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赏析

发布时间:2010-08-28 15:13: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现代诗歌赏析

【赏析要点】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从诗歌选篇上看,一般多有朦胧色彩,命题往往以抒情诗、哲理诗或内蕴深厚的诗为主。设题多趋向于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与古代诗歌相比,新诗有其自身的三大特色:(1)作品意象的模糊性(重叠、交叉、群体等);

2)表现手法的新颖性(隐语、象征、暗示等);

3)修辞手段的变异性(隐喻、移就、通感等)。

因此,我们要在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分析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方面多花功夫。

【习题精练】

1.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散步

梁宗岱

在生命的路上,

快乐时的脚迹是轻而浮的,

一刹那便模糊了。

只有忧郁时的脚印

却沉重的永远的镌着。

A. 诗的第一、二行运用比喻,把人的生命过程比作一条道路,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脚印。这样,“路”和“脚印”就具有了象征意义。

B. 诗歌将“快乐时的脚迹”和“忧郁时的脚印”对照着写,流露出偏爱后者的感情,表明诗人是一个感伤主义者,认为“忧郁”比“快乐”更有价值。

C. 作者要否定的是轻佻虚浮的人生,主张珍视人生的苦痛和忧郁,充分感受生命的复杂和深度,让生命获得“分量”。

D. “刹那”和“永远”、“模糊”和“镌着”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主张人应该努力追求生命的“永恒”的人生观。

2.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人”这个字

张志民

听书法家说:书道之深,着实莫测!

历代的权贵们

为着装点门面

都喜欢弄点文墨附庸风雅,

他们花一辈子工夫

把“功名利禄”几个字

练得龙飞凤舞,

而那个最简单的“人”字,

却大多是

缺骨少肉,歪歪斜斜……

198611

A. 诗由书法写起,借用书法家的话谈论“书道”,所说当更具有权威性。

B. 诗人用权贵们连“人”字都写不好的实践,来证明“书道之深,着实莫测”。

C. 大谈书道只是作品的表面含义,诗歌更深的寓意则是借为书之道来讽刺“权贵们”舞文弄墨的目的在于附庸风雅。

D. 诗人通过书法感受,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人”这个字,看似简单,其实复杂得很,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一生来书写它。

3.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思念

艾青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A. 诗的第一节写的“挂图、代数、琴、桨橹”四个意象,表面看来并无联系,其实和“思念”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了内心思念的焦灼、烦躁、惆怅、失意等情思。

B.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极言时间之缓慢,“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极言距离之遥远,两个比喻,诗意全出,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那种焦灼感和迫切感。

C.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两句诗形象地表明诗人内心虽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却藏在心里,不让它轻易流露出来。

D. 全诗写“思念”,但不着一字,写得清丽、典雅,一改缠绵、凄惋的情调。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你好,南方的山

李瑛

对于我们南方的山,

我的诗怎能用吝啬的语言。

满天阳光,满天云雾,满天雨水,

碧绿、深紫,好不奇幻。

而且还有满坑满谷的大树

而且还有轰轰响的飞泉……

既然你微笑着站起身来迎接我,

我就要停下来:“你好,南方的山。”

1. 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的第一句,用“我们”来限定“南方的山”,不但拉近了“我们”与“南方的山”的距离,也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自豪的心情。

B. 诗的第一节,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要用最美好的语言、最真挚的感情来赞美“南方的山”的强烈愿望。

C. 诗的第二节,前两句重复使用“而且还有”描写了“南方的山”的美丽,展现了“南方的山”壮美的一面。

D. 诗的最后,不但呼应了开头,而且生动形象地点明了人与自然和谐、亲密的关系,突出了诗歌的主题。

2. 下面对这首诗的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中“满天”的连续出现和“碧绿”等词语的使用突出了“南方的山”奇幻这一特色。

B. 诗中运用拟人手法,不但增添了诗歌的情趣,而且使作者感情越发自然、浓烈。

C. 诗歌所描绘的景物色彩绚丽,声响俱备,还运用了排比、比喻、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

D. 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准确生动,形象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祖国河山的由衷热爱。

沙扬挪拉一首(徐志摩)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

《沙扬娜拉》

  ①写于19245月陪泰戈尔访日期间。这是长诗《沙扬娜拉十八首》中的最后一

首。《沙扬娜拉十八首》收入19258月版《志摩的诗》,再版时删去前十七首(见《集

外诗集》),仅留这一首。沙扬娜拉,日语“再见”的音译。

【诗歌欣赏】

  19245月,泰戈尔、徐志摩携手游历了东瀛岛国。这次日本之行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回国后撰写的《落叶》一文中,他盛赞日本人民在经历了毁灭性大地震后,万众一心重建家园的勇毅精神,并呼吁中国青年“Everlasting yea!”——要永远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这次扶桑之行的另一个纪念品便是长诗《沙扬娜拉》。最初的规模是18个小节,收入19258月版的《志摩的诗》。再版时,诗人拿掉了前面17个小节,只剩下题献为“赠日本女郎”的最后一个小节,便是我们看到的这首玲珑之作了。也许是受泰戈尔耳提面命之故吧,《沙扬娜拉》这组诗无论在情趣和文体上,都明显受泰翁田园小诗的影响,所短的只是长者的睿智和彻悟,所长的却是浪漫诗人的灵动和风流情怀。诚如徐志摩后来在《猛虎集·序文》里所说的:“在这集子里(指《志摩的诗》)初期的汹涌性虽已消减,但大部分还是情感的无关拦的泛滥,……”不过这情实在是“滥”得可以,“滥”得美丽,特别是“赠日本女郎”这一节,那萍水相逢、执手相看的朦胧情意,被诗人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诗的伊始,以一个构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两个并列的意象妥贴地重叠在一起,人耶?花耶?抑或花亦人,人亦花?我们已分辨不清了,但感到一股朦胧的美感透彻肺腑,象吸进了水仙花的香气一样。接下来,是阳关三叠式的互道珍重,情透纸背,浓得化不开。“蜜甜的忧愁”当是全诗的诗眼,使用矛盾修辞法,不仅拉大了情感之间的张力,而且使其更趋于饱满。“沙扬娜拉”是迄今为止对日语“再见”一词最美丽的移译,既是杨柳依依的挥手作别,又仿佛在呼唤那女郎温柔的名字。悠悠离愁,千种风情,尽在不言之中!

