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游记》中的猪八戒

发布时间:2018-10-19 05:19: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析《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形象

张春节

摘要:猪八戒——这一鲜活形象,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他身上既有神的本领和神通,又有猪的贪吃贪睡的特点,更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和自私、好色及懒惰的习性,在他身上体现了神、猪、人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对他性格的分析,揭示了猪八戒这一艺术形象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猪八戒 性格 形象意义

提起猪八戒,我们的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一个形象:蒲扇耳,莲蓬嘴,粗笨的身躯,狼狈的模样,神奇而有趣。它是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著——《西游记》中塑造的众多艺术形象之一。他那贪婪自私的性格、憨态可掬的模样时常引人开怀大笑。近几年关于猪八戒的电视剧、电影以及卡通片也拍摄了不少,并且很受欢迎。猪八戒具有怎样的性格?人们为什么这么喜爱他?猪八戒这么受人喜爱又反映了人们一种怎样的文化心态?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八戒原本是天上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帅,主管天河。因醉酒调戏嫦娥被玉皇大帝逐出天界,错投猪胎,后栖身云栈洞,自称“猪刚鬣”。观音菩萨赐法号悟能,唐僧西去取经路过高老庄,猪八戒被孙悟空收服,被唐僧收为二徒弟后,为让其继续戒五荤三厌,唐僧给他起了个别名叫“八戒”。八戒从此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他会天罡三十六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耙。

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嘴巴甜。但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猪八戒贪吃贪睡,自私自利,好进谗言。他常常想捉弄人,但不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就是作茧自缚。猪八戒,是吴老先生笔下的一个戏剧性人物,虽然有着许多的缺点,而我们一点儿也不觉得他丑陋和令人厌恶。相反地,在他的这些缺点背后,透露出来的憨厚老实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猪八戒的形象特征

本文主要是要对猪八戒进行分析,当然要对猪八戒有一个公正的评价,但为了使我的评价有理有据,我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我们先从他们出生后的最初来说一说,孙悟空出生后,因害怕“暗中有阎王管着”而远行苦修,终于练成了高强的武艺,这或许也算追求自由的行动。而唐僧则从小在寺院长大,受到的教育是持之以恒,因而在后来的取经路上才能一心只为取得真经,修成正果。但猪八戒却是从小修行,只为功德圆满好飞升。从他们修行的目的可以看出,孙悟空修行只为自由,而猪八戒的修行却是为修行成仙,他们几个修行的目的不同(《西游记》第二十回)。

我们再从他们的从属关系上来说,在他们四个人当中,以唐僧为首,但以唐僧最为没有本事,除了会念经、坐禅以外,什么都不会;以孙悟空的本领最高,但他桀骜不驯、自以为是;猪八戒和沙僧本领差不多,但由于猪八戒性子直,常受孙悟空的戏弄和侮辱,而猪八戒都能忍受;沙僧则处于没有意见的中庸之道,没有自己的见解,也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把他们之间的关系比做一个社会,那么唐僧是统治者,是皇帝,孙悟空则是高官贵族,猪八戒和沙僧就是下层的劳动者,在整个取经的过程中,唐僧主导着取经这条主线,孙悟空具体执行这条主线,而猪八戒和沙僧则是为这条主线服务的。他们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一点来,他们四人的出生不同,所生活的环境也不同,在取经过程中的地位分工也不同,自然就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和生活习性,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作者的写作意图来看,为了准确的刻画出现实社会中的人性,就必须得有猪八戒这样的一个人物来作为某些人性的载体,必须将猪八戒写成一个大家都不希望是自己的这样一个形象。所以,对于猪八戒所体现出来的一些缺点或优点,更会符合大众人群的特点,而不是少数人的特点。因为,在四个形象中,猪八戒更像人。对于猪八戒的一些优缺点,我们应该以更为客观的态度去面对。

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因而他首先具有神仙的身份;后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尘但又错投猪胎,他又具有了猪的相貌;在取经过程中他的所作所为又分明体现着一个凡人的思想性格。所以我们就从猪八戒的神性、猪性和人性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他的性格特征:

