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父爱之舟》教材解读

发布时间:2020-11-25 14:24: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

叙事类散文项目化研究

教材解读

教材解读首先要读懂教材的内容,把握教材的特点;其次应该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教学目标,落实“课标”要求;还应该明晰教材的重点、难点解决教材疑难“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主体身份不同,解读的方向也不尽相同。读者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知文本,文本作者对话,产生情感共鸣,形成自己独有的认知和感受。当文本作为教材选文,教师要进行教学,就应该与教材编者对话,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挖掘文本的价值。与学生对话,是了解学情基础上的具体深入教材解读过程,是以学定教的前提,是对学生学习需求的研判我们的教材解读就从与文本和作者对话、与教材编者对话、与学生对话三个维度展开以《父爱之舟》为例,教材解读三部曲”的形式,力求突出教材解读的思路。

叙事性散文《父爱之舟》教材解读三部曲

一、初探文本:与文本和作者对话,感受文本魅力

叙事性散文是写人记事性质的散文,其语言大多真挚、含蓄,作者细腻的情感都流露在文本的细枝末节之中。吴冠中先生写作的《父爱之舟》就是一篇典型的叙事类散文。

读吴冠中先生的《父爱之舟》,像极了在欣赏一幅画。画中有小船, 有热豆腐脑,有万花筒,……还有父亲。

逛庙会,不能花钱买玩意儿,回家后亲手为我糊了一个万花筒,爱是父亲的智慧和体贴;有了姑爹的小渔船,既让我免于被蚊子咬,又可以节省路费住宿费,爱是父亲的心疼和费尽心思;考试了,学校离家远了,还是那艘小渔船,父亲把我送去更广大精彩的世界,爱是父亲对我的希冀和引领。于是,船舱里父亲为我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永难磨灭了!

吴冠中的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员,家中兄弟姐妹众多,“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父亲希望“我”念好书,将来最好到外面当个教员,免得在家没有出路。作者懂得父亲的不易,特别勤奋,考试从未落过榜,考取无锡师范。可是后来他痴迷于绘画,还是让父亲失望了。(课件)“下海了,从此沉浮于茫无边际的艺术苦海。去挣扎吧,去喝那一口一口失业和穷困的苦水吧!我不怕,只是不愿父亲和母亲看着儿子落魄潦倒。”对父亲,除了怀念、感激,作者心中还有深深的遗憾和内疚,他将自己对父亲深沉而复杂的情感寄放于《父爱之舟》,在平白朴实的场景中深情絮语。

难怪有人在评价先生的散文时,称其为“不分行的诗”。不押韵,不重排偶,不以“文采”和“技法”见长,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波澜壮阔的图景,却是以情取胜,细细咀嚼,让人感动不已。

这样浓烈的情感和纯粹的表达,如先生的画,线条简单,色彩并不浓烈,却传递出动人的情韵。诸多绘画作品中,他也通过“舟”这一元素,诉说着对江南的眷恋和对童年的怀念。正如《父爱之舟》一文,先生通过“小舟”这一意象,将父子俩的内心情感投射于物,将抽象的情寄托于具象的“小舟”,意象动,意境生,文与画,“情”和“韵”,融为一体。

站在读者角度,与作者吴对话深度交流中,浓浓的父子之情一点点充盈我们内心。

二、剖析文本:与教材编者对话,明确编排意图

文章选入教材后必然承载了教材编者赋予它的特殊意义,作为教师,要想透彻解读文本就要与教材编者对话。如何实现与教材编者的对话呢?我们首先要着眼于选文在教材中的位置。

)着眼本单元

《父爱之舟》是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选文,我们首先着眼本单元深入的分析,明确单元整体间的前后联系,分析编者意图。

我们先来看本单元了哪些内容:(分别出示:单元导读、三篇选文、口语交际、习作以及语文园地

1.单元导读

首先是单元导读。明确指出人文主题为“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导读中的配图很好地诠释了“舐犊情深”的含义,即“像老牛舔小牛犊一样,形容对子女、关心疼爱的感情非常深。”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注意体会场景和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和“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场景”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指戏剧、电影、电视剧中的场面”。而“场面“的义项之一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由人物在一定场合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情景”。也就是说,场景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那么,场景与细节是什么关系呢?细读《父爱之舟》这篇课文我们发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细节:丝绸汗巾、枇杷、凉粽子和热豆腐脑、万花筒等,这些容易被忽视的细小事物,无不传递了父爱的细微和深沉,极富表现力。场景可以给全篇“定调”,营造意境,渲染气氛;场景描写需要用细节去填充——这样,场景才会具体可感;细节在适当的场景中才能彰显出独特的表达效果。场景与细节的情感是相互融合的,互为应证,共同表达文章的主旨。

