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的两种策略归化与异化

发布时间:2018-09-24 03:20: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论翻译的两种策略:归化与异化

(李圣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语系,硕士,研究方向:翻译、教学法)

摘要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翻译策略,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归化和异化的选择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如政治、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翻译目的等。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只要都符合忠实性的三要素,那么它们都是忠实的翻译。

Brief:Its not reasonable to judge the Foreignizing Method and the Domesticating Method by generalization; each method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Many factors play roles in choosing between those 2 methods, such as politics, custom, aesthetics and translation purpose etc. Foreignization translation and domestication translation, each of them could be regarded as loyal translation if it goes under the 3 elements of Loyalty Principle.

关键词:翻译,归化,异化

自奈达把文化概念引入翻译中以来,翻译理论家和实践者就如何处理语言外因素提出各种疑问。和原来翻译界争执不休的“直译”和“意译”不同,他们更关注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得失,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种语言的不同不只是语言文字、遣词造句等语言形式的不同,她们蕴含的两种文化的不同之处也会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传递出来。在翻译中,对于如何处理原文特有的文化信息,翻译家们持两种意见:有些翻译家建议删除原文特有的、译文读者不熟悉的那些文化差异,或者将这些差异转化为译文读者熟悉、和原文对等的译入语中的文化现象;另一些翻译家提倡保留原文语言和非语言的特性,以便译文读者能欣赏原文的异域美,拓展知识。由此产生了两个翻译概念:归化和异化。这一对概念一经提出,围绕它们的争论就无休无止。

归化与异化的定义

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1995年,劳伦斯·韦努蒂在《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将第一种方法称作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另一种称作“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韦努蒂从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和历史背景等方面去分析17世纪至今的翻译,指出美国翻译家大多采用归化法来翻译外国文学,他们的译文通顺易懂、语言流畅,似乎是用英语写作的一般,没有翻译的痕迹。韦努蒂认为这种方法弊端甚多,呼吁翻译界采用异化法来抵抗这种归化翻译。

在中国,早在1935年,鲁迅在《且界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中就提出“动笔之前,就得先解决一个问题,竭力使它归化还是尽量保存洋气呢?”之后,中国许多翻译理论家如钱钟书、刘应凯、叶子南、许建平、张荣曦等,就归化和异化提出了个人见解。许建平、张荣曦如此定义归化和异化:“所谓异化、归化是就翻译中所涉及的文化转化而言,前者以源文化为归宿(source language culture oriented, i.e. culture-oriented),后者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target language culture oriented, i.e. culture-oriented)。即,异化提倡译文应当尽量去适应、照顾源语的文化及原作者的遣词用字习惯。而归化则恰恰相反,主张译文应尽量适应、照顾目的语的文化习惯,为读者着想,替读者扫除语言文化障碍。”

因此,归化和异化是用来解决两者语言及其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问题的两种策略。归化偏重译入语,放弃译入语中不存在的、源语的文化形象或者语言形式,寻找译入语中对应的或者近似的文化形象或语言形式;反之,异化偏重源语,保留源语中特有而译入语没有的文化形象或者语言形式,而不是用译入语中的文化形象或者表达形式来代替。

归化和异化表现形式

归化和异化表现在语言层次和语言外层次两个方面。这也正是它们和直译与意译的区别所在,后者主要表现在语言层次上。

按照归化和异化的定义,只有语言形式和文化形象的差异才会带来翻译策略的选择。换言之,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相同、相似方面在翻译中不会涉及归化和异化问题。事实上,令人惊讶的是,两种大相径庭的语言如法语和汉语,也会存在许多相同性,如battre le feu pendant qu’il fait chaud(趁热打铁)、perdre le nord(找不着北)、après la pluie, le beau temps(雨过天晴)、tel père, tel fils(有其父,必有其子)、c’est au feu qu’on éprouve l’or(烈火见真金)、chercher des poissons sur un arbre(缘木求鱼)、jeter de l’huile sur le feu(火上浇油)等。这些语言表达形式既然在译入语中有完全对应的表达方法,译者只需要采用这些对应的表达方法即可,大可不必再去思考该选择何种翻译策略。相反,关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的转化,归化和异化的选择就在所难免。