(一)法术高强体现神仙身份

猪八戒的神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他的法术武功上。他使九齿钉耙,会腾云驾雾,会三十六变的天罡数,能变山变树,变水牛变大胖汉……虽然他的法术跟大师兄孙悟空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但对于凡人及普通小妖来说已是不同凡响,还能帮助孙悟空降伏一些法力比较高强的妖怪。在黄风岭,八戒“举起耙,刺斜着头一筑”将妖精的先锋“筑得九个窟窿鲜血直冒,一头脑髓尽流干。”(p108)在宝象国应国王之求变大,“把腰一躬,就长了八九丈长,却似个开路神一般。吓得那两班文武,战战兢兢;一国君臣,呆呆挣挣。”(p154)受国王之托搭救公主,八戒“足下生云,直上空里”(p155)奔向妖怪巢穴,搭救未果,沙僧被擒,师傅又被黄袍怪变成斑斓猛虎,囚于铁笼,便听从小白龙之言“收拾了钉耙,整束了直裰,跳将起去,踏着云,径往东来”,(p160)去请孙悟空,请得悟空出山,二人“携手驾云”,一同除妖救师。西凉女国,唐僧被蝎子精掳去,八戒同悟空、沙僧三人“腾云驾雾”追赶至妖洞,悟空与蝎子精交战,中毒负伤败走,八戒“不容分说,举钉耙,望他那石头门上尽力一钯,唿喇喇筑做几块”,(p297)后又中毒败回,最后请来昴日星官降伏蝎子精,八戒终于将那妖精“一顿钉耙,捣作一团烂酱”。(p299)三调芭蕉扇时,八戒帮助悟空大战牛魔王,一耙筑死玉面狐狸精,又将摩云洞群妖尽皆剿戮。在碧波潭龙宫协助孙悟空除去九头虫,一耙筑倒宫主。在木仙庵捣毁众多树妖花精。受阻荆棘岭,八戒“捻个诀,念个咒语,把腰躬一躬,叫:‘长!’就长了有二十丈高下的身躯,把钉耙幌一幌,教‘变!’就变了有三十丈长短的钯柄,拽开步,双手使钯”(p341)就将八百里荆棘岭搂开。又冒着恶臭,变成一只大猪拱开稀柿衕口。还在狮驼岭大战妖魔、比丘国筑死狐狸精、陷空山变作个黑胖和尚探路、在隐岳山“走到山凹里,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变做个矮瘦和尚”去化缘,唐僧被花皮豹子精擒住,以为师傅被妖怪所吃,与悟空大破连环洞……取经途中,猪八戒还经常做开路先锋,尤其是在孙悟空遇水不能施展本领的时候,猪八戒更是能大显神通,如流沙河大战沙僧、通天河苦斗灵感大王……在第八十八回中,还因其法术、武功高强在玉华国收了个王子徒弟。可以说在这西去取经的路上,猪八戒凭着自己的法术武功,为取得真经出了不少力,立了不少功。

(二)贪吃贪睡突显猪性本能

猪八戒在小说中有一个从“神”到“猪”的演变过程。他原本是天蓬元帅,是天神,只因一念之差对嫦娥起了淫心,酒后失态而被贬谪人间;但是他又在降凡投胎的过程中,再度遭难,误投猪胎而变成“猪”。因而在他身上更多了一些动物性的本能体现。

