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17-12-12 14:45: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的转折,打破了“左”的陈旧观念的束缚,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为农村体制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次全会制定并在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对农业的领导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尊重和保护社员群众的民主权利;生产队有权决定经营管理方法;要建立和健全农业生产责任制;各级行政机关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和建设的计划指导这就为农村改革的起步提供了先决条件

农村改革最初在安徽、四川等地兴起,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1978年底到1979年初,皖东地区部分生产队以及合肥、芜湖等地的一些生产队开始实行包产到户,效果极好其中凤阳县小岗生产队首创包干到户,包干后第一个秋收就比上年增产6倍多

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讨论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并形成了座谈会纪要,即《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中共中央以1980年75号文件下发文件提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在不同地方、不同社队,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搞一刀切文件肯定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1980年冬到1981年,农村的改革进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发展阶段“双包”不仅在边远地区和长期贫困地区普及,而且在一般地区迅速扩展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都属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把土地包给社员,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两者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在分配方式上有所不同,前者以产量定工分,后者则直接联产计酬,即“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所以也叫“大包干”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发《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进一步肯定双包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到1982年8月,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达到7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此后,这种形式的责任制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基本形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改变了束缚农业生产力的旧体制,使农业生产摆脱了长期停滞的困境,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城乡人民都得到了实惠,并且带动了整个改革和建设事业

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入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阶段1987年,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的进展主要体现在:

(1)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并使之进一步壮大的前提下,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发展,原来那种与现实生产力水平不完全适应的单一公有制结构有很大变化,所有制结构的这种变化,对发展经济、方便生活和安置就业起了积极作用

(2) 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统收统支的国营企业经营方式,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

(3)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国家宏观调控的范围和方式得到调整和改进,经济杠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4) 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和过于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从1979年到1987年的9年里,价格改革是按照“调放结合”的方针进行的就是合理调整价格,逐步放开价格

(5) 改革工资制度和劳动制度,1985年6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决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包括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三部分,1986年9月,国务院公布了改革劳动制度的四项暂时规定,对劳动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企业新招收的工人开始实行合同制,此外,在财政、金融、税收、商业流通等方面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冲破了长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克服了一些弊病,搞活了经济,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特区建设与改革开放

经济特区的建设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在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1. 建设资金的来源,以吸收外资为主;

2. 经济形式,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即“三资”企业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3. 产品销售,以外销为主

4. 经济运行,以市场调节为主,在特区内,对投资外商在税收、土地使用、入境出境管理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和方便

1985年以前,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主要进行以创建投资环境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从1986年起,致力于发展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农牧渔和旅游业并举的外向型经济

1988年4月13日,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通过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同日,还通过了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定,在海南经济特区实行更加灵活开放的经济政策海南经济特区是我国第五个经济特区,也是最大的一个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

1984年3月,中央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着重研究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特区和海南岛开放的经验和政策,论证了沿海港口城市进一步开放的条件和设想

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全部开放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到南,包括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大中港口城市

在沿海港口城市开放的基础上,198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划为沿海经济开发区,并指出这是我国实施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布局

1988年初,又决定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全部对外开放,与已经开放的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连成一片,形成环渤海开发区,从而,使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一国两制

为了实现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在内的国家统一,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1984年2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代表团时,第一次公开使用“一国两制”的提法

1984年5月,“一国两制”的构想写进了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984年9月26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三个附件在北京草签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将在同日把香港交还给中国中国政府在联合声明中阐述了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这些基本方针政策五十年内不变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继解决香港问题之后,中葡两国政府于1987年 3月26日在北京草签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声明: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以下称澳门)是中国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4月13日,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署

邓小平南方谈话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南方谈话

邓小平于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先后视察了武昌、深圳、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谈话他的谈话的要点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要抓住有利时机,大胆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谈话的内容可分为6个部分

(1) 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2)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大胆地闯

(3)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4) 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5)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

(6) 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坚信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邓小平的重要谈话是在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后发表的谈话科学地总结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明确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他十多年来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发展谈话为即将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江泽民在会上作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确定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方针和战略部署,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新的概括,并把它确定为全党工作的指导方针

主要内容有:

(1)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3) 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4)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的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和平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6)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7)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的长期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8) 在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

(9) 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通过改革建立新体制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决定》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作出了如下规定:

(1) 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中心环节

(2) 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4)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5)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此外,《决定》还提出要深化农村、对外经贸、科技、教育等方面体制的改革,强调指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根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中共十四大精神,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具体化,在许多方面又进一步发展,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由此成为下一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e576ab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b.html

《改革开放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