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

发布时间:2015-02-25 21:37: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从老庄看道家的基本思想  

内容摘要:“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中国哲学史上,“道”这一范畴为道家首先提出。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这一变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以后,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虽有不同,但基本上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代名词。其中,以老子的《道德经》、列子的《冲虚经》、庄子的《南华经》可为道家思想的代表之作。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关键词:矛盾的转变、无为无不为、逍遥游  

 

一、宇宙本源、万物之道 

老子论“道”,首先是世界本原。在老子以前,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根源只推论到天,至于天还有没有根源,没有触及到。到了老子,才开始推求天的根源,并提出“道”。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①。”老子认为,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就存在着一个无形、无象、无声、无名的“道”。虽然它看不到、听不见、摸不着,但它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它是一种规律、一种原理,抑或是一个圆满自足的没有缺陷个体,是物质的本初,是构成宇宙万物不可分的基本粒子,并且“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它无形,无声,独立长存,永不衰竭,循循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之母,万物之始,是宇宙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 

  老子的“道”是当时思辨哲学的最高成果。他不仅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道”的最高抽象,而且对“道”的运动规律做出了最高概括。他认为万事万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规律。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时刻变化而非静止的;原因是天地万物都存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互相转化。老子是中华辨证思想的奠基人,他揭示出一系列的矛盾,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美丑,祸福,刚柔,强弱,损益,兴衰,大小,轻重,智愚,巧拙,生死,胜败,进退,攻守等。他认为,这些矛盾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独立存在,而是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②”老子不仅看到了这种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一切事物普遍恒常的现象,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内部都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因素,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老子还深刻地揭示了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例如他说:“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敞则新”、“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又如“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祸兮福之倚,福兮祸所伏”。他认为祸福、正邪、善恶都会由于其内部存在着两种对立因素

 

而可能向其相反方向转化,“负阴抱阳”的万物都是如此。因此他指出“反者,道之动”,把事物的相互转化,当作一条重要规律。  

 

二、为人处世、治世之道 

道家思想是一个以自然为核心的体系,不是偶然涉及。人们常说儒家重礼乐,道家贵自然,原因也在于此。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永恒的研究主题。人们对宇宙本原的探索,目的是对现实社会和人生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对事物纷繁变化,变幻莫测的充分发展找到一个固定的规律,或者是为社会和人生寻找一种依托,老子的思想就是按照这样的线索展开的。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提出“天人合一”思想之后,很自然地就将思路转到了人生和社会的层面上,把“道法自然”用于为人处世、治世之道,为人们提供了具有自然特色的“自然无为”的人生哲学。 

于为人处世方面而言,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就是说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水穿过山谷越过平原,水能够克制最坚硬的东西。由此悟出人生哲理,柔之克刚,弱之胜强,人们应当像水一般柔弱,记住“不言”之教,“无为”之益,才是最宝贵的③。老子说:万物纷繁茂盛,最终都会返回到它的根本上去,而它的根本是处于虚静状态。由此悟出人生哲理:人们只有返回本性,持守虚静,才合乎自然,才会清除各种烦扰纷争。老子还说:自然的法则是利物,而不害物,即“天之道,利而不害”。由此悟出人生哲理:“人之道,为而不争”,意思是做人的原则是帮助别人,而不与别人争夺。 

于出世治世方面而言,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容百川,是因为它居于最低的位置。由此悟出治世之理:圣人真正为百姓所信服,他必须对百姓谦恭和顺。老子发现,人活着的时候都是柔软的,死后则变得僵硬,万物草木生长着的时候是柔脆的,死了以后则变成干枯坚硬的了,由此悟出治世之理:坚强的会走向死亡,柔弱的却会长存,因而凭借武力必将失败,强大的树干总有一天会折断,可见强大是转瞬即逝的,柔弱却是永久不灭④。 

总之 ,老子的人生处世、治世哲学是“柔弱”、“虚静”、“不争”即“自然无为”。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要强着去做,不要锋芒毕露,不要给人带来烦扰,表面上守弱处静,无所作为,实际上遵循万物的本性而不违逆,顺应自然之道而知足知止,就已经是有所作为,也能无所不为,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成功,如老子说的“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自然无为”的人生哲理,“无为而治”的治世思想,将人的精神生命与宇宙的精神生命融合在一起,为人们的安身立命提供了一种无限与永恒的依托,它既是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延伸,也是其“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最高精神追求逍遥游 