1、贪吃,吃不择食

穿衣吃饭是人的基本需求。然而,由于猪八戒具有猪的形体特征——食肠宽大,再加之成天奔波劳顿,一点斋饭是很难填饱肚皮的。所以,猪八戒在取经途中常常是忍饥挨饿。所以,猪八戒最为惦记的就是吃东西,在有食物时,总会表现出饥不择食,一副贪吃的嘴脸。吃将起来,总是风卷残云一般。将他的馋相描绘得最淋漓尽致的,是第九十六回“寇员外喜待高僧”那场戏:“你看那上汤的上汤,添饭的添饭。一往一来,真如流星赶月.这猪八戒一口一碗,就是风卷残云。”(p512)送行席上,只见那“长老在上举箸,念《揭斋经》。八戒慌了,拿过添饭来,一口一碗,又丢够有五六碗,把那馒头、锩儿、饼子、烧果、没好没歹的,满满笼了两袖,才跟师又起身。”(p514)这种贪吃,与他的尊容联系起来,只能教人忍俊不禁而不会令人厌恶。为了一个好吃的脾性被白骨精等妖怪欺骗;被唐僧骂成“槽里吃食,胃里擦痒”的畜生;更数次被孙悟空以有好吃的为诱惑骗去帮其办事,受到戏耍和捉弄。但是,猪八戒的贪吃,是贪而不择,是贪而不挑。可以说,猪八戒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不在乎有无美味佳肴。食欲是人生存的本能,人类满足自己的食欲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填饱肚子,在这一角度上我们可以看到八戒的吃也非贪,而是实际情况的需要。直至成了正果之后如来封他做了“净坛使者”,才让他不愁斋饭了。

2、贪睡,睡不择地

睡眠作为人的一种生理上的需要是自然的。但是猪八戒由于具有的猪的形体特征,再加上旅途的劳顿,所以导致他对睡觉显得格外的贪婪。可以说是贪睡成性,睡觉从来就不择地方,大青石上他睡得香,荆棘丛中也成眠,假若能在乱草堆里拱个猪浑塘,那简直就是他的席梦思。这种贪睡,与他的尊容联系起来,不会令人生嗔,只会引人发笑。即使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也不分好歹,一有机会就倒下呼呼大睡。让他去化斋,则瞌睡连天;叫他去巡山,则倒在路边呼呼睡起觉来,而且一睡就是大半天;夜间睡觉,连师父叫他,他也会恼火发脾气。如书中第二十八回,在黑松林化斋的路上,他寻思,“我若就回去,对老和尚说没处化斋,他也不信我走了这许多路。……也罢,也罢,且往这草科里睡睡。”(p148)丝毫不考虑焦急的师父。第三十二回让他巡山,“他一头钻得进去,使钉耙扑个地铺,彀辘的睡下”,(p171)第三十七回写乌鸡国国王冤魂托梦给唐僧述说冤情,惊醒唐僧,唐僧连叫:“徒弟!徒弟!……”猪八戒醒来说道:“甚么‘土地土地’?——当时我做好汉时,专一人吃人度日,受用腥膳,其实快活;偏你出家,教我们保护你跑路!原说只做和尚,如今拿做奴才,日间挑包袱牵马,夜间提尿瓶焐脚!这早晚不睡觉,又叫徒弟作甚!”(p197)可以说猪八戒无论在怎样至关紧要的场合都要挤出时间睡觉,而且不管是草窝里、树杈上、石缝间随处一躺,都能随遇而安,酣然入睡并鼾声如雷。在整部作品中,处处都见得八戒的贪睡,客观地说这是他生理的需要,然而作为一个人如此的贪睡是迟早要被社会所淘汰的。睡眠是有时间限制的,八戒却对取经这般的不负责任,随时随地倒头就睡,这是我们该抨击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惰性的,都是会偷懒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在克制自己的惰性而已,猪八戒是人类社会中的一分子,又有着猪的形体特征,因此他本身就是一个很懒惰的人,而他很多时候又是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偷懒的,主观的说,他这样也是情有可原的。比方说唐僧让他去巡山,而他却在偷懒睡觉,,根本原因就是他饿着肚子,人在饿着肚子的时候是很不愿意做事的,这是人本身的惰性所促使,在主观上是可以接受的。

