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辅修、师范)

发布时间:2018-04-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辅修、师范)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30404 一、专业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是四年制师范类文科专业。该专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理论为基础,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全面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培养“宽口径、实基础、强技能、能创新”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特色,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从而使学生具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素养,具备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立足为基础教育、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能胜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教研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立场、观点与方法,具有现代理念,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现代教育技术,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工作能力,以及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三、修业年限、学时、学分
修业年限:思想政治教育辅修专业及辅修双学位基本学制为2-3年。 辅修专业学时: 378学时。 辅修双学位学时:594学时
辅修专业学分:思想政治教育辅修专业总学分设定为21学分;辅修双学位总学分设定为43分,其中学位论文10学分。
四、专业类别及授予学位 专业类别:政治学类
授予学位:法学或教育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 政治学、教育学
相近专业: 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政治学与行政学 六、主要课程简介

1

课程编码0101110 课程名称:毛泽东概论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大成果,《毛泽东思想概论》是高师政教专业的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了解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学会运用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等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课程为基础课程和学位课程。
参考教材及书目:
1、陈献忠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安徽大学出版,2006年版
2、顾伟民编《毛泽东思想概论》2005年版 3、庄福龄,《毛泽东思想概论》2005年版
4、罗正楷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课程编码:0101108 课程名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4 内容概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历史进程、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以及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思想觉悟。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主干课程和学位课程。
参考教材及书目
1、田克勤主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 田克勤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教京出版社,2009年版
3、毕京京、章传家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9年版 4、本书编写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课程编码: 0101109 课程名称:政治学概论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政治学是研究有阶级社会以来,以国家为主体的政治关系、政治形式、政治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作为政治学原理,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家与阶级、国家政权、国家的统治形式、政治统治体系、无政府机构、政党制度、行政与人事、政治参与、政治决策、政治发展、政治文化、民族与宗教、时代与国际关系。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和学位课程。
参考教材及书目:
1 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高教出版社,2009 2 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教京出版社,2004 3 姜安,《政治学概论》(第二版),高教京,2009年版 4 王松,《政治学》,高教京出版社,2009

2


课程编码0101112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价值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的基本原则及规范体系,以及道德建设(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该课程的内容结构是:伦理学的对象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方法、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与传统道德的价值结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道德的实践活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
参考教材及书目
1、罗国杰主编《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章海山主编,《伦理学引论》,高教京出版社,2008年版
3、陈燕译,【美】史蒂文·卢坡尔,《伦理学导论》,人大出版社,2009年版 4、龚群,《新编大学伦理学》,人大出版社,2009年版

课程编码:0105102 课程名称:宪法学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45 学分:2 内容概要:本课程主要内容是宪法的基本理论(宪法的概念、本质、价值、宪与宪政的关系、中外宪法的历史发展),宪法的实体规范(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宪法的运行程序(宪法的创制、宪法的实施与实现、宪法实施的监督)等内容。
教材与参考文献:
1周叶中主编:《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许崇德主编:《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沈宗灵著:《比较宪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李洪昌:《宪法教学案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5、董和平、韩大元著:《宪法学》,法律出版社, 1999年版
6、张千帆著:《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课程代码:0103205 课程名称:行政管理学原理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72 学分:4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内容简介:讲授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常识,包括行政领导、行政组织、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用人、行政心理、行政沟通、行政立法、行政监督、行政工艺、行政分析、行政文化及行政发展等。

3

教材与参考文献:
1、《行政管理学(第四版)》夏书章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 2、《行政管理学概论》 张国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3、《行政管理学》 郭小聪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行政管理学教程》作者:李绥州、袁忠,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

课程编码:0101114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本课程主要选学马克思主义三个部分的一些代表作,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从原著中了解经典作家们是怎样阐述自己的科学思想,以便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学习经典作家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正弄通马克思主义,以指导实际工作。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
参考教材及书目
1、柴毅龙主编《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高教京版,2008年版。 2、余源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导读(上、下),高教京,2009年版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聂耀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人大出版社,2008年版





4


思想政治教育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类别
课程 编码

讲授 学时
实践 学时


18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18 3 3 2
2 18 3 3 6 3
3 18 3 3 3 2
3 18 0
0

考核 学期



16
6 3 4 5 6 6

3 3 3 4 5 5

0101110 0101108
0101109 毛泽东思想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政治学概论
54 54 54 54 54 54 54 378 36 36 54 54 36
216 50 50 50 50 50 46 54 350 36 36 54 54 32
212 4 4 4 4 4 8 28 4
4 3 3 3 3 3 3 3 21 2 2 3 3 2
12 3 3 3 9 2
2 01011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0101112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0101113 中学政治课教学法 0101211
国家公务员制度 小计
0101204 0101206 宪法学 行政管理学 中国哲学史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公共关系学*

小计

0101208 0101114 0101212

实践 环节
学位论文 合计
594
562
32 学分10分,时间8
43










5


社会工作专业(辅修、非师范)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102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的学科类别为社会类。主要培养掌握当代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国际国内社会政策及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了解各级政府在各类社会事务方面的运作机制、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胜任各级政府机关中社会政策研究及公共行政管理、能够在各类社区和社会福利机构从事管理、服务及咨询的专业人才,成绩合格,授予法学士生学位。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祖国、关爱民生,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较强的社会调查研究和社会工作技能,通晓外语与计算机知识,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能在各级政府政策部门,社会福利机构,社会团体,基层组织、社会服务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为了尽快适应我院培养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以拓展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渠道,根据2009《淮南学院本科生辅修专业及辅修双学位管理办法》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具有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团结合作的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要求学生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具备合理、完善的职业知识结构。
3要求熟练掌握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各种技能与技巧、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方法,能够设计执行、评估社会服务方案、领导、组织、协调寻求社会资源;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各种技能和方法,并善于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方法在特定的环境中对特殊群体或个人进行精神抚慰,帮助其走出困境、正常生活和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熟练掌握自我认知和与人沟通技巧;具有一定的法学知识和较高的政治素质,较强的政策理论与判断分析能力,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
三、修业年限、学时、学分 修业年限:弹性学制为2 ~3 辅修专业学时:405学时

6

辅修双学位学时:639学时 辅修专业学分:23 辅修双学位学分:46 四、专业类别及授予学位 专业类别:社会工作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社会工作 相近专业:社会学 六、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0102103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概论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72 学分:4 内容概要:全面地介绍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包括: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体系、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与知识体系、社会工作的过程、宏观及微观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研究、社会工作教育、二十一世纪社会工作的发展等。
教材和参考书目: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4)方青等,《社会工作概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

课程代码:0102101 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75 学分4 内容概要:本课程紧密结合我国社会实际,吸收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社会学学科的主要领域、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对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本课程为社会工作专业最先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主干课程、学位课程。
教材和参考书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生出版社,2003 2)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张友琴 童敏 等:《社会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5 4[]安东尼·吉登斯 著,赵旭东等 译:《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课程代码:0102104 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2 内容概要: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作用于人的主观世界所引起的心理活
7

