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教学设计3 观沧海 - 曹操 资料原文赏析

发布时间:2019-03-26 21:23: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课例研修心得: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叹,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完了,也就完了。这种被动的上课模式老师上起来累,学生听起来也累,效果也没有。通过这次培训,我们的感概很多,我们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主动探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而不是老师带来的问题,特别是古诗文教学,学生往往觉得索然无味,为了活学活用,我们建平中学语文组成立了研修组,研修的主题是:古诗文教学中困惑。

  二、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我们会遇到种种困惑,通过学习讨论,关于古诗文教学,需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诗歌教学与文学常识的介绍。由于长年应试教学需要形成的习惯,教学中往往只重视作者的字、号以及所处的时代,忽略作者生平、作品背景的介绍。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每一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性格根源,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了作者主观审美感受,诗歌更是主体意识的河流,或抒情,或说理,都是有感而发。诗词欣赏是一种具有认识性的活动,它必须要通过理性的分析,综合和判断,才能达到认识的目的。诗词欣赏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指导学生把握诗人的自我形象。知人才能论诗,离开一定的写作背景,作品岂非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一定写作背景的介绍,学生如何去体味作者寄托于宇间万物的特定情感?因此,诗歌教学必须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遭遇作一详细介绍,让学生从中获悉作者的性情特点,从而为全面而具体地理解诗歌,深切而准确地把握情感垫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理性渗透的定向引导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十分有效。况且,古代诗人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是“共时性”的,对这种“共时性”的理解极为重要。陶渊明的“隐”,杜甫的“迂”,李白的“飘逸”如果不放在特定的背景中去认识,学生是难于对作品作出准确地分析评价。不知李白受权贵排挤而离开京城的经历,何以解析诗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真实内心;不知杜甫十年漂泊西南的艰难,如何体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感叹。

  二、诗歌阅读教学与意象、意境的把握。诗歌的阅读是教学中的重点,也不妨说是个难点。我们不否认讲授诗歌要注重赏析字词,尤其在古诗当中。诗歌讲究“炼字”,古有“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都说明炼字、炼句的讲究和艰难。在诗歌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关键字句的反复探究、体味。但古已有之的诗歌教学方法,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先生教诗歌,一是要求读到滚瓜烂熟,二是教平仄格律,三是进行出句对句训练,更有“无一字无出处”的用典要求。现代诗歌教学虽不再以诗歌形式的教学为主,但把古诗当作古文,进行逐字逐句的解释,甚至翻译成文的教法依然存在,这不仅破坏诗歌的整体美,也破坏了审美者在审美时主观体验的意境美,到头来,一首内容和形式俱佳的诗歌杰作让学生只收获了几句干巴巴的片言只语。在以前的教学中注重情感内容的分析,很详尽地分析诗歌通过写什么景抒发怎样的情感,或表达作者怎样的胸襟。这固然重要,但这仅仅停留在诗歌的表象当中而无法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学生缺乏对诗歌表情达意方法的真切感知因而无法达到诗歌阅读能力的迁移,教学的效果不佳也是可想而知的。“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袁枚《随园诗话》),“言外之意”的产生就在于诗词中“意”的传达由创设意境来完成。诗词阅读欣赏中重要的活动是把握诗中创设的意境,进而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而在诗词教学中,这个最重要的环节却往往被忽视或淡化,造成学生对诗词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不是建立在对意境分析的基础上而是由教师刻意赋予的现象。

  诗歌(尤其是古典诗词)欣赏中有“意境”、“意象”两个不同的概念。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对象,古人讲“立象以尽意”,也就是说诗歌是借助一定的意象来表达主观情感,因情而选景,依情而写景的;又讲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这沟通诗人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便是意象,它是诗人主体思考在自然界人事景物身上的具象显现。于是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平和自然,有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人生探问。可见,“人”(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天”(自然界人事景物)的合一,便成了诗歌的灵魂。从另一角度说,有人称中国文化为“怨怒文化”,上起屈原下到鲁迅,一脉相承,有怨而发,不平则鸣。而“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于是,中国古代士人便借助诗这一形式来阐发心灵,不得志时常寄情山水;政治上失意,就转向自然的怀抱以求安慰。王维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李白有“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等,作为诗歌中的意象便成了作者表达情志的具象载体。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而意境则是整体的、空灵的。情景交融是从意象完成意境创设而产生的,是诗人在选择意象和创设意境时所努力追求的。情景交融,使诗歌既反映客观的本质真实,有产生审美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因此意境优美的诗词作品会产生极强的感染力,千古佳作便是这样产生的。诗人在诗歌作品中创造的意境会启发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使读者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艺术空间,而这种由想象和联想所产生的美感似乎不会比诗人笔下出现的形象美逊色。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运用联想与想像,(一)是让学生根据诗名画出图来;(二)是改变体裁,让学生感悟古诗文的炼词炼字,(三)是多种形式的吟诵。

