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故事五篇

发布时间:2019-11-30 16:20: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扶贫故事五篇

【篇一】
扶贫干部小陈正在偷偷抹眼泪,在刚刚结束的扶贫干部满意度测评中,她得了两票不合格,最让人伤心的还是,差评来源于她帮扶的贫困户王开喜和非贫困户李铁柱。想到她刚刚参加工作就被单位派来驻村,五天四夜,一次都没有擅自离岗,白天都在入户走访,晚上整理档案资料,工作勤勤恳恳也是得到了大家的肯定的,但这两个差评的确来的猝不及防,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越想越难过,只能趁没人的时候偷偷抹抹眼泪。
向书记刚吃完饭到村委会,就看到小陈在流眼泪,便问道,小陈,怎么啦?遇到什么事情了?小陈赶紧擦了眼泪,向书记,没事。向书记说,是不是想家了?明天周五,我下午早点送你去车站坐车回家。小陈赶忙说:谢谢向书记,不用了,我得按照工作时间准时上下班,我想问您一下,我的工作是不是哪儿做的不好,大家对我是不是评价不高?向书记说:小陈,作为刚毕业的年轻人,愿意下村在基层锻炼的很少,而且你工作也很扎实,寒冬酷暑走访丝毫不马虎,从来没有开口跟村里提要求,我认为你的工作是优秀的。小陈赶紧摆摆头:向书记,您说的都是我应该做的,组织对我信任才把我派下村,我得代表我们单位将工作搞好。但是刚刚结束的扶贫干部满意度测评,我有两票不合格,我肯定是工作没做好,老百姓才对我有意见。向书记说:我们村老百姓都是很直爽的,有什么误会就要说开,大家坐一起聊一聊就好了。我去把李铁柱和王开喜喊来,我们一起喝喝茶,唠唠嗑。
“开喜,你自己凭良心说,小陈的帮扶工作怎么样。”王开喜连连夸道:“小陈工作好啊,对我关心关爱,比我女儿都对我贴心贴肺,冬天怕我睡不热乎,给我送来一床棉被,过年过年给我送米送油,就连我生病了,她还去医院看我,安慰我好好看病,健康扶贫报销比例很高,让我先看病,出院最多出几百块钱,我每次就花几十块钱,有时候还没出钱。免费给我红薯种,跟我一起种,年底帮我申请产业扶贫补贴,一亩补500哩!我对小陈不仅是满意,是非常满意。”小陈忍不住问道,那王大爷,您对我满意怎么还给我评价不合格啊,我要是哪儿做的不对您就直说。王开喜低下了头,神情尴尬,结结巴巴说,那天评价我是乱填的,一时糊涂,小陈对我这么好,我不应该评不满意。向书记真诚地说道,开喜,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到底有哪儿不满意,你就直说。王开喜看着小陈,看着向书记,迟疑再三,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小陈,你对我的好,我感激不尽,只不过……只不过,你每次来我家里,老让我在不知道什么材料上摁手印,经常要摁,一摁就好多张,我每次都觉得特别扭……还有啊,你老要跟我照相,来时照,干活时照,吃饭时照,……照得多了,我就觉着自己像个小丑,摆在那让人拍,心里就可烦!”啊?小陈万万想不到,问题出在这里,她赶忙解释道,这是工作要求,要有痕迹管理,会检查的。王开喜说,我不懂痕迹管理,但我只知道,你对我的好,是出自真心的,这些都没必要。小陈默默叹了口气。向书记又问道,铁柱,你怎么对小陈不满意了?李铁柱说,我不是对小陈有意见,我是对村里有意见,王开喜评上贫困户,的的确确是村民代表表决通过的,我们都没意见,他的确应该被国家照顾。但我不满意的是,每次过年过节,给他们送米送油,我还看到过好几次几百块钱哩,这些钱不都是村里的吗?我门口的这条路反映那么久没有修,说还在争取上面的项目和资金,我看资金都被你们拿来用了。小陈赶忙解释道:李大哥,你这就冤枉村干部了,每次过年过节送的物资和钱都是我私人工资买的,您可以去问村里小卖铺的李大姐,从来没记过村里一笔账,您今天指出来的确是我工作方式图简单了,就想直接通过给钱给物来代替帮扶工作,我反省,以后我改正,谢谢您指出来,以后希望您对我的工作多多提出宝贵意见。李铁柱特别不好意思,憨厚一笑,说道,那的确是我冤枉你们了,以后我也跟其他老百姓们解释解释。向书记对王开喜和李铁柱说道:今年中央提出了给基层减负,是基层减负年,以前我们做了很多事情都是上面要求的,我们也没办法,不愿意做也得做,毕竟要考核。但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文件,要整治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以后我们都不喜欢的填表格,拍照,考核,调研都会减少,现在是用干实事、作风好来评价干部工作合不合格。以后,我们不摁指印不拍照,就给您解决困难!让大家都感受到我们党和政府的温暖!