动变化和社会心理现象,除了研究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之外,还研究各种形式和规模的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如表现在风俗、风尚、习惯、社会舆论和流言等社会现象中的社会心理学问题以及性别、群体、阶级、民族的心理特征等。
教材和参考书目:
1)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编,《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2)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课程代码:0102106 课程名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60 学分:4 内容概要:本课程主要介绍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以社会调查活动为研究对象,总结人类社会调查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阐明社会调查活动的性质、特点、运行机制和功能等。
教材和参考书目:
1)袁方,《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宋林飞,《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课程代码:0102207 课程名称:个案社会工作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36 学分:2 内容概要: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哲学基础、理论渊源、个案社会工作的历史、中国个案社会工作的发展。方法程序部分包括个案社会工作的运作程序、个案社会工作的原则与专业关系、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技术。治疗辅导模式包括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危机调适模式、行为治疗模式、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理想情绪治疗模式、结构家庭治疗模式、联合家庭治疗方法、任务中心治疗模式等等。
教材和参考书目:
1)翟进、张曙编著,《个案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张雄编著 《个案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陈志霞 《个案社会工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4)杜景珍,《个案社会工作——理论·实务》 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

课程代码:0102208 课程名称:团体社会工作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团体社会工作是以团体为工作对象,开展社会工作,使具有共同问题或相似问题的人组成团体,通过团体动力促进人的改变。课程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涉及团体社会工作的概念、意义、起源与发展;团体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团体的建立、过程与发展。第二部分涉及团体社会工作的实施模式、团体社会工作的筹划、运作、活动的设计、问题处理及结束。第三部分涉及团体社会工作管理方法、团体治疗的技术。

8

教材和参考书目:
1)范克新、肖萍编,《团体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黄丽华,《团体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3)陈钟林,《团体社会工作》,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4)赵芳,《团体社会工作》,知识经济出版社,2005
课程代码:0102209 课程名称:社区社会工作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帮助学生系统了解社区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社区工作模式,了解社区工作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社区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技巧,熟悉社区服务的方法以及社会福利的实施。为学生了解我国社区情况并开展社区工作打下理论与方法基础。
教材和参考书目:
1)周沛,《社区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王思彬,《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殷妙仲,《社区社会工作(中外视野中的交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课程代码:0102204 课程名称:城市社会学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本课程研究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社会的社区结构和功能,阐释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城市问题与对策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和参考书目:
1《城市社会学》 张钟汝等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1 2《城市社会学》 郑也夫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
3《城市社会学》 〔美〕R·E·帕克等著 宋俊岭等译 华夏出版社 1987 4《城市社会学》 顾朝林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课程代码:0102201 课程名称:社会保障概论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社会保障是社会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其构成主要有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学课程重在讲授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基本理论、主要任务、主要模式等。
教材和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概论》史柏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社会保障概论》 孙光德 董克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课程代码:0102403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实务

9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36 学分:2 内容概要: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熟悉社会工作的个案方法,团体方法,社区方法,行政方法及一般的社会工作流程,在社会工作实务领域有较全面的了解.并通过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传,培养学生的社会人文关怀素质和专业价值观.,为献身科学的社会工作奠定基础. 教材和参考书目:
1《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中级)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0 2《社会学》 陆学艺 知识出版社 1991年版
3《社会学原理》 孙本文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5年版
4《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A.鲁宾等 台湾双叶书廊有限公司 1995 5《社会工作实习教学》 曾华源 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87
课程代码:0102203 课程名称:社会政策学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54 学分:2 内容概要:本课程是以社会政策与法规为研究对象,其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当代社会政策与立法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掌握社会政策与立法的基本原理;了解社会政策与立法的主要领域。本课程着重介绍社会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描述社会政策与立法从制定、执行、评估到调整的全部运行过程,揭示社会政策与立法的基本要素、运行机制和发生发展的规律,并阐述了社会政策运行的环境。分别阐述了由公共医疗卫生、失业保险、残疾人福利、老年人福利、贫困问题等组成的社会福利政策与法规以及我国现行的相关社会政策与立法。
教材和参考书目:
《社会政策概论》 关信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课程代码:0102210 课程名称:社会行政学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36 学分:2 内容概要:本课程介绍社会行政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管理技术,提高社会行政学从业人员的行政管理能力与行政效率,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一份贡献,同时紧密联系我国社会福利行政管理的实际情况,努力应用这门课程中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社会行政学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案例,把握问题的实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和参考书目:
1《社会工作行政》 范志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年出版 第一版
2)社会工作理论实务工作指南》多戈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出版 第七版

10


社会工作辅修双学位课程设置一览表

考核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课程
类别
编码


学时 学时

考查 考试
18 18 18 18 18 16
0102101 社会学概论
75
70
5
4
5
0102103
0102207 0102208 0102209 个案社会工作 团体社会工作 社区社会工作 小计
0102204 0102201 0102403 0102203 0102210 城市社会学 社会保障概论 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政策学 社会行政学 小计
实践学位论文
环节
合计
639 603

46








学分10分,时间8


0102104 社会心理学
54 45 54 9 6 28 8
8 3 4 3 8 3
3 3







54 36 54 36 3 2 13 2
4 3 6



4 5




4


3 社会工作概论
72
64
8
4

4




4





3
总学讲授 实践
学期
0102106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60 36 54 54
36 54 54
2 3 3
23 3 3 2 2
9
2

4 5 6
5 3 4 3
3 3

3
3

405 377 54 54 36 54 46 36
234 226 注:学位辅修的课程修读年限为二年;授课时间为跟四年制本科教学班上课。



11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辅修、非师范)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103 一、专业简介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学、行政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政治学与行政学初、中级复合型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政治学、行政学、国际政治学和法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政治学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与形成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与能力。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政治学、行政学、国际政治学和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等科学方法或技术。
3.具有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新闻出版机构、教育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行政管理以及其他有关专门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
4.了解有关政治体制、决策过程以及党政管理、法律、制度、方针、政策。 5.了解政治学及行政学、法学、国际政治学和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7.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情趣。 三、修业年限、学时、学分 修业年限:弹性学制为2 ~3 辅修专业学时:471学时 辅修双学位学时:579学时 辅修专业学分:25 辅修双学位学分:41 四、专业类别及授予学位 专业类别:政治学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政治学

12

相近专业:行政管理学 六、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0103101,课程名称:政治学原理, 学时:75 学分:4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主要内容简介:主要讲授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阶级和国家;国家政体;政府机构;政党制度;政治思想;行政管理;人民和政治家;民族和宗教;战略和策略;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
参考书目:
《政治学基础》 作者:王浦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政治学原理》 作者:景跃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政治学原理》 王惠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政治学原理》 王楷模等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

课程代码:0103205,课程名称:行政管理学原理,学时:72,学分:4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主要内容简介:讲授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常识,包括行政领导、行政组织、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用人、行政心理、行政沟通、行政立法、行政监督、行政工艺、行政分析、行政文化及行政发展等。
参考书目:
《行政管理学(第四版)》夏书章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 《行政管理学概论》 张国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行政管理学》 郭小聪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行政管理学教程》作者:李绥州、袁忠,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

课程代码:0103204,课程名称:行政法学,学时:54,学分:3 课程性质:专业学科必修课
课程主要内容简介:行政法作为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部门法,是指调整国家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实体行政法和行政程序法。行政法学把行政法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涉及行政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地位、职权、职责、行政改革,公务员制度。
参考书目:
行政法学(第二版》作者:罗豪才,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行政法学(修订版》作者:叶必丰,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行政法学》张树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行政法学》著作者:胡建淼,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课程代码:0103206课程名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学时:54,学分:3 课程性质:专业学科必修课