1 语言层次

每种语言都有其特有的表达形式、句法结构和修辞手法。翻译的目的在于采用合适的语言形式传递相同的意义。法语和汉语在句法结构、修辞和语言形式等方面千差万别。例如,汉语喜欢四字成语、喜欢简短的句子;而法语恰恰相反,法国文学作品中的复合长句司空见惯。在将法国作品翻译成中文时,有的译者摒弃了法语这种语言表达的特点,使用中文惯用的表达方式;有的则尽量保存法语语言特点。例如:

1Au plus épais du fourré, au bord d’une de ces petites clairières rondes que font dans les bois les fourneaux à charbon en brûlant les racines des arbres, dans une sorte de trou de branches, espèce de chambre de feuillage, entr’ouverte comme une alcôve, une femme était assise sur la mousse, ayant au sein un enfant qui tétait et sur ses genoux les deux têtes blondes de deux enfants endormis.

译文A:在茂林深处有一片小小的林中空地,它是圆形,是烧树根的木炭窑留下的。在它边上,有一个由树枝形成的房间式洞穴,它半开着,像一个放床的凹室。那里有一个女人,她坐在苔藓上,正给一个婴儿喂奶,膝头上是另外两个满头金发的孩子,他们在熟睡。(桂裕芳)

译文B : 在灌木林的最繁茂的地方,一块圆形小空地的边缘上——这种圆形小空地是炭窑在树林里烧树根烧成的——有一个仿佛桠枝筑成的洞,样子像树叶搭成的房间,一边敞开着像一间凹进去的卧室,里面有一个女人坐在藓苔上面,给一个婴儿哺乳,膝盖上搁着的小孩的金发蓬松的脑袋。(郑永慧)

显然,译文A采用了归化法,使用中文惯用的句法,而译文B采用了异化法,传递出法语语言结构特点。

2 语言外层次

语言外层次的归化和异化尤其能表现译入语和源语之间的差异。以法语和汉语为例。中国文化和法国文化差异甚大,这种差异表现在宗教、神话故事、传奇、古典文学以及历史事件等方面。在翻译中如何转化这些语言外因素能够表现出译者的翻译策略取向。在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举例说明。

首先,宗教方面。法国信奉天主教,经书为《圣经》。法国作家经常引用《圣经》中的经文或者故事。如“L’ONU est une vraie tour Babel”引用了一个《圣经》中关于巴别塔的故事:诺亚的后代想建造一个巴别塔登天,这激怒了上帝。于是,上帝让他们说不同的语言,相互之间不能沟通。巴别塔最后也只能以失败告终。如今,巴别塔被用来指一个人们操不同语言的地方。因此,这句话可以采用异化法,翻译为“联合国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巴别塔”,或者采用归化法,翻译为“联合国里说的语言真是五花八门”。

其次,神化传说方面。每个民族都有其神话和传说。西方国家受希腊罗马神话影响深远。如“le talon d’Achille du Fonds monétaire international”映射了希腊神话。阿喀琉斯曾在冥河中浸过,通体坚不可摧,战无不胜,只除去他没有被冥河水浸泡过的脚后跟,这是他身体的致命之处。因此,上面的话可以翻译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阿喀琉斯的脚后根”或者“国际化币基金组织的致命弱点”。

文学方面。每个民族都拥有丰富的文学财富,许多文学人物形象也在本国家喻户晓。例如,中国的美猴王、林黛玉、李逵等,这些文学人物经常被人们引用。法国文学丰富,也创造出了许多广为法国人知晓的文学人物,例如莫里哀笔下的伪君子达尔丢夫、巴尔扎克的小说人物吝啬鬼阿巴贡等。如果我们把“C’est un Tartuffe”翻译成中文,可以异化为“这是个达尔丢夫式的人物”,或者归化为“这是个岳不群式的家伙”。

最后,历史事件方面。历史是一个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经常是文学的一大主题。文学作品或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引用历史事件来说明一件事情。如“le waterloo des grandes marques”中,就用一个法国人熟知的历史事件“滑铁卢之战”来比喻名牌遇到的困难。因此,这句话可以有两种翻译“名牌的滑铁卢”或者“名牌的惨败”。

当然,归化和异化还会表现在与审美情趣、政治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相关的翻译中,这些因素也会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