“逍遥游”的自由观和人生哲理,是庄子发展老子“见素抱朴”的思想,认为人性是自然的、纯真的、朴实的,情欲和仁义都不是性,主张性不为外物所动。“任其性命之情”保全本性,并且追求人格独立和精神自戕超越的境界。 

庄子揭露、抨击了宗法等级、专制社会的畸形、病态、丑恶的现象,更憎恶社会现实所

造成的“物欲横流”、“人为物化”,他确乎对社会黑暗有着比同时代任何思想家更为深切和清醒的认识。为了摆脱社会现实对人性的异化和压抑,庄子在人生道路上采取了不与统治者合作,不与媚世者合流的做法。他那“宁游戏污渎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的态度,就是对“逍遥游”的追求,是庄子“任其性命之情”的人性理论在人生实践上的运用。 

庄子追求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超越,集中而明确在表现在著名的《逍遥游》中。他曾提出,在那个等级、宗法、专制的社会现实中,“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或“殉利”或“殉名”,其结果是“人为物役”,失去了独立自主的个体人格和精神自由。《逍遥游》的主旨在于说明,一个人只有破除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才能回复自然的“本性”,获得人格的独立和精神上的自由;而追求人与无限、永恒的自然合为一体,“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便是“逍遥游”的最高境界。 

庄子认为,只有“独与天地精神来往,而不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生死无终始者为友⑤”才是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如何才能从苦闷、浑浊的现实中求得解脱,达到绝对的“逍遥游”呢?庄子认为,人之所以不自由有两个原因,一是“有待”,即外在物质条件的束缚;二是“有已”,即自由肉体及精神的束缚。他在《逍遥游》中说:大鹏飞翔,要靠大风和长翅膀;走远路的人要带许多干粮。列子“御风而行”,“旬有五日而后返”,算是比较自由的,但犹有待于风,这些意愿都要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都是“有待”,不算真正自由,同样,受自己肉体以至精神限制的束缚,也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庄子提出要实现绝对的“逍遥”自由,就必须像真人那样做到“无待” “无已”,他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彼且恶乎待哉”,是说凭借天地之正道,驾御“六气”的变化,不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这就是“逍遥游”。庄子又提出要达到“无待”、“无已”,根本办法是“心斋”和“坐忘”。只有通过“心斋”、“坐忘”的修养,就能从精神上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忘记社会,忘记自身。庄子说:“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就是说一个人只有破除功名利禄、权势尊位,成为至人、神人、真人就能回复自然“本性”。“遨乎天地之一气”获得人格的独立和精神上的自由,与无限永恒的大自然合为一体,宛若大鹏神鸟,扶摇而上九万里,背云气,负苍天,遗世独立,飘然远行,翱翔太虚,使有限的人生获得无限的意义。 

庄子主张“任其性命之情”,追求自然“天放”的人生论。“逍遥游”的自由观和人生哲学不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标志着宗法、等级、专制制度下个人觉醒,且有重大的认识意义”,而且有助于人们开扩胸怀和视野,从而打破精神枷锁,从传统思想和世俗观念中解放出来。它不仅对后世产生过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现代人生的安立全有极高的价值。  

备注: 

 引自《道德经》第25章。 

 引子《道德经》第2章。 

 出自《道德经》第43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原文为“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断,强大

处下,柔弱处上。”出自《道德经》第76章。  出自《南华经·杂篇·天下》 

参考文献: 

[1]黎重《道德经全解》.中央翻译出版社.2011 

[2]王先谦.《庄子集解》.商务印书馆.1937 

浅谈道家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

要: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竞争和压力,造成现代人心理问题的高发。而几千年前的道家思想通过阐述了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折射出有关心理健康的重要思想,这对解决当代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仍然有着诸多的益处。

关键词:道家文化;老子;庄子;心理健康

据有关专家预测,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压力,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何正确对待挫折,以及保持心理的健康,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思想文化中包含了很多积极的成分,成为医治人们心理疾病的文化良药。道家哲学是生命哲学,他可以为人们安顿心灵、提升精神境界提供智慧,这种智慧对现代人的心理调适、身心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不以物役的生活态度——达观