【篇二】
汪李村地处于半山区信息闭塞,直过民族(佤族)占总人口三分之二,全村共有369户,1281人,5个村民小组,三个自然村,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都靠传统种养殖为生,人均土地不到0.4亩,资源匮乏,山地贫瘠,2013年被纳入省级贫困村。
一、要脱贫,从改善村民的住房条件开始
住房问题在农村是一家人的“大事”,汪李村属少数民族省级贫困村寨,村民房屋居住环境普遍较差,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力度,为让大家住上好的房屋,他主动申请负责村子里的危房改工作,得到了村两委、其他驻村工作队员的支持。
在认真学习国家关于危房改造的政策后,为全面掌握全村每户村民的住房情况,他对照明单进行逐户走访,了解每一家的家庭情况(人口、收入、建房意愿),重点还了解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并把C、D级危房改造拆除重建面积标准、修缮加固补助金额、安居工程等相关政策进行了宣传讲解;经过一个星期的时间整理并分成了两类,一类是有能力改造房屋,不愿按照政策标准改造;另一类没有能力改造;其次,他把工作情况向村两委与驻村工作其他成员做了汇报,针对第一类动员农户把危房改造放在家庭发展的重要事情中来,通过一年时间改善住房环境,第二类依托国家扶贫政策,为每一户制定相应的改善住房计划。目前汪李村D级危房还有一户(地基,建房用才都已准备好),计划2019年建成;不能遮风避雨现在还有11户,已动工6户,其余5户确保2019年上半年全部完工。
在2017年的雨季,中午饭时间他走访来到贫困户梁本青家中,没看见他家一个人影晃动,厨房也没有炊烟袅袅,只听见雨水滴落在厨房里,整个厨房都是潮湿的,在他大声叫了几下后才传来一声刚睡醒微弱的应答声,并让他进去,推开房门时他还在床上咪着眼,他还开玩笑的说“都到做饭吃的时间了,怎么还在睡觉”,梁本青酒气熏天回了他一句“饱吃不如饿睡”,瞬间他感到太无奈了;他整理了一下情绪并把梁本青叫了起来,问到你媳妇不做饭吃吗?梁本青说这个婆娘么东逛逛西逛逛呢,认不得现在又克哪家“蹭饭吃了”;接着他与梁本青了解了一下家庭情况,家庭人口3人,配偶赵金芝患有小儿麻皮只能简单行走无劳动力,儿子梁其长上初中,田地简单耕种等情况,随后他东看看西瞧瞧的,梁本青家墙是篱笆墙,只有一间简陋的厢房,现在雨季还有漏雨情况,走进厨房蔬菜都不见,只有2瓶罐子菜;心想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时刻谨记党的宗旨,并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把梁本青户改善环境,真正实现2020年党的承诺--全面小康;他回去以后向支书了解了一下该户的历史情况,支书说他家属于“懒病”从祖辈开始就享受国家的贫困救济,现在到梁本青这一代更是懒,只知道喝酒睡觉,孩子上学都是靠亲戚东家借完西家借;第二天还是下着雨他又来到该户,夫妻二人都在,只见昨天漏雨的地方依然在漏,他让梁本青家用一个盘接着雨水,不然么房子内都是湿呢啊,他家还是不动,他就找了他家一个桶接着,并站着(板凳都是湿的,除了他夫妻二人坐的外)与他家聊天,从住房条件的改善、孩子的教育、家庭生活的经营谈了2个多小时,并对照致贫原因与他家做了认真分析,最后他家回答说“现在的日子还是过得去的”,他听到后内心实在很失落,走出了他家,回来后时间过来半个月,他整理了情绪,想到了办法总比问题多,心想他一定要让他家脱贫,过上正常的生活,同时得知梁本青生病住了院并回家了,他再一次走进他家,这一次梁本青有一点点转变,聊天中发现转变原因一个是因为住院国家健康扶贫政策报销的医疗费,另一个是感觉好好的活着还是好的,他就利用这一个锲机,重点和他聊了之前的事,梁本青你放心,只要自己肯吃苦、肯努力,在党的帮扶下你一定会住上安全稳固的房子,过上美好的生活的,既然梁本青也有了信心,他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商量后,趁热打铁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危房改造政策,另一方面与挂钩他家的帮扶联系人保山市委宣传部杨杰坤联系,帮助他家制定帮扶措施。