归化与异化各自的优缺点

1 中西方翻译界的归化、异化观

在西方,奈达第一个提出归化翻译,理论基础是他的“动态功能对等”论。他认为,翻译应该使用译入语中和源语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表达方式或文化形象来表达源语信息,译者应该偏重译文读者以及他们的期望,力求使译文在译入语读者中产生的效果和源语读者读原文时的效果一致。为此,可以牺牲任何文化差异。例如,雪这种自然现象对某些民族来说是非常陌生的,而对有些民族来说却很常见,甚至有许多种表达雪的方式,那么在翻译时如何来传递“雪”这样的信息呢?奈达建议,在翻译到译入语时,可以取消这种自然现象,代之以另外一种译入语中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同样,在翻译圣经时,应该将美国家常主食面包在印度语中翻译成米饭,在爱斯基摩语中变成鱼。奈达认为,译者应该超越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才能使译入语读者抓住源语信息。按照奈达这种理论完成的翻译只能是一种归化式翻译。

奈达支持的这种归化翻译曾是英美翻译的传统。但是,劳伦斯·韦努蒂在1995年出版的《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批判了这种归化翻译的弊端,倡导异化法来保存源语的语言文化差异。他认为,流畅易懂的归化翻译抹杀了文化差异和源语的历史性,将优势文化的现代价值观强加在源语上,是一种帝国主义的文化暴力,是一种“文化殖民”。因此,韦努蒂建议采用异化翻译,因为这种翻译策略能够保存源语的语言文化差异,保存源语的异域化风格,提供给译入语读者一种异域化的阅读。异化翻译是一种抵制人种中心主义、种族歧视、文化帝国主义的一种方式,有利于保护文化多样性。

在中国,读者对归化翻译并不陌生。自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外国文学翻译采用的主要是归化法。林舒的翻译作品中,原文中不符合中国文化或者中国人审美情趣和习惯的部分通常都被删除。傅雷和钱钟书遵循的翻译理论是“神似而形不似”。虽然鲁迅主张翻译应尽量“欧化”,保存“洋气”,但当时的大部分翻译家还是采用归化法来翻译外国文学作品。

但是,近三十年来,中国翻译界重新思考归化和异化,众多翻译家或者译者各抒己见,归化和异化之争也愈演愈烈。这种争论在关于《红与黑》几个中文版本意见的调查中达到顶峰。这次调查是由《文汇读书周报》和南京大学西方语系翻译研究中心组织的。归化派和异化派纷纷发表文章,阐述自己所持翻译策略的优点。

一方面,1987年,刘英在《现代汉语》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归化 —— 翻译的歧路》的文章,批判归化法,认为异化法应该是翻译的主要方法。他认为,翻译应该尽量传递异域风格,重现源语形象化词汇,将新颖的语言表达形式引入译入语。之后,陈丽丽坚信异化翻译是翻译的总趋势,刘崇德建议尽量采取异化法,孙致礼断言21世纪的文学翻译将是异化翻译占主导地位。他们的逻辑在于语言和文化的开放性和过滤性。语言和文化是一种能够允许、吸收和容忍外来者的开放体系。中文中许多外来词汇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冷战”(la guerre froide),“维纳斯”(Vénus),“鳄鱼的眼泪”(larmes de crocodile),“象牙塔”(tour d’ivoire),“特洛伊木马”(le cheval de la Troie)等等。

吴南松在《翻译:寻求文化的共生与融合——也谈翻译中对原文差异性的保持问题》一文中指出,翻译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和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存和融合。因此,我们应该力求去发现更多的差异,而非去消除差异。人们发现的差异越多,承认和尊重的差异越多,人们就会更好得相互理解。翻译作为两种文化接触的主要方式,自然承担着介绍另一个世界、促进文化交流的责任。译者不应该认为或者害怕异己语言形式和文化难以理解或者被排斥;相反,他应该努力保存这些异己性,为两种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做出贡献。因此,译者必须保存差异。

另一方面,翻译归化派认为,理想的译文应该是原文的翻版,原文的意义被完整无缺的传递。但是,事实上,这一点难以达到,正如意大利诗人Dacia Maraini所说:“任何翻译都是牺牲或者缺失。”由于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译者必须打破源语的内在平衡,然后,按照译入语的规则、表达方式等来对源语进行重组。文化信息亦然。这就是归化派的逻辑所在。

归化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译文被接受和理解。在归化翻译中,译者用译入语中的文化形象来代替源语中的文化形象,这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文化交流。例如,David Hawkes在翻译《红楼梦》时,将“怡红院”翻译成“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s”,“怡红公子”为“Green boy”,“怡红轩”译成“Nostalegia Studio”。他之所以这么翻译,是因为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含义不同:中国人认为红色意味着幸福、喜庆和荣誉,而西方人则认为红色会让人们联想到暴力和血腥。因此,偏重译入语文化的归化翻译也是必须的。

