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片叶子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最后一片叶子3课时)
南沙河中学 朱文华
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欧•亨利和小说知识(助学90页预习积累2 2.扫除朗读障碍(助学89页预习积累1和学习测评1——3题字词的音形义) 相关课程标准:
“不仅要读中国的作品,而且要读世界各国的作品;不仅要读中国现代的作品,而且要读中国古代的作品。总之,要多方面阅读,加强语感培养,从而提高个人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有关的常识内容。
2.在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理解最后一片叶子在情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 理解为什么说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的杰作。
4、感悟小说的内涵:感受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情,弘扬人性美。 评价任务
1.进行朗读,扫除阅读障碍。 2.反复朗读,理清故事情节。
3.通过分析,品味“叶子”的作用和“杰作”的含义。 4.通过品味,体会“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人情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预习《最后一片叶子》
预习原因:因为本文篇幅较长,朗读一遍课文需16分钟左右,所以,预习中至少把课文读两遍。 预习目的:
1.了解本文的作者和小说知识。 2.课文共53段,标清段序。 3.找出文中的生字词,会读会写。 4.了解故事内容,梳理情节。 预习方法和过程: 1.直接标出段序。
2.细读一遍课文,标出生字新词。再读一遍课文。
3.借助课文注解、字词典、教辅资料完成字词的音形义和对作者、小说的了解。
4.完成语文助学89——91页的有关字词的音形义和文学常识题。
第二、三课时
课前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在爱的旋律中开始上课。 一、 温故学(复习小说知识)(检查预习情况1
回顾在亲情歌吟单元学过的小说《父母的心》,曾介绍过小说知识,回答: 1.什么是小说?
2.小说的三要素有

3.小说情节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 二、 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 最后一片叶子 欧•亨利 三、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有关的常识内容。
2.在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理解最后一片叶子在情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 理解为什么说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的杰作。
4、感悟小说的内涵:感受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情,弘扬人性美 四、走进作者(预习检查2 我了解作者)
学生口头回答 课件展示
·亨利:1862——1910国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国的莫泊桑国的契诃夫都以短篇小说闻名于世,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的代表作有《警察和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他以新颖的构思、诙谐的语言、悬念突变的手法表现了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他的作品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他的作品结局常常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形成了·亨利式结尾
五、预习检查 3 我会读会写本文好多字
要求各组一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字词并注上拼音。然后集体更正,看准字形读准字音拼读两遍。 知新学 走进文本

六、梳理故事情节、概括故事内容
小组交流然后展示
明确:十一月,乔安西病倒——乔安西病重、病危———乔安西转危为安———贝尔曼去世。
本文写了老画家贝尔曼救助身患肺炎的乔安西的故事,赞扬了贝尔曼的自我牺牲精神,讴歌了资本主义社会下层小人物之间互相关爱、鼓励、支持的温情。
七、抓住重点 分析叶子的作用(小组交流然后展示)
1、题目是最后一片叶子,那么这是一片怎样的叶子?请在文中找出有关叶子的描写,分析叶子的特点。弱不禁风、顽强
2、在凄风苦雨中的叶子与病重的乔安西有着怎样的联系?体会叶子的作用。
是凋落的叶子让乔安西丧失了生的希望,又是最后一片叶子顽强的生命力让她重振了生的信念。
3、经过一昼夜的风吹雨打,最后一片叶子竟然能够抵挡住秋风扫落叶的命运,这可能吗?这是谁的杰作?引出对贝尔曼的分析。 八、分析贝尔曼(小组间合作交流然后展示)
1、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这最后一片是贝尔曼画的?体会伏笔的作用。38段、42段、53段)
2、贝尔曼是怎样的一个人?请从课文中找出对贝尔曼的描写进行分析。28段通过对贝尔曼的职业、肖像、境遇、性格等介绍,表现他的落魄、脾气暴躁、性格直爽、心地善良、仗义热心。

九、突破难点1 品析叶子的象征意义
思考:1、这最后一片叶子是乔安西最终脱离危险期的根本原因吗?
学生交流后提示在现实生活中,得了肺炎的人的生命主要是由生理和病理决定的,而在这篇小说里,却是由一种精神,一种对于生命的信念来决定的。心理对于病理来说,可能有相当的影响,但是,像这样起绝对决定性作用无疑是不太可能的。从这里,可以感到作者所要强调的是:人如果丧失了对于生命的信念,就注定要死亡;反过来,只要坚持生命的信念,就可以战胜死亡。信念决定生命,使这篇小说充满了诗意。

2、小说出奇制胜地设计了一个东西,比爱情更为强烈,那就是叶子。叶子有哪些象征意义?(学生交流回答随时板书关键词)
提示:最后一片叶子,成为生命的一种象征;不是一般的象征,而是美丽的象征诗意的象征象征着生命的信念精神的信念可以战胜病魔。但是,这种精神的力量,并不是女主人公原来就具备的,她曾经把自己比作弱不禁风的的藤叶是另外一个人物以生命为代价改变了她。因此叶子又是贝尔曼为此付出生命的牺牲精神的象征 十、突破难点2 体会本文题目和故事的关系
“最后一片叶子”起了贯穿文章故事情节的作用(连接了乔安西由死到生、老贝尔曼由生到死)。这么说一片叶子连着两条生命,乔安西重振生的希望一是贝尔曼用生命画的藤叶,二是休易细心的照料和鼓励。(一边总结一边板书如下)由叶子联想到汉字“众”,体会集
体的力量,信念的力量,友谊的力量。

一片叶子连着两条生命
乔安西
乔安西


这正如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死神也望而却步”,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一曲爱的赞歌。 十一、能力提升 (学生交流回答后展示)

