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霞)以《背影》为例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发布时间:2013-12-08 14:38: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以《背影》为例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赵慧霞 教育层次

1061001261351 省级电大 西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白海龙


内容摘要………………………………………………………………………2

关键字…………………………………………………………………………2

一、绪论………………………………………………………………………2

二、朱自清散文艺术风格的形成……………………………………………2

三、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点……………………………………………2

(一)严谨的结构艺术………………………………………………………2

1.漂亮的构思…………………………………………………………………2

2.缜密的结构…………………………………………………………………3

(二)独特的语言表达艺术…………………………………………………3

1.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朴素……………………………………………………3

2.朱自清的散文语言真挚……………………………………………………3

(三)浓郁的抒情艺术………………………………………………………4

四、结论………………………………………………………………………4

参考文献………………………………………………………………………5

以《背影》为例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10秋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赵慧霞

内容摘要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在他众多的散文中,以《背影》为其成名作,这部作品较为典型的体现出朱自清散文创作的艺术风格。本文将以《背影》为例,从结构艺术、语言表达艺术、抒情艺术等三个方面,谈谈朱自清散文创作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朱自清;《背影》;抒情艺术;语言表达艺术;结构艺术

一、绪论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朱自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他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在群星灿烂的文坛上,以他优美的文笔和高洁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道,他的名字已和他的散文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朱自清的散文形式多样,艺术特色鲜明,对我国现代散文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创作巨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朴素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且最大的特色是给人一种难以忘怀的亲切感,这种亲切感首先来自于作者的立诚意识。他的许多散文作品细腻华美、婉转清新,从内容到形式都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气。朱自清先生有着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他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底在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细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让我们领略到语言美的魅力,使我们感受到美的熏陶。

二、朱自清散文艺术风格的形成
  与同时代的很多作家一样,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也带有他所处时代的深刻印记。朱自清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就是受到了当时的五四运动的影响。从那以后,朱自清散文的发展无一不与时代共进退,后来的五四运动的低潮、时代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以及残酷的现实,都在朱自清的散文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渐渐地,朱自清的散文日渐成熟,风格也日趋明显,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朱自清式的散文。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解读。本文主要是从结构、语言表达、抒情等方面来论述朱自清的散文风格。

三、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点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是一定的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一个成熟的作家,其艺术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会从作品的结构、语言、情感以及写作技巧上体现出来。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议论,还是作品的结构、情感、语言都烙上鲜明的艺术特色。那就是构思的漂亮精美,结构的严整密,情感真挚委婉,语言的朴素清新。

(一)严谨的结构艺术

朱自清先生把散文称之为随笔,是一种侧重于抒发内心感情和表达内心体验的文学样式。散文在形式上要散些,在内容上表现更自由,但是,散文所表现的主题不应该是散的,而应该是首尾一致。散文的结构也应该是不散辩证统一,即形散神不散。朱自清在《背影》这个集子的自序中,说他喜欢写散文的原因,就在于它的自由随便。的确,朱自清的散文,表面看来东一语,西一笔,时而叙事写景,时而议论抒情,随笔点染,信笔勾勒,自由随便得很。他的散文作品能放能收,放收有序,使作品紧凑集中,切合主题。即便是作品的部分与整体之间,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安排得十分自然,衔接得十分巧妙。亚里斯多德说过,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的分别在于,在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一体朱自清散文的结构可谓天衣无缝,严谨缜密到了极点。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形散神不散,严谨缜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漂亮的艺术构思和缜密的结构上。

1.漂亮的构思

优美的散文,必须讲究艺术构思。虽然朱自清的散文篇幅大多不长,但其构思却颇具匠心。

高尔基曾经指出:“除了观察,研究、了解,还必须构思,创造。创作这是把许多细节联成一个或大或小的有完整形式的整体……没有构思艺术性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存在。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集中地体现在文眼的安设和线索的贯穿上。朱自清的散文作品,都有一条将许多生活片断串通起来并为主题服务的线索,从而使结构谨严整一,完美和谐。没有这样一条线索的贯穿,生活的珍珠就会散弃一地,这些材料只能成为互不相关而堆砌起来的片断,不会有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散文的杰作。《背影》能很好地体现纵贯式的线索结构,研究朱自清的散文不可不谈《背影》背影是全文的题目,是全文的文眼,更是全文的线索。《背影》前后的叙述,都是必须交代的:“这个背影,是在冬日,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奔丧回家时背影,开头的背影伏笔,到结尾是近年来,父亲和我东奔西走,出外谋生,读到父亲的来信,想到父亲的背影,首尾照应。看似刻意雕琢,实则必要。如果没有这种不可少的交代,写这个特殊情况、特殊场合的背影就不清楚了。行文中间,两次写父亲的背影,用笔却一详一略,买桔子时的背影,作者以白描的手法细细描绘,跪姗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买桔子回来;“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这段描写,清淡质朴,情真味浓,表现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也反映了朱自清对慈父的怀念之情。父子情真,通过背影这一纵贯式的线索,把父子之情表现得含蓄而淡沉,所谓于平淡中见神奇