2 归化和异化各自的优缺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归化和异化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异化有助于保存源语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和精髓,为译入语读者了解源语文化提供了机会,读者通过阅读译文能够体验异化翻译所保留的异域风情。异化翻译能够丰富译入语,促进源语和译入语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但是,译者采取异化翻译策略时有一定的风险,因为普通的译入语读者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接受和理解这种异域文化;在这段期间,译文有可能会被读者不理解或者拒绝。这反而会对文化交流形成阻碍。

相反,译者通过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对源语中特有的文化语言因素,或者转化为译入语中对等或相似的信息,或者将其删节。这会使得译文行文流畅,明白易懂,易于被读者接受。所以,归化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文化交流。然而,转化和删节的过程中伴有源语语言和文化身份的流失。事实上,源语难以被译入语读者接受的原因就在于它特有的文化身份。译者在归化翻译的同时,也将这种身份给抹杀了。

笔者仅举一例来说明上述观点。

2Ceci est la guerre sans miséricorde. L’heure est aux sanguinaires. Les régicides ont coupé la tête à Louis XVI, nous arracherons les quatre membres aux régicides. Oui, le général nécessaire est le général inexorable. Dans l’Ajou et haut Poitou, les chefs font les magnanimes ; on patauge dans la générosité, rien ne va. Dans le Marais et dans le pays de Retz, les chefs sont atroces, tout marche. C’est parce que Charette est féroce qu’il tient en tête à Parein, Hyène contre hyène.

译文2.a:这次战争是没有怜悯的战争。现在是好杀者的时代。弑君的人斩掉路易十六的头。我们要把弑君的人肢解。对的,合用的将军是铁石心肠的将军。在安如和上布瓦图的地方,领袖们宽宏大量,他们陷在慈悲的泥泞里,一切都很糟。在马雷和雷斯地方,领袖们很残酷,一切都很顺利。夏特烈正因为残暴,才抵挡得住帕兰。这是豺狼在对付豺狼。(郑永慧)

译文2.b: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到了血腥厮杀的关头了。弑君者将路易十六斩了首,我们要将弑君者五马分尸。是的,我们需要的将军应该是毫不留情的人。在昂儒和上普瓦图,首领们都宽宏大量,大方的没有边,所以一切都不顺。而在马雷和雷兹,首领们残忍凶暴,所以一切都顺顺当当,因为夏雷特对帕兰决不手软,一报还一报。(桂裕芳)

译文2.a采用了异化法来翻译“arracher les quatre membres”(肢解)和“hyène pour hyène”(这是豺狼在对付豺狼),语言表达方式也尽可能按照法语的句法结构;译文2.b采用了归化法翻译成“五马分尸”和“一报还一报”,行文也尽可能遵循中文习惯。郑永慧的翻译“异域味”十足,读者通过阅读译文,能够感受到法国人的思维方式;桂裕芳的译文中如果把几个法国地名去掉,读者可能会以为这是中国人用中文自己创作的作品,行文流畅,思维方式中国化。

总而言之,一切事物都有其正反面,归化和异化有各自的优缺点。它们只是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既对立又统一。每个译文都是这两种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存在只用归化法的翻译,也不存在只用异化法的翻译。在翻译时应该采用何种翻译方法最佳,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翻译策略的选择是受众多因素影响的。

影响归化和异化的因素

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正是翻译存在的原因,解决差异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任何文章都和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可分割,含有众多社会文化规约:风俗习惯、社会关系、审美观、语言准则、文学标准、写作规则等等。源语环境和译入语环境不同,这些社会文化规约就不尽相同。因此,这就使得译者在翻译时不得不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影响归化和异化的因素有许多,在此,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论述:文化因素和翻译目的。

1 文化因素

笔者从审美情趣、风俗习惯和政治三个方面来论述各种文化因素对归化和异化策略选择的影响。

1.1 审美情趣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有别于另一民族的审美观。在一种文化中被认为美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就会被认为是丑的。一方面,一个民族的审美观是和她的思维方式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中国人使用象形方块字,形象思维能力强;西方人惯于逻辑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审美观上也极为不同。中国人爱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方式。例如,某个城市用来宣传国际龙舟节的一段文字就极富中文特色:

...轻快的龙舟如银河流星,瑰丽的彩船似海市蜃楼,两岸那金碧辉煌的彩楼连成一片水晶宫,是仙境?是梦境?仰视彩鸽横飞,低眸漂灯流霓,焰火怒放,火树银花,灯舞回旋,千姿百态...