2.选文

本单元安排了三篇选文,选文承载了落实单元要素的任务。其中《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是精读课文,重在学习方法;《“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略读课文,重在迁移运用。

word/media/image4.gif

通过反复对比研读,我们发现,选文都是表达父母之爱的,第一篇选文《慈母情深》作为小说选入本单元着重通过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及场景中的人物细节描写表达母爱的伟大;而《父爱之舟》更多是通过对场景中细小的事物的刻画来传达父爱的深沉。不同的选文有不同的侧重点,从不同角度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3.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父母之爱”。导语中指出“父母们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慈母情深》通过一个个场景展现了“母亲无私的爱”《父爱之舟》则是通过一个个小细节刻画了“父亲深沉的爱”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中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相似的经历体会情感或发表自己的观点。

4.习作

本次习作主题是“我想对您说”,与单元人文主题和口语交际密切相关,也是承接了本单元的语言训练点。《父爱之舟》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内心想法和感受表达情感的方法,使学生留心生活、贴近生活、为习作积累素材敢于写真事儿,真实地表达最动人的情感。

word/media/image7.gif5.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又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呢?本次语文园地共有三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关注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比如场景、细节表达情感、抒情语句表达情感、联系上下文体会等。“词句段运用”中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结尾的特点”“想象画面,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细化了本单元应落实的语文要素。“日积月累”是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似乎与单元主题并不十分相符,但逆推揣摩编者意图,回观选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都不约而同记叙了贫困的生活窘境中母亲、父亲对子女无私关爱的小事,这种对比和反衬使“舐犊之情”更得以升华。

(二)立足本册教材

一个单元是整册教材的一部分,站在整册教材的高度上领会编者意图是十分必要的。根据部编版教材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特点,我们将五年级上册八个单元的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进行了梳理:

表格中对语文要素的梳理给了我们启发——在落实本单元单元要素的同时,关注学生通过之前单元的学习已经掌握的方法,并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巩固运用,比如“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等。这些学过的方法,都应该在本单元学习时加以巩固运用,实现教材前后内容的融会贯通,使学生的学习有章法、有梯度。

)统览整套教材

《父爱之舟》是一篇典型的叙事性散文。特级教师李竹平在其《文体意识重在“渗透”》的文章中指出“要真正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文体意识,必须了解不同文体的一般特征,根据具体的文体和文本定位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独特性”。我们查阅大量有关叙事性散文的资料,在理论支撑的基础上将整套教材中的散文进行梳理。

word/media/image9_1.png从数量上来看,低年级共4篇,中年级11篇,高年级12篇。自开始接触散文以来,低、中年级以写景状物类居多,高年级以写人记事类居多。

从语文要素的梯度上来看,相似的语文要素在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要求,体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语文学习规律。《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学生阅读叙事类文学作品时的概括理解能力以及语言感知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应通过品味文字走进作者内心,实现情感共鸣,并进行语言输出、重构。

(四)聚焦《父爱之舟》

基于上述三个层面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再聚焦《父爱之舟》进行深入分析。本文记叙梦中忆及与父亲相处的许多场景,通过一个个场景和细节表现了父亲对作者的爱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教材注释标注了“本文作者吴冠中。”我们查阅了关于吴冠中先生的大量资料如关于先生绘画和散文的研究论文以及关于先生的艺术成就评价等,更阅读了吴冠中先生的个人文集《我负丹青》《审美力》。作家生平、时代背景、家庭状况以及作者的行文风格有了深入了解,使解读更加具有厚重感和深刻性吴冠中是著名画家,文中的两幅插图即作者的作品,并且都与文章的题目“父爱之舟”有关,“小舟”这个意象在文中反复出现,贯穿全文,也是学生理解主旨和课题的凭借之一。

课后习题同样是我们明确编者的意图、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好抓手课后第一题 “说说在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哪个场景给你的印象最深。”指向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样也是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呼应场景和细节体会情感的两个重要支架,本课中“逛庙会”“背我上学”等场景中的细节既有父亲背“我”时的系列动作,更“万花筒”“丝绸汗巾”这样细小事物。这些父亲深沉的爱的缩影,于细微处表现了家境拮据的现状下,父亲给与我的无微不至的爱。这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笔触,值得学生在读中细细品味,并尝试学习这种方法进行表达。课后第二要求理解意味深长的句子通过与前一课的对比,我们发现,句子中作者不写父亲,反而花了大量笔墨写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以此来表现父爱,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同样值得学生细细品读,增强语言的感知力。