2.缜密的结构

结构艺术,是构成散文美感的因素之一。所以,结构永远是测度一个艺术家构思才能的重要标志。古往今来许多艺术家均十分重视结构艺术,象左思的《三都赋》就是精心构思,十年而成的。朱自清散文结构严谨,不仅仅体现在漂亮的艺术构思、同时还体现着服务性的结构特点。

结构作为形式美的因素,是为表现作品内容服务的,是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可以这样说,结构总是与内容连在一起的,没有脱离内容的单纯结构,一定的思想内容总是呈现着一定的结构形式。正如黑格尔所说:“内容非它,即形式之回到内容,形式非它,即内容之回到形式。前面内容中所提到背影文眼,是作品抒情的主题,也是构成严谨缜密的结构线索。散文《背影》正是以背影为核心,对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剪裁和布局,对各种材料进行繁简有致、浓淡相宜的组织安排,来表现真挚的父子之情这一思想主题的。背影是父子之爱的缩影,也是编织全文结构的经纬,因而作品的顺序自然,结构严谨而又主题突出。

(二)独特的语言表达艺术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讲究语言的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他自己也非常重视对语言的锤炼。纵观朱自清的散文,就会发现他前后的语言风格不同。早期的写景抒情散文,语言绚烂华美,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他十分注重语言的创辞炼字,努力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创造出诗的意境;后期的议论说理或叙事抒情为主的作品如《背影》,风格朴素无华,平易自然,但并不排除着意经营。朱自清散文之所以有着超乎寻常的艺术感染力,同他善于熔化中国古典诗文的词汇,吸取西方语言及句式,提炼群众口头语言的精华,创造出新鲜活泼、自然朴实的散文语言分不开的。

1.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朴素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语言赋于音乐美、诗美的同时,也兼有朴质无华的美。作者追求的是另一种美,这就是用词的朴实和口语化。《背影》这篇早期的散文,语言与其他有些不同,它没有做作之气,也不重修辞,而是用朴素自然的文字,表现了真切的内容。《背影》中的叙述语言是口语化的,人物语言尤其如此。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了出来。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时,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告别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平淡之中包孕了神奇。全文除了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外,全是叙事,叙述得清楚明白、自然恳切。全篇一千五百字,很少形容、修饰的东西,连生字难词都很少,回忆十年前的往事,老老实实地叙述,真情实感自地然流露出来。《背影》采用这样的语言,是由内容决定的。同时,作者用白描的手法,也决定了语言的朴素自然。我们读《背影》,能够明显地感到语言与《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篇的不同,它显示了朱自清早期散文的另一种文采和风格。

2.朱自清的散文语言真挚

朱自清先生的亲情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以感情表达的真挚动人取胜,他的每篇亲情散文都是他表露自己感情的艺术品,也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身边琐事”,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将抒情、叙事、描写、议论熔于一炉,委婉缠绵,绮丽动人。

《背影》叙写的是平常生活中一桩桩平凡无奇的事,但一旦将注入“真情”的一件件小事汇总起来,凝聚到“我”身心为之一震的年迈父亲的“背影”上,那种子对父的一往深情便找到了“喷火口”,从而产生了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这种如话家常般的文字,读起来清淡质朴,却情真味浓,蕴藏着一段深厚的感念之情。作者面对的不是一场单纯的父子别离,而是父与子,子与父的灵魂交流、人格碰撞、伦理顺逆、代沟差异的重新审视与评估,多角度、多层面地洋溢出人性的绮丽光辉。