当这段文字被异化翻译成英语给一个美国记者评论时,他的回答竟然是“不可理喻、令人发笑”。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能采用异化方法来保存源语的语言美。导致异化翻译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两种文化审美观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应该找到两种审美观的差异所在,用译入语中对等的语言美来表达源语意义,使译入语读者产生和源语读者同样的审美效果。

另一方面,中西方审美观的不同还表现在文学规约的不同上。这种不同不仅会引起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还会使得写作方式和审美价值观有所区别。一种文化习惯于一种或几种文学形式之后,这些形式会在这种文化团体内成为一种规约或者范本,这一团体会更倾向于已经形成的这种审美情趣,而排斥外来的审美观。当然,随着文化交流的频繁和加深,这种排斥性会越来越弱。因此,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可以认为译者是文化大使,为缩小两种文化审美价值观的差异作出了贡献。回顾20世纪初中国西学东渐时期,林舒和陈独秀将雨果的《悲惨世界》翻译成中国式的章回体小说,这受中国当时的文学审美观影响。林舒给每一章都加了标题,如“迪涅城行人落魄,苦巴馆店主无情”、“感穷途华贱伤心,遇贫客渔夫设计”;大部分章节都已“却说”、“话说”等字词开始,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束。林舒和陈独秀采取的归化翻译,一是从自身审美情趣出发,二是为了适合当时中国读者的文学阅读方式。

正如Lefevere所说,在翻译当中,如果语言和意识形态或审美观相碰撞,总是后者胜。译者的审美观受他所浸淫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翻译时,这种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作用于译者审美观的偏向。如今,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人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等的认识不断加深,有些中国作家写作的方式早已和西方作家一样。所以,现在,在大多数情况下,译者不会再抹杀由文学规约引起的差异。

1.2 风俗习惯

每个社会有其根深蒂固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左右着社会成员的行为举止,形成了他们的道德标准。像其他文化现象一样,一个社会的道德文化也具有排他性。它认为和它相背的、外来的文化是不道德的、应该排斥的。这种文化现象会给穿梭于两种文化之间的译者一定的压力,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

在中国近代,社会刚刚开放,人们的道德观念仍然守旧。这个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就不得不采用归化策略,删除某些不符合当时人们道德观念的描写。这种现象在《茄因小传》的两个中译本中表现突出。第一个版本是杨子林翻译的,这个版本中,原文中关于爱情和男女身体关系的描写都被删除了,尤其是女主人公未婚先孕的情节也被更改了,译者按照当时中国的道德标准将其美化,称赞她是“清洁绢好,不染污浊,牺牲生命以成人之美,是情界中之天仙”。几年后,林舒又重新翻译这本书,保留了旧译本中被删掉或更改的描写。但是,林舒的翻译被当时的翻译界批评为“传其淫也,传其贱也,传其无耻也”

现在,虽然中国比林舒那个时代更开放,但是中国人的道德观和风俗习惯并没有被西方文化同化。两个世界之间的道德意识形态仍然存在很大的鸿沟。这种距离尤其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男女关系的描写上,我们的主流文化难以容忍西方文学中那些赤裸裸、粗鲁的性描写。译者在翻译时经常采用的方式就是将这种描写中性化、大体概述或者全部删除,来避免这种道德文化的冲突。

1.3 政治

一个社会的政治倾向也会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这种影响或者直接来自政府的审查,或者来自译者自身的政治倾向。仍然以处于新旧思想交锋中的中国近代文学翻译为例。那时的许多翻译家经常以翻译文学作品作为表达自己政治立场的手段。代表封建政治的林舒在翻译《唐吉诃德》(《魔侠传》)时,就使用手中的笔来发泄对民主革命的不满,将“Dieu vous punisse !”译成“似此等侠客,在法宜骈首而诛”。另外,林舒还在这段翻译的后面加注“吾于党人(指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人)亦然”。而代表民主思想的苏曼殊和陈独秀为了满足表到他们政治意识的需要,甚至在翻译《惨世界》时创造了一个原书没有的主要人物,称之为“难得明白”。这个人物代表着两位译者的心声,无情的批判封建思想。这两个极端的例子说明,译者的政治意识会不可避免地影响他们翻译策略的选择。