(一)理解杰作 为什么说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的杰作 1挽救了乔安西的生命。是贝尔曼的杰作。
分析:乔安西按照她自己的规定最后一片藤叶掉下来时她也就随之而去。然而墙上的最后一片叶子老掉不下来,按她自己的她就不应死去。乔安西在思索这样奇事的过程中对自己先前的悲观情绪作了检讨,她的精神信念发生了变化,她实现了医生开出的最后的药方,靠自己的信念挽救了自己。这个信念的转折是不掉
最后一片叶子给的。而这片最后的叶子是贝尔曼画上去的,所以是贝尔曼的杰作。

2贝尔曼说了二十五年的惊人之作的实现了。
分析:贝尔曼是没有什么成就、画技一般的老画家。一生都在说他要画一幅惊人之作,但嘟哝了二十五年,始终没有动笔,始终一事无成。而这幅最后一片叶子却救了一个人的命,所以说这是贝尔曼的杰作具有双关的意义,贝尔曼的愿望实现了,这是其他的画无法相比的真正的惊人之作

3这是贝尔曼为此付出了生命的牺牲精神的象征。
分析:贝尔曼冒着风雨完成了作品,为此感染了肺炎被夺去了生命。贝尔曼只想到救人,而没有去想这样做面临的危险(肺炎高发期、高发区,风雨中作画会淋湿受寒,本人年老可能因此得病)。贝尔曼的这一高尚行为是他人生的杰作。所以,这杰作又有图画和人生都是杰作的双关含义。

(二)本文的结尾是否是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呢?为什么?
病危的乔安西脱离险境,而健康的贝尔曼却突然病逝,这样的结局确乎出人意料,但它又合情合理。贝尔曼因其善良、爱心、舍己救人的精神而画了最后一片叶子创作了他的杰作,而乔安西因这后一片叶子重振生的信念,获得了生的活力。于是,生与死在他们俩身上发生了逆转,确实既出人意料在情理之中。 十二、达标学 1.我了解作者

·亨利是 (国家)杰出的 作家。他和 国的 国的 都以短篇小说闻名于,被称为 他的代表作有 等。 2 我会读会写本文这些字
莴苣 自诩 邋遢 瘟( )神 动弹( 十三、拓展学 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1、这个小说讲的就是一个绝望的病人获救的故事。 2、在现实生活中,人是要有希望的。
3、一个人如果丧失了对于生命的信念,就注定要死亡;反过来,只要坚持生命的信念,就可以战胜死亡。信念决定生命,信念决定成败。 4、老画家舍己救人的精神很好,值得我们学习。
5、那个休易也很善良,如果没有她,那么乔安西也活不了。 6、希望对于生命的重要。
十四、收集有关善良、乐观、希望的名句。
1、善良是一种纯洁的心地,表现为灵魂的高尚,并由此做出更美的行为;
2、乐观是一种向上的精神,表现为对人生、对事业充满信心和希望。 3、希望是生命的灵魂,心灵的灯塔,成功的向导。
歌德 4、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的生命就会枯萎。
富兰克林

十五、布置作业
学习了本文,请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一篇四五百字的读后感。体现“爱的奉献”这个主题。

《最后一片叶子》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最后一片叶子》一文,采用的是情感教学。启发学生走进文本,想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
本文描写了几个穷画家之间患难与共的感情故事,塑造了贝尔曼这个舍己为人,给他人希望的老画家的动人形象。如何凭借本文的情感因素,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呢?尝试如下: 一、整体入手,感知情感
教学开始前,由歌曲《爱的奉献》将学生带入情景中,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后,引出问题,使之感知情感。
1、从题目入手。让学生质疑:最后一片叶子的形象、特点及在全文起什么作用?使学生了解最后一片叶子起了贯穿文章故事情节的作用(连接了乔安西由死到生、贝尔曼由生到死)。从而使学生感知情感倾向对真善美的追求。
2、从关键事件入手。以乔安西最终脱离了危险期的原因让学生了人如果丧失了对于生命的信念,就注定要死亡;反过来,只要坚持生命的信念,就可以战胜死亡,信念决定生命。让学生在感知材料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情感流向。 二、分析典型人物,感受情感

由杰作引出对贝尔曼的分析,组织学生划出描写贝尔曼的语句,说说贝尔曼是怎样的一个人?并找出课文中对贝尔曼的有关描述,些地方可看出他具备了后来那个最后行动的基础? 通过这2个问题,学生了解到在整篇小说中,作者对贝尔曼的描写并不多,大都采用侧面烘托,甚至连最感人的贝尔曼画叶子的镜头都没写,但学生仍然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贝尔曼火一样的热情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学生可以想象到,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拖着有病的身躯,调和黄色和绿色,在墙上施展他从未能施展的艺术才能,同时毫无把保留地奉献了他的生命......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该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能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
三、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小说鉴赏能力和作文构思水平
教学时,让学生结合文中重点句子让学生谈谈这篇小说的语言特点和小说结尾有何特点?通过阅读、思考、交流,让学生品味、推敲,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阅读小说鉴赏能力和作文构思水平。让他们深深体会到欧亨利小说的精巧的构思艺术,幽默而有诗意的语言艺术,并且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希望之于生活的意义,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比如有个学生就是这样发言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当你的情绪处在低谷,受到了巨大的挫折时,身边的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他们会默默地帮助你,帮助你走出阴影,也许正是他们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会改变你一生的命
运。当然帮助你的人们不一定会像贝尔曼先生一样不幸牺牲了自己,但这些人也是应当受到赞誉的。这位同学的发言就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喝彩。
我觉得: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课堂阅读的组织者、促进者,而不是居高临下控制信息的专制的权威。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阅读体会品味感悟还给学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e7b8f80680203d8ce2f24a0.html

《最后一片叶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