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方思想中的人性论观点

发布时间:2018-07-01 11:26: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谈西方思想中的人性论观点

我们经常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人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我们应当做什么?我们希望得到什么?而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人性。有些人认为人是恶的,他就会主张用强制惩治手段治理社会,而认为人性善的人则会主张人们修身养性,以善治国。我们也经常问别人:“幸福是什么?”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说情欲的满足就是幸福,有的会说理性目的达到后的精神快乐是人生的最大幸福。其实,前者就是自然人性论者,而后者则是诉诸人的精神本质的理想人性论者。

关于人性,古往今来有很多有名的学者讨论过。卢梭说过:“我觉得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我敢说,德尔菲城神庙里惟一碑铭上的那句箴言的意义,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其实,对人性的探究未必只是思想家们应当考虑的事。因为,有人就有人性,就有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的需要。我们只有了解自己存在的真相,理解人性,才可能更好地生存于社会并改造人类社会。由于有了这样的需要,就产生了许多关于人的、人性的理论和观念。

所谓人性论,无非是不同时代不同的人们对自己的本质及特性认识和理解的理论形式。在种种我们看到的人性解释中,我们将感受到闪烁于其中的“认识你自己”的人类智慧,将会感知到伟大人类认识自我的发展脉络和时间尺度,感受到人性理论如何从蒙昧时期带有猜测性的宗教知识,向现实性和科学性系统理论进化。

自然人性论。

古希腊最初的思想家把人看成是具有感性的自然物。他们对万物的始基和生命的源泉作了探究,觉得人和世界上万物一样,都是由某种自然物质产生和构成的,而不是由神灵创造的。

米利都学派是自然人性论最早的派别。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产生于火,又复归于火”。这些思想家把人的本源归结为某种自然物质,当然也就把人性看成是自然性了。古代自然哲学家最大的贡献,恐怕就在于把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从原始的神话观念中独立出来,这是人类获得觉醒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当然还没有真正把人同自然区分开来。还没认识到认识高于一切其他自然物的独立主体,所以把人的感觉、欲望和思想等等,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物质性和自然原因,人性被理解为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人们只要“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就一定会支配生活,幸福快乐。

上述只是早期的自然人性论的观点。在欧洲进入封建社会后,自然人性论被宗教神学的人性论淹没否定了。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自然人性论才又复兴。这个时期的思想家和艺术家,都把关注的重点由神转到人,转到人的自然天性上,转到人间的世俗的精神。如薄伽丘明确肯定人的七情六欲,是人的自然本性,不可压抑,也不可能回避,认为人类天生是平等的。

近代欧洲启蒙学者的人性思想,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批判中世纪宗教神学以神性否定人性,代之以人性否定神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代欧洲的自然人性论者几乎一致的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本性就是最求幸福和快乐,逃避痛苦和灾难,所以,自我保存、自利自私是天性使然。当然,各思想家也有自己的小的异见。比如,托马斯·霍布斯激烈的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恶的。他的名言就是:“人对人就像狼一样。”霍尔巴赫进一步指出,人的本性是爱自己,但是,人与人要和谐一致的生活,就必须做到一点:自己获得了自然权利而又不致丝毫损及别人。爱别人是使自己得到幸福的手段,因为人们的幸福是彼此相联系的。卢梭认定人的本性是自然天生的,这个天生本性的首要法则就是自爱。自利自爱是天所赋予的权利,这个天赋人权是不可侵犯的、出于人性的、不可放弃的。然而他认为,人不仅有自爱之心,而且还有怜悯之心。

欧洲近代的启蒙思想家,以人性论为武器,反对神学唯心主义和封建专制主义,以人性反对神性,以自爱自利的自然天性反对禁欲主义,这些都是进步的。但他们所理解的人只是一种自然动物。但人的自然性只是多维人性中的一个方面。他们不了解社会生活、社会实践对人性所起的根本作用。

