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马踏飞燕

教学目标
1.仔细看图,理解课文内容,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铜奔马所显示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
创造才能。
2.理清课文的层次,学习用语言文字逐层介绍某一实物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重点理解“匀称”“构思奇妙”“匠心独运”
“卓越”、“安然无恙”的意思。
4.能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马踏飞燕”中的奇特的艺术想象力。2.了解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使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看图:
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又富有聪明才智,创造了许许多多令世人惊叹的伟大财富和宝贵的历史遗产。有震惊中外、建筑宏伟的万里长城,

有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秦始皇兵马俑,有举世瞩目、设计精美的故宫博物院……本文介绍的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铜奔马。这匹铜奔马长四十五厘米,高三十四点五厘米,出土于甘肃武威的一座东汉晚期墓葬。这座墓在古代虽然被盗掘过两次,但是,出土的文物还是相当丰富的。除了本文介绍的铜奔马外,还有许多铜马、铜车等等。发现如此大量的铜质车马,在我国还属第一次。自古以来,马一直是人们喜爱的动物,在春秋战国以来的铜器、石刻、壁画、雕塑、绘画和画像砖、画像石上,几乎都有马的形象。但是,在如此众多的马的形象中,唯有这匹铜奔马的造型独特,设计最巧妙,形象最动人。今天,咱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马踏飞燕》。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概内容,学会生字词。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教师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课文中有些生字是多音字。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读准这些字在课文中的读音。如:ch8nj!nzh^ng
b5n等,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给多音字在词语中选择读音的方法,作巩固练习。如:

文中还有的字字音学生读不准,教师可以把这几个词单拿出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反复朗读。如:四蹿
cu1n离地、头和颈j9ng、卓zhu$越。
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本课共有3个生字,比较容易识记,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查字典,写出每个字的偏旁、余笔,选择
哪个字义恰当,来进行学习掌握。
3)课堂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
在分析字形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比如:“膘”,左边是“月”,右边是“票”,合起来就是“膘”。在书写时要注意:右半部分“票”上半部分是“西”,里面是两竖,下半部分是“示”。“颈”左边是“”,右边是“页”,左半部分的上半部分是“”,下半部分的“”第三笔是提,不
要写成横。“卓”,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与形近字进行比较的方法学习,使学生加强记忆和理解。如:“卓”与“桌”的比较,或者用旧字去掉一部分的方法记住字形。如:“桌子”的“桌”去掉下面的一撇一捺,就是“卓越”的“卓”。
3.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卓”字为例;“卓”在课文中组成的新词是“卓越”,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卓”作为带点字,查字典,找出“卓越”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________。接着,教师再让学生从文
中找出带有“卓越”一词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体会“卓越”一词在本课中的意思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和聪明才智是非常优秀,超出一般的。
以“膘”字为例,“膘”在课文中组成新词是“膘肥身健”。联系生活实际讨论“膘肥身健”一词的意思是指这匹奔马的肉很多,看上去十分健壮。
3)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匀称:指奔马的体形比例和谐。
匠心独运:匠心,指巧妙的心思。这里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构思奇妙:构思,做文章或制作艺术品时运用的心思。这里指作者构思巧妙。安然无恙:没受损伤或发生意外。尽量:用尽最大力气;最大程度地。
(三)正确地朗读课文,指导长句、难理解句子的读法。1.自由轻声通读全文,画出自己读不好的句子。2.小组讨论读不好的句子应如何来读。3.提出问题,全班共同练习朗读。
1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
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读这句话的时候,语速一般,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语调要高昂一些,重点词语要加重语气读,我们可以这样停顿:“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同时还要读出赞美自豪的感情。
2)看!这匹铜制的骏马,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它头微微后仰而
稍向左歪,尾巴向后扬起,它张开大口,人们仿佛听到它的高亢的嘶鸣声。
读这几句的时候,语速可以稍微加快一些,语调高一些,仿佛这匹铜制奔马就在眼前,我们在当场向别人做介绍。通过朗读,使自己的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4.教师范读,指名练读,达到既读正确又读流利。(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抄写读读写写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清课文的层次,学习用语言文字逐层介绍某一实物的写法。
(二)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铜奔马所显示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能。(三)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体会“马踏飞燕”中的奇特的艺术想象力。(二)了解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三、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仔细看图。1.让学生看图思考:
1)图上画了什么?分别是一匹怎样的马和一只怎样的燕子?2)铜马的特点是什么?2.让学生结合课题质疑。
这时教师可以提问:“看图后,结合课题说说你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以此引发学生质疑。比如:学生会提出:这篇课文的题目是《马踏飞燕》,文中主要介绍的是这匹铜制奔马,这只飞燕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呢?为什么说它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呢?又为什么会很快名闻天下,受到人们的赞美?
(二)引导学生逐层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逐层介绍铜制奔马的。1.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短短两句话,写出了这件文物产生的年代、出土的时间以及它的珍贵。这一自然段主要是概括地介绍了铜奔马。
2)接着教师让学生读第1自然段,读出我国出土了这样的世上珍品十分自豪的语气。

