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亲情随笔

发布时间:2020-05-25 13:15: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亲情随笔

亲情随笔【第一篇】:亲情

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动力,予无私帮助依靠;在最寂寞路上,亲情是最真陪伴,让心感受温馨安慰;在最无奈十字路口,亲情是清晰路标,指引成功方向。

当生命第一声号角吹响,亲情是荡漾在母亲眼眶中泪水,是绽放在父亲脸上笑痕。亲情,是父母额上增多白发,是父母眼中无限关怀盼望。亲情,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怒容;亲情,是母亲灼灼泪水,柔情呼唤和温暖舒适怀抱;亲情简简单单,是一个由几根树枝搭起小巢,没有杂质、距离、虚伪,仅是相通血脉间彼此默默相互关怀。

亲情,是生病时探望呵护,是顿挫时鼓励支持,是得意忘形时棒喝。孩提时,亲情是哺育成长乳汁;成年时,亲情是避难港湾;年老时,亲情是夕阳下安慰。亲情是父亲关怀,如徐徐风儿撩起窗纱;是母亲叮咛,仿柔柔雨儿爬上窗台。穿梭时光里,父亲如巨人,疲劳的脊背在晨曦中缩短又被落日拉长;母亲是摇篮曲,轻柔嗓音在歌谣中,沙哑又在半夜里重复;我,是一棵小树,晴空下,在沃野上生长,火光中挺立!

有一种爱,迟了就无法再来;有一种情,走了就无法追溯,它就是亲情!从出生,到懂事,到成年,它,一直陪伴着。孩童时,以为送一瓶父亲爱喝的酒就是亲情;年少时,认为取得好成绩给母亲看就是亲情;长大后,才知道,原来亲情就是,当我们说要一辈子照顾他们时,他们却还嘴硬地说着;“谁稀罕呢!”不稀罕吗?稀罕着呢!正如我们深深感恩他们一样——这就是亲情!

亲情,是蛋炒饭,平凡,抚慰饥肠;亲情,是面巾纸,真实,拭干泪水;亲情,是白开水,无味,浇灭炽焰;亲情,是口香糖,由浓变淡,欲吐掉时,方觉久长;亲情,是棉花糖,还未入口,已融心田:亲情,是烧白,蒸得愈久,香气逼人;亲情,是老酒,越久越醇。亲情,有爱情坚贞不渝,有友情天长地久,还有爱情友情不曾拥有:蛋炒饭平凡,面巾纸真实,白开水无味,口香糖持久,棉花糖温柔。它是烧白,是老酒,时间是它们最好凝固剂。人可以没爱情、友情,但绝少不了亲情。儿时,亲情是温馨的家,住着父亲、母亲、妹妹们和我,是输了石头剪刀布却要耍赖把纸条贴在爸爸脸上的调皮,是面对妈妈做的美餐再也撑不下的遗憾,是犯错时爸爸可怕的家法。少年时,亲情是爸妈为儿女升学时的劳苦奔波,是风霜在爸妈脸上写满日子的苍老,是希冀却又欲言又止的眼神;成年时,亲情是一张永远有效船票,是一根永剪不断风筝线,是一张贴上信封就不愁寄不到的邮票;再后来,亲情就是《常回家看看》感动。

亲情,是迷航时灯塔,是疲倦时软床,是受伤后良药,是口渴时热茶;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嘱咐,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来”的思念,是“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守候。亲情,是一把斜背着的吉它,情到深处,拨动心弦;亲情,是一挂藤萝,不管身在何方,它总牵你手;亲情,是一串挂在颈间钥匙,打开是一扇扇快乐门窗。亲情,在眉眼顾盼间,在浅浅微笑里,在抒情小曲中。

亲情,是木兰替父故事;是孟母三迁佳话;是阿炳二泉映月旋律。没有“白头生死鸳鸯浦”的轰轰烈烈,却也使“夕阳无语为之动”;没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海誓山盟,却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血脉相连无绝期”的亘古永恒;没有“身似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的长相守,却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默默祝愿……面对失败挫折,亲情是良药,填补失落的心,重整旗鼓,是勇气;面对误解仇恨,亲情是凉水,浇灭心头怒火,坦然面对,是达观;面对赞扬奉承,亲情是锥子,刺破虚无幻梦,不断进取,是警示;面对烦恼忧愁,亲情是轻风,吹去杂乱思绪,平和释然,是境界。

亲情,是雨后甘露,滋润贫瘠土壤;亲情是破晓鸡啼,唤醒沉睡大地;亲情是大海中小舟,拯救挣扎人们;亲情是港口孤灯,照耀返航的人;亲情是阳关古道驿站,亲切着远方游子。亲情如药,治愈伤口;亲情如酒,久愈香醇;亲情如影,无悔相随;亲情如水,过滤纷繁;亲情似火,煅显棱角;亲情是诗,抵达意境;亲情,是生命永恒动力!

