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写作常识

发布时间:2019-11-07 10:14: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新闻采访写作常识

在新闻学科目中,“采访与写作”是最基本的功课,也是最不易精通的课。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采访的结果和归宿,采访决定写作,写作对采访又具有能动作用。今天 ,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和大家交流一下新闻采访写作常识,以便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一、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工作。新闻采访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首先是调查,占有大量材料,其次是研究,消化材料。光调查、不研究,材料就像一堆乱麻,理不出个头绪,认识只能停留在感性阶段;只有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做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工作,认识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感性认识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认识才解决本质问题。要一面调查,一面研究,调查中有研究,研究中有调查,一步步深入直到弄清客观事物的真相和本质为止。因此说,新闻采访就是调查研究工作。

采访决定写作,这个观点是唯物主义观点。唯物主义认为,存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存在。用这个原理看新闻报道则是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在后。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采访的结果和归宿,离开了采访,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访对写作有决定作用。采访决定写作,还表现在采访的广度和深度决定写作的广度和深度,采访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成败。

讲采访决定写作并非写作就无足轻重。因为有了好的材料、好的内容还需要用好的写作形式、技巧来表现,正如有了好的衣料,还需要精心设计剪裁,才能缝制成一件称心如意的好衣服。如果裁剪不当,把衣料糟蹋了,就太可惜了。

应当特别指出,写作不能在动笔时才考虑,在采访的过程中就要不断思索,酝酿,这样采访才能更有目的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对采访又具有能动作用。

对待采访与写作,既要深入采访,又要精心写作,二者不能偏废。但采访与写作相比,采访毕竟是第一位的工作,人常说七分采、三分写,也有人说“六分采、三分想、一分写”,就是这个道理。离开了深入的采访,记者纵有生花妙笔,也无用武之地。这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一个道理。

(一)、采访前的准备、采访重点

1、在采访前应做的准备:(1)、明确采访目的,熟悉采访对象;(2)、学习有关政策,充实知识,不要不懂装懂;(3)、设计采访方案,准备一些问题,选好突破口。据说斯诺在延安采访毛主席之前,准备了80个问题,同毛主席谈了10多个晚上。

2、记者重点应放在具有新闻价值的新动向、新事物、新成就、新经验、新风尚、新问题上。要抓住重点采访,抓关节点、突破点、凝聚点、转化点。要抓取特点。抓取特点才易于挖取事实的新闻价值;抓取特点,才能对事物了解得更深入、具体;抓取特点才能节省采访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必须把抓取特点贯穿到采访的各个环节中去,选用有特点的事实,访有特点的对象,抓有特点的部分,抓有特点的细节。

(二)、采访原则及采访路线、采访作风

1、依靠党委是采访的组织原则。

2、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是党的新闻采访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记者必须坚持的采访路线。涉水深者得大鱼。如果一个记者工作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眼睛向上看,向会议记录看,向文件报告看,则很难写出有价值的新闻报道。现实当中,我们的一些记者的活动范围是官场、会场、衙门、宾馆,长期不接触普通百姓,久而久之,嗅觉不灵敏,自然写不出旗帜鲜明的好文章。

3、采访作风是记者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然采访问题上的综合体现,它同采访路线、采访原则密切相关。记者需要有联系群众的作风;调查研究的作风;战斗敏捷的作风;不畏艰险的作风。这些采访作风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事实证明,一个记者的采访作风好,不仅有利于收集他需要的材料,更好地完成报道任务。

(三)、采访方法

1、采访方法要上下结合、点面结合,形式多样,机动灵活。采访的主要方法有口头访问、直接观察、采集资料、体验感受。

1)、口头访问要会问,问得关键、自然、简明、合适。不要问太长的问题;不要提太生硬的问题;不要提暗示性的问题;不要提轻率性的问题;不要提外行问题。

2)、直接观察要细心,记者只有通过直接观察才能获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真实形象的报道创造条件。要使文章生动、形象、有力,离不开细心观察。学会观察,表达才会有力。如采写人物,观色察言、注意神情就能获得最真实、最活跃的材料;如写事件通讯,不到现场光听别人介绍,就难以写出身临其境的场面。