自然人性论者中,有一部分认为人性本恶,所以需要用外在的社会规范去强制约束。但也有一部分思想家,却从自然人性论中引出了快乐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人生观。他们主张按自然本性来生活,顺应自然。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的感官需求应当得到满足,认为这是快乐和幸福的一个要求。其他如赫拉克利特、伊壁鸠鲁、卢克莱修等自然人性论者,也都把趋乐避苦作为人的本性,认为幸福就是追求感官的快乐,避免痛苦。当然他们也看到了人的幸福还必须包括精神快乐。德国的感觉主义人性论者费尔巴哈坚持认为,追求感性生活幸福是人和有生命的东西的共同天性。但过分强调人的肉体需要,一切从此出发,一切以此终结,得出享乐主义结论,这是自然主义感觉幸福论的败笔。它在人们生活追求中产生了一种低级的引导,在理论上也是对人性、人生、人的幸福的一种曲解。但是,它肯定了人在自然属性方面的需要,这些都是合理的。感觉主义的另一个理论弊端是没有回答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矛盾问题。因此,感觉幸福论和利己主义原则遭到了崇尚理性和德性的思想家的抨击和强调人的社会属性的思想家的批评。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和自然人性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自然属性”主要是指人的自然欲望和生理机能,从哲学角度讲就是人鱼自身动物性的关系。但人之为人,他的自然属性就不再有独立自存的意义。对于动物来说,人能够自觉地认识自然规律,能动地改造自然世界。总之,人一方面是自然的,是受时空和具体自然条件以及自己的存在形式限制的存在物,同时又是社会文化世界的主体,是一种可以掌握世界,创造不同于自然的社会文化的能动存在物。

理性人性论。

强调人有理性,人要过理性节制的生活,在早期希腊人那儿就已经开始提出了,如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等等,都主张人应在理性调控下生活,然而讨论人的本性的理性人性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念”思想中。

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永恒不变的“理念”,现象世界不过是“理念”本体的影子。世界万物的真理以及人这个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都是理念所给予的。他认为,人的灵魂是一个非物质的实体,可以独立于人的肉体而存在。灵魂不会毁灭,它在人生前和死后都会永恒地存在着。灵魂中存在着理性、欲望和意志三种成分。他认为,对于人来说,三种因素只有理性应该居于主导地位。理性应当既统帅意志又控制个体欲望。

柏拉图的这种理性崇尚,在他老师苏格拉底的思想中就已有显示。苏格拉底说“知识即美德”。他强调人的德性行为如果不在知识理性指导下,则会变成有害而无益了。当然,无论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还只是在节制欲望的意义上谈论理性。他们对人性本质等问题还未形成明确意识。在古希腊,第一次明确把人和动物加以区分的,是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他提出“理性人性论”。

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人的本性就在于理性,人能用理性支配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欲望,是行为合乎道德,这就是幸福和快乐。他对理性的性质和功能做了分析后得出结论:“对于人,符合于理性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和最愉快的,因为理性比任何其他的东西更加是人。”在强调人与动物的区别时,亚里士多德说:“人的功能决不仅是生命。因为甚至植物也有生命,不能算做人的特殊功能。其次,有所谓感觉生命,特殊功能,因为甚至马、牛及一切动物也都具有,。人的特殊功能是根据理性原则而具有理性的生活。”他还特别提出,“人类在本性上,也是一个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对人性的理解,可以说已经站在了很高点上,他看到了人所独有的理性,也看到了其社会政治性。

中世纪的学说不仅淹没了自然人性论,对强调弘扬人的理性的希腊思想也是一种灾难。基督教所强调的是人的感性人格——上帝的情感。要达到人生的真正的目的——上帝之爱,并且按照上帝的意志生活,可以完全忽视理智的能力,忽视一切知识。

文艺复兴时期,实际上打出了两面旗帜,一面是“自然人性”理论,另一面就是“理性人性”理论。但丁作为人文主义的先驱者,否定了神对人性的规定。他把人性归结为理性,歌颂人的伟大,提倡人的尊严,认为人比神更高贵。

到了近代,理性人性论首先在笛卡尔的唯理论中得到了发展。笛卡尔不否认自然物体作为产生万物的本原,但他认为还有另外一个本原——心灵。物质实体的根本属性是广延;心灵实体的根本属性是思想。他认为世界万物有两个本原,被称为“二元论”。他的人性学说就建立在这“二元论”的基础之上。他认为,人是由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组成的。人的物质实体和动物一样,不同的是人有精神实体,有思想。他论证说人只要停止思想了,这个人也就不存在了。

