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的散文《野草》

发布时间:2013-02-06 00:18: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论鲁迅的散文《野草》

鲁迅的《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最早散文诗集之一,构思奇特、新颖,形式多姿多彩,思想深刻。作者的思想重要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寓意深远,感情浓郁。

《野草》一共有24篇散文诗,最早发表的《秋夜》写于1924915,最后一篇《一觉》写于1926410,前后历经一年零七个月。1927426,在作品结集出版之时,鲁迅又写了代序言的《题词》。前23篇,都是写在北洋军阀黑暗势力笼罩下的北京,《题词》是写在国民党实行清党、对革命进行大屠杀、十分恐怖的广州。写作时间和环境,虽然有所不同,而作者的心境和思想、艺术手法,却大体是一致的。《野草》将五四时期产生的哲理性美文提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它比《呐喊》、《彷徨》更深邃、更神秘,也更美。它展示了一种接受者必须具有驰骋猜想力才能探寻的文学心理空间。
一、 《野草》的生命哲学

(一) 生命哲学承载着创作追求

《野草》区别于鲁迅其他创作的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它隐藏的深邃的哲理性与传达的象征性。不满足于当时一般闲话或抒情性美文来传情达意,而将从现实和人生经验中体悟的生命哲学赋予一种美的形式,创造一种特异的独语式的抒情散文,是鲁迅先生写作《野草》时的一个非常自觉的追求,这里先讲哲学性。

鲁迅的《野草》在《语丝》上还刚发表了11篇,经常出入鲁迅家里,并为《语丝》同人的章衣萍,通过《古庙杂谈(五)》无意之中给我们透露了两个重要的信息,一个是读者的反映,对鲁迅先生的《野草》,人们普遍都说不懂;一个是作者的自白,他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面了。由此,鲁迅自己是毫不遮蔽他对于《野草》生命哲学承载的创作追求与传达意图的。

(二) 独特的个人精神的开掘与显现

因为大都是针对不同缘由而各自独立写成的小感触,写作时间又拉得比较长,就很难说有一个什么统一不变的内涵,可以成为笼罩全书支配性的命题,比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韧性战斗的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向麻木复仇的哲学和爱憎与宽宥的哲学等等,这些生命哲学,都是属于独特的个人精神的开掘与显现,它构成了《野草》中鲁迅作为一个孤军奋战的启蒙思想家的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

1. 韧性战斗的哲学

韧性战斗的哲学,主要是指对于旧的社会制度与黑暗势力,对人和人性摧残压迫所采取的生命选择和心理姿态。基于对改革中国社会艰难的深刻了解,对于五四以后青年抗争黑暗势力过分乐观和急躁的观察,鲁迅以一个启蒙者独有的清醒,提出坚持长期作战的韧性哲学。他说他佩服天津青皮的无赖精神。他主张同敌人战斗中,要坚持壕堑战,尽量减少流血和牺牲,他告诉人们:正无须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韧性的战斗。《野草》第一篇〈秋夜〉暗示的就是这个思想。

《过客》中,具有这种韧性战斗精神的枣树,变成了一个倔强的跋涉者的动人形象。对于过客的形象,在他心里已酝酿了十余年的时间,用短小话剧形式写的《过客》,一致公认是《野草》的压卷之作,这里包含了鲁迅自辛亥革命以来,所经历所积蓄的最痛苦、也最冷峻的人生哲学的思考。在写完《过客》后,鲁迅在一篇文章里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

《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中》,或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或是愤慨于段祺瑞政府枪击徒手民众的声音,也都能在具体现实斗争事件的关注与介入中,进行诗性的想象与升华,抒发和赞美了一种永无休止、永远举起投枪的生命哲学。

2. 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与前面韧性战斗哲学联系的,是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是鲁迅转向自己内心世界进行激烈搏斗的产生的精神产物。所谓反抗绝望并不是一个封闭世界的孤独者自我精神的煎熬与咀嚼,而是坚持叛逆抗争中感受寂寞孤独时灵魂的自我抗战与反思。它的产生与内涵,都与现实生存处境有深刻的联系。

《影的告别》是《野草》中最晦涩、最阴暗的作品。假托影与形的对话,它最痛苦也是最痛快的选择,是在黑暗中无声的沉没。《乞求者》抒发了在冷漠无情的社会里,对奴隶式求乞行为的厌腻、疑心与憎恶。《希望》是将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表现得最充分也最直接的一篇。

3. 向麻木复仇的哲学

复仇的人生哲学,是鲁迅出于改造国民性思想而对于麻木群众一种愤激批判情绪的升华与概括。鲁迅在《野草》里连着写了《复仇》、《复仇(其二)》两篇散文诗,将这一人生思考传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创作的目的,前者是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后者是有感于先觉者与群众麻木之间可悲的隔阂。