在多次思想工作做通后,每次走访时都与梁本青共同商量地基建设、建房木材购置、建设用的砖、瓦、水泥等运输,同时危改安居工程督促完成及补助发放,帮助他联系建房木匠等,共同努力下于2018年9月入住新家,在建房过程中挂钩联系人杨杰坤多次走访慰问,在产业发展方面出谋划策,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实施的经济林改造,通过努力,目前梁本青户,孩子也初中毕业了,在外打工还能带钱给父母,房子也变新了不在漏雨、潮湿,还养起了猪、鸡、鸭收入增加了,还种上了皂荚、克地老等经济林,皂荚三年后也就能开始挂果了,对照“两不愁三保障”预2019年将成功脱贫。现在走访去到他家,他的精神面貌变好了,家庭环境也变干净了,田地里的农活也忙碌着了,问今年稻谷收成怎么样,梁本青高兴的说不仅够吃一年,还能卖一部分呢。在村寨内别人都说梁本青一家的变化,每次这样梁本青都会说:“感谢党啊,总是想着帮助我们农民,特别是我们穷人。”
2017年梁本青居住的房屋
2018年9月梁本青户砖瓦房建成入住
二、“户户通”工程,让佤族山寨开出精神之花
晚上走访过程中,路上总能听见唱山歌的节目,一开始他以为是当地村民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后来几天他就细细的观察,发现大部分家庭村民都是利用DVD光盘播放,他找了一个老大爷询问,老大爷告诉他说“我们住在山上,广播卫星电视信号弱,收到的台少、信号还不好,经济收入又低,有线电视没有看光盘划算”,了解大致情况后,他请教了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告诉他说,我们现在用的是“村村通”卫星电视版本低,收看节目效果差,需要政府升级成“户户通”接收。依据贫困村退出标准要保障99%通卫星广播的政策,年底刚好镇上要为村民更换卫星电视接收器,为了能让村民们看成电视,接收外面世界的新事物,并且他也还年轻又是学习自动化的大学生,他征求了村两委意见,希望把更换户户通的工作交给他,得到了他们的支持。首先他在村广播上通知、走访宣传,需要更换卫星电视接收器的到村委会报名,经统计共有144户需要,他及时把需求量汇报给了镇分管部门,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帮助,不久“户户通”数码机就来了,领回来后问题来了,并没有之前想的容易,于是他就寻找会安装的老师傅学习,学了两天后,他通知让村民来领,他就按照名单一家一户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他搞不懂的就打电话问老师傅或者网上查找,或打电话给广电公司咨询,通过1个多月的时间,全部安装完成,并能成功收看有线电视能收到的节目,每弄好一家他都告诉他们出现问题及时到村委会找他。现在夜间走在路上听到的不在是单调的山歌声音了,其中有中央新闻、武侠打斗、综艺节目等各类声音,现在全村都升级为“户户通”了,有了户户通之后,群众好多信息都能从电视上获取,不管是国家的政策方针,还是现代社会发展,都能了解,现在群众在聊天时都会时常说“昨天晚上中央新闻节目说的”,村民梁本雄遇到他都会说“小谷谢谢你帮他家安装了户户通,让我不用再带着孩子跑到别人家看电视了,还不用担心晚上跌倒”,他都笑着回答“我应该做的”,现在村子里的文艺队都跟着电视上学唱歌、学舞蹈,农闲时老人看了电视后遇到他都会和他说“我们国家,现在越来越强大了,好多新事物都不见过,叫什么支付宝的,扫扫就能买东西了”,当看到听到这些他心里太高兴了,心想这里的山区不在“封闭”了;驻村以来,共安装了144台,维护了162次,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也许就是农村广袤天地,大有作为吧,也许这就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事吧。
他清晰的记得梁其敬家,由于全家都外出务工了,只留下儿子媳妇在家照顾孩子,让他去修电视,她告诉他昨晚上打雷电视放不了了,大晚上的,独自一人带着孩子,有电视么还可以看看电视,没有电视“打岔”,一下子就害怕起来,就这样急了一夜,睡也睡不好,他听了后对收看电视有了另一层理解,电视节目不仅仅是收看节目提升精神的需求,也是一种“陪伴”。他借来了梯子重新帮助她检查了一下线路问题,然后维修了一下放电视的数码机,通过调试,电视节目也就收到了,这是转过头看到她对着修好的电视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与之前对比,害怕的心情已九霄云散。