3)、采集资料要会看,要增强新闻的敏感性,善于从各种文件、资料中掌握或发现新闻线索,广泛地利用他人的劳动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积累资料可以变无用为有用,服务新闻报道,弥补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不足。

4)、体验感受要深刻。体验感受是记者较为成熟的标志。记者通过深入现场体验感受,可描写得更真实、准确、形象、生动。

2、提问要得当,讲究艺术,因人而异。

1)、提问要抓住要害,要有逻辑性,采取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方法。理解来自学识,感受来自观察,激情出于心灵。成功的采访应该是情感的交流和知识的交换。发问得当与否,对采访的成败影响及大。最好的发问,应该是采访前就多装问题,搞好储备,提出的问题要得体、中肯、切题、深入、活泼,也就是使对方有畅所欲言的余地。提问时间不要超过采访时间的三分之一,不要喧宾夺主。

2)、在新闻采访中,除了掌握发问的技巧外,无论是对德高望重的长者,还是对地位一般的人,都要一视同仁,不卑不亢,以礼相待,以诚恳求教的态度尊重对方,亲切交谈。由此得来的素材必然可信可亲。记者对专题事件进行采访时,事先要有周全的概念,究竟要反映什么,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都要有所了解;采访中尽可能抓住问题的重点,往深处挖,要全神贯注地倾听,在一般情况下,提出问题后,尽量不要打断对方的谈话。如果在交谈中发现有情趣而又反映专题的话语和事实,可以抓住不放,适度而巧妙地追问,可以说,不付出努力与辛苦,就很难采访成功。2005年月11月,笔者为采写《民心路还需民众呵护》一文,独自骑自行车冒着严寒和滚滚烟尘深入到同煤集团水泥厂后山公路进行察看,掌握第一手资料。2001年,在采访同煤集团云泉分局二台派出所破获抢劫案的过程中,为了掌握新闻线索,笔者利用星期天两次到四台矿了解情况,写成长篇通讯《多行不义必自毙》, 引起轰动。

3)、记录要以当场少记,事后多记,以便于观察对方表情,分析对方谈话。但生动的语言,人名、地名、数字必须当场记好。如今,在一些记者写稿时,往往存在采访时间短而写作时间拖得长,这是因为他们颠倒了采访和写作的关系,采访时漫不经心,光在文字上下功夫,很难写出独树一帜的好文章。也只有在采访深入、营养充足的情况下,才有尽情发挥的可能,才有联想翩翩的可能,也才有举一反三的可能。

3、采访必要时可开座谈会,以便全面了解情况和节省时间。如笔者曾在同煤二中采访学生备战中高考情况,由于时间紧,事先约定,由二中老师召集十多名学生及家长座谈,听他(她)谈经验、说体会,采访非常成功,之后,写出通讯《备战中考》、《决战高考》,受到好评。

事件稍纵即逝,新闻无穷无尽。勤学苦练 勤奋出“天才”,勤奋出佳作,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好稿是记者双腿跑出来的。人怕惰性缠身,常有这样的情况:采访到的材料稍加整理,便可成篇像样的东西,如果稍稍放松,热劲一过,热货变成冷货,再加温也热不起来了;如果趁热打铁,连续作战,很可能写出精品。

二、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固然是多方面的,然而,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消息和通讯的写作。本文主要围绕这两方面写作,结合自己的体会作初步探讨。

(一)、消息的写作

消息通常被人们称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是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迅速及时地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新闻与文学作品的区别在于新闻不允许想象或合理想象,文学作品可以想象,但二者可以影响。消息写作的基本特征是以事感人,以事实为本,让事实说话。因此,有人又称“新闻”为“事学”。