亲情随笔【第二篇】:亲情是什么

亲情是什么?亲情是一罐美味的蜂蜜,使人回味无穷;亲情是一张温暖的大床,每天都不想离开;亲情是一张满分的卷子,让人睡梦中还想笑。

一罐美味的蜂蜜,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亲情总会站在你的一边,给你鼓励、信心。有一次,我去参加英语大赛,在半决赛的时候,被刷下来了。我很失望,但是爸爸和妈妈,却心平气和地说“不管你是进入总决赛了,还是没有。我们都会支持你,更何况重在参与嘛!多参加一次,就会有一次的收获,没关系的。”听了爸爸妈妈的劝解,我的心里就像喝了一杯甜甜的蜜水,原来的沮丧和失望都一扫而光。让我重新鼓起了学英语的信心。

一张温暖的大床,总是给予你更多的爱与关怀,总是让你感到不想离开。上一次的期中考试,我的语文没有考好,只得了85分。回到家,妈妈不但没有说我,还帮我分析了没有考好的原因。分析后,又教我怎样复习,使下次考得更理想一些。家庭是给予你信心的休息站,也是给予你温暖的大床。

一张满分的卷子,总是让你信心加倍。上个周末,妈妈帮助我辅导英语。我有不会的单词、短语便向妈妈请教,妈妈就像一个学习机器一样,总是耐心地告诉我它们的意思、词性。如果我忘记了,妈妈也没有说我记性不好,而是认真地帮我讲解。就像有用不完的耐心。

家庭给予你的的是无限的鼓励、信心、关怀与爱。而我们呢?不应该只是享受着这些,而是应该回馈给父母。这样才会有无限的!

亲情随笔【第三篇】:一碗面条回味一生

我对面条情有独钟,并不是因为我多么喜欢吃面,而是这碗面里有我品不尽的味道,值得我用一生去回味。

一碗面条回味一生小时候,听见别人说“下饭馆”,便仰着笑脸问爸爸,“什么叫下饭馆啊?”爸爸笑了,“哪天,我带你去吃面条”。“真的吗?什么时候去啊?”爸爸望着院子里的甜高粱说:“等甜高粱长高了,我就带你去。”我兴奋不已,等待着……。

每天盼着院子里的甜高粱长高,这是类似南方的甘蔗,秸秆里有许多糖分,嚼里面的甜甜的汁水,满口甜香,很好吃的。终于等到甜高粱长高了的那一天,爸爸割下一株株的高粱杆捆成一大捆,扛在肩上,拉起我的手,“走,卖了这甜高粱,爸爸带你下饭馆。”我高兴的跟着爸爸上路了,我们要到八里以外的元宝山集市上去卖。

一路上,骄阳似火,爸爸扛着几十斤重的甜高粱,我跟在后面一路小跑,不一会儿就气喘吁吁走不动了。这时,爸爸放下肩上那捆高粱杆儿,背起我向前走,走一段路,把我放下,叫我在原地等着,爸爸再回去扛那捆高粱杆儿,我看着爸爸来来回回的,倒动着那捆甜高粱杆,还有一个身体瘦弱的我。汗水打湿了他的衣服,天真的我趴在爸爸湿漉漉的背上只觉得很自在,笑嘻嘻地用一只手为爸爸抹着脖子上的汗珠儿,只觉得好玩……。

不知走了多久,我只觉得时间很漫长,终于到了。三分钱一根的甜杆儿(甜杆儿是城里人一贯叫法)很受欢迎,尤其是小孩子们,总是拉着大人的衣角“我要甜杆儿!”大人们便走过来为孩子挑上一根。甜杆儿一根根减少,爸爸的钱袋多了零零碎碎的硬币,很快那捆甜杆就卖光了。爸爸高兴地拉起我:“走,饭馆下喽!”