避免心理障碍首先要处理好人与物的矛盾。综观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的现实,经济市场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和竞争激烈化,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但是社会管理和服务却未能及时跟上这一步伐,这样人们心理受挫的可能性增大了,容易产生心理焦虑。

道家文化虽产生于先秦时期,但其中所涉及到的问题,却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通用的。在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上,他们主张人与物应当是和谐一体的,人不主宰万物,也不被万物所主宰、所奴役。老子讲人应当过一种“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活,庄子说人应该“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

他们揭示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也暗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物物,是人驾驭物,这是人与物的自然和谐境界;物于物,则是人被物所役,正如马克思所说,人被异化了。人驾驭物的人生是自由而逍遥的,他“不贵难得之货”,看淡名利,心理上当然就没有得不到的痛苦。物于物的人生则会在过分追求声名财富的过程中迷失自己。对于物的过分迷恋,必然会造成人与自我的分离,结果就是自己沦为物的奴隶,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精神疲惫和心理疾病,轻则烦恼、焦虑,重则颓废抑郁。

当然,道家少私寡欲的核心指的是节制贪欲,而不是正常的需求,也就是分清楚需求和愿望。过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忽视精神上的自由,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安宁的。庄子提倡的是一种淡泊名利和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不以物喜,这样就会得到心灵的安顿,不会患得患失,更不会出现社会上各种各样因为个人的得与失而误入歧途的人。

二、绝圣去智的小国寡民——大智

消除心理障碍要求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老子理想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小国寡民的恬淡、淳朴、自足的生活状态。他批判社会的文明给人类带来了种种困扰,他认为人应该回归自然,返璞归真。

生活在这样的理想社会中是不现实的,但是对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这些小民都是按照自己的本性去生活,这就是所谓的“归真”。在他看来“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关键是自足其性。性短则当短,性长则当长,因此,性至真的标准是“任其性命之情而已”,即任性而为、任情而动。人的生活状态应该是随性,但现实中的我们却被名利与物欲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不能做真实的自己,这其实是导致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小国寡民的另一个特点是自然无为、柔弱不争,“不尚贤,使民不争……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为”。所谓“不争”,简单地说就是不争强好胜,少私寡欲。欲望少了,烦恼自然少了,心情舒畅,这样的环境中人才能真正身心健康。人们常说:“吃亏是福”也是同样的道理。从自足其性的相对主义出发,庄子强调万物皆平等,“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在这样的人际观的指导下,人只要依自然行事即以无为的态度处理世事,珍重自己、尊重他人、不自私自利、不爱慕虚荣、不崇尚奢华,就是一个君子。这样的思想如果被当代人所用,成为我们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重要法则,做到自知而不自贱,自爱而不自贵,自然能够很好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和谐的人际观。

三、顺其自然的生死情怀——超脱

避免精神障碍还需要处理好人与自身的关系,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能看透人的生死。作为人都会有死,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但是对死亡的恐惧、逃避的意识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目前人们盛行的末日情绪,一些人为此而心生焦虑。

我们的时代同老庄截然不同,但是对死亡痛苦的畏惧是相似的。对于任何生物体来说死亡都是极其痛苦、残忍和无情的。道家不否认死亡的痛苦,但是教人学会一种正确看待死亡的方法,即“生死具善”的达观态度。相传老聃死的时候,好友秦失前去吊唁“三号而出”,弟子觉得很奇怪,秦失解释为:亲人死了一般人都会嚎啕大哭, 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在得道的高人来说,这样做是遁天倍情。因为现实的生活是苦难的,死亡对于人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对于不可避免的死亡,却赋予它解脱实现痛苦的功劳,从而在人们的心中减轻对死亡痛苦的压力。

失去亲人也会使人感到极大的痛苦,也是人们畏惧死亡的重要原因。在地震中我们失去亲人失去朋友,清楚的体会到那种失去的痛苦,我们惧怕灾难再次降临,再次使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人体会到那种痛苦,因此人们面对所说的“灾难”心中充满的是焦虑感。如果能理解人是自然中的一物,从自然而来,最后又回归自然而去,能够理解生死一体,就会将死亡视为回归大道,慨然而行。