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抽象、笼统的话头,只能给人模糊的概念,只有事实,具体翔实的事实,才能给受众以经久不灭的印象,真正生动地教育人们。消息报道愈具体、确切、形象、翔实,感人愈深,说服力愈大。事实胜于雄辩,然而却不能取代雄辩。事实和雄辩相结合,消息的宣传作用就更大。所以,采写新闻还要有理论色彩。

消息写作要不要议论?这主要应根据宣传要求和报道内容来决定。有些消息只需把事情报告给受众就可以了,而有些消息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或人民群众生活中比较重大的问题,在报道事实时,除了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以外,还要对“为什么”和“怎么回事”加以说明,以进一步阐述新闻事实的意义和作用,便需要一定的议论。

消息中的议论,不能掩盖事实的叙述。它只能在叙述事实的过程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千万不可“画蛇添足”;消息中的议论都要以严格的事实作根据,以增强说服力;消息中的议论与叙述,应有主次之分,应该是九分事实的叙述,一分议论,寓理于事,以事明理。

采写消息要学会古人运用“春秋笔法”,斟酌字义,“以一字为褒贬”,显爱憎。新闻工作者要有两典一笔,精典、古典,笔杆子,古文功底对搞好新闻有很大好处,中国古文最精炼,例如,六王毕,四海一,区区六个字概括了春秋战国七百年的历史。

采写消息还要讲究文气,就是文章要有一定的风格、精神、气质、韵味,正如文章评论家们说的文如行云流水,文章慷慨多气,情如奔马,势如江河。要使消息写得有文气,记者自己就要多努力,走出老路,独辟蹊径,结构别出心裁,词句自成一家。

1、新闻导语

新闻导语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则新闻中最有价值、最精辟部分的概述。或者说新闻导语是消息的眼睛。它用简洁的文字,把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鲜、最精彩、最有趣的事实引人入胜地报告给受众。消息写作的方法,不同于文艺创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开门见山,一语道破。消息的写作的特点之一就是高潮在前,而新闻导语正是消息高潮的表现。

新闻导语一般有5W一个H之说。即导语包含了新闻事件的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5W和一个H如何,称为新闻五要素或六要素。

新闻导语的作用大体有3个方面。一是引人入胜,二是揭示主题,三是定弦定调。正如古人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新闻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1)、要用最重要、最新鲜和最吸引人的事实,生动地概括消息的主题思想;(2)、把历史背景材料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联系起来,运用于新闻导语中;(3)、准确、鲜明、生动,简明扼要。

怎样把新闻导语写得简明扼要?运用概括的手法很重要。

1)、概括是新闻写作过程中,作者把已发生的事实转化为大众传媒的新闻语言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新闻写作,尤其是在报道比较复杂的事物中,如何做到:时间千年,空间万里,尽入画卷而不散;宏观场面,微观细节,相互穿插而不乱;大开大合,衔接自如,素材各异,形神相连,没有娴熟的概括功力是不行的。

2)、新闻导语对新闻内容概括得好,可以更有力地突出消息主题,从而使之增色。优秀的新闻作品,新闻导语是颇费匠心,字锤句炼的。例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条消息的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这时“冲、“横”二字,是有口皆碑的珠玑妙字,具有很强的概括力。毛泽东写消息的特点:篇幅短小,文字简洁,报告事实,真实有力,报道及时,讲求时效,开门见山,一语破的,形象生动,鲜明有力,融入评论,加强深度,用运背景,深化主题。穆清用散文手法写新闻;范敬宜用随笔手法写新闻。

3)、要想使新闻导语简明扼要,就应当对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加以提炼,加以概括;就应当克服公式化的写法;就应当删去每一个不必要的词和句;就应当句子简短,尽量不用长的人名、机构、衔称开头;就应当少用或不用附属的事实;等等。

2、消息主体

消息的主干、中心部分。承接导语,围绕主题,具体展开新闻的事实和内容,进一步表现和深化主题。它的任务是:(1)、阐述导语中提到的重要事实,使其更清晰。(2)、补充导语未提到的次要材料。