走进饭馆,人真多啊!爸爸给我找了个位置坐下,花了两角五分钱为我买了一碗面条,爸爸异常兴奋的对我说:“爸爸不饿,爸爸看着你吃,要吃饱饱的。”我点了点头,那白的透明的面,上面浇上韭菜鸡蛋卤,金黄的蛋黄,点缀在绿色韭菜中间,颤巍巍的酱色淀粉块儿,实在是当时是美味。我大口的吃了起来,面条真的很好吃,吃饱了,看看坐对面的爸爸,正微笑着看着我吃,他那份满足,那份喜悦溢于言表。“爸爸,我吃饱了。”“再吃点,别剩下!”我摇了摇头,这时爸爸端过我剩下漂着几根面的残汤,吃了起来,连汤都喝了。见此情景,我忽然懂事似的说:“爸爸,我长大挣钱,给你买好多碗面条!”爸爸笑了,笑容从未有过的灿烂。随后爸爸顶着骄阳,饿着肚子背起我踏上了回家的路,吃饱喝足的我甜甜睡在爸爸背上,我不知道八里的路程,饿着肚子的爸爸怎么把睡成烂泥的我弄回家的,我只知道我醒来时,已躺在家的炕上,爸爸正笑着望着我呢!

师范毕业,我拿到第一个月工资,我该用自己赚的钱报恩了,可是爸爸早已离我而去了。当年那句“爸爸,等我挣钱了,给你买好多碗面条!”成了我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尽管这样,不知是为了纪念,还是为了当年的“承诺”,一种说不清楚的动力促使我,骑上自行车,来到了当年的饭店。饭店豪华了许多,我要了一碗面条,坐在那里,吃了几口,就放下了,再也没有第一次进饭馆的那份欣喜,再也找不回当年的那碗面的美味,再也没有当年的幸福温馨……。满脑子都是回忆,满眼睛都是泪水,满心灵都是苦涩……泪光中再现了当年的一幕:骄阳下,父亲扛着一大捆甜高粱,目光望着我,到我跟前把那捆沉重的甜高粱放下,赶紧背起我大步地向前走着,嘴里不停地安慰我:“热了吧,一会就到了”,汗水打湿了他衣衫,连头发梢都挑着晶莹的汗珠。我趴在湿漉漉的背上,用手玩弄着他脖子上、发梢上的汗珠,在他的安慰中耐心地等待着……。一位父亲,为了满足心爱女儿的一个愿望,烈日下,重负在身,往返在太阳炙烤的沙石路上,经受了怎样的煎熬啊!自己一分钱都没舍得花,饿着肚子,又是怎么把熟睡着的我弄回家的?可想而知!烈日,口渴,饥饿,劳累都被伟大的父爱淹没!如今,物是人非,爸爸啊!你那如山一样的父爱让女儿如何报答!当年的那碗面美味,如今回味起来全是父亲付出的艰辛与苦涩。女儿的心中,不再是当年的满足、欢乐,而是心痛、苦涩!感动与悔恨交织,我泪流满面,这如山一样的父爱,叫我如何去报答啊!连一次报答机会都没有啊!

结婚后,有了孩子,为人母的我,喜欢带着刚上幼儿园的女儿去饭店,要上几碗面,喜欢坐在对面看看女儿吃面,尤其是看着女儿的贪吃的样子,总是情不自禁的笑,从内心发出的笑,幸福满足的笑。“妈妈,你怎么不吃啊?你不喜欢面条吗?”“哦,我更喜欢看你吃面条,吃在你的小嘴里,香甜在妈妈的心里噢!”“妈妈,等我长大赚钱,给爸爸妈妈买最好吃的面!”一句话,说的我心里甜甜的,我笑了,真的很幸福!此刻,眼前浮现出二十几年前,爸爸带我吃面的那一幕……我才真正感受得到,当年爸爸历尽艰辛满足女儿的“下饭馆”愿望,脸上总是带着笑。如今我从一位母亲的角度回味那碗面:那碗面条盛着爸爸浓浓的爱!女儿的满足,是爸爸最美的心愿,爸爸的内心是甜蜜的,幸福的!正如现在的我。

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女儿也结婚了,有了个可爱的女儿。去年暑假去呼市度假,女儿、女婿知道我喜欢吃面,开车带着一家人到“西贝莜麦村”。这是规模大、面食种类多的品牌餐饮店,具有西北地域文化风情,这里食之与自然相通,感之和文化交融,曾赢得了全国各地乃至外国朋友的好评。欣然而至,真有返朴归真的感觉,但是再也找不回儿时第一次“下饭馆”那种兴奋感,十五元一碗的面,吃起来真的不如爸爸为我买的两角五分钱的面香甜。坐在婴儿椅上的小外孙女,“咿咿呀呀……”兴奋得不停地喊,一家人都看她笑,当今孩子幸福,成了我们餐桌上话题的焦点。于是我给女儿、女婿讲了我小时候第一次进饭馆吃面的故事,感动之时,女儿才明白我喜欢吃面的渊源。看见女儿、女婿往孩子嘴里夹面,我感慨万千,心里有说不出惬意,再次回味起当年的那碗面:“爸爸啊!是你当年的那碗面,让浓浓的爱代代相传!”

