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成果简介

发布时间:2019-11-22 01:36: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创新性成果简介:

对本课内容的教学设计,前后两次教学设计所遵循的理念是一致的,都是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思维的扩展与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经过学习与反思,在终稿中我重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

1、强化爱国主义情感氛围的营造,在层层递进的感情基调下,使学生对这一段历史的学习水到渠成。

2、展示直观的材料,让学习历史更直观,更鲜活,学生更好就此发表看法,拓展思维。

3、通过回顾张学良的一生,现实与历史相联系,感受伟人伟大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再次受到心灵的熏陶。

通过这样的改进,从学生感受的角度,用更直观、更生动的材料和视频、使教师的点拨和引导更能落到实处,也能达到更理想的学习效果。我觉得历史课就应该这样上,这也是我以后前进和继续努力的方向。

教学设计(终稿)

课题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14 难忘九一八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学会利用教材、视频提取有效信息,加以分析、探究。

2.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搜集、整理资料。

3.拉近历史,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学会运用正确眼光审视历史;使学生学会用史实说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

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以主线整合资源;以情境体验历史;以探究认识规律;以交流升华情感。采用情景再现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等。

(二)学法: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学习的快乐。

课前准备

(一)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音视频材料收集等。

(二)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主合作,探究历史

板书设计

14 难忘九一八

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不抵抗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奋勇抵抗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观看图片沈阳九一八纪念馆(残历碑)播放视频《沈阳举行撞钟鸣警仪式纪念九一八事变》,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1931918日这一天的日历是弹痕累累的,为什么在这一天沈阳要举行撞钟鸣警仪式,这一幕幕历史的画面,想告诉我们些什么?

学生:纪念“九一八事变”

通过播放视频渲染气氛,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营造一种蓬勃的感情基调,使学生自发的形成一种悲壮的使命感去了解这段历史。

   出示提前准备的材料进行,在点拨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同时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并探讨。

结合材料,想一想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材料一

东方会议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 必先征服中国。 材料二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阶级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机。

2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中国内部,蒋介石政府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这给日本帝国主义以可乘之机。

原因概括:

1、日本为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侵华密谋已久。

2、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3、国际形势 中国蒋介石政府全力“剿共”,日本有机可乘。

出示柳条湖段铁路的地理位置图,思考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的真实目的(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日本发动战争是有预谋的)

教师提问: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如果你是当时遭受苦难命运的中国人中的一员,你觉得于己于国来说,最正常反映应该是什么?而事实呢?使学生感受到正常事态的发展与事实的反差性。激起学生潜在的愤恨之情与爱国之情。

出示材料:“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判定是非,并从蒋介石的态度中得出第一个结果──东三省沦陷。

出示日军在东北所犯下的累累罪行的图片,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东北人民的苦难生活,自然地产生希望蒋介石停止内战,要求抗日的感受,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出示杨靖宇、赵一曼、马占山等抗日影响的图片,讲述他们的感人事迹。让学生感受到当时东北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为国家为人民抗争的爱国主义情感,一方面在对比中加深对局部抗战的理解,另外一方面初步感受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的一面。

知识点概括(学生)

一、九一八事变

时间:1931918日。

地点:沈阳柳条湖

借口:柳条湖事件(日本侵略军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

结果:(1)日军占领东三省。

2)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了。

过渡: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企图策动华北五省自治,把华北变为第二个伪满洲国。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可要求学生一起唱), 让学生在国歌的熏陶下,切身地感受到在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形势下,要求全国人民一致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的紧迫性。从而加深对西安事变的理解。

出示材料:思考西安事变的原因

材料一:

共产党:19358月,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明确了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调整了党的斗争方向,提出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材料二

国民党: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置民族大义于不顾,同时为了排除异己,蒋介石将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调到西北围剿红军,企图一箭双雕。

材料三:

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

军事上遭到红军的打击,屡次失败。不甘心东北沦陷,想打回老家,内心同意中共的停止内战的号召。

在点拨中形成认识:日军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是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而蒋介石拒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继续围剿红军则是西安事变爆发的导火线。

知识点概括(学生)

二、西安事变

时间:19361212

地点:西安

人物:张学良、杨虎城。

目的:逼蒋抗日。

原因:直接原因:蒋介石不同意合作抗日。

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性质: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拓展探究:

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从当时民族危机危急的这一形势下,点拨理解)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使学生再次认识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的一面)

铭记伟人,反思自身(强化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出示材料:

张学良先生亲属:

     惊悉张学良先生逝世,十分悲痛。我谨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表示深切哀悼!

     张学良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永远怀念张学良先生。

     张学良先生千古!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2001年10月15日

教师小结: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和各阶层人士的高瞻远瞩和博大胸襟;张学良、杨虎城能以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利益得失,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功臣,伟大的爱国者。

教学反思

1、通过大量视频、图片展示是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这段历史,也更容易营造出激发学生学习的气氛,使这段历史更加的鲜活,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熏陶更直接。

2、通过出示相关文字和图片材料,在培养学生论从史出思维的同时,使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学习更完善,也有助于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而不会信口开河,毫无凭据。

3、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的预习必须深入透彻,要不在本节课容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学习时间会很紧迫,学习效果也会达不到预期目标。

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5e1ad5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62.html

《创新性成果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