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母爱——谈余光中的《乡愁》

发布时间:2023-01-19 22:17: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永远的母爱——谈余光中的《乡愁》
作者:王素芹
来源:《语文学刊》 2013年第11

王素芹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大桥第二初级中学,江苏盐城224132
[摘要]余光中老的《乡愁》是一首抒发对家乡深深思念情感的诗歌。细细品读余光中的《乡愁》,你会为诗中饱含着对家乡母亲深深的浓浓的思恋之情和对祖国母亲的思恋和依恋之情而感动,对这首诗会产生新的理解,新的感悟。

[关键词]思乡;母爱;乡愁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311-0028-02
小时候我们就爱吟诵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想必大家多对余光中老的《乡愁》也特别熟悉吧?很多人都认为那是一首抒发对家乡深深思念情感的诗歌。是的,的确如此,这首诗饱含着深深的思念家乡之情,那么是对家乡谁的思念之情呢?不难知道最想念的当然是家乡的母亲,是对母亲的思念,那永远的母爱,其实不仅仅如此。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余光中和他的《乡愁》。

余光中(1928~),福建永春人,中国台湾当代著名诗人。出生在中国传统的重阳节,父亲是一名国民党政府官员。抗战期间,举家搬到重庆。1947年诗人同时考取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由于不想离开母亲,诗人选择了后者。1949年转入厦门大学。1950年随全家前往台湾。1951年,诗人得到梁实秋的指点。1952年诗人从台大毕业,出版其第一部诗集《舟子的悲歌》,反响不大。次年,进部队担任编译官。1956年,诗人退役,开始在一些学校教书,同时主编《蓝星》等文学杂志;同年9月诗人与表妹范我存结婚。1958年、1966年,诗人两次前往美国。1974年,诗人前往香港教书,1981年和黄药眠、辛笛等诗人会晤,相互间作了亲切的交流。1992年,他终于盼到了他日思夜想的一天,他与妻子一道,回到家乡故土。诗人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隔水观音》及散文集《逍遥游》等。诗人是在1949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的,几十年来一直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渴望团聚,渴望统一,1971年,诗人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初读这首诗是在小时候,年少不更事,感觉到的只是文字的拼凑而已,对于其中的情感根本不理解。到了初中,我离开了家,住宿了,再读《乡愁》,听老师讲这首诗的分析,才对乡愁有了一点理解。终于尝到了想家的滋味。后来啊,我读大学了,离家也越来越远了,才感觉到《乡愁》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再后来,做了别人的新娘。现在啊又做了母亲,才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这首诗中饱含着对母亲那深深的浓浓的思念之情,充满着炙手可热的那种母爱。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在第一段中“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不用说饱含着对母亲的深深的爱与思念:“一枚小小的邮票”中饱含有多少母爱啊!余光中自己说:“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思念家乡,最想的就是家乡的母亲,可以想象余光中看着母亲从家乡寄来的信,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邮票寄托着思念。余光中小小年纪,做了流亡学生,逃到大后方去读书求学。学校里有一个取信栏,他每天去那里看两次。紧着心弦,扫视着那一长排信封的队伍,要看看有没有熟悉的字迹——母亲的字迹,写着自己的姓名的。多次失望之后,收到一封信了,比伙食团打牙祭还快活。恭读了一遍又一遍,都背得了。然后细察信封上的邮票,那上面盖着邮戳呢。一个小圆圈内有一个大城市,母亲就住在那里呢。看能看见,摸能摸着,就是没法回到那个小圆圈内去。浩浩长江万里,他在这头(上游),母亲在那头(下游)。这一枚小小的印着孙中山肖像的盖着故乡的邮戳的邮票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小时候爱母亲,想母亲,母亲就是自己心目中的天,或者说比天还要大。作者用“邮票”这个意象并且加上叠词“小小的”表达了年少的我对母亲的种种思念和依赖。

第三段:“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因为有了“新”的“娘”来照顾儿子,母亲放心地走了,躺在“一方矮矮的坟墓”中,母子从此阴阳两隔,生离死别,表达了对母亲痛苦的思念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可是还没有来得及报答母亲已经不在人世,这是怎样的悲哀,怎样的愁苦啊:“子欲养而亲不在”。1958年母亲去世,“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阴阳的距离,死生的距离。薄薄的一层混凝土,内外相隔,那么遥远,比千山万水的相隔更遥远啊!“坟墓”这个意象并且加上叠词“矮矮的”,言语中饱含多少痛心啊,其实余光中是个大孝子,他曾经很多次想把母亲的坟墓移到大陆,可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没能做到。
《乡愁》的第三段抓住坟墓这个物象,说母亲去世后留给他的乡愁,一个孝子的乡愁,是使他抱恨终天的那一方坟墓。

诗至此处,我们不禁会想,世间还有什么样的离情比死别更令人断肠?有,那就是乡愁!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自己的母亲不在了,可不是吗?还有“母亲”啊,于是推而广之,想到了“祖国母亲”,在第四段中,作者说:“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中的“大陆”就是指的祖国母亲,“一湾浅浅的海峡”阻隔了和“祖国母亲”的想见,于是情感升华到了极致:没有祖国母亲大爱哪有小家庭的母爱,没有母亲哪有孩子。余光中自己说:“‘鸟倦飞而知还’,有了落叶归根的愿望。白天忙着,不太觉得,到了夜间,故国故乡故园便频频地来入梦了。早晨醒来,梦去无痕,依然人在台北市厦门街的小巷中的一座古老的院子里。乡愁难遣,翻翻中国地图,神游太湖,溯江而上,直抵重庆市江北县悦来场,又沿江而下,看那‘蒋山青,秦淮碧’的南京城,想起昔年那里有许多美丽的靓妹……最可恼的是那一湾海峡,二指宽罢了,浅浅的一层海水比纸更薄,就是涉不过去,那可恼的海峡。”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余光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由此可见,在这里诗人的情感已上升为对“祖国这个大母亲”的深情的怀念,用“湾”,这个代表少的量词“一”和叠词“浅浅的”以及意象“海峡”表达渴望海峡两岸能够统一的强烈愿望,希望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的渴求。

总之,整个这首诗按照时间顺序,感情步步加深,由狭义的母爱到广义的母爱,由浅入深,范围越来越广,纵向的历史感(时间)和横向的地域感(空间)深深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母亲浓浓的思恋之情。那一寸见方的邮票承载了诗人小时候的依恋,在互通音讯中诗人获得了母亲的安慰。一张窄窄的船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的相思和依偎;在来来往往中,诗人填补了感情的缺口,其中滋味自在不言中。一黄土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的相见。诗人的心归往何处?那乡愁竟是不能圆的梦了!诗人自己也说:“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我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直到现在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读懂了这首诗,诗中饱含着深深的、浓浓的母爱,也许以后再读,我还会有新的感悟,但是永恒不变的是母爱。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d7d9a9bf7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1e.html

《永远的母爱——谈余光中的《乡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