(三)浓郁的抒情艺术

朱自清先生散文是长于抒情的文体,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尤应抒写作者心灵的歌声。朱自清的文章之美是与他的抒情艺术分不开的。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常常融抒情于叙事之中,追求一种真挚美。在散文的创作中,朱自清常用的是写实主义的方法,注意抒写自己的真切感受。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叙写的是一些朴实而生动的感情细节。在叙事中,融进了真挚的情感。在通常的情况下,要表现人物的感情,往往要写这个人的正面,写他的表情、眼神等,唯恐给人印象不直接。但在这篇作品里,作者却不写父亲正面的形象而写了父亲的背影,切合人物特定的关系和场合。孩子大了,尤其是男子,他虽然很爱自己的父亲,但这种爱比较含蓄,不那么外露。在离别的时候,明知父亲很哀伤,他不会特地从正面去细致观察父亲的表情,只会在父亲转过身去时,表面装着毫不经意,而实际上是很注意地从侧面或背后去看父亲,而且也只有这时才好意思看仔细。所以,作者以背影为中心来写,正是他抒情真实的地方。在作品中,作者围绕背影铺陈其事,这个重心四次点题,虚实并用,疏密有致。作品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是第一次提到背影,只用一句用简笔就点破了背影题旨。接着作者文笔荡开,先不直接写背影,却转而从回家奔丧写起,祖母的亡故,家庭的亏空,光景的惨淡,父亲的赋闲,从北京、徐州、南京等地一路写来,有条不紊而又要言不烦。其中再三强调的是父亲自己忍住失母的悲痛,却劝慰儿子,初步展示了父亲爱子的内心活动,为背影的出现涂上了悲凄的抒情底色。以后,通过父亲过铁道,攀月台,买桔子这一情节,着力刻画父亲的背影,把抒情推向高潮。这是第二次提到背影。用繁笔细腻的刻画,写得委曲婉转。写父亲的行为:照看行李、讲价钱、拣座位、铺大衣、叮咛、嘱托茶房等,表现了父亲纯朴忠厚,对儿子关切的心情。当然最精彩、最动人的还是买桔子的白描叙事。作者只是把父亲怎样走到铁道边探身爬下月台,怎样手脚并用攀登那边月台,以及买桔子怎样艰难地抱运回来这一系列动作,老老实实地勾画出来,描写的是买桔子的背影,揭示的是父亲不惜劳苦的深情。作者在这段的最后,妙的是以反衬手法强烈地烘托了儿子对父亲的刻骨思念之情,从而使抒情十分真实深厚。作者叙说自己许多悔恨的情绪,后悔自己当时总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谴责自己那时太聪明了,将父亲的一系列所谓的行为和自己的聪明对比起来,通过质朴的生活琐事,将真挚的父子之情富于其中,融情于事,委婉地赞美了人间最美好的感情。第三次提到背影,是描写父亲离开车站时,说父亲的背影混入来往的人里,只虚带一句,文字很简,但父亲那么眷恋儿子,至此也只是黯然分别悄然离去的悲酸惆怅,感情也就包蕴在其中了。文章的最后,又一次地让父亲的背影在晶莹的泪光中映现——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由生离的悲伤发展到死别的预感,感情愈是深沉真挚。作者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交融。通过一系列的典型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真切自然而不空泛。其生活细节自然而然地成为感人的抒情细节。朱自清偏重于叙事的散文感情委婉细腻、诚挚、真切,有别于周作人的冲淡,有别于俞平伯的缠绵,也有别于徐志摩的矫饰,另有一种真挚清幽的神态。正是因为他在抒情与叙事结合中追求着一种真挚的特色。

四、结论

朱自清先生通过自己在结构、语言表达、抒情等诸多方面树立的鲜明特色,为自己成为散文家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读者对朱自清的解读可能还会不断出现变化,但是有一点是永远不会变的,那就是朱自清以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已经在中国的新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论是记事还是写景,都以其语言的朴实自然,感情的丰富真挚,表现手法的高超多样而赋予文章以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又因为散文中所蕴含的情致“味道极正且醇厚”,更使得散文具有了巨大的艺术魅力。朴实出自然,清秀出激情。真实的感情离不开朴实的语言,浓郁的情致离不开潇洒的文笔。因此,朱自清先生认真的写作态度,高妙的写作技巧和优美的散文意境,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参考文献

1. 流水年华中永恒的背影——论朱自清其人其文[J];长城;2009

2朱自清散文:真与美的完美融合[D];苏州大学;2009

3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

4.《近百年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黄曼君,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5.《散文艺术论》付德岷,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6.《生命如背影——读朱自清散文〈背影〉》欧秀蓉,《名作欣赏》,2005年。

7.《现代中国文学专题史》李复兴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 朱自清.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北京出版社,20071月第一版

9.《朱自清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6月第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22a0406eefdc8d376ee3247.html

《(赵慧霞)以《背影》为例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