13

课程主要内容简介:本课程较为系统地介绍与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民族区域自制制度、人民直接参与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以及特别行政区制度等。既从宏观角度阐述这些制度产生的背景、历史沿革、现状以及改革、完善的趋向,亦注重对这些制度的实际运作进行评析。
参考书目: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浦兴祖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包玉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张永桃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作者:杨光斌,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课程代码:0103207课程名称:公共政策概论,学时:54,学分:3 课程性质:专业学科必修课
课程主要内容简介:主要从一般理论的层面对当代世界的公共行政进行讲解,同时结合比较研究对当代中国的公共行政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介绍公共行政的含义及关系;2)行政组织与领导,包括领导与领导理论、组织与领导模式等;3)人事制度与管理;4)公共财政;5决策过程
参考书目:
《公共政策学》作者: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公共政策导论(2》作者:莱斯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公共政策分析(21世纪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作者:陈庆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公共政策分析概论》作者:顾建光,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

课程代码:0103213 课程名称:国际政治学,学时:54,学分:3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主要内容简介: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于国际政治理论、国际关系理论以及对国际事件、国际问题的具体分析之中,从国际社会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揭示其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从使学生对国际政治学理论有一个整体的、基本的、正确的认识。
参考书目:
《国际政治学新论》,作者周敏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国际关系研究导论》,作者张贵洪,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 《国际政治学概论 2版》,作者陈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作者倪世雄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


政治学与行政学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考核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课程
类别
编码

学时 学时

18 0103101 0103204 0103205 0103206 0103207 0103208 0103215 政治学原理 行政法学 行政管理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公共政策概论 组织行为学 国家公务员制度
75 54 72 54 54 54 54 65 54 62 54 54 54 54 54
10 10 20

4 3 3 3 3 3 3 3 25 3 3
6 5 3 8

18 4 3 3 3 13

18 3 3
6 18 3 3 6

18





小计










4

4 6 6 5 5
考查 考试
16

5 3 4 4 总学讲授 实践
学期

0103216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54
小计

0103211 0103213 地方政府学 国际政治学
471 451 54 54 54 54 108 108 实践
学位论文
环节
合计
579 559
20
41








学分10分,时间8




15


法学专业(辅修、非师范)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30101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依据国家教育基本方针, 坚持以育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结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和法学专业自身特点,设置了司法实务、社会法律服务两个专业方向,突出交叉性法学和实践性法学特色,注重法学理论与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法律事务相结合,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培养具备法律知识和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及社会工作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法律人才的要求。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宽口径、实基础、强技能、能创新的,具有较好的身体心理素质、较强的学习能力,系统掌握法学专业知识,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专业基础,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若干政府部门(劳动、人事、民政、军队后勤)社会团体(残联、妇联、工会、各级团组织)司法机关、法律服务机构以及各类用人单位(法律部、人力资源部)从事社会工作、法律事务的专门人才,同时又突出特色,培养兼有法学和现代管理技术及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具有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团结合作的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业务素质:系统掌握法学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应用技巧;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动态和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趋势;受到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实务经验的良好训练,具备职业法律工作者的素质,具有运用法学理论知识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适应相近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3、文化素质: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4、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础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体魄和文明行为习惯。
三、修业年限、学时、学分

16

修业年限:弹性学制为2 ~3 辅修专业学时:489学时 辅修双学位学时:651学时 辅修专业学分:26 辅修双学位学分:45(其中学位论文10学分) 四、专业类别及授予学位 专业类别:法学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法学
相近专业:政治学、社会学 六、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编码:0105101 课程名称:法理学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60 学分:3 内容概要: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法的产生、法的本质、法的类型、法律意识、法律规范、法的实施与适用、法律解释、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体系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基础。
教材与参考文献:
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四版
2、鲍禄:《法理学与比较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李龙主编:《西方法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出版社,1998年版 5、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孙国华,朱景文主编:《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课程编码:0105102 课程名称:宪法学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45 学分:2 内容概要:本课程主要内容是宪法的基本理论(宪法的概念、本质、价值、宪与宪政的关系、中外宪法的历史发展),宪法的实体规范(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宪法的运行程序(宪法的创制、宪法的实施与实现、宪法实施的监督)等内容。
教材与参考文献:
1周叶中主编:《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许崇德主编:《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沈宗灵著:《比较宪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李洪昌:《宪法教学案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5、董和平、韩大元著:《宪法学》,法律出版社, 1999年版

17

6、张千帆著:《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课程编码:0105103 课程名称:民法学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60 学分:3 内容概要: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民法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公民、法人、民事法律行为、代理、物权、债权、合同、知识产权、财产继承权、人身权、民事责任,使学生较系统掌握我国民法理论,有效进行民事行为,正确处理民事纠纷。
教材与参考文献:
1《民法总论》王利明主编 中国人民出版社20097月第一版 2《民法》郭明瑞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民法学原理》张俊浩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18)王泽鉴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民法总则研究》王利明著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民法总论》史尚宽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课程编码:0105104 课程名称:刑法学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本课程内容包括刑法的本质、任务、适用范围、体系和解释、犯罪总论、刑罚总论,使学生掌握刑法学的基本知识,能准确地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及相应刑罚。
教材与参考文献:
1、赵秉志主编,《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冯军、肖中华主编,《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陈忠林主编,《刑法总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1997版。 6、陈兴良:《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7、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8、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9[] 卡尔·拉伦茨著,陈爱娥译:《法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0、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课程编码:0105105 课程名称:民事诉讼法学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基本原则、民事审判主要制度、管辖、审判组织、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民事诉讼证据、诉讼期间法院调解、财产保金与先予执行、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诉讼费用、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特别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
18

行程序、涉外民事诉讼程序、仲裁程序等,使学生能根据情况具体运用,以实现诉讼的实体权利。
教材与参考文献:
1、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谭兵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1月版;
4、谭兵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参考书)》,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5、《民事诉讼法教学法规》,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6、张卫平:《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7、杨荣新:《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课程编码:0105106 课程名称:经济法学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经济法的基本理论以及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行为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等主要经济法律制度,为进一步学习具体部门的经济法打下基础。
教材与参考文献:
1《经济法学》黄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经济法》潘静成 刘文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0月第1次版 3《经济法》 杨紫烜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4《经济法学》 漆多俊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5《经济法基本原理》漆多俊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6《经济法总论》 史际春 邓峰编, 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 7《经济法理论与实务热点问题探讨》,朱崇实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

课程编码:0105107 课程名称:国际法学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主体、国家责任、国际法上的居民、海洋法、外交关系法、条约、国际组织、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战争法等。
教材与参考文献:
1、邵津主编:《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端木正主编:《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王铁崖:《国际法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邵沙平等主编:《国际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教研室编:《国际公法案例评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李双元主编:《国际法与比较法论丛》,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9

课程编码:0105108 课程名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行政法基本原则、行政管理主客体、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处罚、行政责任、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监督和行政法制建设等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掌握依法行政的程序、手段。
教材与参考文献:
1、张树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方世荣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汪汉卿主编:《大学法律教程》,安徽人民出版社
4、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甘文著:《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之评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6、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课程编码:0105210 课程名称:刑事诉讼法学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制度、诉讼参与人、立案、侦查与起诉、公诉与自诉、辩护与代理人、证据、审判组织与审判程序、执行、涉外刑事案件审理程序等。
教材与参考文献:
1、陈光中、徐静村主编. 刑事诉讼法学.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修订二版) 2、樊崇义主编. 刑事诉讼法学.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陈光中主编. 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4、何家弘主编:《新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樊崇义主编:《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卞建林、刘玫著:《外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


