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的品质

发布时间:2019-10-16 11:26: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谦虚的品质

今天,我们来讨论“谦虚”这个话题。众所周知,谦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我们在描述一个有素质的人时,谦虚很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那么什么是谦虚呢?其实仔细想想谦虚在生活中的表现,会发现谦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表现出了这三个方面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我们就会说,那个人是一个为人谦虚的人。那这三方面是指哪三方面呢,是指一不自满,不自夸,二在别人对自己提出意见和建议时能真实、诚恳地接受,三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时能向他人请教。

我们每个人都是处在一段与他人相处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得到来自他人的评价。而他人的评价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当我们面对这些不同评价时,我们表现出怎样一种心理状态,反映了我们是不是有谦虚的态度。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喜听善言,恶听恶言,是人的通性。当遇上积极评价,也就是遇上别人的表扬时,人们会觉得高兴,而遇上消极评价,也就是遇上别人的批评时,人们会觉得失望,会觉得不高兴。

我们对自己也有不同的评价,也就是会有积极和消极的自我评价。心理研究也表明,人们有这么一种心理趋势,成功后原因往往归于自己的努力,若是失败了,则往往将失败的原因归于他人或者环境。

这也表明,人是有接受积极评价拒绝消极评价的倾向的。(不管评价是来自他人还是来自自我。)

而正是在这个倾向上的不同表现,反映出一个人是不是为人谦虚。很多人,在面对积极评价和消极评价时,表现地太过,就显得不谦虚了。当别人表扬自己时,高兴一下,得意一下,是人之常情,我们不能说别人表扬他他高兴了得意了,他就是一个骄傲自满不谦虚的人,不是这样的,因为听到表扬而高兴是人的天性,同样的道理,当别人批评自己时心里觉得不爽,不舒服,也是人之常情,我们不能就说这个人是不谦虚的人。那么什么程度就是不谦虚了呢?当别人表扬自己时,太过于得意,以至于目空一切,以为除了自己外,无人能成事,这样时,就是不谦虚了,是骄傲自满了;当别人批评自己时,太过于计较,不肯接受批评,至死不悔改,就是不谦虚了,是刚愎自用了。

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做到别人表扬或批评我时我都无动于衷,或者别人表扬我时我哭丧着脸,别人批评我时我笑逐颜开才算是谦虚呢,也不是。我们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对任何评价都无动于衷那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样才算是谦虚呢,应该是实事求是,那样才是谦虚。什么是事实求是呢,就是真实地看待一切。当别人表扬我时,如果我真的做的很好,我就高兴,但是这种高兴,不能是盲目地高兴,一高兴高兴个没完了,当我取得了进步,取得了成绩时,我也应该高兴,但是这种高兴应该成为自己取得更大进步更大成功地动力,而不能成为取得更大进步更大成功的阻力;当别人批评我时,也该实事求是地去看待,如果真是自己做错了,或者说处理事情的方法上有更合理的方法,在不舒服之余,还应该赶紧改过来,或者采纳别人更为合理的意见,那样才算是一个谦虚的人。

所以说谦虚,就是遇到表扬时,取得成绩时,不自满,不自夸,谦虚就是遇到批评时,他人有更好的建议时,能够接受批评,采纳更好的意见。

谦虚还有一点,就是在自己不知道时,虚心向他人请教。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知道装不懂,也不能不懂装懂,不仅不能不懂装懂,更要在不懂时向懂的人请教。人都有好为人师的习惯,也就是喜欢教导别人怎么做,但反过来人不喜欢被人教导,因为那会让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因为不喜欢被人教导,所以有问题时不愿意去请教别人,不肯接受别人的建议。那我们说谦虚的人是一个乐意向别人请教问题的人。遇到自己不懂的,不会装作自己懂得,遇上懂得的人,能主动地去学习,去请教。

我们说了很多什么是谦虚。那为什么要说这么多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谦虚反映一个人素质,能帮助人取得成功。因为“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人生在世,为人谦虚很重要。我们知道谦虚经常和谨慎放在一起使用,谦虚谨慎,谦虚谨慎,谦虚能够带来谨慎。一个谦虚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能在成绩面前,在成功面前,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处理起事情来自然有条不紊,不会盲目,不会犯错,自然能带来更大的成功,取得更大的成绩。谦虚也能使人进步,使自己不断完善,所谓“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谦虚的人,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能不断地完善自己;谦虚的人乐于请教他人,乐于学习,能把不懂的变懂,不会的变会。自己得到不断地完善,能够取得进步。谦虚的人除了能让自己得到完善外,也能让他人乐意与自己相处,能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变得更融洽,所谓“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因为谦虚的人不会恃才傲物,目中无人,所以人们愿意与谦虚的人相处,也愿意帮助谦虚的人。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谦虚者得到的帮助更多,自然取得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得多。

既然我们说谦虚如此重要,那要怎么做才能做到真正的谦虚呢?