2018年4月贫困户赵家芹家,安装广播卫星电视
2018年7月梁其敬户,户户通不能播放,维修广播电视
他为他是一名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工作人员感到骄傲,更为赶上这一样一个新时代感到自豪,他认识了这里的村民,他们是善良的,他们对生活的目标是可实现的,他热爱这里的每一个人。
【篇三】
我叫庞亮,1987年9月出生,党员,现任九龙乡宣传委员。2016年12月开始接触扶贫工作,2017年2月根据工作需要开始担任长春岭村第一书记,刚刚开始入村工作时遇到了很多困难,经验不足、对各个贫困户情况不了解、群众的不重视、不理解、不信任、不支持。但是我没有灰心,我决定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征服老百姓。
长春岭村有贫困户80户,第一次入户前我计算着,了解基本情况每户十分钟应该够了,大概14个小时,加加班一天就能走出来,最多一天半。结果实际入户时才发现哪一户进屋没有40分钟以上根本出不来,原本计划一天完成的工作,我走了一个星期。但是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大家知道了村里来了一个黑黑的第一书记。
在担任第一书记期间,我认真履行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四项职责。在工作中把贫困户当成自己的亲人,设身处地想群众所想,为群众办实事,同时在建强基层党组织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也取得较好成效,得到了长春岭村干部、群众的欢迎和支持,2018年所驻长春岭村接受盟级扶贫考核和国家级扶贫三方评估工作中成绩优异,我曾获突泉县脱贫攻坚优秀个人、突泉县先进工作者、突泉县优秀扶贫干部和兴安盟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盟、县两级先进奖励。
踏实肯干,着实“用力”,驻村帮扶工作保质保量。我驻村之后,白加黑,5+2,努力学习业务知识,积极开展扶贫工作,每天走街串户,了解情况,解决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已经变成了一个扶贫业务和长春岭村情况的“百事通”,村干部有时还要找他来了解贫困户的情况,甚至其他村的扶贫工作,也有咨询我的,我都一一帮忙解决。
村级党建方面,长春岭村有正式党员30名,一直在乡党委的指导下进行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积极开展“两学一做”活动,认真完成“三会一课”制度,每月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每周召开一次双书记周例会。把坚持实事求是、敢于直面问题作为践行“三严三实”的基准线,坚持解决好群众提出的具体问题就是对群众最好的服务。
扶贫工作方面,我利用近两年的时间按照县乡统筹部署,将各项工作加以完善,截止目前,长春岭村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0户154人,未脱贫5户10人,已脱贫75户144人,其中2016年脱贫6户7人,2017年脱贫12户24人,2018年底正常脱贫57户113人。扶贫产业已经全覆盖,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全部达标。在扶贫政策落实的过程中,我重在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例如在贫困户保洁员的管理上,就采用了积分制管理,多劳多得,树立贫困户劳动创造财富的观念。无论是党建工作还是扶贫工作,我都付出了都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着实“用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勤于思考,切实“用心”,第一书记作用发挥到位。 “用心”在我身上体现为工作的“细心”和对待老百姓的“真心”。