前不久,女儿打过电话,说工作之余,打算开一个面馆,我欣然同意了。仅仅2个月,女儿的一家适合家庭聚餐的“铁锅居焖面”开业了,我真的很兴奋,我最想把这一消息告诉长眠九泉之下的爸爸。我可以自豪地说:“爸爸,我兑现了当年的诺言,我们真的有好多碗面了!你那碗饱含浓浓父爱的面条,让我回味一生!您那份浓浓的爱,将代代播撒,播撒到千家万户!”我泪光中浮现出爸爸当年那灿烂的笑脸。

亲情随笔【第四篇】:走在回家的路上

上小学的时候母亲在我的眼里就是万能的神仙,我不能完成的心愿母亲都能轻易的替我做到,于是我十二万分的依赖着我的母亲,我愿意和她分享我的世界。

走在回家的路上初中了我在离家20公里的地方上学,第一个星期我没有熬过去就非得回家,那种撕心裂肺的思念使我寝食难安。星期三那天老师鉴于我的升学考试成绩好特准我假回家,我一进门对着母亲嚎啕大哭。初三的时候那种感觉已经荡然无存了,反之我们这一群狂妄的少年以为自己看懂了人生,看穿了天下,对眼前的一切指指点点。每个礼拜六的晚上我躺在床上向母亲大谈时事政治狂言抱负,母亲总是在我兴奋过去之后细细的问我这一个礼拜的饭食怎么样,零花钱够不够。我顿时悻悻然:家庭妇女就是这样,就知道关心些鸡毛蒜皮的事。

工作之后我将近半年没有回过家,城市的舒适让我流连忘返。冬天的时候我回家看母亲,一路上感觉哪哪都是脏乎乎的。一进门看见母亲坐在炉子旁做衣服。看见我的一刹那母亲的眼泪顺着脸颊缓缓的流下来,她哽咽着说:“你回来了,这一阵我可想你了。”我惊诧了!

经历了婚变我带着孩子奔忙于繁华的都市里,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孤寂的心无处存放,多么渴望有个人能依靠,母亲的身影就在脑子里忽远忽近。这时才发觉母亲已经老了,她不再替我打点我的生活了。

父亲去世后母亲和小妹妹一块生活,我都很少回家。母亲总是在电话里说:“你忙,我们都帮不上你,你和孩子在外面注意身体,没时间就不要回来了,我又没事。”依仗着这个借口我就真的不回家了,只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匆匆的回家看上一眼。不是看不见母亲眼里的留恋,但是我感觉孩子的学业更重要,我也在心里暗暗发誓:再等等,等孩子上了大学了我一定把母亲接过来好好行行孝道。

去年母亲血糖高住进了医院,弟弟妹妹孩子都小,这样一来照顾母亲就有我来承担了。在十几天的住院期间,母亲都在看着我的脸色,好像给我添了麻烦不落忍一样。尤其是那一天中午我没有给孩子留买饭的钱,我焦急万分,母亲担心的说:“你快回去吧,我自己在这没事的。”我闷闷的说:“谁都不来替我一天,我一个人的妈啊?”说完我惊觉自己语气的薄凉,忙看向母亲。母亲没有说什么,只是脸色很苍凉的样子。她仍然在替我想着办法怎么能让孩子吃上饭。之后我战兢兢并殷勤的找各种话题陪母亲说话,母亲也配合着我显得很高兴。

我给孩子送返回来远远看见母亲正在和护士长交涉着,她执拗的要求第二天出院。医生一边劝说着一边焦急的向我张望过来,看见我过来她忙喊我:“姐,你快来,大娘怎么了,病情还没有稳定呢怎么就非得出院呢?”我面红耳赤。

母亲坐在病房里愤愤的对我说:“都没事了还不让出院,就是想多挣我们钱。”我心里知道事情的症结,忍不住转过身潸然泪下。最终母亲在病情稳定之后出院了,她坚决的不愿意在城里住,嫌不能串门子。其实我知道是因为我那句话伤了她的心了。

我和朋友说起这件事,朋友年长我几岁。他说他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父母,所以现在看着我能叫一声妈都羡慕的不行。他还说:所谓孝顺就以顺为孝,尤其人老了还会有很多难以理解的想法,我们不要去纠结对与不对,哪怕迂回着顺着她让她高兴就是我们的孝心。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怕亲不待啊!