斯宾诺莎是另一个唯理主义代表,他把人的自然本性和理性统一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人的自然本性所决定的自利自保,是和理性的要求相一致的。18世纪的狄德罗特别重视人的理性,认为理性才是人的本性。

18世纪西欧理性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德国大哲学家康德。理性是康德学说赖以建立的基础。他同一切理性主义者一样,把人看作理性的动物或理性存在物。只有理性才能决定人之为人和人的道德价值。康德坚决反对自然人性论。在他看来,人固然是有自然感性欲望的动物,但人和动物的区别却不在自然感性欲望,而在于理性。他断言人类的自然本性是坏的,只有理性才是好的。

上述思想家把理性界定为人性本质,显然比“自然人性论”高明。人的理性确实应当被看作人性因素中的一部分。但它不是人性的全部归依。理性人性论只承认理性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对人的其他存在因素视而不见。笛卡尔的理论中,人成了一个不占空间、无任何依托承载的抽象的存在。抽象的看待任何事物只能是失败的,因为在方法论上就已经错了。此外,唯理论者多从理性角度看待一切,从理性中引出社会秩序,从理性中引出国家契约制度。理性这种“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惟一尺度”。理性论的另一重要失误在于,把人的精神、人的理性夸大为独存的实体,并和自然物质实体对立起来,割裂开来。这种错误在康德思想体系中表现得尤为严重。康德的理性主义由于否定个人利益的“自私原则”,批评自然主义的感性物求,连同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也否定掉了。正因为这样,他使道德和利益陷入二律背反,是感性与理性陷入二律背反,从而把道德的“应当”变成了空洞的道德设想,把人的理性变成了先验抽象的东西,一种空洞的力量。

而另有一些思想家,由于过分强调理性的意义,几乎发展到旁门左道上去。以禁欲主义著称的犬儒学派,就是在发展苏格拉底注重理性的思想时走向极端的。犬儒学派在强调精神的善时,竟干脆把感性的肉体欲望看成罪恶,人要过道德理性的生活,就必须排除感性的物质欲望。

其实,理性对欲望是一种调控引导,或一种合理的启动。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的作用就是旨在使理性对欲望的合理规范和引导。现代英国哲学家罗素就认为:道德的实际需要,就是从欲望和理性的冲突中产生的。最后要注意的就是,如果我们仅仅依从某种理性,却不去达到与客观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统一,那么也还是不可能走向接近真正的人生幸福。

在人性理论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流派,即德性人性论,我们常听到的“性善论”,就是德性主义人性论的代表理论。西方最早提出人性本善思想的,应该说是苏格拉底。他针对当时智者派的感觉相对论,提出了人的道德来源于一个永恒的普遍的善性。他进一步提出了“美德即知识”、“无人有意作恶”的思想。人的灵魂本是善的,但如果你对灵魂看顾得不好,则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所以苏格拉底要人们悉心关心自己的灵魂,关心美德知识,而不要把心用在追求物欲和虚荣的东西上。苏格拉底强调凡是能够超然于一切欲望之外的人,才是有道德的人。于是,人们想要道德,就必须排除感性欲望。后来,这种思想被他的弟子安梯昔尼推到了禁欲主义学派的地步。这个学派后来主张避世绝欲,甚至甘愿过动物一样的生活,故被人们称为“犬儒学派”。

除苏格拉底外,还有其他西方思想家在论述人性问题时,涉及到了人性善的问题。如柏拉图的善理念论,就认为在世界万事万物之后,有一个绝对的善理念存在,每一种事物和技术之所以是好的,每个人之所以有不同的美德,皆因为有了善的理念。但西方的德性主义传统很多不是直接认为人性是善的。他们多是间接表达的:人应当过有德性的生活。人是有理性的,只有理性能够认识德性,并通过对情欲的把握,达到德性生活的目的。可以看出,在西方思想史中,要想把德性人性论和理性人性论分的一清二楚是不容易的。德性主义者统统强调理性的作用,而理性主义者又特别强调过一种德性的生活才是人的真正的幸福。