长春岭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燕秀云,腿部残疾,两个儿子在外打工,失去联系多年,独自一人住在一所60年代的危旧土房里。我入户时细心的发现燕秀云家的锅由于使用时间太长,加之家庭生活困难,做菜“油水”小,家里用的铁锅漏了,只做了简单的处理在将就使用。第二天我和村长就买了一口新锅给燕秀云家送了过去。燕秀云感动得留下了眼泪,一口锅值不了多少钱,但是它拉近了与贫困户的距离,更体现出了我对于扶贫工作的细心之处,真正解决了老百姓的所急所需。
刘俊发家是一户非贫困户,妻子在一次就医过程中出现了医疗事故,家里重来没遇到过这样的大事,全家上下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绝望中他们想到了我,给我打了一通电话。第二天我便到了医院看望刘俊发的妻子,并且帮助分析情况,出谋划策。刘俊发一家采纳了我的建议,有了主意,经过协调,最终和医院达成一致意见,事情得以解决。刘俊发一家十分感激我的真心帮助,一直说要找我到家中好好吃一顿饭,但我一直没有时间来吃这顿饭。
夫妻驻村,真实“用情”,共产党员形象深入人心。担任第一书记之后,一直忙于工作,很少回家。2018年10月突泉县公开招聘了200名扶贫专干,用于充实扶贫力量,我妻子吴晶以优异成绩通过考试,直接选择了到长春岭村与我共同驻村。我妻子是在县城里长大的,从来没有到过农村,现在要在村里工作、生活,一开始十分不适应,还生了病。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过度,吴晶逐渐的适应了村里的生活。她学会了生炉子、学会了烧炕,住惯了农村的大火炕,反倒是家里的软床垫睡得腰疼。为了入户方便,我买了一辆二手的摩托车,经常是我俩一人背着一个书包,带好材料,骑着摩托就去入户了。现在我媳妇和大家都很熟,处的比我好。
2019年4月份的一天,我和吴晶入户来到贫困户史林春家,当时史林春的小孙女史明月正在做作业,遇到了不会的题就问爷爷和奶奶,但是爷爷奶奶文化水平有限,无法给史明月辅导,孩子很着急,吴晶就给孩子辅导了作业。史明月很上进,很努力,知识接受知识有点慢,通过吴晶的辅导,她完成了作业,十分高兴。史明月平时很内向,不爱说话,但是今天她和“吴老师”聊了很多。村里还有一些这样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们,他们面临着和史明月共同的问题。通过这件事,使得我俩萌生了利用业余时间在长春岭村开设爱心小课堂,帮助这些孩子学习的想法。通过走访和沟通,决定每周四晚上帮助孩子们辅导功课,五一假期后开始。到目前已经开了三期课,效果挺好,人越来越多,第一期有5个孩子,第二期有6个孩子,第三期有8个孩子。爱心小课堂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学习,更主要的是希望孩子们找到学习的快乐,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成就感,同时也希望有一天他们长大了也能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身边的人。
我在与贫困户的接触当中,一直把贫困户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真正的用力、用心、用情去从事扶贫工作和帮助村民,当村民有困难时,总是想方设法的去帮助解决,经常做一些他认为的小事,例如帮助贫困户装卸猪饲料、帮助村民销售农副产品、用自己的车接送住院的老人、给贫困户捐赠衣物等等,这样的小事在这我的日常里发生了很多很多,虽是小事,但是确帮助我得到了群众的信任。村民们常说:“这庞书记忙乎起老百姓的事比自己家的还上心”。 在老百姓的接触当中我感受到了农民的“真”,真生气、真热情、真淳朴,真性情,扶贫让我对这片土地、这群农民产生了深深的情感,我只希望通过我微薄的力量,帮助他们一点一点的过上好日子。
【篇四】
近来,说起精准扶贫,乡镇干部们总有说不完的话。我是城关街道办的一名普通干部,今天我也来跟大家说说我的扶贫故事。
一、 绣花功夫只为追求精准