3、新闻背景和消息结尾

1)、新闻背景是指与新闻人物、事件有机联系的条件和环境。一般有历史背景、人物背景、地理背景、事物背景。运用背景要紧扣主题,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灵活穿插。笔者在2003年采写同煤集团共青团组织向外输送待业青年的事件时,最早是从一次会议当中发现新闻线索,而后掌握了许多背景材料,较好地完成了写作任务。消息《4300名下岗待业青年走出矿区》获2003年度中国煤炭新闻奖一等奖。

2)、一个好的消息结尾,应该意味深长,能够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境界,而不必把所有的话都说尽说绝。很多消息说完为止,似乎没有结尾,原因是消息往往采用“倒金字塔”结构,把最重要的事实和结果放在前边了。因此,结尾不要硬加尾巴;结尾内容不要与导语重复。写消息的结尾,要写透但不要写尽,要写透就是详切,不要写尽就是含蓄。不妨将含蓄和详切两者结合起来,互相补充,互相依存,使之相反相成而其意无穷。

人民日报社有个老师他讲要把新闻典型化、故事化、人格化;他提出写消息十要:写全新闻要素,时间要快,篇幅要短,要多交待背景,要少用数字,要与简报报告不同,要试写杂交品种,要增加信息量,要有好标题,要上好位置(头版头条)。

写散文十要:多写、放开写、随便写、写人、写普通人、写比较熟悉的人、写人的特点、写人的对话、写人的内心、写人的感情。

写新闻多宣传民主、科学、法制,这是中国最缺的,他提出值得注意的问题:说前任就是差劲,说过去就是落后,说成绩就是领导,说到底还是一种封建意识。写消息还注意的几个问题:不要用第一人称,写领导不要写用亲临,亲自,如大夫亲自给病人看病。首创首次、填补空白要慎用,不要轻易用全部,每个人,到处都是,不要说大家说,他们说,不要写在……形势下,在……基础上,不要写狠抓一个……字,突出……字,落实……字;不要写为了……实行……。

当前我们写新闻中存在的问题:内容上工作总结简报多,活的东西少;材料上旧的东西多,新的东西少;写作方法上概括归纳多,细节描写少;思维方式上,报喜赞扬多,见解分析少;文字编排上,长文章多,短文章少;报道的范围上,本单位多,社会的少;写作对象上,歌颂领导的多,反映群众的少。写作题材上,杂体比较多,规范体比较少。

写作中防止出现的问题:不要有让读者质疑的问题,不要写可能产生副作用的稿子,不要写绝对化的事实,不要拔高典型,不要给人家留下把柄,(山西晚报:毛阿敏八成不来太原了),不要没有到现场就轻易下笔。

(二)、通讯的写作

1、通讯的定义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和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是运用多种手法,详细、生动、具体、形象地报道国际、国内近期出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经验的一种新闻文体。也有人称之为充分展开的消息,形象化的消息。

2、通讯的特征

消息与通讯的共同点都是用事实说话,都讲究时效性、真实性。不同之处在于,消息是早知一点,通讯是多知一点。

与消息相比, 通讯更加生动形象,因而它在表现手法上也更加自由、灵活,变化多端。

从思维角度来讲,消息依靠逻辑思维,而通讯依靠形象思维。通讯比消息有更多的描写、议论、抒情,结构更灵巧多变,语言更生动、活泼、形象化。

消息的概括性强,它所报道的新闻事实是比较概貌性的、轮廓性的,而且大多数是一事一报,甚至报道事件的某一片段。通讯则要报道事情的全过程,它或者比较全面地报道事件的各个方面及其历史发展过程,或者对事件的某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部分作集中突出的描述,也就是它报道的事实比消息更具体、详细和完整。所以,有人又把通讯叫做“详细的新闻”。

