这句话。听了,我如忙刺在心,疼痛难忍。难道引导你读书、上进,就是剥夺了你童年的快乐吗?
  的确,和我们这一代相比,你的童年是单调的。整天蜗居在楼房里,以书本、电视为伴,哪还有多少快乐?不像我们,可以在广阔的天地里,看朝云暮卷,看清风滴露,闻半夜鸣蝉,可以不知好歹的去捉知了、偷西瓜、摘桃子,但毕竟时代不同了。相较于农村孩子来说,你比他们拥有更多的物质,这又是农村孩子不具备的。所以,孩子,你要知足,你要懂得,是父母不懈的努力,才走出了乡村,走进了城市,这是多少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的梦想啊!
  妈妈承认,在你进入高中后,在教育问题上,我存在急躁、缺乏耐心、不能和你沟通的问题。也许,我更多的以成人的眼光来要求你,却忽略了你的感受。但孩子,我想告诉你的是,16岁是人生的花季,这时,青春之花娇嫩脆弱,弱不禁风,不经意间就会被微风吹散,被初阳蒸融。它太绚丽,太短暂,可千万要珍惜啊!
  这个阶段是青春萌动期,也是懵懂无知的年龄,认为自己成熟了,是个大人了,有了自己的主见和观点,但你们又是那么的单纯,像不染纤尘的花,滴着露,散着香,又心灵脆弱。你所了解的世界只是家庭、学校和书本上得来的,许多的想法离真实的生活太远。所以,青春年少时,是不能走错路的,一旦错失宝贵的时光,将后悔终生。
  因为花季只有一次,失去了,永远不会再来。我不希望,有一天,当你皱纹爬上额头的时候,叹息着说:“我辜负了青春。”
  所以,孩子,妈妈想让你少走弯路。在你的锦瑟年华里,妈妈想牵着你的手,小心谨慎的走过青春,走过这段最美好也最会出错的时光。因为,我毕竟是过来人。在本该求知的年华里,在繁花铺锦的校园小路上,我错失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当我后悔莫急时,已经晚了。现在,当我浑身都是小病痛,又嗜书如命的时候,又没有了青春时健康的身体。
  所以,我不想让你重蹈我的覆辙,想让你学到更多的知识,将来为自己寻到一份生存的依靠,为社会,做出应用的贡献。
  孩子,你能理解妈妈的一片苦心吗?
  表达亲情的散文二:读懂母亲
  前几天回了一趟故乡,那里的原风景早已消逝,有的涂抹着朦胧的色调散乱在心上。欲将疏忽的曾经拾起,却捡得几页缺角少字的片断,恍惚记得,在某个转角处撑着伞等待我的那些追梦少年,都相继老去,一如母亲布满着皱纹的脸颊,彰显着时光不再翻版。
  翻阅着过去杂乱的文字,大多与父亲有关,十年前发表的《父亲的小屋》,曾诱惑了不少读者的泪水。父亲给予我的精神依赖和生命强度,是此生任何男人无法超越的给予。
  因为一些原因,父母在我和姐姐羽毛未丰时就分开了,即便在我和姐姐婚嫁时性格倔强的母亲依然不肯来参加我们的婚礼。在生命中神圣的一刻,父亲哽咽难忍,当披上婚纱的我回首再看一眼那间低矮的平房----那已是我梦中挥不去的娘家啊!泪流满面的我多么希望在我走后能有一个人陪伴着孤独的父亲,让他老人家的双肩不再颤抖成孤独的弧线......
  自那时,母亲于我的心头已是一道阴影。就这样淡然的和母亲隔离在这似有似无的亲情中。次年,我因为难产在医院被迫接受了剖宫产手术,当公公婆婆抱着健康足月的孙子笑逐颜开时,三天不能进食的我疲惫得近乎虚脱。忽然,门“哐当”一声被踢开了,我侧脸一看,头发花白的母亲满面灰尘的出现在病房前,她逡巡的目光一下定格在我的身上,当即放声大哭:“亲家母啊,你们家添了一个丁,俺们家可就差点少了一个人啊!”
  我不敢想象年过六旬的母亲是如何从交通不便的山村徒步走到小镇,搭车来到这个繁华的城市;我更不敢想象目不识丁的母亲,在当时通讯设施不便利的情况下,如何用方言心急如焚地向路人打听女儿住院的地址,然后用小脚上上下下丈量了住院部六层楼的每一个台阶......
  所有的怨恨和隔阂在相见时的那一刻烟消云散,穿越时空,我读懂了母亲二十几年来从不曾远离的爱!天然的依恋和血浓于水的亲情顷刻在我的眼中化成风变成雾终成雨,我依在母亲的怀里泪如雨下......