  这诗是简单的,也是美丽的;其美丽也许正因为其简单。诗人仅以廖廖数语,便构建起一座审美的舞台,将司空见惯的人生戏剧搬演上去,让人们品味其中亘古不变的世道人情!这一份驾诗驭词的功力,即使在现代诗人中也是罕有其匹的。而隐在诗后面的态度则无疑是:既然岁月荏苒,光阴似箭,我们更应该以审美的态度,对待每一寸人生!(王川)

汉书下酒 发表于 2007-3-25 03:15

现代诗歌赏析资料 ( 应一个网友要求收集)

远和近(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

这首诗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的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

这组对比并不是毫无倾向的,它隐含着“我”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

——顾

【鉴赏一】

  《远和近》虽只有短短的六句,却容纳了对历史反思的丰富内涵。“远”、“近”:是物理距离概念,这是客观存在,有科学的衡量标准。但在情感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距离却不同,“远”可以变“近”,“近”可以变“远”。诗中用“你”、“我”、“云”心理距离的变换,曲折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诗人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

  诗中的“你”、“我”、“云”三个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你”、“我”都生活在客观现实中、同属于社会的组成人员,“云”则象征着美丽淳朴的大自然。“你看我时很远”,这是地近心远,“咫尺天涯”:“你看云时很近”,这是地远心近,“天涯若比邻”。诗人这种“人远天涯近”的辩证感情方式已成为人审美理想的发展的方式,即“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趋向主观的创造。”

  这首诗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给人的印象是:自然而不自然,工巧而不矫饰。

【鉴赏二】

  《远和近》一诗,是诗人对不正常生活的本质发现。此诗初发表时,被视为难懂的怪诗。按照当时僵化的阅读方式,人们已被习惯钝化的思维模式,此诗确实难于解读。因为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可诗人为什么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呢?原因是诗人所写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在这扭曲了的关系中,一切都颠倒了。本应相亲相近的人与人的关系,由于心的阻隔而疏远了,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因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也许,正是由于人与自然的亲切可近,更进一步显示出人的孤寂;也许,正是这孤寂,常使顾城想到梦的天国。可顾城应该知道,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梦的天国是不存在的。

【鉴赏三】

  这首诗是朦胧诗里非常著名的诗篇,是被许多人传诵的诗歌。

  在诗歌中顾城表达了人对于远近的哲理思考,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关系。

  这种关系充满了一种辨证的距离、一种美和对爱的得失的痛苦。近处的爱人却是远在天边,天上的云却在心灵近处。爱人可近却不可能真正地接近,自然被隔离在远方却在爱人的心旁。

  诗歌里表现出一种透明的美、纯净的美、神奇变幻的美,带有一种痛苦的思辩地忧伤。

  顾城说他想“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那天国的门,向着人类。”可是“时间的马,累倒了。”即使在他最好的美丽诗篇里,他的悲伤和失望也淡淡地透露出来。——锡

汉书下酒 发表于 2007-3-25 03:16

选自《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6

汉书下酒 发表于 2007-3-25 03:16

现代诗歌赏析资料 ( 应一个网友要求收集)

一代人(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鉴赏一】

  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柯在 300年前干净利索地挥剑截断了诗和哲学的思维联系。然而,300 年来,诗人们却广撒物象暗示的种子,培植出一座座“象征的森林”。用对应的手段,成功地将诗和哲学统一了起来。《一代人》似乎就是一个证明,短短两句诗,在黑与光的对立统一中,潇洒地跨越了维柯手制的樊篱,抽象的哲学意蕴切实地通过表象富有魅力地呈现于世。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此中的两个“黑”无疑是“文眼”,颇值玩味。我们知道,“黑”其实不是色彩,所谓的色彩均是物体对各种光波反射的结果,如果不反射,便成了黑。当然,没有光的世界只能是一片漆黑。

  因此,“黑”是扼杀光明的结果,黑夜便是光的坟墓,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特定时代象征。然而“黑色的眼睛”却无疑是黑夜的叛逆,它的黑色是黑夜“给”的,是黑夜阻断光明的结果。此外眼睛的黑并不象征着背弃光明,反倒是渴求光明的象征。黑色既然对光不反射也就具备了对光全盘吸收的特性,黑色的眼睛正是这种随时准备吸收光明的“一代人”的眼睛。

  换一个角度看,黑色的眼睛也凝聚着批判精神,它以黑对黑,对黑夜的庞大淫威报以深沉的否定。相对色彩缤纷的光明世界来说,黑色是一个终极,它与光明构成了对立。然而物极必反,从黑夜中叛逆出来的黑色眼睛,对于光明的接受力是绝对超过任何色彩的眼睛的,也就是说:由特定的黑色时代中走来的“一代人”,他们伟大的觉醒是其他“无缘”于“黑夜”的人们所难以企及的。

  短短的两句诗,冠以一个博大的题目,揭示一个庞大的主题,在对立统一中,充分显示了象征的魅力。从作者的生活历程看,诗中的黑夜似乎是“十年浩劫”,“一代人”当然是指在这个特定历史阶段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人。然而,诗毕竟不是历史,诗的容量常能凭借艺术的魔力而无限扩大。如果超越时空的话,我们便很容易在屈原、杜甫、鲁迅等等不同时代的人物身上,看到“一代人”的形象,他们都在“黑夜”中生存,他们都具有特别敏锐的“黑色的眼睛”。

  《一代人》干脆的语言,执着的追求意向同样显示了一种性格,可以说,这也是一首“性格诗”。它汇集了思维与表现、形式和内容、标题与诗体之间在大小、深浅、形象抽象等方面的一系列矛盾,最终熔入18个字中,深沉而潇洒地突出了当代人的精神意象。果然引爆了同代人的情感!《一代人》真是一枚神奇的“雷管”。(王雪奇)

【鉴赏二】

  《一代人》一诗既是这一代人的自我阐释,又是这一代人不屈精神的写照。黑暗要扼杀一个人明亮的眼睛,但黑暗的扼杀却没有达到它的目的反而创造了它的对立物;黑色的眼睛;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正是这坚毅的寻找,才使他们看到掩盖在生活表象之下的、使人难以接受的本质。


汉书下酒 发表于 2007-3-25 03:17

现代诗歌赏析资料 ( 应一个网友要求收集) 就是那只蟋蟀

流沙河

台湾Y先生说:“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

就会以为那是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

就是那一只蟋蟀

钢翅响拍着金风

一跳跳过了海峡

从台北上空悄悄降落

落在你的院子里

夜夜唱歌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豳风·七月》里唱过

在《唐风·蟋蟀》里唱过

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

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

在姜夔的词里唱过

劳人听过

思妇听过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深山的驿道边唱过

在长城的烽台上唱过

在旅馆的天井中唱过

在战场的野草间唱过

孤客听过

伤兵听过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记忆里唱歌

在我的记忆里唱歌

唱童年的惊喜

唱中年的寂寞

想起雕竹做笼

想起呼灯篱落

想起月饼

想起桂花

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

想起故园飞黄叶

想起野塘剩残荷

想起雁南飞

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

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

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海峡那边唱歌

在海峡这边唱歌

在台北的一条巷子里唱歌

在四川的一个乡村里唱歌

在每个中国人脚迹所到之处

处处唱歌

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

比最谐和的音响更谐和

凝成水

是露珠

燃成光

是萤火

变成鸟

是鹧鸪

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

就是那只蟋蟀

在你的窗外唱歌

你在倾听

你在想念

我在倾听

我在吟哦

你该猜到我在吟些什么

我会猜到你在想些什么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

《就是那一只蟋蟀》的审美意象及其组合艺术

江西 王本志

意象是文学作品中渗透了审美主体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情感的物象,是精神内容的“意”和物质形式的“象”的结合体,是艺术家用来传达感情,暗示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一篇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特别是抒情性极强的诗歌和散文,无一不是一组组的审美意象,按照审美规律组构成的艺术整体。这些意象可能很多,初读甚至可能给人零乱、不知所云的朦胧,但是如果我们不断地仔细品读。用一种整体的观照形式去解读、复合这些纷乱的意象,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意象各自的文化内蕴,以及由它们组合而成的有层次、有规律的艺术营构,从而体会到艺术家深造的思想、炽热的情感、独到的匠心。

当代著名诗人流沙河的诗歌《就是那一只蟋蟀》就是一篇意象数量众多、内蕴深刻、组合高妙的佳作。纵观全诗,其中的主要意象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兴象