一般有较大新闻价值的事情,往往先发一条消息,简要报道事件,随后,再配上通讯,提供详情。消息简略地报道事件的轮廓,而通讯则要详细地描述事件中的具体人物的活动。如笔者曾在1998年写过通讯《众志成城排险情》——煤峪口矿“5·23抢险灭火纪实

通讯和消息虽然都报道新闻事实,但消息主要报道事情和事件,而通讯往往主要是写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老师曾讲道:“通讯要多写人,要多写含情量大的作品,写人的对话,心里,一有人,文章就活了。”但在写人时要注重个性,注重细节。美在个性,个性即美。细节出形象,细节出精品。

3、通讯的分类

3.1按内容分,一般通讯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

1)、人物通讯一般是写先进个人或群体的,要抓住人物思想上最闪光的一点,着力去描绘,但写人物不能脱离实际,落入俗套,要实事求是,避免高大全。不要写一提起XXX,都树大姆指;不要写XXX真是个好的带头人,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不要写转折的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要写他兜里揣着病假条,一直带病坚持工作。笔者在200210月采访十六大代表梁宏伟时,深入基层,走访了领导、员工群众甚至家属,突出他是大学生主动要求下井的闪光点,着力描述,写出通讯《地层深处实现人生价值》,生动地反映了模范人物的形象。此文获2002年度第十二届中国企业报好新闻一等奖。笔者在采访同煤集团突出贡献优秀人才杨旗平时,又抓住人物特点,细心采访,认真写作,通讯《杨旗平的机电设备情》于20068月荣获中国企业报协会百篇人物通讯优秀作品奖。

2)、事件通讯是指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的报道,包括突发事件、特大新闻、独家新闻等。写事件通讯一定要采写人和事的关系,避免见事不见人。如《多行不义必自毙》, 《众志成城排险情》、《备战中考》,《决战高考》。

3)、工作通讯指侧重报道工作经验成绩或存在问题的通讯。写工作通讯要注意善于运用生动、准确、传神的典型事例来说明问题,

切忌写成工作总结。如《品牌战略,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安得广厦千万间,员工群众俱欢颜》?

4)、风貌通讯是指着重描写现实生活的变化、日新月异的风貌以及社会风尚、社会现状、建设情况的通讯。写风貌通讯需要有高尚的思想、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功力。要抓住特征,着力写变,描绘景物,如同画卷。

此外,通讯题材的新闻还有专访。

3.2、按结构分

纵式结构:是按时间顺序事物发展顺序或认识顺序进行谋篇布局的结构方式。

横式结构:是按空间变换或按事物不同侧面来安排素材的通讯结构。横式结构适用于涉及面广、空间变化比较频繁的新闻事件。

纵横交错结构:当通讯涉及的新闻事实头绪很多,时间跨度比较大,同时,空间变换比较频繁的时候,往往采用这种结构方式。如《为了61个阶级弟兄》就是这种写法。

除以上方式外,还有以跳跃式叙述为特点的蒙太奇结构方式。

4、通讯的基本组成部分

标题、开头、主体、结尾

标题:标题是通讯的眼睛。正如一个人一样,有一双好的眼睛,整个人才漂亮。一个好的标题,一定要准确、新颖、生动、明快,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讯根据类别、结构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加引题和副题。

开头: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篇文章,好的开头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通讯是否引人入胜,开头是很重要的一环。一个好的开头往往能用精彩的语言描述或者生动的故事情节抓住人的心里,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产生继续往下看的愿望。常见的开头方式有开门见山式,对比式、悬念式、引用式。

主体:是通讯写作的关键,要有血有肉。一要主题鲜明突出,层次脉络清晰,逻辑关系要紧密,有简有繁,详略得当。二要有节奏感,体现出疏密之分,切不可一成不变,像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三要巧妙过度,前后照应,使整篇通讯浑然一体,让人读了心顺气畅,而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前言不达后语。

结尾:好的通讯结尾可以给文章增添色彩,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和遐想,使通讯有一种和谐之美,在结构上也完整得体。一般结尾有点题式,启迪式,照应式,展望式,象征式等几种。

