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4-23 16:25: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诗经两首教学案设计及课后观评

年 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班级层次

励志班

教师

课 题

《诗经》两首

2课 时

第 1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诗经》的文学常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熟读并背诵《关雎》。

能力目标

把握节奏,体会诗歌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学科素养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学习方法

朗读法、资料助读法、自主合作法、讲授法

学习重点

了解《诗经》的文学常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熟读并背诵《关雎》

学习难点

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句的章法特点

近五年中高考命题特点趋势

默写《关雎》

板书设计

关雎

逅:产爱慕之意

关雎 追求:生相思之苦

想象:享梦境之乐

1、 《诗经》文学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

课后练习

1、完成练习册第38-40页课前预习1-3题,

积累运用1-4题,课内精读7-11题

2、背诵《关雎》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基本流程

导入新课(2分钟)—出示目标(1分钟)—预习检测(5分钟)—诗歌朗读(5分钟)—整体感知(8分钟)—合作探究(18分钟)—作业布置(1分钟)

具体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四书五经中的“诗”指的是哪本书?

学生回顾四书五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文

投放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诗经》的文学常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熟读并背诵《关雎》

能力目标:把握节奏,体会诗歌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学科素养: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学生

明确

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思维,

诗歌诵读

1、《诗经》常识

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奉为经典,相传为孔子所编定。本只称《诗》,后世才称为《诗经》。现存305篇,又称“诗三百”。

2、从内容上《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160篇):多是各地民歌

《雅》(105篇):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朝会宴饮所用诗歌 ,以歌功颂德为主。

《颂》(40篇):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以颂扬为主。

3、《诗经》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

“赋”者,铺陈直叙”

“比”者,比喻”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

4、《诗经》的诗体格式: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时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

语言生动传神,并时常运用叠字、双声、叠韵等手法。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二、朗读《关雎》,明确字音和节奏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例如:

关关 雎鸠,在河 之洲。窈窕 淑女,君子 好逑。

学生根据课后注释大致了解《诗经》相关文学常识,并根据教师补充内容做好相应笔记

请学生单独朗读,检测字音和节奏

让学生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知能并重。

让学生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诗经语言和节奏美

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诗歌翻译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求而不得,他日夜思念,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做梦梦见自己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2、本诗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

邂逅:产爱慕之意

追求:生相思之苦

想象:享梦境之乐

学生朗读课文,利用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概述故事。

生抓关键词把握诗歌情感

能让学生动手的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突破重点

1、《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本诗主要用了“兴”的手法。如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

作用:使诗人情趣与自然浑然一体,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2、《关雎》这首诗歌的各节,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这就叫重章叠句。用这样方式表情达意,有何作用?

重章叠咏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之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3、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通过写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表达了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生利用之前讲的关于赋比兴常识来带入验证并思考作用

学生朗读重章叠句部分,感受重章叠句带来的音韵节奏美

交流主题

检验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感受诗经节奏特征

体会古人对爱情的美好愿望

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第38-40页课前预习1-3题,

积累运用1-4题,课内精读7-11题

2、背诵《关雎》

完成作业,背诵《关雎》

巩固提升

2课 时

第 2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熟读并背诵《蒹葭》,把握节奏;理解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

再次感受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了解《关雎》与《蒹葭》的异同

学科素养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学习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重点

熟读并背诵《蒹葭》,把握节奏。

学习难点

再次感受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了解《关雎》与《蒹葭》的异同

近五年中高考命题特点趋势

默写《蒹葭》

板书设计

蒹葭

课后练习

1、完成练习册第38-40页课前预习4题,

积累运用5、6题,课内精读12-15题

类文赏读16-19题

2、背诵《蒹葭》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基本流程

导入新课(4分钟)—出示目标(1分钟)—预习自测(3分钟)—整体感知(15分钟)—合作探究(10分钟)—拓展探究(5分钟)—布置作业(2分钟

教学内容

具体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邓丽君《在水一方》歌曲导入。

听歌曲

感受歌曲优美曲调

投放目标

知识目标:熟读并背诵《蒹葭》,把握节奏;理解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再次感受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

了解《关雎》与《蒹葭》的异同

学科素养: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学生明确目标

培养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思维

预习自测

朗读诗歌,把握字音节奏

蒹葭、溯、晞、湄、跻、坻

学生自主朗读

把握字音和节奏

整体感知

翻译蒹葭

1、诗歌中哪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何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景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特点: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凄清景色。

作用:渲染出一种渺远迷茫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1、诗歌中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求,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

学生朗读课文,勾画关键字词,独立思考

能让学生表述,培养学生思维建构能力,鉴赏能力,品析语言的能力。(突破重难点)

合作

探究

1、写法探究:重章叠句

2、主旨探究: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因而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阻隔越远,感情越深。

3、对比研读

《关雎》和《蒹葭》在内容情感和表现形式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关雎》和《蒹葭》都属于《诗经》中的“国风”,都是当时的民歌;都运了“兴”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寄意;都大量使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反复咏唱;在语言形式上大多四言一句,二二拍,一般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而是富于变化;都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富于声韵美。

不同点:《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现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蒹葭》一诗则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关雎》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蒹葭》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更加浓郁。

学生自我总结

小组合作交流

拓展延伸

《诗经》中的爱情观--发乎情止乎礼义

《诗经》毛诗序: 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哀、乐者,即“发乎情”也;而不淫(过度)、不伤即“止乎礼仪”也。发乎情,即人的情感在男女之间产生;止乎礼义,就是受礼节的约束。指在礼法所允许的范围就要停下来,不能因为情爱就做出逾越礼法的事情。

了解知识

拓展学生知识面

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第38-40页课前预习4题,

积累运用5、6题,课内精读12-15题

类文赏读16-19题

2、背诵《蒹葭》

完成作业并背诵蒹葭

巩固已学知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189bdf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c0.html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