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到底是什么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冷冬夜博银行理财产品到底是什么
2009-03-14

作为一名银行人,我对理财产品的具体所指始终没有搞明白,又到3.15读几篇博客可能会让自己有所感悟吧。
一篇博客详细分析了理财产品的来龙去脉。中国有20万亿储蓄,说明老百姓对银行高度信任,2008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高达2万亿,同时银行理财产品的“零收益”“负收益”在2008年开始显现,这是一个根本性变化。
据称,银行理财产品发端于光大银行,其出发点是站在客户的角度,为储蓄存款者提供一个相对安全、收益比储蓄利息偏高的投资选择。其初衷是为了形成相对竞争优势,挖同业银行的客户,但其客观结果是引发了银行服务的一次创新,所有的银行都纷纷效仿,一时风起云涌,银行原来坐吃利差的垄断利润受到挤压。最初的理财产品纯属向客户让利,利润来源于银行的自营业务。基本做法是:银行把自己能够持有经营的资产(如国外的美元资产、或者货币市场资产、或者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后,以标准合同卖给存款客户,银行从中只收取少量的管理费用,这些业务品种都是银行准入的业务范围(即银行有权经营的资产),只是把收益转移给储蓄客户一部分。随着20062007年股票市场的牛气冲天,银行存款受到挤压,眼看着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大把捞钱,银行坐不住了,最初的理财产品也开始发生变异,从自营业务走向了股市。其原理如下: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基金公司三驾马车联手,以信托公司的信托证券账户业务功能为载体,以客户为信托委托人、信托公司为信托受托人、基金公司(或投资顾问)为信托受托管理人、银行为信托销售渠道,共同发行直接投资于股票市场的资金集合信托计划,包装为“银行理财产品”。其实质就是信托产品,根本就不是银行产品。在法律程序上,银行只是销售渠道,信托公司只是表外业务,基金公司(或投资顾问)只是信托计划管理人,没有任何一家对投资者负资产风险责任,所有风险全部由客户承担,在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揭示书中也说得非常明白。在银行理财产品的利润分配上,三家共同参与了分配,叫做管理费也好或者其它名目也好,总之是三家共同进行利润瓜分。最后剩下的才是投资客户的收益。
读到此处我心中泛起阵阵寒意,确实银行理财产的实质就是信托产品,银行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自己的名声把信托这个坏孩子请回来了,其实质是对客户的打劫。银行理财产品与基金产品、保险分红产品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更加地不务正业而已,其矛头所指都是直接融资的证券市场,操作水平又远远不如证券公司专业。更为厚颜无耻的是,银行、信托、基金三方在设计产品时把自己的风险规避,只赚不赔,而拿投资者的钱去投机,风险只有投资者承担。这样一种彻头彻尾的信托产品,为什
1

么不直接叫“信托计划”或者“基金产品”而是叫“银行理财产品”?秘密就是“银行”二字,因为老百姓相信银行。银行出卖自己的信用而参与了“炒股”,而且是拿别人的钱去“炒股”。说穿了银行理财产品就是一种自杀行为,是对银行信誉的一种透支。为什么会出现银行理财产品这样的怪事?这一问问得好。我也历来认为银行理财产品是个怪胎,似乎很玄妙,玄妙的东西往往是靠不住的,卖理财产品的大多说不清,客户更是云里雾里的。这样的怪事,来自于证券监管部门和银行监管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来自于证券市场和银行市场的博弈,来自于银行与银行监管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来自于银行与银行之间的恶性竞争博弈,来自于个人利益方与政策漏洞之间的博弈。银行理财产品的负收益问题将在2009年逐步显现出来。毫无疑问,客户的忠诚度必将受到极大伤害,在诚信本就极度匮乏的今天,这一情况对银行的杀伤力可向而知。为什么银行就没有危机感呢?
另一篇博客了批评监管部门对银行业务范围僵化管理。直到现在,银行的大部分理财产品还是要借信托公司之手才能出台。银行寻找项目、让度优质资产、设计理财产品、划转资金到一个信托账户,在这个账户里进行理财产品投资对象资产的管理,管理也是银行人员。信托公司坐收“账户”费、“通道费”。这样设计的目的据说是为了把银行经营的表内业务和理财产品这个表外业务严格分账管理,避免监管上的混乱,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银行表外业务。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而且浪费资源。大家都知道,证券公司有自营资金账户、也有代客理财的资金账户,只是要求证券公司在人员、资金、信息、风险等方面严格分开管理,设置防火墙。证监会为什么不让证券公司利用信托公司账户进行集合理财产品的表外业务管理?道理很简单,证监会绝对不会让自己地盘里的利益流失到银监会的地盘里,因为信托公司属于银监会管辖范围。同样道理,证券公司可以自己管理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两个账户,银监会为什么不可以让商业银行也这样做呢?难道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没有这个能力?或是银监会没有这个监管能力?如果说信托公司、商业银行都属于银监会管辖,银监会偏爱信托公司,把一些利益让给信托公司还可以理解,那么,更可悲的是,居然让银行业的利益往证券市场流失,让基金管理公司以顾问身份来操盘运作银行理财产品并参与分配利益!试想,银行业的资金进入股市,银监会就管不着了,而证监会又不会管,银行理财产品在这个过度投机的市场里不就成为任人宰割的“菜鸟”了吗?真不知道银监会的官员们是怎么想的!
作者提出,银行理财产品为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开了一个方便之门,市场发生了变化,监管也要跟着变化。只有把银行的地盘搞清楚,就不必要去求着信托和基金去做理财产品了,事实上也就是银行一家在做,信托和基金只是利用其身份来打劫,责任也只有银行担着,客户只是朝着银行说话。银行理财产品的实质就是搞混业经营,不承认现实是错误的。
这两篇博文显然出自专业人士的手笔。我切感银行应当作理财的规划,对理财产品则一定要慎之又慎。作为客户,我是绝对不会去银行买理财产品的,除非分业经营和监管发生了革命性变革之后。