法学(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类别
课程 编码

总学
讲授 实践 学时 学时


18 0105101 0105102 0105103 0105104 0105105 0105106 0105107 0105108 0105210 法理学 宪法学 民法学 刑法学 民事诉讼法学 经济法学 国际法学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 小计
0105202
0105214 劳动法学 小计 专业实践
实践 环节
学位论文
合计
54 162
651 48 156
624 6 6
27 3 9 10
45
7 2
8 2
9 3 5
11
3

0105308 法律文书学
36
36

2



2

0105211 外国法制史 婚姻家庭法学
60 45 60 54 54 54 54 54 54 489 36 36 60 45 60 51 48 54 54 48 48 468 36 36 3 6 6 6 21

3 2 3 3 3 3 3 3 3 26 2 2 4 3 7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18 3 3 6 2
18 4 3 7
2 18 3 3 6

18 3 3

16

7 4 6 考核 学期
3 3 5 4 5 4 5 6 5




21


汉语言文学专业(辅修、师范)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0101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为师范类本科专业,主要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以基础课程的学习和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为主,注重综合性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格塑造,学习内容主要是汉语言、中外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使被培养对象具有必要的中外文史知识、较强的汉语言文字处理与表达能力、较强的文学艺术的感受与欣赏能力,具有中学语文教师必备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宽口径、实基础、强技能、能创新的,具有较好的身体心理素质、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具有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团结合作的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业务素质: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动态;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与素养;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从事所学专业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适应相近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3、文化素质:具有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4、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础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体魄和文明行为习惯。
三、修业年限、学时、学分 修业年限:弹性学制为23年。 辅修专业学时:450 辅修双学位学时:630 辅修专业学分:25 辅修双学位学分:49
22

四、专业类别及授予学位 专业类别:中国语言文学类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相近专业:新闻学、文秘学等 六、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201101 课程名称:写作 课程类别:辅修专业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本课程包括基础理论和文体知识两部分,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写作理论,培养阅读和分析文章的能力,能熟练地写出观点正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文风端正的文章,具有指导和评改中学作文的能力。
教材和参考书目:
1、董小玉主编:《现代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2、路德庆主编:《普通写作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 3、陈亚丽等:《基础写作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课程编号:0201102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 课程类别:辅修专业基础课 学时:544 学分:3
内容概要:本课程根据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系统讲授并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各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与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汉语的能力和研究汉语的初步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将来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教材和参考书目:
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2、胡裕树:《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教育出版,1995 3、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2001
课程编号:0201103 课程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类别:辅修专业基础课 学时:72 学分:4
内容概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品,提高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并为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奠定基础。选讲现当代各个时期及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重点分析其艺术特色。使学生了解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过程及一般规律,把握重要作家的个性和风格。主要讲授五四到建国期间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过程,各种文学流派,作家的成就和经验。
教材和参考书目:
1、钱谷融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 2、朱栋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3

3、陈思和主编:《当代文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郭志刚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5、金汉主编:《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6、钱理群主编:《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课程编号:0201104 课程名称:文学概论 课程类别:辅修专业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本课程包括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鉴赏论、批评论五个部分,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文学的基本原理,培养与发展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文学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和欣赏、分析文艺作品的能力。
教材和参考书目: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修订二版
2、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新编》,北师大出版社,1989 3、胡有清著:《文艺学论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孙耀煜 等:《文学理论教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课程编号:0201105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 课程类别:辅修专业必修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古汉语基础知识,并熟读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掌握常用词,能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文言原著,能胜任中学文言作品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初步具备古汉语及古今汉语比较的研究能力。
教材和参考书目:
1、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1
2、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

课程编号:0201106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类别:辅修专业基础课 学时:108 学分:6
内容概要: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与鉴赏能力,主要选讲历史文学的重要作品,分析其思想内容,重点赏析其艺术美,并通过重点作品反映作家、流派及时代艺术特征。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状况及其规律。主要介绍历代文学的基本特征、重要作家和文学流派的艺术成就及文学发展演变概况。
教材和参考书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2、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章培恒 等:《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4


课程编号:0201201 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 课程类别:辅修专业必修课 学时:36 学分:2
内容概要:本课程讲授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及国内外语言学的新进展,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语言观,具备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和语言研究奠定基础。
教材和参考书目:
1、叶蜚声等主编:《语言学纲要》,北大出版社,2007
2、伍铁平主编:《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课程编号:0201202 课程名称:美学 课程类别:双学位课程 学时:36 学分:2
内容概要:本课程讲授文艺欣赏与创作的心理机制理论,如欣赏态度、审美心理距离、移情说等,使学生系统掌握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内部规律,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从“心理”上更好观照文艺的美的特质。
教材和参考书目:
1、朱立元著:《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2、吴家荣主编:《大学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
课程编号:0201203 课程名称: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类别:双学位课程 学时:36 学分:2 内容概要:本课程讲授古代文化发展的轮廊和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发展的脉络、特点及一般规律,以增强学生各方面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古代社会的认识,达到“拓宽口径,开阔眼界,训练方法”的目的。
教材和参考书目:
1、张岱年等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大出版社,2008 2、许结:新编中国文化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8 3、吴小如等:中国文化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 4、刘玉才等:中国文化史(插图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课程编号:0201204 课程名称:汉字学 课程类别:双学位课程 学时:36 学分:2
内容概要:本课程讲授汉字的性质,汉字的造字法,汉字的形、音、义,汉字的结构,汉字的规范化与标准化。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古代汉字与现代汉字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正确使用汉字并初步具备研究汉字的能力。
教材和参考书目:
1、郑廷值著:《汉字学通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5

2、裘锡圭著:《文字学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高家莺 等:《现代汉字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课程编号:0201205 课程名称:比较文学 课程类别:双学位课程 学时:36 学分2
内容概要:通过“比较”文学的方法、原则等理论的讲授,明确比较方法与比较文学的本质区别,理解比较文学的内涵与外延(不同于国别文学研究,而是跨国别、语别的文学比较:有影响研究与跨学科研究),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关照中外文学的鉴赏与思维能力。
教材和参考书目:
1、吴家荣著:《比较文学新编》,安徽教育出版,2005 2、陈惇等主编:《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2003 3、朱维之主编:《中外比较文学》,南开大学出版,2001

26


汉语言文学专业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 编码



讲授 学时

54 54 72 54 54 108 54 450 36 36 36 36 36


18 3 3 2 8 2

开课学期和周课时 18 2 3 5 2 2

18 3 4 7 2
18 4 3 7
2 18

16

考核学期 3 5

考试
0201101 0201102 0201103
0201106 0201107 0201104 0201105 写作 现代汉语 文学概论 古代汉语 中国古
小计
54 54 72 54 54 108 54 450 36 36 36 36 36 3 3 4 3 3 6 3 25 2 2 2 2 2 3 3 4 4 5 6 6 3 4 4 5 6 0201201 0201202
0201205 0201204 0201203 语言学概论
美学 中国文化概论 汉字学 比较文学
小计 180 180 10 2 4 2 2