于是我便经常的行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亲情随笔【第五篇】:撼动人心的一些母爱片章

1952年,为了挽回朝鲜战争败局,“联合国”军增援了一批士兵,韦尔森就是其中的一员。在人民军强大的攻势下,“联合国”军开始撤退。途中,韦尔森由于伤势脱离了大部队。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几声凄厉的婴儿哭声,他循声找去,哭声是从一个雪洞里传出来的。韦尔森本能地扒开积雪,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

在一个母亲的怀里,婴儿大声地哭着。更令人吃惊的是母亲一丝不挂。原来,当时天气酷冷,这位母亲背着孩子避难的时候,又被困在了这个山沟里,天下起了大雪。母亲毅然把自己穿得很单薄的所有衣服都裹在孩子身上,然后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赤裸的母亲已经死去了,但她怀里的孩子却活了下来。韦尔森被眼前的这个情景深深感动了。他用野战工具在冰冻三尺的雪地上挖了个坑,把这位母亲埋葬了,然后抱着大哭的婴儿追赶大部队去了。

战争结束后,他领养这个孩子,并把他带到美国。孩子慢慢长大,韦尔森把当年的故事告诉了他,并带着他来到这个当年烽火连天的山沟里,寻找并前来祭奠妈妈。

一天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泥石流吞没了小山村。次日,当救援人员赶来寻找幸存者时,一阵哭声把他们引到了一座倒塌的泥屋旁。他们挖开泥土,掀开屋顶,发现一个光着身子蜷缩在屋梁下的两三岁小女孩竟然活着。救援人员赶紧将小女孩抱出来,可她死活不肯离开,她用小手指指身旁哭喊起来:“妈——!”救援人员沿着隐约露出的一双泥手小心翼翼地往下刨,眼前现出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

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仿佛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女人竟是一个盲人,身体早已僵硬。而她的身下,又刨出一个昂首挺立的半裸男人!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肩上,双手高举小女孩,小女孩这才没有被泥石流吞没,她奇迹般地成为这场泥石流中惟一的幸存者!

塔蜜莎维先后生下两个孩子,可是他们都患有先天性白内障,从小就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到处访医寻药,天南地北地奔波,结果却只有一个结论:除非有人捐献眼角膜,否则他们将永远生活在漆黑的世界里。

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卖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最后连嫁妆也搭了进去。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她每天准时接送,还为他们照料大小便。孩子们经常在学校受到别的小孩的歧视欺侮。这使她极为伤心。当大儿子13岁,小儿子12岁时她毅然将两个连小学都没能念完的孩子接回了家,亲自教授起了他们的学业。

一晃五年过去了,在这五年里她查遍了所有的医学资料,证实了医生的话没有错,要见光明唯一出路就是进行视网膜移植。两个孩子在她的精心呵护下学习都非常优秀,并以骄人的成绩考取了高中。就在儿子们拿到通知书的那天,她第一时间就去了医院,她想了解一下什么时候有合适的眼角膜可以移植,但是医生的回答还是让她彻底绝望了。

她回到家里,看到孩子们正在谈论着新学校的美好话题,憧憬着对高中生活的渴望与企盼,甚至还谈起了大学生活的灿烂美景。看得出两个孩子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了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乐观与信念。

次日一早,两个孩子哭喊着叫醒他们的父亲。就在两个小时前,年仅37岁的塔蜜莎维——两个失明孩子的母亲,用一条绸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桌子上除了两张入学通知书外,还有一封遗书,上面是几个墨迹未干的在大字:我死后,请把我的眼角膜分别移植给两个孩子。

这个故事发生在印度,时间是2006年3月18日。

5月13日下午在都江堰市一处坍塌的民宅里,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停止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朴朴的小脸与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医生小心地将女婴抱起,离开母亲的乳头时,她立刻哭闹起来。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母亲抱孩子的姿态看,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临死前,她将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这样可以给孩子提供营养,延长孩子的生命。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2d8cd0e39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5.html

《最新亲情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