5、通讯的写作技巧

最主要把握好题材的选择和材料的选择两个关口,写情要沁人肺腑; 写景要豁人耳目,叙事要有身临其景的感觉。写通讯要多学习穆青,他把根扎在最深厚的土层里,所以他有最肥沃的养分,他的作品也能代表最大多数人。他能用最底层的事感动最高层的人。

5.1通讯题材的选择

一是要抓住尖端题材,也就是重大题材。如周象光写的红场易旗纪实,陈锡添写的东方风来满眼春等。二是不可忽视凡人小事。重大的事不可能天天发生,要多写写小人物,小中见大,平凡中见伟大。如《武汉晚报》报道的治咳要掏160014岁的小拖拉机手。

5.2、通讯材料的选择

要围绕主题选材,选取和主题有关的、能烘托主题的材料,合理取舍;要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如《包身工》中的芦柴棒,《红岩》中的小萝卜头;要选择生动新颖富有特色的材料。正如哥德所说,“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

5.3、通讯主题的提炼

一篇通讯的写作主要是立意和达意。正如王夫子所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那么,如何提炼主题,做到正确、鲜明、集中?要选用焦点、热点问题;深入事物内部,寻找和发现本质;从事物的联系中掌握事物的个性特征,即选好典型,点面结合,寻找差别,突出个性。要将事物置于当前形势、任务和广阔的背景下来提炼主题;还要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掘意义重大的主题,但切忌拔高。

一般好的新闻作品有以下特点:很吸引读者的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911、这类新闻要求不一定高,时效太重要了。特大新闻、独家新闻、平中见异的新闻、读者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舆论监督的新闻、反映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件与人物。

6、写通讯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不要像写总结一样面面俱到,要突出最有价值,最有代表性的事实。二是不要平铺直叙,特别是写人,一定要通过他的言行,举止来反映其特点。三是不要单纯地搞数字堆砌,要有说明和比较。四是名列第一全国首家要慎用,填补空白创造价值要有依据。五是稿件大小要适度。一般通讯写1000字左右即可,当然500~600字的通讯更受欢迎。

总之,对待采访和写作,我的感受是要深入采访,认真筛选,仔细推敲。深入采访就是越细越好,便于全面、准确、客观报道。认真筛选就是选好题,立好意,围绕主题选材,合理取舍。仔细推敲就是文字加工,能用最简练的文字反映新闻事实。

采访写作勤为本,脚板底下出新闻。近年来,在认真完成编版任务的同时,我还根据版面需求,积极撰写稿件。其中,有厉志性言论及通讯《生存需要竞争》、《培训学习不言迟》《赔本》《让科技人才发挥专长》、《人心齐,泰山移》,《大企业更要算细账》,《嫩肩也能挑大梁》

有反映精神文明的随笔《灯罩变化看文明》、《又见落叶化浓烟》、《住宅小区何日才能“天下无贼”》、《广场唱戏莫让小草受欺》、《公共设施为何屡遭破坏?》

有反映环保的:《烟雾笼罩,尘土飞扬,矿区空气质量何时改善》、《水困迫在眉睫,节水刻不容缓》、《矿井水,防用结合,化害为利》

有针贬时弊的:《降价过度无异于自杀》《严防伪劣产品进入井下》《河床垃圾,冬倒夏掏为哪般?》《禁酒,好!》、《有感于令行禁不止》《如此打假,莫名其妙》《形式主义害死树》《围墙拆掉见春光》等有很强的针对性,反映了群众的愿望和呼声,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反响,同时也美化、亮化了版面。

关于如何进行新闻的采访与写作,其实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对此都有独特的经验和体会。古人云:“文无定法”,正如每个人的写作风格不尽相同。本文所述观点,只是笔者从事新闻工作十多年的经验之谈,难免挂一漏万。