  在我和姐姐的不断劝导下,父亲和母亲在分开十年之后重新走到一起,在日复一日的光阴流动中,相携相依成长为风烛残年的老人,伫立在渐渐隐没的夕阳之下。如今,每当我流满脸的泪水要自己轻擦的时候,想到的依然是年迈的母亲。父亲走了,母亲依然用她宽厚仁慈的胸怀为我庇佑着一方爱的苍穹。
  冰心说:“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江莲,心中的雨点来了,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上的荫蔽”?人们常用花朵比喻女性的美,其实妇女,尤其是中国妇女,更尤其是中国农村妇女,千百年来蕴藏着极温柔又极坚韧的忍耐美德,是任何花都比拟不了的。
  母亲是本书,一本用血做墨,用挚爱做笔镌刻在儿女心灵上的书,你需要它时,它悄悄打开,用最温暖的声音传递最坚强的力量,你不需要它时,它静静地合上,默默地隐退不留成丝痕迹。
  今生所谓父母子女,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人生能有几回孝,此时不尽待何时?天下唯有尽孝不能等!
  两年前,读过一本书,叫《发现母亲》。如果说海子是用瑰丽的想象力肆意描绘浪漫的篇章,王小波是用思维的乐趣来还原世界的本质的话,那么《发现母亲》是在撩开喧闹让我们不得不需要倾听的另外一种声音----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焦波,《人民日报》摄影记者,用他的相机,见证了摇摇篮的手,并永远留住了自己的父母。当他把《俺爹俺娘》的一生音容笑貌展现在中国美术馆时,媒体评论:“感动京城,轰动全国”,是近年来唯一让人落泪的影展!几十万观众哭了,透过照片,仿佛看到自己父母颤微的身影,看到一种无言的震撼。
  今天,当我打开日志敲击出以上文字时,泪水一次又一次模糊了我的视线,神采飞扬的空间相册,独独没有父母的照片......父亲走后除了一张发白的黑白照,生活中找不到他留给我的任何背影,这是我心里永远的痛。以前,我曾那么漫不经心地忽视了他的存在他的爱。
  这个世界上,如果有这么一个人,她舍得给你一切,连同她的梦想,那么她是信任你的,如果她能一路陪伴你到达她梦想的那个地方,而她只是躲在光环后面默默地注视着你,那么,她是异常爱你的。我们是不是应该还这样厚重的一份爱,给那个一直深爱我们的母亲?
  5月12日,母亲节,让我们去厨房抱抱我们的母亲吧......
  表达亲情的散文三:难忘的母亲鞋
  母亲是个极其平凡的劳动妇女,既没什么文化,人也长的很普通,可她却是个非常慈祥与勤劳俭朴的人,有双特别灵巧的手。母亲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她不仅为人和善厚道,乐观开朗,且能做得一手精致的针线活,在我故乡桃溪镇上是妇孺皆知、颇负盛名的.
  我们小时候穿的衣服鞋子都是母亲自制的。尤其是母亲做的各式布鞋,更是令人钦羡,赞不绝口。我们家兄弟姊妹较多,而在那个特殊年代,家里的经济来源有限,生活十分窘迫,所以我们从小都是穿着母亲制作的布鞋长大的,我们自豪地把这种鞋称之为“母亲鞋”。
  母亲纳鞋底用的原料,大都是将我们穿破旧的衣裤拆成布片,洗净、晒干后存放好,待要做时拿出来用。为此许多熟悉母亲的人都夸母亲节俭持家、会过日子。做鞋是比较繁琐的事情,不但需要细心耐心,更需要有爱心韧性。自我有记忆起,我似乎从没发现母亲有过任何怨言牢骚,她经常乐此不疲,做鞋不止。
  我记得,母亲为我们做鞋底时,总是先量一量各人脚的尺码,在一种叫“蒲包”的东西上画好鞋底样,然后用早已备好的那些布片,涂上事先调制好的浆糊一层层往上贴。贴布片可是个技术活,不仅贴要贴得平整匀称,而且布片的纵横纹理须井然有序。每次看到母亲贴布片时娴熟的动作和怡然的神情,我心里都会溢满幸福之感。贴完布片,表面与边口母亲用新的白棉布封严绲好后,一张“刮子”就算是完工了。普通鞋底一般衬个三到四张刮子。
  鞋底的初胚做好后要待彻底晒干松软了,再等到工余饭后有闲暇时用自己搓捻的较为粗壮结实的棉线一针针地扎紧。扎鞋底为的是经磨耐穿。而扎鞋底是最吃力也很有讲究的,针脚要细密有致,线路要自然流畅。因为鞋底较厚,“引线”时常涩针,来回不是很便捷,我常常看见母亲歪着头用牙齿咬住针从鞋底内往外拔的情景。扎一双鞋底,手脚利索的人至少也得四五天,而我母亲一般两三天就收工了,母亲麻利能干是无可置疑的,可她白天要上班,回家要操持家务,料理全家老小,根本就没有太多的空余时间可供支配。我很是纳闷,母亲的鞋底怎么扎得比别人快?