教育实习 毕业论文(设计)
合计
8学期 78学期
630 630

6 8 49
10
9
9
9









27


新闻学专业(辅修、非师范)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0301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党政及企事业宣传部门从事采写、编辑、宣传、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
本专业主要为各种媒体培养具有新闻学、广告学、文学及管理知识的复合型记者、编辑、新闻事业经营管理者,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专门人才。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内容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基本达到以下培养要求:
1、熟练掌握新闻学的基本理论、中外新闻事业史的有关知识。
2、熟练掌握从事新闻记者、编辑和新闻事业管理或企事业单位宣传工作所必须掌握的采、写、编、评、管等基本知识和实务技能。
3、熟悉与新闻宣传有关的基础理论与知识。 4、了解新闻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5、具有良好的中外文学知识修养、较强的汉语口语与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化审美意识,普通话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6、具有较强的专业判断能力与决策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以及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8、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 9、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能力。
10、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较高的外语水平。 三、修业年限、学时、学分 修业年限:弹性学制为23年。 辅修专业学时:486 双学位专业学时:576 辅修专业学分:27 双学位专业学分:46 四、专业类别及授予学位 专业类别:新闻传播学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及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28

相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 六、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203102 课程名称:新闻学概论 课程类别:辅修专业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本课程主要是通过对新闻理论、历史、业务三个方面的解读和讲解,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为今后学习新闻、传播、媒介方面的知识打下基础,它涉及到新闻活动的阐述、新闻的定义、新闻与信息等的联系与区别、中外新闻史简介、新闻事业发展规律及性质、新闻主要理论起源与发展、新闻媒体与受众等多方面的内容。
教材和参考书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20066
2童兵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0 3、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199912

课程编号0203103 课程名称:中国新闻事业史 课程类别:辅修专业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必修课,是新闻学教育的基础课程。本课程同样是新中国文化史的组成部分,是新中国建立前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法规、管理等新闻事业演变的历史事实和经验教训的归纳和描述。新闻学专业的理论和业务等课程都将会使用新闻史料来阐释其相关问题。《中国新闻事业史》通过对中国新闻传播活动发展进程的描述,进而探索各历史时期中国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勾勒出著名报人、记者、编辑、主持人、新闻传播活动家、新闻学者、新闻教育家、新闻团体、新闻媒介等的历史面貌,并对其历史贡献作出评介。该门课程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知识,从中理解和认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形成新闻专业本科教育的知识结构,同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今后现实新闻实践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和参考书目:
1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211
2、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武汉大学出版,20057

课程编号0203106 课程名称:外国新闻事业史 课程类别:辅修专业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外国新闻传播史是学习和研究外国新闻事业的历史和现状的课程。它是高等学校新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在于开阔视野,鉴古察今,继承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国外经验教训,培养从宏观上把握新闻事业发展规律的能力,以便今后能更好地从事新闻实践或理论研究,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服务。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59
教材和参考书目:
1、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20015

29

2、郭亚夫等:外国新闻传播史纲,四川大学出版,20046 3、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2003 4、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2003 5、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2002
6、迈克尔•埃默里等:美国新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44

课程编号0203108 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 课程类别:辅修专业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传播学是人类传播智慧的结晶。它既反映了人类对传播现象和传播规律的漫长认识过程,也反映了人类对传播经验和传播知识的系统、组织、架构。所以学习传播学能够让学生了解广告传播的过程,形成知识的迁移,清楚广告符号传播的方式和全过程。
教材和参考书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 2、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37 3、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20006月版

课程编号0203111 课程名称: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 课程类别:辅修专业基础课 学时36 学分2 内容概要: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是关于新闻传播规范的一门课程,它包括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中涉及到的新闻法规、新闻道德及新闻政策等内容。本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对新闻传播现实问题的“零距离”的贴近,它紧密联系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提出了指导现实的新闻传播活动的原则和要求。
教材和参考书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等:新闻法规政策须知,学习出版社,199412 2、黄瑚: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 3、顾理平:新闻法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2 4、陈桂兰:新闻职业道德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12

课程编号0203201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本课程内容包括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和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两部分,分两学期进行。使学生基本掌握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养成对文学作品的较好解读能力,培育学生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理解能力,建立起从事新闻工作所必需的文学与文化基础素养。
教材和参考书目:
1、袁行霈:中国文学作品选,中华书局,20076月版
2、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编,高等教育出版,20047 3、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5

30

新闻学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 编码

总学
讲授 实践学时 学时
3 3 3 3 2 18 3 3
2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18 3 3
18

18

18

16

考核 学期 考查 考试

3 3 4 4 3 0203101
新闻学概论 54 54 54 54 54 36

0203102 中国新闻事业史 54 0203103 外国新闻事业史 54 0203104 0203105

传播学概论 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
54 36 0203106 新闻采访与写作 54 0203107 0203108 0203109 0203110 0203111
中国文化概论 新闻编辑 新闻评论 美学 新闻策划 小计
36 36 36 36 36 54 36 36 36 36 36

3 2 2 2 2 2 27

3

2 2 2 2

2






4 5 5 5 5 6
486 486
020320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54 54 3 3
6 0203202 新闻经营与管理
36 小计
90 36 90


2 5
8
9
8 2 7





6
专业实习 7学期 6

毕业论文 7-8学期 8

合计 576 576 46 8 9 8 7



31


英语专业(辅修、师范)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0201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为师范本科专业,传授英语专业基础理论和教育理论,培养具有新观念、新思想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中小学英语教师以及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科研、管理工作的英语专门人才。本专业课程结构由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两大模块组成,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经考核合格后颁发文学学士学位证书。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 培养目标
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语言技能及英语专业知识,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经贸、教育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等工作的英语人才。
培养要求
1 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地听、说、读、写、译能力; 2 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方面的基础知识; 3 比较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4 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四、主要课程
基础英语、语音、听力、英语口语、语法、阅读、日语(二外)、写作、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等。
五、修业年限、学时、学分 标准学制二年,弹性学制二至三年。 辅修专业:432学时,24学分
辅修双学位:684学时,最低学分:40学分 六、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编码:0301101

课程名称:英语语音 学时:18
学分:1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内容概要:本课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基础课,其任务是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英语语音特点和发音规律,通过大量实践使学生在语音、语调方面有更大地提高,使其发音更明确、更规范,以适应中学教学的需要。
本课程包括大量的发音练习和针对性练习,以纠正不正确的发音习惯,最终达到准确、清晰、流畅、熟练、自然地朗读英语和发音。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语音训练的主要方式和要领、国际音标、

32

英语注音方法、发音器官、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元音和辅音发音要领和训练、读音规则、音节、重音、连读、句子重音、节奏、语流音变和语调、美语发音特点、美语与英语发音的差别。
教材和参考书目:
1. 王桂珍.《英语语音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汪文珍.《实用英语语音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 赵学义.《国际音标教程》. 中国民族音像出版社,2004. 4. .《实用英语语音》. 北京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 张冠林.《大学一年级英语语音练习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6. Halina Zawadzki. An English Pronunciation Course. Sydney, N.S.W : National Centre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Macquarie University, 1994.
课程编码:0301102