  三、诗歌教学与诵读。诗以情感表达为主,学习诗歌,也应有情感,情感不仅体现在对诗歌情境的理解和贯通上,还应体现在诗歌的诵读上。诗歌诵读,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朗读,更不能以背诵代替诵读。现在诗歌教学课堂,半节课是老师讲解分析,半节课是学生背诵。课堂前后脱节,情感不能贯穿始终。学生即使背了,也是带着任务去背,不是带着情感体验、审美乐趣去背。这样,诗歌教学课往往变得枯燥乏味。语文教学大纲中对背诵的要求是通过对诗歌的背诵,提高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在我国古代传统教学当中也一贯注重诗歌的涵泳、体悟、意会,我们并不难发现,诗歌的感性形式主要在于声音的组合,适当的吟诵不仅使得学生把注意力倾注在音乐效果和意义之上,而且通过节奏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会获得对诗歌深层次的理解。

  诗歌脱胎于音乐,而节奏是音乐作品的基本要素,不同的音乐节奏反映着不同的音乐风格、音乐语言、音乐情感,诗歌虽已不再完全依附音乐,但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新诗,节奏依然是其主要特点之一。诗歌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握诗句的节律,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把握好诗句的感情节奏,是初步理解诗歌进而吟诵诗歌的基础,这在指导现代新诗诵读时尤为重要。古诗因语句整齐,诗句节奏相对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即使这样,如果机械地以常见节奏程式诵读,也是难以达到以读带悟,体味情感的目的的。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白”一句,以常式读为“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白”,而以情感表达需要,“已”字之后有一个语气的舒缓,诗句读为“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先白”则更能把诗人因功业未成鬓先衰的感慨表露出来。朗读中我们会发现,诗句按语义节奏停顿的效果与按词语节奏停顿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单纯按词语节奏停顿的朗读看似琅琅上口,然而单调乏味无变化,而按语义节奏停顿则气韵流转,情感呈自然流动状态,这在新诗的诵读中尤为明显。以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紧/你的肩膊;——祖国啊!”如果一词一顿,则如此包含深情的诗歌读来兴味索然,只有把握整句语义,恰当地处理停顿,才能读到诗的深处,把握诗人抒情的脉搏。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们相信,只要认真备好每一堂,用好用活教材,孩子们一定会喜欢我们的课,我们的课堂也会活起来。下面是《观沧海》的教学设计。

  《观沧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

  2、体味本诗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

  3、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4、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重难点分析:

  1、诗人的抱负如何含蓄地融合在写景的词句中?

  2、体会本诗慷慨激昂的情感和开阔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

  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一定熟悉曹操,你们认为,曹操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幻灯片1:曹操的照片;文字:“奸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历史上称曹操为“奸雄”,实际上是偏颇之见。说他“奸”是认为他篡夺了汉家的天下,可事实却是,直到他死去,曹操都一直自称“宰相”,从未称帝。他曾在《让县自明本志》中表述了自己的心志,说:“身为宰相,人臣之贵以极,意望已过矣。”(幻灯片2:文字:“身为宰相,人臣之贵以极,意望已过矣。”——选自《让县自明本志》)至于他对自己一生的评价,他是这样说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幻灯片2:文字:“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选自《让县自明本志》)。除此之外,曹操擅长诗歌,《步出夏门行》与《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我们一定听说过这样的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就是其中的名句。(幻灯片3:文字:如上)今天我们要学的《观沧海》就选自于《步出夏门行》组诗。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吧。(幻灯片4:音乐:《三国演义》的插曲;文字:《观沧海》全诗;图片背景:大海;画外音:男声朗诵全诗)

  二、写作背景

  《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阔大胸怀,因为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很特殊。这是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时所作,此时正当夏秋之交,他登临碣石山,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一时诗兴大发,豪情满怀,写下了这壮丽的千古名篇。

  三、多种形式的诵读。

  1、教师范读,听配乐朗诵,个别读,轮流读,小组与小组之间比赛读。

  2、点评,读的好的好在哪里,不好的地方该怎样处理才更好。

  四、鉴赏诗句

  1、诗人观察景物时的立足点在哪里?