因此,解读教材与编者对话时,我们要以单元为基础,向外延展到本册教材、整套教材的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情聚焦选文本身,透彻解读编者意图。

三、凝练文本:与学生对话,研判学习需求

在揣摩教材编者意图后,我们解读教材最终层次是实现与学生的对话,从而优化教学策略,悦动学生思维,实现深度学习。

(一)结合课前摸底,实现学情初判

为了对学生已有的散文认知水平、阅读能力进行摸底研判。前期我们与测评组一起从学生的文体意识、概括能力、体会情感的方法、朗读能力、单元要素的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了问卷测评。数据显示,93%的学生能够通过《字典》等工具书据意定音,在文章中读准“载”、“扎”等多音字,并较为通顺地朗读课文。93.5%的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描摹字帖等形式能够正确、美观得书写课后生字,但对“暑”字的主笔关注不够,对归类识写生字的意识仍然有待加强。另外,90%的学生能够掌握两、三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但84%的学生对单元要素 “场景”、“细节”概念模糊,更没有学生提到用“场景串联法”来概括主要内容通过数据比对分析,我们发现,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定的自主阅读理解、提取信息的能力,但对叙事性散文的文体意识却没有形成。因此,对这类文体的阅读理解、品析体悟的角度与方法,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如何巧妙的借助单元语言要素,通过学习支架、教师引导,抓住“细小事物”体会“形散神聚”的特点,品味文字背后的“情”与“韵”,真正实现与作者的对话,得到心灵上的滋养,思维上的发展。这将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着力突破的重难点,只有解决了这些难题,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对叙事类散文的阅读思维与阅读策略,为其日后的积累阅读、迁移运用做好铺垫。

(二)依据学习需求,优化学习策略

1.从学生阅读的难点入手

《父爱之舟》的散文文本特性加大了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难度,授课时可以通过抓住场景、情节这一策略,引导学生学习归纳概括这类文体主要内容的方法。另外,本文中散落在字里行间的“细小事物”却是学生阅读的盲区。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拓展资料等方法,关注 “万花筒”“凉粽子”“热豆腐脑”“小舟”等细小事物,体会这些细小事物背后所蕴含的情感,进而领悟作者含蓄又充满意蕴的抒情方式。

2.从学生体悟的困惑点入手

对于生活经历、人生阅历尚浅的学生而言,离真正读懂父母那一刻,也许还有很多时日。教师可以结合课后题引发学生品味这种“新滋味”,通过合作探究,迁移运用学习支架等方式,与作者一起体会 “人生新滋味”,从而达成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感悟文本的情感内涵,反观并体会深切的父母之爱。

3.从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入手

“兴趣是好的老师。”预习单就是了解学情和学生学习兴趣点的一种有效工具,通过预习交流“给你印象最深的场景”等话题入手,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把最初的阅读期待作为教学的起点,作为引导其思维发展的原点,由此展开整堂课的教学,既让教师了解了学情,更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思维的碰撞,从而实现以学定教,使课堂更加高效。

4.从学习表达迁移运用入手

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实际,将作家的表达思维迁移运用才能实现由教到学的内化吸收。所以,第一课时教师可以从文中蕴含着深刻父子情的 “细小事物”入手,从训练习作选材的角度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畅谈能够展现父亲对你的爱的“细小事物”,从而学习运用作者的抒情方法。另外,教师可以抓住“小舟”这一意象,将其做深做透,由文本中的意蕴触动学生的感性思维,设置“小舟是——”的语言训练,将其作为提升学生思维与语言建构能力的重要突破点。第二课时教师可以在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关注细节的基础之上,继续聚焦到描写我的内心想法与感受的语句上来,创设情境进行语言训练,学习作者“情与韵”、“意与境”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落实课标对叙事性文体的学段要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与文本和作者的对话,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浓烈的感情和纯粹的表达,深沉的父爱通过作者笔端肆意流淌;与教材编者对话,使我们明确了场景和细节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更让我们理清教材编写的思路,更好地把握教材;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我们预判学生的阅读难点,更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小小万花筒等细小的事物是学生情感升华的有效抓手我们的教材解读尝试老师们提供一种较为完整的深入浅出的解读思路,最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切的教学策略展开教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d80c89d09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1b.html

《[讲稿]《父爱之舟》教材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