兴象是艺术作品中没有明显的人为痕迹的意象,“兴象天然”,是无言的天籁。其构成似乎是纯粹客观的物象,往往没有明显的象征、比喻的意味,单个兴象的存在与否似乎也无关紧要,但由很多单个兴象组成的兴象群却有很深层的意蕴。《就是那一只蟋蟀》中这样的兴象特别多,比如第2段中的诗经、古诗、木兰辞、姜夔词,从个体角度讲其中任何一个兴象增、删、换都无所谓,但它们组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兴象群,表明从古至今,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中国人有着相同的情感,尽管这种情感是沉重的忧思离别。此外后几个诗段中,驿道、烽台、天井、战场、月饼、桂花、石榴果、残荷、雁南飞、草垛、台北巷子。四川乡村、露珠、萤火、鹧鸪等等,都是这样的兴象,它们构成了该诗最基础层的意象单元,相当于作者抒情达意的细胞。

二、境象

境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意境,是由基础层次上的意象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它比基础性的意象在时空上更具有突破性,有强烈的宇宙感、历史感、人生感。《就是那一只蟋蟀》的2345诗段中的众多兴象分别组成四大兴象群,也就是四大境象。透过这四大境象,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沧桑的历史、广阔的河山、伟大的母爱以及隔不断的统一情。尤其是第三幅意境,是非常优美感人的,诗人以两位诗人共同回忆的方式,截取一个个非常典型的富有浓郁乡村生活气息的画面,诸如吃月饼、观残荷、堆草垛等,借以表现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的美好,从而说明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经历可能不完全相同,但是生我养我的家园、伟大深厚的母爱,则是共同的、真切的。

三、喻象

喻象即通过比喻、象征的方式构置的意象,它是艺术家借助一定的艺术技巧,将客观物象按照心灵重组或变形,让客观物象成为心灵的载体而创造出来的,比喻和象征性的意象因其具有巨大的暗示性而为艺术家所喜爱。《就是那一只蟋蟀》中的“蟋蟀”就是这样的流象。蟋蟀是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小昆虫,又叫促织或蛐蛐儿,因其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诗歌中的蟋蟀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昆虫。据木斧先生《中国新诗鉴赏大辞典》介绍,台湾诗人余光中,抗战期间在四川以北县悦来场读了5年中学;晚上在窗前做作业,窗外常有蟋蟀伴唱。后来他到了台湾,19826月他给流沙河的信中谈到这件事情说:“当我怀念大陆的河山,我的心目中有江南,有闽南,也有无穷的四川。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于是诗人流沙河有感而发,作《就是那一只蟋蟀》以为唱和。很明显,在两诗人心目中,蟋蟀已不再受时间、空间、政治等的限制,它能沟通古今、两岸中国人共有的情感,咏蟋蟀也成了我们汉民族从式。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只小小的蟋蟀在两位诗友之间,在诗人与读者之间都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蟋蟀就是我们民族共同的心态,共同的血缘和文化,是中华民族血融于水的感情。这种感情也许是惨烈的、厚重的。但却是不可磨灭的,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

诗人杨炼曾经说过:“一首诗的整体结构就像一个‘磁场’,一组群雕……这是一个正在共振的场,每个部分和其他部分相呼应,相参与。”这个整体的旋律或磁场比单个的意象更为重要,一个意象也只能在整体的“场”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所以,高明的艺术家是非常重视意象的组合关系的,《就是那一只蟋蟀》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组合艺术的精妙。

第一层组合:由兴象组合成:境象,也就是主体部分第2345诗段中,作者铺排的一系列的兴象。这些兴象看似独立,没有联系,但由此组合成四幅意境,这四幅意境成为作者抒发感情的四个基本单元。

第二层组合:四大境象之间的多角度对应关系。首先是第2和第3段之间、第3和第4段之间的两两对应。第2段的兴象群是从历史发展纵向展开的,第3段的兴象群是从地点转换横向展开的,两段从时间、空间角度对应、互为补充,说明不同时代和地点的中国人有相同的情感。第3段的兴象群按照童年、中年。记童年的时间展开,第4段的兴象群是按海峡两岸的空间来展开,两段又从时间、空间角度对应,互为补充,说明不同经历和地域政治背景的中国人也有相同的情感。其次是第23诗段和第45诗段之间的对应,第23诗段侧重描述民族的历史、地域背景,第34诗段侧重描述两位诗友个人的际遇和情感,所以第23诗段和第45诗段相对应,构成一个由客体呈现到主体呈现,由民族的宏观到个人的微观的抒情发展脉络。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的对应,使诗人将个体的感情投射到民族的文化背景上,从而将个人的情感得到放大、升华,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三层组合:四大境象最终由蟋蟀这个喻象统领起来,让全诗众多的意象构架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全诗每一诗段都由“就是那一只蟋蟀‘在……唱过’、‘在……唱歌’”发端,所有的意象都从“蟋蟀”这个意象发仞,纵横古今,然后又回到“蟋蟀”这个意象上,这样不断地扩展收缩,循环往复,形成一种内在的节奏,发展到最后形成高潮。诗人以“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总结性地揭示了蟋蟀歌唱的寓意,共同的祖先、土地、文化,使任何事物都分不开中国人,中国人的心永远是相通相思的。蟋蟀的叫声,就像一曲流动的音乐,笼罩了全诗,自始至终使全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氛围。

现代诗歌赏析资料 ( 应一个网友要求收集) 一月的哀思(节选)

——献给敬爱的周总理

李瑛

      二

  敬爱的周总理。

  我无法到医院去瞻仰你,

  只好攥一张冰冷的报纸,

  静静地

  伫立在长安街的暮色里。

  任一月的风,

  撩起我的头发;

  任昏黄的路灯,

  照着冰冷的泪滴。

  等待着,等待着,

  载着你的遗体的灵车,

  辗过我们的心;

  等待着,待待着,

  把一个前线战士的崇敬,

  献给你。

  呵,汽车,扎起白花,

  人们,黑纱缠臂。

  广场——如此肃穆,

  长街——如此沉寂。

  残阳如血呵,

  映着开安门前——

  低垂的冬云。

  半落的红旗……

  车队象一条河,

  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

  为什么有人?

  不许我们缅怀你伟大的一生?

  为什么有人,

  不许我们赞颂你不朽的业绩?

  但此刻,

  长街静穆,万民伫立,

  一颗心——一片翻腾的大海,

  一双眼——一道冲决的大堤。

  多少人喊着你,

  扑向灵车;

  多少人跑向你,

  献上花束和敬礼;

  多少人想牵动你的衣襟,

  把你唤醒;

  多少人想和你攀谈

  知心的话题……

  车队象一条河,

  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

  历史呵,请记着——

  一九七六年一月十一日,

  在中国,在北京,

  一辆车,

  辗过一个峥嵘的世纪。

  车上——躺着一个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车上——躺着一个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车上——躺着一个

  真正的生命,

  车上——躺着一个

  人民骄傲的儿子。

  ——一个为八亿人,

  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的

  伟大的英雄;

  ——一个为三十亿人,

  倾尽了最后一滴心血的

  伟大的战士!