  分析:诗人登上碣石山,面对大海,所以碣石山即是诗人的立足点。(幻灯片5、图片:曹操立马于山上,面朝大海;文字:立足点:碣石山)

  2、这首诗既描写了实在的景色,也描绘了诗人心中想象的奇特之景。诗人描写了哪些实在的景色?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诗人描写了大海的波涛,海中的山岛、岛上的树木、百草,以及秋风吹过树叶时的萧瑟之声。其写作的顺序如下:先写观海的地点,再写所观之景:一写大海苍茫动荡,山岛坚定牢固;二写岛上草木欣欣向荣;三写海上风浪惊心动魄。(幻灯片6、文字如下:)

  水、岛

  树、草 实景

  风、浪

  2、诗人描写的这些景色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分析:这两句紧承“观”字而来,描写大海及海岛景象。大海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海水。“澹澹”一词既能显示海的深邃辽远,又能展示大海的浩瀚汪洋。“澹澹”主要写大海相对静止时微波荡漾的状态。一个“何”字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此壮阔图景而产生的惊叹的感情。在平展的大海上,海中的岛屿高竣挺拔,它的姿态显得格外威武。“竦峙”二字颇能扣住山岛的特点。这两个景物,就绘画的角度看,是:大、高——海大,岛高。二者互相映衬,眼前的景象就更壮观了!(幻灯片7、图片或动态影片:波涛平静的大海中有高耸的山岛;文字:“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分析:这两句中诗人的视线从远处收回,注视岛上的草木了。这是已是初秋之时,岛上的树木尚未凋落,所以诗人看去仍是郁郁葱葱,是“丛生”、“丰茂”的了。这里仍然是在写沧海、山岛,只不过是采取了从大到小,从面到点,从整体到局部的手法来写山岛的青草繁荣。给大海、山岛增添美丽的色彩和蓬勃的生气。(幻灯片8、图片:岛上树木百草丰茂的图片;文字:“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分析:诗人描绘了大海相对静止的状态之后,忽然笔锋一转,开始描绘大海的动态。着两句点出了观沧海的季节,大海由于秋风而出现了洪波。诗人用“涌”来描写大海的劲头,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秋风阵阵,海浪滔天的雄奇画面。(幻灯片9、图片:风起浪涌的大海;文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两句是进一步写大海。这样,大海平静时的深沉风貌和激动时奔涌怒吼的气势都得到了表现。

  3、在全面描绘大海风貌的基础上,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描写想象奇景的句子吧!

  4、这两句描写了什么景物?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幻灯片5、补充如下。)

  日、月

  虚景

  星、辰

  5、如何理解这两句诗呢?日、月、星辰怎么能够同时出现在天空?

  分析:首先,这两句诗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要理解成“日、月、星辰的运行和灿烂都是在大海里出没的。”其次,这是诗人奇特而丰富的想象,极力展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辰的气势。意思是说:“日月的运行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那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像发源于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日月星辰的母亲。(幻灯片10

  卡通动画:日、月、星辰相继从海里升起,又相继落到海里;文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为什么在诗人的笔下,大海是万物的母亲?这里的大海有没有特别的含义?

  分析:诗人在这里展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辰的气势,其实洋溢着诗人饱满的激情和要平定中原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所以我们知道,诗人其实是以沧海自比,表达了他统一中国的伟大抱负。我们可以从大海的气魄、胸怀触摸到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踌躇满志时豪迈的气魄、饱满的激情。(幻灯片11、图片:背景是大海,曹操的照片叠印在大海上;文字:自比沧海)

  四、情景交融的手法

  这是一首伟人之作,“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因此,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统一中国意欲建功立业的抱负并没有在诗中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这种抒情方式叫做情景交融。(幻灯片12、文字:情境交融)

  这种抒情方式在当时是全新的抒情方式,因为古代许多抒情写景的诗歌中景与情是分开的。如荆轲《易水歌》中的上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就是侧重写“风、水”,下句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的则是壮士决死的感情。(幻灯片13、文字:“情、景分开”;“风萧萧兮易水寒——写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抒情”)。而《观沧海》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水何澹澹”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地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透露出诗人“江山如此多娇,我愿为折腰。”的思想感情。“日月”两句是写景的高潮,以沧海自比,更恰切地表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幻灯片12、文字如下:)

  景:江山壮丽沧海无边的景色

  情景交融

  情:统一天下自比沧海的抱负

  五、总结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曹操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幻灯片1回现)

  六、作业

  1、《观沧海》中最能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作者博大胸情的诗句是:

  2、“水何澹澹,山岛辣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主,洪波涌起”采用了怎样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用文字结合图作答。

  七、教后反思,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传统语文教学中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的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学生习惯了默读等阅读方式。为激起学生的阅读的热情,在《观沧海》这篇诗歌的教学中,我用诵读贯穿了整节课堂。本节课,我采用了个别读、齐读、、轮流读、组与组之间的比赛以及师生之间的比赛,让学生感到老师与学生都站在同一平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读的不好的地方,共同探讨诵读方法,不过,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作品的情感是以语言为依托的,离开语言去分析情感如同隔靴搔痒。

  2、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课堂语言过于书面化,与学生的交流有隔膜。

  3、虽然本节课是以诵读为纲,但我仍感觉教学设计上,安排学生读的时间太少。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从以下两方面做一些尝试:

  一、教学上仍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但要以理解、投入感情为基础。

  二、加强指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自己来探究问题,并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来解决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1073fdcce2f0066f533220c.html

《《观沧海》教学设计3 观沧海 - 曹操 资料原文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