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答题技巧归纳

发布时间:2019-08-03 00:26: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精编

1、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看题目 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2、文章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首先,看标题,特别是标题的修饰、限制成分。

其次,抓住文段中的层次和段落,从每段(或每层)中抓住中心句或关键词语加以整理。一般情况下,文章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的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另外,也有的在过渡的句子中有具体的概括,一般用“不但,而且”这样表递进关系的句子。

3、概括介绍文段说明的内容、理清选文思路。

重点看开头和结尾,找中心句和关键句;当然,对于非“总分”式的文段,要逐段提取、分析、综合,再作概括。

信息要从文中去提取、归纳。

概括段意和提取信息大概有三种形式:概括类、定义类、表格类。

4、给文章拟合适的标题或谈谈标题的好处作用。

通读全文,明确说明对象以及对象的性质、功能、状态,有时还可以联系中心句和关键词,还可以结合文段的开头和结尾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在概括出说明的内容或中心。

作为标题,一般都是点明说明对象,表明说明对象的特征或功用,有些标题还以形象的说法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

5、判断说明文类型。

说明文的分类:从说明对象的角度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分为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

比如说明具体事物的,就是事物说明文,如《绿色蝈蝈》等;说明抽象事理的,就是事理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等。

6、说明方法及作用:

1)举例子:通过举 …的例子,通俗易懂、有说服力地说明了… …(或具体真切地说明了 事物的 特征。)

2)分类别:分门别类、条理清楚地说明了 …事物的… …特征。即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4)列数字:准确、科学、有说服力地说明了 …事物的… …特点,是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把 …和… …比较,突出强调了 …的… …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洁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即:准确、科学、简明地揭示了 …的本质特征。

7)列图表:直观形象、一目了然地说明了 …事物的… …特点。

8)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的描绘,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即:对 …进行描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

9)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即:详细具体地揭示了 …。

10)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引用 的例子,通俗易懂、有说服力地说明了

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引用 的数据,准确、科学、有说服力地说明了

引用名言、格言、谚语:引用 ,有说服力的说明了

引用神话传说、新文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引用 ,增强了说明的趣味性。

如果引用说明文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给说明对象下定义:

常用判断句“****”的句式、即A是(特征)B

7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说明对象的?或这篇说明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首先要对每一段的内容进行了解,并能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

8找出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内容。

①找准说明对象:一、看题目;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②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一、看标题及标题中的限制、修饰成分;二、抓住段落层次,从中心句抓住关键词加以整理。

③概括说明内容:概括前要重点看开头和结尾,找中心句和关键句,当然,对于非“总分”式的文段,要逐段提取、分析、综合在概括。

9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10文章中段与段之间能否互换(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案是从内容和角度这两个方面思考,就能说出是否矛盾了。

原文采用由… …到… …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或调换后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顺序不一致,如果文章用了逻辑顺序,答题时不要笼统地说用了逻辑顺序,而是应该指出用了逻辑顺序中对哪一种。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文章使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11某段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从开头、中间、结尾三个方面分析

12某一段落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在首段——总领全文、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反衬出……。文章中间——承上启下、引起下文;文章末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旨、首尾呼应、篇末点题。

A、总领全(下)文,引出下文;B、总结上(全)文;C、承上启下(过渡)。

7)能否删去某段?

不能调换(删掉),原文采用由… …到… …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删掉)后不合逻辑。

13文章使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具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个空处应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个空处应填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说明文,又不能准确表达,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的语言表达)。一般来讲,事物说明文常用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而事理说明文则常用逻辑顺序。

14画线句子有何作用?

划线句子是一段文字的中心句

概括说明了 语言简洁明快,在结构上总领全段。

划线句子是过渡句

画线句子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承上启下),上承 ,下引 ,使文章结构严谨。

画线句子是一种或几种说明方法的运用部分

这句话运用了 种说明方法,说明了 这一突出特点,说明过程(效果)生动、具体,增强了说服力,同时把复杂的内容说明得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④划线句子是全文的说明目的

划线句子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的写作目的(写作意图),倡导大家

15给文段补充一个过渡句。

主要是结合上下段的内容来考虑,方法是抓住上下段说明的内容,如主要是引出下文,即以设问句的形式提出:“为什么会(要)… …呢?”如是承上启下,则要把上下语段的内容用一句话串联起来。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有什么作用(好在哪里)?为什么?

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的特点,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 …的… …特征(或事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17、加点的词语能否换成另一个词?为什么?

不能,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的特点+二者的区别+“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太绝对了”之类的表述。

18、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不能,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的特点,生动地说明了… …,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

若删去就没有这种效果,原来 …的意思就变成了… …的意思了,显得太绝对了;

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

用了**一词,准确地说明了… …,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19、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划线句体现了说明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特点,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 ”的特征(事理)。

20、找出体现语言准确性(生动性)的词语并分析该词语的表达作用。如:请举例分析本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 ”一句体现了说明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特点,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 ”的特征(事理)。

21、“这些”“这种”等的代词的指代内容。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要注意有时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有时则需要对应该词的含义范围等,从上文筛选信息,进行整理概括。

22、某个事例或名言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点或某事理?

答案就是事理或名言开始前的一句表明观点的话。

23、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模式: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附加:判断关联词语的作用或选用关联词

1)并列复句:各分句平等地排列在一起,分别说明或描写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

常用的关联词语:也(又、即) …又… …、一方面… …一方面… …、

不是… …而是… …等。

例如:我们写对联不是装文雅,而是学知识。

对后进学生,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耐心帮助。

2)承接复句:各分句间按时间顺序说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事件。

常用的关联词语:又、便、于是等。

例如:穿过一个干涸的砂石河,又爬上一面土坡,就看见了哪个村子。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3)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表示要在这几件事情中选择一件。

常用的关联词语:或者 或者 、是 还是 、不是 就是

要么 要么 、宁可 也(决)不 、与其 不如 等。

例如: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家做丝?

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4)递进复句: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有进一层的意思。

常用的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光) …而且(还、并)… …。或只在后一分句用“而且”“并且”“更”等,有时还用“不但… …反而… …”表示。含有反诘语气的递进关系,还常有“尚且… …何况… …”来表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86c142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d4.html

《说明文答题技巧归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