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优秀作文范文:诗与远方

发布时间:2020-04-22 17:45: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诗与远方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打动了许多人,也成为网络上的流行语。

  这句经典的话,源于作家高晓松在一篇文章中写的一段话:“我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

  诗与远方已经成为美好憧憬的代名词,不少人将其作为人生的追求和改变当下生活的动力。

  远方就是和当下不一样的地方,可以是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但当我们因为各种限制不能够远行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坐在原地读诗。

  “苟且”在这里指的是只顾眼前的物质生活,得过且过的意思。

  如果说这种苟且是“务实”,那么“诗和远方”就是浪漫,人要吃饭、要活着才能浪漫,所以务实是浪漫的必要基础,浪漫则是务实的升华提纯。一味苟且,浑浑噩噩,那就是个没出息的庸人;而无物质基础的浪漫,则如同画饼充饥,水中捞月。

  实事求是地说,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更关注的还是眼前的苟且,这也是很现实、很无奈的选择。因为,人没有收入就无法生存,没有房子就无法安居,所以,适当的“苟且”还是理所应当的。“诗与远方”尚在其次,人先要填饱肚子,无生存之忧,可以体面地活着,然后才可能“诗意地栖居”。

  当然,也有一种人能把“诗和远方”放在“苟且”之前,饿着肚子去写诗为文,衣衫褴褛地奔向远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那种人少之又少,自然也很珍贵,而且大多行程艰辛,结局悲壮。杜工部住着漏雨的茅草屋,“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还诗兴大发,心忧天下;曹雪芹衣食无着,“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仍著述不止,砥砺前行,给世人留下伟大的《红楼梦》;诗人食指的名作《相信未来》,就是写在他生活极度困顿窘迫之时。

  鲁迅先生说:“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令人忧虑的是,许多人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先富起来了,却仍在苟且生活,除了吃喝玩乐,纸醉金迷,满足于口腹之欲、感官刺激之外,没任何精神上的追求,这不仅是目光短浅,且是没有前途的。而如果一个民族处于这种状态——只知苟且,忘记诗与远方,则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二战后的柏林,一片废墟,缺衣少食,但仍有人在昏暗的地下室养着鲜花,在一片狼藉的广场上朗诵诗歌,一个联合国官员当时就断言说:这个民族的崛起只是时间问题。因为文化在,对美的追求在,会激励人们走出困境,创造新的生活。

  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人除了有“苟且”的生活,还有“诗和远方”。人如果放弃精神追求,没有文化传承,只知吃喝享受,只顾眼前,忘记长远,早晚有一天会退回动物界,变成卡夫卡《变形记》里的虫子,变成莫言《生死疲劳》里的驴子。

  “诗和远方”,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情趣。现在的中国人需要恶补的正是情趣,科学、文明、睿智、阳光的情趣,是把物质基础变成诗意的催化剂。情趣需要培养,多读好书,多结交有品位的朋友,多参加高雅的文化活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追求高尚了,谈吐不俗了,举止儒雅了,“诗和远方”也就自然而然地光临了。

  让传统文化常驻我心间

  、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有多少人还记得中华民族泱泱5000年所流传下来的瑰宝呢?若不是语文课本,是否连那些没得令人窒息的诗句都要慢慢被遗忘,更何况戏曲、风俗?

  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听到了一出戏《锁麟囊》,我像是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发现了新的珍宝而爱上戏曲,一发不可收拾。

  十月份去太婆家时,她依然像平时一样坐着摇椅在小院的树荫下,听着收音机里传出的咿咿呀呀,断断续续的戏词,我轻轻走上前去,拿走了一片落在她手背上的树叶。

  太婆醒了,她一见到我就就把我搂过去,紧抓着我的手,和蔼的笑着说:“心肝又长高了不少啊,快要比你妈妈都高了哟。”太婆普通话不好,我听得连连点头,和她一老一少,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我说着学校的琐事,忽然听到太婆的收音机又开始唱了,唱的是《锁麟囊》。

  太婆刚准备让我关掉,我说:“太婆这个我会唱,我刚学会的。”太婆惊讶极了,显然也并不相信我。关掉收音机,在她面前站得端端正正,起了腔调,我唱完一句就问太婆,又急切又期待,“我唱的对不对?”太婆的苍老的眼神里突然充满了惊喜,脸上也漾满了笑纹。岁月催人老,我却在她那银白的发丝与点点斑纹中找到了太多的活力。太婆笑得露出了几颗不完整的牙齿,连声对我说,“对,对。”颤抖的声音里是藏不住的欣喜。

  夕阳渐渐西沉,余晖温暖的光洒在我们身上,太婆慢慢的轻柔的跟我讲述着这一出戏的故事,“最后啊,这个富家小姐,拿着她以前送给穷丫头的锁麟囊与家人团聚呢,这才是不想团圆在今朝啊。”我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间竟已亮起了点点街灯。

  现在,多少年轻人,只知一味追赶的潮流,认为戏曲诗词只该是年迈之人所享受的,在这个充斥着金钱欲望与权力的时代,人的精神世界也正一点一点变得贫瘠,在世界文化的铁蹄滚滚而来之际,几许人能将传统文化放于心间。鲁迅先生都说“惟有民族魂最为珍贵”,若遗失这些传统文化,中国岂不是一个空壳?

  我坐在小院,耳边萦绕着的是西皮流水,各样唱腔。桌前放一盏清茶,执笔蘸墨,写下几联诗句,乐在其中,好不惬意。

  一杯浊酒送清欢

  林清玄先生走了。临行前,用微博向这个世界做了最后的告别:“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他的这篇告别语,让我想起一句歌词:“花儿的翅膀,到死亡才懂得飞翔。”这样的场景,无疑是凄美而令人伤感的。一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的林先生,将他最后的感悟,也告知了我们。

  这样的告别,无疑是属于林清玄式的——清淡,悲悯,求索,领悟,并且不忘记分享。

  他一生都在寻找安顿灵魂的方法,并且将所获的觉悟分享给喜爱他的读者们,让他们在滚滚红尘中,身体力行地去体会到清凉与美好——这种美好,存在于一山一水中,一草一木中,阳光的味道和饮者的醉与醒中……

  他把自己对世间有何种期待,孜孜不倦地写下来,送到人们的眼中和心中,将人们暂时被遮蔽的智慧,重新释放出来。

  在林清玄先生的文字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如果内心的蝴蝶从未苏醒,枯叶蝶的一生,也只不过是一片无言的枯叶”。

  在当下的世界,越来越丰富的物质并没有缓解我们的欲望;越来越先进的传播方式,更没有缓解我们对未知的恐慌和焦虑。我们身处的世界变得更复杂更浮躁,而个体的生命,在越来越庞大杂乱的世界面前变得更渺小更不知所以。

  如今,他离开了,但是仍没有忘记给他的读者留下一片永远的清凉剂——别忘了飞。对于世人,他永怀一种悲悯。这或许正是作家与文字匠人的区别。

  而正是基于这种悲悯,他的那些娓娓道来的文字才颇受世人欢迎。许多人,是将它作为安慰心灵的药在读。

  这是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不擅长告别。让我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温一壶月光,以李清照的淡,以柳永的甜,以东坡的烈,以放翁的壮怀激烈,以陶渊明和李白的浓淡皆宜,敬清玄先生,也敬我们身上依旧还会为一位作家的文字和身世感动的情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596ac810e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9.html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诗与远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