2 翻译目的

翻译目的不同,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就会不同。译者采用异化法,或是为了宣传外来文化,或是为了引入新的文学风格或者语言表达形式,或是为了让译文读者体会异域风情,又或是为了抵制文化殖民,保持文化多样性;而译者采用归化法,或是为了让译文流畅易懂,风格优雅,或是为了投译文读者所好,以免引起他们的抵触,等等。如17世纪、18世纪的法国翻译界,希望译文能够流畅优雅,创造了一种译文类型,称之为“Belles infidèles”(不忠实的美人),公开宣布他们不忠实于源语语言和文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翻译界和文学界把引入和翻译西方小说作为教育中国人民的一种手段。这个时期,小说作为一种改革社会的工具,不是因为它的美学功能和文学功能,而是它具有批判、警醒大众的社会功能。因此,译者为了充分发挥小说的这种功能,更重视它和当时译入语文化和社会发展倾向的相符性,而忽略译文的忠实性。为了能引起译文读者的共鸣,译者大多会采用改编或者归化的翻译策略。所以,虽然中国这个时期的翻译被后来人批判不忠实原文,但这种归化策略是以改革社会为目的的,归化翻译更易于被当时的中国读者理解和接受。

如果译者翻译的目的在于引入和介绍异国文化,那么采用归化策略就不易达到这一目标。异化策略当然适合这种要求,但是,有时候,也会使得译文难以被读者理解,甚至被拒绝。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采用的策略同时是异化法加注解。例如,Jacques Dars翻译的法译本《水浒》(Au bord de l’eau)。Dars完全采用异化法来翻译此书,为了方便法国读者理解,他在译本后加了260多页的注解。Etiemble为此译本作序,写道:“Jacques Dars向我们证明了翻译是可能的,甚至是一本许多世纪以前的、用通俗中文写作的中国小说;他向我们证明了我们应该、也能够不删除任何一段、一句、一词,把所有的都翻译出来。”《水浒》的这个法译本填补了法国人对东方文化了解的空缺。在此,笔者仅举几例来说明Dars是如何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

1:天子听奏,急敕翰林院随即草诏:...

译文:A l’audition de cette requête, le Fils du Ciel donna immédiatement ordre à l’académie de la Forêt-Pinceaux de préparer d’urgence le texte d’un édit impérial.

2...随即差人报知龙虎山上清宫住持道众、准备接诏。

译文:Ils envoyèrent aussitôt des gens avertir l’abbé du monastère de la pureté-supérieure, de la montagne du Dragon-et-Tigre.

3:惊得洪太尉三魂荡荡,七魄悠悠。

译文:Le grand maréchal était plus mort que vif : ses trois âmes et ses sept affects, bouleversés, commençaient à l’abandonner.

4: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译文:Comme on dit, mon fils « a pourtant des yeux, mais ne reconnaît pas le mont Tai ».

5:可怜两个强徒,化作南柯一梦。

译文:Ainsi finirent ces deux lamentables coquins : éphémères, leur vie ; tel le songe du gouverneur de la Branche du sud.

6:这先生不知是哪里人,来我家投宿,言说善习阴阳,能识风水。

译文:Quand à ce taoïste, j’ignore d’où il venait. Il s’est présenté chez nous en demandant l’hospitalité et a déclaré être très versé dans la science du Yin et Yang, et expert en aéromancie et géomancie.

7:这是笑里藏刀,...

译文:Son sourire cache des poignards...

上面几个例子当中,Dars将“翰林院”、“龙虎山”、“清宫”、“三魂七魄”、“有眼不识泰山”、“南柯一梦”、“阴阳”、“风水”等中国文化特有的或汉语特有的表达方式都按字面意思译成法语,后面加以注释。甚至对“笑里藏刀”这个短语,也没有采用法语中表达相同意义的固定短语“dorer la pilule”或者如“cacher des mauvaises intentions sous un sourire”、“avoir un coeur perfide sous des dehors aimables”等意译方式,而是直接采用中文的比喻方式。Dars之所以这么翻译,是为了让法国读者在阅读他的译文时体会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译文读者也许对源语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和知识不了解,但他们是有一定智力行为能力的人,通过译文本身和译者注解,能够理解译文。