近两年,脱贫攻坚成为我们乡镇干部日常最主要的工作。为了确保走访调研不漏户不漏人,我们全办干部齐上,白天农忙时间到田间地头采集信息,中午晚上群众休息的时间抓紧入户了解情况。为了确保贫困户评选的公正性和群众的满意率,我们反复召开小组会议、村民大会,群众无法到现场的,我们就拿着选票入户征求意见,在外地的群众用电话沟通征求意见,真正做到了不漏户不漏人。为了确保信息准确,我们仔细研究表册逻辑关系,反复核对各类信息并且逐一填写,群众确认签字。天气不好,我们照样风里来雨里去;错过饭点,那就喝喝水压一压饥饿感;加班熬夜,第二天一早照样准点到村上。
说实话,这样的工作强度很大,但我想,只有这样下苦功夫,做绣花功夫,才能将所有农户和贫困户情况摸清吃透,也才能更好地实现精准识别和精准施策。
二、 坦诚交流才能增进理解
除了信息采集,做好群众工作也是我们工作重点。毕竟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家总说我是老乡镇,是处理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哪个村有难解决的问题就让我上。在我看来,群众工作说到底就是以真心换真情。与群众说话时,我就把自己当成是他们的朋友,耐心地倾听,从中了解他们的诉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解释政策或者解决问题。为了准确了解每一户的家庭情况,特别是群众心里对扶贫工作的看法和想法,我和同伴们早出晚归,自带干粮,渴了喝一口水,饿了啃一口干馍,开着被同事戏称为“疯狂848”的车加班加点走村入户,和每一户贫困户见面、交谈。记得有一本书是《工作着是最美丽的》,的确是这样,尽管强度很大,但是工作时我从不觉得累,反而收获的是充实!是快乐!是欣慰!因为我不仅把政策带给了群众,更了解到了群众的想法,改变了群众的看法,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只要群众能够真正感受到你的诚意和关怀,他们也就能接受你。就这样,通过不懈努力,无论是高家岭村还是丁户塬村,群众和村干部对我的认可度都很高。
三、 再苦再累不忘肩上责任
我身体一直不太好,我几乎每天下午都发烧,但看到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同事们忙碌的身影,我硬是没请一天假,因为我觉得少一个人就少了一份力。那段时间,我经常是白天上班,晚上回来了再打点滴。为了能早点回家多睡会不影响第二天工作,我就一手打着针一手开车赶回家里。直到5月21号半夜发烧感到呼吸困难我才住院,医生诊断是身体严重透支并且有疾病感染需要住院治疗。女儿知道了后打电话怪我不珍惜自己的身体。可我觉得如果可以选择我还是会继续坚持工作,毕竟我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每个贫困户的切身利益,耽误了扶贫工作就可能直接剥夺他们得到帮扶的机会,这份责任是如此的重要而沉重。
这就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干部的扶贫故事。这些与同事们共同经历的甜酸苦辣是我最珍贵的记忆,而最后老百姓的笑容和肯定是我最大的欣慰。
【篇五】
乡亲们都称华叔为“怪人”,因为他时常半夜不睡觉、白天“不在岗”、周末不回家。可就是这样一个“怪人”却得到了领导、同事的认可,群众的赞扬,朋友的尊敬。华叔到乡镇工作十多年了,他有过多次调离乡镇的机会,却都被他一一婉拒,他总是说:“自己也没太大本事,还是留在乡镇为老百姓干点实事的好”。脱贫攻坚以来,作为乡经发办的一员,华叔经常是“五加二、白加黑”,白天走田间地头联系贫困户,晚上到办公室熬夜做业务,到了周末在电商中心为游客推荐贫困户农特产品。同事们开玩笑,“华叔,你这样搞法,到时候贫困户扶起来了,你可能就要倒下了。”华叔笑答:“我还年轻,有干劲”。
就是凭着这一股干劲,三年来,他为全乡235户贫困户、3个贫困村精准施策,行程达1.5万余公里,踏遍乡里的每一寸土地和农户。正是在华叔和同志们的辛勤工作下,水市乡实现了贫困户精准帮扶和贫困村项目建设精准实施,扶贫工作群众满意度达99%以上,全乡贫困发生率由6.8%降低1.1%,水市乡扶贫工作得到了上级和广大群众的肯定。
不畏劳苦摸实情,精准帮扶见真情
