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夏至庚日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21年夏至庚日
2021年夏至庚日

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皱果之间有4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6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202162112:24:06农历五月廿七星期三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长。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庚日(guǐ,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丁年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交叉配合60次,故称六十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唐哀帝,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闰年366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三伏是一年最热的时期,分为初伏、中伏、末伏。这是因为夏至以后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

但夏至不但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晚上又散发了超过一半。不过,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大约再过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气就最热了。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节气为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相互关系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伏,是避暑之意。从夏至开始,昼短夜长,热的尾端潜伏着寒冷的因素,人们常用“热在三伏”这句话来形容盛夏的气候特点。这种说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代,就把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做三伏了。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不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才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据《通书》《阴阳历书》和《万年历》查考可知:今年是阳历公元2005年,阴历乙酉(年。

“三伏”是:715日,阴历初十庚子日为初伏(又叫头伏;725日阴历二十庚戌日为中伏(二伏;814日,阴历七月初十日庚午日为末伏(三伏。一般年份,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但今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因此,“三伏”期共四十天。即从阴历初九初伏起,至末伏的最后一天。“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时候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此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癸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俗话说“热在三伏”,按照我国传统历法,今天开始进入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伏天”。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立春始日,第三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并建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比如今年。一般说来,“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当然,古人的前人这种推算方法并不十分科学,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大力推进,各地年均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明显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确实是炎炎夏日酷暑的时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

三伏是一年最热的时期,这是因为逐渐夜短肾叶,阳光接近直射。但夏至还不是最冷的时候,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火气,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不过,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大

约再过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气就最热了。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三个庚日后数到第四个庚日是初伏,第二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三伏为中伏,立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6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2fe8023f5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a.html

《2021年夏至庚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