(三) 生命哲学不同于理论哲学

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在于,文学家的生命哲学的倾诉并不等于哲学家政治家的哲学理论的阐发。它没有理论哲学的系统性与严密性。因此应该认识到,第一,散文诗《野草》仍然是艺术性想像的表述,而不是传达赤裸裸的哲学教义。第二,这些生命哲理非哲学家的理论哲学,而是文学家的生命感悟,所有的意义开掘都是与他的现实经历及人生体验密切关联着的。第三,它们的各种思想,都是交织融会在一起,很难分清楚这一篇讲的什么,另一篇讲的又是什么,更不必去深究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去梳理一些概念、意象的确定内涵了。

二、 《野草》的象征艺术

(一)鲁迅所特有的象征主义

《野草》这部作品运用了一种与《呐喊》、《彷徨》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这就是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创造者的独特追求造成了艺术传达的幽深与神秘美,同时也造成并加大了作品与读者接受之间的陌生感。

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在法国首先兴起的颓废主义文艺思潮的一个主要流派,强调的是关于”“世界的虚幻的联想,形成某些意象,把客观世界看着主观世界的象征,充满了神秘主义的色彩。但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却有许多可取之处。这样的新颖独特的表现手法,被鲁迅所吸收,形成了鲁迅所特具的象征主义。也就是说,鲁迅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对西方出现的象征主义进行解剖,在个别地方取其可用的某些手法。 鲁迅很早就接触过西方象征主义文学思潮。20年代中期,在北京大学等院校讲课,又讲过并翻译了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里面就介绍和提倡广义上的象征主义。鲁迅还接受了波特莱尔、屠格涅夫的一些象征主义散文诗的影响。他在1919年发表的一组小散文诗,可以说在五四新文学发生时期,鲁迅创造新的现代散文诗的文体意识,是非常自觉的。鲁迅自觉而不留痕迹地借鉴西方散文诗的艺术方法,吸收中国寓言或短小散文传统的营养,不仅使他的这本薄薄的《野草》,成为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开山性的珍贵果实,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个艺术珍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现代象征主义散文诗中一座难以超越的喜玛拉雅山峰。

有一篇散文诗《颓败线的颤动》,里面写了的两段梦:第一个梦,是一个年轻的妈妈怎样忍着羞辱与痛苦,靠出卖自己的肉体养活自己两岁的女孩。妈妈看着女孩,欣慰于今天会有烧饼给自己的女儿吃了。她同时却为自己付出的代价时而无可告诉地一看着破旧的屋顶以上的天空被沉重的空中的旋涡呻吟着压醒了。在一间紧闭的小屋里接着再续着残梦,但这已经是隔了许多年以后,屋的内外还是这样整齐,里面是一对青年夫妻,一群小孩子,他们都怨恨鄙夷地对着一个垂老的女人。男的气忿地说:我们没有脸见人,就是因为你,你还以为养大了她,其实正是害了她。倒不如小时候饿死的好!女的说:使我委曲一世的就是你,还指着孩子们说:还要带累他们哩!。最小的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玩着一片干芦苇叶,这时便向空中一挥,大声说道:,那个垂老的女人,口角痉挛,登时一怔,接着,冷静地骨立的石像似的站起来,迈步在深夜中走出,遗弃了背后一切的冷骂和毒笑。

这是一篇现实主义的散文诗,同《祝福》中祥林嫂一样,它的旨意是在描写中国下层社会妇女命运的悲哀。这是一篇典型的象征主义的散文诗。这个故事在一定的氛围中展开了一个多义性的象征世界。作者对于忘恩负义这种人类丑恶道德行为的愤激批判与复仇,才是这篇象征散文诗的最核心的意旨所在。

(二) 象征主义的形式

《野草》中作品,并不能说都是象征主义作品。但就其大多数来讲,就其整体艺术追求而言,它是一部运用象征主义方法创造的杰作。这种象征主义方法,主要通过以下形式体现:

第一,通过象征性的自然景物的意象和氛围,构成象征世界、暗示作者的思想和情绪。如《秋夜》、《雪》、《腊叶》等;

第二,通过编造幻想中的真实与想象纠缠的故事,构成象征的世界,传达自己的思想和哲学,如《求乞者》、《复仇》、《复仇(其二)》、《好的故事》、《过客》等;

第三,完全用非常荒诞的现实中不可能发生或存在的故事,传达或暗示自己的旨意,如《影的告别》、《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死后》等,这一部分作品由于过分怪异和晦涩,往往难以弄懂。
(三) 《野草》的象征主义方法与现实主义描写相结合