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古代思想家这里,差不多都谈到了人性本善的问题,这一问题可表达为先天德性论。亦即人的德性是天赋的。英国思想家培根认为,善性是人性中固有的倾向,是人性的本质,他说:“利人的品德我认为就是善。在本性中具有这种天然倾向的人,就是‘仁者’。”先天德性论在柏拉图的“回忆说”和“灵魂说”等理论的基础上,被表达得更为直截了当。他认为,灵魂是永恒的,在它堕入肉体之前本来是处在理念世界之中的,但当它离开理念世界进入肉体以后,由于受到肉体的玷污,原先所具有的理念知识也都埋没忘却了。他把人的德性看成是天赋的,并且是与人的三种灵魂等级划分相适应的。

德性人性论从道德意识的角度来考察人性,人有德性意识,正是这一点决定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据。善恶本事后天价值概念,从根本上说,人出生到这个世界上,一开始是无所谓善还是恶的,善恶观念是后天形成的。德性意识说到底是对社会伦理关系的一种反映,从道德角度考察人性,实际上就是从人的社会性角度来考察人性。但德性人性论把人的这种社会道德意识,看成是先天存在的东西,从而陷入一种不科学的先验主义。

神性人性论。

神性人性论是宗教文化的特有观点。神学思想家认为世界一切都是万能的神制造的,神不仅制造了人和万物,而且神性的存在决定人性的存在,于是神性代替了人性。中世纪有一位著名的教父就是奥古斯丁。他的《忏悔录》最后被认为是基督教哲学的经典作品。他认为人是神的产物,人性由神性决定。奥古斯丁认为神所制造的人和万物是无不善的,即人和万物的本性都是善的。那么世间的恶又从何而来?他告诉人们,“恶”是人背叛上帝的旨意,而由人的自由意志败坏而来的。

奥古斯丁告诉人们,只有追求至善的上帝,并完全按上帝意志行事,才能保持善的本质。人如果抛弃了比自己优越的事物而转向企求比较低劣的事物,人性就恶化了。谁屈服肉欲,谁就离开了上帝;谁能摆脱肉欲束缚,谁就能获得幸福。他要人们相信,人生不过是过往的旅客,最终要到上帝那儿去的,追求物欲的短暂的满足必将带来永久的痛苦。在奥古斯丁的神学人性论中,重点不在于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应当做什么,而在于研究人的灵魂状态,在于心灵深处的忏悔和意志的选择。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的关系和人们的舆论是不重要的。而且,一个行为如果是外在客观强加于你的,不是出于自己意志主动祈求的,它就不影响你的德性。

被称作“奥古斯丁第二”的安瑟伦,也坚持认为人性是由神性决定的。他认为在神所造的万物中,人是最高者。但由于人类始祖误使意志能力转向了欲望,犯了罪,就背离了神性。人对上帝就犯了罪,负了债。如果赎了罪,离失的人性皈依到神性上来,就还了上帝赋予人的原本。

中世纪另一位宗教神学大师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官方哲学的代表。他运用了古希腊哲学家关于“质料和形式”的思想,认为人是质料和形式的结合物。可是上帝是一种没有质料的纯粹形式。人的灵魂就是上帝给予肉体质料的一种纯粹形式,所以人具有人性,有具有神性。人本性成了人性和神性的统一体。这种双重本性,使人今生过着现实世俗生活,获得今生短暂的幸福,死后若灵魂升入天国,则可在那儿获得永久的幸福。阿奎那看到了人和其他动物的不同,同意前人关于“人是政治动物”的说法。能给人性留出一块世俗性地位,在这充斥神性的中世纪是非常难得的。

宗教人性论以神性规定人性,甚至可以说是以神性否定了人性。一般把宗教的产生归为人类对自然力量的畏惧和崇拜,与此同时,世间有那么多苦难,人又有那么多愿望,人们需要有一个无所不能的神秘力量帮助自己,解救自己。宗教其实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安慰剂,上帝是人们头脑中对超自然力量的一种幻想。哲学家还进一步得出,神的出现实质上是人本质异化的结果。所谓“异化”,按照哲学的一般理解,就是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这个对立面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支配主体本身。这样看宗教的上帝就是人本质自我异化的结果。费尔巴哈认为,在宗教信仰存在的情况下,人性的自然状态受到了压抑摧残和破坏。在宗教使人的本性异化以后,人与人之间的这种联系被破坏了,“我”与“你”,“我”与“他”之间的爱及关系,一律被变化成人与神的关系。爱的价值、爱的真谛不在于人与人之间,而在于人与上帝之间。