2015年精准识别贫困户230户847人,贫困村3个。为摸清贫困户情况,他用三个月的时间不分上下班和节假日,走遍全乡8个村46个组的230户贫困户摸情况,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刚开始,同事不理解,贫困户都有自己的帮扶人员,我们只要了解自己帮扶的几户不就行了?但在后续的业务工作中,他俨然就是了解水市贫困户情况的“活字典”,对每户的人员情况如数家珍、对每户致贫原因都了然于胸,在后续谋划各村(居)扶贫产业及措施时,更精准更可行。时间一长,贫困户都认识了乡政府的这位“华老师”,有困难、有矛盾也都习惯找“华老师”反映、解决,而群众的每一次求助他都帮忙联系解决。该乡A村贫困户周xx家养殖的100羽土鸡滞销,华叔了解后主动上门排忧解难,他立即把信息发到农村电商平台开始营销,2天内就解决了周xx家的难题。
因地制宜抓产业,脱贫巩固两不误
为切实加快脱贫步伐,巩固脱贫成果,华叔进一步到村入户,向干部了解情况,向村民征集意见,因地制宜谋划贫困村产业发展,并结合自身畜牧兽医专业特长,联系农业服务中心和畜牧兽医站,每周给农户讲解养殖技巧和病害防治措施,用心培育了一批贫困户养殖大户;结合各村(居)实际情况,为贫困村产业发展提供致富信息。在华叔的策划下,三个贫困村发展野茶5000亩、红心猕猴桃500亩、辣椒400亩、烤烟1560亩、中药村600亩、红苕粉1000余亩,发展生猪5000余头、蛋鸡12万羽、肉牛300余头等产业,贫困村主导产业基本成型,让每个贫困户都有一个稳定增收渠道。
协助立项强基础,精细管理统全局
为了切实搞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他结合村民意愿,为三个贫困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扶贫项目建议,两年申报群众急需扶贫项目70多个,资金2284余万元,是前5年投资的总和;他坚持“白加黑”“5加2”的工作常态,白天来往村里,深入项目施工现场,督质量、促进度,晚上完善项目资料。他主动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沟通,学习吃透市、区两级扶贫文件精神,制定本乡工作方案,细化落实举措,开展业务培训和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顺利通过迎接国家、市、区各项检查。
一条短信彰志气,一心向公为脱贫
华叔因长期无规律的加班工作,导致代谢率乱,2017年5月被重庆西南医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我申请归队!”这是华叔在重庆西南医院住院一周后给领导发的一条短信,朴实简短,没有豪言壮语,但却体现出一位有责任、有担当、有奉献,长期战斗在扶贫一线的同志的心声。他住院一周病情稍好转,即出院归队,又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一句开玩笑的话“不幸成真”,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完成脱贫任务的决心,丝毫没有减少他服务贫困户的热情,丝毫没有改变这样一位“怪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华叔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一贯宗旨,长期以来他都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也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把青春和汗水,甚至健康全部奉献给了基层事业。不忘初心,恪守职责,华叔在我们这个新时代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工作者是平凡的,但是他的敬业奉献精神却彰显着平凡中的不平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2b8057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d4.html

《扶贫故事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