2.学习23自然段。
1)学习对照图画认真默读课文,说一说这匹铜奔马的外形是怎样的?
学生看图,按马的身躯、体形、鬃毛、四蹄、头、尾、口、声的顺序来描述马的外形。身躯:膘肥身健;体形:体形匀称;鬃毛:鬃毛整齐;四蹄:四蹄坚韧有力;头:微微后仰而稍向左歪;尾:尾巴向后扬起;口:它张开大口;声:高亢的嘶鸣声。通过看图读文,使学生可以知道这匹铜制奔马具有姿态优美,栩栩如生的外形特点。
2)抓重点句,理解词语,体会作者情感。投影出示重点句,指名朗读后讨论:
怎样表现它的速度之快呢?作者构思奇妙,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怎样表现它快的程度呢?作者匠心独运,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
这两句话中有两个含义差不多的词,即:“构思奇妙”、“匠心独运”,教师应该抓住这两个重点词,让学生理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比如:构思奇妙和匠心独运分别是什么意思?文中分别用来形容什么?学生通过对比学习可以知道:构思奇妙是指做文章或者制作艺术品时运用的心思很奇特巧妙。匠心独运是指独特地运用巧妙的心思。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差不多。在文章中,构思奇妙用来形容这件铜塑对马的右前腿和左后腿的处理,匠心独运用来形容马踏飞燕的设计。
接着让学生使用同一个词读这两句,体会哪种描写好。从而体会作者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词语来进行描写,这样就避免了重复,显示了词语的丰富。
3)理解马与燕子的关系。
作者为什么要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呢?这种设计说明了什么?
通过读文学生可以知道: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这样就把马的速度加快到什么程度具体化了,连飞翔的燕子都来不及躲闪,是因为马跑得太快了。马蹄踏在飞燕上,飞燕竟然平平安安,没受到一点损伤,说明马跑得太快了,像风一样,像闪电一般,一闪而过。同时也说明了制作铜奔马的人具有十分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不仅设计了一匹快速奔跑中的马,还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这种匠心独运的设计,加入了作者美好的想象,也启发了读者展开想象,这匹马是怎样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的,极具艺术感染力。
3)对照图,体会铜奔马的艺术成就。体会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4)轻声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作者奇特的艺术想象力。指名读,介绍性地读,边指图边读。3.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一自然段,了解写了什么?2)讨论几个词语的意思:
重心:物体各部分所受的重力会产生一个合力,这个合力的作用点,就叫做这个物体的重心。找一名同学抬起一条腿站在一边,体会重心在什么位置。

支撑点:支持住物体使它不会倒下来的一个点。看图,马的右后蹄就是这匹马的支撑点。单腿站立的同学的落地的那只脚,就是他的支撑点。
垂直线:一条直线同一个平面相交成直角,叫做垂直线。文章中是说铜奔马的重心和马的右后蹄连成一条直线,正好同相当于平面的飞燕相交成直角,这样,铜奔马就牢牢地被支撑在飞燕上面。
3)铜奔马既要塑得生动,又要保持平衡,这是一个难题,作者是怎样做的呢?从文中找出答
案,并体会说明了什么?
学生通过读文,可以知道:作者一方面使马的头和颈往后收缩,一方面使踏燕的后蹄尽量前伸,这样,马的重心和支撑点就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铜奔马的重心和右后蹄连成一条直线,正好同相当于平面的飞燕相交成直角,这样,铜奔马就牢牢地被支撑在飞燕上面。再加上向前后伸出的两条腿和扬起的尾巴,就使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使马的造型更加优美。这一切都说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超人的聪明才智和先进的科学知识。
4指名读这一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图,体会这种力的平衡的设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4.学习第5自然段。
1)认真阅读第5自然段,联系全文,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具有先进的科学知识?
学生先通读全文,分别找到这两部分答案。第一问在第3自然段,第二问在第4自然段。第一问要答
出人们的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在于对马的造型的设计。作者不仅设计出了一匹快速奔跑中的马,还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这种匠心独运的设计,加入了作者美好的想象,也启发了读者展开想象,这匹马是怎样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的飞奔的,极具艺术感染力。古代劳动人民具有先进的科学知识,主要体现在铜奔马全身重量集中在后蹄上,且能保持平衡。古代设计者让马的后蹄前伸,头和颈部后收,使马的重心和支撑点正好在一条直线上,使马保持平衡,看上去舒服自然。这种力的平衡设计,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科学知识的先进。
2)读这一自然段,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读出自豪的感情。3)说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5.体会作者是怎样介绍这匹铜奔马的?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铜奔马是珍品。
23自然段,介绍了铜奔马的外形特点和艺术成就。4自然段,介绍了铜奔马设计的科学原理。
5自然段,总的赞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能。(三)在以上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分段,概括段意。(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对照图欣赏。

1.指名读文,其他同学看图欣赏。2.大家评议,指出优点与不足。3.教师范读。4.学生跟读。
5.以介绍性的口吻读全文。(五)练习设计。
1.指图向大家介绍铜奔马的外形特点。按照身躯、体形、鬃毛、四蹄、头、尾巴、口、声的顺
序来逐一做介绍。
2.指图介绍马踏飞燕作者独具匠心的设计是什么?3.指图介绍铜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的科学原理。(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6d3e97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33.html

《马踏飞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