  敬爱的周总理,

  你就这样

  从你熟悉的长安街从容走过,

  象生前,从不愿惊动我们,

  轻轻地从我们身边走去……

  车队象一条河,

  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

  呵,祖国——

  茫茫暮蔼中,

  沉沉烟云里:

  多少个家庭的

  多少面窗子,

  此刻,都一齐打开,

  只为要献给你这由衷的敬意。

  多少社员,肃立在梯田上,

  瞩望你;

  多少工人,攀登在井架上,

  呼唤你;

  千万名战士持枪站在哨位上,

  悼念你。

  这就是我们的丧仪呵:

  主会场——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祖国,

  分会场——五大洲南北东西;

  云水间,满眼翻飞的挽幛,

  风雷中,满耳坚定的誓语。

  江水沉凝,青山肃立,

  万木俯首,星月不移……

  看,这是何等

  庄严、肃穆、伟大的

  葬礼!

  车队象一条河,

  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

  总理,敬爱的周总理,

  泪眼,看不清你的遗容,

  却只见你胸前

  没有绶带,没有勋章,

  只有一枚

  你长年佩戴的徽章,

  象你一颗火热的心,

  跳动,跳动,

  永不停息。

  ——那是“为人民服务”

  五个金灿灿的大字,

  辉映着你心头那

  闪光的镰刀和铁锤;

  辉映着你身上那

  穿过无数次疾风暴雨的红旗;

  辉映着你头上那

  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

  照彻五洲,

  照彻天宇……

  作者篇后“附记”:

  一九七六年一月十五日成前四节,时不得发表,只好藏诸箧底,以寄哀思;十月,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粉碎了“四人帮”,欣喜之情,实难言喻;十二月六日又增写第五节。

  (选自《李瑛抒情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

【鉴赏】

  《一月的哀思》是一首五百余行的抒情长诗。它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周恩来总理的逝世发自内心的无心哀思,也反映了全国人民对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逝世的深沉悲恸与深切怀念之情。

  全诗的艺术构思十分精巧。诗人根据表达感情的需要,大体按照听到讣告和参加丧仪的时间顺序展开。第一章为序诗,写出诗人突然听到周总理逝世的噩耗后极度震惊、悲恸与为祖国命运前途焦虑的沉重心情。这是一组浸透着悲痛泪水和燃烧着斗争烈火的诗句。第二、三章是长诗的中心部分。诗人艺术地再现了首都百万人民在十里长街迎候和哭送周总理灵车的悲壮动人的场景。人民总理,倍极哀荣,万民伫立,泪雨倾盆,构成中外历史上罕见的“人民的悼念”。随着灵车西去,诗人浮想联翩。从眼前这个伟大的场面,进而缅怀、追忆周总理一生不朽的业绩。“在中国,在北京,/一辆车,/辗过一个峥嵘的世纪。”在丰富的艺术想象中展现了这位伟人光辉灿烂的一生。诗中采用虚实相间、写意传神的手法,既有气势恢宏的哀悼场面,又有形象鲜明的回忆镜头,从而精心勾勒了周总理的光辉形象。第四章由人们目遂灵车西去,自然想到周总理的遗嘱——将骨灰撒在祖国的江河土地上,以此把伟人生命与祖国人民联系在一起,他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永远鼓舞人们向共产主义进军。第五章是个有力的结尾。诗人满腔热情地歌颂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的胜利,进一步表达了对于周总理深沉怀念的感情。

  诗作成功地采用哀婉低徊、回环往复的句式。如第二章中“车队象一条河,/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反复出现四次;第三章中“啊,此刻,灵车,/正经过十里长街,/向西,向西……”进而反复八次,既有力地渲染了特定的情绪氛围,又以两个典型的场景造成一种音乐的旋律,声情悲壮,哀思绵绵,成为哀感动人的优美乐章。

  李瑛诗作的艺术风格,如果说前期是寓刚健于细致之中,那末,近期则转向雄沉清丽。《一月的哀思》可以视为体现这种风格的代表作。诗人将刚健的风骨、沉雄的气势与柔和的抒情、清丽的词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全诗既有“主会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分会场——/五大洲南北东西;/云水间,满眼翻飞的挽幛,/风雷中,满耳坚定的誓语”这样壮阔宏大的场面描写,又在大开大阖、非凡气势之中辅以委婉缠绵的抒情和细致动人的场景描写。诗人哭送灵车西去,展开丰富的艺术想象,并将反复咏唱的传统手法与电影蒙太奇的组接技巧结合起来,通过角度的转换与同一镜头的迭印,真实记录了首都百万群众自发为周总理所举行的伟大葬礼,更是刚柔相济、雄丽并存的精彩篇章。

  为抒发激越浩瀚的感情,并造成豪放奔腾的气势,《一月的哀思》采用自由诗体的形式。长诗遵循“内在律”的特定要求,依据诗人感情的波澜起伏,形成一定的内在节奏和韵律。诗句长短不拘,却很注意押韵。全诗采用周总理的“理”字所在一七韵,而且一韵到底,借以倾吐诗人哀戚和沉痛的心绪。诗人常在典型场景的描绘之后直抒胸臆,或深情礼赞周总理一生的丰功伟绩,或直接倾诉对他的深切怀念之情。这种政论性与抒情性、战斗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使诗作成为新时期较早出现的颇有特色的政治抒情诗。

汉书下酒 发表于 2007-3-25 03:20

现代诗歌赏析资料 ( 应一个网友要求收集) 象征是诗的最基本特征。

象征是个外来语,源出希腊语,意为接合,即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象征作为一种艺术思潮,在西方文学史中出现过两次,

一次是中世纪,泛神论者爱留根纳认为艺术即象征,因而一切艺术作品都具有表层意义和象征意义两个层次:

另一次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象征主义,波特莱尔、兰波、马拉美、魏尔伦、叶芝、艾略特是其代表人物。

马拉美认为,诗就是启示,就是梦幻,就是神秘,就是通过象征去展示心灵的状态,艺术品是用象征体镌刻出来的思想。

波特莱尔认为,外部世界是虚假而不真实的,只是彼岸世界的反光,在“我们的世界”后面存在着更为真实的“另一个世界”,只有人的内心才有“最高真实”,只有诗人才能运用象征去体悟这最高的真实。因此,通过象征去表现内心真实,揭示外界事物与内心世界的感应契合,深入到“混沌而深邃的统一体中”,达到物我一致的境界成为象征主义自觉的艺术追求。

(我认同这种观点:语言本身就是滞后的,因为语言是后天的东西。而我们先天的,语言之前所存在的一种直觉或直感,并不能完全通过语言表现出来。于是,我们的语言或文字只是无限接近自己的感觉。。如果完全表达自己的感觉,可能需要许多说明性的文字,而象征就是一个让你利用经验性的直观物、事让读者最快的速度接近于最初的感受。。或者说,任何诗一写出来,就背离了自己最初的感觉或直觉,但却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成型或不成型的带有一定指向的东西。)

   立普斯把艺术中的移情现象称之为美的象征。

象征相近于汉语中的兴、暗喻、借喻、隐喻、暗示等。象征能最充分表现诗的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也即诗的含蓄美、朦胧感、神秘性、陌生化。

   象征的对象是观念、感情与看不见的事物,象征的媒介是某种意象,象征的方法是间接的而非直接的,这就打破了诗歌直抒胸臆的单一与浅显,使诗充满了多义与歧义。但是,象征使诗走向晦涩甚至成了谜语则背离了诗的美感。