正如《庄子至乐》中记载:庄子认为人的一生就如同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一样自然,妻子的死是尘埃回归自然,因此不应该为其离世而痛哭不已。道家将个人微小的生死,放到宇宙、自然的大世界中来观察,就使人们获得了一种宽大的视野,可以超越对于个体生死的挽留,来考虑人生的意义。这样面对灾难和死亡就会很坦然的去面对而不是焦虑和恐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道家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当代人的修身养性以及培养健康的心理都用重要的意义。道家文化是一本深奥的书,我们需要去自习研读体会、消化吸收,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关系,这样个人的心理障碍必然会减少,身心和谐,社会也必将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老聃,庄周.老子庄子[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2]李振纲.智者的叮咛[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3]张践.道家思想与现代人的心理健康[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3).

[4]崔景明.论道家思想的伦理意蕴[j].云南社会科学,2004(6).

道家思想留给我们的 

道家学说以探索自然、社会、人生所当然和所以然为宗旨。其核心思想为“道”。以道贯大、地、人为核心,以自然秩序、社会秩序和心灵平衡的自然和合一体为目标,并以成道为终极关怀的学说。 

     道最初的含义是指道路,也就是说,道是有形的、多变的、可名的。道也可以理解为研究、认识或处理某一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道也是可名的,老子说的道不是“常道”或“可道之道”,而是那种揭示事物之问必然联系的本质东西,是一种无形的、不变的、不可名的恒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无不是空洞的东西,而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既是万物之所出,又是万物之所归。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相对于有的概念,相对于有形、多变、可名的存在。无,一定不是具体的东西,而是抽象的事物内部的本质,它寓于具体事物之中,并通过具体事物表现出来,它是事物矛盾运动的法则和规律。它不可能被感觉,却可以被理性所认识;不可能被改变,却可以被遵循和利用。其次,道是朴。朴有混浊之义,既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并无常形常态而又起决定性作用的客观存在。所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道德经》)。朴有真之义。“返朴归真”,在这里朴与真同义,是真实的东西又是具有真理性的道理。朴有本之义。朴是事物之本,“朴散,则为器”(《道德经》),朴从根本上构成现实的万事万物。再者,道法自然。宇宙万事万物的形成,其本源,其真理,不是有意识地、人为地产生的,不以人们的意志而存在,而是自然而然的演变过程。所以,“道恒无为,而无不为”,“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看起来什么都没做,实际上没有任何不做的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老子为什么要创立道家学说,道的目的何在?当然是为了理世平乱、治国治身。道是治的大本,是人用来管理的大法。只要相信并深刻领会“道恒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的管理智慧,掌握并运用“为无为,则无不治矣”(《道德经》)的管理法则,我们就踏上了成功之道。用道治国,则“治大国若烹小鲜”,复杂的事会如此简单,困难的事会如此容易,劳作成为艺术、枯燥成为滋味。用道来治身,则“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道德经》)。人类管理的理想目标——万物和谐、人寿年丰、国泰民安就会实现。      道之妙谛在于“虚者实之,实者虚之”。“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是事物变化的法则。懂得矛盾的发展变化,便可洞察并把握,“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道德经》)。还告诉大家要“宠辱若惊”,“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可受益无穷。道家还指出,“柔之胜刚”,“大者宜为下”。明白如此道理,正确处理矛盾,应当是“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达到得心应手、炉火纯青。 

     效法自然。老子说:“成功遂事,百姓谓我自然”,顺其自然而行可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道家看来,自然就是万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效法自然,就是认识、遵循客观规律,利用规律为我所用。所以效法自然不足无知盲从,不是随心所欲,也不是什么玄而又玄、可望不可及的东西。效法自然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迪就是看事物要寻求其本源和内在运动规律,既反对无所事事、放任自流,也反对贸然行事,搞“大呼隆”,否则就会带来遗憾和无谓的损失。 

     清静无为。“圣人治处尢为之事”,“无为无不为”,“不为而成”。首先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其次,无为是“无”在作为,“无”在道家那里是尤形尢象、潜在的本质规律,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有所作为;第三,无为要求人们不要妄为而要善于抓住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标本兼治,治本为主,从无为到无不为。 

