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农业发展变化个人观感

发布时间:2023-03-15 04:07:4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改革开放40年农业发展变化个人观感

改革开放40年,农业一方面发生了重大而根本性的变化,另一方面,业界却逐渐分化出悲观派与乐观派。本人在此梳理了一下,各位涉农的看官可以批评一下,也可以确认一下自己是悲观派还是乐观派。

让我们从40年前说起,那时,大部分现在的城区还种着庄稼,南方大部分乡村屋顶盖的还是草......
40年前很多年轻人在干活,不是喜欢农业,而是还能干啥呢。那时的年轻人受到许多有形无形的约束,并不比现在的中老年人更有想法。30年前,打工潮开始涌动,毛主席笔下的“广阔天地”开始萎缩,到了新千年伊始,人们开始谈论乡村的空洞化。如今,干农业的年轻人的确少了,貌似只有不到20%的从业者是小鲜肉。但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看到,只要是干农业的小鲜肉,无不正在努力追寻新的做法。我在日本看到,一众农业老腊肉在东京表参道的豪华餐厅聚餐时,个个都非常体面,当我们的小鲜肉变成老腊肉时,预计也会这样体面。

40年前我们没有大农场,西北东北的建设兵团、上海的农场都还是行政区划概念。后来,兵团日渐企业化,接着一些农场开始上市。前两年我问新疆建设兵团一师三团的领导:收获时节是啥模样。他说:千军万马啊,地里大型机械在跑,天上无人机在飞,背景是金色的胡杨林,远处是湛蓝的天。我脱口而出:那可以搞旅游啊。他反问:那咋搞呢?我说:串条线路啊。他又问:那咋串呢?我说:......
我的意思是,大农场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远,那份陌生而新鲜的感觉可以让产品品牌、大田旅游、季节性养老今后逐步发展起来。

40年前我们也没有小农场,都还是集体劳动,后来很快就分了土地,劳作的积极性、村集体的组织动员力都由散漫到凝聚,走过了一段路。到后来,村集体、合作社有了一些经验。再到十年前国家提出家庭农场制度,体制机制不断进化。与此同时,各种定向定点采购逐步发展出来,形成所谓“公司+基地+农户”。近年来,有能力者还渐渐走上了自主营销,走上了休闲农业。但总的来说,小农场这块的组织化程度还是比较弱,还是比较散,与我们在先进国家看到的大不一样,我们听日本农协人士说他们的金融服务时就甚为感慨。组织化应当是今后农业制度设计的切入点之一。

40年前我们的蔬菜、水产、蛋品、肉禽都还谈不上是产业,生产零散,加工不足,蔬菜很多是自留种,水产很多是野捕。后来渐渐有了标准化的品种供应,有了规模化、订单化的生产,出现一批口碑很好的供应商,有了稳定的大商家和外国客商。绍兴人头戴毡帽,挑着担子,在杭州走街串巷卖螺蛳的情形还记忆犹新之时,我在旅顺看到,创业37年的韩伟集团产出很多优质水产品,其海洋牧场多年来占据日本裙带菜市场的1/3份额,国内销售却还不多。于是就想,今后的农产品品牌,既是小生产者个人品牌、产地品牌的时代,同时也是大企业旗舰品牌、快消品化品牌的时代。只是时代在变,营造品牌的方式方法已经不同于双汇、蒙牛们崛起时那样了,要有全新的套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eb84a1346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4.html

《改革开放40年农业发展变化个人观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