为了表达宗教否定现实人生的观念,中世纪宗教神学甚至创立了人类有罪的“原罪说”。“原罪说”源于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中世纪的神学家不是止步于神话,而是转向现实理论思考。他们给“原罪”说以理论的形态,并把它同人的自由意志问题结合了起来。这就使这个宗教神话具有了理论的意义。由于神学神学家们的权威,自此以后,“原罪”说以及受礼、赎罪、升入天堂的理论,在基督教的宣传中就更为有力了。

我们从基督教所代表的宗教人生观中,可看出神性人性论的人生见解,无非教人节禁情欲,赎罪悔改,洗净罪恶,信仰神,追随神。原罪说、赎罪说典型地表达了神性人性论的人生观,要人们抛弃现世、追求天国幸福。人的一生就是禁欲意识,赎罪一生。有人由此认为西方基督教文化是一种“罪感文化”,这是有道理的。

社会人性论。

社会人性论主要指那些在人性问题上,强调后天社会环境作用,强调人性的现实性的论点。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把人与动物加以区别,肯定了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属性是社会伦理。所以,从现实社会生活观察,应当把人的本质归结于国家社会。他还特别强调:“人类在本性上,也是一个政治动物。”从这一点看,亚里士多德其实已接触到了人的社会本质,只不过没有继续发展。

法国启蒙学者孟德斯鸠是以他的法的精神而著名的。他认为,人的法不同于禽兽的法。人的法是从人的本性中派生出来的,根源于人类生命本质,换个表达方式,法就是人性包含的内容。孟德斯鸠认为,人类不同于万物和禽兽的特性就在于过社会生活,按照人性自然法则生活。人类只有按着自然法,即按人类生命本质特有的社会关系去生活,才能有真正的秩序、平等与和谐。孟德斯鸠用“法的精神”来概括人性的后天社会关系,从内容实质上看,他的人性论属于一种“后天社会决定论”。

费尔巴哈也阐述了自己关于“人是社会的人”的思想。在讨论人的一切问题时,他总是要把人放在与他人的联系中,放在“我”与“你”的关系中加以考察。费尔巴哈已明确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的本质。这就已触着了人的本质属性,遗憾的是他所理解的人仍是自然人。

上述思路延续到今天,成为更多人们认可的理论。现代心理和行为学家,实际上循的仍是社会决定人性的思路。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没有缺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别环境中教育他们,我都能够把他们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后天教化论者否认人类拥有任何与生俱来的东西,坚持人是社会塑造的结果。他们主张决定人类行为的一切因素都是外在于行为者本身的。

一路看下来,我们会发现,后天社会对人性的决定或影响是不可抹杀的。“德性人性论”强调的社会正义、伦理关系,“理性人性论”强调的理性精神,以及“神性人性论”投射在上帝身上的那些社会理想和正义,说到底讲的都是后天社会关系内容,即使那些自然人性论思想家,在论证社会契约思想时,也都不自觉地强调了人类生活的社会必然关系。

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有关人性的理论,了解了诸种人性观把握人的角度及其得失。但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好“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关系问题,就会让我们对交错纷杂的人性论理解的更清晰。

人的本质似乎就是人性,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质主要针对现象而言,它表明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最根本的特性。人的本质应当是人的诸种属性中最根本的那个属性,正是这个属性,从整个世界中最后区分出了人。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能是别的,只能是社会劳动或社会性。他的名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别的什么东西来区别人和动物,但最终仍会走到社会性上来。人的本质概念能从根本上把人和动物区分开,但并不能完全表现人的复杂而丰富的特性。

自然性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离开了人的自然感性,“人”就只能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凡属人的一切,不论是自然地还是社会的,都是属人的特性。由此,人性就是人所具有的全部规定性。人性概念作为人各种属性的抽象综合,涵盖着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内各种属性的系统层次高低是不同的。

作为人的本质,可以是单一的,可以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特质,是人性系统中的代表质,但绝不就是人性。