课程名称:英语口语 学时:36
学分:2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内容概要:本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就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情景进行恰当地交流,能就所听的材料或熟悉的题材进行对话或连贯的即席发言。能运用交际策略达到交际目的;能准确掌握诸如询问、请求、建议、忠告等交际方法;使学生能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用恰当、得体的语言形式进行交际;树立学生主动开口讲英语的信心,培养学生讲英语的热情和兴趣,最终达到在英语口头表达方面准确与流利的结合。口语教学围绕功能和主题开展技能训练,课堂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如问答、复述、描述、情景对话、看图说话、讲故事、口头作文、现场讨论、模拟新闻发布会、辩论等。学生应完成指定的材料训练,并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英语课外活动。 教材和参考书目:
1. 凯(Kay, S.(英).《流畅英语口语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 李华东.《新世纪英语口语教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 吴祯福.《英语中级口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 吴祯福.《英语高级口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 姚宝慧.《英语口语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课程编码:0301103

课程名称:阅读 学时:54
学分:3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内容概要:本课程通过大量阅读各种题材、体裁的文章,培养学生阅读英文的兴趣和习惯,以及细致观察语言、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对学生进行各种阅读技巧的系统训练,提高学生利用上下文猜测词意、掌握中心大意、追踪文章思路的发展、领会作者真实意图的能力,扩大词汇量。
教材和参考书目:
1. 黄源深.《英语泛读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蒋静仪.《英语泛读教程》.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3

3. 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 贡群秋.《高校英语专业四级统考模拟试题集》.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5. 封一函.《英语泛读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课程编码:0301104

课程名称:基础英语 学时:180
学分:10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内容概要:该课程是一门学科基础课。其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大纲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牢固掌握基础语言知识和基本语言技能,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基础。课堂教学以课文讲解和练习为主。本课程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注重基本语言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材和参考书目:
1. 杨立民.《现代大学英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 李观仪.《新编英语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 张鑫友.《新编英语教程学习指南》. 兵器工业出版社,2001. 4. 黄源深、徐青根.《英语》.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课程代码:0301105

课程名称:听力 学时:36
学分:2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内容概要:本课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严格专门的听力训练,帮助学生初步克服听力理解上的障碍,听懂英语国家一般社交场合的交谈和相当于中等难度的听力材料,要求能够理解大意,抓住主要内容和情节,能根据所听材料进行分析、领会说话人的态度和真实意图,能用英语记录所听材料的要点。在基础阶段结束时,学生应能听懂“美国之音”(正常速度)和英国国际新闻的主要内容,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习地道英语,提高英语听力水平。视听阶段以原版录相片和光盘为教材,通过视、听、说的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通过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即席演讲等训练形式,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
教材和参考书目:
1. 张民伦.《英语听力教程》Listen This Way.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何其莘等.《英语初级听力 英语中级听力》 英语高级听力》(Listen to This: 1 2 3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3. 陈爱敏.《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技能与训练》.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 .《美国之音特别英语》. 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2006. 5. 李绍山.《听力技巧与实践》.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 6. 张鑫友.《英语专业四级听力训练》.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课程编码:0301106

课程名称:语法 学时:36

学分:2 34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内容概要:本课程在第3-4学期开设,其任务是以中学英语语法为基础,以英语语法核心部分为重点,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阶段必不可少的语法项目,使学生对英语语法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并能借助英语语法知识解决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本课程通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英语语法教材,探讨英语语言结构。通过学习,学生能牢固掌握英语语法,提高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教材和参考书目:
1.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第四版).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 .《高级英语语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 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 商务印书馆,1979.
4. Alexander, L.G.. Longman English Grammar. Longman, 1988. 5. Quirk, R. et al..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gman, 1985. 6. Biber, D. et al..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Longman, 1998.
课程编码:0301107 课程名称:英语写作 学时:36
学分:2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内容概要:本课程的任务是训练学生系统地掌握记叙、描述、说明和议论等各种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能写出主题突出、内容联贯、语言通顺而地道,表达流畅的各种题材和体裁的文章。
教材和参考书目:
1. 丁往道、吴冰.《英语写作基础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毛荣贵.《英语写作纵横谈》.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 汪福祥.《英语写作技巧新编》. 外文出版社,1997.

课程编码:0301201

课程名称: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学时:36
学分: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内容概要: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英美两国的现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概况以及其它使用英语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一般情况,以加强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为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教材和参考书目:
1. 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 温洪瑞.《英美概况》.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3. 余志远.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A Survey.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4. Datesman, Crandall & E.N.Kearny, The American ways: an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culture. PRENTICE HALL REGENTS. 1997. 5. Morton, A.L.. A People’s History of England.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and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79. 6. Musman, R.
Britain Today. 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77. 7. Musman, R. Background to the USA.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2001.
35

8. 邓炎昌.《现代美国社会与文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课程编码:0301202

课程名称:高级英语 学时:72
学分:4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内容概要: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文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本课程的教学围绕专题课文展开,每课配有大量相关练习,包括阅读理解、词汇研究、文体分析、中英互译和写作练习等,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质量上有较大的提高。
教材和参考书目:
1. 张汉熙.《高级英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 梅仁毅、王立礼.《高级英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2004. 3. 张鑫友.<高级英语>学习指南》. 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
课程编码:0301203

课程名称:英语语言学 学时:36
学分: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内容概要:本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丰富成果,提高其对语言的社会、人文、经济、科技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语言意识,发展理性思维。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言与个性; 语言与心智;口语与书面语;语言结构;语言的起源;语言的变迁;语言习得;语言与大脑;世界诸语言与语言交际;语言研究与语言学习;语言学各分支。
教材和参考书目:
1.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三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中译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戴炜栋.《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 George Yule. The Study of languag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2000. 5.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课程编码:0301204

课程名称:第二外语(日语或俄语) 学时:72
学分:4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内容概要: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所选外国语的语音、基本语法和三千以上的词汇量,学完本课程时,能借助于工具书阅读难度中等的原版书,中等以上学生水平能通过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二外入学考试。
教材和参考书目:
1.(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日本)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标准日本语》初级.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 陈俊森等.《新大学日语标准课程(基础篇)1.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陈俊森等.《新大学日语标准课程(基础篇)2.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6

4. 周平.《新编日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5. 黑龙江大学俄语系. 《俄语Рсский язы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 丁树杞. 大学俄语《东方》.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1997.
课程编码:0301205

课程名称:英美文学 学时:36 学分: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内容概要:本课程的任务是以英美国家文学简史为纲,介绍一些英美国家著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品,分析作品的特点和语言风格,并为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教材和参考书目:
1. 王佩兰.《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 东北师大出版社,2006. 2. .《英国文学史》. 商务印书馆,1986.
3. 胡荫桐、刘树森.《美国文学教程》.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4.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5. 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课程编码:0301207

课程名称:翻译理论与实践 学时:36
学分: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内容概要:本教程的任务是介绍英汉互译基本理论,学习常用翻译技巧,使必要的理论与大量的实践结合,单项专题练习与综合篇章练习交替,培养学生英汉互译的技能意识和实践翻译能力。
教材和参考书目:
1.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2. 吕瑞昌.《汉英翻译教程》.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3.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 范仲英.《实用英语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 Ron Scollon.《汉英篇章对比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 梅德明.《口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7. Mona Baker.《翻译教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8. 韩其顺.《英汉科技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七、英语专业辅修课程设置一览表