(三)贪色贪财揭示人性本色

猪八戒作为一个人格化了的猪,他又具有人的本性:贪财好色、贪生怕死、爱进谗言、意志薄弱……这些“人性”中常见的缺点,在他身上均有体现。

1 贪色,贪而未淫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贪好女色是猪八戒留给所有读者最为深刻的印象之一。他在西天取经路上只要看见年轻漂亮的女子,不管是神仙还是凡人,哪怕是女妖精都会在嘴里不停的喊着女菩萨,并且在心里也会不断的想着女菩萨。猪八戒的好色可以在以下例子中略见:“四圣试禅心”,他想娶人家的小姐,小姐嫌他丑,他就对岳母说:“娘啊:……你招了我罢。”(p124)尸魔化为芳华妙女,他一见“就动了凡心”前去答讪,知道对方是来斋僧的,“满心欢喜,急抽身,就跑了个猪颠风,报与三藏”。(p142)最恶作剧的,还是当他知道盘丝洞的七个蜘蛛精在洗澡,便非要去“打杀了妖精,再去解放师父”;可一到那里,却脱了皂锦直裰,扑的跳下水去,变做一个鲇鱼精,“只在那腿裆里乱钻”。(p388)在取经途中还念念不忘他高老庄的妻子,每次遇到挫折时总想的是回到自己的妻子身边。而其他三个,则对女色毫无兴趣,失去了作为动物的基本的条件。贪恋女色是猪八戒最为难堪的“伤疤”,但这只是一种本能,一种意念,芸芸众生中又有几个是不近女色的呢?但是,他的好色不同于西门庆的淫邪无度,他唯一娶过的女人是高翠兰,却没有对她邪恶动粗,相反,他显得很温柔体贴,这也正是现代女性喜欢猪八戒的原因。记得曾有一项网络调查,由女孩子对《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进行挑选,哪个最受女孩子欢迎,结果猪八戒以较高的选票获得了第一名,许多理由是猪八戒会心疼女孩子,会哄女孩子开心。从现代社会来说,能够象猪八戒一样忠于爱情,忠于家庭的年轻人真的是越来越少了,想象一下,如果每个人都象其他三个人一样,那我们的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在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里,男女关系方面的污点是英雄所避免的,在《西游记》这部作品中,唐僧是金禅子转世,既有禅心又有戒律,不好女色,而猪八戒则是个色胆包天的主,他曾为天界的天蓬元帅时就因好色,调戏月宫仙子嫦娥,被玉帝罚入凡界,错投了猪胎,却依然不改本性。取经路上,他不论见了神、人、妖都会两眼发直,寸步难行。然而,我们应该肯定的是他虽贪,却贪而未淫。

2、贪财,贪而不夺

在《西游记》的取经队伍中,猪八戒是很贪财爱物的角色。夜宿乌鸡国,他一听孙悟空说妖魔有件宝贝藏在御花园,便觉也不睡,愿意和孙悟空去偷,提出的条件是:降了妖魔,功劳归孙悟空,宝贝归他。路过金兜山,他不分好歹潜入妖魔点化的院落,窃得纳锦背心穿着晤背,结果,被纳锦背心化成的绳索捆住,落入了独角兕大王手里。观灯金平府,他听孙悟空说摄走唐僧的像是犀牛精,便道:“若是犀牛,且拿住他,锯了角来,倒值好几两银子哩!”(p490)行至布金禅寺,他听唐僧说当年舍卫城太子曾以黄金作砖块铺地,请如来到此说法,竟想“也去摸他块砖儿送人”。(p497)离开天竺国,他听孙悟空说国王要为他们送行,便道:“送行必定有千百两黄金白银,我们也好买些人事回去,到我那丈人家,也再会亲耍子儿去耶。”(p505)最可笑的是他化缘化到点银子,攒在一起,悄悄求了个银匠煎成一块,呈马鞍型,塞在左耳朵眼儿里藏着作私房,足有四钱五六分重。

西行一路八戒是很贪财爱物的,而这一性格特征正是我们人类原始性格的体现。他是一个行脚僧,且名为八戒,有着凡夫俗子的习性,这也正是他人性的表现。西行路上他挖空心思的为自己偷攒私房钱,看到富贵的人家就心痒,得到赏赐的黄金白银就第一个跑去接,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他虽贪却贪而不夺。