显然,“人性”的范围比“人本质”的范围要大,人的本质只是人性诸多规定中最根本的一种属性。当我们回答“人是什么”时,既应把他的全面丰富的属性都展示出来,同时又应当把最能决定人之为人的那个性质揭示出来,这样才能真正现实地把握住人的界定。

人性是一个系统综合体。它表达了基于人本质之上的人的全部完整性,表达了人的各种极不相同的生活机能和表现的统一性。人把自己规定性的各方面属性,如社会的、生物的、精神道德的、理性意识的等等方面,表现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首先是人的自然属性。对人有一点不能否认,即人是一种有血有肉的生命存在,它不断超越自然,超越肉体,同时又不能离开自然,抛开肉体。人类不论怎样高级,实质上都是由原生质构成的多细胞的有机组合,是在生物进化的总过程中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一个新分支、新系统。就生命的基本特征而言,人就是一个生物有机体。人的各种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出的特质,如理性、德性等等,都依赖于生物有机体。无论人是否自觉意识到,是否愿意承认,自然本质总不可避免地常常支配着人类。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动物性,问题永远只能是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动物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因此要意识到人的自然性是构成人性系统的第一个层面,也是最基础的层面,但这个自然性已是属于人的自然性了。人一旦称其为人,他的自然性就成为社会关系综合的一种表现,不再有什么独立自存的意义。总之,人所具有的动物自然性,已被人类自己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改造成一种真正的“人的”需要。

其次,是人的理性层面。与动物的存在相比,理性意识成为人类骄傲的资本。“行为”、“生产劳动”,这一切都意味着有理性、目的指引选择,有意志和动机的支配调控。马克思这样谈论理性意识对于人的意义:“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理性无论是它的起源、发展,还是它的内容、形式,都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社会实践是理性的摇篮也是本性所在。理性在人性系统中,有重要地位,但它既不等同于人性全部,又不能成为人性的代表质。它只是构成人性内涵的一个重要层面。

其三,人的德性是构成人性的另一个重要层面。德性是人性中必然的一个部分。如何理解人性中的德性必然呢?德性作为伦理道德在人身上的一种结晶,显然是一种社会存在的产物,但它和生物种族的自我保存本能也不是绝然没有关系。现代的许多学者主张,认识人类的德性属性必须深入到构成人类整体系统的生物层次。

个体自保自利只是生物本能的一个方面,一味的自保自利是不利于生物种群保护的。只有个体不怕牺牲自身,对种族做出无私的奉献,才能在保存种群生存的同时,使自己的生命基因得以延传。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对人类社会整体的关怀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生命本能反映,更多地是基于人类社会生存的理性认识。一个人不能没有德性,缺少德性的人在人性上是有残缺的。而一个真正有德性的人,必须爱别人,必须承担奉献于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不能否认人的德性是本能与理智、自然性与社会性相互作用的产物,但在本质上,它则是人类理智的产物,然而人类理智是在生产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实现的。离开了社会活动、生产实践,人就和其他动物一样生活在本能的世界里。

最后,是人的社会层面。理解人的“社会”层面,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作为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人性的社会性表明人性是由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决定的。只有在社会中,人才获得了属于人的一切特征。人的社会性就是指人在本质上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合群的、相互依存的,个体必须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恩格斯说:“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最多是搜集,而人则能从事生产。”生产是能动的,可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这就是说,生物的社会层面归根结底停留在无意识和本能之上。只有人的社会层面才真正属于自觉能动的创造实践活动。

总之,构成人性的自然生物层面由于在人的理智、道德、社会性和人所表现的整体质的作用下,使它们不再简单地拥有原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属性,而是处处打上了超越这些属性之上的人性的烙印。另一方面,人的理性、德性、社会性等人性层面,也不是可以离开物质承载物的抽象性质,这些层面同样不可分离地受生物层面内含着的自然属性的制约。

上述若干层面都是人性所内涵的不同方面。它们共同反映并规定着人的本质。各个层面既具有系统统一性,又有自身的独特性。在人性的规定系统中,社会性可以说是人性诸多内涵的最高统驾,最后抽象。在人性的系统质中,社会性可谓是第一序列的质。人的自然属性、理性、德性,存在于人的社会性中,最终也只能在人的社会本质中得以发展和实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5cec01ec5da50e2524d7f9c.html

《浅谈西方思想中的人性论观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