  依稀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一个冬至过后,那日寒风呼啸,滴水成冰,吃罢晚饭,我们都早早地上床睡觉了。待我半夜醒来想小解时,我看到母亲的房里仍泛出昏黄的灯光,好生疑惑的我不顾内急推门而入,眼前的一幕让我怔住了:母亲正坐在被窝里,眯缝着眼睛,就着昏暗的灯光在静静地扎着鞋底!母亲就是那样默默无声地把她的怜爱之情倾注于线内,将她的深沉之爱投入到每一双鞋里!是的,正是有了母亲的不辞辛劳与精心呵护,我们兄弟姊妹才从未挨冻受冷,更没有像有些小孩那样打过赤脚,为此母亲不知少睡了多少觉、熬白了多少发?我不敢想象,假如当初缺少了母亲,我们的生活境况又会是怎样?那一刻,我豁然明白了母亲扎鞋底快的因由,更真切感受到了母爱的的无私与高尚!霎时,我的眼泪犹如断线的珍珠,夺眶而出,我飞也似的冲到母亲跟前,一把将她那双粗糙、皲裂的勤劳之手塞进怀里,久久不肯松开。见此情状,母亲笑呵呵地搂着我说,傻儿子,快去睡觉啊,姆妈在为你们赶做过年穿的新鞋呐。那时,在我故乡,春节能穿着一双簇新、温暖的棉鞋去长辈或亲戚家拜年,是大人、小孩都很体面光彩的。
  这种叫做“百叶底”的鞋底扎完后,接下来就要做鞋帮。一般单布鞋的帮用黑卡其布做,棉鞋帮母亲喜欢用灯芯绒做,内衬用新的白绒布,这样穿着既高雅大方,又舒适暖和。单鞋通常是由母亲自己绱的,而棉鞋大都送去给皮匠绱。我们兄弟姊妹八个,就是穿着母亲做的这种朴实无华略显土气的鞋,一个个由校园步入社会,从小镇走向城市,逐步成长为后来的国企厂长、书记、文化工作者和社区主任等。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如愿以偿地考取了省城的大学。对我的离别,母亲很是依依不舍,临行前,她悄悄地往我的行李包里塞了两双单布鞋,并拉着我的手充满仁爱地对我说,这鞋养脚, 你自小穿惯了,带去换换穿吧,别整天穿那不透气又臭脚的球鞋。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母亲就是这样,无论自己多么辛苦劳累,总是对我们关怀备至,使我们享受到了无限的温情与关爱。那时在我们整个学校,其他同学成天穿的都是清一色的解放鞋,回到宿舍也没鞋可换,唯独我可以拿出母亲亲手做的鞋来更换,这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是极为奢侈的,也不知羡煞了多少人。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迁。母亲也不甘落伍,与时俱进,做的鞋的品种也由原来单一的单鞋、棉鞋,扩展到圆口鞋、方口鞋、松紧鞋、搭袢鞋、“鸭舌头”鞋和单拖鞋、棉拖鞋,而且在材质选用上大胆加以改进,使鞋更具时代气息与美感,令我们喜欢有加,爱不释手。母亲在备全材料及有空余时,偶尔也会给侄儿侄女或街坊邻居做上几双色彩缤纷、栩栩如生的“老虎头”童鞋,因而不知博得了多少人的赞美之词!
  八十年代末,母亲已是古稀之年,但她依然眼不花、牙不缺,仍在不遗余力地施展着她的“特长”。半个多世纪来,母亲究竟做了多少鞋,没人准确统计过,具体数字不得而知,但我们清楚的是,全家这么多人一年四季穿的鞋,都是母亲一针一线劳作而成的。还有我们的后代当中,也有许多小辈也是穿着她老人家的鞋长大的。
  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吹拂了神州,势不可挡的历史洪流激荡着华夏。我很庆幸自己经历了这个时代,感受了这个过程。今天,尽管我们不再因贫穷发愁,不再为生存担忧,日子过得富饶丰润,穿的鞋不乏梦特娇、花花公子、老人头、阿迪达斯或达芙妮,可我的鞋柜里至今保存着母亲在生命最后时光为我做的那双单布鞋,我依旧保持着穿布鞋这个朴素而美好的习惯。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年了,但每当我看到那鞋,便会油然念想起母亲做鞋时的感人画面,眼前也即刻会浮现出母亲那亲切的音容笑貌。
  哦,母亲鞋,我心中的鞋,我的生命之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d76e6f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9e.html

《表达亲情的散文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