其实猪八戒的贪财是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正常表现罢了。他认为这不过是理所应当得到的,而并非巧取豪夺。要知道猪八戒的形象定型是在明朝后期。而这时南方的江浙一带的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对于财富的追求是大胆坦诚的。正是由于当时的社会风气释然,对财富的追求,对金钱的热望,才孕育出了猪八戒这个很贪财爱物的小市民角色。

3、其他缺点概括众生性格

贪吃、贪睡、贪色、贪财是猪八戒的主要性格,在猪八戒的身上还存在着利己思想、个人主义和奸猾精细、意志薄弱的性格缺陷:猪八戒在很多时候,都先考虑自己,避害远祸。如在比丘国,孙悟空要去解救那些小孩子时,猪八戒却认为是:“多管闲事”、“是把别人家的棺材抬到自己家来哭”。(p421)第20回,“哥啊,你不曾闻得‘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哩!我们躲一躲,也不亏人。”(p106)表明了自私的心态;在《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丑态百出显示了他固有的蠢笨,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都叫他“呆子”、“夯货”……他自己也承认自己“夯”、“笨”;在现实生活中,人都是贪安逸,怕麻烦的。同样,猪八戒也不例外,他生性懒惰,拈轻怕重。他学得个乌龟之法——“得缩头时切缩头”,一遇险情,便借口“出恭”,溜之大吉;猪八戒遇到困难就产生动摇,打退堂鼓。在取经路上,遇到一点挫折后,尤其是每当唐僧被妖怪捉住时,猪八戒动不动就吵着分行李、散伙,闹着要回高老庄做女婿去; 猪八戒还好斤斤计较,喜欢嫉妒和挑拨离间。总之,猪八戒总是不放过任何一次贬低、中伤孙悟空的机会。而唐僧却每每都还护着他,导致孙悟空与唐僧之间出现摩擦。

猪八戒的好计较甚至可以和师傅唐僧比较相貌。猪八戒因为自己的相貌不招人青睐,反而是师傅唐僧却每每为众多女子眷念时,常常不断的泛酸、妒嫉。

4、质朴憨直表现民众品质

诚然,猪八戒是有寡人之疾的。不能否认,四人中最具有人性的猪八戒确实有着许多缺点,同时,也具有许多优点:在关键时刻,他能顾全大局,承担责任。取经途中的重活、脏活都由他干。遇到妖怪众多的关键时刻,也能挺身而出;猪八戒虽然呆头呆脑,但是也偶有心计。第41回,在孙悟空大战红孩儿被火烧得昏迷,沙僧束手无策时,是猪八戒没有着慌,很老练的为孙悟空推宫活血,救活孙悟空。第48回,猪八戒还知道用稻草包住马蹄,防止在河冰上打滑。第31回,是猪八戒义激美猴王,令其出山解救师傅,更能彰显出他的淳朴率直、聪明伶俐的一面;一路上所有的脏活、累活,几乎全是猪八戒一个人干的,凭着力大无比的优势,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在高老庄,猪八戒就实实在在的做了几年庄稼汉,显示出他力大无比的优点和吃苦耐劳的品质;猪八戒作战勇敢,在妖魔面前从不屈服。只要力所能及,奋力杀敌毫不含糊,一把五千零四十八斤的九齿钉耙使得凶猛。只要妖怪不是他的对手,总是“一耙筑死”。难能可贵的是,他虽然屡次被妖怪擒拿,但却从来没有投降屈服过,总是不停地对妖怪又骂又嚷,奋力抗争。

猪八戒虽然是个丑角,形象不佳,但并不让人觉得可恨.反倒让人感到可爱,他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他的坦城和直率。他有着正常人所有的一切欲望,自然也包括常人容易犯的那些小毛病和小缺点。猪八戒虽然毛病很多,但都是一些人人都会犯的小毛病,并不涉及原则立场问题,这是他和那些妖魔鬼怪的本质不同。他毛病再多,也不会越过自己的道德底线。《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形象,在作者笔下,排除了纯神性的表现,而表现出了复杂的性格特征。“所说的愚昧、聪敏、懒馋、懦弱,只是看到了他们性格中的一个侧面,绝不是《西游记》所描写的全部。”②人物形象的人性与神性是在复杂的统一与矛盾中结合起来的,是现实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二、猪八戒的形象意义

