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

发布时间:2015-11-09 13:43: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精卫填海》微思

悲剧精神大概是世界各地的民族所共有的一种精神,从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到“家亡人散”的荣宁二府,从化为回声的阿诗玛到亲自眼看儿子首级的松王丸,几乎每个民族都有悲壮凄美的故事。这些故事正是因为其或失败,或残缺,或“爱别离”,或“求不得”的结局而产生出一种崇高精神,这种崇高的精神让人们在失败汲取力量,为自己的目标和向往不懈努力,继续求索。而最具悲剧意味故事,往往滥觞于各个民族初民的神话。

与希腊和印度等民族相比,中华民族的神话仅仅保存于《庄子》、《山海经》、《淮南子》、《吕氏春秋》等一些典籍中,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但是,作为一种原始文化形态,神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土壤和文化渊源,那些硕果仅存的神话和传说,特别是具有悲剧意味的故事,对于今天的社会而言,仍人具有不可忽视的鼓舞精神和净化心灵的作用。《精卫填海》既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篇悲剧神话。

《山海经·北山经》的一段短短的记载,引出了一个经久不息的话题,从它一出现,便有许多人对它进行转载和考证。在这个过程中,它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丰富和变形。郭璞注《山海经》写《山海经图赞》有“精卫”条:“炎帝之女,化为精卫。沉形东海,灵爽西迈。乃衔木石,以填攸害。”博物志》卷三记载:有鸟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故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述异记》卷上说:昔炎帝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其名自呼。每衔西山木石填东海。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东海精卫誓水处,曾溺于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鸟誓,一名冤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陶渊明也有诗作《读山海经十三首》赞叹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可见,这个传说的的影响之深。近代以来,也有不少学者对这则神话进行了不同的解析。袁珂认为精卫填海“表现了遭受自然灾害的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渴望”。倪浓水从叙事学角度将其解读为“南北方文化斗争”的一个寓言和象征段玉明则认为“精卫填海”或是一个关于太阳的神话,叙述了一段太阳沉没的故事。甚至,有人还从里面看出了远古时期男女两性的斗争和走婚制度,更有人考证出女娃应该是蚩尤的女儿,甚至“女娃”不是人名。笔者以为,对于一则神话而言,不同的历史时期肯定会赋予其不同的精神内涵,通过不同的解析产生以一定的社会功用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到底应该怎样去认识和解析,还是应该从最原始的文本入手。

《山海经·北山经》记载: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解读神话的,笔者以为,应该从“谁”,“做了什么”,“结果如何”,这三个基本的问题入手,然后可以借助文本中其他的记载,比如“在哪里”,“用什么”进一步加深理解。但是,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对其精神内涵的认知。神话的本身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千百年来人们愿意口口相传又出于一种怎样的寄托。甚至,神话的发源地,它表达方式,是哪个部落创造的,都还是次要的。而不是去探究,女娃是不是叫“女娃”,女娃是谁的孩子这类问题,只有这样,才不会因偏离主题而南辕北辙。

毫无疑问,《精卫填海》讲述的是女娃“游于”,溺水而亡,化身精卫,衔石复仇的故事。文本已经交代得清清楚楚,主人公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主人公的名字和父亲已经说得清楚明白了。主人公做了什么呢,“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结局是大家可想而知的。从这段交代中,我想故事和它所要表达的精神已经一目了然了,主人公敢以弱小之躯对抗浩瀚无际的大海,这不正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顽强反抗的精神的鲜明体现吗。有人根据“洱海”并不是海推断故事中的“东海”也不是“海”,只是一片部落附近的湖泊或者沼泽等水域。大概作者是要确定女娃部落的具体位置,但不管是什么水域,总之对精卫而言都是“不可为”的。另外,《山海经》不是《春秋》,也不是《红楼梦》,没有“一字喻褒贬”的传统,也更没有“伏脉千里”的必要,而初民们的思维也不发达,在讲述故事的时候,不可能有主动的“象征”“隐喻”手法的运用,他们说的任何事情都是实实在在的认识和确定无疑的相信。正如列维.布留尔所说,初民的思维“没有上升到抽象化和逻辑公式的程度,而是固守着一些观察或情势的图景。”所以,文字所表达的最直接的意思就是初民的认识。另外,神灵对初民而言是很神圣的,因而寄寓着灵圣的事物的名称改变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女娃几乎不可能是“女娲”,也不可能是“禺豸虎”。所以,从这则文字上,我们足以获得故事和其内涵确切的信息,即平直的叙述中所包含的对神女——女娃的赞颂。

再者,根据中国常常把美好的事物进行搭配的传统,如《庄子·秋水》中所说“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同样,“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而“柘木”有名黄金木,是一种名贵的木材。(也有同甘蔗的“蔗”,但从《楚辞·招魂》:“胹鳖炮羔,有柘浆些。”和《汉书·礼乐志》:“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酲。”来看,同样寓意美好)既然精卫和柘木同处一山,便不会有贬意存在。从精卫的外形来看,“文首、白喙、赤足”,这也是一个美好的形象。因而,精卫的形象充满了初民单纯绝美的寄托和怀念。

有人怀疑发鸠之山是《北山经》山系中的山,而精卫衔的是“西山之木”,舍近求远,不合情理。殊不知,就算是“三分史实七分虚构”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千里走单骑”的路线也未必符合情理,更何况这只是初民口口相传,寄托对哀思的神话呢。

《精卫填海》是炎帝部族系列的神话,炎帝部族出了许多悲剧英雄,比如,怒触不周山的共工,断头不死的刑天等,这些悲剧英雄和悲剧故事很有可能是炎帝和皇帝争战的失败引起的初民们的同情的衍生。这些悲壮的故事在以后的历史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正如恩斯特.卡西尔在他的《神话思维》中所说:“一个民族的神话不是由他的历史决定的,相反,他的历史是由他的神话决定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中,一直流淌着一股宁死不屈的滚滚热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58c446f05087632311212d9.html

《精卫填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