笔者曾在一本《煤炭新闻界》杂志上,看到一首《新闻采写歌诀》,对此作了较好的表述,现转录如下,权当结束语。

新闻概述

人生路漫漫,贵在思奋进,成才路千条,劝君写新闻。

新闻作用大,传播信息灵,批判假丑恶,弘扬善美真。

宣传新观念,介绍新典型,评点千般事,伴君万里行。

耳听天下事,常察身边情,动笔有章法,要领须记清。

新闻本姓新,真实乃生命,时效最重要,慢则成废品。

价值越是大,受众越喜闻,不说空头话,事实惯全文。

逻辑要清新,条理须分明,表述要准确,否则要失真。

褒贬皆相宜,不忘针对性,切忌炒剩饭,立志求创新。

采访技法

有米方成炊,采访要专心,多抓第一手,确保不失真。

撰稿如酿蜜,传播靠花粉,记者写天下,采访有学问。

采访领导者,必须有信心,先打外围战,再摆龙门阵,

熟记讲话稿,迂回采真经,心理无障碍,再叩首长门。

采访名人们,态度要虚心,资料事先看,提纲要详尽,

地点可灵活,问话忌拘谨,时间巧安排,见缝好插针。

采访演艺圈,先要当知音,情况多熟悉,话题找得准,

个人隐秘事,言语讲分寸,找出共同点,交谈有激情。

采访体育界,突破靠韧劲,先侃赛场事,再论成败经,

想之其所想,问之其欲行,甘苦共品味,采访添气氛。

采访科技界,准备要充分,效益看实际,成果查鉴定,

少说外行话,慎重下结论,展望加期望,功到自然成。

采访居民们,需要有耐心,大嫂多招呼,大爷多接近。

人间有百态,是非任人评,建立联系点,稿件写不尽。

消息写作

要想早见报,消息作先行,一稿一件事,篇幅短而精。

引题重烘托,画龙又点睛;主题须独立,统帅全篇文。

副题要不要,根据文章定。导语最重要,务求吸引人。

新闻五要素,文中交代清。背景运用好,主题更鲜明。

主体是躯干,表述要认真,切忌层次乱,结构求严谨。

消息写动态,堪称快又新,一事写一稿,事事见精神。

消息写经验,最具指导性,有的才放矢,先进帮后进。

消息写综合,范围广且深,材料多占有,概括要精心。

消息写述评,讲求思想性,夹叙又夹议,分析见水平。

通讯写作

欲说详尽事,不妨写通讯。通讯写情节,可见又可闻。

场景作铺垫,渲染出气氛。细节多描写,笔法要新颖。

主题要凝练,红线串全文。素材要取舍,选材应典型。

结构巧安排,层次须分明。开头用奇句,结尾有呼应。

过渡要自然,文笔求清新,行文当流畅,走笔如织锦。

通讯写人物,人物有个性,细节不可少,事迹应感人。

通讯写事件,事件要典型,场景需描写,有色又有声。

通讯写工作,工作好推进,问题抓得准,方具指导性。

通讯写概貌,概貌见风情,纪行取片段,巡礼摄全景。

点面要结合,对比要费心,情景两交融,好似入其景。

言论写作

若讲指导性,主力是言论。言论如旗帜,作用在指引;

言论如战斗,说理应充分。对敌如冰霜,批驳不留情;

对友如春风,劝友当中肯;对己如阳光,热情暧人心。

言论三要素,缺一不成文;论点要集中,力诫大而浑;

论据应过硬,句句力千钧;论证讲逻辑,纲目求严谨。

社论规格高,多具权威性,部署或号召,工作有中心。

短评篇幅短,是非应分明,就事来论理,开拓务求深。

评论作用大,揭示道理深,两头能吃透,入木深三分。

按语几句话,句句值千斤,揭示或强调,显示重要性。

论坛种类多,五彩如缤纷,各报有栏目,投稿当留心。

刘建国 201155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2a96c5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8.html

《新闻采访写作常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