(诗的多义,以及读者的歧义存在是合理的,因为作者自己也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感觉。于是,表达出来的文字,于读者而言,由于读者各自的经验、经历、思想、价值取向,而引发读者自己的想像。这种差异的存在,与读者有关,也与作者的表达有关。与作者的水平有关,也与读者的水平有关。也有超乎作者之上的读者,当然也会存在与作者相离较远的读者,甚至是一种读者与作者之前形成一种隔膜或抵触,,那就是人生观、价值观的背离了。)

前卫诗歌主要指现代派或后现代派与非前卫诗歌的象征手法区别在于前者是整体象征,后者往往是局部象征。象征还可分为人物象征、景物象征、事件象征等。

   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派文艺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艺流派。1857年出版的法国象征派先驱波特莱尔的诗集《恶之花》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象征主义力图摆脱自然主义对外界事物机械地摹仿,努力从客观具体感知的事物来暗示主观世界。要求用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象征对应物,从而作为沟通两个世界的媒介,个人主义、神秘主义色彩浓厚。象征主义是瑞典18世纪神秘主义哲学家斯威登堡“感应说”在诗歌创作上的反映。

   象征主义大师马拉美说:“指明一物件,便剥夺了一首诗的最大乐趣;因为诗的乐趣在逐渐流露。”后有人把此句概括为“说出是破坏,暗示才是创造。”成了象征主义的名言。

(我认为,其实不是暗示,是语言无法全面地展示完整感觉。与其不停地说这个花是多么好,多么香,不如把读者引入到一种情景或相似的情境之中,以象征或其它可以让读者经验进入的一个通道来体验作者可能引起的感受。。)

   荣格认为象征是艺术意象背后的原始意象。只有把象征与原型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提示出象征的本质。象征是原型的外在化显现,原型只有通过象征来表现自己。象征所要表达的所谓“未知领域的东西”是深藏在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地寻找更好的象征。

(但从现在新诗的发展来看,完全以象征的物、事、来表达一种意境或感受,也不失一种更为隐秘的表达手法。这不是背离原始意象,而是省略喻体的方式来营造一种全新的、类似原始意象的表现手法。)

   中国新诗也受到象征主义的影响,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出现象征派,李金发、戴望舒是代表人物。

20世纪八十年代朦胧诗对外是汲取了象征主义和意象主义两大乳汁成长起来的。朦胧诗后,中国先锋诗歌的象征手法表现为冷抒情或反抒情。

(对于冷抒情,我想就是从传统的抒发中跳离开来:任何抒情都有一定的个人局限性,与其说不明白、抒发不到位,不如把让你感动或痛苦的事件适度地呈现出来,让读者于其境中。我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诗的空间反而可以扩大。)

汉书下酒 发表于 2007-3-25 03:21

现代诗歌赏析资料 ( 应一个网友要求收集) 诵音韵·品意象·赏情感——浅析新诗阅读教学

中山市华侨中学    陈缙云

我们先来回顾2005年的广东省语文中考试题附加题的第二题:

品诗写诗。(4)

    品读下面诗歌,你会得到很多启发,请你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也来创作一首小诗。

    供选题目:微风 惊雷 浪花 落英

    细雨            题目:

       朱自清

东风里,

掠过我脸边,

星呀星的细雨,

是春天的绒毛呢。

在这次中考中,本市的附加题(加上第一题)平均分是2.97分。虽然已经接近出题者30%的答题率的初衷,但是这道试题可以带领我们去反思一个问题,那就是初中三年,我们是怎样去进行新诗的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在这一个问题中,毫无疑问,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现实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日常教学中,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一向偏重古诗词的教学,新诗阅读教学在三年的语文课程中只占极少数课时。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连新诗阅读教学都已经被忽略,那么新诗写作教学就更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但是,单纯的加大课时并不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要解决学生新诗阅读写作能力低的问题还是要从新诗的阅读教学的方法入手,要教会学生鉴赏新诗的本领,让学生去品味新诗的魅力。

新诗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反映新生活、新思想的新型诗歌。它在语言上采用白话,体制上不拘一格,可自由抒写,也可按韵律创作。除了把握新诗上述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以外,还要引导学生把握新诗的美学风貌。新诗是中国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相结合的产物。这使新诗一方面秉承了古典诗歌含蓄蕴藉,注重意境神韵的特点,又具有外国现代诗歌自由奔放,强调主观性、非理性、音乐性以及立体感等多采的美学风貌。对于初中生来说,我认为,新诗的鉴赏还是要引导他们去诵音韵、品意象、赏情感。

诵音韵是诗歌阅读的首要环节。诗歌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新诗虽不像古典诗歌一样讲究严格的格律,但也十分强调诗歌具有音乐般的音韵节奏。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诗歌都是具有强烈的音乐美的诗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缓而回旋地吟诵着对母校的依恋与不舍;冰心的《嫩绿的芽儿》清丽而婉转地歌咏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贺敬之的《回延安》悠扬而高亢地吼出对革命圣地的热爱……

因此,在具体的分析之前引导学生读准、读好新诗的韵律节奏,充分感受诗的音韵美激发学生赏析诗歌的兴趣是很有必要的。在引导学生诵读诗歌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发挥好范读的作用,声情并茂的范读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必要时可借助多媒体,网络,寻找好的范读录音再辅以相应的音乐,再现诗歌的意境。例如《回延安》一诗,配上陕北民歌的旋律,在激昂的音乐声中诵读,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学生自己反复的诵读是诗歌阅读的主要内容,教师可根据课堂的氛围采用多种诵读方法,如齐读、自读、分角色朗读、小型诵读赛等。

品意象是赏析诗歌的重要步骤。诗歌富于想象联想,形象鲜明,充分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创设意境。要领会诗歌的意境就必须引导学生赏析诗歌中的意象。诗歌的意象是融入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客观物象如山水、草木、鸟兽、虫鱼、器物等等,经过诗人的择取、改造、提炼以后,凝注了诗人的主观情意,被艺术地反映到诗歌中时,就成了意象。

在具体的诗歌赏析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诗句中提取意象。我们来看看席慕容的《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挥手的别离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赏析这首诗我们可以先提取诗句中的意象“故乡的歌”、“笛”、“月亮”、“故乡的面貌”、“雾”、“别离”、“乡愁”“没有年轮的树”。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意象本身的特点,挖掘意象背后的内蕴。还是这首诗,意象已经提取出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意象的特点,我们细细品味就会发现,笛声与雾里的挥手都是只能体味却无法触摸的印象,淡然朦胧;月夜与离别则带给人一种伤感;“没有年轮的树”即没有出生的时间,也没有死亡的日子,看不见来处,也不知去处。最后,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握诗中多个意象的关系,从而体会诗中的情感。我们再来看《乡愁》的意象这些意象叠加起来就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挥之不去的忧伤——乡愁,这种忧伤不经意而来,模糊朦胧,却缠绕心间,再不肯离去。只有对意象细细品味我们才能准确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诗歌赏析的这一个环节中,意象让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积极想象,还可以利用图画、多媒体来再现诗歌的意境,把诗歌化为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从而更具体形象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如教《在希望的田野上》时,“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这几句诗歌的意境,就可以通过有关新农村的一些图片,影像资料来领会。

赏情感是品读诗歌的最重要的内容。诗歌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引导学生领会诗歌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做好读前思想上、情绪上的准备,让学生先从诗外感知课文,领会诗中的情感,激发学生具备与诗歌相适应的情感。具体方法要因诗而异,有的可以介绍写诗的时代背景,如《一月的哀思》;有的可以介绍诗人的生平经历,如《再别康桥》;有的可以朗读感情相似的相关的诗歌,如《把牢底坐穿》。

