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梦中作》试题解析

发布时间:2020-05-07 20:37: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欧阳修《梦中作》试题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解析]

1梦中作诗题需要加以注意,虽是“梦中作”,未必是做梦时所作的诗,而更应该是记述梦中所梦的诗。因是记梦,自然诗的内容会更为灵动。

2夜凉吹笛千山月

语序:夜凉月千山吹笛。

夜凉:暗示了时间,夜深。夜深而吹笛,则不免孤独寂寞。

直译:在夜深充满凉意、月亮照射着无数山峰的时候吹起了笛子。

(3)路暗迷人百种花:

路暗:道路上光线暗淡。既是梦中景象,也是“百种花”造成的结果。

迷人:迷惑人;使人分辨不清。

语序:百种花路暗迷人。

直译:许多种开放的花把道路变得阴暗起来,使人分辨不清。

4棋罢不知人换世:

棋罢:用“王质烂柯”之典。《列仙全传》记载:王质,晋时衢州(今浙江省内)人,入山伐木,至石室见二位老者弈棋,便置斧旁观。老人与之食,似枣核,吮其汁便解饥渴。后老人对王质说:你来已久,可回去了。王质取斧,柄已尽烂。遂归家,已历数百年。亲人无复存世,后入山得道。

直译:一局棋下完,不知道人间已经变换了世代。

5酒阑无奈客思家:

酒阑:酒尽。喝酒喝到酣畅。

无奈:无可奈何。

直译:酒已喝完了,但无可奈何我还是在思念着家乡。

6总评:

正如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此诗四句写了秋夜、春宵、棋罢、酒阑四个不同的意境,正是“梦中作”的特点。前两句写秋夜夜深独吹笛,写乱花使诗人迷惑看不清道路,所表达的正是“注”中所言的被贬后焦虑、失意之情;第三句写人世间容易变换,第四句直写思念家乡,表达的是诗人对无聊的官场的幻灭和厌倦,从而即便是酒醉、酒酣也想着返回家乡。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答案]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

[答案]①一句一个场景;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2.陈与义《雨》试题及详细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试题

陈与义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

燕子经年梦 ,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注: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解析]

1.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

潇潇:小雨貌。稳:稳当,稳步。 祝融:火神,代指夏季

直译:连续十天的绵绵秋雨,稳步把夏天送走了。

开头两句点出雨,说十日萧萧之雨(萧萧潇潇,风雨声),将炎热的夏天送走了。祝融是夏神,此处借用,指夏天。

2.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经年:一年。

直译:燕子南飞后未来一年都只能拥有梦幻了,(因为)梧桐经过这场连绵秋雨昨天傍晚已经和先前不一样了。

离开雨说,而又是从雨中想出,其意境凄迷深邃,决非常人意中所有。秋燕将南归,思念前迹,恍如一梦;梧桐经雨凋落,已与昨暮不同。其实,燕子与梧桐并无此种感觉,乃是诗人怀旧之思、失志之慨,借燕子、梧桐以衬托出来而已。五、六句写诗人自己在雨中的感受。

3.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

凉:指秋雨驱赶夏天炎热后所带来的凉爽。恩:恩惠。

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 违:违背。

直译:天气一凉爽这恩惠真是到了骨子里,但是家徒四壁使很多事情违背心意。

一凉恩到骨,直凑单微。上用字形容,已觉新颖矣,而一凉下用字,恩下又用到骨二字,真是剥肤存液,迥绝恒蹊。这句话既说明了秋雨到来的凉爽舒适对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恩赐,又何尝不是这个失落和才子对皇恩的期盼!

4.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衮衮: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

繁华地:指京城。西风:秋风。 客:闲居京城的诗人自指。

直译:在这拥有众多无所事事的官吏的京城里,阵阵寒冷的秋风吹动着我这寓居京城等待授职的游子的衣服。

在繁华浩穰的京城之中,自己只是西风吹客衣,言外有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之慨。

总评

虽然诗题是,但作者却不是正面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这首诗并不是单纯的描写雨中景物,而是写动物、植物以及诗人在雨中的感受,透过数层,从深处拗折,在空中盘旋。

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

答: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第一句如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颔联主要是借景抒情,明确传统意象燕子、梧桐的含义是答题关键。燕子经年梦较难理解。

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

答:同意。虽然诗题是,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若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主要要理解若即若离的含义: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形容事物含混不清。”“若即指接近,始终体现在题目上,通过动植物和人的感受能感觉到雨;若离体现在诗中没有直接点出,但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人在雨中的感受来间接写。

3.春思·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作者简介】 贾至(?772) 唐代文学家。字幼邻。洛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初以校书郎为单父尉,天宝末任中书舍人。安史乱起,随玄宗奔四川。乾元元年(758),出为汝州刺史,后贬岳州司马代宗宝应元年(762),复为中书舍人,官终散骑常侍。

  【赏析】

  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这首诗大概也是他在贬谪期间所写。诗中表达的愁恨,看来不是一般的闲愁闲恨,而是由他当时的身份和处境产生的流人之愁、逐客之恨。

首句草色青青柳色黄,已经用嫩绿、鹅黄两色把这幅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画面点染得十分明媚;次句桃花历乱李花香历乱:1.纷乱,杂乱。唐 卢照邻 《芳树》诗:风归花历乱,日度影参差。”(2).烂熳。南朝 简文帝 《采桑》诗:细萍重叠长,新花历乱开。此处为烂熳。更用暗笔为这幅画添上嫣红、洁白两色,并以写气图貌之笔传出了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浓春景象,使画面上的春光更加艳冶,春意更加喧闹。诗人在这两句里写足了春景,其目的在从反面衬托出与这良辰美景形成强烈对照的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