37


英语专业辅修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 编码


18 36 54

1 2 3 10 2 2 2 2 24 4 2 4 2 2 14 4 6 48
18 1 4 2 7
7 18 2 4 2 8
8 18 3 2 2 7 2 2 4
11 18 2 2 2 2 2 2 8
10 18 0 0
0 16 0 0
0 3 4 6 6 5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考核 学期
5 3-5 3 4 6 6 6 5 6 0301101 0301102 0301103
0301106 0301107 0301201 0301104 0301105 英语语音 英语口语 阅读 基础英语 听力 语法 英语写作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小计
18 36 54 180 180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432 432 72 36 72 36 36 72 36 72 36 36 0301202 0301203
0301207 0301204 0301205 高级英语 英语语言学 第二外语 英美文学 翻译理论与实践 小计 教育实习
252 252 8学期




毕业论文(设计 合计
7-8学期 684 684
注: 1. 辅修专业证书者需修读完本专业8门辅修专业课程,合计最低24学分。
2. 辅修双学位的在辅修专业课程门数基础上选修2门以上双学位课程,其中第二外语必修,合计最低40个学分。



38


应用心理学专业(辅修、师范)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1502 一、专业简介:
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专业,面向中小学教育教学,以及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传授心理学、心理咨询基本理论,培养具有健康体质、较高政治素养、高尚道德情操、较强敬业精神、良好心理品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运用心理学理论、技术和方法解决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高水平教师和研究人员而设置的。通过本专业的培养,使学生能在教育、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有专长,具备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胜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以及能在企、事业部门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工作者。 (二)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证研究方法;
2、掌握心理统计、测量、咨询、治疗的技术方法,具备从事专业工作的良好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3、了解应用心理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4、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5、掌握一门外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及综合分析、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熟悉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与协调能力。 三、修业年限、学时、学分 修业年限:3
学时: 498+144 (其中498课时为第二专业课时,144课时为双学位追加课时 学分: 27+18(其中27学分为第二专业学分,18学分为双学位追加学分 四、辅修要求
1、辅修专业采用学分制管理。获得辅修专业证书者最低需修读辅修专业27个学分(总课时为498学时),完成不少于89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学习。
2辅修双学位的课程门数在辅修专业课程门数基础上增加3门。申请辅修双学位证书者最低需完成45个学分(包括毕业论文(设计)学分),同时完成主修和辅修两个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并且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在中等以上。
五、专业类别及授予学位

39

专业类别:理学 授予学位:授予理学学士或教育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心理学
相近专业:心理学、教育学 、临床医学、人力资源管理 七、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0404005 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 学时:84 学分4 课程性质:应用心理学专业基础课 课程简介:本课程属于应用心理学专业基础课。要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一般概念、原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门心理学打下基础。主要包括认知与智能及动机与人格两大部分内容,分别探讨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认知过程和能力的结构及其个体差异方面的问题。
参考书目:《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程代码:0404007 课程名称:发展心理学 学时:54 学分:3 课程性质:应用心理学专业必修课 课程简介: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心理学分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初步掌握发展心理学原理和学习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后继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书目:《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程代码:0404010 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 学时:54 学分:3 课程性质:应用心理学专业必修课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教育与心理相结合的一门科学。主要是揭示学与教的心理学规律。它采用科学方法研究和帮助解决有关教育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性质与研究方法、学习者的发展特点、各派学习理论的探讨与应用、各类不同内容与类型的“教”与“学”、学习者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等。
参考书目《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代码0404012 课程名称: 实验心理学 学时:54 学分:3 课程性质:应用心理学专业必修课 课程简介:本课程根据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原理和要求,全面论述了实验研究的全过程。解决如何确定一个研究问题,如何形成假设、如何确定自变量、如何选择因变量、如何控制额外变量的干
40

扰、如何进行统计分析,如何评价和解释实验结果的全过程。

参考书目:《心理实验设计及其数据处理》 何艳茹/金志诚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代码:0404011 课程名称:西方心理学史 学时54 学分:3 课程性质:应用心理学专业必修课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的发展特点及重要人物的心理学思想。包括的内容有:实验心理学建立的自然基础、构造系力学、机能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日内瓦学派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认知心理学等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

参考书目:《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 叶浩生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代码:0404014 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 学时:54 学分:3 课程性质:应用心理学专业选修课 课程简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主要研究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研究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参考书目:《社会心理学》崔丽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参考教材
《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董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 叶浩生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实验设计及其数据处理》 何艳茹/金志诚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 艾维(美) 北京世图出版社



41


应用心理学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类别
课程 编码

总学
讲授 学时
实践 学时

18 3 2 4~5
9~10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18 3 3 3
9 18 3 3 3 9 18
0 考核 学期
18 16

0404016 心理测量 小计
0404014 0404015
0404017 0404019 0404020 社会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
54 498 54 54 54 54 54 36 144 54 468 54 54 54 42 42 12 108 30
12
3 12 24 36 2 8






6 2 2 7








二选一


3


6
3 三选一


3

3 27
0


6

5

3 3 3 4 4 5 4 5 0404001 高等数学* 54 36 84 54 54 36 72 54 54 54 54 36 12
18 3 2 4 3 3 3 3 3 0404002 人体解剖生理学
0404005
0404011 0404012 西方心理学史 实验心理学
0404007 普通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0404009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54 0404010 教育心理学
54 54 54 0404021 Spss理论与应用
小计
实践环节
学位论文 合计
学分10分,时间8
642

45


注:凡已修《高等数学》课程的理工科专业学生,《高等数学》已修,且考试成绩在70分以上者,该门课程免修。

42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辅修、师范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101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21世纪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能适应教育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问题的中小学及有关教育机构的数学老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能在科技、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人员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等工作者,并为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输送合格人才。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数学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小学数学教师,并为其今后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育管理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能在科技、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能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学位的专门人才。
2.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以下基本规格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业务素质: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初步具备用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数学问题的基本能力。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较强的创新精神。
(3文化素质:具有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4身心素质: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和心理调适的基础知识,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时、学分
修业年限弹性学制为2 ~3
辅修专业证书者需完成8门辅修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共27学分,总课时为492学时。 辅修双学位者在完成8门辅修专业基础课学习基础上,需在专业方向课上任选2门,约4-6
43

分。申请辅修双学位证书者最低需完成41个学分(包括毕业论文(设计)10学分)
四、专业类别及授予学位
专业类别:理学-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本科)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数学。
相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六、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501101 课程名称:数学分析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90 学分: 5 内容概要:本课程是数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主要讲授极限理论、积分学、微分学、级数论,其中一元及多元微积分学是主体,旨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及有关科目打下必要的基础,也为今后从事中学数学教学提供所需要的系统的数学分析知识。
教材和参考书目:
1、华东师范大学编:数学分析(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第三版
2、刘玉琏、傅沛仁:数学分析讲义(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第三版. 3、张筑生:数学分析新讲(共三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陈传璋: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课程编号:0501102 课程名称:高等代数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72 学分:4 内容概要:本课程是数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主要讲授多项式因式分解理论与线性代数的基础知识,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系统的代数知识,初步掌握抽象的严格的代数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打下基础,同时加深对中学代数的理解。
教材和参考书目:
1、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编: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三版 2、丘维声: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张禾瑞、郝炳新: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四版

课程编号:0501103 课程名称:解析几何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60 学分:3.5 内容概要:本课程是数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主要讲授矢量代数、空间直线、平面、柱面、锥面、旋转曲面、一般二次曲线和二次曲面的理论,旨在培养、提高学生运用代数方法研究集合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本专业的进一步学习准备条件,并能以较高的观点来分析、处理中学解析几何教材。
教材和参考书目:

