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与理论依据

发布时间:2023-04-17 22:53: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与理论依据
作者:黄良伟 文杰 周发明 杨泽良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23
[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改变,主要矛盾由过去的农产品供给总量不足,转变为农产品供给的结构性短缺,农业供给侧改革大势所趋。从政策、历史、现实三个方面分析了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从萨伊定律、凯恩斯主义以及供给学派等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经济理论,结合我国农业面临缺乏有效农产品供应、库存过高、国内外价格倒挂、农产品价格上限、成本下限挤压以及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农业现状,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理论启示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改革;改革背景;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 1.1 政策背景支持农业改革
农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2014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着力增加有效供给2015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指出要加大供应面的结构改革力度。第十三个五年计划进一步明确以供给方结构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应,满足有效需求。2015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推进农业供应结构改革。
1.2 历史问题背景需要农业改革
2008年因经济危机实行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出台,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实现V型反转,然而,这样的刺激政策就像是吗啡,只能缓解暂时的疼痛,最根深蒂固的顽疾仍然在潜伏,经济结构性深层次问题日益凸现,粗放经济、供给单一与产能过剩问题成为了经济增长始终挥之不去的阴影,需求管理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不明显,且弊端开始展现。
在农业方面,中国农业逐步形成了主要农产品的最低采购价格和临时采购储存政策。农产品由过去的供给短缺变为部分农产品供给过剩且结构性缺乏并存。随着定价政策执行时间的延续,负面影响得到了迅速的突显,最突出的效果是扭曲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而误导农民生产,干扰市场定价扮演的角色,加剧低端农业供应。加上中产阶级国内规模的快速扩张,消费结构转型变化带来的高品质,及安全农产品需求的增加,结构性矛盾突出,需求管理不适应现阶段发展。所以,农业宏观调控重点应该适度向供给方变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3 现实背景迫求农业改革
1.3.1 粮食产量、库存、进口三量齐增。目前,中国的农业发展将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食品进口和库存达到很高的水平,且与国内粮食增产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生产、库存、进口量上升的现象。粮食价格低,且有下降的趋势。形势所迫,要求我们加快农业供给结构调整(见表1)。
1.3.2 农产品供需结构矛盾突出。对农产品的供应,中国大部分农产品处于中、低端水平,而且初级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受到生产环节施用化肥、农药、添加剂的威胁。对农产品的需求,中国农产品消费需求不断上升,安全、高质量、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度超过价格,这使得中国农产品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意识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业供应必须提高需求的适应性。
1.3.3 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与成本地板两板挤压。2008年到2013年的五年间,国内大米、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平均上涨了82%,导致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再加上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见表2),巨大的价差利润使得国外农产品充斥中国市场,部分国内农产品被挤出市场,农民逐渐失去生产热情。
1.3.4 农业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普查公报显示,农业源总氮、总磷排放占全国总量的57.2%67.4%,分别为270t28t。可以看出,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严重,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从供给方面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控制。
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依据 2.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指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也包括生产所需的农业、化肥)等从农产品供给要素切入,优化各个要素配置,促进农业生产高质量结构布局,增加有效供给。
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依据
2.2.1 萨伊定律强调供给。供给的重要性可追溯到19世纪初期法国经济学家提出的伊定律,即供给创造需求的著名论断。萨伊认为市场在商品贸易中处于主体地位,产品除自需外,其余部分总会用于交换形成其他需求,所以商品倾向于供给和需求平衡,一个蓬勃发展的经济将不会过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2.2 凯恩斯主义强调需求。1929年到1933年西方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得全球经济退化,一片萧条,萨伊定律失效,直到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该理论认为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供给理论不再适用,需要国家增加货币的流通量,降低存贷款利率,促使国民消费,公司投资,以消费和投资形成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走出经济低谷。
2.2.3 供给学派强调供给。20世纪70 年代初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现象,此时的凯恩斯需求决定理论应对经济问题显得很乏力,供给管理开始重回人们的视野,形成了后面的供给学派。供给学派则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经济的自由发展,政府应该强化资金、劳动力、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使用,催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2.2.4 经济危机强调需求。2008年经济危机,如同其他国家,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然而这样只能短期缓解危机,经济结构性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全球经济仍在探索中寻求突破。 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启示
可见,强调需求的凯恩斯主义与强调供给的萨伊定律虽然各自的作用对象、方式以及预期效果都不一样,但是二者仍然是经济运行的两个方面,在面对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问题,需要对症下药,灵活解决经济困境。
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缺乏有效农产品供应、库存过高、国内外价格倒挂、农产品价格上限、成本下限挤压以及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追根究底,这些问题大都源于供应方面,是农产品的供给出了问题。因此,要从供给方面探究农业问题的本质,解决我国农业供应的结构性问题。 [参考文献] [1] 江维国.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4):15-19. [2] 姜长云,杜志雄.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1-10. [3] 江小国,洪功翔.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路径与国际经验[J].现代经济探讨,201610):35-39. [4] 张玉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J].行政管理改革,20169):19-2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 叶德磊.萨伊定律新探[J].南开经济研究,19886):56-60. [6] 江维国,李立清.我国农业供给侧问题及改革[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315):84-91. [7] 彭建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3):6-7.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3688c10e7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9.html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与理论依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