  后两句诗就转而写诗人的愁恨。这种愁恨深深植根于内心之中,是不可能因外界春光的美好而消除的。南唐冯延已鹊踏枝》词中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两句,就是直接写出了这一事实。而贾至不这样直写,却别出奇思,以出人意表的构思,使诗意的表现更有深度,更为曲折。

  诗的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这在诗思上深一层、曲一层,使诗句有避平见奇之妙。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奈,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其立意就更新奇,遣词就更有深意。

  这首诗题作《春思》,诗中也句句就春立意。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诗人是以前两句反衬后两句,使所要表达的愁恨显得加倍强烈。

4.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译文

战场上哭泣的大多是新死去的鬼,只有老人一个人忧愁地吟诗。

乱云低低的在黄昏的地方,急下的雪在风中飘舞回旋。

葫芦丢弃了,酒器中没有酒,火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好像照得眼前一片通红。

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忧愁的坐着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杜甫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写的。长安失陷时,他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幸而安禄山并不怎么留意他,他也设法隐蔽自己,得以保存气节;但是痛苦的心情,艰难的生活,仍然折磨着诗人。

在写这首诗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领唐军在陈陶斜和青坂与敌人作车战,大败,死伤几万人。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诗的开头──“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琯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所以上句用一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独老翁,就用一字,以见环境的险恶。

三、四两句──“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

接着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瓢弃樽无绿,葫芦,古人诗文中习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的。樽,又作尊,似壶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绿色代替酒字。诗人困居长安,生活非常艰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芦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炉存火似红,也没有柴火,剩下来的是一个空炉子。这里,诗人不说炉中没有火,而偏偏要说有,而且还下一字,写得好象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是炉中只存灰烬,由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样的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这是在一种渴求满足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这样来刻画严寒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可以拟的深度。因为它不仅没有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而且融进了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恰当地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做到了既有现实感,又有浪漫感。

末后,诗人再归结到对于时局的忧念。至德元载至二载(756ˉ757),唐王朝和安禄山、史思明等的战争,在黄河中游一带地区进行,整个形势对唐军仍然不利。诗人陷身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所以说数州消息断,而以愁坐正书空结束全诗。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l22题。(7)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姻笼日暗神州。

【注】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赏析】

诗人漂泊在外,偶然见到一枝杏花,触动他满怀愁绪和联翩浮想,写下这首动人的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名句。杏花开在农历二月,正是春天到来的时候,那娇艳的红色就仿佛青春和生命的象征。经历过严冬漫长蛰居生活的人,早春季节走出户外,忽然望见邻家墙头上伸出一枝俏丽的花朵,想到春回大地,心情该是多么欣喜激动!叶绍翁的诗句就反映了这样的心理。可是吴融对此却别有衷怀。他正独自奔波于茫茫的旅途中,各种忧思盘结胸间,那枝昭示着青春与生命的杏花映入眼帘,却在他心头留下异样的苦涩滋味。

他并不是不爱鲜花,不爱春天,但他想到,花开易落,青春即逝,就是永远守着这枝鲜花观赏,又能看得几时?想到这里,不免牵惹起无名的惆怅情绪。更何况自己行色匆匆,难以驻留,等不及花朵开尽,即刻就要离去。缘分如此短浅,怎不令人倍觉难堪?

由于节候尚早,未到百花吐艳春意浓的时分,一般树木枝梢上还是空疏疏的,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蝴蝶不见飞来采蜜,只有归巢的黄莺聊相陪伴。在这种情景下独自盛开的杏花,难道不感到有几分孤独寂寞吗?这里显然融入诗人的身世之感,而杏花的形象也就由报春使者,转化为诗人的自我写照。

想象进一步驰骋,从眼前的鲜花更联想及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红杏。那一片蒙蒙的烟霞,辉映着阳光,弥漫、覆盖在神州(指中国)大地上,景象是何等绚丽夺目呀!浮现于脑海的这幅长安杏花图,实际上代表着他深心忆念的长安生活。诗人被迫离开朝廷,到处飘零,心思仍然萦注于朝中。末尾这一联想的飞跃,恰恰泄露了他内心的秘密,点出了他的愁怀所在。

诗篇借杏花托兴,展开多方面的联想,把自己的惜春之情、流离之感、身世之悲、故国之思,一层深一层地抒写出来,笔法特别委婉细腻。晚唐诗人中,吴融作为温(庭筠)、李(商隐)诗风的追随者,其最大特色则在于将温、李的缛丽温馨引向了凄冷清疏的一路。本篇可以视为这方面的代表作。(陈伯海)

【鉴赏题】

1)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有怎样的表达特色。(4分)

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4分)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2分)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2分)(乐景的介绍为1分,作者的感受为1分)(如果考生回答触景生情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6分)惜春之情(1分)。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1分);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1分)。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1分)。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1分);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1分)。故国之思(1分)。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心忆念着的长安生活(1分),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1分),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三点任意答出两点即可给6分,但每点必须附带分析。具体到每点,答出情感给1分,分析给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8d361a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9b.html

《欧阳修《梦中作》试题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