新诗往往叙事、描写与抒情相结合,诗歌的情感随着情节的推移或景物的变化而变化情感,在做好情绪上的准备后,接下来就应该把人物的思想情感、言行和景物的变化作为线索串联起来分析,帮助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在讲《回延安》时,可以引导学生把诗中人物的动作“跳、挡、抓、贴、搂、呼唤、扑”作为情感分析的线索,学生很容易就品味到诗人回延安的焦急、冲动、热爱延安的感情。

最后,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诗歌情感的体会。例如,教《一月的哀思》可以排练一个小型的课本剧,再现当年周总理去世时天安门的悼念场景,让诵读诗歌富于情感的学生组成小组集体朗诵,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在希望的田野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这首歌的MTV帮助学生体会农民幸福生活的喜悦之情;教《革命诗歌二首》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烈火中永生》等影片的片断,体会革命者为理想献身的坚定。

新诗的教学除了上述三点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相关知识的积累。学生有关新诗的知识越丰富,对新诗的理解就越深刻,鉴赏新诗就越有见解。因此,要使学生阅读和鉴赏新诗的能力获得真正的提高,就必须千方百计地从质和量上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丰富学生有关新诗的知识积累,除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以外,更重要的就是扩大学生新诗的阅读量。除了教学生学好现行课本中的新诗作品外,还应适当增加学生阅读的篇目。主要是现当代诗坛上的名家作品。如徐志摩、戴望舒、卞之琳、冯至、余光中、舒婷、顾城、席幕蓉、汪国真等等的诗作。这样,不仅增加了教学的密度,而且也增加了学生的新诗阅读量,这对提高学生新诗的阅读和鉴赏痛力,将会取得良好 的作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激发学生阅读新诗的兴趣,提高阅读和鉴赏水平,决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我们一线任课教师长期努力和认真探索。

汉书下酒 发表于 2007-3-25 03:23

现代诗歌赏析资料 ( 应一个网友要求收集)


意象欲出 造化已奇

──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意象的解读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国鹏

【内容提要】“意象”即意中之象,是诗歌灌注生气的前提。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所以,无论是创作,还是鉴赏、教学诗歌都要了解诗歌这一特征。对诗歌意象的探究是解读和教学诗歌的要核。本文拟从诗歌意象的内涵、诗歌意象的特点、诗歌意象的分类、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意象举例等方面来解读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的意象。

【关键词】诗歌 意象 语文 教学

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是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中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发现与创新。其中鉴赏与感受作为语文审美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在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中呈现为学分制。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用三个单元的篇幅安排了16首诗歌,古今中外无所不有,诗歌教学再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阅读、鉴赏诗歌,是现代高中学生必修必备的语文素质。但是,我们的诗词教学的现状又如何呢?上海中学做过一次针对高中学生进行的诗歌教学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中学的诗词教学现状很好的,只有2.9%,认为较差和很差的占44.9%,认为较好和一般的占52.2%。教学实践也表明,许多同学,在诗歌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面前,或熟视无睹,或敬而远之,或望而却步,或一脸茫然,或瞎猜乱想,曲解诗意。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学生根本就是没有形成扎实有效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在诗歌的学习中得不到美的愉悦,当然也就谈不上欣赏和喜爱优秀的中国古典文化了。所以改革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诗歌教学,已是时下语文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课题。下面我试图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来谈谈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改革。

一、诗歌意象的内涵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曾论及“窥意象而运斤”,即指诗人当以审美意象构筑其艺术世界;唐代诗评家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缜密》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明代诗评家胡应麟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薮》)一言以蔽之,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周易·系辞上》)。简单地说,“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或文化内涵。“象”,就是物象、形象。对于这种积淀着深厚文化内涵或作家个人感情的物象我们称之为“意象”即意中之象是也。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翻飞在花丛,在草间,在泥沙的浅黄的路上/在静寂而又炎热的阳光中……/它是蝴蝶──/当它终于被捉住/而拍动翅膀之后/真实的形体与璀璨的颜色伏贴在雪白的纸上。”这是对诗歌意象的形象概括。“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的静谧恬然是“人”“桂花”“月”“鸟”“涧”等意象使然;有了“月”和“江”的组合,于是就有了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人生探问和深沉的宇宙意识。可见,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二、诗歌意象的特点

1.含蓄性

古诗中的意象往往言在此意在彼。有的以物喻人,如屈原的诗歌用善鸟香草,来配君子;恶禽臭物,来比小人。有的以物寄情思,如“月亮”是“思乡”的同义语,“折柳”代表离别,留恋之意。也有的意象是作者思想的流露和愿望的表达。如“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舟楫”非指船,而是指作者想入官场,施展才华的引荐之人。

2.特定性

在不同的诗人笔端,那些特定的意象都可能表达相同的情感和内容。如“菊花”傲霜之花,屈原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菊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洁。唐,元稹在《菊花》里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中的“菊”同样表达诗人的高洁、坚贞。至于“明月”寄乡愁,“梧桐”表伤感等在古典诗歌中非常多见。

3.丰富性

中国古代诗人由于受特定环境的影响,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样的意象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在抒写心灵时力求“意”与“象”,“物”与“我”的完美结合。同样是美酒,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而李白却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也如是说:“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同是李白“酒”在他笔下又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种时乐、时悲,时愁、时喜,时离、时合都是通过“酒”这一意象来表达的。“酒”这一文化现象在古典诗歌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三、诗歌意象的分类

诗歌的意象,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也是读者对诗的审美评价和依据。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应先从课本入手,让学生先熟读课本中的诗歌,标出每一首诗歌(包括现代诗歌)中的意象,并对这些意象进行细致的分类。在这个过程中结合每一首诗的思想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对意象进行分析,使得学生对诗歌中意象的作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让学生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比较各种意象,把握意象中包含的深刻意蕴,从而领会诗作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思想倾向。

诗歌的意象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一)组合意象:将有关的几组具象罗列出来,从具象的形、声、色、味去体会诗句,确立联想方向,发挥想象,把作者蕴涵在意象中的主观色彩挖掘出来,例如: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根据诗中“荷叶”“罗裙”“芙蓉”等意象的形、色来联想:采莲女裙似荷叶、脸如荷花,荡舟于荷丛,放歌于水上。这些意象组合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格调清新的采莲图,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写作时欢快喜悦之情,进而也能体会到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再如,孟浩然的诗:“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中的意象都着上鲜艳的色彩:黄、翠、白、青──清新、明快。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又如杜牧的《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风”就是并列了水村、山峦、酒、旗、风几组物象,从而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春天的特有风情。

(二)象征意象:艾青说:“象征是事物的影射,是事物互相间的借喻,是真理的暗示和譬比。”诗人通过象征体的运用,使思想感情具体化,引起读者深思,从而获得审美愉悦。

新修订的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材在阅读练习中选取了诗人卞之琳的诗《断章》。该诗作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世界,以象征的形象暗喻人生哲理,既有丰富生动的艺术感,又蕴含对世界的体验。“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诗的表面平淡无奇:桥上有风景,于是你在看;你也构成了风景,于是别人也在看你。在无奇中,让人体会到了画面所蕴含的丰富的生与死、知与不知的宇宙人生的相对性哲理。“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装饰”的是梦,这一语言的搭配极为巧妙,巧就巧在具象词与抽象词的组合,打破了语义的逻辑关系,构成了一种诗意的逻辑,从而大大扩充了诗歌语言的弹性,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内涵,又扩展了诗的表现范围,加深了诗的理意。因此,欣赏诗歌,只有抓住诗歌形象的语言和象征的形象反复体味,才能深刻领悟诗歌中浓缩着的内涵。