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以象征主义表现方法为主的篇章里,也有现实主义的描写。《秋夜》和《好的故事》描绘的深秋夜景和江南水乡美景,确是客观存在;但由于作者以隐喻、拟人、暗示等手法赋予它们独特的象征意义,散文诗也就成为象征主义的作品。《死后》有明显的象征色彩,但梦中死者的种种遭遇与感觉,却更多现实生活细节的描绘。二是一些现实主义之作,往往也有着局部的象征。《这样的战士》以写实手法刻画了一位清醒勇猛的战士形象,但作者却又提炼出了 "无物之阵”这一象征性形象.。《希望》和《一觉》以写实手法直抒胸臆,但其中的“身外的青春”和“无形无色的鲜血淋漓的粗暴”灵魂,又是具有特定意义的象征性形象。总之,无论是以象征主义表现方法为主而辅以现实主义描写,还是以现实主义方法为主而辅以象征手法,都能使散文诗达到象征性与现实性的完美结合。
三、 梦幻性和朦陇美

《野草》渗透了鲁迅在黑暗重压下彷徨求索的痛楚心绪,交织着理想与现实、希望与绝望、光明与黑暗、实有与虚无的思想矛盾,具有梦幻性和朦胧性。其中虽不乏“偏激的声音”,却并不消极、颓唐,而以其特有的深重的哀愁和执着现实的精神,激励人们去探求、去战斗。

(一) 《野草》的梦幻性

《野草》所抒发的是对生活中的梦幻和梦幻似的生活的情思,意境的构成具有梦幻性。《野草》23篇(《题辞》除外),以梦起始,以梦收束,其中直接写梦的有11篇。《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 墓蝎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和《死后》均以“我梦见自己”领起,写了7个不同的梦 :有将睡未睡、将醒未醒的朦胧中的梦,梦中的梦,连续不断的梦,自己作的梦,梦见别人的梦, 以及梦魇、梦游。《影的告别》和《好的故事》虽然没有一个梦字,但写的是酣睡和小睡中的梦。 《秋夜》中的“我”是在朦胧恍惚中做的梦,《一觉》是“看见很长的梦”之后的惊觉。写幻觉的两篇:《复仇》和《复仇二》,写了假设的、想象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而又是可能存在的人物、事物和现象的折光反映。13篇写梦幻的散文诗,看起来有些荒诞,其实是作者有意突出某一人物或事物的局部特征、神态,变形而不离神,夸张而不失实,富有生活的质感。此外10篇,写的并非梦幻,却带有梦幻性。《这样的战士》是幻觉性的,《过客》是象征性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则是寓言式的,并非生活中所实有,但又是由现实引发的哲学思考,只不过不受现实生活 框框的制约,而具有恍惚、迷离、飘忽之感。鲁迅做过“很多的梦”,有“明白的梦”,有“黑如墨”的梦,而且“是做真梦的”。他笔下的梦,是为人生的梦,是“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的艺术再现,鲁迅一向反对瞒和骗,主张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的梦,既是革命家、思想家的梦,也是文学家的梦。“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

(二) 《野草》的朦胧性

《野草》诸篇的梦幻意境,渗透了鲁迅在黑暗重压下彷徨求索的痛楚心绪,交织着理想与现实、希望与绝望、光明与黑暗、实有与虚无的复杂矛盾,写得真实而有层次。从夜读人倦的感受开始,渐次进入朦胧状态,展开各种人和各种事的错综交织的画面,结束于作者的惊醒和思绪的延伸。尽管那“昏沉的夜”,那 “昏暗的灯光”,那“眼前还剩着几点霓虹色的碎影”,也不无怅惘情绪,但凝注着整个梦幻意境的强烈抒情,却显示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一般的梦幻性的作品,必然具有朦胧美,朦胧性的作品则不一定具有梦幻性。《野草》的显著特色是既有梦幻性,又呈现蕴含丰富的朦胧美。朦胧是明朗和黑暗的“中间物”“在转变中,是总有多少中间物的。”《野草》成于“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之际,这就决定了《野草》的朦胧性。朦胧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人的意识流动中暂时的、局部的、片断的状态。《野草》是“随时的小感想”,是意识流动中的刹那情思。

《野草》所强调的是:“在虚无中苦苦挣扎是人们客观存在的生命意识,并非任意由人凭空想像出来的人生绝望的图景,人的生命活动都无法趋避社会规范的束缚和人之外的存在对人的压抑,由此产生的人的内在情感与冲动的原始生成的心理形态便是虚无的生命意识。所以他的反抗绝望的人生态度,一方面衍生出对于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批判意识,另一方 面也包含有鲁迅个体生命中驱除绝望与黑暗的内心挣扎。他在实际生存中不断盘问虚无,从而使自己超越社会存在、超越自身的本能需要而进入生命升华与净化的极致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 写作《野草》正是鲁迅反抗绝望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自我生命救治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孙玉石.《野草研究》. 北京大学,2007,98-101

2.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167-16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efaabe90975f46527d3e170.html

《论鲁迅的散文《野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