     尊道贵德。在道家学说中的道与德是与道教等封建迷信中的概念大相径庭的,前者是唯物的,后者将物的东四异化为超自然的东西,是唯心的。效法自然,清静无为运用到对待“人”的问题上的时候,“以人为本”是逻辑的结论。也就是说以“天地”为本,必然要以“人”为本。这是人性沦也是有着根本的区别的。人们应当尊道贵德,才能学有所成,而尊道贵德的最高境界,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我们不仅应当很好地学习道家学说中的辩证思想,也要用辩证的方法去学习道家的管理思想。 

人类自有文化以来,就不断地进行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价值、地位的追求和探索。中国先秦文化思想在这方面当属道家和儒家最有代表性,影响也最大。儒家从人异于禽兽领悟到人与动物的联系和区别,人有自己的生存意义和价值;人不仅有生命还有精神,动物则没有,因此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所以,儒家是从人与自然物、生物的比较中,从道德法则的实践活动中来把握、认识人生价值的。道家则不是这样,而是从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人与物的统一中来定位人的价值。道家的人生价值观有其独特而深刻的理解,相时于儒家而言,是更高层次、更全面的人生价值观。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人与道、天、地统一起来并且等量齐观,清楚地表现了更高的人生价值,自觉认识到人生自我存在的意义。外在的一切,是客观的,但又不是纯客观的对象;它既为其自身而存在,又为人类作为对象而存在。自然是这样,社会也是这样。第二,道家更加注重个体的自我价值。老子总是把“独”、“我”放在低下、申.贱、不利的地位。他指出:“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曲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鄙。”(《道德经》)这正是揭示了违反自然规律的人为会破坏人生自然价值的道理。道家强调个体在尤为中体现其质朴的独、,人格,凸现主体自我的价值。第三,儒家也承认自我价值,也主张个体价值的实现,但同时义提出众多的清规戒律约束人们的行为,如“克己复礼”、“三纲五常”等等,发展成桎梏人生、人的精神的枷锁。儒家还把道德具体化、世俗化,人生价值和人们精神的需要屈从于道德,道德反而异化为驾驭控制人生的力量。道家冲破,这种局限,还道德以本米面日,把人的精神自由和解放作为人的需要和价值,       道家学说的思想精髓,从宏观的方面说,就是“道”之学;从微观力一面说,就是“为我”之学。、道学本来就是人发明创立的,所以就不能不为人讲一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告诫人们——“为我”。道家既然更高更全面地珍惜生命、提高人生的价值,它就必须回答怎样对待“人生”和“人死”的问题。在“人生”的时候,老子主张人应当守处下,不与人争,宽以待物,主张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这种处世的方法目的就是确保自己不走向争强不道的方向去,不使自己招祸引灾。 

老子更注重解答“人死”的问题。道家认识到人在现实生活中要承受那么多的痛苦和折磨,所以要无为慎行,这当然不是消极的,而是告诉人们更加主动地注重人生。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有了对死的畏惧,反衬出对生的可贵,从而更加努力地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老子不仅告诉人们“养生之道”,而且对死也是很达观的。老子说:“使民重死。”老子又说:“谷神不死,„„死而不亡者寿。”就是说道、谷神和得道的人一样都是不死的,只不过是得道之人以生命的延续和超越来表达不死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家学说是对于人的生命的关怀,是彻底的人本思想学说。 

道家学派有三个讲求。第一,讲求“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即自然”,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观点。治社会,只有推行无为而治,才能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为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理想社会。第二,讲求“公平原则”,第三,讲求“民本思想”,提出“古之善为道者,难以明民,将以愚民”,可以看出道家学派中提出万事的管理以人为本,治国的对象是治民,民治理好了,国家也就治理好了,与现在国家提倡的“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思想是一致的      道家思想是中国的精神所在。老子提出圣人的品格为慈俭,品德要象山谷一样开阔,要象水一样利于万物,却从不挑剔自已所去的地方,正所谓“上德若谷”,“上善若水”。老子卷第一章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就是《老子》哲学思想的轴心,老子认为“道”衍生宇宙万物,是一个形而上的实体,这种思想深邃而富魅力。老子卷第十章中“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大自然养良万物,但不占为已有,帮助它们却不依赖它们,成就它们却不支配它们,这就是高尚的品德。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3e694c265ce050877321311.html

《道家思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