(三)白描意象:指对形象作具体描述,从而使感情具体化,当然,描述不是客观的,而是渗透了主体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的。如选入课本中的辛弃疾的词《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月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可以说全词都是铺陈意象,以一连串的意象直接勾画出一幅恬静的乡村夜景图,描写景物不着一情字,但又处处可见那浸润其中的作者之情。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恬静的意境。全诗的精妙所在也许就是那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声、莲动、舟行,让人以为他是在为热闹作铺排,而恰恰相反,诗人妙笔生花,借“动”显“静”,着力表现幽静的意趣。正如“蝉噪林愈静”,写动态是为了更好的烘托静。这句诗中“莲”被动态化,不仅不与幽静基调抵触,还生发出摇曳生姿的美丽。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蓬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珍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从整体上创造了这样一番景象:梦的氤氲带来的是泛舟西湖,荷满莲香,烟雨交加的如诗如画的仙境,觉醒后池荷跳雨,清波涟涟,美不胜收。此情此景与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又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吧!看来同样是写荷之美,不同的作者的切入点,便构造出芙蓉不同神韵。

(四)通感意象:即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几种意象沟通起来,互为转化,从而获得一种新奇的艺术感觉。如舒婷的《路遇》“自行车的铃声悬浮在空间”“铃声把碎碎的花香抛在悸动的长街”,前一句听觉铃声转化成为视觉悬浮,后一句听觉嗅觉与心理感觉交织转换,沟通组合,从而形成了一个非常奇妙的境界,铃声能浮,铃声抛花香,使读者不禁为诗人的丰富想像而拍案叫绝。又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视觉“老水车”与听觉“疲惫的歌”相连,诗人用这种苍凉的意象开头,一下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极佳的诗歌欣赏状态,地老天荒之中去感受那份震撼,那份深厚,数百年的历史沉寂一下跳到了读者面前,开阔而雄浑,苍茫而深沉。“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又将具体意象与抽象意象融为一体,在时空的急剧转捩、对比中,完成了诗人主观情志的表达。而“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这些意象,让我们在最初的震撼过后,又恍然于它们所代表的强烈思想感情的复杂意义之中,从而使我们从艺术的视角感悟到了这首诗独具的审美情趣,使我们感到诗人内在的精神与诗的意象的一致性。因此,诗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诗的创造力、想像力,诗的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读诗,必先读懂意象。

(五)比喻意象:它借助鲜明、生动的喻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从而增强诗的表达效果。古典诗歌中,许多意象具有隐喻性,意象本身与意象所隐喻的对象有一定的相似点,这个相似点便是理解意象的关键。例如:”蝉”生长在夏季,餐风饮露,古人常以“蝉”象征高洁或自比。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诗人以蝉喻自己品行的高洁。另外,立秋以后的蝉活不了多久,秋雨后,蝉声更是悲凉,因此寒蝉就成了悲凉的同义语。柳永的诗:“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凄清悲凉之情跃然纸上。又如“水”,绵柔且剪不断的的特性特与人的惆怅情绪有相似性,诗人往往以水喻愁。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词中的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水已成了诗人满腹愁绪的外化,水就是愁,愁就是水。徐志摩的名诗“再别康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那榆荫下的一潭,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母校黄昏中的金柳,在诗人眼里就像艳丽的新娘,在诗人心中荡漾;那映照着彩虹的潭水,就是诗人青年时美好的幻梦。柳、潭,原本很平常,但一和诗人对母校深深的眷恋联系在一起,就变的如此美丽,让人浮想联翩,充满了向往,从而真切的感受到诗人的感情。

四、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意象举例

1.树木类

“柳”的意象。柳”和“留”谐音,于是“柳”就有了惜别的意义在里面。它常常出现在送别诗里。例如,唐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又如,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抒发了和情人离别的凄苦之情,就用“柳”作为意象,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些诗歌里,“柳”就是思念,柳就是离情别意。这一特点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最为常见。

梧桐:在古代诗歌中,大多表示凄苦之情。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秋雨吹打梧桐,心中充满愁情苦味。

梅花:在我国诗歌中,“梅”是诗人喜欢歌咏的对象之一。但作者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王安石《梅花》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这首《梅花》的意象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作者借梅来比喻自己不幸遭遇但又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坚定达观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和豪放乐观,振奋人心。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诗人借此来表达不怕打击敢为天下先的品质。

2.花草类

花,是古代和现代诗歌永恒的意象,但在诗歌当中,诗人借花表现出来的感情却不尽相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片花的海洋不仅写出了海子对生活的热爱,也衬托了他的孤独和封闭。“感时花溅泪”“花自飘零水自流”,花开花落,几许哀愁不尽,河边院中的姹紫嫣红都在轻轻诉说着人世、爱情、生命的感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之句晏殊讲诉忧愁的无法排遣。其实,落红纷纷,逝去的不仅是鲜花的娇艳明媚,还有人生的青春岁月。

红豆:代相思,借指男女爱情信物。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红豆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丁香:代哀愁。戴望舒《雨巷》:“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花又象征着诗人的低徊和迷茫。

红药:代悲苦。姜白石《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衰败之景在眼前,悲凉之叹却埋心中。触目而伤怀,盛世不再的忧伤岂独几枝芍药能够说尽?悲泣红药,自品悲苦也。

3.动物类

猿啼:常象征悲哀、悲伤的感情。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鸿雁:古人提及大雁会引发两种感情:一因雁是候鸟,一年两次迁徙,回归旧巢,看到它常会触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另一种,鸿雁自古就被看做为传书之鸟,代表一种喜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孔雀:“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乐府诗中用孔雀起兴,又代表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燕子:白居易用燕子飞来说明春天的来到;“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又逢春日,只有小燕子来看顾我,我飘飘荡荡托身于茫茫江湖之中,你到处设家无定居之所,与我何异啊?杜甫发出了感叹。

鹧鸪:鹧鸪一种普通的鸟儿,在诗人们的笔下却有多种的寄托:“唯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听到鹧鸪的鸣叫,触动了旅人羁旅的愁怀;“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湘妃竹已经让思妇思情满肠,振翅而飞的鹧鸪更加重了她的愁绪,这里它代表着离愁伤感。“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还有“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这里它又充当着衰败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预示着伤感和没落。李白笔下前朝旧事纵然风光,如今却已成明日黄花,只能透过鹧鸪声声抒发那份感伤与凄凉。

杜鹃:杜鹃,又名杜宇,子规。相传是古代蜀国郡主之望帝,杜宇,因禅让而隐居山林,思归朝而不得,郁郁而终,魂化杜鹃,叫声凄切;同时杜鹃的嘴角鲜红之说──古典诗歌中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的词里,借杜鹃声,渲染孤馆的哀怨之情,传达出诗人的哀怨思乡之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杜鹃啼”,李商隐诗中借杜鹃表达殷切的思念。“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借杜鹃啼血渲染江洲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洲的哀怨之情。“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西。”李白笔下起句中点明时令,在萧瑟悲凉气氛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下页 跳转上页 跳转