我认为,要做到谦虚,就是要做到卑下、实事求是和先人后己。

为什么说要做到谦虚就要做到卑下呢?因为唯有下者,方能纳百川,容万物。这个卑下,是使自己卑下的意思,不是使他人卑下,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将自己置于一个比较低下的位置,不是说要作践自己,贬损自己,矮化自己,而是说要有那么一种或许他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或许他人的看法比自己更合理的意识,这样一种姿态,一个态度。我们喝过酒的人知道,在与人碰杯时,最好是将自己的杯口放低,低于别人的杯口去跟人碰杯,这个并不是说我比你多么的低下,而是我做出了一种姿态,表明我把你捧在上面,是相对尊敬的一种方式。谦虚就是像这样一种状态,它首先使自己卑下,做出一种你比我知道的多,你的意见值得我听取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才能真心诚意地去接受别人的批评,去向别人请教。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人,最大的智慧,便是承认自己的无知。很多人对这句话并不能理解,他们会认为,人怎么可能是无知的呢,人知道很多东西啊,再说,自己如果认为自己是无知的,怎么能称得上是智慧呢。其实,在苏格拉底看来,无知和承认无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无知是真的不知道,无知是可耻的,是一种罪恶,而承认无知是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缺点,它是一种智慧。所以,苏格拉底说这句话的真正目的是在教导人们要谦虚。因为他看出了人性的弱点之一是喜欢自高自大,自以为是。他知道人类是这样一种生灵,即使是在神的面前,也敢自认为比神知道得多,自认为比神更正确的一种生灵。所以,他告诉人们,不要认为自己知道的足够多了,不要认为自己是知道最多的那一个人,而要勇于承认自己是无知的,也就是要承认对一些事情,我们是不了解或者了解的只是片面的。承认了不了解,或者了解的只是片面,便会去尝试着了解,尝试着去全面地了解,也就是会去向他人请教,能听取他人的建议了。

孔子也曾经说过,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但我们知道,人是不可能没有羞耻之心的,所以,要做到不耻下问,唯有承认自己在某一点上确实不如别人,那样,向别人请教或者别人向自己提出建议时,才能真正地不觉得耻辱,才能真正地去请教,或者接受他人的建议。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谦虚就是要做到卑下。先把自己放低了,也就能接受他人的意见,能向他人请教了。

谦虚还要做到实事求是。要在别人夸自己时不自满,不骄傲,在别人批评自己时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的合理之处。实事求是还要求人们要坚持自己的正确看法。我们说谦虚不是说不能与别人争论,不坚持自己的看法,如果没有原则地接受其他人的一切批评,那我们说那不是谦虚,那是没有主见。谦虚应该是实事求是的,过则改之,无则勉之。面对溢美之词我们不自满,也不能过谦,别人都觉得你很出色,这时候也不要不敢承认。我们说过分谦虚,等于虚伪。实事求是的看待一切,才是真正的谦虚。

谦虚还要做到先人后己。面对成绩,要想到他人,想到自己的成功,不完全是自己一个人的努力,而是许多人一起努力的结果。如果做到了心中有他人,先人后己,在取得成绩获得成功时,面对溢美之词,自然不会骄傲,不会自满,因为我们很清楚这些成绩与成功并不单单属于自己。

谦虚这个品质在为人做事上,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讲谦虚讲了几千年,有无数的名言名句流传下来,有无数的故事流传下来,这里我不再赘述。我们最后来说一说在谦虚上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我们中国的儒家文化中有一个思想,叫中庸。什么是中庸呢?直白一点来说,不要太少,也不要太过,适中,适宜,就是中庸。

我们在讲谦虚的时候也要注意用中庸的思想来指导我们,不能不谦虚,也不能太过谦虚。不谦虚则骄傲自满,太过谦虚则虚伪造作。

谦虚是一种生活方式(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a470deff8c75fbfc77db258.html

《谦虚的品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