(一)猪八戒的形象具有时代意义

1、在《西游记》中,猪八戒不习惯更不喜欢长期在外奔波的行旅生活,他护僧取经是出于无奈的,所以在西行途中遇有劫难,总是第一个打退堂鼓,要散伙,嚷着回高老庄做女婿、种地过日子,这种回归土地、眷念家园、渴望定居生活的心情,也正是长期依附于土地的典型的农民意识和农民心理。可以说,猪八戒是一个来自乡村的劳动人民的典型化身,他深刻存在守着土地而养成的顽固的保守心理,和神、道、佛相对立,表现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愿望。

2、猪八戒一路上“怎么只思量掳嘴”呢?道理很简单:他当了和尚后“长忍半肚饥”,“且到人家化些斋吃,有力气,好挑行李。”这不正是生活中忍饥挨饿的劳动者固有心态吗?几曾见他们吃饭不是狼吞虎咽而“割不正不食”的?只要能填饱肚子,什么脏活累活都愿干。鼓励几句,干得更欢,甚至可以去拱开千年稀柿衕。
这是在笑老猪他贪嘴吗?不,这是作者在以喜剧的形式满怀同情为勤劳而忍饥挨饿的农民写心!正因为猪八戒一路挑着行李而又长忍半肚饥,所以偶而吃顿饱饭也就成了他的最大生活享受了。

3、猪八戒的贪睡是由于他的天生懒惰吗?不,高老庄的表现证明,他是个十分勤谨的人,曾替老丈人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p97)世间哪一种人感到能睡一会儿比吃饭还重要,以致腹中虽饥而倒下便入梦乡呢?恰恰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而是成日劳作、得不到应有休息的人。取经四众中谁最辛劳?是猪八戒。他除了挑行李以外,还是孙悟空荡妖灭怪的主要帮手。由此可见,书中写猪八戒的贪睡,实际上也是作者在以喜剧的形式满怀同情为成日劳作而视睡若渴的农民写心!正因为猪八戒一路干的是累活重活却得不到应有的休息,所以躲懒睡一会儿也就成了他的另一莫大生活享受。
4、猪八戒身上贪财、贪色、自私自利,还表现着明代社会好色好货思想的沉淀,“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小私有者的特点”③,具有那个时代的思想特色。因为,随着明代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新生的市民阶层继宋、元之后进一步壮大,并在社会中开始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于中国已经衰落的封建经济仍然非常强大,整个社会仍然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所以,明朝新兴市民阶层中仍然存在着进步与保守两种因素。猪八戒形象在明朝的市民阶层中具有普遍性,是个“充满人欲的艺术形象”,是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代表着农民阶层并具有市民特征的下层人民形象。

5 程朱理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大纲,其实质就是要人们不能有一丝一毫追求个人享受的欲望,不能有爱,不能有恨,不能有七情六欲。因此,我们可把程朱理学称为禁欲主义。而这种禁欲主义,造成的恶果就是:个体缺乏由欲望所驱动的创造力量,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就必然停滞不前,虽则社会稳定了,但同时这个社会也必然“万马齐喑”,缺乏生机。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表达了对欲的宽容态度。作者对人欲的宽容态度,主要表现在八戒身上。八戒形象最突出的特点,是他那无所不在的对人生欲望的强烈追求。他贪色、贪吃、贪财、贪睡、贪图安逸、贪生怕死,又爱打小报告。总之,作者几乎将人生最基本的欲望,都加在了八戒身上。八戒的种种贪欲,与佛教的教义和正统儒家的道德修养显然都是格格不入的。特别是他这些贪欲并不是随着取经的进程一步步改正,而是始终一贯的,连佛祖也说他“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p535)但纵然如此,如来又不顾佛教戒律,封他为净坛使者,以满足他的口腹之欲,并声称这个封号“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p535)可见作者并没有把人欲看成罪恶,这明显有违于“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大纲。