4.其他类:

月:月在边塞诗中,无论是征人思家还是思妇怀远,月作为一种寄托是诗人惯用的手法。如“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月升月落,月圆月缺象征时间,诗人以月光流逝,喻生命,因而月光是生命的,是时间的。古人常以月的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月寄愁情。自然界的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人世间的团圆、分离有相似之处。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人的悲欢离合联系起来了。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月代表爱情。皓月当空,令人遐思,月是情绪的,情到深处,月夜里月便自然与情爱相连了。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凄美祝愿,表达出深挚的情与爱。

水: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羌笛: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芳草: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浸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诗歌产生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会产生深挚的审美情感。实践证明,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只要让学生抓住对诗歌意象的挖掘与把握,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对于提高学生解读诗歌意象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当然,要想很好地解读诗歌的意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还须多读、多鉴赏、多积累。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月第1

    2.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第二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0

    3.司空图: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10

    4.应麟撰: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11

    5.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1

    6.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7.郭家海:新诗解题与备考方略·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20

    8.史绍典:中国现当代诗歌鉴赏·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78

    9.权宜钟:高中生文学鉴赏力的培养·中学语文园地,2000年第78

    10.历代名篇选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1.于平:唐诗三百首宋词百首,中国世界语出版社,2000

    12.世界抒情诗选,诗刊社,1982

    13.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来源:原创作品)

汉书下酒 发表于 2007-3-25 03:24

现代诗歌赏析资料 ( 应一个网友要求收集) [UploadFile=116_1174811045.rar]

汉书下酒 发表于 2007-3-25 03:27

现代诗歌赏析资料 ( 应一个网友要求收集) 现代诗歌阅读指导

概念与解题技巧

【概念点睛】

1、关于诗歌:

诗歌是与小说、戏剧、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像、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物的精神世界,形式上一般分行排列。

现代诗歌的特点是: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即能最凝练地反映生活,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富于想像,构思精巧,语言富有音乐性。现代诗歌从表达方式上看,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类别不同,形式、风格自然不同,所以解答时也各不相同。

【解题技巧】

(1)反复朗读,体会情感;(2)了解背景,理解意图;(3)明确意象,感悟暗示;(4)体会意境,再现生活;(5)明辨手法,揭示内涵。

具体解题时,还需注意:

(1)依据题干,细读原诗,综合思考,防止片面。有些考查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的理解类考题,答题时,应把原诗、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才能解答。

(2)细看搭配,明确需要,注意表达符合语境。现代诗歌同样讲究语言的锤炼。所以遇到考查学生运用词语能力的题,既要看词语的搭配,又要看表现手法的需要,还要看是否合乎句意、符合诗境。

(3)紧扣主题,寻找矛盾,领悟意象,辨析真伪。现代诗歌的考查,一般侧重诗歌的主题、意象、意境等方面。答题时宜先找出矛盾选项,再紧扣题目和旨趣,把握诗歌的形象特点,辨出真伪来。

第一单元内容梳理

【内容概述】

对大自然的赞颂,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诗人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受到启示,用美妙的诗行,弹奏出自然的乐音,书写心中的情志。欣赏这些诗歌,可以唤起我们丰富的想像和情感的共鸣,使我们更好地体味自然的诗意和人生的情趣。

《沁园春·雪》的作者毛泽东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写景论史,热情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雨说》的作者郑愁予,借春雨之口,表达了对在中国大地上生活的孩子们的温柔亲切的爱意,他希望孩子们能够自由快乐地亲近自然,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

《星星变奏曲》是首朦胧诗,以星星象征光明,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向往,以及虽然迷茫而不失坚定的信念。

《外国诗两首》中《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全诗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美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夜》的作者是俄罗斯诗人叶赛宁。这首小诗,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雨的诉说》,要求从自然的雨声、雨的功过和雨的韵味三个角度进行综合研究、体会,从而形成对雨的总体印象.

【方法指导】

1.要整体把握,展开联想和想像,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景,感悟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

阅读本单元的几首诗,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这一抒情主人公的存在,他们或借助于一定的形象,或直抒胸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从人称的角度,主要有两种情况:

(1)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以“我”的形象出现的,这类诗的好处是便于抒发情感。例如:《雨说》一诗中的“我”就是指作者自己,借春雨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2)诗中并没有出现“我”,但从借助的形象之中,往往折射出作者的情感。如《星星变奏曲》中,诗人选择“星星”这一意象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因为“星星”是最先点燃诗人灵感源的导火线)。诗人正是用人们对星星的凝望,用星星象征光明,表达对黑暗残酷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却不失坚定的希望。

2.抓住关键词语,感悟形象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诗歌往往借形象与形象的组合来传情表意。阅读时,先要辨别诗中所绘形象,再抓住关键词语,细细玩味,挖掘形象的内在意蕴。如《夜》一诗通过对静谧、美丽的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抒发了作者安适、宁静的心境。

3.感悟诗歌文字表达的技巧,了解借景抒情、象征、拟人等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抒情小诗篇幅短小,内涵丰富,鉴赏时要从诗歌表达的特点出发。诗歌语言的精炼、含蓄,诗意的跳跃与哲理性,象征、比喻、铺排的运用,结构与用语的独特等,要靠我们不断地去进行赏读训练。

关于象征手法的专题研究

象征手法是一种文艺创作的表现手法。指通过某一具体的特定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一般较为深远),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的内容在特定条件下的类似和联系,使后者得到具体直观的表现。它是用抽象的文题具体化来表现一种抽象的主题,从而使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含蓄、深沉、形象、具体,感人至深。

一般地,象征可以分为公共象征(传统象征)和私设象征(个人象征)两大类。例如:龙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属公共(传统)象征;《星星变奏曲》中,“星星”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这就属私设(个人)象征。

我们大家所熟悉或学习过的、采用了象征手法的文章不少,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周敦颐的《爱莲说》等,这些文章描写对象不同,语言风格各异,而且有白话,有文言,但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即作者都不是单纯地赞美白杨、莲花,而是借这些物来赞颂某些美德以及具备这些美德的人,或借以说明某项事理。这些写作手法,通常称为“象征的手法”。如果再分得细些,还可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称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因物说理(或议政)”等。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往往容易混淆。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作者借物咏怀,通过对莲的形象的具体描绘,抒发了作者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

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如鲁迅的《故乡》一文的开头一段,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我”的悲凉心情,而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我”当时的心境:压抑、窒息、悲凉。

象征手法包括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有内在联系。如《星星变奏曲》一诗中,星星在暗夜中闪闪发光,能给夜行的人引路,让他鼓起勇气,加大步伐前行;同样的,当一个人处在艰难困苦、暗无天日的境地中,突然有人帮他一把,从而给他带来光明和希望,与星星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希望一样,这正是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这首诗正是抒写了经历过黑暗、苦难的十年动乱(即“文革”)的一代人对光明和希望的渴望———抒发了他们对美好情感,对理解、爱和关怀的需求,对人的权利和自由的向往。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依靠联想建立。所谓联想,就是从某一事物想到其他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也就是从本体想到象征体的相似点,从而使抽象的思想、意义、要领形象化、具体化。例如:在《白杨礼赞》中作者由白杨笔直的干、笔直的枝,想到其与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正直”有相似点。

总之,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把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达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093fbd63186bceb19e8bb52.html

《现代诗歌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