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0-06-25 08:07: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2、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资源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3、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4、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是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个人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5、共同经验域:是指在人际传播过程中双方对信息能够共同理解、相互沟通、产生共事的经验范围;在大众传播中还要再加上传受双方传播媒介的使用及理解的共识范围,传播双方以此来约束各自的传播行为。6、契约关系:是指在传播活动中传播双方相互依存的一种默契关系。7、健康咨询:是为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而提供的一种健康服务的形式,应归类于健康教育的范畴。8、小组讨论:是指在一位主持人的带领下,小组成员具有相似背景的人围绕某个共同关心的主题或对大家某一共同经历进行座谈会讨论,它属于人际传播中的全体传播形式,是一种小群体交流的方法9、大众传播:是指职业性信息传播机构和人员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书籍等大众媒体和特定传播技术手段,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10、健康传播效果:是指受传者接受健康教育信息后,在情感、思想、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反应。11、个别劝导:是指针对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通过传授健康知识,发展其健康技能,说服其改变不健康的行为习惯。12、行为: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所引起的反应。13、行为发展:是指个体在其生命周期中形势与发展的过程,即在个体出生以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的成熟以及社会交往的不断扩大,个体行为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14、健康相关行为:指的是人群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行为,按行为对行为者自身和他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健康相关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两大类。15、促进健康行为: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益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16、求医行为:指人们感到不适,或察觉到自己患者有疾病时,主动寻求科学可靠的医疗帮助行为。17、遵医行为:指个体在确诊患有疾病后,积极遵从医嘱,配合治疗的一系列行为。18、危害健康的行为:指的是偏离个人、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期望,客观上不利于健康一组的行为。19、A型行为模式:是一种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往往表现为雄心勃勃,争强好胜,工作节奏快,有时间紧迫感。20、C型行为模式:是一种与肿瘤发生有关的行为模式,其核心表现是情绪过分压抑和自我克制,爱生闷气,表面善忍而怒火中烧。21、不良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有病到疾病康复全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22、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判断,及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控制内、外因素而成功才拿健康行为并取得期望结果的自信心。23、感知健康行为的障碍:指个体对采纳健康行为会面临的障碍的主观判断,包括行为复杂、时间花费、经济负担等。24、提示因素:指的是诱发健康行为发生的因素。25、行为矫正: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期望,在一定条件下采取特定的措施,促使矫正对象改变自身的特定行为的行为改变过程。26、计划设计:是一个组织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途径等所有活动的过程。27、健康教育诊断:指在人们面对健康问题时,通过系统的调查、测量来收集各种有关事实与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推理、判断,从而为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目标、策略和措施提供基本依据。28、PRECEDE:指在教育/环境诊断和评价中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及强化因素,指的是影响人们行为生活方式的因素可以分为上述3个方面,探询这些因素的过程就是健康教育诊断,及需求评估。29、PROCEED:是实施教育和环境干预中运用政策、法规和组织手段,指的是要通过教育、环境改善和政策支持来改变影响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进而改变人们的行为,为我们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和措施指明了方向。30、行为危险因素:指的是导致疾病和健康问题发生和发生的行为生活方式,环境既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人们行为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31、倾向因素:通常先于行为,是产生行为的动机和愿望,或是诱发某行为的因素,它包括知识、态度、信念及价值观。32、促成因素:又称实现因素,是指促使某种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某行为所必需的技术和资源。33、强化因素:是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支持、同伴的影响和领导、亲属以及保健人员的劝告,也包括人们对行为后果的心理和躯体感受及实质性的奖励。34、计划的总目标:是指计划执行后预期达到的最终结果。35、一级目标人群:指健康教育项目希望他们事实所建议的健康行为,以促进其健康状况人群。36、二级目标人群:指对一级目标人群有重要影响的人,或能激发、教育和加强目标人群行为和信念的人,包括卫生保健人员、目标人群亲属、朋友等。37、三级目标人群:只对项目实施有重要影响的人,如决策者、经济资助者和其他对计划的成功有重要影响的人。38、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是实现健康教育目标的方针、战略,在一定高度上概括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是每一项具体干预活动的指导思想。39、形成评价:是一个为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和发展提供信息的过程,包括在计划设计阶段进行的目标人群需求评估、政策、环境、资源评估等,其目的在于使计划符合目标人群的实际情况,使计划更科学、更完善。40、过程评价:是规划实施过程中检测规划各项工作的进展,了解并保证规划的各项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dac262c0066f5335a81217d.html

《健康教育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