6、除了贪欲,八戒的特征就表现为“呆”。不仅悟空称其呆,连唐僧也“呆子”、“夯货”地乱叫。从作者的具体描写看,作者写八戒的呆,正是为了肯定他的贪欲。八戒的呆与贪是相辅相承,不可或缺的。如果少了任何一面,就只能使人们感到厌恶,而不能给人以美感。但是,贪和呆都不是八戒性格的实质性内容。八戒性格的实质内容是他的“真”。八戒性格中的贪欲,实际上都是人类本能欲望的顽强表现,是人性的体现。所以,他的贪欲,无非如小儿一样,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哭就哭,想闹就闹,毫不掩饰的追求自己的自然欲望。他的呆,其实只是一种浑厚憨直的性格。这种性格就似未经雕琢的璞玉浑金,保持有人类童年的天真、纯正和质朴。他呆就呆在不善于掩盖自己,完全以真面目示人,作者之所以把八戒塑造成呆子形象,正是为了突出他的“真”,因为赤子之情总是动人的。作者之所以要运用游戏笔墨来写“西游”故事,使其充满童话色彩,正是巧妙地利用人们的返童意识,希望以此来唤起人们的童心、真心,以之对抗当时社会的虚伪之风。“他的种种毛病,也就像他的长嘴筒、大耳朵一样,丑虽然丑点,但是本色,没有虚伪,流露着真实的人欲,反衬了他内蕴的朴拙美”④

(二)猪八戒的形象具有当代意义

在消费社会的享乐观念的浸淫下,当今大众文化呈现出媚悦大众消费者尤其是广大市民口味的特征。由于大众文化的市场取向,大众文化具有产业化、商业化、流行化、娱乐性、广泛性等特征。大众消费者需要大众文化,因为大众文化能够以轻松的方式抒泄市民们在这个竞争社会中的精神压力,在这种文化需求的背景下,猪八戒形象被反复改编、愈演愈烈的事实,说明了它予人以快乐的喜剧本质。猪八戒率性而为,张扬个性,其自然天性根源于他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凡夫俗子;一个普普通通、安守本分,一个并不情愿、时时打退堂鼓的凡夫俗子;作为一个上至公卿下至百姓都可以轻松嘲笑并调侃的对象,一个来自于人民内部的、带有芸芸众生的人性优点及弱点的形象,猪八戒无疑超脱于敌我对抗的性质之外,而以一种亲和的姿态走入大众的心中。在民间,诸如:猪八戒背媳妇——费力不讨好;猪八戒耍耙子——就会一手;猪八戒掏耳朵——里面有货;猪八戒调戏嫦娥——也不掂量掂量自己,这样一些歇后语对大众而言可谓耳熟能详。年画《猪八戒娶媳妇》,东北地方戏二人转《猪八戒拱地》等亦是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38集神话打斗剧《春光灿烂猪八戒》,影片《阳光灿烂猪八戒》,动画片《天下掉下个猪八戒》等影视产品令人大快朵颐。智力游戏《快乐猪八戒》等娱乐产品,网上不胜枚举的关于老猪的各类搞笑材料等等,都是“猪八戒”这个人物在当代大众文化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产物。猪八戒在当代大众文化圈里得到这样的欢迎,既与当今人们的精神需要相关,也与这个形象的“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的喜剧本质相关。所以,在当代社会,猪八戒的形象具有普遍意义。

[参考资料]

1)、吴承恩:《西游记》,延边人民出版社200511月第3

2)、王朝闻:《红楼梦学刊》,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12月第1版,第256页。

3)、徐公恃:《中国文学家的故事》(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第98页。

4)、艾湫:《社会科学千万个为什么》(文学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9月第1版,第126页。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c16396ba98271fe910ef925.html

《浅析《西游记》中的猪八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