2

郭田勇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分析和建议
2009-03-24

中央财经大学专家郭田勇在322日的第四届“中国大众理财年会”上发表演讲,重点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金融危机下如何运作进行了剖析。其中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细节性问题,值得我们在工作中反思和借鉴。
郭教授从2006年到2007年开始银行理财市场爆炸性增长以来的情况,总结出理财业务四点趋势:第一,从单一理财产品向多样化产品组合发展。2006年就是基金,到现在已经多元化了,既有债券型的理财产品,又有资本市场型的,又有信托型,还有结构型,种类非常多,更多样化了。第二,从单一银行业务平台向综合业务型发展。这个业务平台其实就是银行本来在做理财产品的时候,主要是单纯依靠银行本身的业务来组合它的网点来做,之后逐渐发展银行和信托公司结合开发,然后跟一些证券公司也在结合开发一些理财产品,这就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平台。第三,从单一网点服务向立体化网络化服务转变。这主要是指理财产品销售,以前主要在银行网点销售,现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多种方式都能销售理财产品,第四,从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发展。理财的确是一件大众化的服务,但是对大众服务并不意味着给大家吃同样的饭,穿同样的衣服,在大众化的同时又来分门别类,根据不同的口味制订更个性化的服务,这也是一个发展趋势。
关于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郭教授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理财产品的创新力度不够,而且同质化严重。二是过分强调收益率,对风险的提示有时候出现一些忽略,或者做一些隐瞒的动作。三是理财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基础知识缺乏。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理财市场如何发展,郭教授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加强市场整体透明度,建设完善理财产品风险提示制度。包括产品和销售各个环节的透明度。
第二,未来理财产品应该稳字当头,注意风险,切忌盲目追逐市场热点。银行的理财产品一定要稳字优先,稳健,或者说把低风险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银行的很多理财客户是从以前的银行储蓄客户转化而来的,这些人把钱放在银行里,首先是不希望有风险,有这种基本的出发点。理财产品不能盲目跟风。去年有些银行弄出一些跟农产品挂钩的产品,刚开始的时候也非常好,但是后来也出现了问题。现在有的银行销售跟黄金挂钩的理财性产品,也让人捏一把汗。挖掘市场需求是对的,但是不能盲目,你可以跟热点,但是你一定要在事前对这个问题做好认真的问题和准备,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前瞻性的把握。
3

第三,进一步加强产品创新和定价能力的建设。现在国内的银行自主独立开发产品的积极性不高,因为投入到产出的时间比较长,大家都希望立竿见影。对这一点要重视,否则我们就会沦为为外资打工的情况。
第四,监管机构应该继续创造有利条件,推动商业银行走向综合化经营。从银行理财产品来看,投资到股票市场上的现象还是比较多的,在保险,在证券方面,必然使得银行的理财产品开发和它应用的领域就出现了相应的限制。不能因为金融危机因噎废食,还是应当基于提高金融机构综合服务效率和综合竞争力,大力推进综合经营这一块。
郭教授的分析和建议都很有道理。理财就是一项跨领域的业务,谁也管,又谁也不管,所以出问题是难免的。银证保三大监管部门要有一个协调机制,或者搞一个综合型的监管部门,实实在在地对理财产品进行监管和指导。强烈建议消灭掉“银行理财产品”这个概念,事实上无论银行、证券、基金、保险都有不少理财产品,统一叫“理财产品”就行了。“银行理财产品”这一提法的诞生反映了“银老大”的强势。这样一叫谁也搞不清了,销售人员说不清,专家们故弄玄虚,至于广大老百姓,除极专业的以外,恐怕只有被牵着鼻子走了。
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6a8186aaf1ffc4ffe47ac94.html

《银行理财产品到底是什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