总而言之,翻译目的会影响翻译方法的选择。译者会根据他的翻译目的去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无论归化还是异化,都是为达到翻译的目的而服务的。

归化、异化和忠实性

忠实性历来被当作评判翻译质量的一个标准。那么如何以忠实性原则来评判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给忠实原则定义。

Amparo Hurtado Albir在《La notion de fidélité en traduction》一书中指出,翻译要忠实于原文作者的意图、译入语和译文读者。这三个要素是三位一体的关系,缺一不可。只忠实于其中一个要素、违背了其他两个要素的译文不是忠实的译文。首先,译文要忠实于原作者的意图。这里所说的意图不是停留在文字、内容等的意思,而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如“La fenêtre !”(窗户!),这句简单的话语不同情况下,会表达不同的意义。譬如,如果说话者是在一个闷热、闭窗、拥挤的公共汽车上说的,那么他的意图就是“请把窗户打开!”;如果情况刚好相反,那么他的意图就是“请关上窗户!”。因此,忠实于意义,也就是忠实于作者的意图。其次,译文要忠实于译入语和译文读者。忠实于译入语是浅显易懂的,译者必须运用译入语语言表达方式来传递原文作者的意图;这一点和忠实于译文读者是联系在一起的。译文面对的是新的、和源语不同文化的读者,它所重建的交流是在一种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所以,译者必须采用译文读者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形式来进行翻译。

忠实性三位一体的关系确定了译者翻译时的自由性和局限性,从而也能解释译者选择归化法或者异化法的合理性。

上面说过,归化就是在源语译入译入语时,放弃源语的文化现象或语言形式,寻找译入语中对应的或者近似的文化形象或语言形式。归化的翻译符合忠实性的三要素。例如,法语中见面时礼貌性的问候语“Salut, ça va ?”,如果在某些情况下被归化翻译成“你吃了吗?”这种中国式的礼貌问候语,可以说译文传达了作者的意图(礼貌性的问候),也忠实于译文读者和译入语。

异化就是保留源语中特有而译入语没有的语言表达形式或者文化形象,而不是用译入语中的表达形式或者文化形象来代替。在做翻译时,译者所设定的译文读者的类型会影响他采取何种翻译策略。例如,前面举过的一个例子“c’est un Tartuffe”,异化翻译成“这是个达尔丢夫式的人物”,译者在这么翻译时,是认为译文的读者了解法国文学,知道达尔丢夫这个文学形象;或者,译者会在译文后面加以注解,说明达尔丢夫的出处,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因此,异化翻译也是忠实于译文读者和译入语的。当然,有些异化翻译过多偏重源语语言形式和文化,对译文读者陌生的文化现象也不加以注释,致使译文难以理解。这样的翻译就是不忠实的,因为它没有忠实于译入语和译文读者。

小结

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翻译策略,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归化和异化的选择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如政治、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翻译目的等。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只要都符合忠实性的三要素,那么它们都是忠实的翻译。

如今,随着世界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文化多样性,意识到他们自身的文化、宗教、历史、传统等是脆弱的,受到了威胁。于是,在翻译中,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人们希望能够尽可能的保存自身的文化和特性,反对人种中心主义。这也就是所谓翻译的后殖民视阈。这种观点已经、并且还会激活归化和异化之争。

参考书目

王东风. 论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介入. 中国翻译. 19989月,第5.

王东风. 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 中国翻译. 20029月,第5.

谢建平. 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

孙致礼. 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

蔡平. 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

许建平、张荣曦. 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

葛校琴. 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域——对国内归化/异化论者的一个提醒.

刘艳丽、杨自检. 也谈“归化”与“异化”.

吴南松. 翻译:寻求文化的共生与融合——也谈翻译中对原文差异性的保持问题.

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 文化与翻译.

罗新璋. 翻译论集.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桂裕芳. 九三年. 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郑永慧. 九三年.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LEDERER Marianne, la traduction d’aujourd’hui, Hachette, 1994.

ALBIR Amparo Hurtado, La notion de fidélité en traduction, Didier Erudition, Paris, 1990.

BLALACESCU Loana et STEFANINK Bernd, Traduction et différences culturelles, Le français dans le monde, 2003, N0326.

DARS Jacques, Au bord de l’eau, Edition Gallimard, Volume 1, 1978.

NIDA Eugène A., 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Leiden, E.J.Brill, 1964.

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London&New York, 1995.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9cba44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5.html

《论翻译的两种策略归化与异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