44

1、吕林根:解析几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丘维生:解析几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吴光磊:空间解析几何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课程编号:0501106 课程名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72 学分:4 内容概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客观规律并付诸应用的数学学科。它的理论和方法已广泛地应用于自然学科、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在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独特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为后继课程和未来的工作实践提供必备的随机数学基础。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获得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主要内容:随机事件及其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等。
教材和参考书目:
1、魏宗舒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高教出版社,2008,第二版
2、复旦大学:概率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中山大学数学系梁之舜等:概率论及数理统计(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三版 4、陈希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5、茆诗松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课程编号:0501107 课程名称:数学模型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2.5 内容概要:在深入理解数学基础课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基础上,掌握数学建模几类常见方法,如:初等模型、简单的优化模型、数学规划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稳定性模型、差分方程模型、离散模型、概率模型、统计回归模型、马氏链模型。进一步培养使用数学软件(Matlab进行计算机模拟与数值计算的能力;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广泛的应用领域。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姜启源编:数学模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二版 2、李尚志等:数学建模竞赛教程,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3、叶其孝: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教材(一、二、三、四),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4、杨学桢等:数学建模方法,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课程编号:0501202 课程名称:常微分方程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54 学分: 3 内容概要:本课程是一门密切联系实际的数学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一阶和高阶微分方程的求
45

解、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线性微分方程组的基本理论与求解,旨在使学生巩固和扩充已有的数学和物理知识,为学习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等课程打下基础。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王高雄:常微分方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常微分方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丁同仁,李承志编:常微分方程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课程编号:0501203 课程名称:运筹学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本课程主要讲授规划问题的单纯形解法及对偶单纯形解法,运输问题,指派问题,动态规划问题,排队论,对策论,存贮论等主要内容。旨在使学生掌握运筹学的基本建模方法与原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1、胡运权 等:运筹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二版 2、吴祈宗:运筹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李德,钱颂迪: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82

课程编号:0501206 课程名称:中学数学教育概论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本课程主要是研究中学教育系统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与内容,数学教学的规律、方式、方法和手段的一门学科,它不仅是一门综合性的独立的边缘性学科,而且是实践性很强的发展中的理论学科,除介绍基础知识外,还适当介绍国内数学教学改革的信息与动态,并强调备课、试讲、见习和中学数学教学调查与实践等活动。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张奠宙,宋乃庆主编:数学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曹才翰编:中学数学教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张奠宙编:数学教育研究导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4、罗增儒编:中学教学课例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课程编号:0501208 课程名称:数学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36 学分: 2 内容概要:数学史是师范本科数学专业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它主要讨论的是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文化的联系。数学是非常古老而又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科学,其历史的足迹也就更漫长而艰辛。数学的每一阶段性成果都有着它的产生背景:为何提出,如何解决,如何进一步改进。这其中体现的思想方法或思维过程对数学专业的学生,甚至是对教师来说,无论是知识的丰富,还是其创造能力的发挥都是重要的。

46

教材与参考书目:
1、李文林:数学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杜石然:孔国平:世界数学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 3、张奠宙:数学史选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梁宗巨:世界数学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80

课程编号:0501305 课程名称:初等数论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学时:54 学分:3 内容概要:本课程是研究数的规律,特别是整数性质的数学分支。是数论的一个最古老的分支。它以算术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主要内容有整数的整除,不定方程,同余,同余方程,指数与原根,连分,素数分布的初等结果,数论函数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潘承洞,潘承彪:初等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二版 2、闵嗣鹤,严士健:初等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三版

课程编号:0501403 课程名称:数值分析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学时:54 学分:2 内容概要:本课程不仅介绍了数值计算的基本理论(包括数值方法的收敛性与误差估计)而且还详细介绍了应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的常用有效算法,这在计算机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是十分必要的。培养学生用计算机从事科学计算的能力,并为深入研究数值计算的理论与方法奠定基础。主要内容是插值逼近,一致逼近,平方逼近,样条函数,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快速富氏变换,线性代数方程组解法,代数特征问题计算,非线性方程求解。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李有法:数值计算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易大义:数值方法,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沈剑华:数值计算基础,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七、主要专业实验: 数学模型
在深入理解数学基础课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基础上,掌握数学建模几类常见方法,如:初等模型、简单的优化模型、数学规划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稳定性模型、差分方程模型、离散模型、概率模型、统计回归模型、马氏链模型。进一步培养使用数学软件(Matlab)进行计算机模拟与数值计算的能力;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广泛的应用领域。
主要实验项目:人口模型数据拟合、初等数学模型建立、简单的优化模型、数学规划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离散模型、概率模型、统计回归模型。

47


数值分析
数值计算的应用范围已十分广泛,作为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桥梁和纽带,是架设在数学与计算机之间的一条通道。本课程是《数值分析》的配套实习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开展数值试验,掌握数值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学生通过选择算法,编写程序,分析数值结果,写数值实验报告,课堂讨论等环节的综合训练,从而逐步掌握数值试验的方法和技巧,获得多方面的计算经验。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一些重要算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方法解决工工程计算的能力,以期达到初步的科学计算和研究的目的。
主要实验项目: 非线性方程数值解法、 线性代数方程组的直接解法、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迭代法、多项式插值与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数值积分方法与数值微分、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



48


数学与应用数学辅修专业(师范)课程设置一览表

类别
课程 编码

总学

0501101 0501102 0501103
0501203 0501208 运筹学 数学史 小计
中学数学教育概0501206


中学数学教学技
0501304
0501305 初等数论

0501401

0501403

0501511 金融数学 数值分析 证券投资学
54 36 492 54 54 54 36 474 54 36 18
18 3 2

3
3 3

2+1 2 2



7
6 4 5
0501107 0501202 数学模型 常微分方程
54 54 36 54 18
2.5 3


3 2+1






5

4
0501106 数学分析 高等代数 解析几何 概率论与数理统
90 72 60 72 90 72 60 72

5 4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18 18 16



考核 学期
3 3 3 4
18 18 18 5 4
4

3.5 3 4
27 12 10 3 2



54 54 54 36 108
600 54 54 36 36
18

3 3 2 2 4-6
10













3 2+1

3 2

8


6 7


7 6

小计
实践 环节
专业实践 学位论文 合计




41
注:1、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课程单独开课,其它课程随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班级听课;
2、双学位课程任选一方向,选修2门,4-6学分,约108学时。

49


物理学专业(辅修、师范)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201 一、专业介绍
物理学是揭示物质产生、演化、转化和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基本规律,涉及从微观、宏观到宇观,从少体到多体,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系统,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并与社会学科具有很强的交叉性,物理学方法与原理在社会学科的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物理学专业为学生提供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系统学习;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的初步训练;物理学发展的前沿、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以及在相关交叉学科中的应用平台。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坚实的、系统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及较广泛的物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能发展成为继续深造或从事相关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和创新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文化科学素养,扎实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的合格的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基本训练,以及物理实验技能的训练。毕业生应具备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物理教学、教学研究的素质、及其他部门工作的能力。具体培养要求是:
1、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2、能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有初步的研究能力。 3、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4、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初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物理教育中的应用。
6、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并达到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水平。 三、修业年限、学时、学分 修业年限:弹性学制为2 ~3 辅修专业学时:522 辅修专业学分:28 双学位专业学时:666 双学位专业学分:50 四、专业类别及授予学位 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和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物理学
相近专业:应用物理学、电子与信息科学 六、主要课程介绍

50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c580f0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7.html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辅修、师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