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七年级语文上册 13《植树的牧羊人》教学实录(默读、勾画、批注、关键句) 新人教版

发布时间:2023-02-08 22:14: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继续采用默读的方法,通过勾画、批注感受种树带来的变化,探寻变化的原因。
2、借助关键语句,感受牧羊人对生命的渴盼与热爱,对幸福与希望的追寻,明白幸福的真谛。
【教学重难点】
牧羊人种下的是树,更种下着希望与幸福,收获着希望与幸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种树之题 一个静谧的深夜, 一本享誉世界的绘本, 一个简单的故事, 一幅幅行云般的画面 一句句质朴如诗般的语言, 瞬间震颤着我的心灵,
让我不禁鼻头一酸,泪光涟涟……
这就是《植树的牧羊人》,被誉为童话版的《圣经》。今天我愿借着这个课堂,与大家分享这个故事,分享我的感动。让我们翻开课文。
二、默读勾画,知晓种树之事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默读的方法,新教材对我们七年级学生的默读速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400/分钟。这篇文章共2800多字,完成默读大概需要7分钟左右。今天请同学们继续采用这一方法默读课文,但要求默读的同时要勾画关键,大家可参看老师课件提示的信息勾画,试着概括课文内容,看看我们是否也能读得又快又好呢?读完的同学记得举手示意老师,下面开始计时。
师:同学们读得很快,不知大家勾画得准确吗?有哪位同学想最先检测一下?


课件展示:课文讲述了一个 (主要人物为了 (事件的起因 年时间, ( (事件的经过,最终 (事件的结局的故事。
生一:课文讲述了一个牧羊人,为了让荒地重获生命,用32年时间,在普罗旺斯地区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地点一直种树(事件最终让荒地变成沃土 (的故事。
师:你填得很快,看来对课文内容已基本了解。但好像有一个空,我觉得不太准确,有没有同学和老师的想法一致? 生二:我觉得时间不是32年,应是35年。1913年到1945年的确是32年时间,可1913年时,牧羊人已种树三年了。从第11段“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可以看出来。
师:不断章取义,善于从细节处比较!你读书很细致! 师:全班同学,让我们一起将这段文字齐读一遍,知晓牧羊人35年前植树的故事。生成展示:课文讲述了一个牧羊人,为了让荒地重获生命,用35年时间,在普罗旺斯地区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地点,一直种树,最终让荒地变成沃土 (的故事。
三、走进文本,发现种树之变
师:种树前,这里荒芜一片,种树后,这里生机勃勃,土地发生着变化。可发生变化的只有土地吗?还有什么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下面请同学们默默跳读课文,勾画关键语段,找到你们所发现的变化,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研讨。大家讨论的时候注意以下两点:
1、先讨论什么发生了变化?再结合文中勾画的具体语段有感情地朗读并分析。 2、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小组合作,展开研讨。
师:大家讨论得如何?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读一读,展示本组的研讨成果。 小组一:我们小组认为这里的空气、水、植被等发生着变化。课文第2段说“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还交代“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第3段说“继续向前走五个小时,我还是没有找到水,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cd888b1ee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b.html

《2020七年级语文上册 13《植树的牧羊人》教学实录(默读、勾画、批注、关键句) 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